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进展
( ea m n oIae et, i ya e l o hlQnya 150 C i ; Dpr e t m g n rQn unPo e t f C e g p H s a i un 10, h a p , g 5 n 2e a m n o m g e t, a a gH si lG agh u5 0 1 , hn; D p r e tfI aeC n N n n opt , unz o 15 5 C io t * f a
MS CT o o a ya go r p y c rn r n iga h .
【 y w r s C rn r tr ; o g a h ; ry o p t Ke o d ] oo aya e T mo rp y X- m ue r y ac d
冠心病 已成为人类死亡 的第 一病 因 .早期诊 断对 治疗和预 技术亦较 成熟 .一般心率小 于 8 r mn时 ,即可获 得较好 的 0 ̄ / i .
Re e r h Pr g e s o u t si e S i a s a c o r s fM li l p r lCT r n r g o r p y - c Co o a y An i g a h
L U Ho g a 1 n y d,Z HANG Xu l ei n
统一 ,C C T A检 查的成功率及 图像 质量 均明显提高 [,但快心 多采用 回顾 性心 电门控 ,重 建相位 窗 多为心 动周期 的 6 % ~ 1 ] 5 率 、心律不齐 导致的心脏搏动伪影使其在 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 7 % R R时相 ,若 图像不理想 ,需选 择其它相位窗进行 重建 。 5 —
v l e a iu h c . t t lo h ss me l t. h si a l e au e r ve o a e tc n q e ci i a p l ai n a d d a n s cv l e o u n r ro sc e k Bu s a o mi T i tr t r e i w fi g h i u , l c l p i to n ig o t au f ia i s s i m e n a c i
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ASiR结合最佳单能量的初步研究
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ASiR结合最佳单能量的初步研究摘要:近年来,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和低剂量的优势成为冠状动脉成像的前沿技术。
然而,宝石能谱CT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成像噪声和剂量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ASiR(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来提高宝石能谱CT的成像质量和剂量节省效果。
引言: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对临床和患者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CAG),虽然能提供较高的分辨率,但其侵入性和放射性对患者而言是一种负担,并且对肾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而宝石能谱CT技术则在成像质量和剂量方面有着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替代技术。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名接受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宝石能谱CT扫描,同时将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应用于图像重建。
图像重建后,我们评估了各种成像参数的质量和剂量。
结果:与传统的CT重建方法相比,ASiR算法的应用使得图像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且成像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噪声,使得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的检测更加准确。
此外,宝石能谱CT结合ASiR和最佳单能量方法显著降低了放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损害。
讨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前景。
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成像质量,还有效控制了噪声。
此外,较低的剂量水平使得宝石能谱CT技术在临床中更具可行性。
结论: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结合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优化成像参数,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宝石能谱CT的发展将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便捷和无创的手段。
宝石能谱CT结合ASiR算法和最佳单能量成像方法在冠状动脉成像中表现出潜力巨大。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 述 ・
28 l 第6第6 0年2 4 3 0 月 卷 期
多 层螺旋c 冠 脉 T 状动 成像技术的 床 进展 临 研究
