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统筹问题之巧妙称量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篇1)厚积薄发,查漏补缺。

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把书读厚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是把书读薄。

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知道了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结构,这时候我们就自己把它们总结出来。

比如资料分析这个模块,我们是不是学会了结构阅读法、估算法、直除法、复变法这些方法啊,这时候我们自己在笔记本上简单的列出这些方法的公式(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这样能够很好的加深记忆。

这个知识结构,有个非常好的用处。

我们每次练习真题的时候,先翻翻自己的笔记本,脑海当中默默记忆一遍这些知识点,再扔掉笔记本做题,效果非常好。

第二轮复习还有个任务就是再刷一遍错题,对于第一轮复习当中积累的错题和还没有搞懂的题目,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刷一次,加深印象。

公务员行测考试统筹问题解析(精选篇2)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由于计算的原因,总会花费过多的时间,想要保质保量的答题,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非常必要,我们今天来说一说集中化统筹问题答题技巧。

“集中”就是将非闭合路径上的货物集中到一点。

集中化统筹问题则是指在将货物集中的同时,使得货物的运费最省的问题。

集中化统筹问题的核心法则:即在非闭合路径上(如线性、树形)有多个“点”,点上有一定重量的货物,每个点之间由一定的路径连接,把货物集中到一点上的最优的方式遵循法则。

操作方法:选取一点,判断该点两端货物的重量,把轻的一端向重的一端集中。

我们来看例题:【例1】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公里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

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需要0.5元运输费,则最少需要运费A. 4500元B. 5000元C. 5500元D. 6000元【解析】5个仓库共有货物70吨,而5号仓库有40吨,超过货物重量的一半,根据“操作方法”,全部运往5号仓库,此时运费0.5×(20×300+10×400)=5000元,故选择B选项。

2015年国考数学运算之统筹优化问题方法梳理

2015年国考数学运算之统筹优化问题方法梳理

统筹优化问题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其主要是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科学。

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统筹问题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是考生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本文精选了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中统筹问题的典型题进行讲解,主要通过研究时间安排、生产加工、货物集中、货物装卸、空瓶换酒等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部分统筹问题只能通过构造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

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备战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所帮助。

(一)货物集中问题【例1】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公里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

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需要0.5元运输费,则最少需要多少运费?A.4500元B.5000元C.5500元D.6000元【解法一】直接判断各个点的路费。

如果都运到一号仓库,需要运费(20×100+40×400)×0.5=9000元;如果都运到二号仓库,需要运费(10×100+40×300)×0.5=6500元;如果都运到三号仓库,需要运费(10×200+20×100+40×200)×0.5=6000元;如果都运到四号仓库,需要运费(10×300+20×200+40×100)×0.5=5500元;如果都运到五号仓库,需要运费(10×400+20×300)×0.5=5000元。

“非闭合”货物集中问题:在非闭合的路径上(包括线形、树形等,不包括环形)有多个“点”,每个点之间通过“路”来连通,每个“点”上有一定的货物,需要用优化的方法把货物集中到一个“点”上的时候,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货物流通的方向:判断每条“路”的两侧的货物总重量,在这条“路”上一定是从轻的一侧流向重的一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效率统筹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效率统筹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效率统筹问题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是由于这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繁杂,再加上这些知识点的变形,所以考生往往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复习不到重点,或者说试题稍微变形,就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熟练的掌握原理,明确解题的技巧,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流程。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部分,有一类试题,我们称之为效率统筹问题,这类试题给出我们两个人做两件事,两人做事的效率不同,然后需要我们经过统筹,分析出最优的生产结果,这类试题的突破口就在于,首先分析出这两人擅长做什么事情,然后我们就让着两人来做各自的事情,最后经过来分析最优结果。

【真题示例】甲、乙两个服装厂生产同一种服装,甲厂每个月产成衣9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所用的时间比是2:1;乙厂每月产成衣12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所用的时间比是3:2。

若两厂分工合作,按最佳生产方案计,两厂每月共可生产成衣多少套?A.2173B.2193C.2213D.223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统筹问题。

根据题意,甲厂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效率比是1:2,乙厂是2:3,则甲厂生产裤子的效率高,乙厂生产上衣的效率高,那么让甲厂生产裤子,乙厂生产上衣。

