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公差简介
轴承公差与配合

轴承公差与配合一、轴承的公差滚动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别符合《向心轴承公差》GB/T307.1-1994(等效采用ISO 492-1981)和《推力球轴承公差》GB/T307.4-1994(等效采用ISO 199-1979)标准。
见表16-1至表16-11。
1、向心轴承(1)符号及定义内径:d公称内径ds 单一内径d1 圆锥孔理论大端直径dmp单一平面内平均内径△dmp单一平面平均内径的偏差=dmp-d(对于圆锥孔△dmp仅指内孔的理论小端)△ds单一内孔直径的偏差△dlmp圆锥孔在理论大端的平均内径偏差=dlmp-d1Vdmp平均内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之差dmpamax-dmpminVdp 单一径向平面内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内径之差=dsmax-dsmin(圆锥滚子轴承用任一径向平面内的内径变动量的最大值表示)外径:D 公称半径D1外圈凸缘公称外径Ds 单一外径Dmp单一平面平均外径△Ds单一外径偏差=Ds-D△Dmp单一平面平均外径的偏差=Dmp-D VDp单一径向平面内外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外径之差△Dmp平均外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之差=Dmpmax-Dmpmin宽度:B,(C)内(外)圈公称宽度Bs,(Cs)内(外)圈单一宽度△Bs,(△Cs)内(外)圈单一宽度偏差=Bs-B,(Cs-C)T 圆锥滚子轴承公称宽度VBs,(VCs)内(外)圈宽度变动量,即单个内(外)圈最大和最小单一宽度之差=Bsmax-Bsmin,(Csmax-Csmin)△Ts实测圆锥滚子轴承宽度的偏差=Ts-T △T1s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与标准外圈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T2s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与标准内组件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旋转精度:Kia成套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Kea成套轴承外圈的径向跳动Sd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孔的跳动SD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SD1外径表面母线对凸缘背面的倾斜度的变动量Sia成套轴承内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Sea成套轴承外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Sea1成套轴承凸缘北面对滚道的跳动(2)公差值(1)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除外)0级公差内圈外圈6级公差内圈6级公差外圈2、圆锥滚子轴承本条规定的内孔直径公差适用于圆柱孔 0级公差外圈—直径公差和径向跳动宽度—内、外圈、单列轴承及其组件6X级公差本公差级内圈和外圈的直径和径向跳动公差与0级公差规定的数值相同。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例如在图(C)和图(d)所示,当定向负荷Fr大于 旋转负荷Fc时,二者的合成负荷的大小将周期性的变化,且在一定区域内摆 动如右图所示。此时静止的套圈承受摆动负荷,而旋转套圈则仍承受循环负 荷。
受固定负荷的套圈配合应选松一些,一般选较松的过渡配合或较紧 的间隙配合,以便使套圈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带动套圈转位,使套圈受力 均匀,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承受旋转负荷的套圈应选用较紧的配合, 一般选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以不使套圈与轴颈 或外壳孔配合表面产生爬行现象为原则。承受摆动负荷的套圈,其配合 的松紧程度应介与前两种负荷之间。
2.分类
按承受负荷的方向,滚动轴承可分为主要承受径向负荷的向心轴 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负荷的角接触轴承及仅承受轴向负荷的推力 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可分为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 锥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
通常,内圈与轴颈一起旋转,外圈与外壳孔固定不动。但也有些机 器的部分结构中要求外圈与外壳孔一起旋转,而内圈与轴颈固定不动。
(1)轴承承受负荷的类型
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负荷,一般是由定向负荷(如皮带的拉力或 齿轮的作用力)和旋转负荷(如机件的离心力)合成的。按照作用方 向与套圈的相对运动关系,径向负荷可以分为:
①固定负荷 轴承运转时,作用在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相对静止,即
