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_火用_分析法分析和优化钢铁企业中的供热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钢 铁 技 术 2009年第5期
·热力工程·
运用(火用)分析法分析和优化钢铁企业中的供热系统
丹 宇
(中冶赛迪公司动力设计部, 重庆 400013)
【摘 要】运用(火用)分析方法针对目前钢铁厂中常见的供热模式(汽机抽汽供热和锅炉产汽直接减温减压供热)对其进行了热经济性分析和比较,以探求一种高效节能的供热供汽方式。
【关键词】火用分析 供热系统 热经济性
1 引言
火用,是热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可用和有用能的部分,代表着能源的“质”,其效率和损失大小反映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用能品质的优劣,是评价热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火用的定义[1]
,在热力过程中某一状态下的比火用可以表示为:
s T h e amb ×−=
其中:e-该状态下系统的比火用(kj/kg);h-该状态下系统的比焓(kj/kg);T amb -环境温度(℃);s-该状态下系统的比熵[kj/(kg.℃)]。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厂内配设有热电联产的自备电厂,电厂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向钢铁工艺提供供热汽源,北方地区还兼有冬季供暖的任务。一般说来,自备电厂设有两路供热方式,一路为汽机抽汽的供热方式;一路为直接将锅炉产汽经减温减压后送入热网的供热方式。这两种供热模式在用能的数量和供热热效率方面基本相当,但在能源品质的利用和热经济性能方面有所不同。
2 供热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和比较 2.1供热现状
以我国北方某钢铁厂供热系统为例,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夏季时,锅炉产生的中温中压(3.82 MPa、450℃)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发电,汽机为单抽凝汽式,抽汽参数为1.27 MPa,320℃,
抽汽经调压减温后进入全厂蒸汽管网供热,管网参数为1.0 MPa、184℃。进入冬季后,增加了采暖任务,增大了汽轮机的抽汽调节流量,采暖用汽取自全厂管网,受采暖换热设备耐压及投资影响,送入采暖换热站的蒸汽需进站前减压至0.5 MPa。当采暖供热负荷达最大时,锅炉产汽不进汽机,V 1阀和V 2阀关闭,蒸汽经V 3阀进入旁路,再经减压减温后进入全厂蒸汽管网,采暖用汽仍取自全厂管网。 2.2分析和比较
如前所述,该厂的锅炉产汽可由两路进入热网,即分为汽机抽汽供热和减温减压供热两种模式,简称模式a 和模式b。由火用方法可知,这两种不同供热模式发生火用损的主要热力过程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供热模式中产生火用损
的主要热力过程
编号汽机抽汽供热模式
(a) 减温减压供热模式
(b) 1 锅炉至汽机蒸汽管道输送过程 蒸汽节流减压过程 2 蒸汽轮机做功过程 蒸汽喷水减温过程 3 汽机抽汽调压过程 4
汽机抽汽喷水减温过程
根据火用分析理论,表1中各热力过程中的比火用损公式如下:
管道输送过程: s T h e amb ∆+∆=∆ (1)
汽机做功过程: s T e amb ∆=∆ (2) 调压减压过程: s T e amb ∆=∆ (3)
2009年第5期 钢 铁 技 术 ·53·
喷水减温过程:
⎟
⎟⎠⎞
⎜⎜⎝⎛⎟⎟⎠⎞⎜⎜⎝⎛−=∆b amb a b a T T T q e (4)
式中,e ∆-热力过程的比火用损(kj/kg);h ∆-热力过程初末状态焓差(kj/kg);s ∆-热力过程初
末状态熵产[kj/(kg.℃)];q -换热过程中的热流量(kj/kg);amb T -环境温度(℃);a T -热介质的放热平均温度(℃);b
T
-冷介质的吸热平均温度
(℃)。
图1 某钢厂现有供热系统流程图
根据(1)~(4)式计算a、b 模式供热过程的比火用损,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减温减压供热过程中的比火用损值显然高于汽机抽汽供热,高出157%,即模式b 在供热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可用能。同样是供热,模式a 利用了产汽和抽汽间的焓差来发电,其热经 济性和能源利用质量要优于模式b。
同时,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在a、b 两种供热模式中产生火用损最大的项是喷水减温过程,其火用损值占总火用损的75%~85%;同是喷水减温过程,b 模式的火用损较a 模式的火用损大138%。这说明了有温差换热是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火用
损最大的过程,且冷热端温差越大,火用损越大[2]
。
表2 两种供热模式在供热过程中
比火用损值汇总表
a 汽机抽汽供热模式比火用损值(kj/kg)
过程1 过程2 过程3 过程4 总值 0.15 2.20
1.06 17.54
20.94 b 减温减压供热模式比火用损值(kj/kg)
过程1 过程2 总值 12.25
41.68
53.92
此外,根据比火用损计算式(4),可计算出热
网蒸汽供采暖换热站过程中的比火用损为 6.8 kj/kg。
3 供热系统的优化
在以上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容易看出,当向采暖换热站供汽时,供热模式的热经济性好,用能质量高(模式 a a e ∆=27.75 kj/kg<模式b b e ∆=60.73 kj/kg),但仔细分析发现,在锅炉产汽进入采暖换热站的过程中,模式a 的热能要经历5项主要的火用损过程,其过程数量不可谓不多,显然从系统的简化和用能的优化角度来看,这里面还有工作可作。
优化供热模式,考虑采用双抽型蒸汽轮机,一级抽汽设定压力等级为0.98~1.27 MPa,向全厂1.0 MPa 等级蒸汽管网供汽;二级抽汽设定压力等级0.49~0.6 MPa 专向采暖换热站供汽,如图2
所示。
根据火用分析理论,在改进后的系统中,产汽从锅炉出口到采暖换热站的过程里只经历了2项主要的火用损过程,即蒸汽管道输送过程和蒸汽轮机做功过程,较之间系统比,这里减少了调压过程,没有了有温差换热;根据公式(1)(2)可计算出改进后采暖供汽过程中的总比火用损值为6.45 kj/kg,分别占a、b 供热模式比火用损的10.6%、23.3%。
虽然,改进后的系统在汽机做功过程中火用损较模式a 有所增加,但减少了喷水减温火用损和节流减压火用损两项,故总比火用损减小了不少,并较模式a 能多产出约35%的电能。
图2 优化后的供热系统流程图
4 结论
1)供热系统中主要的火用损来源于有温差的换热过程中,即喷水减温过程。该过程使高品质的热能未经有效利用而转化成了低品质热能。
2)在设计供热系统时,应将用户用热的等级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