让乙厂整个月生产上衣,则一共生产1200+1200×2/3=2000件,小于选项中的数值,所以甲厂既生产了上衣,又生产了裤子,生产上衣,每天可以生产45件,裤子为90件,如果成衣2100,那么甲厂上衣生产时间为100/45=20/9,裤子时间为2100/90=210/9,一共花费230/9,剩余时间为40/9,在这40/9天里面可以生产(40/9)×(2/3)×45=400/3,所以可以生产133件衣服,那么总共生产2233,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从上面的试题,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于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进行效率的分析,也就是效率的统筹,利用效率的不同,对不同人或者工程队进行工作的分配,最后利用时间来进一步分配工作,总体来说,这类试题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里面算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在考场上面遇到这类试题,我们没有比较好的解题思路的时候,可以有选项的放弃掉,有舍才有得。

行测数量:统筹问题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统筹问题解题技巧

近年来,各地的公考试题中“统筹问题”屡次出现。

统筹问题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这一题型能够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统筹安排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在行政工作中所必需的。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在此,选择了一些真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所谓“统筹方法”,就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重组、优化等手段把工作的程序安排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举个例子,让读者体会一下统筹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想泡壶茶喝,具体情况是:没有开水,水壶要洗,茶杯要洗,茶叶也没有了。

怎么办?办法一:先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二:先做好准备工作,洗水壶、茶杯,拿茶叶,等一切就绪,再灌水烧水,然后等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三: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等水开了之后,再洗茶杯、拿茶叶,然后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时间最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是第一种办法最优,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例:2011年4月24日联考题某公司要买100本便签纸和100支胶棒,附近有两家超市。

A超市的便签纸0.8元一本,胶棒2元一支且买2送1。

B超市的便签纸1元一本且买3送1,则胶棒1.5元一支,如果公司采购员要在这两家超市买这些物品,则他至少要花多少元钱?A. 183.5B. 208.5C. 225D. 230答案及解析:B。

本题属于费用问题中的统筹优化。

通过比较发现,A超市的便签纸贵,胶棒便宜(4元3支),B超市的便签纸便宜(3元4本),胶棒贵。

所以购买方法是100本便签在B超市购买需75元(买75本,送25本),100支胶棒99支在A超市买需132元(买66支,送33支),还有1支在B超市买需1.5元,故而总钱数为75+132+1.5=208.5元。

故选B。

例:2009年某省政法干警考试真题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需求。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统筹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统筹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统筹问题河南公务员考试群166909202统筹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它主要考查考生如何安排一些具体事务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深入地考查大家的统筹能力。

随着行测考试越来越贴近生活,此类题型所考查的概率也随之上升,本文就一些常见的统筹问题来进行讲解,以期给参加公职类考试的考生带来帮助。

一、时间统筹问题【例1】电车公司维修站有7辆电车需要进行维修。

如果用一名工人维修这7辆电车的修复时间分别为:12、17、8、18、23、30、14分钟。

每辆电车每停开1分钟经济损失11元。

现在由3名工作效率相同的维修工人各自单独工作,要使经济损失减到最小程度,最少损失多少元?A.1859B.2321C.2156D.1991【解析】此类问题主要原则是将时间相对较少的放在时间较长的前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总的时间消耗。

于是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时间进行排序,将时间较少的放到前面,时间较多的放到后面。

表格法:30分的车在等待,实际用时17×2分,这样所有的就有,8×3+(17+12+14)×2+18+23+30=181分,共损失181×11=1991。

选项D。

【例2】四人同时去某单位和总经理洽谈业务,A谈完要18分钟,B谈完要12分钟,C 谈完要25分钟,D谈完要6分钟。

如果使四人留住这个单位的时间总和最少,那么这个时间是多少分钟?A.91分钟B.108分钟C.111分钟D.121分钟【解析】直接使用上题思路,时间少的先谈,时间多的后谈,则顺序为6、12、18、25。

则用时6×4+12×3+18×2+25×1=121分。

选项D。

一、拆数统筹问题【例3】将14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再求出这些数的乘积,可以求出的最大乘积是多少?A.72B.96C.144D.162【解析】拆数问题统一使用拆数法则:将一个正整数(≥2)拆成若干自然数之和,要使这些自然数的乘积尽可能的大,应将原数全部拆成若干个3和少量2(1个2或2个2)之和。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攻下行测之统筹问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攻下行测之统筹问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攻下行测之统筹问题“统筹问题”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统筹安排,达到效率最优。

