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合集下载

巴以冲突的根源与历史背景

巴以冲突的根源与历史背景

巴以冲突的根源与历史背景巴以冲突是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长期敌对和紧张关系。

这场冲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巴勒斯坦地区受到了欧洲犹太人的移民激增和锡安主义运动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冲突的历史背景和根源,本文将探讨巴以冲突的起因以及主要历史事件。

一、巴以冲突的起因巴以冲突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巴勒斯坦地区。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犹太人开始大规模地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他们希望在这个地方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这一运动被称为锡安主义,由奥地利籍的犹太人西奥多·赫兹尔(Theodor Herzl)发起。

赫兹尔认为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的国家,才能消除对犹太人的迫害和歧视。

然而,这一移民潮导致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冲突和紧张局势。

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主要是阿拉伯人居住,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土地被犹太人占领。

阿拉伯人认为西奥多·赫兹尔的锡安主义是对他们的侵略,并对犹太人的移民进行了抵制。

二、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势变迁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地区被分割成几个部分,有些归英国委任统治,有些则被法国统治。

这种分割加剧了阿拉伯人对于巴勒斯坦地区控制权的争夺。

同时,犹太人也越来越多地涌入巴勒斯坦地区,导致了更多的冲突。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迫害和屠杀,这进一步激发了犹太人建立自己国家的渴望。

世界对于犹太人的同情和支持也日益增加,这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于犹太人建国的呼声。

3. 联合国划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47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分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国家。

然而,阿拉伯人拒绝接受这个划分方案,并于1948年发动对以色列的战争。

犹太人则宣布建立以色列国,这引发了巴以冲突的全面爆发。

三、巴以冲突的演变自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与巴勒斯坦人进行激烈的冲突。

这场冲突的演变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阶段:1. 1948年至1967年:战争与占领在建国战争中,以色列成功地击败了来自阿拉伯国家的进攻,并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大部分领土。

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
9.11
• 美国受到阿拉伯恐怖份子的攻击,使阿拉伯回 教极端势力与美国结怨的以巴冲突成为新闻的焦 点之一。很多人不明白美国为何要「偏袒」以色 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又由何而来? • 这要由犹太人的复国运动(也称锡安山运动 Zionism: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相传古犹太国 王大卫在锡安山建犹太教圣殿,现遗址只有一段 哭墙。锡安山被犹太人视为圣山,因此成为犹太 人复国的象征。)说起。

不过,即使我们理解了以色列人的感情, 事分两造,我们还要理解阿拉伯人的感情。 圣殿山是犹太人三千年的圣地,却也是阿拉 伯人一千三百年的圣地。公元638年,阿 拉伯人征服耶路撒冷。据说伊斯兰的开教祖 师穆罕默德是从圣殿山升天的,691年这 里建造了阿克萨清真寺(ElAksaMo sque)。从此圣殿山成为继麦加和麦地 那之后的伊斯兰第三圣地。
中东和平进程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 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发动, 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每次战争都 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 造更多的难民,双方的你不仁我不义 也产生了更多仇恨。
二、巴以冲突的关键
• 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谈中的主要问题是耶路撒冷地位、 边界划分、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犹太人定 居点和水资源等关键问题。 • 耶路撒冷:被信仰挤爆的圣地 • 有一幅古地图。一个圆城耶路撒冷是 世界中心,亚洲、非洲和欧洲是三片叶子, 对称地从中心伸展开去。这幅地图,很形 象地说明了中世纪时耶路撒冷在欧洲和中 东的地位——这是世界的圣地。
3、犹太复国运动的兴起
• 而在东欧犹太人处境始终未获改善,在十九 世纪上半叶,俄国掀起一场德国纳粹之前最大规 模的反犹屠犹狂潮,犹太人血流成河。历史学家 指出这场「屠犹运动」共杀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 人。 • 正是这一场大屠杀促成犹太人复国主义的兴 起。当时一批俄国犹太知识份子著书立说,指出 犹太人要获得彻底解放,不能再寄人篱下等待寄 居国的统治者施予解放,要实行自我拯救,必须 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犹太人的唯一出路只有返 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起因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起因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起因巴以冲突是指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长期存在的争端和武力冲突。

这场冲突的历史背景根植于上个世纪初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移民浪潮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以及导致冲突爆发的起因。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巴以冲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这个时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提出建立犹太国家的设想。

