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高度问题
全过程法处理物理问题
全过程法一、方法简介全过程法又称为过程整体法,它是相对于程序法而言的。
它是将研究对象所经历的各个不同物理过程合并成一个整体过程来研究分析。
经全过程整体分析后,可以对全过程一步列式求解。
这样减少了解题步骤,减少了所列的方程数,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使多过程的综合题的求解变的简捷方便。
动能定理、动量定理都是状态变化的定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变化。
状态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始末状态,不涉及中间状态。
同样,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状态量守恒定律,只要全过程符合守恒条件,就有初状态的状态量和末状态的状态量守恒,也不必考虑中间状态量。
因此,对有关状态量的计算,只要各过程遵循上述定理、定律,就有可能将几个过程合并起来,用全过程都适用的物理规一次列出方程,直接求得结果。
二.典例分析1. 全过程应用运动学公式【例1】汽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上升到120m高度时,有一小金属球从汽球上脱离。
求小球自脱离汽球到着地需多长时间?(小球下落的加速度g=10m/s2)2. 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例2】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空中跌落,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
已知安全带原长5m,缓冲时间为1.2s,则安全带对工人的平均冲力是多少?(g=10m/s2)3. 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例3】物体从高出地面H 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沙坑表面进入沙坑深h 处停止(如图).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4. 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例4】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上、下两层均与水平面平行的“U ”型光滑金属导轨,在导轨面上各放一根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 的匀质金属杆A 1和A 2,开始时两根金属杆位于同一竖起面内且杆与轨道垂直。
设两导轨面相距为H ,导轨宽为L ,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
现有一质量为2m 的不带电小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撞击杆A 1的中点,撞击后小球反弹落到下层面上的C点。
液滴高度的变化
液滴 的高度的变化情况 , 结 果 较 好 地 体 现 了实 际情 况 中的 先 增 后 减 后 趋 于 平 稳 的 现 象。 另外 , 模拟 出的 极 限 高度 和 理 论 推 导 出 本 模 型 的 程 序 采 用 自动 手 动 结 合 的 方
1 问题 概 述
我 们 需 要通 过 建 模 模 拟 出放 在 一 种 固 体 材 料 的 水平 平 面 上 的液 体 的 高度 随 着 体 积增 大 的 变化情 况 , 并且 对于 不 同的 接 触 角
得 到其 高度 , 体 积等 数 据 。
寻找 , 但 是 精 度 高 的时 候 无 法 搜 索 到合 适
点的纵坐标 、 横 坐标 、 曲率 半 径 与 z 轴 夹 根据L a p l a c e 公式, 曲面 上 某 找 X的 方 式 , 从 粗 略 到 细致 , 尽可 能 找 到 最 角关 于 自变 量S( s 为接 触 点 到 P 点 的 曲线 弧 为 附 加 压 强 , 好 的液 滴 形 状 。 这 样 , 通 过 二 者结合, 可 以 长) 的 微 分方 程组 , 这 样的 好 处 是 初 值 条件 点的 附加 压 强为 很 容易 得 到 。 此 方 程组 没有 解 析 解 , 但 是 通 过Ma t l a b 的o d e 命令 , 可 以得 出数 值 解 , 是
关 于V的 关系 图线 。
些离散 点, 从 而 描 绘 出液 滴 外 形 轮 廓 曲
5 结 果概 述
本 模 型 采 用 了 液 滴 轮 廓 曲 线 上 每 一
现 在考虑一个 已经 处于 平衡 状态 的液 滴
根 据 曲线 上任 意 一点 P , 和 X0 点, 考 虑 点 的 受 力 情 况 作 为 微 分 方 程 的 依 据 , 用
点滴的速度调整技巧
点滴的速度调整技巧
调整点滴速度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1. 调整滴速器:滴速器是点滴治疗中使用的装置,可以调节点滴液的滴速。
根据医嘱或患者的需要,可以通过旋转滴速器来调整点滴速度,使其滴得快一些或慢一些。
2. 调整滴管高度:改变滴管的高度可以调整点滴速度。
将滴管高度抬高可以增加滴速,将滴管高度降低可以减慢滴速。
一般来说,滴管的高度越高,点滴速度越快。
3. 更换滴管:有些滴管的内径较小,滴液速度较慢。
如果需要调整点滴速度,可以更换为内径较大的滴管,从而增加滴液速度。
4. 更改溶液浓度:有些时候,点滴液的浓度也会影响滴速。
如果需要调整点滴速度,可以与医生或药师商议更改溶液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点滴速度时应遵循医嘱或专业人员的建议,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数学建模-液滴高度问题
g:重力加速度
V :饱和条件下液滴体积
a:饱和高度下液滴近似椭球体长轴半径b:饱和高度下液滴近似椭球体短轴半径c:饱和高度下液滴近似椭球体z轴半径
五、模型建立
考虑液滴置于理想的固体表面上,在光滑且均匀的固体表面上滴一滴液体, 通过固、液、气三乡交界点心沿液滴面引一切线,切线和固体表面的夹角为接触 角0,从热力学观点看,液体落在固体表面时润湿情况,LllYou n于s方 程:cos&二(/-才)/”,其中有固体表面张力;/,它倾向于是液滴铺展开来。液
A*I
固表面张力;/ ,它倾向于使液滴收缩。以及液体表面张力;/,
如图所示,液滴的体积不变,固液气三相的接触线在固体表面上的曲率半径 分别为Q、pg p、,液滴分别处于状态a、b、c,对应的接触角为&、仇、&「,考虑线张力的影响,曲力学平衡可以得到:
cos^ cos。-二丄
5y p
其中b是线张力的合力,在液滴体积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三相接触线曲率 半径的变化引起接触角的变化,从而使得接触角不再是唯一的,可以在某一范围 内变化。当曲率半径趋于无穷大是,该方程就可以转化为Young方程,当液体可 以完全润湿固体表面时,接触角是唯一确定的。以下我们就针对特殊情况时来讨 论。
我们要建立一个针对不同材料表面,液滴的接触角度不同的情况下,求解液 滴饱和高度、极限高度、饱和体积及极限高度与饱和高度的比值的模型。
三、问题假设
1、材料表面是理想光滑的并且绝对水平。
2、重力加速度取值为9.78m/s。
3、温度为室温20摄氏度。
4、实验在无风条件下进行,即接触角不会发生动态变化,并且液滴保持静 止。
评阅记录(评阅时使用):
液滴高度求解模型
标 x 以及与 x 轴的夹角ϕ 关于 s 的微分方程组模型。运用龙格-库塔法编程求解,
绘制出了饱和液滴正视轮廓图,并附上图形各参数。结果见图 8、表 2。
关键词:液滴高度,接触角,饱和高度,极限高度,Lapace 方程,龙格-库塔法