“统筹问题”不仅仅是经典的数学运算题型,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必备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在近年来的考题中,出现的尤为频繁。

比如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如何花最少的钱,如何让去的最大的工作总量等。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见的统筹问题包括类型有:(1)时间统筹问题;(2)花费统筹问题;(3)工作效率统筹问题;(4)巧妙称量统筹问题。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

1. 称量问题其实就是考察大家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目标。

【例1】一支天平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如果需要将140克的盐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称几次?A.六B.五C.四D.三【答案】D【解析】客观条件是只有一支天平和7克、2克砝码。

如何称量次数最少达到目的,即将140克的盐分为50克和90克各一份。

天平只要两边的重量一样就可以称出,而且每次称量要向目标靠近。

第一次:将140克的盐与2克砝码一起称,即142g平均分为两份,可称出一个71克的盐和一个69克的盐。

称完一次要跟目标进行对比,71g到90g还差19克。

如何称出19g利用现有的条件。

因为有7g和2g的砝码如果称出9g,10g不好称出。

如果称出5g,还差14g,14=7g+2g+5g。

故可以称出5g。

第二次:将2g砝码放在天平一侧,另一侧放7g砝码,可以从69g中称出5g盐。

剩下64g盐。

第三次,将2g砝码、7g砝码和5g盐放到天平一侧,另一侧放盐(从64g的盐中取盐),可以称出14g盐。

剩下正好是50g盐。

最后将第二次称出的5g盐和第三称出的14g盐都加入第一次称出的71g盐中即可得到90g盐。

称量完毕,三次即可达到目的。

【例2】有一架天平,只有5g和30g砝码各一个,现在要用这架天平把300g的味精平均分成3份。

那么至少需要称量几次?A.3次B.4次C.5次D.6次【答案】A【解析】本题与例1有异曲同工的之处,完全可以用前面的解题思维来做这道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应试八大技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应试八大技巧

四、必带考试“装备”
比如手表、直尺,戴块手表,相关有钟表计算的题用拨表来解答;几何问题可以拿直尺量。

五、充分利用真题和模拟卷
1、要选择高质量的,跟真题十分接近的模拟卷。

2、精读以前做的真题,拿过来反复推敲磨练总结经验,把这一类题都理解透彻。

3、对真题也要有一个非常深入的理解,能够明确它命题的考点是什么,命题思路是什么,当中隐藏着哪些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六、考前模拟要真实
1、一定要做考前模拟,通过模拟调整心态得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思路。

2、要正规,模拟真实的考试情节。

符合考试的紧张气氛。

七、考前休息要合理
考试前要平静下来,不要打破自己的习惯,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以最饱满的状态去应对考试。

八、把握好考试心态
进入考场前做充足准备,要有足够的信心,设想下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说优秀其实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习惯是我们日常点点滴滴行为的一种积累,最后变成了一种自然,大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家每天坚持这样的学习状态,最后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参加考试一定会有美满的结果。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行测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技巧:统筹问题行测技巧:统筹问题行测考试题目内容越来越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而统筹问题往往与我们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经常会出现此类型的考试题目。

统筹问题又分为不同的题型,包括空瓶换水、排队取水、货物集中等等,今天就跟统筹问题中的三个根底题型。

一、空瓶换水所谓空瓶换水,就是给出一种兑换规那么,然后让我们计算最后可以喝到几瓶水或者总共买了几瓶水的问题。

我们要理清它的兑换规那么,也要理解一瓶水包括一份水和一个空瓶。

1、规那么及空瓶数,求最多能喝到的水数。

例:假设12瓶矿泉水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矿泉水,现有个矿泉水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几瓶矿泉水?A.8瓶B.9瓶C.10瓶D.11瓶解析: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是喝到水,而不是换瓶子,12个空瓶换1瓶水,可以写成12空瓶=1瓶水=1空瓶+1份水,移项后可得11空瓶=1份水。

÷11=9…2,因此可以免费喝到9瓶水。

2、规那么及喝到的水数,求至少应买多少瓶水。

例:6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某班同学喝了213瓶汽水,其中一些是用喝后的空瓶换来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多少瓶汽水?A.176瓶B.177瓶C.178瓶D.179瓶解析:这类问题可以先买213瓶汽水喝完后可有213个空瓶,这些空瓶可以退掉213÷6=35……3,说明可以退掉35瓶汽水,这样总共需要买213-35=178瓶汽水。

