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I-1第04次教学
(完整版)理论力学题库(含答案)--1,推荐文档
理论力学---11-1.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这是(A)它们作用在物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B)它们作用在刚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C)它们作用在刚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它们作用在变形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2.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F1 = - F2,则表明这两个力(A)必处于平衡;(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平衡;(D)必不平衡。
1-3. 若要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则它们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A)同一个刚体系统;(B)同一个变形体;(C)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D)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1-4.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范围(A)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B)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C)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D)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
1-5. 若要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其它点而不改变它的作用,则其移动范围(A)必须在同一刚体内;(B)可以在不同刚体上;(C)可以在同一刚体系统上;(D)可以在同一个变形体内。
1-6.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范围是(A)只适用于刚体的内部;(B)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内部;(C)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D)只适用于刚体和刚体系统。
1-7. 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衡的(A)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B)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C)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D)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1-8. 刚化公理适用于(A)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B)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C)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D)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理论力学第1章讲义
两力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
两力间的距离称为力偶的力偶臂。
2. 力偶矩 力偶的性质: (1) 主矢恒为零 (2) 力偶对其作用面上任意一点的主矩为
M O Fd
9
证明:
设力偶 ( F , F )作用面内任一确定点 O 至 F 的距离为 x,
工 程 力 学 第 1 章 静 力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作用于刚体上同一平面内的两个 F3 力偶等效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两力偶的力偶矩相等。
证明: M O (F2 ) M O (F ) M O (F3 ) M O (F2) M O (F ) M O (F3) M O (F2 ,F2) M O (F ,F )
3. 平面力偶等效定理
工 程 力 学 第 1 章 静 力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版权所有 钟艳玲 张强
由此导出力偶的另外两个重要性质: (1) 力偶不可能与一个力相平衡。 (2) 力偶二力不可能和任何一个力等效, 即力偶无合力。
!
注意区分 “无合力” 和 “合力为零”
(1) 力系无合力:没有一个力与该力系等效。
F1
B
F
F2
F F2
( F3 ,F3) 为平衡力 静 力 ( F ,F ) 为一力偶 学 的 基 充分性 if M O ( F2 ,F2) M O ( F1 ,F1) M O ( F ,F ) M O ( F1 ,F1) 本 F F1 ,F F1 概 念 (F ,F ), (F1 ,F1) 等效 版权所有 (F2 ,F2), (F1 ,F1) 等效 钟艳玲 张强
第一篇
工 程 力 学 第 1 章 静 力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理论力学教程(第一章)
约束结构:两个物体2、3上钻同样大小 的圆孔,并用圆柱销钉1 穿入圆孔,将 两个物体连接起来。(轴向与径向)
约束特性:物体只能绕销钉轴线相对转动, 但不能在与销钉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有任 何相对位移。
约束力:在垂直于销钉轴线的平面内并 通过圆心,但方位和指向不能确定。通 常将其表示为大小未知的两个正交分力,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且其中二力作用线 相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它们的 作用线必定汇交于一点。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线沿同一直线。
F = -F'
·此公理概括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成对出现,并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材料力学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理论力学
结构力学 水力学
机械原理
其他专业课程
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
理论力学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理论力学研究力学的最基本规律,是学习一系列后续课
程的重要基础 有助于我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力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理论力学必须反复地理解它的基本概念和公理或定律,以及由 这些定理和结论引出的基本方法。 掌握抽象化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逐步培养把具体实际问题 抽象成为力学模型的能力 独立做大量的习题和思考题。
例1-1
碾子重为 P,拉力为F ,A, B处光 滑接触,画出碾子的受力图。
解:画出简图
画出主动力 画出约束力
C
例1-2 受AB杆力分析
D
A
B
FAx FAx A
FB
D
B
A
FA
p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院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 上 7 课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考 试
教学进程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 分上课考 试理论力学(一) 80+8(实验)/5.5 郑慧明(副教授) 大学物理(一)56/3.5 喻力华(副教授) 微积分(一)下88/5.5 贺云峰(讲师) 中国语文32/2 骆琳(副教授) C++语言程序设计36+20(上机)/3.5 张建国(讲师) 思政课社会实践32/2 肖会平(讲师)
1
2
3
4
5
6 上
7 8 课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考 试 考 试 上 课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专业班 星期 节次
工程力学0801-0802班 55人 工程力学0801-0802班(55人) 0801 复合材料力学 10-12、14-18 振动力学 1-10 西十二N406 西十二N405
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 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
李黎
制表人: 制表人:程建国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87543238
17——2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课表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院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课表
周 次 教学进程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 分 实验力学48+32(实验)/5 匡健(副教授) 疲劳与断裂40/2.5 杨新华(教授) 复合材料力学32+8(上机)/2.5 陈建桥(教授) 形势与政策3 刘家俊(教授) 振动力学40+8(实验)/3 何锃(教授) 实验流体力学24+8(实验)/2 李万平(教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24(实验)/1.5 李建兵(讲师) 毕业实习3W/3 胡洪平(副教授)、张雄(讲师)
理论力学第1章 3-4
1 自由体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2 非自由体(被约束 体):如果物体的位移 受到了预先给定条件 的限制,使其沿某些 方向的运动成为不可 能
3 约束:限制物体自由运动的条件
被约束 物体
约束
被约束 物体
约束
4 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体的作用力 三要素:
方向:
为图(d)所示?