一、问题重述
在物理实验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下: 测量放在一种固体材料的水平平面上具有不同体积的液滴在静态时的高度时,发 现当该液滴与固体的接触角θ>0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液滴体积的递增,液滴的高 度递增,直到液滴体积达到某个(在此称之为)饱和体积时,液滴高度达到最大值 (在此称之为饱和高度).当液滴体积从饱和体积开始递增时,液滴的高度递减, 而且随着体积的增大高度递减量越来越小,液滴高度似乎趋于一(在此称之为) 极限高度: 1.请对于一般的接触角θ ∈ (0,π ](弧度)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以上现象,并给出极限 高度的表达式. 2.对于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请对于接触角θ从10到180每间隔10度°计算 出对应的饱和高度与极限高度的比、液滴直径(单位:毛细长度)及饱和体积(单位: 毛细体积),最终计算的结果均舍入到四位有效数字(用计算机的科学表示法,如 123.4写成 1.234e2)要求与精确值的绝对误差在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之内. 3.画接触角为180度、液滴体积等于饱和体积时液滴的正视轮廓图.
对以上结果我们做一定分析。 由 Matlab 编程绘制出液滴接触角变化时,饱和高度,极限高度的变化关系图
图 5 接触角变化时饱和高度极限高度变化图 从图 3 我们可以看出接触角由 0 度到 180 度增大时,液滴的饱和高度、极限 高度都在增大,并且这种变化趋势在减小。变化关系是一致的,这也符合高度比 为 1.414。
五、模型的建立
5.1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
观察量筒的正确方法
观察量筒的正确方法观察量筒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量具之一,用于测量和容纳液体的体积。
在进行实验或科学研究时,正确观察量筒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正确的观察量筒的方法。
1. 检查量筒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在使用量筒之前,首先要检查其是否完整无损并清洁。
量筒上不能有明显的划痕、裂纹或损坏的地方,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同时,在实验之前要将量筒用去离子水彻底清洗,并通过吹气将残留水分排除。
2. 确定量筒的容量:每个量筒都有其刻度值,需要在使用之前确定其容量。
量筒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直筒型和倒角型。
直筒型量筒从下到上有一系列的等间距刻度,刻度值表示该刻度线以下的液体体积。
而倒角型量筒则从上到下有一系列的等间距刻度,刻度值表示该刻度线以上的液体体积。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正确的量筒,并确保读数方式的准确性。
3. 检查和调整量筒的垂直度:在使用量筒之前,要确保量筒的垂直性,即量筒应该竖直放置。
可以通过目测量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来判断其垂直度,如果偏离竖直方向较大,则需要进行调整。
4. 读取液体的meniscus(Meniscus 现象):每个液体都会在容器内部形成一个弯曲的表面,这称为“弧面”。
观察量筒时,液体的弧面不能与量筒壁上的刻度线重合,而是看到一个弧形的弯下去的表面,称为“凹弧面”。
尽量将眼睛与量筒平行,通过凹弧面的底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
这个凹弧面通常被称为“Meniscus”。
5. 注意液面高低差异:当要读取液体的高度时,应注意量筒的底部和液面之间的高度差。
如果液体的表面比量筒底部低,会形成一个凹弧面;如果液体的表面比量筒底部高,则会出现一个凸弧面。
而凹弧面底部作为液体的位置。
6. 多角度观察验证:为了确保读数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量筒,并多次测量,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7. 进行最精确的读数:对于小容量的液体,可以使用放大镜或使用辅助工具如支架来更精确地读取液面的位置。
8. 防止液体滴漏:当液体从容器中流出后,边缘会残留一些液滴。
21种液位计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21种液位计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液位计是用来测量容器内液体或粉状物料的液位或固位高度的仪器。
液位计的工作原理有许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21种,并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如下:1.气动液位计:利用气体的压力变化来测量液位的高度,通常包括闭式气体液位计和开式气体液位计。
2.泡沫液位计:通过酒精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将液位上升到观测设备。
当液位上升时,显示设备显示气泡的数量。
3.振动液位计:通过发射声波或机械振动,并测量液体反射或吸收声波或振动的时间来测量液位高度。
4.磁性液位计:利用磁性浮子内部的金属块与磁力耦合,来测量液位高度。
5.水密液面计:通过膨胀传感器和一个浮球,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6.启闭器液位计:利用微动开关或霍尔传感器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7.固体微波液位计:通过微波辐射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8.麦克风液位计:利用液体池中的声音反射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9.指针式液位计:通过一个浮子连接到一根细长的杆,杆上有一个指针,指针随液位的上升和下降而移动,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0.螺旋杆液位计:通过一个螺旋杆连接到一个浮子,刻度板上有数字或刻度,通过浮子的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1.滴答液位计:利用一个滴落的液滴,通过计时器和亮度传感器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2.摆锤液位计:利用一个摆锤连接到一个杆,杆上有一个指示器,摆锤的运动在液位的上升和下降时移动指示器,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3.光纤液位计:通过纤维光束的传输和反射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4.阻抗液位计:利用液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5.压力液位计:利用液体的压力变化,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6.微分压力液位计:利用垂直管道两侧的液位压力差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7.电导率液位计:利用液体的电导率变化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8.导热液位计:利用液体与固体导热系数之间的差异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19.热电阻液位计:利用液体的温度变化来测量液位的高度。
