工力04-2章弯曲内力

合集下载

《弯曲和弯曲内力》课件

《弯曲和弯曲内力》课件

04
弯曲的变形与应力
弯曲变形的概念
弯曲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状变化 弯曲应力:物体在弯曲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内力 弯曲变形的分类:弯曲、扭转、弯曲扭转组合等 弯曲变形的影响因素:材料性质、截面形状、载荷大小等
弯曲变形的计算方法
弯曲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 生的形状变化
应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内部力
添加 标题
正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应力,与弯 曲变形有关
添加 标题
弯曲内力的计算公式:σ=My/I, 其中σ为弯曲内力,M为弯矩,y 为截面高度,I为截面惯性矩
添加 标题
截面惯性矩的计算公式: I=bh^3/12,其中b为截面宽度, h为截面高度
弯曲内力的分布规律
弯曲内力:在弯曲过程中,材料内部产生的应力 弯曲内力的分布: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最大内力位于截面中性轴上 弯曲内力的大小:与截面形状、材料性质、载荷大小等因素有关 弯曲内力的计算:通过弯曲应力公式进行计算,如欧拉-伯努利公式、铁木辛柯公式等
弯曲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分 析和动力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弯曲稳定性分析是研究结构在受 到外力作用下,其形状和尺寸的 变化情况,以及这种变化对结构 的影响。
静力分析是研究结构在静力作用 下的稳定性,动力分析是研究结 构在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弯曲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弯曲内力计算:利用材料力 学公式,计算弯曲应力和弯 曲变形
弯矩的计算方法:弯矩可以通过公式M=Fx进行计算,其中F是作用在弯曲梁上的力,x 是力的作用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惯性矩的计算方法:惯性矩可以通过公式I=bh^3/12进行计算,其中b是弯曲梁的宽度, h是弯曲梁的高度。

弯曲内力2

弯曲内力2

B
RB

ql 2
Qx ql qx 0 x l
2
M x ql x qx2 0 x l
22
(2)依据方程作图
ql 2
Q ql max 2
M ql2 max 8
22
[例4] 作梁的内力图
q
A
RA ql 2
x
l
ql 2
Q
(3)总结
B
RB

ql 2
1
第四章 弯曲内力
§4–1 工程实际的弯曲问题 §4–2 剪力和弯矩 §4–3 剪力图和弯矩图 §4–4 剪力、弯矩与分布荷载集度间的关系
2
§4–1 工程实际的弯曲问题
一 工程实例
3
火车轮轴
桥式起重机大梁
4
二 受力、变形特点
弯曲
1 受力: 杆受垂直于轴线的外力或外力偶矩矢的作用
2 变形: 轴线由直线
q
剪力Q
a
FA

3 2
qa
3qa 2
a
a
qa FB 2
qa 2
弯矩M
qa
3qa 2
2
2
qa2
2
qa2
35
2
[例4] 绘制下列图示梁的剪力、弯矩图。
q
m1 qa2 m2 0.5qa2
a
a p qa
剪力Q 弯矩M
qa
qa2 2
qa2
qa2
2
2
36
[例5] 绘制下列图示梁的剪力、弯矩图。
Q(+)
Q(–)
Q(+)
Q(–)
②弯矩M:使梁变成凹形的为正;反之为负。

C04 弯曲内力

C04 弯曲内力

M(+)
M(+) M(–)
M(–)
口诀:剪力左上右下为正;弯矩左顺右逆为正。
[例1]:求图(a)所示梁1--1、2--2截面处的内力。
qL 1
2q
1a
2b
y x
qL A
x1Q1
图(a) M1
图(b)
解:截面法求内力。 1--1截面处截取的分离体 如图(b)示。
Y qL Q1 0 Q1 qL
M
FSA Left 0, FSA Right F FSB Left F , FSB Right ?
x
Fl
例:图示悬臂梁受均布荷载q作用, 试
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A
解:为计算方便, 将坐标原点取在梁 的右端。
FS (x) qx M (x) qx x qx2
解:求支座反力
FA

Me l
FB


Me l
FA
Me
FB
a
b
A
B
C
l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分别为
FS ( x)

