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胶体溶液(2011.9)

合集下载

2011-01溶液和胶体

2011-01溶液和胶体
mA(溶剂 kg)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五、物质的量分数
溶液中某种组分(溶质B或溶剂A)的物质的 量同溶液的总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物质的量 分数,用 X
nA
nB
XA
= nA
+
nB
XB
= nA
+
nB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例1:0.288g 某溶质溶于15.2g水中,所得溶液为 0.221mol.kg-1, 求该 溶质的摩尔质量。
表2 按分散质颗粒大小分类的分散系
类型
粒子 直径


主要特征
分子、粒 子分散系
<1n m
真溶液
最稳定、扩散快、可通过滤纸和 半透膜、对光散射极弱


胶体分散
1-100
高分子 溶液
很稳定、扩散慢、可通过滤纸、 不能通过半透膜、散射弱、粘度 大
系 统

/nm
溶胶
稳定、扩散慢、可通过滤纸、不 能通过半透膜、散射强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推广之: n (B) = b n (b B) 当体积一定时:c (B) = b c (b B)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二、质量分数
100份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份数称为 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浓度。用ωB 表示。

无机化学 胶体溶液

无机化学 胶体溶液

当光线射入粗分散系时,主要发生反射现象, 光线无法透过,可观察到体系呈现浑浊不透明;
当光线射入溶胶时,发生散射现象,在光线的
垂直方向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的光柱; 当光线射入真溶液,光几乎全部透过,整个溶 液是透明的。
Tyndall 效应是溶胶的特征, 可用来区分三类分散系。
(2) 动力学性质
A. 布朗运动
漏斗
(3) 电学性质 在溶胶内插入两个电极接 通直流电源后,可观察到 胶体粒子的定向移动。这 种在外电场作用下,分散 质粒子在分散剂中的定向 移动称为电泳。
+
电极
Fe(OH)3 溶胶, 带正电 U形管
Fe(OH)3溶胶的电泳现象
通过电泳实验,可以证 明胶粒是带电的,电泳的 方向可以判断胶粒所带电 荷的种类。
CI-
CI-
CI-
三、凝胶
1.凝胶的形成
凝胶:高分子溶液和溶胶在温度降低或浓度增大 时,失去流动性,变成半固态的体系。例如,琼脂 溶于热水、煮沸形成胶体溶液,冷却后形成凝胶。
根据凝胶中液体含量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冻胶和 干凝胶。
2. 凝胶的性质 (1) 弹性 可分为弹性凝胶和脆性凝胶两类。二者在冻态时,弹 性大致相同,但干燥后区别很大。弹性凝胶烘干后体 积缩小很多,但仍保持弹性,如肌肉、皮肤、血管壁 等。脆性凝胶烘干后体积缩小不多,但失去弹性而具 有脆性。脆性凝胶大多为无机凝胶(如硅胶、氢氧化 铝等),它的网状结构坚固,不易伸缩,具有多孔性 及较大的内表面,广泛用作吸附剂或干燥剂。

《基础应用化学》课件 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基础应用化学》课件 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摩尔分数
混合物或溶液中,某物质B
的物质的量与整个混合物或溶液
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物质B的摩
尔分数,用符号为xB示,计算公
式为:
xB
nB n
对于双组分系统的溶液来说,
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B,溶剂的
物质的量为nA,则溶质和溶剂的
摩尔分数分别为:
xB=
nB
nB
nA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三)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根据拉乌尔定律,可以推出稀溶液的凝 固点下降值(△Tf)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bB)近似地成正比,即:
△Tf = Kf·bB 式中Kf称为溶剂的凝固点下降常数,单位
为 ℃·kg·mol–1或 K·kg·mol–1 ,其物理
意义与Kb类似。 常用溶剂的Kb和kf如表所示。
分散系及其分类特性
真溶液分散系中,分散相粒子直径<1nm,与分散剂的亲和力极强。这种分散系统即通常说 的溶液,如食盐、氢氧化钠溶液。
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相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它包括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两种类 型。溶胶的分散相粒子是由分子组成的聚集体,这类难溶于分散剂的固体分散相高度分散在液体 分散剂中,如氢氧化铁溶胶、硫化砷溶胶等。溶胶的分散相和分散剂的亲和力不强,不均匀,有 界面,故溶胶是高度分散,不稳定的多相系统。