二、排队取水排队取水问题实际上就是时间安排问题,如何才能节省时间,使得效率最高。

考察内容经常有排队理发,排队接水,排队结账等等。

我们先来考虑一个问题,假设总共有五个人要理发,当第一个人理发时,有几个人在等他呢,显然是四个,所以总共等待的时间就是四份,而第二个人理发时,只有三位等待者,所以等候时间也就只有三份了,所以我们肯定要优先选择理发时间短的。

所以是根据时间从短到长来排序。

例:理发室里有一位理发师,同时来了五位顾客,根据他们所要理的发型,分别需要10、12、15、20和24分钟。

公务员行测最生活化题目技巧——统筹

公务员行测最生活化题目技巧——统筹

公务员行测最生活化题目技巧——统筹华图教育周德让统筹优化问题是行测考试数学运算模块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它的题目呈现形式非常接近我们日常生活,解题思路也是结合我们的日常实际,即几个方案供人选择,其中要找出一个最优的方案。

我们的解题思路也和我们的日常思路一致,即选择一种最优于我们的方案。

【例1】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减180,满200减100,满100减40,若不参加活动则打5.5折。

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最少需要多少钱?A.360 B.382.5C.401.5 D.410【解析】本题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我们的解题思路也即是在两种方案中选择一个,一个是参加活动,一个是不参加活动。

首先看360元的这件商品,如果参加活动则参加“满300减180”,实际上花了180元,打了5折,不参加活动则打5.5折,很明显参加活动要实惠一些;再看220元的这件商品,如果参加活动则参加“满200减100”这项活动,实际上付了120元,打的折扣为120/220<0.55,显然参加活动实惠些;再看150元的这些商品,参加活动则实际付了110元,显然不参加活动要实惠些,因此最终最少付的钱为180+120+150×0.55=382.5元,选B.【例2】去某地旅游,旅行社推荐了以下两个报价方案:甲方案成人每人1000元,小孩每人600元;乙方案无论大人小孩,每人均为700元。

现有N人组团,已知1个大人至少带3个小孩出门旅游,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 )。

A.只要选择甲方案都不会吃亏B.甲方案总是比乙方案更优惠C.乙方案总是比甲方案更优惠D.甲方案和乙方案一样优惠【解析】当一个大人带了3个小孩的时候,甲方案所付的钱数为1000+600×3=2800元,乙方案所付出的钱数为700×4=2800元,这时候甲和乙的方案一样,如果每个大人所带的小孩人数大于3个,则明显是甲方案实惠些。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统筹问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统筹问题

统筹问题又称为最优化问题,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对于这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省金钱的问题。

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例1】甲乙两个服装厂每个工人和设备都能全力生产同一种规格的西服。

甲厂每月用5/3的时间生产上衣,5/2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900套西服;乙厂每月用7/4的时间生产上衣,7/3的时间生产裤子,全月恰好生产1200套西服。

现在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多生产西服,那么现在每月比过去多生产西服多少套?A.30B.40C.50D.60D【解析】两厂联合生产,尽量发挥各自特长。

因乙厂生产上衣的效率高,所以安排乙厂全力生产上衣。

由于乙厂用月生产1200件上衣,那么乙厂全月可生产上衣:1200÷ =2100件。

同时,安排甲厂全力生产裤子,则甲厂全月可生产裤子:900÷ =2250条。

为了配套生产,甲厂先全力生产2100条裤子,这需要2100÷2250= 月,然后甲厂再用月单独生产西服;900× =60套,故现在比原来每月多生产2100+60-(900+1200)=60套。

【例2】某制衣厂两个制衣小组生产同一规格的上衣和裤子,甲组每月18天时间生产上衣,12天时间生产裤子,每月生产600套上衣和裤子;乙组每月用15天时间生产上衣,15天时间生产裤子,每月生产600套上衣和裤子。

如果两组合并,每月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套上衣和裤子?A.1320B.1280C.1360D.1300A【解析】由题意知:甲生产裤子速度快,乙生产上衣比较快,那么就先发挥所长,即乙用一个月可生产上衣1200套,而甲生产1200套裤子只需24天,剩下6天甲单独生产,可生产120套,故,最多可生产1200+120=1320套。