王相 国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 区人 民医院 C T室 , 山东淄博 2 5 0 ) 54 0 【 摘要】 本文 旨在探讨 多层螺旋 C 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相关影 响因素 ,从而提高 MS T C A技术以准确评价冠状 动脉病变 。以传 统冠状动脉造影( A 结果为金标 准 , C G) 采用 6 4排螺旋 C T对 1 7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
整个心动周期采集容积数据 ,然后在 R R间期的任 意点重建心 — 脏 图像 , 常用按 R R问期 5 ~ 5 — % 9 %的心电相位窗以 1%间隔进 0 行重建 , 再将心脏 图像 的原始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 用 心脏软件 中的容积重建 、 冠脉树重建 、 血管分析等几种后处理技
进 行 沟 通 , 其 熟 悉 M C A检 查 过 程 , 让 ST 同时 训 练 患者 呼 吸 。检 查
显影 清晰 , 中发现钙化斑块 、 其 软斑块及混 合斑 块病变 3 6节段 ,
4例有冠状动脉心肌桥 ,例冠脉开 口起源异常。 l 数据分析结果为 M C A诊 断冠心 病的敏感性 9 %、特异性 9 %、阳性预测值 ST 6 8 ( P 9 %、 P V)7 阴性预测值( P 9 %。M C A对 于左 主干和前 降 N V)7 ST 支病变诊断价值最高。
3 临床 病例 资料 及数据 分析
20 0 8年 3~ 5月 我院住院或 门诊 疑似冠心病患者 l , 7例 均 有发作性胸 闷不适症状 疑诊缺血 眭胸痛。男 1 例 , 6例 ; 1 女 平均 年龄 5 7岁 ,其 中 6例 同时行 C G检查 。所有 病例影像 均输入 A A . W43工作站 , 通过 配套软件分析 , 1 对 7例患者 每例均按 照左
冠脉cta文献
冠脉cta文献冠脉CTA文献研究综述引言冠脉CTA(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快速、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冠脉CTA的文献研究,以探讨其在冠心病领域中的应用和优势。
1. 冠脉CTA技术原理冠脉CTA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技术,获取冠状动脉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
该技术通过对病人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并在同一个呼吸停止阶段进行图像采集,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影像。
2. 冠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2.1 冠状动脉狭窄的定量评估冠脉CTA可以准确测量冠状动脉的直径和狭窄程度,帮助医生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
这一定量的评估结果对于指导冠心病的治疗和手术决策非常重要。
2.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前的评估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前,冠脉CTA可用于评估狭窄的程度、病变的类型和血管的解剖结构。
这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支架尺寸和位置,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3 冠脉CTA与心脏应力检测联合应用冠脉CTA与心脏应力检测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心脏应力检测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供血功能和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结合冠脉CTA的解剖信息,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结果。
3. 冠脉CTA在冠心病患者筛查中的作用冠脉CTA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在冠心病患者的筛查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A无需插管,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并发症。
同时,冠脉CTA还能够提供全面的冠状动脉解剖信息,对冠心病的早期筛查非常有帮助。
4. 冠脉CTA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冠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冠脉CTA对于有钙化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测效果稍差,且对于支架内的狭窄无法直接观察。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冠脉CTA的分辨率和对钙化的敏感性,以及发展新的成像技术来克服这些局限性。
结论冠脉CTA作为一种无创伤、准确、快速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及其进展
与 周 围的 脂 肪 及 心 肌 形 成 较 明 显 的 对 比 。利 用 “ 血 ” 术 可 黑 技 较 好 地 观 察 冠 状 动 脉 血 池 的情 况 , 避 免 亮 血 技 术 时 , 为 血 可 因
张 中期 , 分 个 体 ( 占 2 ) 生 于 收 缩 末 期 , 伴 有 较 高 的 部 约 4 发 常
心 率 。 同 时 , 究 表 明 左 冠 状 动 脉 的 “ 动 停 顿 期 ” 右 冠 状 动 研 运 较
