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版二年级教导设计).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精选14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精选14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精选14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词语。

能力目标:1、通过读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4、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二、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邮票(3张以上)。

(2)、观察生活中有齿孔的物品。

(3)、别针一枚。

(4)、了解邮票的知识。

2、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邮票的一些知识。

(2)邮票三、学习资源1、邮票2、教师推荐相关的资料:(1)邮票的相关知识: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集邮是对邮票的收集和研究。

人们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获得怡神的乐趣和美的感受,在研究邮票中丰富对邮票知识的了解。

邮票在方寸之中展示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山川江河湖海、军事、体育、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在邮票中留下倩影。

邮票是百科全书式的图片概况。

人们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通过画面的故事,可以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识。

世界上第1枚邮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国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

邮票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由弗莱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

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

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纸印黑色,所以通称“黑便士邮票”。

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没有印国家的名称,因为那时别国家还没有发行邮票;至今英国发行的邮票还是不印国名,而以王冠、国王头像作为国家名称的标志。

黑便士邮票是无齿孔的,因为那时邮票打孔机还没有发明,邮局出售邮票时,须用剪刀逐枚剪开,非常麻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有两个特点,一是生字数量多,但大多在生活中接触过,二是故事通俗易懂,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1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导入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知道邮票的用途吗?2比较过去的邮票和现在的邮票四周是什么样的呢?3别看这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字读通顺。

2学习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做游戏,看看,听听,猜猜的游戏。

a、出示小刀,认识刀b、做动作裁纸,认识裁c、做撕的动作,认识撕d、听,英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伦敦)猜字谜,借一半,扔一半(扔)九个洞(究)3、开火车再读词语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2激趣引入①出示火花:请小朋友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同学们,请你们帮老师想想,如何把这一大张图片分成十张整齐的小图片?②学生答用刀子裁、剪刀剪、用铅笔在图片连接处戳眼,再撕开等办法,老师均充分肯定。

③过渡:小朋友真聪明,帮老师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下课后你们每人都将得到一张美丽的小图片。

不过,请你们再想想,若是成千上万张大图片需要分在完整的小图片,那又该怎么办呢?其实,两百多年前,英国发明家阿切尔也碰到过这个问题,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解决的,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优秀8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优秀8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优秀8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会写“仍”、“使”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激发在生活总的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本课的11个正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2、有关邮票、小刀、纸。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很高兴又跟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了,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和老师一起上课吧,老师希望这节课我们能合作的更好,共同学习新的知识,大家有信心吗?生:有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看上面的投影。

(师出示“黑便士”的邮票)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邮票师:对,这是邮票,是一张世界上最早的邮票。

(板书:邮票)同学们看,这张邮票的图案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像,面值1便士,所以呢,又叫“黑便士”。

现在看下面的这张邮票,它是现在常用的邮。

老师请小朋友们比较这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生:现在的邮票有小孔师:恩,你们看的真仔细,那你们谁能说说看这些小孔象什么呢?生:齿孔师:对,这就叫做:齿孔。

(板书:齿孔)请大家跟着老师读:齿孔。

(生跟读)师:大家别看这小小邮票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上课题:的故事)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2、初读生字,认字词,写生字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邮票齿孔是故事是个怎么样的故事生2:邮票齿孔是怎么样发明的……师:恩,小朋友想知道的真多,那么下面就请大家翻到第62页轻声细读课文,看看有这个故事有趣吗?遇到生字宝宝,借助拼音朋友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1》学习生字师:停,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

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生当小老师带读师:小老师读的真不错,还有谁要读吗?(再指名一位学生读)师:恩,你还要棒!现在你看,拼音朋友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小火车读吗?火车火车往哪开呀……生读师:小朋友们读的都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你们结合书本相互读给同桌听,有错的地方相帮忙改正。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

一位发明家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

他就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能很容易地被撕开。

通过不断研究,他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篇课文不仅告诉了我们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还告诉了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本篇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人,我们可以抓住课文描写那个用别针刺邮票的人一系列动作的句子感悟他的善于动脑和动手;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大胆想象阿切尔被那个人的行为所吸引后的想法以及研究发明打孔机的过程来感悟他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的优秀品质,揭示课文所寓含的道理。

最后我们可以住抓住文中“立即”、“直到现在”、“仍然”来感悟这一发明的重大价值。

另外文中还有较多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家酒馆等,可以让学生积累并运用。

课后还有一个介绍邮票知识的资料袋,可作适当扩展,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还可培养集邮的兴趣。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

