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咨询室工作制度
社区心理咨询室制度范本
社区心理咨询室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社区心理咨询室正常运行,提供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心理咨询室宗旨:尊重每一位来访者,无条件接纳来访者;遵守保密原则,严格保守来访者的秘密;保持坦承关爱的态度,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支持。
第三条社区心理咨询室服务对象:辖区内有轻度心理障碍或情绪异常的居民,以及需要心理帮助的其他人群。
第四条社区心理咨询室服务内容:排除居民的心理困扰、疏导居民紧张情绪、解决居民人际交往困境、开展居民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二、工作制度第五条社区心理咨询室主要负责辖区内居民心理健康的咨询工作。
第六条社区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保持咨询室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
第七条咨询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耐心倾听,并做好记录;咨询谈心采用来人咨询和上门咨询相结合、定时咨询和预约咨询相结合的方式。
第八条心理咨询室负责及专职辅导员要做好日常管理和来访来询接待辅导工作。
第九条保持心理咨询室卫生、整洁、温馨宜人、设施设备齐全。
第十条心理咨询人员要为咨询者严守个人秘密,保护其个人隐私。
第十一条心理咨询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到位,并注意保持自身情绪稳定。
在自身处于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提前请假,并安排心理辅导人员代替。
第十二条心理咨询人员要遵循尊重理解、真诚、保密、助人为乐的原则,认真做好来访者的接待工作。
第十三条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目标在于指导未成年人自立自强,从正面促进其成长。
应本着真诚、尊重、温暖、负责的原则,对来访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三、保密制度第十四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及咨询内容。
第十五条心理咨询室要妥善保管来访者的档案资料,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查阅。
四、应急处理制度第十六条在咨询过程中,如感到无法帮助来访者或来访者问题已超出心理咨询室的服务范围时,应及时终止咨询关系,转给其他专家或有关机构处理。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引言概述: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而设立的一项服务。
为了保证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责任制度。
一、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1.1 确定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服务对象应该明确,例如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服务范围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
1.2 设定工作目标和指标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指标,例如每月进行心理咨询的次数、咨询效果评估等。
1.3 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根据服务对象和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2.1 确定工作流程明确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流程,包括接待、咨询、评估、跟踪等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2 制定责任分工明确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责任人员和具体职责,例如接待员、心理咨询师、评估师等,确保责任分工清晰。
2.3 建立协作机制建立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工作高效,提高工作效果。
三、建立绩效考核机制3.1 设定考核标准根据工作目标和指标,设定绩效考核标准,包括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
3.2 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式。
3.3 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达标的人员进行惩罚,激励全体员工提高工作质量。
四、建立信息保密制度4.1 确保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确保信息安全。
4.2 保密责任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对用户信息的保密责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用户信息。
4.3 处理风险事件建立风险事件处理机制,对信息泄露等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跟踪,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5.1 接受投诉建立投诉受理机制,接受用户的投诉并进行调查处理。
5.2 处理投诉对投诉事件进行认真调查和处理,及时向用户反馈处理结果。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保密制度一、心理咨询员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二、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纪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作为档案,及时送档案室进行保存。
三、社区除了心理咨询员和档案管理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都无权查看心理档案室档案材料。
四、心理咨询员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五、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六、心理咨询员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法律规定的询问时,不得做出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值班人员工作制度1、值班人员在规定值班时间内必须到岗,耐心接听同学的来电。
2、当日值班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必须以电话或当面请假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提出请假申请,批准后方可请假。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密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室相关所有工作内容。
未经负责人同意,值班人员严禁随意翻阅心理咨询室存放的材料和文件。
4、心理咨询室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不允许无咨询要求的学生或其他人员进入。
5、值班人员在遵守值班制度的前提下,有使用心理咨询室各种资源的权利。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人员工作职责一、咨询人员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未成年人,热爱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二、咨询人员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
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工作规律。