栓 、 块 等 显 示 为 高 信 号 而 干 扰 观 察 整 个 冠 状 动 脉管 腔 j 斑 。 “ 血 ” 术 : 现 为 流 动 血 液 呈 明 显 高 信 号 。 冠 脉 成 像 多 亮 技 表 采用 梯 度 回 波稳 态 自由 进 动 序 列 , 突 显 血 管 腔 内 பைடு நூலகம் 高 信 号 , 为
运 动 伪 影 的 另 一 个 技 术 是 导 航 回 波 技 术 ’ , 航 条 置 于 肝 脏 一 导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研究进展双能CTA技术是一种利用双能源CT扫描仪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方法。
传统的CTA技术仅使用一个能量水平进行成像,而双能CTA技术则使用两个不同的能量水平,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通过同时获得高能量和低能量图像,医生可以获取更多关于冠状动脉的信息,例如动脉壁的密度和容积,钙化程度等。
双能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1.标记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双能CTA技术可以通过不同能量水平的图像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成分和数量。
这对于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和预后非常重要。
2.动脉壁跟踪:双能CTA技术可以提供动脉壁的密度和容积信息,从而帮助确定动脉壁的异常和炎症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和稳定性。
3.血栓成像:冠状动脉血栓是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原因,双能CT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血栓的密度和容积来评估血栓的成分和稳定性。
这对于决定治疗策略和评估血栓再发风险非常重要。
4.心室功能评估:冠状动脉疾病对心脏功能有很大影响,双能CTA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心室功能评估,例如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
这对于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决策进一步治疗非常有帮助。
总的来说,双能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顺利。
通过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并制定更准确的治疗策略。
然而,尽管双能CTA技术有很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辐射剂量和图像解释的复杂性。
因此,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优化该技术,并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
冠心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什么
冠心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什么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冠心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首先,在诊断技术方面,多排螺旋 CT(MDCT)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MDCT 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
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斑块的性质和分布,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CMR 可以评估心肌的灌注、活力和纤维化情况,对于判断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依然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不断涌现。
例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显示出了更好的疗效。
同时,PCSK9 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带来了新的选择。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与传统的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完成支撑血管的任务后,可以逐渐被人体吸收,避免了金属支架长期留存体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此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和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外科治疗方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技术不断改进。
微创手术方式的应用,如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同时,对于手术时机和适应症的选择,也有了更精准的评估标准。
基因治疗是冠心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或改善与冠心病相关的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虽然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但为未来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另外,关于冠心病的预防,研究发现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进展