随着犹太人移民的增加,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占比也逐渐增长。

20世纪初,巴勒斯坦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的托管地。

英国主要是通过1917年的巴尔福尔宣言来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并试图平衡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利益。

然而,随着犹太人移民的增加和巴勒斯坦人口的增长,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让巴以之间的紧张关系陷入困境。

第二部分:起因巴以冲突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导致冲突爆发的一些关键事件。

1. 犹太人移民增加:在20世纪初,犹太人移民激增,他们大量涌入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人的移民浪潮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满和恐慌,认为犹太人的到来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威胁。

2. 巴尔福尔宣言:1917年,英国发表了巴尔福尔宣言,承诺支持建立犹太国家的设想。

这一宣言引发了巴以之间的紧张关系,阿拉伯人认为这是对他们权益的背叛。

3. 犹太复国主义的崛起:20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巴勒斯坦地区兴起,并开始组织建立犹太社区和农场。

这些犹太人的活动再次引发了阿拉伯人的不满和抵抗。

4. 地区政治动荡:巴勒斯坦地区的政治动荡也对巴以冲突造成了影响。

例如,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分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国家。

然而,这一决议引发了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武装抵抗,导致战争爆发。

总结: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和起因相互交织,涉及到犹太人的移民、阿拉伯人的民族主义、地区政治动荡等多个方面。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演变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演变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演变巴以冲突是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和领土争端。

这场冲突始于20世纪,涉及到众多政治、宗教和社会问题。

为了深刻了解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演变,必须回顾相关事件及其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1. 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巴以冲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当地犹太和阿拉伯人民对巴勒斯坦地区主权的争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为解决阿拉伯人民和犹太人民之间的矛盾迈出了第一步。

2. 锡安主义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犹太民族主义者提出的锡安主义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锡安主义旨在建立犹太国家,将巴勒斯坦作为犹太人的主权土地。

3. 巴勒斯坦国民主义:与之相对,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民也渴望建立一个属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国家,开始形成了巴勒斯坦国民主义的思潮。

二、冲突演变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及其周边地区的政治形势持续动荡不安。

英国开始对巴勒斯坦地区实行管辖,并提供了犹太人移民到该地区的支持。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导致了大量犹太人寻求避难所。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正当归属地,加剧了巴以矛盾。

3. 1947年的联合国划分方案:联合国提出了一个划分巴勒斯坦土地的方案,将其划分为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

然而,这个方案被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和阿拉伯国家所拒绝。

4. 以色列建国:随着联合国分割方案的实施失败,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

这导致了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武装抵抗,开始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5. 从战争到和平进程:自1948年以来,巴以冲突加剧,双方在多次冲突中争夺领土和资源。

尽管和平进程经历了许多起伏,但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和平协议,如奥斯陆协议和沙龙和平协议。

三、影响与前景1. 人道危机:长期冲突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

巴以冲突已经给该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2. 区域稳定:巴以冲突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巴以冲突的历史分析与冲突动因

巴以冲突的历史分析与冲突动因

巴以冲突的历史分析与冲突动因巴以冲突是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和领土争端。

这个冲突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给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和痛苦。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冲突的历史以及冲突的动因,本文将对巴以冲突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历史背景巴以冲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巴勒斯坦地区属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崩溃,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的托管地。

这引发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之间的争端。

二、冲突动因1. 宗教和领土争端巴以冲突的根源之一是宗教和领土争端。

巴勒斯坦地区一直是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圣地,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都宣称对这片土地有权利。

犹太复国主义者希望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的国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

然而,这导致了巴勒斯坦人对自己土地的失去感和对以色列的反抗。

2. 领土争议和边界问题巴以冲突的另一个动因是领土争议和边界问题。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一直存在着领土争议,尤其是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以色列将耶路撒冷视为其首都,但巴勒斯坦也声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一部分。

这导致了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对立和纷争。

3. 资源争夺资源争夺也是巴以冲突的一个重要动因。

巴勒斯坦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能源,而以色列控制了这些资源的分配。

这导致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和对以色列的抵抗,加剧了冲突的恶化。

4. 政治、经济和社会不平等巴以冲突的另一个动因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

以色列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对巴勒斯坦有着相对优势,这导致了巴勒斯坦人的失去感和对以色列的不满。