教学重点认识文中13个生字,书写12个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

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投影仪、简单的PPT课件。

学生:集邮册,搜集一些关于邮票常识的文字资料,一张画着多张无齿孔邮票的白纸。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2借助问题:“阿切尔到底被那个人什么样的举动吸引住了?”引导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指名汇报交流。
出示有关句子,引导学生从词语“便、很容易、而且、很整齐”地理解中,弄清阿切尔被什么样的举动吸引住了,并在朗读中加深体会。
3教师引读阿切尔的想法,探究问题2,指导学生朗读有关句子。
4阿切尔为什么会想到发明邮票打孔机呢?引读第1、2自然段。抓住“摸遍、也、只好、求助”等词语和有关句子,在多形式的反复朗读中体会没有齿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邮票使用时的不方便。
别针刺小孔发明打孔机
(动脑筋、想办法)(观察、思考)
达标训练
教学反思
本课最大特点在于运用具体形象的手段让学对很遥远的故事、自己平时接触不多的邮票有了熟悉的感觉。
教学准备:(包括教法、学法、学具、导学案等)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时间
预设
环节一:
一、认识“邮票”,引出课题
1.出示现在发行的邮票,引导学生认识邮票。学生根据课前地调查了解,自由谈谈自己对邮票的认识。
2.引导观察,认识现在发行的邮票周围的“齿孔”。
3.师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3
环节二:
二、学习生字读音,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去掉音节,用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情况。
4.做游戏,识记生字。
5
环节三:
三、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
2他为什么会想到发明带齿孔的邮票?
2.反馈、汇报,引导朗读感悟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旧邮票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

3、会写4个生字。

三、教学课题1、学会4个生字,会认读12个新词语。

2、通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4、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四、教材分析《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讲的是发明家阿切尔由身边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

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

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五、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议一议等活动形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创设一个学习课文的环境:学生先看同学准备的邮票。

2、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邮票和信封,让学生观察邮票的边缘。

3、(百度搜索)认识各种各样的邮票。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 r=ala0&word=%D6%D0%B9%FA%D3%CA%C6%B1(二)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读顺,标上自然段序号。

2、小组内齐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回答好的有奖励)3、指名让学生说,随时表扬,发奖。

4、教师小结: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板书看14邮票齿孔的故事想留心观察、善于发现(阿切尔)做(三)明理导行教师出示卫生纸,找两位同学分别撕一下带齿孔的和不带齿孔的卫生纸,先让他俩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再指名说一下,然后教师总结卫生纸上齿孔的作用,有齿孔的卫生纸很容易撕开,而没有齿孔的卫生纸撕起来较费事,还撕不齐。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 (4)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 (4)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的邮票的发明过程中遭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擅长探求。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擅长探求的好习气。

教具预备:课件、生字卡片、邮票教学过程:一、课前一分钟演讲二、欣赏邮票,引出课题1.大屏幕出示:“黑便士”邮票,这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邮票,它叫“黑便士”。

如今看一下这枚邮票,它是我们如今常用的邮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枚邮票的周围有甚么不一样?2.像这样凸出来的部分叫“齿”,凹进去的部分叫“孔”,合起来就叫“齿孔”,别小视这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这个风趣的故事。

(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全体感知,认读生字1. 初读课文,全体感知。

读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①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②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2. 识记生字。

大屏幕出示词语,本人先自在认读,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开火车读,认读生字卡片。

3.指点写字。

教师细致指点“仍”右侧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先生在田字格里找一找,像“仍”一样,“亻”偏旁,摆布结构、写的左窄右宽的字(使、便)仔细看一看,师板书,生书空。

然后每个字在田字格里写两遍。

最初小组内比一比,评一评,选出最棒的上台展现。

四、创设情境,感悟人物1.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考虑一下: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阿切尔课文第四自然段)2.谁情愿读读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大屏幕出示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那个人是谁?(一位先生)4.他做出了怎样的举动吸引了阿切尔呢?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写了?(重点读第三自然段)4.请同学们看看课本62页的插图,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切尔被那位先生吸引住了?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感受一下阿切尔被那位先生吸引住的模样。

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写作例文.doc

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写作例文.doc

第二课时(一)展示台1.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

2.欣赏集邮册,简单了解集邮的一些小知识。

(二)读课文,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

(读一读,说说是怎样认识的?)3.多种方法读。

(比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三)巩固识字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或用字组词。