为 2 m) 每 一 组 探 测 器 包括 4 6c 。 0排 探 测 器 .其 中 中 央 的 3 2 排 准 直 宽度 为 06m 而 两 边 外 围 的 8排 探 测 器 准 直 宽 度 为 . m,
期 成像 的能力 ,部分 患者的前 降支在 所有 l 0个时相 的成像质 量 已达 到 可 进 入 评 价 标 准 . 是 要 达 到 每 一 分钟 全 时 相 高 质 量 但 成像 的理想 , T分辨 率尚有待 进一步提 高[】王怡 宁等 [】 C “。 对一
短 时 间 为 03 . 间 分 辨 率 为 旋 转 时 间 的 14 8 . m ) 空 .3s 时 / ( 25 s ,
构 。利 用 6 4层 C T的 Z轴 飞 焦点 技 术 , 2个 连 续 以 O6mm 准 .
直 宽度 获 取 的 3 2层 读 取 数 据 . 可 组 合 成 等 中 心 取 样 厚 度 为 O3mm 的 6 . 4层 投 影 . 以 这 种 方 式 每 次 旋 转 每 组 探 测 器 , 可 获 得 层 厚 为 O6m 的 重 叠 6 . m 4层 图像 。 D C S T旋 转 一 周 的 最
至 心 脏 膈 面 以 下 1c 范 围 . 图像 后 处 理 采 用 4 m D模 式进 行 重
1 D C 的 构 造 及 工 作 原 理 ST D C 由 两 个 相 隔 9 o角 的 x 线 发 射 管 和 两 组 相 对 应 的 ST O
建 . 果 也 很 理 想 …] 效 3 D C 冠 状 动 脉 多 时相 成 像 能 力 及 最 佳 重 建 时 相 选 择 ST DC S T是 目前 c T领 域 时 间 分 辨 率 最 高 的 C T机 型 . 无 需 在 控 制心率的情况 下. 已具 备 了在 收 缩 期 和 舒 张 期 对 冠 状 动 脉 双
当前新型的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
• 边界智能匹配
• 双能CT • 源自CT的分数流量储备(FFRCT)
前瞻性ECG门控轴向扫描
• 在预期的ECG门控轴向扫描,即所谓的进床轴扫中,x射线束在预定 的心脏相位开启,以获取足够的扫描数据,以在最小采集窗口期间 重建图像,其等于机架旋转180°加上扇形角的大小(图1c)然后将 台移动到下一个位置以进一步获取数据。 • 与回顾性ECG门控螺旋扫描相比,进床轴扫通过限制采集的相数和 通过将间距增加到大约1来减少辐射暴露,与随后的扫描几乎不重 叠。
阶梯伪影
• 在冠状动脉CT成像中,几个心动周期中RR间期的差异可 能在体积数据集中产生不一致,并因此产生阶梯(或条 带)伪像,其在冠状,体积渲染或多平面重建的图像上 更突出(图4) 。最近推出的320检测器CT扫描仪允许在 单个心跳中覆盖整个心脏,并消除这些伪像,即使患者 有心律失常。
图4.阶梯伪影。 在曲面重建 的冠状动脉CT图像(a,b) 和体积绘制的冠状动脉CT图 像(c,d)在没有智能边界 配准算法(a,c)的情况下 获得的图像上的阶梯状伪影 显示为冠状动脉血管不连续 性(a,c中的箭头),但是 在使用该算法获得的图像上 减少(b,d )。在c中,在 通过每个箭头的轴的延长线 穿过的冠状血管上示出了伪 影。
迭代重建
• 自临床引入CT后,图像重建主要通过使用滤波反投影进行。虽然滤波反投影 算法快速且高效,但这些过度简化的假设导致增加的图像噪声和较低的图像 保真度。
• 迭代重建可以克服滤波反投影的缺点。迭代重建算法使用前向重建模型和扫 描器几何形状和底层物理(系统光学)的更精确的集成,并且这些算法考虑 了对x射线光子统计和电子噪声的更精确的建模。与滤波反投影相比的迭代重 建的优点包括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低的图像噪声,对于各种伪像具有更强 的鲁棒性。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 新的可能性。本演示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介绍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使用X射线扫描技术生成高分辨率的心脏血管影像。它可 以显示心脏血管的细节,帮助医生确定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的原理和 技术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利用X射线扫描和计算机重建技术,将多个切片图像合成 为三维模型。这种非侵入性的技术能够提供清晰的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 息。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在心脏疾 病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异常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评估。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 疗指导。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在冠状动 脉狭窄检测中的优势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形态和分支情况。 相比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它无需侵入性手术,并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血管 信息。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在冠状动 脉支架置入术前评估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长度和形态, 以确定最佳的支架置入方案。它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的临床应 用案例