合成的径向负荷始终不变的作用在套圈滚道的某一局部区域上,则该 套圈承受着固定负荷。如下图(a)所示: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解:Ymax EI es 10 es 8 es 2m ei 15m
滚动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及其选择
一. 轴和壳体孔的尺寸公差带 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和壳体孔的公差带代号是从公差与配合国标准中规定 的公差带中选出来的。
密 封 与 防 尘 结 构 代 号
保 持 架 及 其 材 料 代 号
特 殊 轴 承 材 料 代 号
公 差 等 级 代 号
游 隙 代 号
多 轴 承 配 置 代 号
其 它 代 号
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类型与尺寸等主要特征。
后置代号——表示轴承的精度与材料的特征。
前置代号——表示轴承的分部件。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和代号
承内部的实际间隙增大,故选较大的过盈配合。P139式7-5,7-6,给出了Ymin, Ymax的计算公式。
Ymin 计算
13Rk mm 6 b10
Ymax 计算
11.4kd p Hale Waihona Puke 2k 2 103
mm
滚动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及其选择
(4)工作温度 由于摩擦发热和散热条件不同,一般来说,运转时的轴承温度会高
滚动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及其选择
2.配合的选择 为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主要因素:负荷类型及负荷大小。 (1). 负荷类型 根据作用在轴承上的负荷相对于套圈的旋转情况,负载分为:局部负荷、 循环负荷、摆动负荷
① 循环负荷: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
② 局部负荷:较松的过渡配合或较小的间隙配合。
③ 摆动负荷:选与循环负荷相同的配合或略松一点。
第八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在零件图上,应 标注以下参数:
+0.035
0.63
0.04
C、位置公差
Φ100H7( 0
B、形状公差
)
0.06
+0.012 Φ55j6( -0.007)
A、尺寸公差
D、表面粗糙度
1.6
0.01
A
1.25
A 29
A
2
四、滚动轴承配合选用举例
图8-8 例8-1图
30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1
第八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本章要点: 1.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游隙代号的意义和应用。 2.了解轴承公差及其特点。 3.掌握滚动轴承与轴及外壳孔配合的公差带特点配合面粗 糙度及形位公差的选择。 教学难点: 1.滚动轴承游隙概念。 2.轴承承受的4种负荷类型。 3.轴承装配后不产生“爬行”的概念。
图8-3 不同公差等级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分布图
12
第三节 滚动轴承与轴及外壳孔的配合
一、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
GB/T 275-1993规定了与轴承内、外径相配合的轴和壳体孔 的尺寸公差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配合选用的基本 原则。
13
1.配合选用的基本原则
配合选用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其基本原则 是使套圈在轴上或外壳孔内的配合不产生“爬 行”现象。
轴承套圈相对负荷方向旋转或摆动的套圈,选择过盈配合或 过渡配合。 轴承套圈相对负荷方向固定的套圈,选择间隙配合。
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使得能量在一定的范围 之内储存起来了,当驱动力超过静摩擦力时,轴承开始 转动,静摩擦转为动摩擦,摩擦力立即降低,速度随即 增大。但是,随着速度的加大,轴承动摩擦力又进一步 降低,速度减慢,甚至减慢至停止,如此往复。
1 滚动轴承的公差

目录滚动轴承的代号 (1)滚动轴承的公差 (11)轴承的安装、拆卸及保养 (39)轧机轴承典型失效形式及主要原因 (41)深沟球轴承 (45)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56)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73)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115)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131)背衬轴承 (169)滚动轴承的代号类型代号前置代号:前置代号用字母表示。
代号及其含义按表1-1后置代号:后置代号用字母(或加数字)表示1、后置代号的编制规则(1)后置代号置于基本代号的右边并与基本代号空半个汉字距(代号中有符号“—”“/”除外)。
当改变项目多,具有多组后置代号,应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