同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巴以双方的对立和冲突。

三、冲突的影响巴以冲突对中东地区以及国际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冲突导致了巴以双方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两国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其次,冲突导致了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和动荡,给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威胁。

巴以冲突来龙去脉

巴以冲突来龙去脉

巴以冲突来龙去脉巴以冲突,指的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长期冲突。

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以色列在英国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国家,而巴勒斯坦人则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与以色列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战争。

这场冲突导致了许多人的死亡和流离失所,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矛盾也一直存在至今。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渊源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开始从其他地区迁移到巴勒斯坦地区,并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建立了耶路撒冷作为其首都。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许多城市和庙宇,包括耶路撒冷的大卫城和所罗门神庙。

然而在公元前63年左右,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人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区,并将犹太人赶出了这个地区。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巴勒斯坦地区先后被阿拉伯人和蒙古人占领。

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化在17世纪,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阿拉伯人开始涌入巴勒斯坦地区,并在该地区定居。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拉伯人在该地区的比例逐渐增加,相反犹太人的数量则逐渐减少。

三、以色列的成立和领土争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决定将巴勒斯坦地区划归英国委任统治地。

在1920年,英国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两部分。

在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以色列国宣布成立。

然而,这一宣布也引发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色列的成立侵犯了他们的权利。

四、六日战争和领土争端的升级在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了六日战争,迅速占领了埃及、叙利亚、约旦和加沙等地区。

这场战争导致了许多巴勒斯坦人的死亡和流离失所。

随着战争的结束,以色列开始在占领的领土上建立犹太人定居点,这进一步加剧了领土争端。

五、和平进程的失败为了解决巴以冲突问题,国际社会进行了多次和平谈判。

然而,这些谈判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直到现在,巴以双方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和分歧,包括领土、难民、水资源等问题。

巴以冲突的前因后果

巴以冲突的前因后果

巴以冲突的前因后果
巴以冲突的前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移民激增,以及犹太人建立独立国家的愿望。

这导致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以下是巴以冲突的一些主要前因和后果:
前因:
1.犹太人移民:犹太人从19世纪末开始大规模移民到巴
勒斯坦地区,导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对土地和资源的争夺。

2.地区政治争议:巴勒斯坦地区的政治状况复杂,涉及到
多个利益相关方,如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犹太人、英国殖民政府等。

3.宗教冲突: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圣地,宗教和文化差异加剧了巴以冲突。

4.领土争议: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声称对巴勒斯坦地
区拥有主权,争夺土地和边界问题成为冲突的核心。

后果:
1.战争和暴力:自20世纪初以来,巴以冲突导致了多次
战争和冲突,包括1948年的独立战争、1967年的六日战争、1987年的第一次巴勒斯坦起义等。

2.难民问题:冲突导致大量巴勒斯坦人成为难民,逃离家园,寻求庇护和安全。

3.领土争议:冲突导致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争议仍然存在,包括东耶路撒冷、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控制权。

4.国际关系紧张:巴以冲突不仅在中东地区引起了紧张局势,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各国之间的分歧和冲突。

5.和平努力:巴以冲突促使国际社会进行多次和平谈判和调解,如奥斯陆协议、坎佩·大卫协议等。

然而,至今仍未能实现持久和平。

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冲突是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长期冲突,涉及到领土争端、安全问题、人权问题等。

这个冲突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巴勒斯坦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

随着犹太人移民的增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加剧。

在二战期间,纳粹大屠杀加剧了犹太人对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的渴望。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个国家。

但是,这个决定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在1948年至1949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中,以色列获得了更多的领土,而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家园,成为难民。

自那时以来,巴以冲突一直持续着。

争议的核心问题是领土和安全。

巴勒斯坦人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则坚持要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此外,还存在着关于耶路撒冷的争议,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归还问题。

冲突期间,双方都采取了各种手段来争夺领土,包括军事行动、恐怖袭击、报复行动等。

这导致了大量的死亡和伤害,以及数以千计的难民。

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促进巴以和平进程,包括通过中东和平进程、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协议等。

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仍然非常困难,双方的分歧和争议依然存在。

巴以冲突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妥协,以实现长期和平与稳定。

历史根源巴以冲突的深层解析

历史根源巴以冲突的深层解析

历史根源巴以冲突的深层解析巴以冲突,指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

这场冲突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这段时间内,巴勒斯坦逐渐成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争夺的地区。