通过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医生可以发现隐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疾病、指导治疗并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临床案例将展示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和优势。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的前景和 发展趋势
冠状动脉CT三维成像将继续发展,并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结合。未来,它 有望成为心脏疾病的一线诊断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前瞻性心电门控MS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进展
前 瞻性 心 电 门控技 术 ( 以下 简称 前 瞻 门控 ) 是
充分利 用 6 4层 C T的物 理 特性 , Z轴覆 盖 范 围达 到 4a m左 右 , 架 转 速 达 到 03 左 右 . 个 过 程 采 机 . S 5 整
用横 断面 扫描 的方式采 集数 据 。一次采 集完 成后 移 床 到下 一 位置 扫 描 , 用 心 电脉 冲触 发 , 据 扫 描 使 根 前 7次 平均心 率 的 R R问期 预 设期相 进行 曝光 。 — 一
降低病人受线剂量 , 具有替代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 C A的潜在价值。目前 , 瞻性心 电门控技术 的研究主要针 T 前
对影 像 质 量 及 辐射 剂 量 两 方 面进 行 。6 4层 以上 机 型 的投 入 使 用 将会 对前 赡 性 心 电门 控 技术 产生 深 远 的 影 响 。
【 关键 词 】 体 层 摄 影术 , 计 算 机 ; 电门 控 ; 断 面扫 描 ; x线 心 横 冠状 动 脉 成 像 ; 射 剂 量 辐
瞻 门控 减 少 了 8 %以上/1 近 1年本 底 辐射 剂量 0 5, -接 6
(. m V  ̄ 2 s )。 8 6 ]
2 辐射 剂量 的表 述
诸如 双源 C T的时 间分 辨率 提高 到 8 ,2 3 ms3 0层 C T 可 以提 供 1 m 的超 宽 Z轴 覆盖 范 围 显 著 提高 了 6a MS T对冠 状 动脉疾 病 的诊 断价值 。但 随之 而来 的 C 高 辐 射 问题 严 重 影 响 了 MS T冠状 动 脉 免 了小 螺 距 重 叠 , 并 因此 辐 射
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的研究进展
分 辨 力 和时 间 分辨 力 方 面具 有绝 对 优 势 . 其 费 用 但 昂贵 以及 有 创 性 和 辐 射 性 严 重 影 响 了该 项 检 查 的
心 脏 的搏 动伪 影 。导航 回波 触发 技 术 利用 一个 2 D 选 择 性激 励 脉 冲激 发置 于 右侧 膈顶 的圆柱 状 区域 , 以此 获得 导航 信 号 , 使用 前 瞻性 触 发采 样 或 回顾 性 图像 编 码 。 同 回顾 性 门控 技术 (e op ci aig rt s et e t , r vg n RTO E R 1相 比 ,实 时 门控 技术 包 括 接 受/ 绝 算 法 拒 (ce teetA R 、 递 减 方 差 算 法 (i nsig acp/ jc , / ) r dmii n h vr n ea oi m, V ) 自动 窗位 选 择 相位 排 列技 ai c l r h D A 、 a g t
P WS。 gy n等闭 A 1 N ue 分别 运用 这 4种导 航技术 , 采用
3 D稳 态 自由进 动脉 冲 序列 对 志愿 者 进 行冠 状 动 脉
成 像 , V P WS效 果 较 好 ,AWS能够 更 好 地 克 D A、 A P 服 呼吸运 动 , 获得最佳 的图像质 量 , 这归 因于其在 K 空 间 中央较 小 的运 动 范 围 ( 整 体 图像 质量起 决 定 对 作用 ) 其在 K空 间 中的平 稳运 动分 布 。但 导航 回 及 波触 发 技术 的缺 点 是 成 像 过 程 中容 易受 各 种 生 理 参数 的影 响 , 导致 图像质 量降低 。心率过 快 、 律波 心 动都 会 降低 图像 质 量 , 因此 , 扫 描 前必 须 对 病 人 在 进行 呼 吸训 练 。 导病 人 平 稳 呼 吸 , 指 并且 可 在 扫 描
cT及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进展探究
c e p h a l o s p o r i n s [ J ] . J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e r  ̄1 9 8 6 , 3 ( 3 ) : 2 5 8 .
1 c T 冠状 动脉 血 管成像
1 . 1发展 现状
目前 ,临 床上使 用的C T 冠动脉 成像多 属于 多层螺旋 式 ,如6 4 排
C T 冠状动脉成像,该技术能够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中应用 , 具有扫描
速度 快 、时 间和空 间分辨率 高 以及 探测范 围广 的特点 。一些 C T 冠状 动 脉成像无法 对心脏冠状动 脉血管进行扫描 的主要原因是 因为 ,心脏
v a s c ul a r s u r ge r y : ph a r ma c o k i ne t i c s t ud y o f f ou r c o mmo n l y us e d
[ 5 ] 李玉容 . 头 孢 类 抗 菌 药物 不 良反 应 及 相 关性 的临 床观 察 与对 策
【 关键 词 】C T ;磁 共振 冠 状动脉 血 管成像 ;进 展 中 图分类 号 :R 4 4 5 文 献标 识码 :A :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6 - 0 3 3 6 - 0 2