若这样画,梁 AB 的受 力图又如何改动?
例5 不计自重的梯子放在光滑 水平地面上,画出梯子、 梯子左右两部分与整个系 统受力图。图(a)
解:
绳子受力图如图(b)所示
梯子左边部分受力 图如图(c)所示
梯子右边部分受力 图如图(d)所示
整体受力图如图(e)所示
提问:左右两部分梯子在A处,绳子对左右两部分梯 子均有力作用,为什么在整体受力图没有画出?
5 双铰链刚杆连接 (连杆约束)
本身不计重量; 两端具有铰链连接; 中间不受力;
约束反力必沿着两铰链中心的连线!
SCD
SCD
S BC
S BC
约束和约束反力
6. 固定端约束
约束与被约束物体彼此固结为一体的约束, 被约束的物体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约束反力在 整个接触面
§1-4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例6 画出固定斜面上小车的受力图
N
f
mg
N
f
mg
N1
f1
N2
f2 mg
例7 画出固定斜面上箱子的受力图
N
f
mg
暂时都算正确!
N
f
mg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 中逐渐精确化!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例1 分别分析刚体AC和AB的受力 P1 P2 C A B
北航理论力学部分课件
空间力系
FR y FR z
∑F =∑ F =∑ F
∑ ∑
ix iy
iz
= 0 = 0 = 0
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FR = FRx i + FRy j + FRz k = 0
FR =
F
+F
2 Ry
+F
2 Rz
=0
平面力系
FRx = FRy =
F ix = 0 F iy = 0
2010-11-27 8
理论力学
§1 - 0
力学模型与力系
•共点力系 共点力系(concurrent force system):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共点力系 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F1 F1
Fn
Fn
A
F2
A
F2
若共点力系中,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则称为平面 若共点力系中,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则称为平面 共点力系(concurrent coplanar force system)。 共点力系 。 若共点力系中,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则称为空 若共点力系中,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则称为空 间共点力系(concurrent noncoplanar force system) 。 间共点力系
§1 - 0
力学模型与力系
•刚 (rigid body):具有质量,考虑其形状和尺寸大小,其上 刚 ) 具有质量,考虑其形状和尺寸大小, 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或距离变化可以不计)的物体。 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或距离变化可以不计)的物体。
• 特点:所研究的问题与 特点: 物体的质量和姿态有关, 物体的质量和姿态有关, 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1-4第四次课
14
3. 湿摩擦力 当物体在气体或液体中有相对运动, 当物体在气体或液体中有相对运动,沿着接 触面也受到阻止相对运动的力 注意辨别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5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平板 的平板, 例 5: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 的平板,平板 平板上放一质量为m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µ 1;平板上放一质量为 的物体, 的物体,物体与平板之间的摩擦系数为µ 2。现以水 平力F拉平板 如图所示,试讨论F的大小与平板及 拉平板, 平力 拉平板,如图所示,试讨论 的大小与平板及 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关系 解:
1