南农无机化学第2章 溶液和胶体

南农无机化学第2章 溶液和胶体

Tf是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Tf = Tf - Tf ,Tf 为纯溶 剂的凝固点,Tf为溶液的凝固点;Kf是溶剂的凝固点降 低常数,单位为K· kg· mol–1,它与溶剂的性质有关,与 溶质的性质无关。
www.themegallery.com
第二节
溶 水 乙醇 苯 剂 Tf / K 273.15 350.54 278.66
www.themegallery.com
第二节
第二章
表 2-3 一些常见溶剂的沸点和Kb值
溶 水 乙醇 剂 Tb/K Kb/K· kg· mol-1
373.15 350.54
0.512 1.22

353.35
2.53
www.themegallery.com
第二节
第二章
因为溶液沸腾后,随溶剂不断蒸发,溶液的浓度不 断增大,所以与纯液体不同,溶液在沸腾时沸点不能 保持恒定而是不断升高。 由
www.themegallery.com
第二节
解:(1) V =
m
第二章
500 g 466.9 mL 1 1.071g mL

n(NaCl) =
m(NaCl) 50 0.86 M (NaCl) 58.44
mol
mol· L-1
c(NaCl) =
(2) b(NaCl) =
( 3) n(H2O) =

医用化学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

医用化学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

× 2 × 1000 = 308 mmol/L
二、渗透压定律
溶液的渗透压与温度、浓度的关系: 范特荷甫公式:Π=cosRT
式中 Π -溶液的渗透压,单位:kPa cos-渗透浓度 mol/L T-绝对温度 K(273.15+t0C) R-气体常数 8.31kPa· L· mol-1· K-1
由上式可知:
渗透的条件:
(1)半透膜的存在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相等(浓度差) 渗透方向: 溶剂(稀溶液) 溶液(浓溶液)
渗透的结果: 缩小膜两侧的浓度差
4. 渗透压力
(1)定义
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 态平衡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用符号π 表示。
(2)单位:
KPa或Pa
(3)渗透平衡
B
mB V
质量浓度的单位(SI制)是kg/m3 医学上常用的单位是g/L,mg/L等 表示溶液体积的单位只能用L,表示质量的单位可以改变
例:在100ml生理盐水中含有0.90gNaCl,计算 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 解:mB=0.09g V=100ml=0.1L
mB 0.90 B 9.0 g / L V 0. 1
mB为物质的质量,g, kg MB为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量)
2. 物质的量浓度 c 定义
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B的物质的量 n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用符号cB表示

胶体溶液的性质.

胶体溶液的性质.

胶团的结构
用AgNO3和KI制备AgI 溶胶,KI过量时, AgI胶团结构示意图及胶团结构的简式:
{(AgI)m ·nI- ·(n-x)K+}x- ·xK+
胶团结构中带电荷的部分:吸附层、胶粒、扩散层 胶团结构中不带电荷的部分:胶核 、胶团 胶体溶液亦不带电荷!
胶体溶液的性质
一、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树林中的丁达尔现象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用一束聚焦的光束照射溶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 溶胶中有一道明亮的光柱的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的用途:区别溶胶、溶液、粗分散系
胶体溶液的性质
二、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受到液体介质分子的不同方向、不同速度 的撞击后受力不均而作无规则运动。
胶体溶液的性质
三. 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电泳: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 子质点在介质中的移动。
带正电荷
Fe(OH)3溶胶 Al(OH)3溶胶
带负电荷
As2S3溶胶 Sb2S3溶胶 土壤胶体粒子
在临床检验中,常应用电 泳法分离血清中各种蛋白质, 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胶团的结构
(a)AgNO3过量时
(b)KI过量时
• 实验表明,在AgNO3和KI反应中,若AgNO3过量,则胶核吸
附n个Ag+而带正电荷(a)为正胶体;反之,若KI过量,则 胶核吸附n个I-而带负电(b)为负胶体。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