滴定管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滴定管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在化学实验中,滴定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而滴定管是进行滴定操作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操作不慎或其他原因,滴定管的使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本文将介绍滴定管使用中常见的错误及解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滴定实验。
一、选择错误的滴定管类型滴定管的尺寸和材质需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来选择。
若使用了不适合的滴定管,则会导致滴定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法进行滴定。
解决方法是在选择滴定管时,要根据需要确定滴定液体的体积范围、含酸碱浓度以及其他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滴定管进行实验。
二、不正确使用滴定管1. 未正确校准滴定管刻度滴定管的刻度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读取体积。
解决方法是使用准确的质量瓶、天平等设备进行校准,将滴定管放入架子上,并在水平视线上垂直读取刻度线。
2. 未充分清洗滴定管使用过的滴定管应进行彻底清洗,否则残留物可能对下一次实验产生干扰。
解决方法是在实验室中备有足够数量的滴定管,并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3. 未正确操作滴定管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垂直滴定,避免管道壁面的液体残留,以确保准确的滴定结果。
解决方法是在滴定时适当调整角度,使溶液顺利地流到摄取管中,同时避免在管道壁面形成滴液。
三、不恰当处理管道、垂直滴定错误1. 不恰当的口舌处理滴定管使用后,应当妥善处理管口和舌部。
解决方法是使用抛光纱布或清洗纸彻底干燥滴定管的口舌部分,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清洁和无干扰。
2. 垂直滴定误差垂直滴定时,滴定液滴下的高度应该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避免滴定液滴太高或太低。
解决方法是在滴定时,进行适当的练习,掌握合适的滴定速度和高度。
四、无法准确判断滴定终点1. 准终点误判有些药剂具有颜色深浅变化甚微的特性,因此在判定滴定终点时,易发生误判。
解决方法是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观察技巧,使用适当的指示剂或仪器设备,以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 颜色变化判断错误由于药剂颜色变化的主观误差和其他因素干扰,很容易导致滴定终点的判断错误。
专题-液滴的移动问题
例题: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 的能源物质不同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呼吸商(RQ)= 释放CO2体积或摩尔数/ 吸收O2体积或摩尔数。不同底物在完全 氧化时的RQ不同,糖类为1;脂质分子为0.7~0.8;有机酸大于1。 同种呼吸底物、不同的供氧浓度具有不同的RQ。现利用右图所 示装置,测定一定量的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锥形瓶内为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中央放入一小 烧杯,内盛有试剂X,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专题:液滴的移动问题
一、判断呼吸作用的类型
条件:假设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装置1
只进行需氧呼吸 只进行厌氧呼吸
装置2
液滴左移
液滴不移 液滴左移
液滴不移 液滴右移 液滴右移
需氧呼吸+厌氧呼吸
思考与讨论: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 也左移,则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1)试剂X扩散到滤纸上,增加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培养液中不含酵母菌(培养液中含死亡的酵母菌)。 外 界大气压等物理因素发生了变化。(3)两侧平衡。
答案:(4) NaOH,蒸馏水 (5)(D-E)/D
(6)如实验结果经校正后,某底物呼吸记录数值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当 O2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商为__________,其数 值不同于O2浓度为25%时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为3%时,酵母菌 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表中显示,从O2浓度为_________% 起,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①NaOH 溶液 ②遮光
液滴法法原理
液滴法法原理
液滴法是一种用于测定表面张力的实验方法。
它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导致表面张力的存在。
表面张力会使液体在接触体上形成一个表面膜,同时表面膜处液体呈现凸起。
表面张力越大,液体在体上形成的凸起越高。
2. 附着力:当一个小液滴悬挂在垂直的管道或是毛细管上时,液滴与管道表面之间存在一个附着力,这是由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液滴与管道表面之间的吸附力所形成的。
3. 重力:液滴悬挂在管道或是毛细管上时,液滴受到重力作用,向下方受到压力。
基于以上原理,液滴法可以通过测量悬挂液滴的凸起高度来计算出液体的表面张力。
测量过程中,通常使用一根微细的玻璃管将液滴悬挂起来,然后通过调整管道的倾斜角度或者改变液滴与管道表面的接触角度,使得液滴处于平衡状态。
此时液滴所受到的重力和附着力相等,根据杨-杜龙方程可以计算出液滴的凸起高度,从而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液滴法实验时,需要排除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如空气对液滴的影响、液滴的形状等。
