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二轮复习 4 隋唐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及中华文化圈的正式形成时期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板块一 中外古代文明的演进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板块一 中外古代文明的演进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

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1)魏晋南北朝(220—589年)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和南北朝对峙的历程,这一时期是封建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时期,也是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和孕育大一统条件的历史阶段。

(2)隋唐(581—907年)经历了隋朝的短暂统治和唐朝的统一繁荣两个阶段,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繁荣的历史阶段。

(3)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历经五代十国的分裂、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元朝走向统一的历程,该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是中华文明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得到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海陆贸易发达,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隋唐时期,科举制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突出,突出代表有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风俗画。

阶段政治经济文化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1)中央体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其某某书省最先握有实权,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

(2)选官制度:采取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学案:中国古代史——隋唐:中华文明的繁荣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学案:中国古代史——隋唐:中华文明的繁荣

中国古代史一一隋唐中华文明的繁荣【学习目标】【课程链接】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第4课、第5课隋唐部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第6课及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相关内容【阶段特征】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本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 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1、政治:国家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隋唐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炀帝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走向完备。

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唐朝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皇权,因而较好的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由于唐玄宗在边境设藩镇,导致地方权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2、经济:隋唐政权沿用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进入千家万户并取代丝绸成为外贸的代表,商业繁荣,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同时商业发展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坊”市”的界限;唐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被破坏,因此唐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农民战争的发生。

3、文化:隋唐时期,文化昌盛发展的原因包括政治稳定,全国统一,为文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各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本国的文化内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贯通)模块一三、隋唐、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共22张PPT)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贯通)模块一三、隋唐、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共22张PPT)

2.经济 (1)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2)手工业:
①工匠:宋代匠户被官府以强制服役的方式役使;元代以后, 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
②制瓷:宋代制瓷技术发达,五大名窑。
③纺织:织锦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3)商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坊市界限被打破,交 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3.文化
答案:B
三、隋唐、宋元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结束
2.(2014· 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
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历史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三、隋唐、宋元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结束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借助户籍称谓,认识中国古代商业的
发展情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A项;唐宋
时期,户籍中出现茶户、桑户、药户等称谓,反映了这一时期在商 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农业生产开始突破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
式,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并没有衰退,而材料现象反映的是农民对地 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从而排除B、D两项,答案为C项。 【答案】 C
历史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三、隋唐、宋元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结束
3.(2014·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

高考历史知识点:封建国家的繁荣(隋唐)

高考历史知识点:封建国家的繁荣(隋唐)

高考历史知识点:封建国家的繁荣(隋唐)
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国家时期,唐代则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国时期。

以下是关于封建国家的繁荣的一些知识点:
1. 隋代繁荣: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自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后,
国力强盛。

隋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 大运河的修建:隋朝开始修建大运河,连通了长江和黄河,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
的水运枢纽。

大运河的修建推动了国内贸易的繁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科举制度的建立: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规范和完善,这为后来唐代科举制度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中兴起了一批具有才华和才能的人士。

4. 唐代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封建帝国之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

唐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加强了对西域的开发,与周边
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5. 经济繁荣:唐代经济取得了很大的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场
活跃。

唐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货币改革,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6. 文化繁荣: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学、诗词、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代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7. 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唐朝在农业、冶金、纺织、造船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科技
成就。

如木纹镜和真空锅的发明,使得唐朝的科技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隋唐时期,封建国家的繁荣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

这一时期的社会稳定和治理能力较强,为后来的封建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学案一、知识点、能力点提示(一)能够再认、再现隋朝的统一,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朝各民族间的交往,唐同日本、朝鲜、天竺、波斯、大食、大秦的关系以及唐朝的科技文化等史实概念。

(二)概括、归纳隋唐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和历史发展线索。

(三)分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背景、内容,正确评价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影响。

(四)比较北魏、隋、唐三朝的土地和赋税制度,掌握其特点和发展。

比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原因,得出规律的认识。

(五)概括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知识结构(一)隋朝的建立。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建都长安。

