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版二年级教导设计).doc

合集下载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2)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识字和朗读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在这一课教学中,学生能够运用我们自创的识字方法很快掌握本课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感悟到带齿孔的邮票发明的经过,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我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贴近学生最近发展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去感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地生成和完善,同时培养起探索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2、学法指导。本课教学指导学生以读为主,运用读、想、议、动手实践等方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邮票,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

(2)、生字卡片

(3)、白纸几张、小刀、别针

2、课时安排:两课时

3、教学过程:

【二年级语文教案】课文14邮票齿孔的故事(2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课文14邮票齿孔的故事(2篇)

课文14邮票齿孔的故事(2篇)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2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深圳后海小学赵志祥教具准备

1 powerpoint

(1)中国大龙邮票,点击后出现邮票齿孔。

(2)田字格出现本要求写的12个字(一定要按顺序)

式而且

2多媒体本的13个生字齿枚刀裁伦敦酒便撕研究政仍。都出现在大屏幕上,10秒钟后,每个生字要闪动一次,每字闪动的时间是2秒钟,闪动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按顺序。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出示──大龙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邮票”)

2你从哪儿知道的?

3请大家都看看后的“我知道”,都读读。

4(邮票齿孔)谁知道这些像波浪线的东西是什么吗?(板书“齿孔”,写齿时强调一下笔画先写一个停止的止字,再写一个小人,最后写一个凶字框。)

5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6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1大龙邮票。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

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齿”等13个生字,会写“刀”等12个字词。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重点词句,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得生活中要留心观看,乐于发觉,善于探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观看分析、勤于动手的好适应。

二.教材分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周围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课文语言淳朴,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聪慧的火花。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通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奇异,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围的事,多动脑筋摸索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制造的机会。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明白得发明和生活并不遥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情况。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看、分析、动手的好适应。

五.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明白这是什么吗?(出示课件2)。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伙儿跟着老师读。最初发明的邮票是没有小齿孔的,这些小齿孔是如何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读那个故事。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地点,结合拼音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检查初学情形:(出示课件3、4)

a.出示生字,读出你已认识的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b.认读词语。

3.总结识字方法:(出示课件5)

《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

《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

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齿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学习邮票齿孔的分类和用途。

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讲台、投影仪。

2.邮票齿孔的实物和图片。

3.学生双刃规、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4.课件和课堂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是邮票上的一个小细节——齿孔。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注意到过邮票上的一排小孔?它们有什么作用?

知识讲解(10分钟)

1.通过投影仪展示邮票的图片,并指出齿孔的位置。

2.讲解齿孔的起源和作用:齿孔最早是由邮票的设计师为了防止邮票被重复使用而设计的,它们的作用类似于车票上的剪刀孔。

分类与鉴别(15分钟)

1.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齿孔邮票,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何区别。

2.引导学生观察齿孔的形状、大小、密度等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3.指导学生使用双刃规、放大镜等工具来进行鉴别,让他们亲自观察邮票上的齿孔。

齿孔的用途(10分钟)

1.解释齿孔的用途:除了防止邮票被重复使用,齿孔还可以用来破坏邮票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分开。

2.讲解齿孔的应用范围:齿孔不仅出现在邮票上,还可以在其他票证、标签等文化产品中找到。

拓展探索(15分钟)

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鉴别并归类一些未经分类的邮票。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自己收集一些邮票,观察齿孔的类型和特征,并尝试从齿孔上了解邮票的信息。

总结与展望(5分钟)

1.小结齿孔的起源、作用和分类。

2.引导学生思考:齿孔是否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类似的应用?

四、教学延伸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设计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设计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教学重点:

认识文中13个生字,书写12个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邮票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邮票】

2、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邮票的知识呢?

【出示: 1、邮票的用途 2、邮票的形状 3、邮票的图案 4、中国最早的邮票】

3、【出示:带齿孔邮票和不带齿孔邮票图片】这两张邮票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出示:齿孔】

5、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出现的?【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出示:一、把生字词读准,读通句子;二、想一想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拼读。

3、【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我读你找”游戏: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位读词语,另一位找到那个词语,全班一起读。

我们认识了这个故事中的几个小朋友,还有两个大朋友需要我们认识呢?