同时,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会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液体表面张力与液滴形状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与液滴形状实验报告一、引言实验目的:探究液体表面张力对液滴形状的影响,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以及液滴形状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与原理实验设备:玻璃板、水滴形成装置、清洁纸、毛细计、测角尺。
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张力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当外界施加力使表面缩小或拉长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反抗这种变化。
液滴形状是受到表面张力与重力之间的平衡影响。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玻璃板清洁无灰尘。
2. 安装水滴形成装置,调节装置的流量以控制液滴大小。
3. 在玻璃板上放置清洁纸,使其张紧。
4. 使用毛细计吸取一定量的液体,将其滴在玻璃板上,形成一个液滴。
5. 利用测角尺测量液滴高度和底径,并记录数据。
6. 重复以上步骤,得到一系列不同液滴大小的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液滴直径和液滴高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施加不同的外界力,观察液滴形状的变化。
当外界力较小时,液滴形状接近球状;当外界力增大时,液滴会变得扁平或拉长。
这说明液滴形状受到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
液体表面张力越大,液滴形状越接近球状。
五、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液滴形状与液体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
液体表面张力越大,液滴形状越接近球状。
这是因为液滴表面处的分子间相互吸引力比边缘处的分子吸引力更大,导致液滴表面形成一个较为紧凑的结构,使其呈现球状。
当外界施加力时,液滴形状发生变化,但仍然保持着表面张力与重力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液体表面张力与液滴形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液滴形状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
这对于理解液体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液体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感想与意义通过本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液体表面张力与液滴形状之间的联系。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毛细计来测量液滴的高度和底径,掌握了调节水滴形成装置流量的方法。
此外,我还发现实验中的一些细节操作会影响液滴形状,这对于保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液滴高径法
液滴高径法液滴高径法是一种测量液滴直径的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液滴的高度和直径来计算液滴的体积,进而得到液滴的直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待测液滴放入一个标有刻度的测量容器中,例如量筒或滴定管。
2. 读取液滴的高度h和直径d。
3. 根据几何学原理,液滴的体积V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V = (1/6)πd²h。
4. 由于液滴是球形的,其直径D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D = 2(V/π)1/3。
将V= (1/6)πd²h代入上式,即可求出液滴的直径D。
通过多次测量并计算,可以得到一系列液滴的直径值,进而求出平均直径和标准差等统计参数。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等优点,因此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测量容器干净无污染,以免影响液滴的体积和直径。
2. 在读取液滴的高度和直径时,要保证视线与液滴表面平行,以免产生视觉误差。
3. 对于非常小的液滴,可以采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进行观察和测量。
4. 在进行大量测量时,要保证每个液滴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一致,以提高测量精度。
5.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测量方法(如光散射法、电导法等)进行比对,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液滴高径法,还有许多其他测量液滴直径的方法,如显微镜直接观察法、光散射法、电导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总之,液滴高径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测量液滴直径的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掌握该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液滴的特性和行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测量液滴厚度的原理
测量液滴厚度的原理测量液滴厚度的原理是通过光学原理,利用光学显微技术测量液滴的高度差或者通过湿力学原理,利用液滴的形状进行测量。
一、光学显微测量原理:光学显微测量原理是通过光和镜片的折射原理来测量液滴的高度差。
液滴本身是透明的,所以人眼无法直接观察液滴的高度,因此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光学设备来进行观察和测量。
在液滴测量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激光干涉显微镜来观察和测量液滴的高度。
激光干涉显微镜利用光的干涉原理,通过激光束的传播路径差来测量液滴的高度差。
其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干涉显微镜首先会产生一束相干光,光线从下方照射到液滴的底部。
此时,光线一部分会直接透射,在液滴的上表面形成反射光;另一部分光线会在液滴的上表面发生折射,然后再次发生反射。
2. 结合透射光与折射光,会形成一种干涉现象。
当液滴的高度发生变化时,液滴的上表面会出现高度差,会使得光线的传播路径差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干涉现象形成干涉条纹。
3. 通过观察和测量干涉条纹的数量和间距,可以确定液滴的高度差或厚度差。
由于液滴的底部与液滴的上表面的高度差通常很小,所以激光干涉显微镜能够提供很高的测量精度。
这种测量原理可以应用于微生物研究、表面科学、纳米科学等方面。
二、湿力学测量原理:湿力学测量原理是通过液滴的形状和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液滴的厚度。