)(四)写字指导1.说说写每个字时,要注意什么?2.重点指导仍、使、便、英、式。

3.在书上临写。

4.在田字格上独立写。

(五)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仍使便英式二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惊奇。

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能主动地认识汉字,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课题。

孩子们好观察、爱表达,我就引导他们从“看字”“说字”做起。

对于”多,吕,从,森,品“等这种特殊的字,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其特点,领会了其意义,记住了其字形。

由于学生自主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教学中多次鼓励了能发现规律的学生,致使这样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发现新规律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生不仅运用新规律指导了自己的学习,识记了生字新词,而且初步培养了识字能力,形成识字教学的良性循环。

在“读读记记”里有六个四字词语: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黑白相间。

教材上安排这一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注意积累词语,在备教材时我感觉到,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多读几遍直到让学生能背诵下来,这样的方法也能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可能几分钟就可能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但是我意识到这个可能大多数老师都想采用的教法在新课程中已不合乎课程理念,其一、这是一个机械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会使学生感觉到语文渐渐枯燥,久而久之语文教学将走入死胡同!着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在有意无意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操作了。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摘要:人教版语二年级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人教版语二年级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教学反思,《邮票齿孔故事》讲述是发明阿切尔由身边事而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故事人教版语二年级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课有两特是生数量多但多生活接触二是故事通俗易懂编整理了人教版语二年级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供参希望程有所收获!人教版语二年级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重难、重认、写、朗课、难养成留心观察乐发现善探究习惯教学方法主探究识、组合作检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卡片、邮票图片课安排两课教学流程课、观察导入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你知道邮票用途吗?比较邮票和现邮票四周是什么样呢?3别看这齿孔它发明还有段有趣故事呢?(齐课)二、初课借助拼音由课把生音准把句通顺学习生()出示带拼音词语认()拼音认(3)做游戏看看听听猜猜游戏、出示刀认识刀b、做动作裁纸认识裁、做撕动作认识撕、听英国首都是哪城市(伦敦)猜谜借半扔半(扔)九洞(究)3、开火车再词语卡人教版语二年级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激趣引入①出示火花请朋友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图画组成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学们请你们老师想想如何把这张图片分成十张整齐图片?②学生答用刀子裁、剪刀剪、用铅笔图片连接处戳眼再撕开等办法老师充分肯定③渡朋友真聪明老师想出了各种问题办法下课你们每人都将得到张美丽图片不请你们再想想若是成千上万张图片要分完整图片那又该怎么办呢?其实两多年前英国发明阿切尔也碰到这问题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请齐课题板课题邮票齿孔故事初课①轻声课勾生多几遍把音正确句子流畅②出示生卡片开火车标音生并组词齿是翘舌音三声政和仍是翘舌音鼻韵母裁和撕是平舌音③学生声朗课(要准音通句子把起有困难地方多几遍把不懂地方勾画出)④检识情况把生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认(及纠正出错地方)理容①默课想想带齿孔邮票是怎样发明②组讨论问题老师巡视指导③交流学习情况老师重引导理阿切尔能从别人发明受到启发(课件出示相应容)阿切尔被那人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了④让我们试试打孔纸是不是真那么容易被撕开(请学生试撕老师制打孔纸另学生不用工具用手撕纸演示学生谈感受) 