Me l
(0 x l) (1)
AC段: M (x) Me x (0 x a) (2) l
CB段:
M (x)

Me l
x Me


Me l
(l

x)
(a x l)
x l
写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ql FS
FS (x)

ql 2

qx
2
ql x
2
(0 x l) (1)
M (x) qlx qx2 22 (0 x l) (2)

04 弯曲应力-2课件

04 弯曲应力-2课件

dx
FQ(x) FQ+dFQ
C
M(x)
M+dM q(x)
设 q 向上为正
∑Fy = 0 FQ+qdx-(FQ+dFQ) = 0

d FQ q dx
(5-1)
∑MC = 0 (M+dM) -M-FQdx-q(dx)2/2 = 0
dM-FQdx- q(dx)2/2 = 0
忽略高阶小量

dM dx
FQ
(5-2)
FQ , M 与 q 的微分关系
d FQ q dx
dM d x FQ
dx
FQ(x) FQ+dFQ
d2 M d x2
q
(5-3)
M(x)
M+dM q(x)
理解:
1. 它们反映了梁的内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就代表了梁微段上的平衡方程;
2. 依据这些关系,使得根据外力直接画内力 图成为可能。
FQ , M 图形。
例题 q
求图示结构剪力 A
弯矩图。
解: 1. 求支反力
2a
FA= qa
qa
FA= qa (↑) FB= 2qa (↑)
FQ a
2. 计算控制截面的 内力值
3. 绘内力图
qa 2 2
qa2
qa
B
C
a
FB = 2qa
qa
qa qa2
例题
q = 3 kN/m
Me= 3 kN·m
求图示梁的剪力图 和弯矩图
a l
x1
Fb l
M
B b
FB x2
Fa l
Fab l
d FQ dx
q
dM dx

工程力学04-2章弯曲内力

工程力学04-2章弯曲内力

RB = 5qa 2
qa = 2
a
(2)作剪力图,弯矩图
QA = RA
qa / 2
C
qa
3qa 2
QD = qa
qa QC = 0 : x = a 2 MC = 8 MB = Pa = qa2
2
M
qa 8
2
qa2
Q max = 3qa 2
M max = qa2
q A RA Q C
qa
2a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上次课主要内容回顾
1.梁的内力: 1.梁的内力:弯矩和剪力 梁的内力
m A a l RA Q M RA M RB Q P1 P2 RB
m
P1
P2 B
2.内力符号规定: 内力符号规定:
剪力符号: 剪力符号: 剪力符号 +Q
-Q
弯矩符号: 弯矩符号: 弯矩符号 +M
-M
3.梁内力的简便求法: 梁内力的简便求法:
确定M(x) 确定M(x),Q(x),q(x)的联系,正确,方便画出内力图. q(x)的联系,正确,方便画出内力图.
1. 微分关系
y A x l dx q(x) B x
取典型微段
q(x) c
M(x) Q(x)
M(x)+dM(x) Q(x)+dQ(x)
dx
q(x)在 dx上看成是均布 q(x) 在 dx 上看成是均布 , 上看成是均布, 所有力按正向画出. 所有力按正向画出.
C D
例:作刚架的内力图
解:(1)支反力 :( )
a
P
RAx = P , RAy = RBy = P 2
(2)作图 )

弯曲内力的知识点总结

弯曲内力的知识点总结

弯曲内力的知识点总结1. 弯曲内力的产生原因弯曲内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在梁上产生的弯矩。

当梁在弯曲作用下,上部会产生拉应力,下部产生压应力,由于这些应力的存在,会产生相应的应变。

这些内部的应力和应变就是弯曲内力。

2. 弯曲内力的计算弯曲内力可以通过弯曲方程进行计算。

弯曲方程描述了弯曲时材料内部应力的大小和分布。

在梁的不同截面上,受到的弯曲内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需要通过弯曲方程计算得出。

3. 弯曲内力的影响因素弯曲内力的大小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弯矩的大小和方向、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材料的力学性质等。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结构受力合理、安全可靠。

