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阅读古代文言文,理解古文的基本意思。

2. 学生能够使用古文词汇,进行基本的古文造句。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古文知识,进行古文鉴赏和批评。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文课文、古文词汇表、古文翻译本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用精心准备的图片或故事情节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学习古文基本知识1. 教师向学生介绍古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古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打下古文基础。

步骤三:阅读古文课文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选定的古文课文,并逐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

2. 学生边听边读,边跟读古文课文,加深对古文课文的理解。

步骤四:词汇练习1. 教师给学生分发古文词汇表,让学生逐个背诵和使用这些古文词汇进行造句练习。

2. 教师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古文词汇竞赛,以加深学生对古文词汇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步骤五:古文批评与鉴赏1. 教师向学生介绍古文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用批评眼光看待古文作品。

2. 教师指导学生对选定的古文进行鉴赏和批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步骤六:小组讨论和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古文课文的深度解读和分析,然后分组展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2.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点评,促进学生分析和思考。

步骤七:总结和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形成古文阅读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教学扩展:1. 给学生布置一篇古文作文,要求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和词汇进行写作。

2. 组织学生进行古文阅读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积极性、对古文的理解等方面。

2. 教师设定考试题目,测试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反思(特级教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反思(特级教师)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书戴嵩画牛》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过程】一、认识戴嵩、苏轼、斗牛图二、读题目——书的意思,断句三、读文(一)读通课文1.自读2.多音字: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一日曝书画(“曝”字的书写及含义)3.两个难读的句子:(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二)注释解意1.自己结合注释理解2.互相释义(1)师说生对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2)动作互猜拊掌大笑【师动作,生猜】笑而然之【生做动作】(3)看图释义尾搐入两股间掉尾而斗(4)互动释义谬矣——然也四、知人(一)品杜处士之“爱”1、读第一段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知“爱”之态(1)一个字概括——爱(2)爱的表现——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曝,所宝以百数3、现人之“神”读出杜处士的爱不释手,自醉自得之态(二)悟小牧童之“笑”1.读第二段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2.品“笑”之味牧童拊掌大笑——笑谁?(戴嵩画错,杜处士爱错,众人捧错)牧童为什么会“笑”——不知戴嵩,更不知“斗牛图”,只看见“牛斗的姿态,牛尾巴的位置”,生活与关注点(杜处士关注画的艺术)。

想象:成年后的牧童还会童言无忌吗?由此更知道牧童“笑”的真、纯,可贵;笑而然之——“然”什么?(杜处士的胸怀和对艺术的态度:一赞话有道理,二赞童言无忌“真”)可否换位——不可。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曹冲称象》,并熟读成诵。

2.理解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置”“称”“去”等,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

3.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洁和韵味,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

清晰、有条理地阐述曹冲称象的步骤和原理。

2.难点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特点,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曹冲称象办法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5 分钟)1.展示大象的图片,提问学生:“如果在古代,要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你们能想到什么办法?”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简单评价。

3.引出课题:“在古代,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想到了一个独特的办法来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曹冲称象》。

”二、初读文言文(10 分钟)1.教师范读文言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互相纠正读音和停顿。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4.全班齐读,力求读得准确、流利。

三、理解文意(20 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疑难字词和句子,尝试共同翻译。

3.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字词:“置”(放置)、“称”(称重)、“去”(减去)、“然”(这样)句子:“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5.邀请小组代表汇报翻译成果,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6.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述文言文的内容。

四、探究称象过程(15 分钟)1.让学生再次默读文言文,找出描述曹冲称象步骤的句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文言文和作文写作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文言文和作文写作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文言文和作文写作一、引言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和作文写作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培养优秀的作文写作能力,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二、文言文教学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民族写作的文学形式,以文言文字构成的文学作品,具有古朴、严谨、正式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词汇特点以及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2. 文言文的阅读(1)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提前对文言文进行整理和解读,针对生涩难懂的词句进行注解和解释,让学生在课前对文言文有初步的了解。

(2)阅读理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句逐词地阅读文言文,对生词、长句进行解析,并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

(3)文言文作品的背景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作品。

3. 文言文的演讲和表演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演讲和表演。

通过演讲和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三、作文写作教学1. 作文写作的步骤(1)话题选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丰富的话题供学生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话题。

(2)素材收集:鼓励学生进行素材收集,帮助他们扩宽思路,丰富写作内容。

(3)构思和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和组织,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4)初稿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初稿写作,注重语言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