(3)物体受力要发生形变, 当把力撤除后, 物 )物体受力要发生形变, 当把力撤除后, 体若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称为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 体若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称为弹性形变。 如果作用于物体的力超过一定限度, 物体就不 如果作用于物体的力超过一定限度 , 能完全恢复原状了, 这个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弹性限度。 能完全恢复原状了, 这个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这种被保留下来的形状称为塑性形变(范性形变) 这种被保留下来的形状称为塑性形变(范性形变) (4)常见的弹性力有压力、张力、支持力、弹簧 )常见的弹性力有压力、张力、支持力、 的弹力 桌面发生形变产生作用于物体的弹性力, 桌面发生形变产生作用于物体的弹性力 方向垂 直于桌面向上, 称为支撑力 支撑力; 直于桌面向上 称为支撑力; 绳子发生形变产生作 用于物体的弹性力, 方向沿着绳子向上, 称为张力 张力。 用于物体的弹性力 方向沿着绳子向上 称为张力。
4
思考题:为什么说弹性力是电磁相互作用? 思考题:为什么说弹性力是电磁相互作用? 当物体发生形变时, 当物体发生形变时,物体中分子原子间的距离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原子或分子间的电磁力就要反抗物体 发生形变,这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弹力。 发生形变,这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弹力。
理论力学 第一部分 总结
第三章 空间力系
小结
1.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1)直接投影法
Fx F cos F,i , Fy F cos F, j , Fz F cos F, k
(2)间接投影法(即二次投影法)
Fx F sin cos, Fy F sin sin , Fz F cos
2
第二章 平面力系
小结
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1)几何法:根据力多边形法则,合力矢为 FR Fi
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2)解析法:合力的解析表达式为
FR Fxii Fyi j
FR
2
Fxi
2
Fyi
cos FR,i
Fxi , cos FR
物体滚动时,滚动摩阻力偶矩近似等于M max 。
21
5.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
Fx 0 Fy 0 Fz 0
MxF0 My F0 Mz F0
6.几种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 (1)空间汇交力系
Fx 0 Fy 0 Fz 0
(2)空间力偶系
MxF0 My F0 Mz F0
10
12.桁架由二力杆铰接构成。求平面静定桁架各杆内力 的两种方法:
(1)节点法: 逐个考虑桁架中所有节点的平衡,应用平面汇交力系的 平衡方程求出各杆的内力。 (2)截面法: 截断待求内力的杆件,将桁架截割为两部分,取其中的 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出被 截割各杆件的内力。
11
点O的主矩,即
n
n
MO MO Fi xi Fyi yi Fxi
i 1
i 1
7
理论力学-c1-4
Ԧ )为保守力的充要条件是:
(
Ԧ
∇ × Ԧ = 0
∇:梯度算符,读作”nabla”
∇=ԦLeabharlann +Ԧ +
×:叉乘,定义为
≡ ,…
∇= Ԧ + Ԧ +
Ԧ, Ԧ, ≡ Ƹ , Ƹ , Ƹ
Ԧ × = − Ԧ + − Ԧ + −
第一章
14
练习:
1、判断是否为保守力
1 Ԧ = Ԧ + Ԧ +
2 Ԧ = 2 2 Ԧ + 2 2 Ԧ + 2 2
∇ × Ԧ = − Ԧ + − Ԧ + −
(1) ∇ × Ԧ = − Ԧ + − Ԧ + − = 0,保守力
对小球1列方程
1
−ሶ12 = cos 1 + 2 cos(2 − 1 ) − 1
2
2
ሷ1 = − sin 1 + 2 sin(2 − 1 )
对小球2列方程
− ሶ22 = cos 2 − 2 − − ሶ12 cos 2 − 1 − ሷ1 sin 2 − 1
详细证明查询高数(下册)
第一章
12
数学上可以证明,以下四个结论等价(彼此互为充要条件)
1、 න Ԧ Ԧ ⋅ Ԧ 与 → 所走路径无关
2、 රԦ ⋅ Ԧ = 0
3、∇ × Ԧ = 0
4、存在标量函数 Ԧ 满足Ԧ Ԧ = ∇ = Ԧ + Ԧ +
理论力学自学全部教程课件