(二)隋朝的政治。

1.统一全国。

在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2.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3.加强与边境的联系。

三次派人去流求(今xxx),还派人去西域。

(三)隋朝的经济。

1.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2.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亡。

(五)唐朝前期的清明政治。

1.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1)沿用均田制;(2)实行租庸调制;(3)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武则天统治时期奖励农业生产、重用人才。

3.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六)唐朝前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方面:改进创制农具,兴修水利,开辟荒田。

2.手工业方面: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发达。

3.商业方面: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城市。

(七)唐朝的民族关系。

1.边疆少数民族的的发展: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

2.唐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八)唐朝的对外关系。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1编 第3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

2.文学艺术 (1)文学:先后出现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 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艺术: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 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东晋开始出现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专职画 家。北魏云冈石窟等艺术宝库闻名世界。
3.科技 (1)南朝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北朝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及西晋 的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素抗疟的记载。 4.中外文化交流 (1)东晋高僧法显到天竺取经求法。 (2)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3)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 得到发展。
3.法治与教化 (1)法治: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 律》,即《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 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2)教化:唐朝提倡礼治。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是 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重视家训 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5.教育: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 政机构。
认知 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 1.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特点(特殊地位)
政治上
第一部分
两大板块 纵横贯通 优势互补 珠联璧合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板块一 通史横向整合——让认知更全面 第三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一步 通史体系•重组—— 学“通”历史

高中历史通史一轮复习-第四讲 隋唐时期

高中历史通史一轮复习-第四讲 隋唐时期

史料三 自经此项制度推 式、选官原则、选官基础上有什么
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发展变化?
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 由史料三绿线信息中可看出其选
上第。
官原则为制度化、公开、公平、客
——钱穆《国史新论》 观等,选官基础日益扩大。 由史料三红线信息中可看出官员
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史论形成
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或特点
了解唐代的科举制的发展
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 试。制举不常举行,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 要地位。
进士及第只取得做官资格,并不能直接做官, 要通过吏部的身、言、书、判考试。
了解唐代的科举制的发展
考生来源:一是中央和地方学校的学生,称 为生徒;二是不在学校的读书人,可在州县 官府报考,经考试合格到京城参加考试,称 为乡贡
⑤推动了隋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 形成有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
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知识分子创造性,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第四讲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
B、隋唐制度建设——继承完善和创新制度
(一)政治制度 4、演变
开创→ 完善→ 改革→ 僵化→
2)后期乱世 原因
①政治腐败: ②军事举措失当
安史之乱 经过: 时间:755—763年
a、外重内轻(增设军镇节度使) b、军备废弛
影响: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经济:北方生产遭到破坏,北民南迁,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政治:中央集权大大削弱。 军事:边防空虚。为评叛形成内重外轻,唐朝边疆地区不时告急。
一、政治部分 A、隋唐朝代更迭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知识梳理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知识梳理

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1.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从三省六部制到一省制(1)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

(2)形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完善。

①内容: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

②运作程序: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3)演变: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代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一省制提高了效率,但是威胁了皇权。

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1)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2)宋代:军权和财权都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

(3)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平衡了中央与地方,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

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3.选官制度的变革(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按照门第选拔官吏的制度,使世家大族长期垄断官僚职位。

(2)科举制:隋唐时期开始实行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宋代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相连,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知识分子地位提高,以史官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皇权在舆论上和道义上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

二、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与繁荣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土地制度: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遍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块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解析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模块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解析
[答案] A
第22页/共88页
4.(2011·北京文综)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
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
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第3页/共88页
3.文化成就 (1)思想:佛教、道教兴起,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科技:《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 书。 (3)艺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 为“书圣”;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 凡。
第4页/共88页
二、隋唐时期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形成并完善:相权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 强皇权,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并完善。把读书、考试 与做官紧密相连,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3)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33页/共88页
考点二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向1
从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考题 统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 2013重庆文综:隋唐均田制的内涵 2012安徽文综:宋代商业繁荣的特征
第34页/共88页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
第25页/共88页
5.(2013·天津文综)右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
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 (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单元概括】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之后,隋文帝杨坚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再次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

