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合集下载

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从报 纸报刊到网络媒体,处处都有假新闻的 影子,假新闻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孔不入, 假新闻是经过媒体报道的,没有可靠消 息来源的基本失实或完全失实的新闻。 1 假新闻的产生背景 现阶段,新闻竞争空前激烈,要在 当代的新闻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更新新闻,编辑独家新闻,但在新 闻编辑过程中确保新闻时效性并非易事, 编辑新闻的过程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容易出现假新闻。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较快,带给了我 们较大便利,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自 由性使整个互联网系统缺少信息检测和 合适的系统,在微博、论坛、博客等软 件中,信息发布往往没有检查和核实系 统,网络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相 应也弥漫着虚假信息。[1] 在信息发布方面,网络具有匿名的 特点,但在数量上,网络信息量较多, 直接导致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全面有 效的检验,有些人为追求新闻的轰动效 应, 往往编造各种假新闻, 最终混淆视听。 2 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首先,新闻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 假新闻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新闻内容 一般要求时效性,但新闻事件往往表现 出突发性和不稳定性,这给记者和相关 编辑带来了较大问题,给新闻播报带来 了一定难度,有时一定的推测往往与事 实情况相反。另外,媒体从业人员往往 急功近利,为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在 新闻出现时便随意播报,最终导致假新 闻产生。例如,近年来,我国接连出现 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部分记者往往捕
风捉影,因为一些小问题就夸大问题的 严重程度,给相关报道带来巨大利润的 同时,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法律监管 不到位也是产生假新闻的重要原因,现 阶段,我国没有一个较明确的、针对假 新闻的法律条文,新闻内容没有缺乏法 律约束,使有关人员利用法律漏洞将自 己置身事外,将责任全部推给临时工等 弱势群体,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恶劣 影响,如果我国的法律从新闻内容监督 到临时工离职都能有较好的约束,相关 问题将不会产生,造假违法的现象也会 得到较大改善。 3 假新闻的危害及分析 假新闻严重威胁了新闻的生命力, 只有真新闻才能体现出新闻的价值。我 们对假新闻的危害进行以下分析。 3.1 误导舆论 假新闻往往误导了舆论的正确方向, 新闻首先应是客观公正的,必须正确引 导舆论方向,但是现实中,假新闻往往 误导了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理解走向 了错误道路。 3.2 破坏媒体的公信力 假新闻破坏了媒体公信力,首先,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对外界新闻的把握, 往往局限于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同时,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今阶段,很多 人已经依赖大众传媒获得一定的消息, 无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会依赖大众传 媒,但一旦出现假消息,人们对与大众 传媒的准确性就会产生相应质疑,媒体 的公信力就会大幅降低,群众们势必对 媒体做出新选择。 3.3 损害群众的知情权 假新闻往往损害了群众的知情权,

新闻传播中的虚假新闻

新闻传播中的虚假新闻

通过虚假新闻案例,讨论虚假新闻处理中的惩戒和防范问题,提出采取完善的用人机制、强化行业自律性,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措施。

一、假新闻泛滥的原因1、虚假新闻是媒体向受众献媚的产物传播学专家认为,人们通常只接受感兴趣的新闻,绝大多数的假新闻是社会新闻,与具体生活中的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即使有人怀疑,也很少会与报道者较真。

其实从传播学角度看,受众应该说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对于各种信息有选择性地吸收。

那些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屡屡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是因为这类新闻存在一定的受众市场,一些受众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

还有一些人存有“窥私”、“猎奇”等心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促成了假新闻的泛滥。

2、新闻造假难度低假新闻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于像“纸箱馅包子”这类新闻容易造假。

记者先是想象一个新闻事件,接着找个“托儿”,进行所谓的“采访”或“暗访”,然后再让所谓的“事件当事人”讲述经过,必要时用马赛克效果处理“事件当事人”的真实身份。

对一些故事性的文字报道,造假就更容易了,任意取个名字,随意给当事人安排一个籍贯、年龄、职业、长相,再胡乱编造一个让读者都感兴趣的故事。

如“错位夫君夜换娇妻30年”,就是由湖南省一无业青年想象而成,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3、行业自律的缺失“纸箱馅包子”假新闻事件,从表面上看是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组工作人员审稿不严、追求轰动效应造成的,其实是行业自律的缺失。

行业自律是新闻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包括同行业之间的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自律机制。