液滴在受到重力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会呈现出特定的形状,这些形状与液体的性质以及液滴的周围环境有关。
根据液滴的形状,可以通过湿力学原理来计算液滴的高度。
在湿力学测量中,液滴的形状通常由Young-Laplace方程来描述:P = Pv + 2γ/R,其中P表示对液滴的压力,Pv表示外部气体的压力,γ表示液体的表面张力,R表示液滴的半径。
在液滴的平衡状态下,液滴上的压力与外部环境的压力相平衡:P = Pv,此时液滴的半径与液滴的压强以及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通过湿力学原理,根据液滴的形状和相关参数的测量,可以计算出液滴的高度差或者厚度差。
数学建模国赛物理题
数学建模国赛物理题题目:水滴在竖直电场中的运动轨迹背景描述: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将一块亲水性材料悬挂在竖直电场中,并在材料上滴下水滴,观察水滴的运动轨迹。
通过研究水滴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以了解电场对水滴的运动轨迹产生的影响,进而应用于液滴操控、液滴传感等领域。
问题陈述:已知在竖直电场中,一个水滴从某固定高度自由下落。
假设电场以垂直向上的方向施加竖直电场力。
我们需要对水滴的运动轨迹进行建模,并分析不同参数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问题分析:1. 水滴:将水滴视为一个质点,忽略其形状和内部力。
2. 电场力:竖直电场力大小为 F = qE,其中 q 为水滴的电荷量,E 为电场强度。
3. 空气阻力:假设水滴在空气中运动,考虑由于空气阻力产生的影响。
4. 运动轨迹:水滴的运动轨迹可表示为函数 y(x),描述水滴的垂直运动。
5. 初始条件:已知水滴自由落体的初始速度和初始高度。
模型假设:1. 忽略水滴的蒸发和凝结;2. 忽略水滴之间的相互作用。
模型建立:对于水滴的竖直运动,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其运动进行描述。
在竖直方向上,模型可表示为以下方程:m(d2y/dt2) = mg - Fd - bv - fas其中:m 为水滴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F 为电场力大小;d 为水滴的直径;b 为空气阻力系数;v 为水滴的速度;fas 为电场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
由于水滴在竖直电场中运动,考虑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模型可简化为二阶常微分方程:d2y/dt2 = g - (qE + bv)/m模型求解:利用数值方法(如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对二阶常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可以得到水滴的运动轨迹 y(x)。
模型分析:根据上述模型,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 不同初始条件下,水滴的运动轨迹如何变化?2. 水滴电荷量 q 对轨迹的影响如何?3. 电场强度 E 对轨迹的影响如何?4. 空气阻力系数 b 对轨迹的影响如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对水滴在竖直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各种液体的流动实验原理
各种液体的流动实验原理液体的流动实验可以通过不同的原理来解释。
这些原理可以是物理学、化学学或流体力学方面的。
下面我将依次介绍几种常见液体流动实验的原理。
1. 球状液体滴落:这个实验通常用来研究表面张力和粘度的性质。
当液体滴落在一个平面上时,液体表面会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呈现出球状,因为球形形状具有最小表面积。
此外,如果液体具有较高的粘度,液滴下落的速度会变慢,因为粘度阻碍了液体流动。
2. 流速测量:这个实验通过测量液体流经时间和流经管道的体积来确定液体的流速。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流量计,它包含一个流量传感器和一个计量器。
当液体流经传感器时,传感器测量液体流动的速度,并将结果发送到计量器,从而得到液体的流速。
3. 毛细管现象:毛细管现象是涉及步小直径管道中液体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它可以通过测量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来研究。
毛细管现象涉及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粘度和液面高度等因素。
4. 流体的静力学:这个实验用来研究液体在静力平衡下的行为。
通过在一个容器中加入不同水平高度的液体,并测量液体表面及底部的压强,可以用来验证帕斯卡原理。
帕斯卡原理表明,在静止的液体中,液体的压力在任何一个方向上是相等的。
5. 萃取:萃取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技术,用于从一个溶液中分离目标物质。
它的原理是利用两种不溶性液体的分配系数差异,使目标物质在两个液体中相互转移。
在实验中,需要将溶质从一个溶液中溶解到另一个不同的溶剂中,然后分离二者,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
6. 流体的黏性:黏性是指液体对于流动的阻力。
对于不同的液体,其黏性的特性是不同的。
通过沿斜面倾倒液体并测量液体的流动速度,可以测量液体的黏度。
黏度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会影响液体内部的摩擦力和流动性。
总结起来,液体的流动实验可以通过不同的原理来解释。
这些原理包括表面张力、粘度、毛细管现象、静力学、萃取和黏性等。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研究液体的性质和行为,进而应用于工程、化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2)测高法
2= Gs + A2 (d Gs/d A1)
对于各向同性固体则: = d(Gs A)/dA= Gs+ A(d Gs/d A) 对于液体(d Gs/d A=0) 则 = Gs =
5.2.2固体表面自由焓的测算
(1)拉力法 当把固体颗粒加热至熔点附近时, 也会出现自动紧缩成球的现象。此时 固体犹如粘稠状液体,受外力产生应 变,其应变速率与应力成一定比例。 (2)溶解热法
若以Vm表示每克吸附剂的表面覆盖满单 分子层时( =1)的吸附量,又叫饱和 吸附量,用被吸附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 的体积毫升数表示。以V表示每克吸附 剂在气体压力为P时被吸附气体的标准状 态体积。因此在气体压力为P时的覆盖度 又可表示为: = V/Vm
因此,Langmuir吸附等温式也可写成
V=Vmbp/(1+bp) 常数b称为吸附系数。如果一个分子被 吸附时放热q,因此被吸附分子具有q 以上的能量的分子就能离开表面跃回 气相。根据Boltzman定理,跃回气相的 分子数与exp(-q/KT)成正比。所以
4.4 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系数
如果圆的半径稍稍扩大dr,液滴高度降 低dh,这时固液界面扩大了2πdr,表面 能增加了2πrdr(σs-l+σg-l-σg-s).