B
B
B
B
B
B
• 2.2 稀溶液的依数性
• 溶液的性质有些是由溶质的特性决定的(如:溶 液的颜色、酸碱性、导电性); 还有一些与溶质 的本性无关,只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 如: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 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等这类性质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只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叫稀溶 液的依数性,又称稀溶液的通性。
O+W+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 固体粉末
乳状液
乳化剂
一价碱金属皂类, 形成O/W型乳状液:

二价碱金属皂类, 形成W/O型乳状液:

油 水
水 油
大头朝外,小头向内,表面活性剂可 紧密排列,形成厚壁,使乳状液稳定。
固溶胶
气溶胶

1、布朗运动
原因:胶体微粒受分散剂分子不停的、无规则的撞击, 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Brown运动的本质
3、胶体的电泳
原因:带电的胶 体微粒在电场作用 下发生了定向移动。
电渗: 分散介质在直流电场中,通过多孔膜或毛细血管发 生定向移动的现象。
• 特征:分散介质移动,分散相不动。(与电泳 相反,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带电,介质 相应的带相反的电荷。外加电解质同样会影响 电渗速度。
二、胶体(colloid): 1、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0-9 m~10-7 m之间。 2、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的 一种物理方法。 3、常见胶体

药学专科自考无机化学第.二章 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药学专科自考无机化学第.二章 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二)膨润(溶胀)
“湿木裂石”
膨润:干燥的弹性凝胶与溶剂接触,自动吸收溶剂,体积增大
是过程。
有限溶胀:凝胶在液体中溶胀进行到一定程度即停止。
无限溶胀:溶胀作用一直进行下去,直至凝胶的网状骨架完全
消失,最后完全分散而成为溶液的溶胀。 有机体越年轻,膨润能力越强。
二、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足够量的高分子,能显著地提高溶胶的稳定
性,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产生保护作用的原因是高分子吸附在胶粒的表面上,包围 住胶粒,形成了一层高分子保护膜,阻止了胶粒之间及胶粒与 电解质离子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
第三节 胶体溶液 第三节 凝胶
由电渗实验中分散介质的移动方向也可判断胶粒所带电荷 的性质
第一节 溶胶
应用:
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等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方面有 重要的应用,如,用电泳法分离各种蛋白质、病毒。
一、溶胶的性质
(四)溶胶的电学性质
2.胶粒带电的原因
(1)选择吸附 溶胶粒子总是选择吸附与其组成类似的离子, 使本身带有电荷。
Fe(OH)3
溶胶的稳定性
( 3 )溶剂化作用: 溶胶的吸附层和扩散层的离子都是水
化的,在水化膜保护下,胶粒较难因碰撞聚集变大而聚沉。水化 膜越厚,胶粒就越稳定。
溶胶的聚沉
溶胶失去稳定因素,胶粒相互碰撞,将导 致颗粒合并、变大,最后以沉淀形式析出。

第2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2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n NaCl 0.077 mol / L c NaCl = = = 0.154 mol / L = 154 mol / L V 0.5L 答:生理盐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4 mmol/L。
2017年6月 7
(二) 质量浓度
符号:
物质B的质量浓度为ρB或ρ(B)。
定义:
物质B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三、溶液浓度的换算
(一)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换算公式:
B cB = MB
举例:[例9]市售浓硫酸含量是ωB= 0.96 ,密度 (ρ)是1.84kg/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
cB MB B =
MH2SO 4 = 98g / mol, = 1.84kg / L = 1840 g/L
2017年6月 9
(三) 质量分数
举例:
[例3] 500mL ωB= 0.36的浓盐酸 (ρ= .18kg/L)中含氯化氢多少克?
解:
m = ρ V = 1.18kg/L 0.5L = 0.59kg= 590g
mHCl = ωHCl m = 0.36 590g = 212.4g
乳剂中常加入稳定剂且一般不宜久贮。
B cB = = c M B B B MB 举例:[例11]计算ρB= 90g/L的稀盐酸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是多少?