4. 弯曲内力的作用弯曲内力是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内力,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梁、柱、桁架等结构,弯曲内力是决定其受力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地分析和设计弯曲内力,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弯曲内力的分布规律弯曲内力的分布规律是指在杆件或梁上受弯矩作用时,内部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的分布规律。

这些规律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变形特性。

通过对弯曲内力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结构的受力行为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分析。

6. 弯曲内力的应力分析弯曲内力还涉及到应力分析的问题,因为在杆件或梁上不同位置受到的弯曲内力有所不同,从而产生的应力也不同。

合理地进行弯曲内力的应力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7. 弯曲内力的变形分析弯曲内力还会引起结构的变形,这种变形对于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弯曲内力的变形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结构的变形特性,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总之,弯曲内力是结构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内力,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弯曲内力的认识和分析是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总结对您有所帮助。

弯曲内力0402

弯曲内力0402
max 和
M max 。
习作
20kN 10kN 2m 2m 30kN 2m 30kNm 20kN
1m
20kN/m
4m
1m
a
q a
1m
1m
1m
q
P=20KN q=30KN.m A
1m 1m 1m
q=30KN.m B
1m
(a)
20kN
10kN
(b)
2m
30kNm
20kN
2m
2m
1m
4m
1m
10KN
FS
x
-6KNm
训练:
A
FA=3KN FC=7KN
3
q=2KN/m
M=10KNm
F=2KN
FA FS
(KN)
B
4m 2m
C
2m
D
FC
2
x
1.5m
M
(KNm)
2.25
6
5
x
4 4
训练:
MA A
50KN
50KN
D
1m
FD=25KN
FA=75KN MA=-200KNm
FA FS (KN)
2m
B
2m 1m
C
弯矩图为斜直线。
(2) 若q(x) = 常数 Q(x)为一次函数,
q
剪力图为斜直线; M(x) 为二次函数,
A RA
x
B l RB
ql/2
弯矩图为抛物线。 当q(x) > 0(向上)时, 抛物线是下凸的; 当q(x) < 0(向下)时, 抛物线是上凸的;
ql/2
ql2/8
(3) 在剪力Q为零处, 弯矩M取极值。

弯曲内力2

弯曲内力2

d
M (x) dx

FS (x)
还可有:
d2 M (x) d x2

q(x)
11
l q(x)、FS(x)和M(x)间的微分关系
d FS(x) q(x) dx
d
M (x) dx

FS ( x)
FS
d2 M (x) d x2

q(x)
l 由微分关系可得以下结论 (书例4. 3)
12
l 由微分关系可得以下结论
常不为零); ③ 端部铰、中间铰弯矩
错误(通常为零); ④ 自由端内力错误; ⑤ 校验错误。
23
题4.4
24
例: (习题4.6)
求:不解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FRD
FRA
解:支座反力如图 分析CE段平衡
FRB FRC
FRB 6kN FRC 2kN
FRB
25
例: (习题4.6)
求:不解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FRD
FS(x) 3 kN M (x) 3x
u AD段
FS (x) 7 kN M (x) 7x 6
u DB段
FS x 19 10x M x 125x 5(2.4 x)2
8
4. 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对图示的直梁, 考察dx 微段的 受力与平衡。
FS
⑥ 均布载荷q;
3kN
5kN
⑦ 支反力RB。
18
(3)画弯矩图
① 端点C; ② CA段; ③ AD段; ④ 集中力偶m; ⑤ 均布载荷q; ⑥ 支反力RB; ⑦ 校验。
1.8kN·m
4.2kN·m 2.45kN·m
1.25kN·m