由于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穷兵黩武,从而造成了隋朝的短命而亡。

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历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但唐朝的繁盛冲昏了唐玄宗的头脑,孕育了唐中叶的一系列变乱,使唐由盛转衰。

唐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瓦解了唐的统治,最后被藩镇所灭。

考点13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考点要求】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重点难点】隋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大运河的开凿的历史地位;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贞观之治的出现的原因;武则天统治的主要政绩。

【整体概括】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之后,隋文帝杨坚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再次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

由于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穷兵黩武,从而造成了隋朝的短命而亡。

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历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考点扫描】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都长安。

杨坚即隋文帝。

年,隋文帝派杨广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①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②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隋统一的经济基础。

③隋文帝通过改革,国力日强;加强军队建设,有了渡江作战能力。

④陈朝政治腐败,军纪松弛,不堪一击。

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

兴建两都:大兴城和东部洛阳,由文帝和炀帝令宇文恺兴建。

广设仓库:在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有洛口仓,含嘉仓。

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一、短暂的隋朝1、隋的建立和统一:注意《隋朝疆域图》中的运河、驰道、都城、流求、突厥等过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隋,定都长安;589年派杨广灭陈,统一南北原因: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江南的开发,推动南北经济联系加强;陈朝政治腐败、军备松弛;隋文帝进行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割据,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2、隋朝的建设(1)兴建两都,为唐朝商业繁荣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广设仓库,储藏了大量财物,为唐朝初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3)开通运河——目的: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概况:炀帝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作用:利于巩固统一;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利于周围农田灌溉(4)修筑驰道(隋炀帝、北方)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生产,弄得民不聊生——徭役兵役繁重(征调妇女服役;三征高丽;营建东都洛阳);严刑酷法;起义: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结果: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分析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点:(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都开创了新的制度,为后世沿用。

秦朝:皇帝制、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隋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始部分推行“庸”。

(3)都进行了重大工程建设,为后世繁盛奠基。

秦朝:开凿灵渠,修筑万里长城、驰道。

隋朝: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凿大运河、修筑驰道。

(4)都因暴政激起了人民起义,成为短命王朝,给后世以深刻的教训,迫使后继者调整统治政策。

二、唐朝前期的政治1、开国:618年,李渊(即高祖)建唐,定都长安,基本统一全国2、贞观之治原因:●隋朝的建设与开创的制度为唐太宗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依据政在“存民”、“得人”的思想,调整统治政策政治——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文化——兴科举,以儒为教,大办学校;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3、武则天的统治(1)称帝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政绩:创立“自荐求官”制度,发展科举;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致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4开元盛世(1)原因:◆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的奠基;◆结束武则天晚年的政局动荡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力图改革,很有魄力——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广聚学者(2)表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3)地位: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盛世局面三、隋唐制度的革新1、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创立: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核心思想:分工合作、牵制监督;目的:防止宰相专权,保证君主专制内容: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礼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工程建设意义:●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长官品级较低,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此后历朝基本沿用。

山东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繁荣时期--隋唐时期

山东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岳麓版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繁荣时期--隋唐时期

专题四: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时期—-隋唐时期(581年~907年)【阶段特征及表现】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各民族联系加强,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文化辉煌灿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表现:政治: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削弱;采用科举制的封建选官制度。

经济:曲辕犁发明、筒车出现、均田制度盛行;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远销欧洲。

唐朝丝织技术高,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商业繁荣,开通大运河,城市兴起并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文化:“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复兴儒学;雕版印刷术的出现、火药应用于军事使唐代科技进入新阶段;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临摹的范式;吴道子等画家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唐诗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通俗文学体裁——“传奇"出现.【基本线索】政治史部分:(一)中央——三省六部制1。