三、咨询人员要用未成年人理解的语言,向来访人员解释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来访人员的自身权利,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意义。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一、背景介绍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心理需求而设立的专业服务,旨在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服务,匡助居民解决心理困扰,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
为了规范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确保咨询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本《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二、责任部门和人员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和管理,具体责任如下:1. 社区居委会主任负责全面协调和管理社区心理咨询工作。
2. 心理咨询师负责具体的心理咨询工作,包括咨询接待、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
三、工作流程1. 咨询申请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居委会提出心理咨询申请,居委会主任负责受理并登记咨询申请。
居委会应当保证咨询申请的保密性,确保居民的隐私权。
2. 咨询接待居委会主任将咨询申请交给心理咨询师,由心理咨询师负责与居民沟通,安排咨询时间和地点。
心理咨询师应当保证咨询过程的保密性和专业性,确保居民的权益。
3. 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根据居民的需求和情况,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居民的心理状况和问题。
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专业的心理评估能力,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4. 咨询辅导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辅导,匡助居民解决心理困扰,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确保咨询辅导的效果。
5. 咨询记录心理咨询师应当在每次咨询后,及时记录咨询内容和咨询效果,并将记录报告给居委会主任。
咨询记录应当保密存档,确保居民的隐私权。
四、工作要求1. 保密性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涉及居民的个人隐私,心理咨询师应当严守职业道德,保证咨询过程和咨询内容的保密性。
2. 专业性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确保咨询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尊重权益心理咨询师应当尊重居民的权益和意愿,不强迫居民接受咨询服务,不侵犯居民的人身权益。
4. 组织协调社区居委会应当加强对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确保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管理制度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管理制度第一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管理制度莲港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管理制度一、心理健康辅导要以人为本,协助未成年人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使其健康成长。
二、辅导站工作人员要遵守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辅导站的各项管理制度,提供热情、耐心、周到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三、辅导站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耐心细致做好咨询和预约登记工作,保持辅导站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四、辅导站工作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五、辅导站工作人员在咨询时,须学会倾听,无条件接待来访者,事后做好记录。
六、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事先设定守密标准,采取合理预防措施,避免个人在团体互动中受到任何心理伤害。
七、辅导站工作人员针对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若发现现有条件下无法解决来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有关专家顾问后再约定时间解决。
八、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干预预警机制,积极防范和应对各种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九、辅导站工作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做好分析与总结并予以严格保密,未经咨询者本人同意不得随意翻阅使用。
第二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丛台区紫苑中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一、指导思想“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未成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辅导站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积极开展“治未病”诊疗方案和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2)负责组织在辅导站、学校、广场、社区,利用“科普宣传”、“心理志愿者义诊”、“心理专家讲座”等形式,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三、基本原则1、坚持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认识未成年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职责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准则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职责
本辅导站的任务是为全县中小学生提供电话、问询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中遵守以下准则:
1.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开展接待工作,严格遵守值班要求。
2.明确接待中的职业角色是心理咨询员,尽可能防止由于角色冲突带来的混乱,影响咨询效果。
3.接待中注重与当事人建立关系,让尊重、真诚、同感等基本的咨询要素体现在接待中。
4.接待过程中充分注意倾听和探讨,注意当事人声音中的非言语信息,平等、接纳、好奇地和当事人探讨他们的问题,避免主观臆断。
5.尊重当事人的自我抉择权,在需要提建议时,应和当事人共同商量,而不是以唯一正确答案的形式出现,避免生硬说教。
6.保持敏锐的自我觉察,对自己个人的情绪、理念、成长经验等保持敏感,防止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7.严格按照心理咨询伦理规范遵循保密条款,对咨询中当事人所透露的一切语言和非语言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有关咨询记录、心理测验、各种书面资料等进行保密性管理;如遇向当事人提及的需要解密的情况,严格按解密规则进行,以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
8.对需要紧急危机干预的当事人,须及时采取措施,通知当日在班的心理危机救助员。
9.维护咨询员与当事人之间关系的纯洁性,不得利用接待工作与当事人建立非工作性关系,不得收受当事人的礼物。
10.积极参加援助中心组织的培训、交流等活动,自觉接受督导,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11.向本县的未成年人、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及本市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范文(4篇)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建设并规范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办法和制度范本。