【例3】人工生产某种装饰用珠链,每条珠链需要珠子25颗,丝线3条,搭扣1对,以及10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

现有珠子4880颗,丝线586条,搭扣200对,4个工人。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大总结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大总结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大总结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在即,中公教育专家帮您整合考情资讯,剖析疑难问题,聚焦时政热点,备战公考大敌。

预祝广大考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披荆斩棘,一举成公。

考生们都知道,做行测没有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所有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数学运算: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选词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逻辑推理: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猜题有规律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猜题有规律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猜题有规律福建人事考试网: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学运算题是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中公教育专家以一道题为例进行论证:【例1】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

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A.329B.350C.371D.504这是一道国考数学运算真题,下面我将为大家从3个角度分析怎么解这道题目:一、方程是基础设去年有男员工x人,则去年女员工(830-x)人;则:今年员工总数为x*(1-6%)+ (830-x)*(1+5%) =833整理化简可得:94%x+105%(830-x)=833,解出x=350;求解:今年有男员工=94%x =329【核心提示】方程法是最直接最容易想到的一种方法,但是解方程比较复杂。

二、技巧更重要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故今年男员工数是去年的94%,今年男员工人数:去年男员工人数=94%=47:50,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329能被47整除,故应选择A选项。

【核心提示】当题目中出现不可分割的单位(如人数、车辆数、苹果数等),通常考虑整数特性,联想到整除。

三、猜题最喜欢猜题可以考虑做题过程中的中间变量,从命题人角度分析的话,命题人要增加考试题目难度,必然会设置一些陷阱,而其中一类比较常考的陷阱就是命题人往往把计算过程量设置成迷惑选项,以此增加题目难度,考察考生是否细心。

如本题:如果要增加迷惑选项,命题人一般会把去年的男员工数量加入,考察考生是否观察到了时间的不同;命题人也可以把今年女员工设置成迷惑选项,因为很多考生会从女员工开始设置未知数,经常忘记最后一步。

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利用规律猜题。

(1)加和关系:今年员工总人数=今年男人+今年女人=833,而A+D=833,可以猜测A和D 一定是对应“男员工数”和“女员工数”、或者“女员工数”和“男员工数”,根据题意判断女员工比男员工多可以猜测答案为A中.公教育版权。

2015年选调生数量关系通关秘籍:统筹问题

2015年选调生数量关系通关秘籍:统筹问题

2015年选调生数量关系通关秘籍:统筹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华图教研中心发现一个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问题已经成了我们考试的重点,那就是统筹花费问题。

这种问题的难度并不大,只要我们经过合理的安排,能够达到时间最短,效率最优,花费最少即可。

因此,华图教研中心提醒你,对于这种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即可做题。

一、浅识统筹问题统筹问题考察的是我们合理安排实物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作为一个公务员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这类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握。

经过一系列的安排设计,达到用最小的成本换的最大的收益即可。

二、真题回放1、某商场开展购物优惠活动:一次购买300元及以下的商品九折优惠;一次购买超过300元的商品'其中300元九折优惠,超过300元的部分八折优惠。

小王购物第一次付款144元,第二次又付款310元。

如果他~次购买并付款,可以节省多少元?()(2013年413省考41题)A. 16B. 22.4C. 30.6D. 48【华图解析】由题意,第一次付款144元可得商品原价为160元;第二次付款为310元,可得原价为350元。

故总价510元,按照优惠,需付款300×0.9+210×0.8=438元,节省了454-438=16元。

2、去某地旅游,旅行社推荐了以下两个报价方案:甲方案成人每人1000元,小孩每人600元;乙方案无论大人小孩,每人均为700元。

现有N人组团,已知1个大人至少带3个小孩出门旅游,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 )A.只要选择甲方案都不会吃亏B.甲方案总是比乙方案更优惠C.乙方案总是比甲方案更优惠D.甲方案和乙方案一样优惠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华图解析】由题意可知,当一个大人带3个小孩时,甲方案需要1000+600×3=2800,乙方案需要700+700×3=2800,两种方案花费的钱是一样多的,但是若一个大人带的小孩数超过3个人,那么可以解的甲方案花费的钱数就比乙方案花费的钱数少。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最好用的五种方法【陕西华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最好用的五种方法【陕西华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最好用的五种方法【陕西华图】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至,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分为两大部分,即我们常说的行测与申论。