齐课段默课提出不懂问题人教版语二年级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教学反思《邮票齿孔故事》讲述是发明阿切尔由身边事而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故事通这故事告诉孩子们只要做生活有心人留身边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人都有发明创造机会课要学生会认十二、会写十生能正确,流利地朗全,懂得生活应善动脑,乐思考学期全校教学示课我结合了学期教材培训滴体会借鉴优秀教学设计没有使用课件比较成功完成了课教学这堂课上我认比较成功做法有以下几、关了课我知道等知识容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了教师出示邮票图片让学生说说己对邮票认识并相机出示课我知道容让学生把段作展示学生面前由导入新课学习二、生词出示、学习方法新颖复述课梗概程边复述边出示生词并认生学生既复述课程了了课容又理了生词思还轻松识记了生词避免识记二类占用量这弊病三、重视插图图对照引导学生理课引导学生学习二然段先要学生观察插图画面上哪人是课提到这位先生?并请他说说理由学生教师引导下图对照轻松理了这段课当然每堂课都有些不足处节课教学是弊病不使用课件造成如导入出示图片学生看不是很清楚黑板纸条出示很占导致指导写生不够猜你感兴趣二年级语下册课邮票齿孔故事二年级下册语《邮票齿孔故事》教案3二年级语下册邮票齿孔故事学二年级语下册邮票齿孔故事说课稿5二年级下册语课反思6学二年级语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14、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14、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14、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摘要:)3.课(指名说说你懂了什么,).指导朗(重指导发明齿孔邮票程段)3.由然段思考(①立即仍然可换成什么词,)(四)写指导.说说写每要什么教学目标.会认3生会写.主感悟重词句从带孔邮票发明程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3.懂得生活要留心观察乐发现善探究教学重.学习词部分会写会用.正确、流利地朗课课安排课教具准备生卡片、课插图、邮票二张教学程教学案例()课、直观演示、板课题.演示谈话(学们这是什么?出示邮票撕开邮票说你们看这些撕开孔像什么?这叫齿孔别看这邮票齿孔它发明还有段精彩故事呢!).板课题二、初课学习生.学(①由课准音划出生)(②合作学习交流识方法相检并正音).汇报识(①出示生卡片指名)(②生开花看谁组词语多)(③说说你是怎么认识它?)3.课(指名说说你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抓重词句指导朗(①从阿切尔被那人举动吸引住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划出重音指名)(②学学他当动作和神情你学得像吗?比赛)③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那人和阿切尔善动脑筋?怎样才能突出他们用心思考呢?语气变化、练、指名)5.快乐体验(让学生撕撕有齿孔邮票体验方便处)6.再课(巩固词再现生按然段指名课依次出现刀、尔、、仍、使、便)三、指导写.教师指导仍、使、学生练写.学生观察写另外三生教师巡视别指导3.交流展示相评价二课、复习再现.出示生卡片学生认生()开火车()竞赛.句子指名阿切尔被那人吸引容二、借助重词了课.课(你喜欢哪然段请你给听).指导朗(重指导发明齿孔邮票程段)3.由然段思考(①立即仍然可换成什么词?你从这两词知道了什么?②用敬佩语气).积累词汇(把你认词语圈圈记记看谁记多)5.拓展延伸(像这样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讲给学听听)三、指导写.分然段课圈出课要会写出示英、票、整、式、而且).你们要老师写哪指出师写3.学生认真观察余下生练写师别指导.交流展示相评价(新邱区新开学付秀艳)教学案例(二)课()游戏导入.演示操作(教师出示长方形纸条要学生不使用任何工具将纸条平分成三份然再出示邮票请名学生把它撕开).师生结(比较两次操作有何不什么?)3.引出课题(初发明邮票是没有齿孔这些齿孔是怎么呢?今天我们就这故事)(二)初课.由课准音、画出生词.出示词语卡片、检音(指名、齐)3.再课(指名)(三)指导朗理课.默课汇报你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结刚才说真!出现两人物你喜欢堆呢?什么?.指导朗()能用礼貌语气两人对话吗?()从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人和阿切尔都很善动脑筋?(三、四然段)怎样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用心思考呢?(指名、)3.理重词句()阿切尔被那人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看插图你能想像出当阿切尔动作和神情吗?(学生表演)()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立即词可以换成哪些词?通这词你体会到什么?(3)直到现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词你能知道什么?(用敬佩语气四然两句)(四)总结全()带齿孔邮票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学习了这故事你想说儿什么吗?(五)再课感受发明快乐()指名分段;分角色;己喜欢句子()喜欢哪些词句说给听(六)拓展延伸生活你有哪些不便?怎样能(七)板设计邮票齿孔故事位先生启发阿切尔别针刺孔发明打孔机(动脑筋、想办法)(观察、思考)发明快乐(八)作业设计.我知道.收集邮票二课()展示台.展示己收集到邮票.欣赏集邮册简单了集邮些知识(二)课学生.由课画出生.出示生卡片(说说是怎样认识?)3.多种方法(比赛开火车指名)(三)巩固识.我说你(学说出课含生词语另学出).我指你认(学指生另学快速出、再说出课词或用组词)(四)写指导.说说写每要什么?.重指导仍、使、便、英、式3.上临写.田格上独立写(五)板设计邮票齿孔故事仍使便英式。