冠状 动脉成像 主要是用来 诊断动脉 粥样 硬化心脏病 或者冠心病 , 这种技术是临床上相对 比较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 断技术中 ,具体可 以分为三种 , 按 照成熟度 ,从较为成熟到未成熟依次 为数学减 影血 管造影技术 、C T 冠状 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 、磁共 振冠 状动脉成像技术 【 】 . 。本研究对 、C 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和磁共振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进展
响 。 由 于将 导 航 束 定 位 于 心 底 部 相 对 复 杂 且 导 航 仪
只可使用 于特殊的硬件平 台 ( 自旋 回 波 导 航 就 会 造
成 局 部 信 号 的 丢 失 ) 所 以垂 直 导 航 束 通 常 定 位 在 右 , 膈 顶 部 。 这 样 通 过 分 析 在 呼 吸 周 期 中 冠 脉 与 右 侧 膈
心 血 管 放 射 学
磁 共 振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的 进 展
首 都 医科 大 学 附属 北 京 安 贞 医 院 影 像 科 ( 0 0 9 102 )
王 珏 编 译 张 兆 琪 审 校
摘 要 自 9 0年 代 早 期 首 次 报 道 以 来 , 冠 状 动 脉 的 磁 共 振 成 像 技 术 已 发 展 成 为 一 项 对 显 示 冠 状 动 脉 及 诊 断 冠 状 动 脉 疾 病 的 无 创 性 检 查 方 式 。 目前 研 究 的 方 向 集 中 在 最 佳 的 呼 吸 补 偿 方 式 、 善 时 间 及 空 间 分 辨 率 以及 更 快 速 地 获 改 取 图像 上 。精 确 地 显 示 狭 窄 并 评 价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病 变 的 严 重 程 度 正 处 在 多 中 心 的 研 究 当 中 。磁 共 振 成 像 技 有 望 成 为临床 心脏 病 学 当中最 重要 的无创 性 检 查手段 。 关键 词 磁共 振成 像 ; 脉 动脉 疾病 ; 共振 血 管造影 术 ; 影 荆 冠 磁 造
已有 多种 方 式 可 有 效 查 明 心 肌 缺 血 的 区域 ,但 能 够 直 接 显 示 冠 脉 影 像 的 研 究 进 展 最 引 起 临 床 的
为 是 狭 窄 病 变 。最 后 ,长 时 间 的 屏 气 会 造 成 膈 及 心 脏 向头 侧 偏 移 , 而 导 致 图 像 模 糊 、 量 下 降 。虽 然 因 质
冠脉CTA
冠脉CTA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汪汉林贵阳医学院2014级影像专业(10660S140384)摘要:探讨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分别对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影像因素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为进一步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率,确保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成像;冠心病;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1]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由于冠心病发病较为隐匿,常突然发作而造成严重后果,[2]甚至造成患者猝死。
因此在患者临床症状出现以前采取有效的方法在疾病早期进行明确[3]诊断,对患者的早期治疗与预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影像因素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提出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1 冠状动脉CTA 成像技术研究进展1.1 CT 技术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由于单排螺旋CT并不能满足心脏扫描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的要求,使其不能应用于心脏成像。
4排螺旋CT将旋转时间缩短至0.5s后才拥有了相对较高的容积扫描速度及时间分辨率,使CT能够在心电触发及门控的心脏扫描中得到应[4]用,这也正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最初雏形。
然而4排螺旋CT仍难以在患者的一次屏气过程中完成扫描,使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从4、16、64、128、256排时至今日320排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不仅加快了球管转速,而且时间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探测器旋转1周所能覆盖的扫描范围可达到160mm,使得心脏的检查在0,35s内即可完[5]成,大大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冠脉cta文献
冠脉cta文献冠脉CTA(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心脏病患者的冠脉状况。
通过这项技术,医生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血管影像,并对冠脉进行全面的评估。
本文将通过对冠脉CTA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探讨其在诊断和治疗心脏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引言冠状动脉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也是导致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冠脉造影是一种常用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手段,但其侵入性和风险较高,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不适和危险。