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

3.
溶胶的稳定因素 ① 胶粒带电 两个带电胶粒间存在静电排斥力, 阻止胶粒接近,合并变大。但是, 加热溶胶,胶粒的动能增大到能克 服静电斥力时就会聚沉。 ② 胶粒表面的水合膜犹如一层弹性膜, 阻碍胶粒相互碰撞合并变大。水合 膜层愈厚,胶粒愈稳定。 ③ 布朗运动也是溶胶稳定因素之一。
例题1
在AgNO3溶液中滴加NaCl(少量),写出 AgCl胶团的结构。

从沉降平衡示意图我们知道,分散相粒子越小, 沉降越困难,分散相粒子越大,沉降越容易。 在制备沉淀时,应当使沉淀粒子越大越好; 要选择空气质量好些的环境,向高处去; 医学上分离某些蛋白质,常常用超速离心机。

电学性质
电泳(electrophorese)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颗粒在液相中按一定 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电泳。
As2S2(负溶胶) LiCl NaCl KCl 58 51 49.5 AgI(负溶胶) LiNO3 NaNO3 KNO3 165 140 136 Al2O3(正溶胶) NaCl KCl KNO3 43.5 46 60
KNO3
CaCl2 MgCl2 MgSO4 AlCl3
1/ 2 2Al2(SO4)

胶粒的结构
胶粒
胶 •吸附层
n+

•扩散层
n-
胶团
胶粒的双电层结构
胶团结构:例如,氢氧化铁溶胶

胶体溶液及表面现象

胶体溶液及表面现象
如:一价正离子(对负溶胶)聚沉能力: H+﹥ Cs+﹥ Rb+﹥ NH4+﹥ K+﹥ Na+﹥ Li+ 一价负离子(对正溶胶)聚沉能力: F- ﹥Cl- ﹥Br- ﹥I -﹥OH-
无机化学
(二)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 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有相互聚沉能力。例如,用明 矾净水。
(三)加热 加热增加了胶粒的运动速度和碰撞机会,同时降 低了它对离子的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胶粒所带 电荷的电量和水化程度,使溶胶在碰撞中聚沉。 例如:As2S3溶胶加热至沸,析出淡黄色As2S3沉 淀。
介质的移动方向及介质所带的电荷符号。
无机化学
13
2.胶粒带电的原因
(1) 胶核界面的选择性吸附:
胶粒能从分散介质中选择性的吸附一种离子,使
其本身带有电荷。
胶核常选择性的吸附组成与其相似的离子。
例:制备Fe(OH)3溶胶,反应为:
沸腾
FeCl3+3H2O
Fe(OH)3+3HCl
部分Fe(OH)3与HCl作用:
{[AgBr]m·nBr- ·(n-x) K+ }x- ·x K+
胶核
吸附层
扩散层
胶粒
胶团
无机化学
20
练习:1.在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得到溶胶的
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含溶质多少()克;若将这1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
质量摩尔浓度
• • 质量摩尔浓度 单位质量(1kg)溶剂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nB),符号为bB,单 位为mol/kg。MB:B的摩尔质量(g/mol),mA:溶剂的质量。
特点:与体积无关,也就是与温度变化无关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大家所知道的浓度表示方法有哪些?
溶液的浓度及表达方式
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有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
有多种表达方式: 质量百分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
质量:质量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常用克,即g。
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
将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溶液时,在光束垂直方向上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现象。
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体定向移动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微粒易于吸附正电荷而带正电,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易于吸附负电荷而带负电。 带正电荷的胶体称为正溶胶 带负电荷的胶体称为负溶胶 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质量百分比浓度
• Q1.如果要用5g食盐配置20%的食盐溶液,需要加多少千克水?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
A
根据拉乌尔定律,△p与bB成正比,而△Tb 与 △p成正比,∴ △Tb亦应与 bB成正比,△p越大,
△Tb也越大。
△Tb = Tb- Tb* = Kb· bB
△Tb = Tb- Tb* = Kb· bB
△Tb :沸点升高值 Tb :溶液的沸点, Tb* :纯溶剂的沸点 Kb :溶剂的沸点上升常数,与溶剂的本性有关,而 与溶质的本性无关,K·kg ·mol -1。常见溶剂的Kb 值表1-1。 bB :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mol· kg-1。
【例】:在100ml水中溶解17.1g蔗糖(C12H22O11),溶 液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质 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 解:M蔗糖=342(g/mol) n蔗糖=17.1/342=0.05(mol) V = (100+17.1)/1.0638 = 110.0 (ml)=0.11(L) (1) c(蔗糖) = 0.05/0.11 = 0.454 (mol/L) (2) b(蔗糖) = 0.05/0.1 = 0.5 (mol/kg) (3) n水 = 100/18.02 = 5.55 (mol) x(蔗糖) = 0.05/(0.05+5.55) = 0.0089
6.90
20.0 5.10 6.80 14.4
三溴甲烷 CHBr3
例: 冬天,在汽车散热器的水中注入一定量 的乙二醇可防止水的冻结. 如在 200 g 的水中 注入6.50 g 的乙二醇,求这种溶液的凝固点.