工力042章弯曲内力

工力042章弯曲内力
QA QC P 2, QC P 2
P2
M
P2
P 2 Pa 2
M C Pa 2, M中 0
Pa 2
Q max P 2 M max Pa 2
q A C
qa
2a a
2
解:(1)支反力
B
RA RB qa
(2)作剪力图、弯矩图
QA qa, QB qa
O
qa2 b,c
d
M
q
D
A
B
5.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
a qa
FAy FQ
9qa/4 a
4a FBy
qa
qa
x
O
c
b 7qa/4
d
a
x
qa2 d
O
b,c
M
6.确定弯矩图极值点的 位置
q
D
q
A xE
9 FAy= qa 4
A
B
E
FAy
4a
FBy
a
qa
F =0, 4 qa q x =0
y E 2 qxE M=0, M E 2 =0
dx
Mc 0 :
dx [ M ( x ) dM ( x )] M ( x ) Q( x ) dx q( x )dx 0 2 dM ( x ) Q( x ) dx 对上式求导得:
d 2M ( x ) dx 2 dQ( x ) q( x ) dx
•归纳: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q(x) c
M(x)
M(x)+dM(x) Q(x)+dQ(x)
Q(x)
dx
•列平衡方程

工程力学第2节 弯曲时的内力计算

工程力学第2节 弯曲时的内力计算
一、剪力和弯矩 梁AB作用有外力F1、 F2如图,支座反力FA、FB 可由平衡条件求得,现用 截面法计算任一截面m–m 上的内力,考虑左侧部分 平衡有: n 剪力FS: Fiy 0
FS FA F1
弯矩 Mm:
i 1 n
M C (Fi ) 0
i 1
M m FA x F1 ( x a)
FA q 4 FB 0 FA 55 kN
2)求横截面C上的剪力和弯矩
i 1
2)求指定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Fiy 0
FA q 2 FSC 0 FSC 5 kN
i 1
n
M C ( Fi ) 0
M பைடு நூலகம் FA 2 2q 1 M e 0
i 1
n
M C 70 kN m
结果表明,剪力的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为负剪 力;弯矩的转向与假设的转向相同,为正弯矩。
例9-2 图所示外伸梁的载荷为已知,试求图示 1-1、2-2、3-3、4-4、5-5 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解: 1)求支座反力
M A (Fi ) 0
FA 0.5 kN n M B ( Fi ) 0
例9-1 简支梁受满跨均布载荷 q = 30kN/m和集 中力偶 M e= 20kNm 作用,如图所示。试求跨中 C 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解: 1)求支座反力
M A (Fi ) 0
FB 4 (q 4) 2 M e 0 FB 65 kN
i 1 n
n
Fiy 0
FS2 FA 0.5 kN M 2 FA 1 M e 3.5 kN m FS3 FA 0.5 kN M 3 FA 2 M e 3 kN m FS4 FA F 5.5 kN M 4 FA 2 M e 3 kN m

工程力学--弯曲变形与内力

工程力学--弯曲变形与内力

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通常称为梁。
7
常见梁截面
8
平面弯曲 •具有纵向对称面 •外力都作用在此面内 •弯曲变形后轴线变成对称面内的平面曲线
9
梁载荷的分类
分布载荷 均匀分布载荷 q
线性(非均匀) 分布载荷
q(x) T
集中力
P
T
载荷集度 q(N/m) 注意还有支座反力
10
集中力偶 T
支座种类
A XA
C
l = 3m
K
z y
C 截面惯性矩:
FBY
I Z 5.832 105 m4
M
ql 2 / 8 67.5kN m

x
M EI
1
EI Z 200 109 5.832 105 C 194.4m 3 MC 60 10
46
例题6-2
图示为机车轮轴的简图。试校核轮轴的强度。已知:
推论:
1、纯弯曲时梁的变形本质上是拉伸或压缩变形,而非剪切变形,梁横截 面宽度的改变是纵向纤维的横向变形引起的;
2、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凹侧纤维缩短,凸侧纤维伸长。 因此凹侧受压缩,存在压缩应力;凸侧受拉伸,存在拉伸应力; 3、梁内既没有伸长也没有缩短的纤维层,叫做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 的交线叫中性轴,中性层将梁分成受压和受拉区,即中性层一侧作用拉 伸应力,另一侧作用压缩应力,中性层上正应力为零,梁横截面的偏转 就是绕其中性轴旋转的。
44