(5)修改和润色:引导学生对初稿进行修改和润色,使文章更加完美。

2. 作文写作技巧(1)注意语言表达: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句式进行写作,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2)注重结构和层次: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文章的结构和层次,使整篇文章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六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

六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

六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教案名称:六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语法结构;2. 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文言文中的词句;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以《孟子·离娄下》为例,教学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学习文言文的意义;2. 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15分钟)1. 基本概念讲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相比现代汉语有明显的差异;2. 特点解读:主要包括词汇、句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3. 语法结构讲解:重点解读文言文中的常见短语、句式结构等。

三、示范(20分钟)1. 教师先读一段文言文,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2. 解读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3. 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鼓励他们参与翻译和解读。

四、练习(25分钟)1.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文言文段落进行阅读,借助词典和课本等参考资料解读其中生僻字、短语;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翻译。

五、反思(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回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自己在文言文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生僻字和句式结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之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教师下一步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识读水平。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词句和句子结构,增强了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加练习,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精选3篇教学设计篇1: 22.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伯牙鼓琴》。

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哉、巍、弦”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

知音世所稀。

知音共饮醉当歌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

(都有“知音”一词。

)3.教师过渡,板书课题。

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伯牙鼓琴》。

(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

“鼓”是什么意思?(弹。

)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大声读课文,争取读通课文(2)指名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

“少选之间”的“少”读shǎo。

“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读shānɡ。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一个“为”读wéi,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wèi,表示行为的对象。

2.教师出示课件,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

3.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

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应放在首位。

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并品悟出文言文的美感。

这篇文言文篇幅很短,适合反复诵读,所以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新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新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古诗词;3.能够读懂课文并理解作者的用意;4.能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文。

二、教学内容1.课文《观鱼》;2.生字词:观察、晕黄、稠密、鲤鱼、哗哗声、凝视、剪影等;3.古诗词:《观沧海》;4.课堂练习及作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本单元的主题为文言文,首先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提醒学生区别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区别,以及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和常见短语等。

2. 学习课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分析课文:通过分段的形式,逐个分析课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学习古诗词:让学生学习与本课文相关的古诗词《观沧海》,并分析其中的用词、修辞手法和意义。

3. 课堂练习及作文•区分汉字: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分辨不同意思相同或者相似的汉字。

•填词: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充生字词,巩固词汇的学习。

•理解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

•写作:让学生依据本课文的题材,写一篇与观察相关的作文。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开拓思路,同时注意语言文字的表达规范。

四、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课堂讨论:通过对学生的提问,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内容。

•作业批改:根据作业内容,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不要放弃重新改写迭代,不断强化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可以采用以下拓展方式:•学习更多的古诗词,如唐诗宋词等。

•学习更多的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解。

•多读文言文,锻炼阅读能力,丰富文学知识。

六、教学总结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注意语文知识,如生字词、古诗词的学习,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五六年级的语文文言文

五六年级的语文文言文

五六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摘要:一、文言文的重要性1.提高文学素养2.丰富历史知识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二、如何学习文言文1.扎实掌握现代汉语基础2.学习古汉语语法和词汇3.多读多练,积累经验三、文言文学习的技巧1.结合注释理解文章2.学习经典,领略古文之美3.学会分析和总结文章结构四、文言文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2.注重朗读,培养语感3.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正文: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丰富历史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如何在这个阶段有效率地学习文言文,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要扎实掌握现代汉语基础。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打好现代汉语的基础,才能在学习文言文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汉语的语法和词汇。

此外,学习古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读多练来积累经验。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有许多技巧值得学生们注意。

首先,要结合注释理解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要及时查阅注释,通过注释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的内容。

其次,学习经典,领略古文之美。

可以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进行学习,如《论语》、《孟子》等,通过这些作品来感受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最后,学会分析和总结文章结构,这对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教师也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通过讲故事、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其次,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古汉语的音韵和节奏。

最后,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教师可以将文言文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言文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文言文》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较基本的方法是诵读,较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

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全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

2.能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难点1.懂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学弈》。

(简介孟子)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是什么意思?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3.课件出示本课易读错的字词,学生齐读。

(诲、惟、鸿鹄、弓缴、弗、矣、与,强调“为”是个多音字)4.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分小组自学,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