内容: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互为补充,互相牵制,。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意义:①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②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二)地方—-①隋形成州县两级②唐地方行政制度与隋朝相同,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道州县制);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

高考历史高效学习方案历史考点专项突破 第3单元综述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人教版

高考历史高效学习方案历史考点专项突破 第3单元综述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人教版

1.历史特征: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2.主要表现(1)政治上: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②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租庸调制、均田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洛阳等成为国际性大城市。

(3)民族关系上:①唐朝以和亲、册封、会盟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处理了中央王朝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既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密切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②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扩大了统治范围,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4)对外关系上: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交往形式多样,不仅与东亚各国保持经济的联系,而且与中亚、欧洲、非洲一些国家建立联系,频繁的对外交往不仅促进唐朝经济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

(5)思想文化上:由于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各民族间、各国家间的密切联系,唐朝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都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传统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作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是高考的持续热点。

1.从题型上看,2008年本单元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涉及,题型多样,设计巧妙。

2009年高考中,本单元考查内容全部为选择题。

2.从内容上看,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还是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文化都曾成为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政治制度方面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在2007年上海单科、2008年全国I、2008年山东文综、2009年江苏单科都有涉及。

民族关系部分是命题的一个热点,2007年重庆文综对东北地区女真族的考查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考题加强了对社会生活及文化的考查,如2008年天津文综、江苏单科、山东基本能力、上海综合对文化的考查角度更为新颖。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和繁荣———隋唐时期课前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和繁荣———隋唐时期课前学案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一、时空定位隋唐时期(581-907):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二、阶段特征1.政治:国家统一, 政局稳定, 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藩镇割据)2.经济: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调整,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安史之乱后, 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文化:三教合一; 儒学复兴; 科技发展;诗歌繁荣。

唐朝文化博大精深, 世界领先, 泽被东西, 影响深远,。

4.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5.对外关系: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三、知识整合与深化认知考向一【隋唐政治】考点: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2.选官用官制度:科举制确立并完善;3.地方制度: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割据重点突破:1.隋唐时期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1)发展历程:①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②隋朝确立③唐朝完善(2)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程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4)特点:注重程序;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以皇权为中心(5)作用:①三省六部制使得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同时三省相互配合,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职能。

③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官僚体制的完备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6)比较:隋唐三省六部与美国三权分立①设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是为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②分权部门及内容:三省六部是程序分权: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页
返回导航
历史
解析:选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 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皇帝封拜官职,需先经中书省,再经 门下省,最后由尚书省下的吏部去执行,可见三省体制对皇权的 独断专行有一定的约束。答案为 D 项。
第8页
返回导航
历史
8.(2017·陕西咸阳抽检)“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史
第3页
返回导航
历史
[核心史实] 1.政治上 (1)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 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完善。 (2)选官制度:采用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
第4页
返回导航
历史
2.经济上 (1)农业:曲辕犁发明、筒车出现,均田制一度盛行,农业经济繁 荣。 (2)手工业:丝织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3)商业: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并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海上 丝绸之路发达。
第5页
返回导航
历史
3.文化上 (1)科技: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和以僧一行为代表的天文成就, 使唐代科技进入新阶段。 (2)艺术: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绘画艺术以吴道子为代表。 (3)文学:唐诗进入黄金时期;通俗文学体裁——“传奇”出现。
第6页
返回导航
历史
[对点训练] 7.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 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 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D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历史
四、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及中华 文化圈的正式形成时期
第1页
返回导航
历史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 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 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 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
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
原因是( A )
A.科举制度的推行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学东渐的影响
第9页
返回导航
历史
第10页
返回导航
历史
解析:选 A。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当时一种重学的社会风气,结 合所学知识,古代科举制度由于对读书人有巨大的利诱力,使得 科举时代读书重学的风气长盛不衰,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教育的普 及和文化的发展,故 A 项正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在北宋时期 出现,而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已经推行,故 B 项错误;C、D 两 项与题干中这种现象无直接关系。
第11页
返回导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