(2)改变为4组(含4组)以后的内容,则在其代号前用“/”与前面代号隔开; 例:6205-2Z/P6 22308/P63(3)改变内容为第4组后的两组,在前组与后组代号中的数字或文字表示含义可能混淆时,两代号间空半个汉字距。
例:6208/P63 V12、后置代号及含义(1)内部结构代号按表 1-2(2)密封、防尘与外部形状变化代号及含义按表1-3(3)保持架的代号保持架在结构形式、材料与表1-4不同时采用下列代号。
1)保持架材料F—钢、球墨铸铁或粉末冶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F1—碳钢F2—石墨钢F3—球墨铸铁F4—粉末冶金Q—青铜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Q1—铝铁锰青铜Q2—硅铁锌青铜Q3—硅镍青铜Q4—铝青铜M—黄铜实体保持架L—轻合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L—LY11CZL1—LY12CZT—酚醛层压布管实体保持架TH—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保持架(筐型)。
TN1—尼龙TN2—聚枫TN3—聚酰亚胺TN4—聚碳酸脂TN5—聚甲醛J—钢板冲压保持架,材料有变化时附加数字区别。
Y—铜板冲压保持架,材料有变化时附加数字区别。
SZ—保持架由弹簧丝或弹簧制造。
2)保持架结构型式及表面处理H—自锁兜孔保持架W—焊接保持架R—铆接保持架(用于大型轴承)E—磷化处理保持架D—碳氮共渗保持架D1—渗碳保持架D2—渗氮保持架C—有镀层的保持架(C1—镀银)A—外圈引导B—内圈引导P—由内圈或外圈引导的拉孔或冲孔的窗形保持架S—引导面有润滑槽注:本条的代号只能与“1)”结合使用例:MPS—有拉孔或冲孔(窗孔保持架)的黄铜实体保持架,外圈或内圈引导, 引导面有润滑油槽。
滚动轴承公差简介课件

根据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公差及偏差。
配合长度
根据轴的长度和载荷情况,确定合适的配合长度。
公差对性能的影响
01
02
03
04
旋转精度
公差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旋转 精度,进而影响机器的整体性
能。
振动和噪声
公差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轴承振 动和噪声增大,影响机器的使
用寿命和舒适性。
摩擦和磨损
超高精度级(P5级)
比P6级精度更高,用于高速精密机械。
滚动轴承的公差带
1 2
内圈公差带(IT6)
内圈与滚子配合,内圈配合尺寸偏差符合IT6级 精度。
外圈公差带(IT5)
外圈与滚子配合,外圈配合尺寸偏差符合IT5级 精度。
3
滚子公差带
滚子与内、外圈配合尺寸偏差符合相应精度等级 。
滚动轴承公差的重要性
公差大小对轴承的摩擦和磨损 性能有影响,进而影响机器的
能耗和效率。
寿命
公差选择不当可能影响轴承的 疲劳寿命,进而影响机器的使
用寿命。
05
滚动轴承公差检测方 法
径向跳动检测
定义
01
径向跳动是指滚动轴承在承受载荷时,其外圈或内圈的径向摆
动量。
检测方法
02
采用测量仪器(如千分表)分别测量滚动轴承在空载和加载状
02
滚动轴承公差类型
内圈公差
01
02
03
尺寸公差
内圈的直径尺寸有一定的 公差范围,以确保轴承与 轴的配合。
几何公差
内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 度对轴承的性能有很大影 响,因此需要控制内圈的 几何公差。
旋转精度的公差
内圈的旋转精度对轴承的 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 要控制内圈的旋转精度公 差。
滚动轴承公差

滚动轴承公差1.参照标准GB273.3 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外形尺寸GB4199 滚动轴承公差定义GB6930 滚动轴承词汇GB/T307.1 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公差GB/4604 滚动轴承径向间隙JB/T53405 球轴承及其零件补充技术条件JB/T53407 滚动轴承零件深沟向心和角接触轴承套圈公差JB/T3573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测量及评定方法2.定义本标准所规定的公差定义按照GB4190e及GB6130的规定3.符号d :轴承公称内孔直径D :轴承公称外径B : 内圈公称宽度C : 外圈公称宽度Vdp:单一径向平面内,内径直径变动量VDP单一径向平面内,外径直径变动量Vdmp :平均内径变动量VDmp :平均外径变动量Vdsp :单一平面内径变动量VDsp :单一平面外径变动量Δdmp: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Δds:单一内径偏差ΔDmp :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ΔDs:单一外径偏差VBS :内圈宽度变动量ΔBS:内圈单一宽度偏差VCS :外圈宽度变动量ΔCS:外圈单一宽度偏差Kea:成套轴承外圈径向跳动Kia:成套轴承内圈径向跳动Sea:成套轴承外圈轴向跳动Sia:成套轴承内圈轴向跳动Sd :内圈端面对内孔的垂直度SD:外圈外表面对端面的垂直度ΔTs:成套轴承实际宽度偏差Gr:径向游隙rs :单一倒角尺寸Dws :球单一直径Dwm :球平均直径VDWS:球直径变动量ΔSph:球形误差DwmL:球批平均直径ΔDwmL:球批平均直径偏差S :球规值/ 滚子规值ΔS:批球规值偏差VDwmp:滚子平均直径变动量VDwp :单一平面滚子直径变动量VLWL :滚子规值批长度变动量ΔDwmp:单一平面滚子平均直径偏差VDWL:球批直径变动量/ 滚子规值批直径变动量ΔDws :滚子单一直径偏差ΔLws :滚子单一长度偏差SDW :滚子端面对外表面的跳动ΔCir :圆度误差Δd1mp :基本圆锥孔在理论大端的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Δd1mp-Δdmp) 内孔两端平均直径偏差之差外圈(此处的“背面”为可测量基准的背面)外形尺寸符号。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上一页