由于液滴高下降,液滴的位能降低了1/2 ρgVdh.
2πrdr(σs-l+σg-l-σg-s)=1/2 ρgVdh
再假设液滴在固面上是圆柱体,则: 2πrdrh=Vdh/h 2πrdr=Vdh/h2 代入上式得:σg-s-σs-l-σg-l=-1/2 ρg h2 S=-1/2 ρg h2 只要测定出液体在固面上的极限高度 及液体的密度,即可求出S.
第五章 固体表面 第一节 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第二节 固体的表面能 第三节 吸附------气体在固 体表面上的吸附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高度对输液滴数及输液速度的影响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高度对输液滴数及输液速度的影响
魏月琴;魏月梅;魏小伟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3(6)12
【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内液面不同高度对输液滴数及输液速度的影响,指导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正确控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最高高度.方法实验观察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距滴口不同高度对输液滴数及输液速度的影响.结果在其他因素不变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距滴口高度在29.5~6.5mm时,高度与1分钟输液滴数及1分钟输液速度无相关关系(P>0.50).当其高度在6.0~2.0mm时,高度与1分钟输液滴数呈负的直线相关(P<0.001),与1分钟输液速度无相关关系(P>0.50).结论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正确控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最高高度,使液面距滴口高度大于液滴自然长度,以利于观察输液滴数并确保能根据输液滴数正确计算出输液速度.【总页数】2页(P1019-1020)
【作者】魏月琴;魏月梅;魏小伟
【作者单位】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
院;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
【相关文献】
1.巧用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氏滴壶掰安瓿 [J], 陈晓琴
2.介绍一种输液管内液面降至茂菲氏滴管下排除新法 [J], 匡静
3.茂菲氏滴管内液体滴空后处理方法的探讨 [J], 袁小莲
4.茂菲氏滴管内不同液量对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的影响研究 [J], 陈添连;廖晓虹;叶丽芬;朱晓林;谢金丽;陈莉莉
5.弹套莫菲氏滴壶式微型智能输液报警器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观察 [J], 欧阳威;钟冬秀;罗峰;谢宗越;刘小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滴重法测定表面张力的研究
滴重法测定表面张力的研究滴重法是最常用的测量表面张力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表面上滴少量的液体,根据滴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推断表面的张力。
本文主要介绍滴重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一、滴重法的原理滴重法测量表面张力的原理是:对于给定的液体,它在表面上所释放的张力会影响液滴的形状以及大小。
当液体滴在表面上时,表面张力令液滴以一种稳定的形状悬浮,并以一定的高度悬浮。
波耳(Poumirleau)模型认为,液滴的高度与表面张力的大小成正比的关系。
滴重测量和表面张力的关系可表示为:表面张力τ=γ*H3/3R其中,γ是液体的表面张力,H是液滴的高度,R是液滴的半径。
二、滴重法的测定方法滴重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基本步骤为:1、準备材料:液体滴测量仪和样品。
2、定义滴重测量参数:设定液滴分散仪的容积和流量,以及滴重测量的误差比。
3、分散液滴:在样品表面上分散均匀的液滴,每个液滴的宽度应相等。
4、测量液滴的高度:采用液体滴测量仪测量每个液滴的高度。
5、计算表面张力:根据滴重原理,计算表面张力的数值。
三、滴重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滴重法的准确性和操作简便性使其在各种表面张力测量中被广泛应用。
一般应用滴重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行业有化工原料材料表面张力测量、精油表面张力测量、农药液体表面张力测量、食品润滑剂表面张力测量等。
滴重法测定表面张力的优点远胜于其他测量方法,它是快速、准确、可重复用的。
滴重测量对液体表面的张力有十分精确的测定,可以用较低的分辨率(1mN/m)读取表面张力值,同时可以测量微小的表面张力(<20mN/m)。