二年级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齿、枚” 等_个生字。

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准备:1、本课的_个生字词,_个带拼音的生字,_个不带拼音的生字。

2、有关邮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黑便士” 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2、(出示现在的邮票)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3、(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4、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写生字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学习生字⑴(课件出示生字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⑵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⑶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

⑷巩固生字。

(看实物拿字卡“刀”;看动作拿字卡“裁、撕”;说城市拿字卡“伦敦”;猜字谜拿字卡“研、究”。

)3、练习写字⑴猜字谜:“借一半,扔一半。

”(仍)⑵师范写,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横折折折钩要先写,是一笔写成的。

)⑶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课要求我们写的字还有哪些和“仍”字一样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还有“使”“便”。

)⑷请大家拿出铅笔,坐端正,把这些字写一遍。

⑸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三、朗读感悟1、小朋友的生字学得又快又好,真聪明!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我读了这一课后,有一个问题总是搞不明白:究竟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简介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

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当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①认字:枚、裁、敦、撕
②写字:整、仍
③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教后反思:
今天这堂课是作为学校的一堂研讨课来上的,收获颇多。

识字教学得到了大家肯定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阅读教学中花的笔墨似乎太少了,导入也显得有些繁琐,以至于整堂课上下来有点拖沓了。

另外,当中的实践活动,还没达到实效,也该考虑下怎样的实践才能为阅读理解课文而服务呢?这些都是我深思的地方。

二年级语文下《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优秀教案1【教具准备】1、Powerpoint课:⑴中国大龙邮票,点击后出现邮票齿孔。

⑵田字格出现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一定要按顺序):刀尔求仍使便英票整式而且2、多媒体课:本课的13个生字:齿、枚、刀、裁、伦、敦、酒、便、撕、研、究、政、仍,都出现在大屏幕上,10秒钟后,每个生字要闪动一次,每字闪动的时间是2秒钟,闪动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按顺序。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在生活中用心考虑、不时实践,勇于发明发明的情感。

第一课时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说明引入1、(出示课──大龙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根据同学回答板书“邮票”)2、你从哪儿知道的?3、请大家都看看课后的“我知道”,都读读。

4、(课:邮票齿孔)谁知道这些像波浪线的东西是什么吗?(板书:“齿孔”,写齿时强调一下笔画:先写一个停止的止字,再写一个小人,最后写一个凶字框。

)5、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6、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1、大龙邮票。

2、课文后面的“我知道”。

3、读课后“我知道”。

4、邮票齿孔。

5、跟读“邮票齿孔”。

假如同学回答不正确,教师可以直接告知。

朗读感悟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别忘了请下面的拼音朋友还有你小组里的学习伙伴帮助哦!2、读的多认真啊。

还想读吗?3、那好!不过,这次读课文得请大家帮我解决解决一个问题。

4、我读了这一课后,有一个问题总是搞不明白:究竟是谁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呢?小朋友,请你们说说看。

5、请你说!6、看看,两种意见都出来了吧!大家先别争,请认真默读课文,我希望大家从课文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7、找到答案了吗?8、还是没统一意见。

这样吧,请你们两个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到这儿坐,你们四个认为是阿切尔的也坐到一起。

两个小组再次读书,找到理由开始争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1.学习字词,部分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邮票二张。

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1.演示操作。

(教师出示长方形纸条,要求学生不使用任何工具,将纸条平均分成三份。

然后再出示一联邮票,请一名学生把它撕开。

)2.师生小结。

(比较两次操作有何不同,为什么?)3.引出课题。

(最初发明的邮票是没有小齿孔的,这些小齿孔是怎么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2.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

(指名读、齐读)3.再读课文。

(指名读)(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小结:刚才大家说的真好!文中出现的两个人物,你喜欢堆呢?为什么?2.指导朗读(1)能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两个人的对话吗?(2)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三、四自然段),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指名读、范读)3.理解重点词句(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出什么?看插图你能想像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吗?(学生表演)(2)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哪些词?通过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3)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能知道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读第四自然的后两句。

)(四)总结全文(1)带齿孔的邮票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点儿什么吗?(五)再读课文,感受发明的快乐。

(1)指名分段读;分角色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喜欢文中的哪些词句,说给大家听。

(六)拓展延伸生活中,你有哪些不便?怎样能解决。

(七)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一位先生启发阿切尔别针刺小孔发明打孔机(动脑筋、想办法)(观察、思考)发明的快乐(八)作业设计1.读读我知道2.收集邮票第二课时(一)展示台1.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