医用化学第二章 胶体

医用化学第二章 胶体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它并不是某 一类物质所特有的性质。 一类物质所特有的性质。
胶体和晶体物质对立起来的说法是错误 的。
返回
第四节
表面能
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图2-5,P.18
比表面能(表面张力)符号:σ 单位:J·m-2(N · m-1) 表面能G=表面张力σ ×表面积 A 处于表面的分子越多,表面能越大。能 量越高,体系越不稳定,有自发降低表面能 的趋势。 方法:1.降低表面张力,2.降低表面积
反离子、吸附、扩散、 吸附层、扩散层
[Fe(OH) 3]m
胶核
nFeO
+
(n-x)Cl
- x+
xCl
-
吸附层 胶粒 胶团
扩散层
返回
例题:利用AgNO3溶液和KI溶液制备AgI溶 胶的反应为 AgNO3 + KI → AgI + KNO3 若将24.0 ml 0.0200 mol·L-1的KI溶液和200 ml 0.0500 mol·L-1AgNO3溶液混合,制备AgI溶胶, 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式,并判断其在电场 中的电泳方向。
沉降平衡示意图
返回
溶胶的电学性质
1.电泳: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在介质中作定向 运动的现象。 溶胶的电泳示意图 电泳实验说明溶胶粒子带电。由电泳的方 向可以判断溶胶粒子所带电荷的性质。 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硅酸、金、银等溶胶 的胶粒带负电,称为负溶胶;大多数金属氢氧 化物的胶粒带正电,称为正溶胶。 2. 电渗:外电场下,分散介质的定向移动现象 溶胶的电渗示意图 电泳技术的应用:蛋白质等的分离与分析

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一、知识目标

本章要求熟悉分散系的分类、胶体的制备和胶体的结构;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产生的原因和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掌握溶液的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了解影响胶体的稳定性和胶体凝聚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操作溶液的配制和溶胶的制备;能应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能处理溶液各种浓度间的相互换算。

三、本章小结

一、分散系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极小的颗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或分散相),起分散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或分散介质)。

根据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粗分散系、胶体分散系、分子离子分散系。

粗分散系: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大于10-7m。如:悬浊液、乳浊液。

分子离子分散系: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小于10-9m。如:NaCl溶液。

胶体分散系: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0-9m~10-7m之间。如:Fe(OH)3溶胶。