本文将对巴以冲突的深层根源进行解析,以更好地理解这场冲突的历史和背景。

1. 地缘政治争端巴以冲突的深层根源之一是地缘政治争端。

在20世纪初,犹太人开始迁徙至巴勒斯坦地区,并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支持。

然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对这种迁徙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自己是该地区的合法居民,不应被犹太人取代。

2. 宗教与领土纷争巴以冲突的另一个深层根源是宗教与领土纷争。

巴勒斯坦地区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

犹太人认为这片土地是上帝赐予他们的,希望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的国家。

然而,阿拉伯人同样认为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宗教根据地,他们反对将其割让给犹太人。

3. 领土争夺与疆界问题巴以冲突的第三个深层根源是领土争夺与疆界问题。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一直存在着疆界争议。

双方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控制权发生争议,特别是关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争夺最为激烈。

巴以双方对于未来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在这些地区的定居和自治权问题存在分歧。

4. 难民和归国权巴以冲突的深层根源之一是难民和归国权问题。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难民,逃离自己的家园。

这些难民及其后代一直要求归还失去的土地和财产,并坚称自己有权回到巴勒斯坦。

5. 人权和政治自治最后,巴以冲突的深层根源还包括人权和政治自治问题。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直争取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拥有真正的人权和政治自治。

然而,以色列认为自己必须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并且对于巴勒斯坦的自治要求存在保留。

总结: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十分复杂,涉及地缘政治争端、宗教与领土纷争、领土争夺与疆界问题、难民和归国权以及人权和政治自治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深层根源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巴以冲突的背景和原因,并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巴以冲突的根源

巴以冲突的根源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秦晖的关于巴以冲突的由来

秦晖的关于巴以冲突的由来

秦晖的关于巴以冲突的由来秦晖是中国著名的中东问题专家和学者,他对巴以冲突的由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巴以冲突是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长期冲突和争端,涉及到领土、宗教、政治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以秦晖的观点为基础,介绍巴以冲突的由来。

巴以冲突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巴勒斯坦地区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随着犹太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迁徙增多,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到来产生了抵触情绪。

这种矛盾在20世纪初的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升级,形成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

英国在巴勒斯坦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试图解决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

然而,这些政策并未取得成功,相反,矛盾进一步加剧。

犹太人的移民规模不断增加,而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敌视情绪也日益高涨。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纳粹大屠杀的发生,犹太人对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的渴望达到了顶峰。

国际社会对犹太人的处境表示同情,并在联合国通过了1947年的巴勒斯坦分割方案,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划分出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

然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对这个分割方案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公正对待。

于是,在以色列建国的同时,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试图消灭以色列国。

然而,这些战争都以以色列的胜利告终,巩固了以色列的地位。

此后,巴以冲突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仍然存在着领土争端、安全问题、难民问题等一系列的矛盾。

巴以双方多次进行和平谈判,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双方对于领土、历史和宗教等问题的争夺和认同,这使得冲突变得复杂而难以解决。

巴以冲突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涉及到领土、宗教、政治等多个方面。

巴以双方长期以来的争端和对立使得冲突难以解决。

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国际社会需要加大力度,推动巴以双方就领土、安全和难民等问题进行对话和妥协,以实现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

巴以冲突的根源

巴以冲突的根源

巴以冲突的根源巴以冲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犹太人开始大量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区。

这一地区原本主要居住着阿拉伯人,随着犹太人的移民潮,土地和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割的决议,将巴勒斯坦分为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然而,阿拉伯国家并不接受这一决定,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

您大概做梦也想不到,犹太复国主义的始作俑者包括托洛茨基。

犹太复国主义的奠基人包括俄国的托洛茨基、波兰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赫茨尔(Chaim Weizmann)和瑞士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魏茨曼(David Ben-Gurion)。

1904年,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呼吁世界支持建立犹太国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领导人,他在1920年代积极推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苏联红军之父托洛茨基。

1947年11月,苏联支持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计划,并通过在联合国的外交努力以及向巴勒斯坦地区提供犹太移民和武器供应,贯彻执行分治决议,确保了以色列国家的生存地位。

可以说没有苏联的支持,以色列是建不了国的。

请注意,那时苏联的态度与英国恰恰相反。

巴勒斯坦恰恰是英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但同时这里也是一个薄弱环节。

而英美之间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矛盾也让苏联突然看到了可趁之机,苏联开始强行介入其中。

