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结构】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外扩展和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
3、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PU = P / U 式中:PU——城市化水平 P——城镇人口 U——总人口
205068.6
城市规划原理
3、城市化的发展状况 (1)城市化水平
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4.86倍,而城 市人口增加了63.82倍。
1950年—1980年 ,世界人口由24亿增加到了44 亿,增长了0.8倍,城市人口由7亿增加到18.7亿,增 长了2.7倍,而农村人口增加不到0.3倍。
20078.6
城市规划原理
《易经》:
“日中而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 货,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20088.6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 会向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中产生的。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一般在公元前3000~公 元前1000年
20098.6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的定义
(一)城市的含义
20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202018.6
城市规划原理
临淄城 “连衽成幛 ,举祙成幕”
202028.6
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封建城市 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 宫殿、官府衙门
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 心 ——教堂
202038.6
城市规划原理
(四)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1.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第一篇城市与城镇化
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
2.城市化水平指城镇水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简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5、有机疏散思想
(1)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与变化的机体
(2)它从生物的成长现象中得到启示,认为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即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
(3)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的思想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把城市分解成一个即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各部分布置有住宅、商店、学校以及生产车间等,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
7.“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宪章认为:(1)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2)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
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城市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城市化几个阶段: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1)田园城市理论:英国霍华德提出。意义:提出发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原则;动态管理的观点。
(2)卫星城镇理论:昂温提出。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
(3)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4)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与人的联系。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1章到第18章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
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⑤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一章
1、两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 是一种交易场所。
3、按照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无可争议的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4、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之间攻伐频繁,也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6 城市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7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1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 城市化水平高。
8 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1989 年12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而在2007 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废除了这一条。
第二章
1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买一个朝代最显著地特点
2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的布局形式
3 田园城市的理论
4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5 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 城市全球化;2 区域一体化;3 信息网络化;4 全球城镇
化。
6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符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 3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内容概述:
第一章城市规划的概念与方法
- 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目的
-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 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 城市规划的组织机构与程序
第二章城市发展与规划
- 城市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
-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与形成机制
- 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 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与调整
第四章城市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
- 城市用地规划的意义与目标
- 城市用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 城市用地规划的分类与方法
-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第五章城市生活与社区规划- 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与特点- 城市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 城市社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社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第六章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的发展与特点
-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的控制与管理
第七章城市环境与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的问题与挑战
- 城市环境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评价与监测
第八章城市景观与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的意义与价值
-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景观规划的保护与管理
第九章城市保护与保护规划- 城市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 城市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 城市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 城市保护规划的实施与监测
第十章城市更新与更新规划
- 城市更新的概念与动因
- 城市更新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规划规划原理-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 概念
概念1——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 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 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
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 使用原则。
(2)中心城区规划 5)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
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 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6)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7)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8)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①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
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②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 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③ 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供水、排水、防洪等 设施的布局;
④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第13章 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 目前,我国也开始对战略性规划进行积极实践和广泛讨论, 许多城市将战略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指导城市总体规划,这 对于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具有重要意义。
❖ 从本质上讲,城市的总体规划就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安排 ,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工作是以空间部署为核心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 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法定程序 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文件,是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法定依 据。各类涉及城乡发展和建设的行业发展规划,都应符 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 由于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 专业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 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因此也是城市 规划参与城市综合型战略部署的工作平台。
❖ 2)确定城市性质要从区域视角,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的 方法来进行。
最新课件
21
❖ 城市性质的表述要准确、简练、明确。一要突出特色,充 分反映城市特点,避免将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 ,或者是不区分城市基本因素的主次;二要不回避“雷同 ”,如一般县城都有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中心职能 ,但可以“中心城市”来概括;三要避免罗列,如将城市 的主导产业方向按照产业门类一一罗列。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21126200
2.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息工程学院空间信息工程系
5.总学时数:40
讲课学时数:40,实验学时数:0
6.学分数:2.5
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
8.教材: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介绍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并对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种突变使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引起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规划和管理的强烈需求。数字城市建设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规划方法。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已成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利用其管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巨大优势,在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中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目录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目录第1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
第1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2节城市的发展
第3节城镇化
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第1节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2节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第3节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
第4节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
第1节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第2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第3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第4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第5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第2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5章生态与环境
第1节人与环境
第2节城市生态系统
第3节城市环境
第6章经济与产业
第7章人口与社会
第8章历史与文化
第9章技术与信息
第3篇城乡空间规划
第10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12章城乡区域规划
第13章总体规划
第14章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4篇城市专项规划
第15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16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第17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18章城乡住区规划
第19章城市设计
第20章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第5篇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21章城市开发规划
第22章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1-12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⑤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复习思考题: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
业城市:
1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
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
于加速发展阶段。2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
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
能满足需求。3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
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2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
业转变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2城市
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3城市化同时促进科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607647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学分:4
适用对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
先修课程:建筑初步城市地理学
执笔人:孟彩红审定人:董杰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城市规划原理是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涉及到资源、环境、人口、经济、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全面系统的教学,阐明城市规划的意义,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以所选教材为基本素材,参考书为辅助材料,结合实际,选取讲授内容,不断补充前沿知识理论。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改基本要求:除课堂讲授外,积极采用案例讲解、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课外作业旨在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课程重点与难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4学时)
重点:城市的形成与定义,城市化的测度及其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6学时)
重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2学时)
重点:城乡规划的法规系统、行政系统、技术系统以及运作体制。。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2学时)
重点: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及实现途径。
城市规划原理第十三章
• 城市规模的预测:
• 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 •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 • 指标:m2/人 • 4个等级:60-120 75/90/10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 137--90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
《马丘比丘宪章》
•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指出:“雅典宪 章为了追求分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 构成”。
• 主张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孤立 的组成部分拼凑在一起,必须努力去创造一 个综合的多功能环境”。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
•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 1、综合服务功能; • 2、社会再生产功能; • 3、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 • 4、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
4、规划布局随社会、 经济等发展需调整修编.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
中心思想:
•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 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它是研究城市各 项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考虑城市化的 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城镇体 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关系。
• 从城市的功能、结构与形态作为研究城市 总体布局的楔入点,使之更科学合理.
聚与辐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