冠脉CTA技术的出现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非侵入性的选择。
二、冠脉CTA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作用1. 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影像冠脉CTA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能够生成高分辨率的心脏血管影像。
这些影像能够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大小、形态和病变情况,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2. 辅助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筛查冠脉CTA可以检测出冠状动脉的早期病变,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积累。
通过早期筛查,医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和加重。
3. 评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对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冠脉CTA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术后的状况。
通过对血管内支架的观察和定量分析,医生可以判断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冠脉CTA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规划中的应用1. 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规划和导航冠脉CTA可以提供精确的冠脉三维图像,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规划和导航提供重要的依据。
医生可以在计算机上重建患者的冠脉模型,并通过模拟手术操作,优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2. 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的风险冠脉CTA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架覆盖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等参数,在手术前提供决策依据,预测手术后的风险和潜在并发症。
这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冠脉腔内影像技术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内容
冠脉腔内影像技术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内容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虽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及指导PCI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CAG为冠脉管腔的二维可视化呈现技术,不能评价血管壁、斑块特性及支架置入情况。
冠脉腔内影像技术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与CAG相辅相成,弥补其诸多不足,用于优化支架置入,尽量减少支架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1]。
冠脉腔内影像技术目前主要包括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两种。
两种技术各有其优势(表1):IVUS穿透力强,O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基于IVUS与OCT的不同特性,其临床使用指征及价值也不尽相同。
表1 IVUS与OCT在斑块性质判断及指导PCI治疗过程中优劣势对比本文将冠脉腔内影像技术(即IVUS和OCT)在冠心病患者PCI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斑块性质判断传统观点认为,粥样斑块纤维帽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发病机制,而治疗以稳定斑块为主。
然而冠脉腔内影像研究显示,仅1/3的ACS病变纤维帽不连续[2],大多数的病变表现为糜烂,小部分表现为钙化结节[2]。
腔内影像,尤其是OCT分辨率较高,能够判定ACS患者粥样斑块特征,进而了解ACS的发病机制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同时,基于OCT的红细胞光学衰减特性,能够清晰辨别红白血栓。
然而在急性血栓形成,血管壁模糊不清,使得大于20%的病变无法判断斑块性质[3]。
斑块破裂主要表现在脂质核表面纤维帽的不连续性,抗栓/抗凝治疗可有效阻止新破裂斑块表面的血栓形成。
斑块糜烂以内皮裸露为主要特征,目前对其病理过程了解有限,仅OCT可以通过排除法进行定性,即非破裂斑块表面的血栓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 冠状动脉; 成像 技 术 : 研 究进 展