总体来说,苏联支持犹太人建国的目的是希望削弱英国的力量。

而苏联为什么不支持阿拉伯人呢?其实是因为阿拉伯人与英国实际上没有如此强烈的冲突,反而或多或少的保持了一定的利益关系,支持阿拉伯人的力量有可能反倒增强英国再次地区的控制力。

再者,众所周知,希\特勒疯狂的虐待屠杀犹太人。

苏联这样做也是为了在世界上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但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苏联曾支持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与阿拉伯国家也有一定渊源。

再看美国: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是确保能源供应、维护地区稳定和打击恐怖主义等。

巴以冲突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巴以冲突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巴以冲突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长期冲突,涉及到领土、政治、文化和宗教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就巴以冲突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展开论述。

巴以冲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巴勒斯坦地区仍为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

随着犹太人国家主义运动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并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犹太人国家。

这引发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不满和抵抗,他们担心自己的土地和权益将受到威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击败奥斯曼帝国并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管辖权。

英国政府按照1917年的巴尔福尔宣言,承诺同时支持建立犹太人国家和保护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权益。

然而,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使得巴以冲突再次升级。

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纳粹暴行的暴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犹太人大规模涌入巴勒斯坦地区寻求安全和庇护。

这进一步加剧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分割方案,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并将耶路撒冷置于特别国际管理下。

然而,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方案,从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以色列的建立和大规模难民潮使得巴以冲突进一步升级。

以军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多次战争,领土争端不断升级,尤其是关于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争议愈发尖锐。

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东耶路撒冷、加沙地带、西岸和戈兰高地,进一步加剧了巴以冲突的复杂性。

此后的几十年里,巴以冲突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如哈马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以色列军方进行了数次冲突,导致了大量的伤亡和破坏。

和平进程的努力也屡屡失败,巴以冲突的解决一直未能实现。

总之,巴以冲突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涉及到领土、政治、文化和宗教等多个层面。

从巴尔福尔宣言到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再到分割方案和战争的爆发,这一冲突持续至今。

要实现巴以和平,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妥协,为两国间的和解创造条件。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起源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起源

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与起源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长期争议和战斗。

这场冲突涉及到领土争端、宗教信仰和民族认同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要深入了解这场冲突的历史背景和起源,我们需要回顾一些历史事件和关键时刻。

1. 奥斯曼帝国时期在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时期,巴勒斯坦地区被统治者占领。

随着犹太移民的增加,以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定居点。

这引起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反抗,形成了巴以矛盾的种子。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勒斯坦的英国托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崩溃,巴勒斯坦地区被英国托管。

英国此后颁布了一系列民族主义运动不满的政策,导致巴以关系继续紧张。

同时,英国也对犹太人进行了支持,鼓励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

3. 联合国划分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犹太人大屠杀的记忆以及复国主义运动的推动,加剧了犹太人对拥有自己国家的需求。

联合国在1947年提出了划分巴勒斯坦的方案,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两个区域。

然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拒绝接受这一划分,认为这违背了他们的权益。

4. 以色列建国和巴以战争1948年,以色列正式建国,并宣布独立。

这导致巴以冲突进一步升级,周边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进行了武装进攻。

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以色列获得了更多的领土,巴勒斯坦人则流离失所。

鉴于巴勒斯坦人的流离失所,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难民问题之一。

5. 六日战争和更多领土失去1967年的六日战争,以色列损失惨重。

然而,以军最终战胜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占领了更多的领土,包括耶路撒冷、西岸地区和加沙。

这引发了巴勒斯坦人更加强烈的反抗,并加剧了巴以冲突。

6. 着火点:耶路撒冷和定居点耶路撒冷一直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争议的核心。

两个民族都宣称耶路撒冷为自己的首都,并在此进行了大量建设活动。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的定居点也是争议焦点之一。

定居点建设加剧了巴以矛盾,导致了很多冲突和紧张局势。

巴以冲突的根源

巴以冲突的根源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一系列长期的冲突和争议,其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以色列复国运动的兴起。

本文将探讨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包括巴勒斯坦人民和犹太人民之间的领土争夺、宗教信仰差异和政治因素等方面。