返回
8. 2 滚动轴承公差及具持点
• 滚动轴承的尺寸公差,主要指成套轴承的内径和外径的公差。由于滚 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都是薄壁零件,在制造、保管和自由状态下容易 变形,但当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壳体孔装配后,这种微量变形也容 易得到矫正。因此,国家标准对轴承内径和外径尺寸公差做了两种规 定。分别是:
• 合理的轴承游隙的选择,应在原始游隙的基础上,考虑因配合、内外 圈温度差以及负荷等因素所引起的游隙变化,使工作游隙接近最佳状 态,选择游隙组别。对于在一般情况下工作的向心轴承(非调整式轴 承),应优先选用基本组游隙;当对游隙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辅助组 游隙(数值可参见GB/T 275-1993 ) 。
• 所有公差等级的公差带都偏置在零线之下,这主要是考虑轴承配合的 特殊需要。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轴承内圈是随轴一起转动,两者之间 的配合必须有一定的过盈。但由于内圈是薄壁零件,且使用一定时间 之后,轴承往往要拆换,因此,过盈量的数值又不宜过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 2 滚动轴承公差及具持点
• 假如轴承内孔的公差带与一般基准孔的公差带一样,单向偏置在零线 上侧,并采用《极限与配合》标准中推荐的常用(或优先)的过盈配合 时,所取得过盈量往往嫌太大;如改用过渡配合,又担心出现轴孔结 合不可靠;若采用非标准的配合,不仅给设计带来麻烦,而且还不符 合标准化和互换性的原则。为此,轴承标准将内径的公差带偏置在零 线下侧,再与《极限与配合》标准推荐的常用(或优先)过渡配合中某 些轴的公差带结合时,完全能满足轴承内孔与轴配合性能要求。
第七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确定轴颈、外壳孔的项目:
尺寸公差带 形位公差 表面粗糙度
表7-2~表7-8的适用情况:
轴承精度等级0、6级; 轴为实体或厚壁空心件; 轴颈、外壳孔材料为钢和铸铁; 具有基本组游隙;
第二节 滚动轴承配合件公差及选用
查表确定轴承配合的主要依据:
① 套圈与负荷方向的关系: a) 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静止;
轴承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通常不旋转,考虑到工作时温度升高会使轴膨胀, 两端轴承中有一端应是游动支承,可把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稍松一点, 使之能补偿轴的热胀伸长量,不然轴弯曲,轴承内部就有可能卡死。
第二节 滚动轴承配合件公差及选用
一、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的种类:
国标GB/T275-1993规定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图 7-4和图7-5)。 特点:
套圈相对于负荷的状
态
静 止 状 态 旋 转 状 态 摆 动 状 态
局 部 负 荷
循 环 负 荷
摆 动 负 荷
配合松一些
配合紧一些
配合与受循环负 荷的套圈相比, 相同或稍松
Rx
A Rg
B
第二节 滚动轴承配合件公差及选用
② 负荷的大小: a) P≤0.07C,轻负荷; b) 0.07C<P ≤0.15C,正常负荷; c) P>0.15C,重负荷。 P-当量径向动负荷; C-轴承规定的额定动负荷。 特点:负荷越大,配合应越紧。
轴颈、外壳孔采用包容要求,规定更严的圆柱度 公差; 轴肩和外壳孔肩端面规定端面圆跳动公差。
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时, 只需标注轴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滚动轴承配合选用举例
1)一般机械;转速不高,选0级轴承 2)内圈相对负荷方向旋转,与轴颈配合应较紧;外圈相 对负荷方向静止,与轴颈配合应较松; 3)计算 径向负荷P,查额定负荷C 轻负荷 4)按工作条件,从7-3 和7-4 选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 5)查7-7 选形位公差:轴颈、外壳孔圆柱度,轴肩圆跳动 6)查7-8选粗糙度
第6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向心滚动轴承共分为5级,分别为0,6(或6x), 5,4 和2级,其中0级精度最低,2级精度最高,6x级用 于圆锥滚子轴承。 推力滚动轴承共分为4级,分别为0,6, 5和4级,其 中0级最低,4级最高。 向心滚动轴承的各级公差值规定在GB/T 307.12005《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公差》 推力滚动轴承的各级公差值规定在GB/T 307.42002《滚动轴承 推力轴承 公差》
27
2、负荷的大小
轴承在负荷的作用下,套圈会发生变形,使配合面受力 不均匀,引起松动。因此,受重负荷时配合应紧些,受 轻负荷时配合应松些。一般地,负荷如下分类:
轻负荷: P≤0.07C 正常负荷:0.07C<P≤0.15C 重负荷: P>0.15C