二、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

1.质量浓度ρ= m B /V

2.质量分数ωB= m B / m

3.物质的量浓度c B=n B /V

4.质量摩尔浓度b B=n B/m A

5.摩尔分数χB=n B/n总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

对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性质与溶质的本性无关,仅与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有关,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它与农业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

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Δp=χB p*

2.溶液的沸点升高: ΔT b=K b b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液体表面上的吸附和 表面活性物质
吸附:固体或液体表面吸引其它物质的分子、 原子或离子聚集在其表面上的过程。
例如:溴蒸汽(吸附质)可被活性炭(吸附剂)吸 附。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如活性炭)称为吸附剂; 被吸附的物质(如溴)称为吸附质。
液体表面上的吸附
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的规律大致有三种情况:
乳状液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 一般来说,亲水性较强的乳化剂易形成O/W型乳状液
亲油性较强的乳化剂易形成W/O型乳状液




O/W型乳状液
W/O型乳状液
乳化作用在医学上的意义
乳状液和乳化作用在医学上有重要的意 义。
油脂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依赖于 胆汁中胆汁酸盐的乳化作用。医药学中乳状 液称为乳剂。药用油类常需乳化后才能作为 内服药,如鱼肝油乳剂。此外,消毒和杀菌 用的药剂也常制成乳剂,如煤酚皂溶液。
2. 溶胶的相互聚沉
聚沉的主要原因: 胶粒所带电荷被中和。
把电性相反的溶胶相互混合,能发生聚沉作用。 只有当两种溶胶电荷量恰好相等时,才发生完全聚沉。 否则是只能发生部分聚沉或不聚沉。
应用:Ⅰ、土壤中的Fe(OH)3、Al(OH)3等正电溶胶和 粘土、腐殖质等负电溶胶互相聚沉,对土壤胶粒的结 构有重要影响;
++ +
++
+++
++ +
+
++