二、建设办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办法如下:1. 确定场所: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应选取宽敞、明亮、安全的场所,最好能与学校或医疗机构相连或相邻。
2. 配置设备:a. 为未成年人提供舒适的环境,包括座椅、桌子、书架等。
b. 安装必要的设备,如书籍、DVD播放器、音乐播放器等,以便进行心理辅导和活动。
3. 招募人员:a. 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招募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要求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学位,并具备相关实践经验。
b. 招募志愿者,可以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或对未成年人心理关注的人士,他们将协助心理辅导师进行工作。
4. 宣传与推广:a.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重要性和服务内容。
b. 利用学校、社区和网络等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和家长来参与。
5. 组织管理:a. 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团队,由负责人、心理辅导师和志愿者组成。
b. 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分工,确保心理辅导室的正常运行。
三、制度范本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制度范本如下:1. 服务对象: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服务对象为6-18岁的未成年人。
2. 服务内容:a. 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困扰和问题。
b. 开展心理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
c. 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和辅导计划,定期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跟踪。
3. 服务方式:a. 提供面对面咨询和治疗服务,根据未成年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b. 开展心理辅导和培训活动,包括小组辅导、家庭辅导、心理讲座等。
4. 保密原则: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和心理状态不得向其他人披露,除非得到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或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1. 引言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其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有效解决心理问题,建设一所专业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机构建设、人员配置、辅导方法和制度等方面探讨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办法和制度。
2.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机构建设2.1 设立合适的场所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应设立在安静舒适、便于交流和隐私保护的场所。
这有助于未成年人感受到安全和信任的氛围。
2.2 资源配置要确保心理辅导室配备充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学等专业书籍和资料,为心理辅导师和辅导对象提供必要的参考和阅读材料。
2.3 设施设备心理辅导室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课桌椅、白板、投影仪、音响等基本设施,以便辅导师进行心理教育、培训和咨询工作。
3.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人员配置3.1 心理辅导师心理辅导师应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并拥有执业资格证书。
他们需要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辅导技能。
3.2 心理辅导志愿者心理辅导室可以招募专业心理学学生或社会工作学生作为志愿者,他们将在心理辅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辅导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并获得实践经验和培训机会。
4.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辅导方法4.1 个体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师针对个体成员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倾听、探索和引导,帮助其认识问题根源并解决问题。
4.2 小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师组织心理辅导小组,让未成年人通过交流、分享和互助的方式,彼此支持并得到集体心理成长。
4.3 家庭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师与未成年人的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心理辅导,帮助解决家庭关系问题,提高家庭情感支持和沟通。
5.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制度5.1 定期评估心理辅导室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其工作质量和效果。
5.2 保密制度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确保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和心理问题得到妥善保护,并明确告知辅导对象和家长相关保密措施。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一、背景介绍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而设立的服务机构,旨在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服务。
为了确保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并执行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发展。
适合于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三、责任分工1. 社区心理咨询中心社区心理咨询中心是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职责包括:- 制定和完善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相关制度和规定;- 组织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能力;- 确保心理咨询师的队伍稳定和服务质量;- 监督和评估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情况;- 与相关部门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是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核心力量,其主要职责包括:- 接受社区心理咨询中心的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关资质;- 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服务;- 针对不同群体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案;- 保护咨询过程中的隐私和机密性;- 及时记录和整理咨询工作的相关信息。
四、工作流程1. 需求评估社区心理咨询中心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类。