而在行测部分,最让考生头疼的大概当属数量关系部分了。

数学思维和技巧是数学的精髓,行测数量通过考核应试者对数学思维和技巧的运用,测试应试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有必要了解常用的数学思维和技巧。

陕西华图就行测数量解题中常用到得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是最直观快捷的行测解题方法。

在两种情况下考虑用代入排除法:一是看到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同余问题等题型,用代入排除;二是没有思路和方向的时候,考虑代入排除。

【例1】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问其中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A.16岁B.18岁C.19岁D.20岁【答案】C【解析】直接求解比较麻烦,考虑代入排除。

带入A选项,最大的16岁,这几个人就是16,15,14,13。

四个数的乘积尾数为0,不符合,排除。

同理排除BD。

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例1】(2008-广东-15)某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A.177B.176C.266D.265【答案】A【解析】考虑数字特性法中的奇偶特性。

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丁两班总人数少1人,运用奇偶特性可知乙、丙与甲、丁之和也就是四个班总人数必然是奇数,排除B、C。

由题意(乙+丙+丁)+(甲+乙+丙)=131+134=265,可以推出四个班人数小于265,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三、比例法比例是各数或各物理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凡是符合等式A=M×N的形式,其中,A、M、N代表不同的物理量,且三个量中必须有一个量确定,都可以采用比例法。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深度解读:重查找 轻计算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深度解读:重查找 轻计算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深度解读:重查找 轻计算一年一度的国考已经拉下帷幕,资料分析“众望所归”,“重查找、轻计算、易得分”,保持着低调的奢华,但也尝试着创新与突破。

围绕2015年国考的资料分析题目,中公教育专家分析:一、资料分析紧扣热点,考点分布均匀继2014年国考资料分析部分材料内容集中体现在就业、交通拥堵、水电等方面,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材料内容围绕民生话题中收入和文化建设方面进行选材,紧扣近几年热点话题。

2015年资料分析总题量20小题,考点分布均匀,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均有涉及且四大考点的考查题量占比超过50%。

二、重查找、轻计算,比较题倍受青睐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部分注重对题干的分析以及对材料中数据关系的理解,所有题目均不需要复杂的计算,考生完全可以通过查找、估算、比较即可判断正确选项,这一点也体现了能力优先的考试筛选原则。

比较题依然倍受青睐,考查了7道小题。

124.2013年该省一下行业利润增速从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石化行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B.建材行业,石化行业,机械行业C.汽车行业,食品(含烟草)行业,钢铁行业D.食品(含烟草)行业,钢铁行业,汽车行业(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中公答案】A 。

解析:根据材料石化行业利润增速为38.1%,建材行业为51.6%,机械行业为23.8%,2013年该省利润增速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建材行业,石化行业,机械行业,答案选B 。

验证C 、D 项,汽车行业为19.9%,食品(含烟草)行业为34.5%,钢铁行业为18.8%,C 、D 错误。

三、读题需谨慎,易得也易失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部分的题目在题干设置上非常巧妙,考生在读题干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选错答案,可见细心是资料分析部分拿高分的关键。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统筹问题是一个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一类问题。

统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资源安排、工作分配、排队、操作等等。

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它们安排得更合理,更快更好地办事,这就是统筹问题的本质。

小编建议广大考生必须掌握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就是一种通过数学思维安排工作进程,使其效率更优的方式。

一、真假币问题即在若干枚外观相同的硬币中,混有一枚质量不同的假币,其余均为真币,若用天平去称,求一定找出假币所需最少次数的问题。

【例1】:若有三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用天平至少称多少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解析】:只需把硬币3等分,任取两枚银元放到天平上如果天平平衡,则说迷宫另外一枚是假硬币;或者把两枚银元放到天平上如果天平不平衡,升高的一侧为假银元。

也就是说当有3枚银元,用天平至少称1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

结论:若有M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则可利用限定条件3N-1【例2】:某人有27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用天平至少称多少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A.3B.4C.5D.6【答案】A。