2.欣赏集邮册,简单了解集邮的一些小知识。

(二)读课文,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

(读一读,说说是怎样认识的?)3.多种方法读。

(比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三)巩固识字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或用字组词。

)(四)写字指导1.说说写每个字时,要注意什么?2.重点指导仍、使、便、英、式。

3.在书上临写。

4.在田字格上独立写。

(五)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仍使便英式(六)作业设计先生()()()()()()()14长亭送别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体会修辞方法和古代诗词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鉴赏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不要搞成修辞方法的辨析或语句出处的考查,而要结合课文4.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讲关汉卿的《窦娥冤》时说过,《西厢记》是文采派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精彩片断:《长亭送别》。

二、简介作家作品西厢记》的作者问题长期存在争议。

本来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有1330年序,和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有1398年序二书都标明《西厢记》是王实甫作的。

可是到了明代弘治时期可能更早,却流行关汉卿作《西厢记》,或关作王续的说法。

此说初见于弘治十二年进士都穆写的《南濠诗话》。

他说:“近时北词以《西厢记》为首,俗传作于关汉卿或以汉卿不竟其词,王实甫足之。

参阅《点鬼簿》即《录鬼簿》乃王实甫作,非汉卿也。

”他是不相信关作之说的,但他说“俗传”,那么关作之说定在弘治之前了。

差不多与此同时的弘治十一年1498北京岳家书坊重刊印的《西厢记》即“弘治本”,附录有嘲讽王实甫和关汉卿的民歌,嘲王的一曲说:“王家好忙,沽名钓誉,续短添长。

”明末的凌初说:“又似乎王续关者。

”凌刻本《西厢记•凡例》这些说明,弘治前可能早有关作王续之说了。

到了明嘉靖年间,《西厢记》还有《关氏春秋》之称见嘉靖三十六年张羽《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序》。

可是到了明万历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清代的毛奇龄说:“明隆万以前刻《西厢》者,皆称《西厢》为关汉卿作。

”《吴吴山三妇评笺注释圣叹第六才子书》现在说法变了,多主张王作或王作关续。

此说初见于明万历八年徐士范刊本《西厢记》序见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又明王世贞在《卮言》里说:“《西厢》久传为关汉卿撰,迩来乃有以为王实甫者,谓‘至邮亭梦而止’,又云‘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

此后乃关汉卿所补也。

”他认为汉卿所补,“俊语亦不减前”。

元末明初,《西厢记》已被誉为“天下夺魁”,而且被尊为“春秋”,称“关氏春秋”或“崔氏春秋”为什么叫“春秋”说法纷纭,其实意思很明白,无非是想把戏曲“小道”和正统经书并列。

孔子作的《春秋》汉代就被列为“五经”之一。

现在《西厢》居然也称“春秋”,不但是抬高身价,也含有反封建正统之意。

明清戏曲家对《西厢》推崇备至:明代李贽赞它是“化工”《焚书》。

王世贞说:“北曲固当以《西厢》压卷。

”《曲藻》王骥德说:“实甫《西厢》,千古绝技。

”《曲律》张琦说:“今丽曲之最胜者,以王实甫《西厢记》压卷。

”《衡曲麈谈》清代李渔说王实甫“才人如天”《闲情偶寄》。

至金圣叹那就更加赞到极端,说作者是“天地现身”《金批第六才子书》。

还有许多剧作在不同程度上受《西厢记》的影响,元剧如郑德辉的《梅香》、《倩女离魂》,李好古的《张羽煮海》,白仁甫的《东墙记》,明人刘兑的《娇红记》杂剧,孟称舜的《娇红记》传奇等。

明初周宪王有《金环记》,据《剧品》的作者祁彪佳说:“刻意拟西厢”,“便不及西厢远矣”。

足见其对戏剧创作影响之深。

三、《西厢记》题材演变。

最早的出典,是唐代元稹779831写的传奇文短篇小说《莺莺传》。

亦名《会真记》。

它的大致内容是写年轻的张生,寄居于山西蒲州的普救寺,有崔氏孀妇携女儿莺莺回长安,途经蒲州,亦寓于该寺,遇兵乱,崔氏富有,惶恐无托,幸张生与蒲将杜确有交谊,得其保护,崔氏遂免于难。