2.理解句意。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

)(2)使弈秋诲二人弈。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通用1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难点:读通,读懂文言文,能够结合注释理解疏通全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读单元导语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读书作文,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打开练习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口头完成各题,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正式学文: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全部精力.)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yuacute;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不能照读译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听课文录音)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三,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老师指导学生标出停顿的符号.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5.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读文后注释,标出重点的部分要求学生记忆.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3.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2. (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 后一个三心二意.)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同学是相同的老师教的,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很好,而有些同学成绩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不是智力的差异,而是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每节课都能专心致志地听讲的,学习成绩优秀;上课时三心二意的,学习就落后.所以,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也好,学习技艺技能也好,都要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去学,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yugrave;御kograve;u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4. 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读准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3)请学生参考注释,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太阳在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2)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里的温度来判断的.)(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补充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zōu陬yigrave;邑(今山东曲fugrave;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1)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2)孔子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背诵课文.板书设计:1,文言文两则一人专心致志(成功)学奕一人三心二意(失败)两小儿辩日日始出近大如车盖一儿日中时远小如盘盂(大则近,小则远) 孔子不能决也日初出远沧沧凉凉一儿日中时近热如探汤(凉则远,热则近)参考译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文言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文言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文言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2.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运用阅读策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4.理解文言文中的哲理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语文阅读中,文言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水平意义重大。

2.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掌握了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后,我们就要学习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阅读策略的运用:阅读策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阅读行为,帮助学生获取、理解、分析和评价信息的心理过程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需要运用阅读策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4.文言文中的哲理和价值观:文言文中蕴含着许多哲理和价值观,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2.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阅读策略的运用;4.文言文中的哲理和价值观。

四、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新课1.开场白:通过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初步认识。

2.导入提问:让学生回答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2.讲解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讲解阅读策略的运用;4.讲解文言文中的哲理和价值观。

第三阶段:教学实践1.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言文阅读,并进行分组讨论;2.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解答。

第四阶段:作业布置1.让学生自选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析;2.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经典名句中蕴含的哲理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师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语言表达和问题解答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实践:文言文阅读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特点,并积极领悟蕴含在其中的哲理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的教学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的教学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学生对此产生畏惧感。

因此,探索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文言文的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可以通过讲文言文小故事、开展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注重朗读,培养语感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对文言文的语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师可以先进行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逐句朗读,纠正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3.讲解重点词汇,夯实基础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生僻词汇和特殊句式,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教师应该重点讲解这些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结合历史背景,加深理解学习文言文不能脱离其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教师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二、文言文的实践教学1.创设情境,模拟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模拟实践。

比如可以让学生模拟古代文人进行诗文创作,或者模拟历史事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拓展阅读,提高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选择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文言文读物,如《论语》、《史记》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结合生活,应用实践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中蕴含的智慧应用到生活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用来提醒自己谦虚好学,“学而不思则罔”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学思结合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文言文二则》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教材,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学习两篇古代的文言文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从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两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分析。

一、主要内容该课程包括两篇古代文言文,分别是《晏子春秋·兵法》和《韩非子·难一》。

《晏子春秋·兵法》是一篇介绍军事战争的文章,主要讲了打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策略。

其中有一句话“我们的兵如同翻滚的锅铲一样,乱七八糟,没有规律,就像玩啤酒瓶子一样”,是很经典的句子。

这句话的意义是说虽然在打仗的时候,有时情况是非常混乱的,但是作为军队的统领者必须要有一种法则和思维的规律,才能够有效指挥。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希望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军队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韩非子·难一》是一篇关于哲学和人生的文章。

该文章通过讲述一个人如何处理森林里捡到的羊和一只大蛇的故事,来说明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的主题是“为什么有些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应该怎么做才能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关于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还可以学到很多关于语文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言文语法结构: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学生需要认真理解一些古代汉语的用法,例如“将”和“把”的用法、“之”和“的”等等。

2、词语用法:学生需要学会一些特殊的古代词语用法,例如“然则”、“耳目”、“眼前”等等。

3、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例如比喻、排比、夸张等等,学生需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4、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来掌握一些关于生活和人生的道理和经验,例如“冷静思考”、“深思熟虑”等等。

总之,学习《文言文二则》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些关于生活和人生的哲理和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文言文两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文言文两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文言文两则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