边界条件:描述物体表 面受力情况的方程,根 据外力条件建立。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基 本概念、应力与应变的 关系以及基本方程,可 以对弹性力学有更深入 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 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06
理论力学应用案例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理论力学应用
强度分析
利用理论力学原理,对机械设备的零部件进行应力、应变 和位移分析,确保其在工作条件下不发生破坏或塑性变形 。
析物体的稳定性等。
03
运动学基础
点的运动学
01
02
03
矢量法
通过矢量来描述点的运动 ,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 度的矢量表示和计算。
直角坐标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点的 运动,通过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的分量来表示点的 运动状态。
自然法
借助自然坐标系研究点的 运动,用切向加速度和法 向加速度描述点的曲线运 动。
力对点的矩
力对某点的矩等于力的大小与力 臂(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的乘积,表示力使物体绕该点
转动的效应。
合力矩定理
在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对某点 的矩的代数和等于该力系的合力 对同一点的矩。该定理可用于求
解物体的平衡问题。
矩的应用
利用矩的概念和合力矩定理,可 以方便地解决物体在平面内的平 衡问题,如确定物体的重心、分
刚度分析
通过对机械结构进行刚度分析,可以确定结构在受力时的 变形程度,为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保证机械设备的精度和 稳定性。
动力学设计
理论力学可用于研究机械设备的动态特性,如振动、冲击 等,以合理设计机械设备的动力学性能,降低噪音,提高 使用寿命。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理论力学应用
飞行器结构设计
运用理论力学方法,对飞行器的机翼、机身等结构进行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分析,确保飞行器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安全性。
《理论力学(Ⅰ)》PPT 第4章
考虑摩擦的物体平衡问题: 分析物体的平衡状态 确定物体滑动趋势
解析法
物体平衡条件 0 Fs Fmax
几何法
物体平衡条件 0 α φ
自锁现象:主动力合力无论多大只要在摩擦
锥之内,必有全约束力与其平衡;主动力合 力无论多小只要在摩擦锥之外,一定不平衡
主动力合力
主动力合力
α
FR φ
FR
物体不可能平衡
aa
F
b
Fix 0 Fiy 0
F Fs1 Fs2 0
N1 N2 P 0 D
A
CP
M1
BM 2
F Fs1 Fs2 N1 N2 P
Fs1 N1
Fs2 N 2
M D Fi 0 M1 M 2 2N2a Pa F b r 0
M1 M 2 N1 N2 P
Qmin P tan(α φ)
α-φ P
1. 设物体处于有上滑趋势的平衡一般状态!
y
x
Q
Fs
PN
α
Fix 0
Q cos α Fs P sin α 0
Fiy 0
N Q sin α P cos α 0
Fs fN
解得: Q P tan(α φ)
2. 设物体处于有上滑趋势的平衡临界状态!
解:1. 设物体处于有下滑趋势的临界状态!
y
x Fix 0
Fmax Qmin cos α Fmax P sin α 0
Qmin
PN
Fiy 0
α
N Qmin sin α P cos α 0
Fmax fN
解得: Qmin P tan(α φ)
2. 设物体处于有下滑趋势的平衡一般状态!
第4章 摩擦
理论力学1A全本课件7章刚体的平面运动ppt课件教案
() ()
理论力学电子教案 C 机械工业出版社
理论力学电子教案 C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运动为圆周运动的合成 va vB;ve vA;vr vBA,
vAB 大小 AB,方向 AB, 指向与 转向一致.
根据速度合成定理 va ve vr , 则B点速度为:
vB vA vBA
理论力学电子教案 C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即平面图形上任一点的速度等于基点的速度与该点随图形绕 基点转动的速度的矢量和.这种求解速度的方法称为基点法, 也称为合成法.它是求解平面图形内一点速度的基本方法.