目前,我国新闻行业的自律远没有发挥其监督功能。

4、新闻工作者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话或一句话的意思。

一是很多年轻的记者,对被采访人的语速把握不当,造成了记录上的遗漏,引起记者对被采访人观点理解的偏差与错误,造成断章取义的不实报道问题。

二是很多记者在采访过程时,对被采访者一些重点词语印象深刻,而对一些不是很有刺激性的语言忽视。

浅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浅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从业者一起策划新 闻, 任意夸大 , 歪 曲事
实, 欺 骗 顾 客 。同 样 , 也 有 的记 者受 不 住
损—— 虚假新 闻在一 定程度 上来 说 , 欺
骗了公 众的感情 ,也将不可避免地使公 众对媒 体失去信任 ,甚至是对社会失去
诱惑, 在对事 件报道 时 , 添枝加 叶 , 夸大
事实, 以期达到个人 目的。同样 , 也 有一
对 一 些 从 事 新 闻行 业 时 间 尚短 的 新 人 把 好 关 ,也 是 完 全 可 以杜 绝 虚 假 新 闻 出现 的。
有伤害倾 向的行 为人或是力 量。 相反 , 虚
假 新 闻则 无 这 一 功 能 ,甚 至 会 误 导 公 众
的行 为 , 引发流血事件 , 造成恐慌 。
际, 即表现在新 闻报道 中的时 间 、 地点 、 人物 、 事情 、 原 因和经 过 都是 经得 起核 实 的。而 虚假 新 闻则 是为 了达 到 某一 目的而采 用发 布假 信 息达 到 欺骗 受众 和当事者的一种舆论。未能真实反映客 观事物本来 面貌 , 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 ,
些 新 闻从 业 者 为 了 迎 合 受 众 的 心 理 , 编
信 任。事实上 , 由于虚假新 闻的报道 , 还
会令一些商家或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受 到
损害 , 甚 至是 损 害 到 了 名 誉 , 这 也 将 为媒
果能把握好新闻核实关 ,是可以杜绝虚 假新 闻的 。 那么, 是什么原因滋生 了虚假
读者集 中的区域是社 区。哪个媒体能最
大程度地 吸引社 区居 民 ,哪个媒体就拥 有赖 以生存 的土壤 。 《 许 昌晨报 》 开展 的“ 晨报记 者进社 区”活动用 四个版块挖掘社 区庭 院中的

虚假新闻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例谈

虚假新闻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例谈

虚假新闻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例谈虚假新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公众的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虚假新闻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1.媒体追求轰动效应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会制造一些夸张、惊悚的标题或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或观众。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因为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往往会忽视新闻的真实性,甚至故意制造一些不实信息。

2.缺乏权威的信息来源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或缺乏权威的信息来源,一些媒体往往会根据传言、流言蜚语等不靠谱的信息进行报道,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

例如,在某些灾害或事故发生后,由于通讯中断或交通受阻,一些媒体可能会根据当地的传言进行报道,而无法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3.政治立场和利益关系一些媒体可能会因为政治立场和利益关系而制造虚假新闻。

例如,一些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媒体发布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虚假信息,以误导公众。

4.记者素质参差不齐记者的素质对新闻的真实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记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或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往往会制造或传播虚假新闻。

二、应对策略1.提高记者的素质和责任感记者的素质和责任感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应该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让他们认识到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

同时,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的记者进行严肃处理。

2.加强权威信息来源的建设加强权威信息来源的建设是防止虚假新闻产生的关键。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权威、可靠的信息,以减少虚假新闻产生的机会。

同时,媒体也应该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及时获取权威信息,提高新闻的真实性。

3.建立虚假新闻的监督机制建立虚假新闻的监督机制是防止虚假新闻产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应该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对虚假新闻的监督和打击。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危害与建议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危害与建议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危害与建议1. 引言1.1 新媒体虚假新闻的定义新媒体虚假新闻的定义是指利用新兴的网络和数字技术传播虚假或不实信息的行为。

这类虚假新闻通常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在线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可能造成公众的误解和恐慌。

新媒体虚假新闻的特点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难以监管、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等。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这种现象愈发普遍,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虚假新闻的传播往往以制造轰动性标题和内容为手段,吸引公众的注意和点击量,进而达到某种目的。

虚假新闻通常在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网络环境中迅速传播开来,给公众带来了信息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和匿名性,虚假新闻给公众带来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

如何正确应对新媒体虚假新闻,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媒体素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虚假新闻的流传虚假新闻的流传主要是通过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而新媒体的兴起更加加速了虚假新闻的传播过程。

虚假新闻往往会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迅速传播,甚至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被大量转发,造成更大的影响。

虚假新闻的流传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标题党、点击率导向、算法推荐等。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和获取点击量,会更倾向于发布一些具有煽动性和耸动性的虚假新闻,这导致了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更为猖狂。

一些新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也可能会让虚假新闻获得更大的曝光,加剧了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虚假新闻的流传不仅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力和观点,还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公共利益。

加强监管、提升媒体素养、共同打击虚假新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虚假新闻传播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使得虚假信息更容易被传播和触及更多的受众群体。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虚假新闻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假新闻的产生原因与防范措施

假新闻的产生原因与防范措施

假新闻的产生原因与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假新闻问题逐渐凸显。

假新闻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本文将从原因和防范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增进对假新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一、假新闻的产生原因1. 制造并满足需求: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人们在追求热点话题和最新资讯的同时,也容易被虚假的新闻所吸引。