首先,领土争夺是巴以冲突的重要历史根源之一。

根据宗教和历史传统,巴勒斯坦地区一直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居住地。

随着19世纪末以色列复国运动的兴起,众多犹太人开始移民至巴勒斯坦地区,试图建立一个犹太国家。

这导致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并引发了领土争夺的矛盾。

其次,宗教信仰差异也是巴以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各宗教都对该地有着深厚的宗教情结。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都视该地为自己的宗教圣地,并试图争夺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

宗教信仰差异深化了双方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为巴以冲突埋下了隐患。

此外,政治因素也对巴以冲突的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地区,并试图在该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

然而,随着犹太人移民的增加,阿拉伯人民对这一设想产生了强烈反对。

英国的托管政策未能取得双方的满意,导致了更多的冲突和紧张局势。

在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分割巴勒斯坦的计划,试图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然而,这一计划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冲突,以及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进一步占领。

最后,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还可以追溯到双方对国土的认同和归属感的差异。

犹太人民视巴勒斯坦地区为自己的祖地,并对此地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依恋。

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则坚信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合法主人,并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来占领和殖民。

这种对国土的认同和归属感的差异,使得巴以冲突难以得到解决,并持续至今。

综上所述,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是多方面的。

领土争夺、宗教信仰差异、政治因素以及双方对国土的认同和归属感的差异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这场长期冲突的形成。

了解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巴以冲突背后的历史根源

巴以冲突背后的历史根源

巴以冲突背后的历史根源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领土和宗教争议。

这场冲突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巴勒斯坦地区,下面将从历史、领土和宗教三个角度探讨背后的历史根源。

一、历史巴以冲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勒斯坦地区。

在战争结束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权,并承诺向巴勒斯坦国家自决权。

然而,随着犹太人移民潮的涌入,阻碍了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实现。

此外,英国政府还在巴勒斯坦地区引入一系列的移民和土地制度改革,导致巴勒斯坦人对英国当局和犹太人的不满情绪日益升高。

二战结束后,犹太大屠杀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对犹太人境遇的关注,国际社会普遍呼吁为犹太人提供一个国家。

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并将耶路撒冷设立为国际管理区。

然而,巴勒斯坦人对此决议表示不满,拒绝接受这种划分,引发了1948年阿拉伯以色列战争。

二、领土领土问题是巴以冲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1948年的战争中,以色列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在战后通过停火协议扩大了其领土面积。

然而,巴勒斯坦人认为这是侵占了他们的土地,并要求以色列归还其领土。

自那时以来,以色列不断扩张其领土,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许多犹太人定居点,这进一步加剧了巴以冲突。

巴勒斯坦人认为这是对他们土地权益的侵犯,导致了反以色列的情绪不断升温。

另一个导致领土争议加剧的因素是被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定居点。

这些定居点被以色列认为是合法的,但巴勒斯坦人认为它们是非法的,并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国家的希望。

三、宗教宗教问题也是巴以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这一地区都有重要的宗教意义,而且都有着与之相关的圣地。

耶路撒冷被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视为重要的宗教圣地,因此成为了巴以冲突的焦点。

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声称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并将其作为其国家的首都。

这导致了巴以双方对耶路撒冷争夺的激烈竞争,使冲突更加复杂化。

巴以冲突的历史地理与边界争议

巴以冲突的历史地理与边界争议

巴以冲突的历史地理与边界争议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长期存在的敌对关系与争端。

该冲突始于20世纪初,在历史、地理和边界问题上引发了许多争议。

本文将介绍巴以冲突的历史背景、地理因素以及边界争议。

一、历史背景巴以冲突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晚期的巴勒斯坦地区。

在当时,巴勒斯坦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

然而,英国在处理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表现不佳,导致敌对情绪日益升温。

二、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在巴以冲突中起着重要作用。

巴以冲突的一个重要地理争议点是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对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声称耶路撒冷是其首都,这导致了巴以争议的激化。

此外,巴勒斯坦地区和以色列之间的居住区域分布也是地理争议的原因之一。

三、边界争议战后划定巴以边界是巴以冲突中的重要议题。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划分巴勒斯坦地区的方案,但这一方案未能得到阿拉伯国家的认可,引发了巴以冲突。

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与埃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签订了停火协议,并划定了停火线,这就是所谓的“内线”。