aB aA aBA aBAn
理论力学电子教案 C 机械工业出版社
aB aA aBA aBAn
其中:aBA AB ,方向AB,指向与 一致; aBAn AB 2 ,方向沿AB,指向A点。
即平面图形内任一点的加速度等于基点的加速度与该点随图形绕 基点转动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矢量和。这种求解加速度 的方法称为基点法,也称为合成法。是求解平面图形内一点加速 度的基本方法。
刚体作瞬时平动时,虽然各点的速度相同,但各点的加速
度是不一定相同的。不同于刚体作平动。
理论力学电子教案 C 机械工业出版社
[例1] 已知:曲柄连杆机构OA=AB=l,
取柄OA以匀 转动。 求:当 =45º时,
滑块B的速度及AB杆的角速度. 解:机构中,OA作定轴转动,AB作平面运
动,滑块B作平动。 基点法(合成法)
大小? √ ? √
方向√ √ √ √
作加速度矢量图,将上式向BA线上投影 aB cos 30 0 0 aBAn
aB
aBA
n
/c
os30
20 3
3 2 /
3 2
理论力学4hppt课件
间汇交力系:F '1,F2 ',F3'Fn ' 和附加力偶系 M1, M 2 , M n
Fi Fi
M i M O (Fi )
②由于空间力偶是自由矢量,总可汇交于O点。
40
F'R
M
M1
M
③合成 F '1,F2 ',F3'Fn '得主矢 FR
FR Fi ' Fi
(主矢 R ' 过简化中心O,其大小和方向与O点的选择无关)
M2
y
M3 x
M
M
2 x
M
2 y
M
2 z
;
cos M x ,
M
cos M y ,
M
cos g M z
M
显然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是:
M Mi 0
∵ M
M
2 x
M
2 y
M
2 z
Mx 0 ∴ My 0
Mz 0
37
[例3]求合力偶 z
b
h
F2 y
z
M1 M2 y
z M y
F1
F1
x
F2
M1 F1 b M 2 F2 h
1
2
3
4
2 F41 F3
3
3
x
5
100 (kN·cm)
[题4-5] (P103) 求F力对轴AB 的矩 。
z
B
a C
θ
A
D
F M AB (F ) (F sin sin ) a
28
[题4-5] 另解 (P103) 求F力对轴AB 的矩 。
z
B
M AB ( F )[ M A ( F )] AB
理论力学I-1第11次教学
z
y
ω
B j A Oi k C z
x
解:设单位矢量i´、 j´、 k´ 的端点分 别为A、B、C。 di VA ω i dt di ω i dt dj 同法可得: dt ω j dk ω k dt
u 2 2h 2
例 4–6 : 正 弦 平 动 机 构 如 图 示 , 已 知 OM=R 。 在 图 示 位 置 , =60°,滑道AB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0和a0,求此时杆OM的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y M R sin
O
x
A
B
s R
B
B
(1)平动刚体内各点在任一瞬时均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2)平动刚体内各点具有形状相同的运动轨迹。 刚体的平动归结为点的运动。
4.2.2刚体的定轴转动
1.定轴转动
定轴转动(rotation about a fixed axis):刚体运动时,刚体内某一 直线上的所有各点始终保持不动。保持不动的直线称为转轴(axis of rotation)。
逆着轴z看回去,若作逆钟向转动,则为正。 定轴转动方程 f (t )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
z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加速度
d dt d d 2 2 dt dt
3.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z
M r O
刚体绕z轴转动,角速度为,转向如图所示。M为 刚体内一质点,与z轴距离r为转动半径。
1引入固定直角坐标系如图示设物块上的点m的坐标为xyyxm?cothx???h2sin??x??可解出杆的角速度hx????2sin????hu?2sin?角加速度tdd???huhu?2??2?sinsin???当?45时hu2???222hu???例46
理论力学PPT课件第4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2019年9月20日
46
o
Cv
Av
2019年9月20日
1 .如 图 已 知 v ,, R ,求 v o , ?
解:
轮的瞬心在Cv
= v Rcos
vOC vOvtg
47
2 . 已 知 尺 寸 , 、 r.求 v c ?
A
解:
vc
C
r
AC
r
A Cv
vc ACCCv
且 vA 不平行vB 。
过A,B两点分别作速度 v A , v B
的垂线, 交点就是该瞬间的速 度瞬心Cv 。
2019年9月20日
29
2019年9月20日
30
2019年9月20日
31
2019年9月20日
32Biblioteka A0O 45o
B D 90o
例3 在图示四连杆机构中
O 1B=A B=l,A D =D B
35
下接[例4]
2019年9月20日
36
行星轮机构
2019年9月20日
37
③已知某瞬时平面图形上A,B
两点的速度 v A , v B 平行等值。
此时,平面图形的瞬心Cv在无穷远处,平面图形的角速度
=0, 图形上各点速度相 等, 这种情况称为瞬时平移。
若vA=vB,如右图所示。 则也是瞬时平移。
aA
R
aBcoso 3a0 Acoso60
30o
B
v B a B aBR2ctgo6 0 13R2
2019年9月20日
57
关于加速度瞬心的几点小结
1.一般情况下, 加速度瞬心与速度瞬心不是同 一点.