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个人为了吸引眼球和获取点击量,制造并满足人们的需求。

2. 赢取经济利益:假新闻背后通常存在着商业目的。

通过发布虚假信息,一些人或组织可以获得广告费用、点击量和转发量,进而获取经济收益。

这种动机往往成为产生假新闻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政治操控:假新闻的产生也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可能会故意编写、散播假新闻,以达到影响公众舆论、操纵选举与政治局势的目的。

4. 缺乏传媒职业道德: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不足也是假新闻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些媒体机构或个人为了获取关注度和利润,放弃了核查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职责,从而推动了假新闻的传播。

二、防范措施1. 提高媒体素养:媒体从业人员和大众应加强媒体素养的培养。

这意味着要学会辨别真假新闻,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和流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

2. 加强教育宣传: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假新闻的教育宣传工作。

通过推动新闻和媒体素养的普及,让公众了解假新闻的危害性,并懂得正确使用新闻媒体,提高对信息的筛选能力。

3. 强化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散播假新闻的行为进行从严惩处。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及时处置假新闻,减少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4. 加强技术手段:信息科技企业和社交媒体平台应当加强技术手段,有效过滤和防范假新闻的传播。

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算法的优化,提高筛选和验证新闻真实性的能力。

5. 增强媒体自律意识: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要自觉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职业形象,切实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危害与建议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危害与建议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危害与建议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已经渐渐被互联网新媒体所取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传统媒体转向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虚假新闻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和隐蔽,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的现状、危害以及应对建议。

1.1 新媒体虚假新闻的来源新媒体虚假新闻的来源主要包括自媒体、非法新闻网站、网络诈骗团伙等。

自媒体平台允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这一特点使得大量不实信息被快速传播出去。

非法新闻网站和网络诈骗团伙则通过虚构新闻吸引眼球,从而达到牟取利益的目的。

1.2 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的途径新媒体虚假新闻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平台等。

社交媒体上,虚假新闻往往通过煽动性的标题和图片吸引用户点击,进而被大量传播。

搜索引擎则容易被操纵,对于用户而言,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很难分辨真假。

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则逐渐成为了虚假新闻的重要传播渠道。

1.3 新媒体虚假新闻的影响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的影响日益显现。

虚假新闻导致了用户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信任度下降,让用户陷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困境中。

虚假新闻也给公共舆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虚假新闻还会误导公众的认知和决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新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的危害2.1 危害公共安全虚假新闻有可能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比如虚假的自然灾害信息可能会导致民众的恐慌,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

虚假的健康信息也可能误导公众,对公众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2.2 破坏社会和谐虚假新闻可能会煽动民族矛盾、地区矛盾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尤其是在敏感时期,虚假新闻的传播会加剧社会矛盾,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2.3 侵害个人权益虚假新闻有可能侵害公民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

浅析网络虚假新闻存在的原因和对策

浅析网络虚假新闻存在的原因和对策

浅析网络虚假新闻存在的原因和对策虚假新闻现象在网络媒体诞生之前便已存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在与传统媒体进行激烈角逐时却因其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成为虚假新闻规模传播的“放大器”,变成虚假新闻泛滥的重灾区。

一、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网络虚假新闻缘何自产生到今天一直“打不死”,笔者认为不仅存在主观方面的原因,还存在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1.受经济利益驱使,网络新闻从业者片面追求时效性、点击率。

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2.31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87亿户。

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

出版各类报纸465亿份。

网络媒体为了能在众多媒体的角逐中增加新闻点击率、抢占独家新闻地位,提高知名度,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一部分网络新闻从业者不惜采用凭空捏造新闻、拼凑新闻等方式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实现“眼球经济”效应。

有些网络媒体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还通过参与新闻炒作、新闻策划等形式,进行虚假新闻的发布。

2.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自身媒介素养较低。

网络媒体的新闻发布在大多数人看来无非是进行内容的粘贴、复制,操作简单便捷,且并无太多技术含量。

因此,许多网站的媒体从业人员并非专业的新闻记者,此前也未经受过任何新闻采编方面的专业培训。

这样就极易造成,当网络上出现虚假新闻时,这些非专业的网络新闻从业人员会为了抢占时效性而不加任何辨别、不经核实地盲目发稿或进行大量转发,不断弱化了自己新闻“把关人”的角色。

3.一味迎合受众心理,追求轰动效应。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每天要面对海量的信息,网络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点击阅读,早已不得不考虑把受众放在中心地位,一味迎合受众的心理。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受众,每天面对各种海量信息显然难以做到全部接收。

因此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

而他们选择的标准通常是轻松、娱乐、新奇、怪异、荒诞、离奇。

[论文]自媒体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与应对(五篇模版)

[论文]自媒体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与应对(五篇模版)

[论文]自媒体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与应对(五篇模版)第一篇:[论文]自媒体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与应对[论文]自媒体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同时也给新闻的社会公信力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虚假新闻伴随新闻的产生而产生,应该说虚假新闻的产生与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但由于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却给新闻真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现代新闻传播领域,传统的平面、广播媒体依旧占据主流,而新兴网络媒体,所谓“自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影响,甚至深刻地改变着新闻的传播行为,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微博虚假新闻成因新闻真实一自媒体时代自媒体: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微博也是其一种重要方式。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一种传播媒介要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仅用了14个月。