2. 咨询预约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话、在线平台等方式预约心理咨询服务,社区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接待和安排。
3. 咨询过程心理咨询师与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或者线上的咨询,根据咨询对象的需求和问题,采用合适的咨询方法和技术。
4. 咨询记录心理咨询师应及时记录咨询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咨询目的、咨询内容、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5. 咨询评估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对咨询过程和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以提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6. 咨询结束当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者咨询达到预定次数时,咨询师和居民共同决定结束咨询。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抵御心理压力和疾病的能力。
以下是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办法和制度:1. 进行需求调研:在建设前,需要先进行对未成年人心理咨询需求的调研,了解他们的主要问题和需求,以作为建设心理辅导室的依据。
2. 设立并完善机构: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管理和运营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机构可以是学校、社会组织或者政府部门。
3. 选派专业人员:为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教育师,他们需要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执业经验,能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服务。
4. 制定服务规范:制定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咨询服务规范和程序,明确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办事流程、咨询师的职责和义务等。
5. 保护隐私和保密原则:确保心理咨询室的隐私和保密原则,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和咨询内容应严格保密。
6. 提供多元化服务:心理辅导室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小组咨询、家庭咨询等,以满足不同未成年人的需求。
7. 定期评估和监督:定期对心理辅导室的运作进行评估,检查服务质量和效果,并且进行监督,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合法性。
8. 建立合作机制:与相关机构(如学校、医院、社工机构等)建立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9. 持续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和其家长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心理辅导室的认知和利用率。
10. 建立快速导流和应急机制:针对紧急情况和严重心理问题,建立快速导流和应急机制,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以上的办法和制度,可以有效地建设并运营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为未成年人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社区心理咨询室制度
社区心理咨询室制度社区心理咨询室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本文将从咨询室的目标、服务对象、咨询方法以及咨询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咨询室的目标社区心理咨询室的目标是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有效的咨询,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成长和社交发展,增强社区的整体幸福感和稳定性。
二、服务对象社区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对象包括社区居民中的个人、家庭和群体。
无论是面临生活压力、家庭关系问题、职业困惑还是其他心理困扰,居民都可以自愿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并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三、咨询方法1. 个体咨询:咨询师与个人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
通过倾听、沟通和专业技巧,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体探索内心世界、认识问题所在,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家庭咨询:咨询师与家庭成员进行共同咨询,解决家庭关系问题、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家庭咨询旨在促进健康的家庭关系,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和亲密度。
3. 群体咨询:咨询师与社区居民开展心理教育和交流活动。
群体咨询可以通过讲座、工作坊、小组讨论等形式,向大众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提高居民的心理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咨询师的要求1. 专业背景:咨询师应具备相关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专业的学历背景,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咨询师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社区居民心理需求的多样性。
2. 职业道德:咨询师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意识,遵守咨询师的道德准则和守则,保护居民的隐私和权益。
他们应以客观、公正、诚实的态度对待咨询对象,维护咨询过程的专业性和保密性。
3. 沟通能力:咨询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倾听能力,能够与居民建立信任关系,并有效地传递信息和理解居民的需求。
他们应能够引导居民表达情感、开展有效的问题探索,并提供合适的咨询方案。
4. 自我反思:咨询师需要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咨询方式和方法。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办法和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立目标和定位:明确心理辅导室的目标与定位,确定服务对象为未成年人,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支持为主要目标。
2. 法律法规依据: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心理咨询师资质要求等。
3. 人员组成与岗位职责:明确心理辅导室的人员组成和岗位职责,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师等专业人员。
4. 建设室内环境:根据未成年人的需求,打造温馨舒适、阳光明亮的室内环境,提供隐私保护和安全感。
5. 服务内容与方式:制定心理辅导室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如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等,可以采取个案咨询、小组辅导、活动讲座等方式进行。
6. 保护隐私与保密:确保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保护,设置保密机制,限制访问权限,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
7. 案例记录与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系统,记录未成年人的咨询历史和相关信息,便于日后的跟进和评估。