三、结合语境、理解感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

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篇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位发明家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他就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能很容易地被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篇课文不仅告诉了我们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还告诉了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本篇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人,我们可以抓住课文描写那个用别针刺邮票的人一系列动作的句子感悟他的善于动脑和动手;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大胆想象阿切尔被那个人的行为所吸引后的想法以及研究发明打孔机的过程来感悟他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的优秀品质,揭示课文所寓含的道理。最后我们可以住抓住文中“立即”、“直到现在”、“仍然”来感悟这一发明的重大价值。另外文中还有较多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家酒馆等,可以让学生积累并运用。课后还有一个介绍邮票知识的资料袋,可作适当扩展,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还可培养集邮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邮政事业的兴趣和了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课文简介

《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关于邮票齿孔的由来和作用的故事。故事讲述了邮政先生为了方便人们邮信,发明了邮票齿孔,使邮票更加方便使用。

2.2 生字词

邮票、齿孔、邮政、发明、方便、使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3.1 教学重点

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 学会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

1. 对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的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4.1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分析邮票齿孔的形状和作用。

4.2 教学手段

1. 课文课件: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邮票齿孔图片:通过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邮票齿孔的形状和作用。

第五章:教学步骤

5.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让学生猜测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
欢谁呢?为什么?
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4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5 “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 “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 “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 “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 “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佚名
学生分析:
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6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6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二年级第四单元“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发明、创造等的小故事,启发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就《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来说有两个特点,一是生字数量多,但大多在生活中接触过,二是故事通俗易懂,整合单元和课文的特点,这篇课文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他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讲述发明齿孔邮票故事的文章。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很感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感悟,而每个人的感悟会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感受,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不断实践的热情,活跃思维,拓展思路。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掌握自主识字、写字的方法,识字、写字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仍、使、便、英、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的生字卡片、邮票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16、邮票齿孔的故事.ppt“黑便士”邮票)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齿”等13个生字,会写“刀”等12个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3、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不断思考。

【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几张白纸、别针;学生准备几枚自己喜欢的邮票,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邮票,激情引趣

出示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用于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

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要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 邮票齿孔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么发明的?

学生自渎:勾画生字,读准字音;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互

相评议;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记字方法;指明轮读课文,正音。

三、质疑互答,合作学习

1、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2、提出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解决。

四、具体演示,促进理解

老师提供几张纸,让学生撕下纸中的“邮票”。这样撕邮票有什么不便?

同桌读课文2、3段,合作表演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看到的情形。

选几个学生上来,为他们提供纸、别针,让他们表演课文中情节,让学生充分了解阿切尔敏锐地观察能力。

导读第4段,用直线勾画写阿切尔怎么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写邮票打孔机作用的句子。

五、充分想象,感悟课文

读第4段,启发想象:阿切尔会怎样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反复构思、画图、设计、制作实验)

再读课文,你认为阿切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总结课文:正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2-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2-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2-资料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导入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知道邮票的用途吗?

2比较过去的邮票和现在的邮票四周是什么样的呢?

3别看这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字读通顺。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做游戏,看看,听听,猜猜的游戏。

a、出示小刀,认识“刀”

b、做动作“裁纸”,认识“裁”

c、做“撕”的动作,认识“撕”

d、听,英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伦敦)

猜字谜,借一半,扔一半(扔)九个洞(究)

3、开火车再读词语卡。

第二课时

三、学习课文

刚才大家都展示了我们认字的本领,现在我们在一块展示一下,我们的读书本领吧!

小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及教案

【课文】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野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每枚邮票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每枚邮票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便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哪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用它打过的正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器。

【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齿、枚”

等13个生字。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1.本课的11个生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2.有关邮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黑便士”

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出示现在的邮票)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3.(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

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指导学生利用识字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难字“敦”“裁”。

写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抓关键笔把字书写正确、美观。指导区分“使”和“便”。

【教具准备】

课件;邮票册;别针、小刀、邮票图片。

【学生预习】

勾画生字;朗读练习;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并收集邮票。

【教学过程】

一、欣赏邮票,激情引趣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集邮吗?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邮票册──“中国邮票”)──和学生一起欣赏人物、风景等内容的几组邮票。

老师:下面老师考你们两个有关邮票的小知识,看谁知道。

1、我们习惯上说“一什么邮票?”(老师手拿“一枚邮票”指名说──出示词卡“一枚邮票”齐读)

2、师:看看这(出示一大张邮票,指“齿孔”),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名说

──出示词卡“齿孔”齐读)

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

出示课题:14、邮票齿孔的故事。(指名读,齐读,强调翘舌音“齿”。)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老师这里有两个要求:

第一,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

第二,尽量读通句子,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认读:

裁开裁剪使用伦敦撕开研究邮政部门政府仍然

3、出示包含生字词的句子:先自读再指读点拨:

老师:接下来由老师检查检查,这几个句子你能读好读懂吗?

⑴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依据】

本课题出自人教版第四册第四组中的第14课。

【设计思想】

让学生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从而悟出要乐于发现,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重难点、关键】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与家人一起去了解与邮票有关的信息。

2、师准备四连张邮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邮票,提问:(1)请小朋友看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2)你们在哪儿见过?

2、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共同点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邮票,谈谈自己发现,提问邮票为什么要有齿孔?