微博以其平民化、操作简单化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网民的关注,成为了时下越来越多网民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截止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用户渗透率达到36.9%。

微博作为自媒体发展的典型代表,可以说对传统新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也为虚假新闻的传播留下了隐患。

2011年《新闻记者》杂志中评选的“2010年十大假新闻”中,微博新闻也位列其中,微博首次被列入被打假行列。

自新闻产生之时,虚假新闻也就伴随产生了。

虚假新闻与互联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日益增强,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有了新的特点。

(一)发布新闻主体多元化,商业网站和个人进入新闻发布领域,网络把关弱化。

简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甄别防范假新闻

简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甄别防范假新闻

简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甄别防范假新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信息的传播也愈加便捷快速。

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假新闻的频繁出现,对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甄别防范假新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假新闻的成因1. 营销手段许多网民为了能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往往选择采用编造谣言、虚假消息等手段进行宣传营销。

这就导致了各种炒作现象和虚假信息层出不穷。

2. 宣传意图一些政治势力或团体为了能够达到特定的目的,例如政治攻击、诋毁、抹黑等,往往会利用假新闻来宣传自己的想法或行动。

这样的行为不仅可能对被攻击对象造成伤害,更会对社会稳定和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3. 社会心理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爆炸、焦虑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容易相信一些常识以外的事情。

但是,这种过度维权的心理可能会导致一些错误信息在互联网上被大规模传播,从而形成假新闻。

二、假新闻的危害1. 误导公众假新闻在社会上的传播往往会误导公众,使人们对社会现实和自身状况的认识产生误解,甚至产生过度恐慌和疑虑等情绪,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2. 造成社会恐慌假新闻往往是一些造谣和恶意传言,这些消息如果在社会上疯狂传播,就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3. 损坏社会信任假新闻的不断涌现,许多人都变得对媒体和新闻报道提出了质疑。

这个过程中就容易导致互联网对公共信息传播的信任减少,从而对社会和政府造成损害。

三、甄别防范假新闻1. 提高自身鉴别能力在网络上防范假新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们自身的鉴别能力。

任何一种信息的真伪都需要经过细心的验证,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信息和消息,不妄信传言。

2. 加强政府监管在应对假新闻的问题上,政府应当加强网络监管,在维护网络生态平衡的同时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对于那些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力量进行制度打击。

3. 增加媒体不偏不倚媒体作为一种权威的传媒力量,在面对假新闻问题时,应该尽可能的坚持不偏不倚,保持自己的传媒质量。

媒体行业中的虚假新闻问题与解决对策

媒体行业中的虚假新闻问题与解决对策

媒体行业中的虚假新闻问题与解决对策引言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

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低成本获取使得虚假新闻在媒体行业中愈演愈烈。

虚假新闻不仅对读者产生误导,更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肃清虚假新闻成为当下媒体行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严峻任务。

一、问题分析:虚假新闻盛行的原因1.商业利益驱动商业竞争激烈,眼球经济导致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点击量而制造或转发虚假信息。

2.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现代科技使得图片和视频可以被轻松地伪造和篡改,这增加了检验真实性的难度。

3.社交媒体平台缺乏监管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缺乏有效监管控制,容易出现谣言和虚假消息扩散。

二、影响分析:虚假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1.公信力和行业形象受损虚假新闻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使得读者对媒体产生质疑,影响人们对新闻的信任度。

2.社会秩序和稳定受到威胁虚假新闻容易引发恐慌、谣言或舆论压力,动摇社会稳定,并对社会秩序带来混乱。

3.个人权益和隐私权被侵犯虚假新闻可能导致名誉受损、隐私被曝光以及个人权益受到侵害,给个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解决对策:净化媒体环境创立诚信传媒1.加大法律监管与惩罚力度制定法律规范明确虚假新闻的打击和处罚标准,并强化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

2.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措施鼓励各类媒体建立自己的自我管理机制和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通过内部审查以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3.提高读者的媒体素养加强新闻素养教育,增强读者辨别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合理判断和分析信息的思维方法。

4.建立多方协作机制政府、媒体机构、科技公司等多方合作,共同打击虚假新闻传播。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数据验证的准确性,同时建立跨行业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四、有效应对策略:净化网络空间与公众教育宣传1.提高舆论监管意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准入门槛和内容审核标准,严格审查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并对违规账号进行封禁。

2.推广可信源标识机制引导媒体自觉使用可信源标识,在新闻报道中明确来源,并向受众解释新闻采集过程以增强透明度。

浅析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对策——以2017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为例

浅析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对策——以2017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为例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总第154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4,2018(Sum ,154)社会建设摘要: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保证。