8. 监督和反馈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室的质量评估和服务满意度调查,收集用户反馈,及时改进和完善服务。
9. 宣传与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心理辅导室的服务,吸引更多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借助心理辅导室获得帮助。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要根据当地法规、资源情况和需求来进行具体规划。
社区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职责
国胜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一、社区心理咨询室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咨询工作。
二、社区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辖区内有轻度心理障碍或情绪异常的未成年人。
三、社区心理咨询室通过对辖区未成年人的心理咨询、辅导,使未成年人具备健康的心理,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社区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内容:排除未成年人的心理困扰、疏导未成年人紧张情绪、解决未成年人的人际交往困境、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五、社区心理咨询室每周一至周六下午4:30—5:30定期开放,社区未成年人可在该时间段进行心理咨询。
国胜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室
心理辅导员责任制度
1、热心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愿意为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奉献时间和精神,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2、社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要遵循“尊重理解、真诚保密、助人自助”的辅导原则,认真做好来访者的接待工作,完成辅导记录。
3、守时守信,热情服务,让自己的工作真正成为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努力维护社区心理咨询辅导站的声誉。
4、社区未成年人心辅导员应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对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个案,应及时做好转介工作。
5、社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应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与身心健康,避免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接待未成年人。
6、社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员必须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室的各项制度。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3篇)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建设办法和制度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以下简称“辅导室”)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主要职责1、向本社区内的未成年人、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本社区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对本社区内产生心理困扰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其他相关人员提供电话辅导,以及预约的当面个别与家庭辅导服务。
3、与高一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机构和精神医疗机构建立转介机制,初步鉴别中、重度心理障碍的未成年人,及时转介到高一级心理咨询室或精神医疗机构。
4、对本社区内遭遇心理危机的未成年人,能及时识别,并协助专业危机干预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保护当事人的安全。
二、基本设施1、设置相对独立的场所,有专用电脑、咨询电话、沙发、专用档案柜等设备。
2、内部环境应舒适、温馨、宁静、保密和安全。
3、配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资料以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阅读资料、心理测验工具等。
三、队伍建设1、“辅导室”有____名以上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二级以上心理咨询员资格证书或____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专业志愿者。
2、专业志愿者必须具有工艺精神和专业精神,并严格按照职业要求开展工作,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做到尊重、真诚、保密、耐心等,并做好情况记录和资料保存。
3、专业志愿者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
4、聘有若干名“五老”、大学生志愿者,协助专业志愿者做好电话预约等相关工作。
四、管理要求1、“辅导室”的工作必须有____名社区领导分工负责。
2、工作经费纳入本区县政府、街道的年度财政预算。
3、有关资料须按照心理辅导专业准则实行保密存放、管理和使用。
4、建立内部考核和评估机制,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工作水平。
五、其他“辅导室”的具体评估方案和细则将根据以上要求另行制定。
心理辅导室工作制度一、辅导室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二、辅导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一、背景介绍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而设立的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
为了规范社区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制定本《社区心理咨询工作制度_责任制度》。
二、工作目标1.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2. 建立健全的咨询工作机制,确保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3. 加强社区心理咨询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整体咨询水平。
三、工作职责1.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确保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2.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3. 心理咨询师负责接待咨询对象,进行心理评估和咨询服务;4. 心理咨询师应保护咨询对象的隐私,严守职业道德和保密原则;5.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建立咨询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咨询记录;6.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7.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心理健康工作。
四、工作流程1. 咨询对象申请咨询:居民通过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的宣传渠道了解咨询服务,并向机构提出咨询申请;2. 咨询预约:机构安排咨询师与咨询对象进行初步沟通,了解咨询需求,并预约咨询时间;3. 心理评估:咨询师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咨询对象的心理状况和问题;4. 咨询服务:咨询师根据评估结果,为咨询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5. 咨询记录:咨询师应记录咨询过程和咨询效果,妥善保存咨询记录;6. 咨询结束:咨询师与咨询对象进行总结和反馈,评估咨询效果;7. 咨询跟进:咨询师可根据需要进行咨询跟进,提供进一步的辅导和支持。