解析:根据结论,找到27≤33,所以三次就可以称出。

具体操作,27枚银元分为3份,每份9枚,任取两份放在天平上称,若天平平衡,那么假银元在未称的那份里;若不平衡,那么假的在轻的那份里。

再把含有假银元的那份分为3份,继续上述过程,再称2次就能确定哪一枚是假银元。

所以一共需要3次即可。

故选A。

二、空瓶换水问题【例3】:若12个矿泉水空瓶可以免费换一瓶矿泉水,现有101个矿泉水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多少瓶款泉水?A.8瓶B.9瓶C.10瓶D.11瓶【答案】B。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 行测数量的运算一直是行测考试的重点题型,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 数量关系向来是大多数考生的一个痛点,相对别的考试专项来说难度确实比较大,但像资料分析、言语、判断这些专项大家都有20多年的文字基础了吧,只要多做些题目,就很难拉开什么分数差距,所以说高手过招还是少不了数量。

随着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统筹类型的题目(空瓶换水、多劳力合作、货物集中、过桥问题等)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 , 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增加效率的问题。

所以我们有重点研究统筹问题的必要。

那么统筹类问题又要怎么去复习,怎么去解题呢?这一类型的问题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多是:“这题怎么解!!!”但是当我们掌握了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后,很多题目对我们来说可能也就是个口算题目了,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以空瓶换水为例来说:空瓶换水这类题目的题型特征很好区分,主要分两种:一是:有N个空瓶,然后题目中会告知兑换规则,问可以免费喝多少瓶水? 二是:有N个人,然后告知兑换规则,问保证每个人都要喝到一瓶水,问最少需要买多少瓶? 【例题1】:已知5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水,现在有45个空瓶,问可以免费喝几瓶水? 【解析】按照一般的思路,我们肯定直接算,45÷5=8瓶水……5个空瓶,8+5=13个空瓶,还可以接着换,13÷5=2瓶水……3个空瓶,3+2=5个空瓶,5瓶还可以接着再去换,5÷4=1……1因此能换8+2+1=11瓶水。

这样做当然最终也得出了正确答案,但是很明显较慢较复杂。

如果我们转换思维,把一瓶水分开来看:1瓶水=1水+1空瓶,兑换规则为:5个空瓶=1瓶水,即5个空瓶=1水+1个空瓶,所以相当于4个空瓶可以免费喝一份水,所以45个空瓶可以喝到44÷4=11瓶水……1个空瓶。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doc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doc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统筹问题要怎么做?统筹问题是一个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一类问题。

统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资源安排、工作分配、排队、操作等等。

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它们安排得更合理,更快更好地办事,这就是统筹问题的本质。

我建议广大考生必须掌握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就是一种通过数学思维安排工作进程,使其效率更优的方式。

一、真假币问题即在若干枚外观相同的硬币中,混有一枚质量不同的假币,其余均为真币,若用天平去称,求一定找出假币所需最少次数的问题。

【例1】:若有三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用天平至少称多少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解析】:只需把硬币3等分,任取两枚银元放到天平上如果天平平衡,则说迷宫另外一枚是假硬币;或者把两枚银元放到天平上如果天平不平衡,升高的一侧为假银元。

也就是说当有3枚银元,用天平至少称1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

结论:若有M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则可利用限定条件3N-1【例2】:某人有27枚银元,其中一枚是轻一些的假银元,用天平至少称多少次,就一定能找到假银元?A.3B.4C.5D.6【答案】A。

解析:根据结论,找到27≤33,所以三次就可以称出。

具体操作,27枚银元分为3份,每份9枚,任取两份放在天平上称,若天平平衡,那么假银元在未称的那份里;若不平衡,那么假的在轻的那份里。

再把含有假银元的那份分为3份,继续上述过程,再称2次就能确定哪一枚是假银元。

所以一共需要3次即可。

故选A。

二、空瓶换水问题【例3】:若12个矿泉水空瓶可以免费换一瓶矿泉水,现有101个矿泉水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多少瓶款泉水?A.8瓶B.9瓶C.10瓶D.11瓶【答案】B。

公务员笔试统筹题

公务员笔试统筹题

公务员笔试统筹题一、概述公务员笔试统筹题是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考查内容涵盖了行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以公务员笔试统筹题为题目,从题目难度、解题技巧、备考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题目难度分析公务员笔试统筹题的难度通常分为简单、中等和难三个层次。