为酬谢张生,设宴时让女儿莺莺出见,张生为之动情。

得丫环红娘之助,两人幽会。

后张生去长安,数月返蒲,又居数月,再去长安应试,不中,遂弃莺莺,后男婚女嫁。

某次,张生再经崔氏住所,要求以表兄礼节相见,被莺莺拒绝,并赋诗二章寄意。

张生为什么抛弃莺莺呢据他自己说:莺莺是罕见的美女——“尤物”。

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弃舍。

可见张生是个始乱终弃的无义之徒。

作者却在为他的丑恶行为找寻理由辩解。

还说,许多人都赞张生是个“善补过者”。

这是颠倒是非。

这部传奇文,虽说结尾很坏,但对崔张的爱情和莺莺性格的某些描写,却是楚楚有致、细腻动人,引起当时许多人的注意,并给后世作者以深远影响。

正如鲁迅所说:“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中国小说史略》对《莺莺传》的肯定和批评都十分确当。

传奇文《西厢》故事,流传甚广。

如鲁迅所说:“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

”《唐宋传奇集》揆其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作者第一次塑造出一个性格独特的妇女形象莺莺。

她给人的印象历久不磨,她的悲剧遭遇唤起人们莫大同情。

这个形象的塑造,既为后世作者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性格轮廓,又为形象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余地。

请看作者的描绘: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

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

时愁怨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

这是贵族少女所特有的性格,她多情而又内涵极深,热爱张生,但感情并不奔放;内心有深沉痛楚,却十分隐秘。

人的正常的喜怒哀乐,在莺莺的形象中都以表里之间的矛盾、端庄的矜持的姿态展现的。

自然的感情流露和贵族的骄矜性格,构成莺莺形象特有的矛盾色彩。

她既无杜丽娘的浪漫气质,也没有林黛玉的单寒之色。

她的性格造型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作者的重大创造,她的形象真实可信。

但是她的遭遇却给人们留下心灵上的遗恨,张生的“补过”,玷污了她的形象。

甚至他们两人都自认为他们的爱情是错误的,张生是“补过”,莺莺也有“自献之羞”,这里美变成了丑,对此,凡正直的人们都不能接受。

他们要为这场爱情公案辨明是非。

我想这大概就是后世作者们不惜花费大量心血改写《西厢》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莺莺传》是一个沾有泥淖的珍珠。

因为它是珍珠,所以人们都想把它的泥淖拂拭干净;若是土块,早就没人理了。

《西厢》故事在南北两宋已广为流传。

文人如秦观、毛滂都写有《调笑转踏》歌舞词。

民间艺人有讲说《西厢》,“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莺莺传》的话本佚。

宋杂剧有《莺莺六幺佚,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南戏有《西厢记》一目佚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赵德麟用说唱形式写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他主要用《莺莺传》的文字作为说白,中间插进他写的十二首《蝶恋花》唱词,曲白相间,说唱《西厢》故事。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隐含地批判了张生的薄情,对莺莺的被遗弃寄予同情,这在毛滂的《调笑令》里已微露其意:“薄情年少如飞絮。

”鼓子词开头说得更显露些:“最是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张生把莺莺的离怨等闲视之,含有指责张生之意。

结尾处又说:”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明确指出张生是“弃掷”莺莺,使她遗恨无穷。

原来被元稹视为错误的爱情,在鼓子词中开始被纠正并获得美的价值。

什么“尤物”啊,“补过”呀之类的调调没有了。

张生的丑恶行为开始受道德的检验。

遗憾的是,作者还没有洞悉这一悲剧发生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

他仍然袭用了张生背盟的结尾。

这样就不能充分赞颂他们的具有反封建性的爱情行为。

至少,莺莺是认错了人。

错误的爱情被“矫正”为令人遗憾的爱情,这是美中不足的。

金代,一位有真知灼见和高度才华的作者出现了,他就是写《西厢记》诸宫调的董解元。

“诸宫调”是北宋形成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

一个宫调统辖若干曲牌,构成一“套”,把许多“套”联接起来,插入说白,讲唱长篇故事。

这种民间艺术从宋代流行至金元。

董解元就用这种形式第一次以《西厢》故事为题材,写出宏篇巨制的艺术精品。

董解元其名不详,“解元”在当时是对文人的尊称。

这位无名作者多才多艺,最可贵的是他冲破封建阶级对待爱情的传统观念,大胆地赞美了男女自愿结合的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