92.55 106 Pa 92.55MPa
3. 全梁最大正应力
q=60kN/m
180 120
最大弯矩:
30
A
FAY
B
1m

工程力学-弯曲内力

工程力学-弯曲内力
如:桥梁下的辊轴支座等。
4. 三种形式的简单梁 ①简支梁
②悬臂梁
M — 集中力偶 q(x)— 分布力
③外伸梁
q — 均布力
P — 集中力
5. 静定梁与超静定梁
静定梁:由静力平衡方程可求出全部的支反力,如上述 三种形式的简单梁。
超静定梁:梁的支反力数目多于独立静力平衡方程数目, 仅由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出全部支反力。
根据上述两点规律,便可直接由截面左侧或右侧梁段 上的外力计算该截面上的剪力、弯矩。
§4.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1.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若以坐标 x 表示横截面沿梁轴线的位置,则
Q Q(x) M M (x) 2. 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方程 弯矩方程
剪力图
Q Q(x) 的图线表示
通常取梁的轴线来代替梁。
2. 载荷简化 梁上的载荷为作用于梁纵向对称平面内的平面力系,有
三种类型: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分布载荷。
3. 支座简化
①固定端 A
3个约束,0个自由度。
如:游泳池的跳水板支座, MA
木桩下端的支座等。
XA YA
②固定铰支座 2个约束,1个自由度。
如:桥梁下的固定支座等。
③可动铰支座 1个约束,2个自由度。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一、弯曲的概念 1. 弯曲:直杆在纵向平面内受外力偶或受垂直于杆轴线的横向 外力的作用时,杆轴线变成了曲线,同时任意两个横截面绕 垂直于杆纵向平面的轴作相对转动,这种变形称为弯曲。
2. 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 杆件称为梁。
3. 对称弯曲:梁的横截面具有对称轴,从而梁具有纵向对称 平面,且外力(合力)作用在纵向对称平面内,则杆轴线 变形后成为纵向对称平面内的平面曲线,这种弯曲称对称 弯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
Q
RB
qa
M
qa 2
2
qa
2
qa
注意集中力偶m=qa2 作用处,弯矩突变
a qa 2 M 极 RA a q a 2 2 MC RA 2a q 2a a 0
Q max qa
M max qa 2
M RA 2a q 2a a qa qa
dx
Mc 0 :
dx [ M ( x ) dM ( x )] M ( x ) Q( x ) dx q( x )dx 0 2 dM ( x ) Q( x ) dx 对上式求导得:
d 2M ( x ) dx 2 dQ( x ) q( x ) dx
•归纳: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2
C
2
刚架的内力图
横梁 立柱
当杆件变形时,两杆连接处保持刚 性,即角度(一般为直角)保持不 变。 在平面载荷作用下,组成刚架的杆 件横截面上一般存在轴力、剪力和 弯矩三个内力分量。
节点处的平衡关系
FN
B
M
FQ
M FQ FQ FN
FQ
M
FN
FN
M
内力分量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的关系:
轴力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无关; 剪力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无关;
§4-4 弯矩、剪力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确定M(x)、Q(x)、q(x)的联系,正确、方便画出内力图。
1. 微分关系
y A q(x) B x
•取典型微段
q(x) c
M(x) Q(x)
M(x)+dM(x) Q(x)+dQ(x)
x
l
dx
dx
q(x) 在 dx 上看成是均布, 所有力按正向画出。
q(x) c
(2)作图
Pa
a
A RA x RA y
B RB y
+
N图
P2
P 2
P2
+
P
Pa Pa
N max P 2 Q max P
Q图
M图
M max Pa
习题
4-5(b)、(e)、(f)、(h)
4-7
例题
此 外 伸 梁 (overhanging beam) 的受力以及各部分尺 寸均示于图中。
D
q
A
B
FAy
4a
FBy
a
qa
试画出:其剪力图和弯矩图 , 并确定剪力和弯矩绝对值 的最大值。 解:1.确定约束力 根据梁的整体平衡,由 M A=0, M B=0 求得A、F 两处的约束力
9 3 FAy= qa , FBy= qa 4 4
qa d
从图中不难 得到 剪力 与弯矩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x 分别为
9 = qa max 4 81 M max = qa 2 32 FQ
O
b 7qa/4 a
x
qa2 e b,c
81qa2/32
O
d
M
P A C D P B
解:(1)支反力
a
Q RA
2a
a
RB
RA RB P 2
(2)作剪力图、弯矩图
9
9 x E= a 4 1 2 81 2 M E= qx E = qa 2 32
q
D
5.根Ay
FQ
9qa/4 a
4a FBy
a
ql
e
O
qa
qa
x
c
b 7qa/4
d
a
x
qa2 e d
O
b,c
M
q
D
A
E
B
FAy F
Q4 9qa/
4a FBy
a
e c qa
a
ql
7 .确定剪力与弯矩的最 大绝对值
2
如果一段梁上没有分布载荷作用,即q=0,这一段梁上 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弯矩的一阶导数等于常数,因此,这 一段梁的剪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水平直线;弯矩图为斜直线。 如果一段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即q=常数,这一段梁上 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常数,弯矩的一阶导数为x的线性函数,因 此,这一段梁的剪力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弯矩图二次抛物线的凸凹性与载荷集度q的正负有关:当 q 为正 ( 向上 ) 时,抛物线为凹曲线,凹的方向与 M坐标正方向 一致,:当 q 为负 ( 向下 ) 时,抛物线为凸曲线,凸的方向与 M 坐标正方向一致。
QA QC P 2, QC P 2
P2
M
P2
P 2 Pa 2
M C Pa 2, M中 0
Pa 2
Q max P 2 M max Pa 2
q A C
qa
2a a
2
解:(1)支反力
B
RA RB qa
(2)作剪力图、弯矩图
QA qa, QB qa
弯矩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有关。
例:作刚架的内力图
解:(1)支反力
刚架和曲杆可看作折线或曲线的梁,内力的计算和剪力 弯矩图的作法原理上与横梁相同。剪力的正负仍以外法线为 基准判断,弯矩图画在杆变形后凹面的一侧。可以顺时针逐 段按直梁画. 2a
C D
a
P
RAx P , RAy RBy P 2