五、工作质量评估1.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定期组织对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2. 咨询对象可对咨询服务进行评价,提供意见和建议;3.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根据评估结果,对咨询师进行培训和提升。
六、工作保障1.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工作环境,保障咨询师的工作需求;2. 社区心理咨询机构应为咨询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3.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区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持和协调,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保障。
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领导小组工作制度[1]
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领导小组工作制度1.领导小组每月至少与未成年人开展一次谈心活动。
2.领导小组成员每季度与未成年人监护人减免一次,督促监护人加强对未成年人管理和教育。
3.领导小组成员每月至少通过电话、书信等途径与未成年人家长联系一次。
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孩仔的成长情况,沟通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4.每年为未成年人体检一次。
5.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儿童普及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
宣传文明新风,传播自护技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6.办好课堂教育,丰富青少年社区文化生活,利用社区阅览室,为节假日及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中小学生提够学习和读书的场地,从社区党团员,离退休老教师。
驻社区学校在职教师,社区工作人员中聘请课堂志愿辅导员,开展课业辅导和各种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利用社区活动场所。
在学习之余,组织开展各种兴趣课程和各种文体活动和一些团队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互帮互助意识。
7.开展好青少年心理咨询和社会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作用,积极开展各种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辅导讲座,网络咨询,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帮助青少年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即:环境适应与人际关系失调,情绪情感、学习、性心理及恋爱,人格。
网络心理。
择业与就业心理。
常见的心理疾病等问题,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8.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帮助活动,对社区内闲散,有不良行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掌握动态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困难救助工作。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责任制度1、提高认识。
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
也是社区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落实意识和品牌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
做好各项工作。
2、夯实责任。
“青少年心理咨询室”牌子由区文明办统一制作,民政局逐社区指导悬挂。
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
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为了保障心理咨询室的正常运转,维护心理咨询师和咨询者的权利和利益,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一、服务对象1.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对象为在校学生及教职工,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
2.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需家长或法定监护人陪同方可获得心理咨询服务。
二、服务时间1.心理咨询室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
2.所有咨询服务均需提前预约。
三、咨询服务流程1.咨询服务前,需完善咨询表格,并携带学生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2.咨询前需向咨询师说明人身健康资料、心理健康状况及就诊经历,并签署保密协议。
3.未就诊过的咨询者需首先获得入门咨询服务。
4.每次咨询时间为50分钟左右,咨询师可根据咨询需要适当延长。
5.咨询过程中,咨询者需遵守咨询师的规定,不能骚扰、辱骂、恐吓咨询师。
6.咨询师有权利终止咨询服务,并向有权部门举报咨询者不良行为。
四、收费标准1.入门咨询服务及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免费。
2.一般咨询服务,首次咨询免费,后续咨询收取适当的咨询费用。
3.如遇突发心理困难事件,可向院领导或社会各方面求助。
心理咨询室提供协助及引导,不收取费用。
五、保密制度1.心理咨询室实行保密制度。
2.咨询者的个人资料、咨询内容及任何产生的文书记录均为保密信息。
3.咨询师不得将咨询者的保密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者,除非咨询者同意或法律法规规定。
六、不适宜咨询者处理方式1.咨询师根据情况有权利对不适宜咨询者采取拒绝咨询、终止咨询等处理方式。
2.对于有自杀、暴力、性侵等危险行为或倾向的咨询者,心理咨询室有义务及时报警或向有关部门求助。
3.咨询对象如有心理疾病,需要转诊到精神科等专业医学机构进行治疗。
七、其他规定1.心理咨询室制定本规章制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所有咨询者应严格遵守本规定。
2.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违反本规定,应提前与咨询师进行沟通,并得到咨询师的同意。
3.本规章制度的修改,由心理咨询室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未成年人
心理健康辅导站咨询室工作制度
1.心理咨询室建立值班服务制度,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值班制度,必须按时上岗,保证咨询时效。
2.心理咨询室实行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建立心理咨询预约卡,咨询学生应事先与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室预约,便于合理安排咨询时间。
3.咨询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网络咨询工作。
4.咨询工作人员应不断了解、研究学生心理,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5.保持心理咨询室清洁、安静、幽雅。
6.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心理咨询室。
7.建立若干个心理信箱,每天开箱一次,并及时答复学生,以便为少数不愿意面谈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8.心理咨询室也关注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并以适当的形式为全体教师提供咨询服务。
9.咨询工作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为咨询者保密。
学生心理档案、咨询的内容一律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