总之,滴重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重复用的表面张力测量方法,在各种表面张力测量工作中都有很好的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数学建模选拔赛的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做题期间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选拔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选拔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选拔规则,以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选拔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选择的题号是(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B队员签名:1. 李拴拴2. 杨鑫鑫3. 王文东日期: 2013 年 8 月19 日编号专用页评阅编号(评阅前进行编号):液滴高度问题摘要本文针对理想固体平面上一定接触角的液滴高度随体积变化的规律问题,从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和软体物理学相关知识入手,综合考虑润湿情况、液滴重力、亲水性等不同情况下的形变,根据杨氏方程方程、铺展系数、拉普拉斯方程,通过对接触角、表面张力、液体密度的分析,对受到不同主导力的液体建立了沾附润湿下的球冠模型和铺展润湿下的液垫模型,从大量的数学推导中最终得到饱和高度和极限高度的方程,并通过几何原理推导出液滴直径及饱和体积的表达式,取接触角 从010计算出对应的结果。
在完全不浸10到0180每间隔0润的的情况下接触角为0180,此时液滴在理想情况下为球体,考虑到重力作用导致的液滴向自身的塌陷,模型借用量纲分析建立了符合条件的准球体模型,并使用数学软件绘制出其正规轮廓图。
这个模型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考虑到表面张力与重力相互影响的问题,针对具体情况建立不同模型。
但是,本文对问题考虑的全面性有待加强,如果可以综合考虑空气温度,液体纯净度,固体表面粗糙度,模型将更加精确,从而得出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
关键词:接触角表面张力饱和高度极限高度拉普拉斯定律一、问题重述在物理实验中,将不同体积的液滴放在一种固体材料的水平平面上,由杨氏方程可知:液滴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不变。
在测量液滴静态下的高度时,发现随着液滴体积的递增,液滴的高度随之递增,直到液滴体积达到某个体积时,液滴高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液滴体积即为饱和体积,对应的高度最大值称为饱和高度。
当液滴体积从饱和体积开始继续递增时,液滴的高度开始随之递减,且随体积的增大递减量越来越小,直到趋于不变,此时的液滴高度称为极限高度。
针对上述现象,需要针对不同液体,对一般的接触角[]θ∈建0,π立数学模型,得出出饱和高度、极限高度、液滴直径及饱和体积的表达式,取接触角θ从010计算出对应的饱和高度与极限10到0180每间隔0高度的比、液滴直径及饱和体积,将最终计算的结果均舍入到四位有效数字列表表示。
当接触角为0180时,用上述模型得出液滴饱和体积、饱和高度及其他相关参数,画出此时的正规轮廓图。
二、问题分析对于水平固体平面上的液滴,其形态主要受表面张力与重力作用,表面张力使液滴有聚合趋势,重力作用使其向周围扩散,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凸平透镜的液垫。
当表面张力占主导地位时,由于液滴在张力作用下总是力图使自己保持最小的表面积,结合几何知识,可将液滴模型表面可简化为球冠状。
对于一定种类的液体,其接触角与表面张力是定值,需要对接触角、表面张力、及球冠尺寸等量的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球缺高度与与已知量的关系。
对于问题一,可分为两个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讨论。
第一阶段分两种情况:1、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和生活常识的理解,得出当液体密度越大时(如水银),分子间距越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强,表面张力和液滴内部凝聚力越强,越容易形成球缺,因此在达到饱和体积前将其视为球缺,建立模型求解。
此外,由于氢键存在,水和低浓度水溶液溶液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也使用该模型求解。
2、当液体密度较小时,相对应表面张力较小,重力作用起主导作用,此时液滴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塌陷形成液垫,可以根据势能关系、铺展系数等建立模型。
第二阶段:液体达到饱和体积后,可以从拉普拉斯定律入手考虑,结合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建立模型,求得极限高度。
对于问题二、三,在问题一建立三个模型的基础上,得出直径与饱和体积的表达式,用matlab写出运算程序,将接触角θ从010到0180每间隔010代入计算,并验证可行性与特殊角度的准确性。
并以此计算θ为0180时的相关参数,从而画出此时饱和体积下液滴的正规轮廓图。
三、条件假设1、固体材料表面为理想表面。
2、固体材料表面绝对水平,与海平面重合。
3、液滴绝对纯净。
4、温度始终保持室温20摄氏度。
5、压力始终保持一个标准大气压。
6、重力加速度取9.78m/s。
7、实验环境绝对纯净且无风。
四、符号说明θ : 接触角W a:润湿功S :铺展系数γ:固气界面自由能sgγ:液气界面自由能lgγ:固液界面自由能slγ:表面张力A : 接触面积G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R :球缺半径P0:标准大气压P1:液滴内部压强∆P:压强差E :能量h max:饱和高度h min:极限高度W :重力势能e : 液垫厚度(饱和高度)ρ : 液体密度五、模型建立对于放在理想固体材料水平面上的液滴,当液滴种类一定时,由杨氏方程可知:液滴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不变。