然而,这些停火线并未正式划定国界,因此仍存在争议。

1950年代以来,以色列扩张了其控制地区,包括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地区。

这引发了新的争议。

自那时以来,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之间一直在边界问题上进行长期的谈判和冲突。

联合国也多次介入调解,但至今未能实现最终的解决方案。

总结:巴以冲突的历史地理与边界争议根植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因素。

耶路撒冷的争议以及领土划分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截至目前,巴以冲突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未来,各方需要通过对话与谈判找到平等和和平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摘要] 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非常复杂,本文主要阐析了巴勒斯坦的历史、犹太民族的历史(包括早期游牧史、早起建国史、流散迫害史及复国史)、中东战争史。

中东地区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一个焦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又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矛盾之一。

以色列建国以后,巴勒斯坦地区一直处于冲突动荡之中,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那么,导致巴以持续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仅就冲突的历史原因做一分析。

一、巴勒斯坦的历史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欧非三洲的交汇点,是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相传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有一批从阿拉伯半岛迁来的游牧部落——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们在这里建立了邦国,称“迦南国”,所以巴勒斯坦地区古时也称“迦南地”,“巴勒斯坦”这个名称是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开始起用的。

后来腓力斯人和希伯来人相继进驻巴勒斯坦,并分别建立国家。

在希伯来人统治时期巴勒斯坦曾辉煌一时。

在此以后巴勒斯坦地区一直处于周围大国的轮番占领之下,再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国家,先后受到马其顿、希腊、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的统治。

这里的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地原有的土著居民迦南人、腓力斯人和其他部落的居民
以及希腊、罗马人的后裔,随着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的征服而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变成了说阿拉伯语和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成为他们生活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甚至经济生活的准则,”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一直没有改变。

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成为这里的主人。

二、犹太民族的历史
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原属闪族的一支,早期在幼发拉底河流域过着游牧生活。

公元前21世纪在首领亚伯拉罕的带领下逐渐迁徙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前11世纪时建立了以色列国,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923年,这个王国分裂为两部分,北部的称为以色列王国,南部的称为犹太王国。

犹太王国的人称为犹太人,后来所有的希伯来人都称为犹太人。

由于两国的不断争斗,结果两败俱伤,后来均被灭亡。

由于巴勒斯坦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代犹太人屡遭流散迫害。

至公元2世纪,巴勒斯坦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历史结束,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联系了。

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作为“亡国奴”,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屡遭驱逐、排斥甚至杀戮。

基于上述原因,世界上一些犹太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拯救犹太人的方法和途径,著书立说,宣传犹太复国主义,并得到了犹太大资产阶级的支持。

1896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表了《犹太国》一书,介绍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形成了犹太复国
主义的原始理论。

在他的主持下,1897年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代表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首次大会,大会产生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赫茨尔当选主席。

从此犹太复国主义成为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1916年英国接替土耳其将势力深入到巴勒斯坦地区,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贝尔福致书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洛希尔,表示“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其最大努力以达成此目的”,即著名的“贝尔福宣言”。

在英美等国的支持和怂恿下,定居各国的犹太人纷纷来到巴勒斯坦,当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足两万,至以色列建国前已骤增至60多万。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以购买、抢夺等手段抢占阿拉伯人的土地,建造定居点,造成事实占领。

但他们的活动并非一帆风顺,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抗,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升级。

三、中东战争史
1947年,英国已无力在巴勒斯坦继续统治下去,遂将巴勒斯坦问题交联合国处理。

在美国的操纵和苏联的支持下,联大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万人,占总数的2/3,但“分治决议”中的巴勒斯坦国的领土面积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而且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碎块,大部是丘陵和贫瘠地区;而犹太人只有60万,不到总数的1/3,面积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

这引起了阿
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同时也“宣布”了阿以战争的正式爆发。

第二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发动了旨在消灭犹太人的圣战,决心将犹太人赶进地中海。

在此以后,阿以之间又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包括圣城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大部分领土。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主权之争,便成为巴勒斯坦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半个多世纪的战争与冲突,在付出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之后,使双方逐渐意识到谁也无法用武力消灭对方,冲突是通向和解的血门,它的最终解决只能通过政治途径。

这就需要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耐心,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使巴以双方实现和解,使中东走向和平,让世界多一份安宁。

[主要参考文献]
①杨辉《中东通史巴勒斯坦卷》(商务印书馆 2002)
②查姆伯曼特《犹太人》[m](上海:三联书社 1991)
③王艳雯《犹太民族的流亡及其原因分析》(《信阳师范学院报》2002)
④解力夫《中东战争实录》(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教师进修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