然而,自新闻行业诞生以来,假新闻就屡禁不止,从2017年《新闻记者》杂志所评选的年度十大假新闻可以看到,假新闻存在危害媒体公信力、损害事件相关主体形象、危害社会和谐、扰乱社会秩序等危害。

因此,为了减少假新闻,专业媒体应坚守阵地、管理部门应加强网络平台审查和管理,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广大受众要善于判断。

关键词:假新闻;危害;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8)04-0049-04浅析假新闻的危害浅析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对策——以2017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为例高玄君,夏艳艳(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收稿日期:2018-06-06作者简介:高玄君(1997—),女,河南登封人,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学生;夏艳艳(1977—),女,江西新余人,硕士,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讲师。

新闻是当今社会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最高效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以其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著称。

然而自新闻行业诞生以来,与新闻真实性原则相悖的假新闻就从未消失过。

假新闻往往出现于以下两种情况下:一是热点事件发生期。

热点事件发生期,一些媒体为了蹭某些热点话题、迎合民众集体情绪、制造舆论高潮、引导某些特定的导向,会借题发挥、制造并传播不实的消息,从而在整个热点事件当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借热点为媒体赢得关注。

二是热点话题空窗期。

这一时期媒体没有热门话题可以报道,或报道内容千篇一律,为了保证阅读量和收看率,一些媒体往往无中生有、编造骇人听闻的假消息,并散布虚假信息。

假新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二字,背离媒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扰乱社会秩序。

关于虚假新闻的总结与反思

关于虚假新闻的总结与反思

关于虚假新闻的总结与反思摘要:一、引言1.虚假新闻的定义和背景2.虚假新闻的危害二、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1.媒体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2.社交媒体的传播作用3.信息审核不严格三、如何辨别虚假新闻1.检查新闻来源2.对比多个新闻来源3.分析新闻内容4.搜索相关信息5.关注官方消息四、应对虚假新闻的措施1.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2.完善新闻监管机制3.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4.运用技术手段识别和拦截虚假新闻五、结论1.虚假新闻的严重性2.全社会共同应对的重要性正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然而,在这股信息潮流中,虚假新闻也逐渐泛滥。

所谓虚假新闻,指的是违背事实、未经证实的新闻。

它不仅误导了公众,还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虚假新闻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辨别虚假新闻的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的诚信。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虚假新闻的危害。

虚假新闻的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导致公众对事件的误解和恐慌。

在一些重大事件中,虚假新闻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此外,虚假新闻还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那么,虚假新闻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方面,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不惜编造或夸大事实。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传播作用使得虚假新闻得以迅速扩散。

同时,一些新闻机构在信息审核上存在不严格的现象,导致虚假新闻泛滥。

面对虚假新闻,我们应该如何辨别呢?首先,要检查新闻来源,了解其信誉和背景。

其次,可以对比多个新闻来源,分析新闻内容的相似度和差异。

此外,通过搜索相关信息和关注官方消息,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新闻的真伪。

为了应对虚假新闻,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新闻媒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新闻监管机制。

同时,公众也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学会辨别虚假新闻。

在技术层面,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识别和拦截虚假新闻,减少其传播途径。

浅析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浅析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浅析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作者:刘新来源:《商情》2015年第50期【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新闻,严重地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假新闻的危害极大,然而其出现并非是偶然的,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假新闻的出现。

【关键词】假新闻危害对策一、什么是假新闻“假新闻”是一种新闻要素完全不真实的新闻。

“假新闻”的出现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完全臆想出来的新闻事件或者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主观策划和参与的某一新闻事件。

新闻媒介或者新闻从业人员臆造和编写出来的新闻,新闻事实根本不存在,即新闻构成要素的五个W和一个H没有一个是符合事实的。

由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参与新闻事件而形成的新闻,这种“假新闻”都具有看似是发生过的事情,可是事情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事情根本就不应该那样存在。

二、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假新闻是记者完全主观捏造的新闻事实或者是记者参与新闻活动而产生的新闻。

假新闻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造假的主要表现之一。

假新闻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1)从客观性上来说,新闻的不确定性这一特征导致了假新闻的出现。

记者为了报道某一个事件,采集和挖掘各种新闻,查实资料,获得新闻线索,而新闻线索相对于新闻事实,则更加简略,没有过程,没有细节,比较的零碎不完整,所以新闻线索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稍纵即逝。

因此各种线索鱼龙混杂,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表像,记者没有挖掘到事件的最本质所在,这样的线索极易扭曲事件的本来面目,则很容易造成假新闻的出现。

(2)部分媒体人员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我国新闻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展非常迅速,有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诉求,中国的新闻业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传媒—受众一广告的利益链中,争取最大多数的受众成了传媒利益实现的基本前提。

论虚假新闻的真面目及防治措施

论虚假新闻的真面目及防治措施

论虚假新闻的真面目及防治措施虚假新闻,是指编造、散布不实信息,用以误导公众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假新闻的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虚假新闻不仅会对公众产生误导,扰乱社会秩序,还会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害。