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

教案一小学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学

教案一小学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学

教案一小学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学教案一:小学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教学引言: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古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以古文阅读为核心,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2.理解古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3.掌握《庄子》、《论语》等经典古文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教学内容:(1)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2)古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3)《庄子》、《论语》等经典古文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重难点:(1)古文阅读的特点和方法;(2)经典古文的阅读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古文的背景、特点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古文;(2)示范法:通过示范阅读,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古文阅读方法;(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2)启发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古文的内涵;(3)适应学生不同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教学流程1.导入:介绍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引起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2.讲授古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1)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起源和发展,加深对古文的认识;(2)介绍古文的特点,如语言繁复、词汇冗长等,提醒学生阅读时需要耐心和细心;(3)讲解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如抓主题、理解句子结构等。

3.示范阅读:(1)选择一段适合学生水平的古文,展示正确的阅读技巧;(2)注重对古文内容和意义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题,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2)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评,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教案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3. 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古今异义,如“汤”“去”“走”等。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古代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导入,如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读书等,引出课题《文言文二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节奏。

3. 学生齐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三)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文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惑。

3. 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四)深入探究,体会道理1. 学生自由朗读《伯牙鼓琴》,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2.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 学生朗读《书戴嵩画牛》,思考:牧童为什么说这幅画画错了?杜处士听了有什么反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总结两则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六)布置作业1. 背诵《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

2. 把这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文意,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同时,要关注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文言文二则》教案(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文言文二则》教案(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文言文二则》教案(新)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经典文言文二则》,使学生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理解文言文的句意和篇章结构。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文言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语法结构。

2. 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准备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文言文二则》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针对学生的辅助材料,如词语解释和语法规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介绍《经典文言文二则》的背景和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如词汇用法、句式结构等。

3. 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 分组阅读文言文,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思考和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上一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有所掌握。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其中的句意和篇章结构。

3. 分析文言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境和表达方式。

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言文的内容,提高其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1. 复前两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继续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3. 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情节发展和思想内涵,培养其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4. 结合现代语言,让学生比较古代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其对文言文的态度和兴趣程度。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练,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语言表达:评价学生用现代汉语表达古代文言文意思的能力,包括句子结构和词汇运用。

4.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言文,拓展其文言文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征和用法。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4.能够读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正确地朗读和表演。

二、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用法和语法。

2.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什么是文言文1.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起源。

2.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征和用法。

第二课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如句子结构、动词用法等。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

第三课如何读懂文言文课文1.熟悉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断句、注音等。

2.初步了解如何读懂文言文课文。

第四课朗读和表演文言文1.学习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2.学习如何正确表演文言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PPT或讲解方式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阅读练习:让学生朗读和理解文言文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互动讨论:通过问题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用法。

4.朗诵表演:通过个人或团体表演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估1.朗读评估:通过朗读测试,检测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小组合作评估: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检测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个人表演评估:通过个人表演方式,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六、教学建议1.多使用例句:让学生多读一些例句,加深理解和记忆。

2.讲解互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文言文的疑难问题和老师进行讲解互动。

3.增加阅读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文言文课文或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和兴趣。

七、教学实施1.授课方式:课堂讲述,互动讨论,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个人表演等。

2.时间分配:每次课时90分钟,共四次课。

3.教学资料:教材、PPT、文言文例句、课后练习题目等。

八、教学反思1.按照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详细讲述,但在文言文的朗诵和表演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陋室铭》原文及解释原文山不在⑴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

斯⑷是陋室,惟⑸吾德馨⑹。

苔痕上⑺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⑻,往来无白丁⑼。

可以调素琴⑽,阅金经⑾。

无丝竹⑿之乱耳⒀,无案牍⒁之劳形⒂。

南阳⒃诸葛庐⒄,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⒅?”注解(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这里用为动词,成为名山。

(3)灵:这里用为动词,成了灵异的水。

(4)斯: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上。

(8)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没有官职的人。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

素,不加装饰的。

(11)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一说《金刚经》。

(指佛经)(12)丝竹: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使……劳累。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

杨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18)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原文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里、陆上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很多。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大多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秽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的人,该是很多了。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水鸟叫声。

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洲:河中沙洲。

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淑:善,好。

逑(通仇):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务):睡醒。

寐(音妹):睡眠。

思:语助。

服:思念。

悠:忧思貌。

辗:半转。

反侧:反身,侧身。

琴:五弦或七弦乐器。

瑟:二十五弦乐器。

友:交好。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钟:金属打击乐器。

鼓:皮革打击乐器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编辑本段]注释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芦苇。

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念.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sù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

溯洄,逆流而上。

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沿着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寻找她。

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

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样子。

现在写作“萋萋”。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登,上升。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ì):水边。

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饮酒二十首【全】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