+++
电泳
(2)电渗-在外电场作用下,限制胶粒不能移动, 而液体介质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 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四、溶胶的制备和净化(略)
(一)溶胶的制备
1 .分散法:用适当的方法使大块物质在稳定剂存在下分散成 胶体粒子的大小。
(1)研磨法:研磨粉碎的方法。
(2)胶溶法(也称解胶法):使暂时凝聚的分散相又重新
分散的方法。许多新鲜沉淀经洗涤除去过多的电解质后, 再加入少量的稳定剂(又称胶溶剂)又可制成溶胶。如:
(4)电弧法:用金属Pt ,Cu ,Au等为电极, 浸在不断冷却的水中,水中加 入少量NaOH (稳定剂),外加20—100V的直流电,调节 两极的距离使之产生电弧,形成金属溶胶。 在放电时,金属原子因高温而蒸发,随即又 被溶液冷却而凝聚。因此,此法实际包括分 散和凝聚两个过程。
丁达尔现象(Tyndall)——一束波长大于溶胶分散相粒子 尺寸的入射光照射到溶胶系统,可发生散射现象
光源 透镜
溶胶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现象的产生与胶粒大小和入射光波长 有关。
产生原因:胶粒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 (400nm~700nm),当可见光照射在胶粒上 时产生的散射作用。
丁铎尔现象
的细小液滴(分散相)在另 一种互不相溶的液 体(分散介质)中 所形成的粗粒分散系。其中 一相是水,另一相统称为油。
乳化剂:能增加乳状液稳定性的物质。 乳化作用(乳化):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的作用。
乳状液属于不稳定系统。要稳定乳状液, 须有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是一些表面活性 物质,如肥皂、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等。
第三节 溶 胶
一、溶胶的性质 二、胶团的结构 三、溶胶的聚沉 四、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一、溶胶的性质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John Tyndall, 1820~1893年) ,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 (分散相粒径1nm~1000nm)中的丁达尔效 应。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
丁达尔现象(乳光现象)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 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 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 成更大的颗粒。
•三种溶胶聚沉. (左)Al(OH)3; (中)Fe(OH)3; (右)Cu(OH)2
(三)溶胶聚沉的方法
1、加入电解质
电解质聚沉的主要原因:
①中和了胶粒的电荷 ②破坏了胶粒的溶剂化膜
NO3Ag + (AgI)m
NO3碘化银胶团结构及示意图(AgNO3为稳定剂)
Ag +
胶体应该带什么电
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当吸附了正离 子时,胶体粒子带正电,吸附了负离子则带负电。
不同情况下胶体粒子容易吸附何种离子,与被吸附 离子的本性及胶体粒子表面结构有关。
法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 子优先被吸附。
里巴托夫规则(Liepatoff’s Rule):溶胶粒子选 择吸附和它组成相同或相类似的离子。
思考
氢氧化铁胶体一定带正电吗? 胶体都是由于吸附离子而带电吗?
胶体都是由于吸附离子而带电吗?
在某些胶体粒子的生成过程中,粒子表面上 的一部分分子发生电离,把与粒子组成相类 似的离子作为决定电位的离子吸附到表面上 使粒子带电。
Ⅱ、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溶于水,水解形成
Al(OH)3溶胶,结构为 {[Al(OH)3]m﹒n Al3+﹒(n-x)SO42-}2x+﹒x SO42- ; 胶粒带正电,而天然水中的悬浮粒子一般带负电荷。
3、加热
加热能破坏胶体的主要原因: ①胶粒运动加剧,碰撞机会增多。 ②胶粒所带电量减少。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 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 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如:硅胶粒子为SiO2的多分子聚集体,表面上 的SiO2 生成H2SiO3,H2SiO3是弱酸,部分 电离出SiO32-离子;
三、溶胶的聚沉
(一)溶胶的稳定因素:
(1)胶粒间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 (2)胶粒的溶剂化作用 (3)胶粒的布朗运动
(二)溶胶的聚沉
定义: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 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
产生原因:胶体微粒受到来自水分子的各个 不同 方向的撞击作用而形成。
布朗运动是使胶体微粒保持悬浮状态,并不 容易沉降,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因此: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 烈。
布朗运动并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
(1)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的分散相粒 子在分散介质中向相反符号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性的。
Fe(OH)3胶体的电泳
二、胶团的结构
[(AgI)m· 胶核
nI- ·(n-x)K+·]x- ·xK+ 吸附层
胶粒
扩散层
胶团
在电场的作用下,胶核和吸附层作为一个 整体移动,而扩散层中的反离子则向相反 的方向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3Ag +
NO3Ag +
AgI溶胶( AgNO3过量 )
Ⅰ称为表面非活性物质或表面惰性物质
Ⅱ 、 Ⅲ 均可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 剂。
Ⅱ Ⅲ
c
溶液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图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分子中同 时有疏水基团(烷烃基)和亲水基团(羧基、 氨基)。例如:肥皂(高级脂肪酸钠)
疏水基团 亲水基团
三﹑乳状液和乳化作用
定义 乳状液是一种液体以直径大 于100nm
> 100nm
外观 稳定性
不稳定 不透明 不均一
粒子能 否透 过滤纸 半透膜
举例
均 不 能 泥浆,乳汁 通过
分 子、离子 分散系 (真溶液)
胶体 分散系 (溶胶、大 分子体系)
< 1nm
稳 定 透 明 均 能 通 过 NaCl、葡萄
均一
糖等水溶液
1~100nm
较稳定
通过滤纸 氢氧化铁溶
透 明 均 一 不能通过 半 胶、蛋白质
+