认识虚假新闻的真面目,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一、虚假新闻的真面目1. 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1)商业利益驱使。

很多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获取广告收入,会编造或散布不实信息。

(2)政治目的导向。

政治势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会利用虚假新闻来操纵舆论。

(3)个人私利驱使。

有些个人通过传播虚假新闻来获取名利或对抗他人。

(1)误导公众。

虚假新闻会让公众产生不正确的认知,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2)扰乱社会秩序。

虚假新闻可能会导致社会恐慌、抵触,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3)损害个人名誉。

被虚假新闻攻击的个人会遭受名誉上的损失,甚至可能被误认定罪。

(4)损害国家利益。

政治虚假新闻会给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二、防治虚假新闻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制造和散布虚假新闻的行为进行严惩。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媒体的职业道德和守则,加强对互联网新闻的监管。

2. 提高媒体素质培养媒体职业道德,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加强对新闻的核实和质量控制。

3. 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更加严格的舆论监督体系,加大对虚假新闻的曝光和追责力度,推动社会各界对虚假新闻的揭露和批判。

加强对公众的媒体素质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获取信息,提高对虚假新闻的辨别能力,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5. 增强科技应用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来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从技术层面上降低虚假新闻对公众的影响。

6. 增强国际合作面对虚假新闻的传播,国际间应该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应对虚假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对策,形成联合治理的力量。

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新闻,严重地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

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传媒竞争的激烈、记者自身职业素养不到位、撰稿人为谋取私利而胡编乱造、编者的疏忽大意是主要原因。

本文除了简单论述假新闻产生的背景、成因和危害,还简述编辑人员甄别和防范假新闻的方法。

关键词:假新闻;成因;危害;对策;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受众经常听到各式各样的假新闻,也对年末各大媒体评价出来的假新闻耳熟能详。

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假新闻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孔不入。

那何谓假新闻?笔者在研读大量以假新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媒体报道的、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蓄意或无心之失造成的基本失实或完全失实的新闻。

一、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要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普遍追求最新的新闻、独家新闻。

在记者编辑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筛选新闻线索和采写新闻的时候,要确保时效性并使自己的判断百分之百正确并非易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制造出千夫所指的假新闻。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其强大的自由性和原创性使得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微博、贴吧、论坛、博客等操作方式也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简便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在最大限度让受众享有信息传播的便捷的同时,也深受虚假新闻泛滥之害。

在信息发布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在数量上,它又具有海量性。

这两重特点往往导致信息来源难以查证。

同时,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利用大量耸人听闻的内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

根据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多数派好比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少数派往这个磁场靠近,结果只能导致多数派(谬误)越强,少数派(真理)越弱。

当假新闻真正受到大众的普遍质疑而不是只停留在少数几个知识分子和相关人士的,假新闻的传播和覆盖面早已经扩大,恶劣影响已经覆水难收。

浅析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范——以三类典型的虚假新闻为例

浅析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范——以三类典型的虚假新闻为例

浅析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范——以三类典型的虚假新闻为例【论文关键词】:虚假新闻成因后果惩戒防范【论文摘要】:2008年度,以3·14期间中外媒体之间的误读、汶川大地震期间“母爱短信”的广泛转载、“华南虎事件”引发的照片真实等为分析案例,讨论了关于虚假新闻的成因和后果问题,并以《新闻记者》杂志列举的年度虚假新闻为参考案例,讨论虚假新闻处理中的惩戒和防范问题。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然而,新闻媒体在社会实践中却不时背离“客观性原则”,“失实新闻”、“虚假报道”的丑闻屡有发生。

本文以三类典型的虚假新闻为例,浅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后果、惩戒及防范问题。

一、中媒与外媒之间的真实与谎言“3·14西藏暴乱事件”第一次将中媒与西方媒体推到了针芒对峙的风头浪尖,虽然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解读由来已久,但中媒对西方媒体的近乎敌对式的情绪表达实为罕见。

其实平衡报道确实是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主体,只是鉴于其惯常的“掏粪者”新闻理念、“质疑与批评”的职业习惯,对“3·14事件”和“抢火炬事件”存有部分非议,而经过中媒“翻译”、“引用”后部分扩大为主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汶川大地震期间西方媒体的“态度骤变”,中媒大量摘录了外媒对抗震救灾工作的肯定和赞赏,《外媒:废墟上站起大写的中国人》、《外媒:中国反应令人钦佩》、《外媒:中华民族是摧不垮的民族》等报道在主流媒体和网络上俯首皆是,国内反响巨大。

这种“盛况”给国内读者的印象是海外对中国的抗震救灾一片惊叹与赞扬,而一些有关灾区帐篷校舍“豆腐渣工程”、赈灾腐败、“人权”问题的报道却被国内媒体极有默契的集体“屏蔽”了。

当媒体的“整体客观性”遭到破坏时,它会对受众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效果,形成“刻板成见”。