其中:p为径向负荷;C为轴承的额定负载,数据可以 从有关手册中查找。
解:分析轴承的精度等级: (1)C616车床属轻载的普通车床,主轴承受轻载荷。 (2)C616车床主轴的旋转精度和转速较高,选择6级精度的滚动 轴承。
39
分析确定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
(1)轴承内圈与主轴一起旋转,故内圈承受旋转负荷,外圈装在壳体孔中不 动,故外圈承受局部负荷。前者配合要求紧,后者配合可略松。
(2)参照表6-6、表6-7,选出轴公差带为φ50j5,壳体孔公差带为 φ90H6或φ90G6 。 (3)机床主轴前轴承已轴向定位,若后轴承外圈与壳体孔配合无间隙,则不 能补偿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主轴的伸缩性;若外圈与壳体孔配合有间隙, 会引起主轴跳动,影响车床的加工精度。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将壳体孔公 差带改用Φ90k6(因H6,G6太松)。 (4)由表6-2、表6-3查得:6级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dmp) 为 500 ,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Dmp)为 900
滚动轴承零件的形位公差解读和测量

滚动轴承零件的形位公差解读和测量1. 引言1.1 概述滚动轴承作为机械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而在滚动轴承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形位公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形位公差可以准确描述零件之间的几何关系,对于保证滚动轴承零件的互换性、运转平稳性以及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开始介绍滚动轴承零件形位公差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然后探讨形位公差对滚动轴承零件性能的影响。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滚动轴承零件形位公差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介绍以及具体测量设备与工艺流程说明。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应用示例,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形位公差解读和测量方法的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滚动轴承零件形位公差解读和测量的详尽信息,帮助读者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意义及其对滚动轴承零件性能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具体的测量方法与设备,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形位公差的应用和优化策略。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滚动轴承零件形位公差,从而提高滚动轴承零件的生产质量和性能。
2. 滚动轴承零件形位公差解读2.1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在滚动轴承零件中,形位公差是指零件之间的几何关系误差。
它描述了不同特征之间的位置和方向的变化范围,并用于控制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形位公差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位置公差和方向公差。
位置公差用于定义一个特征与参考坐标系或其他特征之间的偏离程度。
它可以表示为并联直线或圆柱体上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允许值。
方向公差则用来描述一个特征轴或平面与参考坐标系或其他特征轴或平面之间的偏离程度。
2.2 形位公差的意义与应用形位公差在滚动轴承零件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确保滚动轴承能够正确地定位和运转,以获得所需精度和性能。
其次,形位公差可以帮助设计者合理安排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此外,通过选择适当的形位公差,还可以确保滚动轴承零件与其他部件的互换性和可替代性。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

由于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和外圈外径的公差带在生产轴承时业已确
定,因此轴承在使用时,它与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面间的配合性质要由 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确定。
r6 p6 n6 m5 m6
+ 0
k5 k6 js6js5 j6 j5
d
-
g6
g5
h8
h6 h7
h5
内圈公差带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的常用公差带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外壳孔的常用公差带