师:关于邮票的齿孔,还有一个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师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重点检查指导读准“齿、政”两个翘舌音,“裁、撕”两个平舌音。

3、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识字:

首先说的是一个城市,它是英国的首都。(伦敦)

“借”一半,“扔”一半。(仍)

九个洞。(究)

实物演示。(刀)

动作演示。(裁、撕、酒)

石头门开了。(研)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部分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邮票二张。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演示操作。(教师出示长方形纸条,要求学生不使用任何工具,将纸条平均分成三份。然后再出示一联邮票,请一名学生把它撕开。)

2.师生小结。(比较两次操作有何不同,为什么?)

3.引出课题。(最初发明的邮票是没有小齿孔的,这些小齿孔是怎么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2.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指名读)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小结:刚才大家说的真好!文中出现的两个人物,你喜欢堆呢?为什么?

2.指导朗读

(1)能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两个人的对话吗?

(2)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三、四自然段),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指名读、范读)

3.理解重点词句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出什么?看插图你能想像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吗?(学生表演)

(2)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哪些词?通过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3)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能知道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读第四自然的后两句。)

(四)总结全文

(1)带齿孔的邮票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点儿什么吗?(五)再读课文,感受发明的快乐。

(1)指名分段读;分角色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2)喜欢文中的哪些词句,说给大家听。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哪些不便?怎样能解决。

(七)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一位先生启发阿切尔

别针刺小孔发明打孔机

(动脑筋、想办法)(观察、思考)发明的快乐

(八)作业设计

1.读读我知道

2.收集邮票

第二课时

(一)展示台

1.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

2.欣赏集邮册,简单了解集邮的一些小知识。

(二)读课文,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说说是怎样认识的?)3.多种方法读。(比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

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或用字组词。)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每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仍、使、便、英、式。

3.在书上临写。

4.在田字格上独立写。

(五)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仍使便英式

(六)作业设计

先生()()()()()()()

14长亭送别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体会修辞方法和古代诗词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鉴赏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不要搞成修辞方法的辨析或语句出处的考查,而要结合课文

4.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关汉卿的《窦娥冤》时说过,《西厢记》是文采派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精彩片断:《长亭送别》。

二、简介作家作品

西厢记》的作者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来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有1330年序,和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有1398年序二书都标明《西厢记》是王实甫作的。可是到了明代弘治时期可能更早,却流行关汉卿作《西厢记》,或关作王续的说法。此说初见于弘治十二年进士都穆写的《南濠诗话》。他说:“近时北词以《西厢记》为首,俗传作于关汉卿或以汉卿不竟其词,王实甫足之。参阅《点鬼簿》即《录鬼簿》

乃王实甫作,非汉卿也。”他是不相信关作之说的,但他说“俗传”,那么关作之说定在弘治之前了。差不多与此同时的弘治十一年

1498北京岳家书坊重刊印的《西厢记》即“弘治本”,附录有嘲讽王实甫和关汉卿的民歌,嘲王的一曲说:“王家好忙,沽名钓誉,续短添长。”明末的凌初说:“又似乎王续关者。”

凌刻本《西厢记•凡例》这些说明,弘治前可能早有关作王续之说了。到了明嘉靖年间,《西厢记》还有《关氏春秋》之称

见嘉靖三十六年张羽《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序》。可是到了明万历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清代的毛奇龄说:“明隆万以前刻《西厢》者,皆称《西厢》为关汉卿作。”《吴吴山三妇评笺注释圣叹第六才子书》现在说法变了,多主张王作或王作关续。此说初见于明万历八年徐士范刊本《西厢记》序见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又明王世贞在《卮言》里说:“《西厢》久传为关汉卿撰,迩来乃有以为王实甫者,谓‘至邮亭梦而止’,又云‘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此后乃关汉卿所补也。”他认为汉卿所补,“俊语亦不减前”。

元末明初,《西厢记》已被誉为“天下夺魁”,而且被尊为“春秋”,称“关氏春秋”或“崔氏春秋”为什么叫“春秋”说法纷纭,其实意思很明白,无非是想把戏曲“小道”和正统经书并列。孔子作的《春秋》汉代就被列为“五经”之一。现在《西厢》居然也称“春秋”,不但是抬高身价,也含有反封建正统之意。明清戏曲家对《西厢》推崇备至:明代李贽赞它是“化工”《焚书》。王世贞说:“北曲固当以《西厢》压卷。”《曲藻》王骥德说:“实甫《西厢》,千古绝技。”《曲律》张琦说:“今丽曲之最胜者,以王实甫《西厢记》压卷。”《衡曲麈谈》清代李渔说王实甫“才人如天”《闲情偶寄》。至金圣叹那就更加赞到极端,说作者是“天地现身”《金批第六才子书》。还有许多剧作在不同程度上受《西厢记》的影响,元剧如郑德辉的《梅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