简单难度的题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例如行政流程、组织原则等;中等难度的题目会对应用能力进行考查,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难度较高的题目则会考察对复杂情境下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解题技巧1.审题准确:在解答统筹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和背景情境。

对于复杂的统筹题,可以先拆解为多个小问题,逐个解决,最后进行整体综合。

2.分析关键点:在解答统筹题时,要注意提取关键信息。

例如,需要分析给定的数据、人员、目标等,找出其中的关联关系和矛盾点,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运用逻辑推理:在解答统筹题时,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通过分析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推导出合理的结论。

逻辑思维是解决统筹问题的重要工具。

4.灵活运用知识:在解答统筹题时,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灵活的思考和判断。

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考虑问题,给出全面且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基础知识:公务员笔试统筹题的解答需要对行政管理、组织协调、决策思维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建议备考时,重点复习相关课程教材和考纲要求,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多做题加强练习:针对公务员笔试统筹题,多做一些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加强对题型和解题技巧的掌握。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参加集训班或辅导课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公务员笔试的集训班或辅导课程。

这些培训机构通常会有专门的课程来讲解统筹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

4.创造性思维训练:公务员笔试统筹题通常会涉及到复杂的情境和问题,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统筹问题之巧妙称量
最近几天一直有学员问我统筹问题。

“统筹问题”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统筹安排,达到效率最优。

“统筹问题”不仅仅是经典的数学运算题型,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必备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在近年来的考题中,出现的尤为频繁。

辽宁华图为您提示:统筹问题包括的类型有:(1)时间统筹问题;(2)花费统筹问题;(3)工作效率统筹问题;(4)巧妙称量统筹问题。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称量统筹问题。

河北省2011年考过一道称量的题,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也考过一道,这种题其实也是有固定的解法的。

称量问题——其实就是考察大家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目标。

这类问题,我们的做法就是每做一步都要朝目标靠近一步。

向目标靠拢就是解题的关键和思维方式。

就像考公务员一定,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靠近。

下面来看两个例题。

【例1】 (河北省2012-42)一支天平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如果需要将140克的盐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称几次?
A.六
B.五
C.四
D.三
客观条件是只有一支天平和7克、2克砝码。

如何称量次数最少达到目的,即将140克的盐分为50克和90克各一份。

【辽宁华图提示】本题答案为D
天平只要两边的重量一样就可以称出,而且每次称量要向目标靠近。

第一次:将140克的盐与2克砝码一起称,即142g平均分为两份,可称出一个71克的盐和一个69克的盐。

称完一次要跟目标进行对比,71g到90g还差19克。

如何称出19g利用现有的条件。

因为有7g和2g的砝码如果称出9g,10g不好称出。

如果称出5g,还差14g,14=7g+2g+5g。

故可以称出5g。

第二次:将2g砝码放在天平一侧,另一侧放7g砝码,可以从69g中称出5g盐。

剩下64g盐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第三次,将2g砝码、7g砝码和5g盐放到天平一侧,另一侧放盐(从64g的盐中取盐),可以称出14g盐。

剩下正好是50g盐。

最后将第二次称出的5g盐和第三称出的14g盐都加入第一次称出的71g盐中即可得到90g盐。

称量完毕,三次即可达到目的。

【例2】(浙江2012-59)有一架天平,只有5g和30g砝码各一个,现在要用这架天平把300g 的味精平均分成3份。

那么至少需要称量几次?
A 3次
B 4次
C 5次
D 6次
【辽宁华图提示】本题答案为A。

本题与2011年河北省的称量问题有异曲同工的之处,完全可以用前面的解题思维来做这道题。

每做一步尽量的靠近目标。

第一次:利用天平,将30g砝码和300g味精平分成两部分,即330/2=165,可以得到一个165g 味精,一个135g味精+30g砝码。

因为平均成三分,每份是100g。

135和100相差35.165与100相差65.下面的目标就是将称出35g和65g。

第二次:用5g+30g砝码,放在天平一侧,另一侧放味精,可以从135g的味精中称出35g,正好剩下100g。

第三次:用30g砝码和第二次称出的35g味精,放在天平一侧,另一侧即可从165g的味精中称出65g,剩下100g。

最后将第二次的35g与第三次称出的65g放在一起即可得到100g的味精,并完成本次称重的任务,即三次即可达到目的。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