dQ ( x ) q( x ) dx Q图曲线的切线斜率为q(x)
dM ( x ) Q( x ) dx

M图曲线的切线斜率为Q(x) ③
d M( x ) dx 2
2
q( x )
M图曲线的凹凸向与q(x)符号有关

dQ ( x ) q( x ) ② dx
d M( x ) dM ( x ) q ( x ) Q( x ) ③ dx dx 2
q
C
D
A
B
解:2.确定控制面
FAy FQ
4a FBy
a
qa
x
O
x
O
3.建立坐标系 建立FQ-x和M-x坐 标系
M
q
D
A
B
FAy FQ
9qa/4 a
4a
a
FBy
qa
O
c
qa d
qa
b 7qa/4 a
解:4.确定控制面 上的剪力和弯矩值, x 并 将 其 标 在 FQ - x 和 M-x坐标系中。
x
内力图画法二:
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 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值(截面法)
• 确定内力图形状(微分关系)
剪力图与弯矩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方法与轴力图和扭矩图大体相 似,但略有差异。主要步骤如下: 根据载荷及约束力的作用位置,确定控制面。 应用截面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数值 (假定剪力 和弯矩都为正方向)。 建立FQ - x 和M – x 坐标系,并将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 矩值标在相应的坐标系中。 应用平衡微分方程确定各段控制面之间的剪力图和弯 矩图的形状,进而画出剪力图与弯矩图。
M(x)
M(x)+dM(x) Q(x)+dQ(x)
Q(x)
dx
•列平衡方程
Y 0 :
Q( x ) [ Q( x ) dQ( x )] q( x )dx 0
dQ( x ) q( x ) dx
q(x)
c
M(x) Q(x)
M(x)+dM(x) Q(x)+dQ(x) 高阶微量
O
qa2 b,c
d
M
q
D
A
B
5.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
a qa
FAy FQ
9qa/4 a
4a FBy
qa
qa
x
O
c
b 7qa/4
d
a
x
qa2 d
O
b,c
M
6.确定弯矩图极值点的 位置
q
D
q
A xE
9 FAy= qa 4
A
B
E
FAy
4a
FBy
a
qa
F =0, 4 qa q x =0
y E 2 qxE M=0, M E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