这种固体与气体接触面被液体与固体接触面取代的现象叫润湿。
根据接触角不同,润湿效果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类:即沾附润湿、浸湿与铺展润湿,其沾附功、浸湿功、铺展系数与液滴的各项属性息息相关。
其中沾附功:lg lg (cos 1)a sg sl W θγγγγ=+-=+铺展系数lg lg (cos 1)sg sl S θγγγγ=-+=-sg γ,lg γ,slγ分别是固气、液气、固液界面自由能,其意义是液体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需的能量。
根据功能关系,界面张力在单位距离所做的功与界面能量变化量相等,因此液体界面张力与界面自由能在数值上相等。
当液滴达到最大高度时处于平衡状态,接触角一定,满足杨氏方程:lg cos sg sl θγγγ-=液滴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示意图增加液体体积,由于张力作用相对于重力起主要作用,液滴高度随之增加,直到液滴达到饱和体积,高度随之达到最高,即饱和高度。
体积继续递增,重力开始起主要作用,液滴高度开始递减,且递减量越来越少,直到达到极限高度。
根据液滴高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基本公理,结合润湿概念,考虑到重力与张力相互影响作用,需要建立三个模型。
在液滴达到饱和体积前,若张力起主导作用,将液滴表面视为球冠建立模型一,即球冠模型;若重力起主导作用,将液滴视为液垫建立模型二,即液垫模型;在液滴达到饱和体积后根据拉普拉斯方程建立模型三。
模型一(球冠模型):对于体积较小,密度较大的液滴,张力起主导作用。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定温定压下自发过程的方向使吉布斯函数趋于减小:T,P d <0,表面吉布斯函数(G A γ=表面),故 T,P A A d d d G γγ=+表面 (1-1);由(1)式可知:在一定温度T 、压强P 下,当γ恒定时,表面积A 趋于自动缩小。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液体总是趋向于使自己保持最小的表面积。
根据几何学原理,当物体体积一定时,球体的表面积最小,因此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液体总是是趋向于形成球体。
考虑一个半径为R 的球缺,由于整个表面都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轻微地向自身塌缩以控制液滴内部的压强1p ,大于大气压强0p ,这涉及描述压强与张力的平衡关系,为了在这种几何状态下计算表面张力,假设液滴半径增加量为dR ,那么液滴表面积将增加8R dR π,于是表面能的增量为8s dE RdR πγ=,它相应于表面张力所做的功W fdR δ=,由此可推得8f R πγ=,界面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作用于其表面2(4)R π=∑∑上的内外压差10dp p p =-;另一个是表面张力。
此二力的平衡导致了对于球状液滴的拉普拉斯定律:2/P R γ∆=;由图像中的几何关系可得: ()max /1cos R h θ=-;另由拉普拉斯定律可得: 02/P P R γ=+ (3);联立(2)(3)两式可得: 0max 2(1cos )/P P h γθ=+-;固液接触面的压力为: 10max p p gh ρ=+ ;由平衡条件可得1p p =, 00max max2(1cos )p p gh h γθρ-+=+; 整理可得饱和高度: max 2(1cos )h gγθρ-=;另,球缺公式可表示为:22231()3R RR h R h V dV R z dz Rh h πππ--==-=-⎰⎰;液滴直径可表示为:max 22221cos (1cos )h D R g γθρθ===-- 模型二(液垫模型):当对体积较小,密度较小的液体,重力起主导作用。
此时液垫的形状除去边缘部分几乎是扁平的,这是因为杨氏条件迫使液体与固体以一个角度θ相连接。
液垫的厚度是由两个因素相互竞争的结果决定的:一个是重力,它力图减小液垫的厚度;另一个是表面张力,他在部分浸润区起着阻碍铺展的作用。
液滴铺展足够大时,液垫边缘可忽略,此时其面积为A ,由此可得其表面能为-SA ,液垫厚度为e ,则其重力为gAe ρ,重力的微分方程为:dW gAede ρ= (2-1)对方程(2-1)两边积分可得液垫的重力势能:dW gAede ρ=⎰⎰ 即212W gAe ρ=(2-2) 于是,能量E 可写成:212E SA gAe ρ=-+ (2-3) 液垫的体积为:V=Ae ,由此可得:VA e=;将A 代人方程(2-3)可得: 12V E SgVe e ρ=-+ ; 液滴达到饱和体积后系统能量达到平衡,E 取极小值;将上式整理得:e =(2-4); 由杨氏方程cos sv sllvγγθγ-=和铺展系数sv sl lv S γγγ=--联立可得: cos 1lvSθγ=+,即(cos 1)lv S θγ=-;将S 带入式(2-4)得:e ==定义毛细长度1k -=;带入上式可得:e k -=模型三(拉普拉斯):1使用拉普拉斯定律对任意表面一般表达式推导出。
为确定表面上某一点的曲率,先选取在该点与表面相切的平面上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过此二方向且垂直于切面的两个平面分别与表面相交于两条曲线,然后测量出这两条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值。
于是表面在该点的总曲率等于上述二曲率值之和,与同切面上的两方向的选取无关。
如果在切平面上旋转此二方向,当两个曲率之一达到极大值时,另一个曲率必定为极小值。
这就定义了该点的两个主曲率,而主曲率正是模型需要的量。
这里用1R 和2R 分别表示曲面上给定点的两个主曲率半径。
考虑到具有任意曲率的界面元的面积可表示为ds dxdy =,界面元应取得足够小,使得在整个面元上可将曲率半径1R 和2R 视为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