虚假新闻与“刻板成见”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导致了公众知情权的践踏。

这种新闻机构所提供的虚假“拟态环境”误导了公众的判断和决策。

假新闻的危害与防范

假新闻的危害与防范

假新闻的危害与防范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假新闻已成为当前媒体环境中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假新闻指从事故、犯罪和健康等方面的谣言、误传等不准确的新闻报道,往往会煽动公众舆情和引发社会恐慌。

本文将分析假新闻的危害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防范假新闻。

一、假新闻的危害假新闻的危害不容小觑。

首先,假新闻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和误解。

许多人不了解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会信以为真,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忧虑,损害社会的稳定和谐。

其次,假新闻会影响重大社会事件的处理、评价和决策。

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也可能因为错误的信息而做出错误决策。

最后,假新闻可能变成谣言和负面信息,并引起公众对相关组织的不信任和抵制,对社会治安和发展造成极大威胁。

二、防范假新闻的重要性人们需要了解并防范假新闻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心理方面的影响。

假新闻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不良情绪,加重负面情绪例如不信任和恐惧等。

这会对个人和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通过较好的解决假新闻的方法,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理解能力发挥到极致,学会去辨别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和物品,而不是受到假新闻的误导,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和行动力。

三、如何防范假新闻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防范假新闻。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重视媒体素养首先,人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媒体素养。

这包括对新闻来源的分析和了解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细致解读。

人们需要找到可靠来源的媒体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此外,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辨别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从而避免受到误导。

2. 监查新闻源头其次,人们可以监查新闻源头。

因为许多假新闻是由不可靠的来源制造的,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和了解“小道消息”的信源。

同时,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新闻编辑和资讯面向的策略来比较不同来源所提供的新闻,以更全面和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3. 了解自己的诉求最后,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新闻,严重地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

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传媒竞争的激烈、记者自身职业素养不到位、撰稿人为谋取私利而胡编乱造、编者的疏忽大意是主要原因。

本文除了简单论述假新闻产生的背景、成因和危害,还简述编辑人员甄别和防范假新闻的方法。

关键词:假新闻;成因;危害;对策;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受众经常听到各式各样的假新闻,也对年末各大媒体评价出来的假新闻耳熟能详。

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假新闻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孔不入。

那何谓假新闻?笔者在研读大量以假新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媒体报道的、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蓄意或无心之失造成的基本失实或完全失实的新闻。

一、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要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普遍追求最新的新闻、独家新闻。

在记者编辑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筛选新闻线索和采写新闻的时候,要确保时效性并使自己的判断百分之百正确并非易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制造出千夫所指的假新闻。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其强大的自由性和原创性使得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微博、贴吧、论坛、博客等操作方式也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简便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在最大限度让受众享有信息传播的便捷的同时,也深受虚假新闻泛滥之害。

在信息发布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在数量上,它又具有海量性。

这两重特点往往导致信息来源难以查证。

同时,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利用大量耸人听闻的内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

根据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多数派好比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少数派往这个磁场靠近,结果只能导致多数派(谬误)越强,少数派(真理)越弱。

当假新闻真正受到大众的普遍质疑而不是只停留在少数几个知识分子和相关人士的,假新闻的传播和覆盖面早已经扩大,恶劣影响已经覆水难收。

二、假新闻产生的原因首先,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另类的假新闻产生的客观原因: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另类的假新闻产生的客观原因。

新闻要求时效性, 但是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又给记者编辑及早把握新闻事实制造了相当的难度,有时合理的推测也可能和事实相悖。

笔者仍然记得,2004年8月29日在奥运会女排决赛时,前两局中国队以0比2落后于俄罗斯队。

当时新浪网在比赛尚未结束就发布“女排姑娘奋战不敌俄罗斯,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的消息,然而事实却是:中国女排绝地反击搬的连扳三局,最终拿下了阔别多年的奥运金牌!新浪网在之前就已预先做好正负两个不同的模版,但在对页面进行更新时,误将模版预备代码发布,诚然是因抢新闻所致。

其次,媒体从业人员的急功近利和主观素质因素是出现另类的假新闻的直接原因。

五年前,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一期节目,题为“纸做的包子”,播出了该台记者暗访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一无照加工点使用废旧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新闻。

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惊动了北京市委和公安系统。

15日,北京市公安成立专案小组进行调查。

7天后,案情大白:原来是记者一手炮制的假新闻。

近几年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类似于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

有些媒体是为了实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少数媒体则完全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捕风捉影,片面夸大问题的实质和严重程度,但是无一例外的,它们都给报道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让刚刚到北京电视台工作的訾北佳看到了名利双收的“曙光”,于是一手策划报道了整个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最后,他律的不到位是假新闻出现的重要的客观原因:东窗事发之后,制作这则假新闻的记者訾北佳很快被刑事拘捕,而北京电视台在最短时间内发出正式声明:訾北佳只是该台的一“临时工作人员”。