差带代号。如图6.8(a)所示。
与轴承有关的配合
第六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
§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应用
§2 滚动轴承与轴径,外壳孔的配合
§3 轴颈和外壳孔几何精度
§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应用
一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1 必要的旋转精度 轴衬工作时轴承的内,
外圈和端面的跳动应控制 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 转动零件的回转精度 2 合适的游隙
G7 H8 H7
H6
+
J7 J6
0
Js7 Js6
K6 K7
-
外圈公差带
M6 M7 N6 N7 P6 P7
返回目录
滚动轴承与轴径、外壳孔配合的选择及其 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
1 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固定
旋转的内圈负荷和固定 的外圈负荷
固定的内圈负荷和旋转 的外圈负荷
2 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旋转
旋转的内圈负荷和外圈承受摆动负荷
内圈承受摆动负荷和旋转的外圈负荷
3 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
当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径向负荷依次往复地作用在套圈滚道 的一段区域上时,这表示该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轴类型 精确等级
应用情况
200 300
C、B 高精度磨床,丝锥磨床,螺纹磨床,磨齿机,插齿刀磨床(B)
36000 46000
3182100
2000 3000
7000
8000
D
精密镗床,内圆磨床,齿轮加工机床
E
普通车床,铣床
C
精密丝杆车床,高精度车床,高精度外圆磨床
D
精密车床,精密铣床,六角车床,普通外圆磨床,多轴车床, 镗床
外圆相对于 负荷方向旋
转
循环负荷
轻负荷 正常负荷
重冲击负荷
薄壁、整 体式壳体
张紧滑轮
N 7*
装用球轴承的轮毂
P7*
装用滚子轴承的轮毂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选用
G级轴承应用在中等负荷、中等转速和旋转精度要求不 高的一般机构中。如普通机床、汽车和拖拉机的变速 机构和普通电机、水泵、压缩机的旋转机构的轴承。
箱
H 7*
轻和正常负 轴向能移动 荷
整体式
磨床主轴用球轴承、小 J6、
型电动机
H6
外圆相对于 负荷方向摆
动
摆动负荷
冲击负荷
轻和正常负 荷
整体式或
铁路车辆轴箱轴承
剖分式壳 体
电动机、泵、曲轴主轴
J 7*
承
正常和重负 轴向不能移 整体式壳 电动机、泵、曲轴主轴
荷
动
体
承
K 7*
重冲击负荷
牵引电动机
M 7*
转速机构中。
返回
D、C级
应用于旋转精度高和转速高的旋转机构 精密机床的主轴轴承,精密仪器和机械
使用的轴承。
返回
E级
应用于旋转精度和旋转较高的旋转机构 如普通机床的主轴轴承,精密机床传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轴承的选择:
结构型式的选择: 属于《机械零件》的范畴。主要对轴进行受
力分析,确定轴承的类型(向心、推力、 向心推力)、轴承的基本尺寸(内径、外 径、轴承宽度)。 轴承配合的精度计算: 轴承是根据工况选用;与轴承相配合的轴颈、 轴承座则需进行精度设计:包括配合性质 的确定、形位公差的确定、表面粗糙度的 确定等。这部分内容由互换性解决。
向负载顺次作用在套圈的整个圆周上。通常采用过盈或
较紧的过渡配合。
摆动负载:
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载与所承载的套圈在一定区域 内相对摆动,即合成径向负载经常变动地作用在套圈滚
道的小于180°的部分圆周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负载类型示例
负载的大小
轴承在负载的作用下,套圈会发生变形, 使配合面受力不均匀,引起松动。因此, 受重负载时配合应紧些,受轻负载时配合 应松些。一般地,负载如下分类:
轴承配合公差带
轴颈、轴承座配合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 级与轴承的公差等级密切相关。一般 与/P6、/P0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 级多为IT5~IT7,箱体孔多为IT6~IT8 等。
配合性质的选择:
轴承配合性质的选择即是确定与轴承 相配合的轴颈和轴承座的基本偏差代 号。
➢ 轻负载: P≤0.07C ➢ 正常负载:0.07C<P≤0.15C ➢ 重负载: P>0.15C
其中:C为轴承的额定负载,数据可以从有关 手册中查找。
工作温度
轴承旋转时,套圈的温度经常高于相 邻零件的温度。轴承的内圈可能因热 胀而使配合变松;外圈会因热胀而使 配合变紧。选择配合时应考虑温度的 影响。
➢ 外径: Dmp=(Dsmax+Dsmin)/2 ➢ 内径: dmp=(dsmax+dsmin)/2
Dsmax、Dsmin为加工后测得的最大、最小单一外径。 dsmax、dsmin为加工后测得的最大、最小单一内径。
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及公差要求
尺寸制造公差:
国家标准对轴承内径和外径尺寸公差作了两种规定: 一是规定了内、外径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允许的
选择轴承配合性质的依据是:轴承内 外圈所受的负载类型、轴承所受负载 的大小、轴承的工作条件、与轴承相 配合的孔和轴的材料和装卸要求等。
负载类型:
局部负载:
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载与套圈相对静止,即负载方
向始终不变地作用在套圈滚道的局部区域上。通常采用
小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循环负载:
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载与套圈相对旋转,即合成径
偏差,即单一内、外径偏差,其目的是为了限制 变形量; 二是规定了内、外径实际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 均值偏差,即单一平面平均内、外径偏差,目的
是用于轴承的配合。二者应符合国家标准。
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
是指轴承内外圈的径向跳动公差;轴承内、外圈的端 面对内孔轴线的端面跳动公差等。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选择:
公差等级:
滚动轴承按其内外圈基本尺寸的公差 和旋转精度分为五级:其名称和代号 由低到高分别为
1. 普通级/P0、 2. 高级/P6、/P6x、 3. 精密级/P5、 4. 超精密级/P4 5. 最精密级/P2(GB/T272-1993)。
凡属普通级的轴承,一般在轴承型号上 不标注公差等级代号。
公差带
/P0
/P6
/P5
/P4 /P2
轴承内径dmp的公差带
D d
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及公差要求
基本尺寸:
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是指滚动轴承的内径d、外径D和轴 承宽度B。
轴承的配合尺寸:
由于轴承内、外圈均为薄壁结构,制造和存放时易变形, 但在装配后能够得到矫正。为了便于制造,允许有一 定的变形。为保证轴承与结合件的配合性质,所限制 的仅是内、外圈在其单一平面内的平均直径,即轴承 的配合尺寸。
滚动轴承由以下 四部分组成
➢ 内圈 ➢ 外圈 ➢ 滚动体 ➢ 保持架
滚动轴承的安装形式:
外圈与箱体上的轴承座配合, 内圈与旋转的轴颈配合。
通常外圈固定不动——因而 外圈与轴承座为过盈配合; 内圈随轴一起旋转——内圈 与轴也为过盈配合。
考虑到运动过程中轴会受热 变形延伸,一端轴承应能够 作轴向调节;调节好后应轴 向锁紧。
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
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件。 有内外两种互换性。 滚动轴承的精度要求很高。
有关滚动轴承的国标规定:
滚动轴承的国家标准不仅规定了滚 动轴承本身的
➢ 尺寸公差 ➢ 旋转精度(跳动公差等) ➢ 测量方法
还规定可与滚动轴承相配的箱体孔 和轴颈的
➢ 尺寸公差 ➢ 形位公差 ➢ 表面粗糙度。
轴承的作用及分类
作用: 轴承是一种传动支承部件,它既可以用于支承
旋转的轴,又可以减少轴与支承部件之间 的摩擦力,广泛地用于机械传动中。 分类:
➢ 滑动轴承(铜轴瓦): ➢ 滚动轴承 :
按滚动体结构:球轴承、滚子轴承、滚针轴承 按承受载荷形式: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
承
滚动轴承的组成:
任何尺寸的公差带由两个因素决定:
➢ 公差带的宽窄 ➢ 公差带的位置。
滚动轴承的公差带也不例外,其公差带 如图所示。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特点是: 所有公差带都单向偏置在零线下方,即
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负值。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图:
+ 0 -
+ 0 -
/P0
/P6
/P5
/P4 /P2
轴承外径Dmp的公差带
滚动轴承配合制:
前面在讨论配合制时,谈到一般情况下, 采用基孔制,但若为标准件,则与之相配 合的零件的配合性质由标准件决定。就滚 动轴承而言,由于是标准件,与外圈相配 合的部分采用基轴制;与内圈相配合的轴 采用基孔制。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是基孔制,虽然滚动 轴承内圈所有公差等级的公差带都在零线 的下方且上偏差为零。其主要原因是轴承 配合的特殊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轴承 的内孔要随轴一起转动,两者之间的配合 必须有一定的过盈。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机器功能对轴承部件的旋转精度要求。 一般这样选取:
➢ /P0:用于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一般机构中。 ➢ /P6、/P5、P4:用于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转速较高
的机构中。 ➢ /P2:用于高精度、高转速的特别精密部件上。
转速的高低: 转速高时,由于与轴承配合的旋转轴或孔可能随轴承的
跳动而跳动,势必造成旋转的不平稳,产生振动和 噪音。因此,转速高时,应选用精度高的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