理论力学 第一章 1
第一章质点力学1.1§1.1 运动的描述方法一、参考系和坐标系参考系坐标系质点自由度质点位置描述:①位矢rr②坐标描述:直角坐标系:kz j y i x r r r r r++=右手正交系r r r 张纪平1kj i =×平面极坐标系:平面曲线运动rθ极角矢径⎭⎬⎫==)()(t t r r θθ空间曲线运动柱面坐标系:球面坐标系:(,,)P r θϕ张纪平2自然坐标系二、运动学方程及轨道1. 运动方程)(t r r r r =⎪⎬⎫==)()(t y y t x x 直角坐标⎬⎫=)(t r r 极坐标(平面运动)⎪⎭=)(t z z ⎭=)(t θθ2. 轨道把上述方程中的参数t 消去,则得质点的轨道方程。
张纪平3r r 24r t r v &&r &r ===2d d增加的方向.与直角坐标系不同的是,矢量沿质点所在位置的基d i i i ′−r r r d d d r r iv i r ==+r r r r 0lim d t t tΔ→=Δr d d d t t t 0lim t i t Δ→Δ=Δ0lim t j t θΔ→Δ=Δr j θ=r &d lim j j j ′−=r r r r r &&0d t t tΔ→Δi jθ=r r &&j i θ=−横向速度=&rv 7⎭⎬⎫=θθ&r v r例已知点的运动方程是= e (1-cos ωt ), = ωt ρ(),ϕ,其中e 、ω均为常数,求当t = π/ 2ω瞬时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r r r &&v =+r r i j ρρϕ+v r r r解:sin e ti j ωωρω=/2t πω=e i j ω=+()v 2ρϕ&&&eρa ρρ=−2a =+&&&&2cos e t ωρω=−()22sin e t ωω=ϕρϕρϕr r r 张纪平9222e i e jωω=−+a三、自然坐标系(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1、自然坐标ir 切向基矢r)(t s s =弧坐标:基矢:,沿轨道切线并指向s 增加的方向。
陈世民理论力学式
第一章 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1 质点运动的描述(1) 直线坐标系r xi yj zkr xiyj zk a r xi yj zkυυ=++==++===++r r r rr r r r r &&&&&r r r r r r &&&&&&&&& (2) 平面极坐标系r r 2r r re re r e a (r r )e (r 2r )e θθυθθθθ==+=-++r r r r r &&r r r &&&&&&& (3) 自然坐标系t2t ne v a e e υυυρ==+rrrr r & (4) 柱坐标系2t nz v a e e e e ze ρθυρυρρθ=+=++r r r &rrr r&&&2 牛顿定律惯性定律的矢量表述22d r ma m F dt==rrr(1) 直角坐标系中x y z F mxF my F mz⎧=⎪=⎨⎪=⎩&&&&&&(2) 极挫标系中2r kF m(r r )F m(r 2r )F 0θθθθ⎧=-⎪=+⎨⎪=⎩&&&&&&& (3) 直角坐标系中x y z F mxF my F mz⎧=⎪=⎨⎪=⎩&&&&&&3 质点运动的基本定理几个量的定义:动量 P m υ=rr角动量 L r m r P υ=⨯=⨯rrr rr冲量 21I P P =-r r r力矩 M r F =⨯r r r冲量矩 21t 21t H I I Mdt =-=⎰r r r r 动能 21T m 2υ=(1) 动量定理 dPF dt=r r(2) 动量矩定理 dLM dt=r r(3) 动能定理 d dTF m dt dtυυυ==r r r r g g 4机戒能守恒定理T+V=E1 细杆OL 绕固定点O 以匀角速率ω转动,并推动小环C 在固定的钢丝AB 上滑动,O 点与钢丝间的垂直距离为d ,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B T
NO
N CB N BC
O
T
C
D
N CB
G
以AB、BC和CO为研究对象,可确 定出A点反力方向。
C
ND
NO
A
NA
D
B
O
O
NO
MAz
MAy FAy
焊缝
槽钢悬臂梁
平面固定端约束
如果只在xy平面内研究运动,则固定端约束只限制物体x和y方 向的移动及绕z轴的转动,即平面固定端约束。
平面固定端的约束反力,可用两个正交分力和一个力偶矩来 表示。
A
A
FAy FAx
MA
一个固定端约束能否简化为平面固定端约束,完全取决于结 构在实际外载荷下可能的运动形式。
5.其它形式的约束 链杆(bar) :两端用光滑铰链与其它构件连接且不考虑自重的刚
杆。
A B
特点:是二力杆,提供双面约束。 反力方向:沿杆方向,通常假定受拉。 同一点处的两根不平行链杆等同于一 固定铰支座。
NA
N A