冠 心病 是 临 床 常 见病 、多 发 病 。 传 统 的 冠 状 动脉 造 影 术 ( c o r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 C AG) 是确诊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 、 血管 腔狭窄 的金标准 ; 血管内超声(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u l t r a s o u n d , I V U S ) 是利 用安装在 心导管 尖端 的微型超声探 头 由血 管 内探测 管腔大小 和管壁 结构 的
6 4 一 S C T较 1 6 一 S C T扫描速 度 明显 加快。其 旋转 速度可 达每周
O . 3 3 s , 在行 冠脉造影检查时心率控制可放宽 在 8 0次/ m i n 以下 , 对偶 发 心律 不齐 的患 者可利 用 心 电门控 编辑 辑 『 插 人心 动周 期( i n s e r t s y n c ) 或删除心动周期 ( d i s a b l e s y n c ) ] 软件对心动周期进行调整 。扫描 速度 明显增快 , 完成整个心脏 的扫描 只要 1 2 - 1 4 s , 可获得冠 脉内对
于少创与无创l 引 , 使多层螺旋 C T冠状 动脉成像( MS C T A) 技术及磁共 振冠状 动脉成像 ( C MR A) 技术得 到更多关注与研究 。
1血 管 内超 声 技 术 ( I VU S)
化, 不 易破 裂 、 脱落 。因此 , 进行 粥样硬 化斑 块 的定性诊 断对冠心病 的治疗及 预后 评估有重要意义 。多位学者 进行对 比研究 , 得出软斑
不 同斑块类 型 , 软斑块( 不稳定斑块 ) 脂 质成分超过 5 0 %时易破 裂、 脱落, 并斑块局部形成血栓 , 可 导致远段 管腔堵塞 , 是临床冠心病 发 生的最大危 险因素 ; 不易损斑块 脂质成 分少 , 伴 钙化或全 部纤维
介人性超声诊 断技术, 在 判断粥样硬化斑块 的稳定性 、准 确测定冠 脉狭窄程度… 以及心肌梗死后血管的评价等[ 2 1 方面有一定 优势。以上 血管侵入性检查 对患者创伤较大 , 当前 的冠心 病影像学越来 越趋 向
块、 纤 维斑块 ( 中等密度斑块 ) 、 硬 斑块f 钙化 斑块) 的C T值大致 范 围
分别为 一 4 O ~ 5 0 H u 、 5 0 ~ 1 2 0 H u 、 > 1 2 0 H u I “ J , M S C T结合 C T 值 测定判
定斑块性质, 这是 MS C T在冠心病 诊断中的一大优势 。 但是 MS C T评 估冠状动脉斑块 受到心率 、 心率波动 、 呼 吸等 因素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响, 斑块 内钙 化成分及管腔 内对 比剂的部分容积效应也会影响对斑块 C T值测量 的准确性。
摘要 : 在 传 统 冠 状 动脉 造 影 术 ( C AG) 为 冠 状 动 脉 粥样 硬 化 诊 断 的金 标 准 情 况 下 , 冠 状 动 脉 影 像 学 检 查 越 来越 趋 于微 创 及 无 创 。 血 管 内超 声 ( I V US ) 不但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还具有较高组织学分辨率 , 准 确 判 断斑 块 性 质 及 结 构 ; 多层 螺 旋 CT软 硬 件 不 断 更 新 , 多 种 图像 重 建 技 术 以 及 双 能 量 CT( DE CT) 对 显 示病 变 冠状 动 脉 供 血 区域 心 肌 灌 注情 况 的优 势 , 逐 步 提 高无 创 性 诊 断 冠 心 病 的 敏 感性 、 特 异性、 阳性预测值 、 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 . 使 MS CT 冠 状 动 脉 血 管 造 影 广 泛 用 于 临床 冠 心病 筛 查 ; 磁 共 振 冠状 动 脉 成 像 ( CMI L A) 对 显 示 管腔 狭 窄 有较 高 的 特 异 性
为1 0 0 %、 9 l %、 8 6 %和 8 1 % 】 。
造 影 部 分学者认为 I V U S 可以成为诊断冠心病 的新 的金标 准[ 5 1 。它 具 有很高 的空 间分辨率( J b 于 l O O l x m) , 能够准 确测量斑块 径线 和血
管 外弹力膜直径 , 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血管 的狭窄程度。此外 , I VU S还 具有较 高的组织学分辨率,能够 根据 声学特点 的不 同将斑块 分为软 斑块 、 硬斑块 和钙化斑, 能清楚 的显示 斑块中的脂质核心和纤 维帽等 结 构。经计算机测量血管狭 窄处 的管腔直径及面积 、 病变近远端 正 常血管 的直径和面积, 计算血 管病 变部位的狭窄程度 , 同时判断斑块 的性质I I 。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1 月第 2 6卷第 l 期f 上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J a n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1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研 究进展
杜 乃 碹
( 天 津 中 医 药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院 CT 室 , 天津 3 0 0 1 9 3 )
血管 内超声是 近年来临床诊断血管病变 的新技术 在 判断冠状 动脉狭 窄程度 , 特别是冠 脉斑 块性质的判断上要优 于传统 冠状动脉
1 6 一 S C T A与 C A G对照, 对于左冠状 动脉主干 ( L M ) 、左前 降支
( L AD ) 、 左 回旋 支( L C X) 、 有冠状 动脉( RC A ) 以及其他直 径 2 . 0 a r m 的冠 状动脉 分支血管 , MS C T显示 中度或 中度以上 狭窄 ( 闭塞管径小 于 5 O %1 的敏感度 和特异度分别为 9 5 %和 8 6 %, 阳性预测值和 阴性预测 值分别为 8 0 %和 9 7 %, 对L M、 L AD、 R C A、 L C X显示 的总准确度分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