电渗
原因: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 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 运动。
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 带电,没有电泳现象。如:Fe(OH)3胶体粒子 带正电荷,硅酸(H2SiO4)胶体粒子、土壤胶体 粒子带负电荷,淀粉胶体粒子、蛋白质胶体 粒子不带电荷。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 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 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表面能:物质表面层分子要比内部分子多出一 部分能量。
Es = γ△A
在一定条件下表面张力γ就是单位表面积的表 面能,所以γ又称为比表面能。
公式说明
一切物体都有自动降低其势能的趋势,由以 上公式可知,降低表面能有两条途径:
1. 减小表面积
2. 降低表面张力
(3)、浊液:浊液分散质微粒太大,大于入射光波 长很多倍,发生光的反射而无散射,故光线不能通 过。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悬浮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布朗运动
这种现象是植物学家(Brown)于1827年 首先从水中悬浮花粉的运动中观察到的. 用超 显微镜可以观察布朗运动.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此法可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
雨后彩虹 、海市蜃楼 、树林中的晨曦都是丁铎尔现象
(1)、溶液:溶液分散质微粒太小,入射光发生衍 射,散射很微弱,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
(2)、胶体: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 发生光的散射,每个微粒好像一个发光体,无数发 光体散射结果就形成了光的通路——丁达尔现象。

Fe(OH) 3 (新鲜沉淀)FeCl3 Fe(OH) 3(溶胶)
AgCl(新鲜沉淀) AgNO3 AgCl(溶胶)
3)超声波分散法:用超声波(频率大于600Hz) 所产生的能量来进行分散作用。 这种方法目前只用来制备乳状液。
如图所示,将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两种不混溶 的液体放在样品管4中。样品管固定在变压器 油浴中。在两个电极上通入高频电流,使电 极中间的石英片发生机械振荡,使管中的两 个液相均匀地混合成乳状液。
第二章 胶体溶液
第一节 分散系
胶体的概念是以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作为基础的。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
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 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称为分散剂
例: 糖水溶液、蛋白质水溶液、淀粉溶液、 悬浊液、乳浊液等等。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 微粒直径
粗分
散 系(悬浊 液、乳状液)
注Ⅰ、表面惰性物质:无机盐(NaCl)、
无机酸(H2SO4)、无机碱(KOH)、多羟基化
合物(蔗糖、甘油),浓度增加, γ稍有增 加。
γ

Ⅱ、醇、酸、醛、酯、酮、醚等极性有机物
,浓度增加, γ缓慢减少。
Ⅲ、8mol.dm-3以下的有机酸、有机胺盐、 磺酸盐、苯酸盐。在低浓度时,浓度增加,
γ 急剧下降,在一定浓度以上,浓度增加, γ 几乎不变。
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
①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价数。价数越 高, 聚沉能力越强。 ②同价离子的聚沉能力随离子水化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实例: ①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少量石灰能使水变澄清; 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
(CaSO4·2H2O)溶液使蛋白质凝聚成豆腐; ③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 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类型: “水包油”(O/W);“油包水” (W/O)
乳状液中一相为水,用“W”表示。另一相为有机物, 称为“油”,用“O”表示。
油作为不连续相分散在水中,称水包油型,用O/W 表示;
水作为不连续相分散在油中,称油包水型,用W/O 表示。
牛奶、鱼肝油乳剂、农药乳剂等属于O/W型;而油 剂青霉素注射液等属于W/O型。
两者区别:溶胶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高分子溶液是单相、稳定体系。
第二节 界面现象和乳状液
界面:物质相与相的分界面。在各相间存在 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固 五种界 面。
表面:当组成界面的两相中有一相为气相时, 称为表面。
在相界面上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称为 界面现象或表面现象。
表面现象与物质的表面积有密切关 系,一定体积或一定质量的物质分割成的 粒子越细,即分散程度越高,暴露的表面 积越大,表面现象就越突出。
一、表面能和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
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处存在着一种张 力,它垂直与表面的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 表面相切。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 为表面张力,用γ 表示,单位是N·m-1
透膜
水溶液
由此可见,胶体分散系(简称胶体)
是物质的一种分散状态,不论何种物质, 凡粒子以1——100nm大小分散在另一 物质中时,就成为胶体。
固态分子、原子或离子的聚集体分散在液体 介质(如水)中所形成的胶体,称为胶体溶 液(简称溶胶)。
高分子化合物以单个分子分散在水中即形成 高分子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