并号召全台员工引以为鉴。

尽管北京电视台极力撇清和该临时工的关系,但是这一说法很难自圆其说。

首先,根据笔者了解,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有相关硬性规定:临时工作人员(包括实习主持人、实习记者、通讯员)制作的新闻不予播出;其次,即使北京电视台真的允许新闻的播出不受员工身份级别的限制,该台也难辞其咎,因为审核新闻节目的过程中,竟然没有对内容是否属实进行质疑和调查。

我国迄今为止尚无一个明确的、专门的针对该行业的法律条文,没有法律的约束,使得国家对该行业的管理处于空窗状态,出现问题的时候用人单位通过滥用法律漏洞,置身事外,把责任完全推卸到临时工身上。

这种对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不力或是缺失,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新闻失实的存在。

可以预见,如果从新闻媒体的聘用环节到新闻从业者的离职,包括在处理用人单位和临时工的关系时,国家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法律给予刚性的规定,那么造假违法的现象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三、假新闻产生的危害首先,假新闻危害了新闻的生命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今日,只有真实的新闻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新闻应该具备的价值。

第二,假新闻易误导舆论。

新闻报道应该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应该正确引导舆论,这是新闻媒体肩负的使命。

但是,假的报道却容易迷惑受众,从而把舆论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第三,假新闻破坏媒体公信力。

对普通受众来说,对外部世界变化、运动和发展状况的认识和把握,几乎全部来自于大众传播媒介和公知所描绘和传递的那样。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深深地依赖于大众传媒。

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具有这种依赖性。

而一旦假新闻被人们戳破,人们对媒体固有的依赖性就会被破坏,媒体的公信力就要受到影响。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媒体的公信力在受众心中被削弱或遭到破坏之后,在当今众多可供选择的媒介中,受众必然做出新的选择。

第四,假新闻损害受众的知情权。

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拥有知情权,同理,受众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的事件有知情权,假新闻的播送不仅剥夺了受众的知情权,还可能使受众由于信息错误产生一系列行动上的损失,严重者则会危及受众生命安全。

四、编辑人员如何甄别和防范假新闻第一,采用可靠的信息来源。

在重大新闻的采用上,除了参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外,还可以查阅《人民日报》等传统纸媒,虽然这些权威媒体的时效性不及网络,但是其制作和播出的新闻经过了一层层的审核,真实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具有网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反,网络上出现的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编辑人员采用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小心求证、多方核实;新闻在被查实之前,切忌刊载或者播出。

第二,仔细验证信息来源。

由于一些假新闻会冒名传统媒体发布,所以转载自传统媒体的新闻消息,一定追根溯源。

利用百度、Google等的搜索引擎功能,搜索出信息的最初刊发媒体和刊发时间,并找出相应的版面。

最后,用常识和逻辑推敲稿件内容。

新闻编辑人员大多数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人文常识和逻辑思维,利用已有常识和逻辑来推断消息的真实性是新闻编辑甄别真假新闻最有效、最迅捷的途径。

能够完成以上几点,基本上可以保证网络假新闻无所遁形,但这要求新闻编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网络技术能力,还有足够的冷静和耐心。

追根溯源,要坚决杜绝假新闻,记者是关键。

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胜,靠的不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假新闻,首先拼的是采写技巧,其次是能力,最后是人格。

不只是新闻,其实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新闻前辈范长江在《通讯与论文》一书中写道:“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

”任何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

唯有如此,新闻工作人员才会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信仰,才会有强烈的自律精神。

优秀的记者通过报道客观准确的真新闻实现自身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敏锐的洞察力,察常人所不察,写他人之所不及,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兼顾。

正如美国传播学巨擘李普曼曾说:新闻就像黑夜里的探照灯,它只能把一个区域照亮,让我们注意到这个有限的区域内发生了什么,但是其他的部分却处于黑暗之中。

在当今中国各种法律制度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的下,新闻记者如何通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把“有限的区域”照亮,让受众看清事实的庐山真面目,重新树立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重拾“无冕之王”的桂冠,这不仅依赖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还需要行业法律法规的他律来实现。

作者简介:刘昕,女,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国际新闻研究。

参考文献:[1] 闵大洪.从网络谣言到网络假新闻[OL].人民网,2006-07-21.[2] 朱云龙.网民对信息的“把关”[J].网络传播,2006(5).[3] 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4] 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 郭镇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6]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业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现代传播,2003(1).[7] 曹鹏.影响力概念的提出与媒介核心竞争力简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8] 何静,谈路明.受众期待视野下的假新闻报道[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9] 权亚楠.网络群体性事件与假新闻的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11(3).[10] 陈边,新龙.媒体公信力的阴影——对近年假新闻的一些分析[J].现代传播,2011(10).[11] 许可,王鑫.浅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从“2010年十大假新闻”谈起[J].今传媒,2012 (4).[12] 廖向东.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及根源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13] 张世庆.网络时代防止假新闻浅议[N].四川工人日报,2010-02-15.[14] 蒋雯.论当代记者的职业要求与道德素养[J].新闻传播,2009(12).作者简介:刘昕,女,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国际新闻研究。

更多信息请查看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