N NB A
活动铰支座可用与支撑面垂直的一 根链杆来代替。
NB
光滑球形铰链(smooth spherical hinge) :固连于构件上的小球嵌 入另一构件上的球窝内,若接触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即构成光 滑球形铰链。
NC
C
P2
ND
D
A
P1
B
C
N Ax A
P1
B
NB
C
N Ay
NC
例1–10:作出杆AB、CD的受力图并判定约束反力的方向。
A
D E D E
P B
NA
C
C
ND
E
NC
C
D
TEB
A
A
P
ND
D
B
TBE
D E
P
NC
C
无法判定A点约 束反力方向。
B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 确定A点反力方向。
例1–11:作出整体、AB与EF的受力图并判定约束反力的方向。
6. 同一系统中不同刚体的受力图,在同一约束处应注意体现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
例1–6:画出受力图,并判断A、B处的约束反力方向。
P A B A
P
NB
B
P
NB
NA
P
NB
A
B
A
B
在画受力图的练习中, 不采纳此种方案。
应用三力汇交理论,确 定出A处反力方向。
例1–7:作出杆AB、BEC的受力图并判定约束反力的方向。
G 1.杆AB的受力图
FBC
B
FABCB
C
A
3.滑轮B(不带销钉)的受力图
D
60
B
F2
B
FB
30
C
F1
G 4. 滑轮B(带销钉)的受力图
FBA F2
30 60
FCB
B
F1
例1–13:作出杆AB、CO、BC、滑轮O的受力图并判定约束反力 的方向。 C 设销钉在AB杆上。
外力(External force):外界作用于所研究系统上的力。
内力(Internal force) :所研究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
画受力图的步骤可归纳为: 1. 取出分离体,并画出其简明轮廓。 2. 画出分离体所受的全部主动力。 3. 在分离体原来存在约束的地方,按照约束类型,逐一画出所 有约束反力。 4. 依据二力杆、三力汇交、力偶(矩)理论,尽可能判别出约束 反力的作用线位置和反力指向。 5. 在画受力图时不必画出内力。
FN
小球
Fz
小球
Fy
Fx
球窝
球窝 与铰链相似,球铰提供的约束力是一个过球心、大小和方 向都未知的三维空间矢量FN ,常用三个大小未知的正交分力Fx 、 Fy和Fz来表示。
盆骨与股骨之间的球铰联结
向心推力轴承(止推轴承)
1.4.2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解除约束原理:当受约束的物体在某些主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 若将其部分或全部的约束除去,代之以相应的约束反力,则物体 的平衡不受影响。 分离体(Isolated body):把要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的联系中假想地 分离开来,然后画出该物体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力。这样取 出的物体称为分离体。 受力图(Free–body diagram):画有分离体及其所受的全部主动力 和约束力的图。
B P A E
C
B
E
C
B
N BC N CB
E
C
B
N BC
NA
P A
例1–8:系统平衡,作出杆AC、BC的受力图并判定约束反力的 方向。 P
C
C
D
E B
C
NC
D
A
A
C
NC
P
NA
D TDE A
TED
E
NB B
例1–9:作出梁AC、CD的受力图并判定C处约束反力的方向。
A
P1
B
C
P2
D
C
P2
D
4.固定端(fixed end support)
固定端约束:物体的一部分固嵌于另一物体的约束,其特点是限 制物体的移动又限制物体的转动。
P A
y为变形后的梁轴线形状 固定端约束保证 y( A) 0
FAz
作用在物体固嵌部分上 的约束反力是一个任意分布 FAx 力系,通常将其简化为一个 MAx 主矢和主矩。
P
C
B
P
C
B
ND
A E F
D
NA
E A
F
D
C
P
NC
B
C NC TFE
ND
NA
F
E A
F
TFE
D
A
D
60
30
C
例1–12:如图所示,重物重G,用钢丝绳挂在 B 支架的滑轮B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绕在铰车D 上。杆AB与BC铰接,并以铰链A,C与墙连接。 如两杆与滑轮的自重不计并忽略摩擦和滑轮 的大小,试画出杆AB和BC以及滑轮B的受力 图(分滑轮带销钉与不带销钉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