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骶骨脊索瘤55例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_张彤
征并观察 CK、vimentin、S-100 蛋白及 Ki-67 的表达, 为脊索瘤的病理诊断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临床及病理资料 收集 2007 ~ 2011 年北京大 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 55 例脊索瘤标本。其中 男性 35 例,女性 20 例; 发病年龄 21 ~ 85 岁,平均 57. 8 岁; 肿瘤最大直径 3 ~ 23 cm,标本均经 10% 福 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 ~ 5 μm 厚切片,行常规 HE 染色。 1. 2 免疫组化染色及结果判断 55 例脊索瘤标本 行免疫组化检测,包括原发病例 35 例,复发病例 20 例。免疫 组 化 采 用 EnVision 两 步 法。鼠 抗 人 CK
收稿日期: 2013 - 03 - 18 基金项目: 北 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内基金资助 ( RDC2011 -01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4 作者简介: 张 彤,女,硕士研究生。E-mail: zhangtong0503@ 163. com
沈丹华,女,硕 士,主 任 医 师,通 讯 作 者。 E-mail: shenpath59@ yahoo. com. cn
2 结果
2. 1 临床特征 55 例脊索瘤中男性 38 例、女性 17 例,男女比为 2. 2 ∶ 1。患者年 龄 21 ~ 85 岁,平 均 52. 8 岁。发病高峰 50 ~ 80 岁。55 例中原发病例 35 例,复发病例 20 例。临床影像结果提示大部分 病例表现为膨胀性软组织肿块,病变较大时常伴有 溶骨性骨质破坏。 2. 2 组织病理学特征 按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形 态学特征,本组脊索瘤分为两种亚型: 经典型和去分 化型。经典 型 54 例: 肿 瘤 组 织 呈 结 节 状 生 长 ( 图
脊索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5s 不 用 3天 、9小 时 、 0分 钟 、 , I 2 5秒 。
2 人 体 及 动物 内压 力 测定 的计 量 单 位 : 据 国 家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和 卫 生部 联 合 发 出的 质技 监 局 量 函 [9 8 l6号 文 件 《 于 根 19 ]2 关
血压计量单位使 用规 定的补充通知》 凡是 涉及人 体及 动物体 内的压力测定 , 以使 用毫米汞柱(i g 或 G l , 可 H H ) i HO为计量单 m l 位 , 首次使 用时应 注明 H1 № m H: 千帕斯卡 (P ) 但 i1 3 0与 k a 的换 算系数 。n l H 之 间及 c l与 g n i HO之 间必须 留 1 n与 : / 4字空。
骨质破坏及钙化上有优势 , 但是在显示脊索瘤方面 MR 具有多方位成像 、 I 无骨骼伪影的特点 , 肿瘤及 比邻组百度文库 的显示更为优越 , 有利
脊索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Fra Baidu bibliotek
可编辑课件
1
病理:脊索瘤起源于脊索头端的残 留组织(也有人认为迷走组织), 为一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学上原始 脊索从Rathke’s囊向前下扩展到斜坡, 继续向尾部生长形成脊椎,
可编辑课件
2
胚胎性脊索残留物可发生此中线通 道任何部位。病理上,肉眼观:肿 块呈灰褐色,大小约2-5cm,大多呈 分叶状柔软胶胨状,少数硬如软骨。 分界清楚并有假包膜。多伴广泛斜 坡/颅底骨质破坏。
可编辑课件
9
脊索瘤生长缓慢,很少转移,但局 部扩张和侵犯性大,可侵犯硬膜, 并穿过硬膜侵犯中后颅凹压迫脑、 脑干下部和小脑。易向前生长侵犯 鼻咽部。
可编辑课件
10
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鼻塞、面部 麻木及进行性脑神经麻痹,尤其第 5~7对脑神经最常受累,肿瘤内出 血时可出现构音困难、口吃、步态 不稳待症状主。平均生存期为6年。 脊索瘤的远隔转移罕见,可转移至 淋巴结、肺和骨骼。
可编辑课件
23
代之为不均匀信号的软组织肿块影(图 13-15(2)),病灶呈分叶状 边界较清, 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动态MRI扫描显示 脊索瘤可呈缓慢持续强化(图13-15 (4))。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显示缓 慢强化与肿瘤血供有关,而持续强化则 脊索瘤细胞与细胞间质内的粘蛋白具有 吸附GD-DTPA分子特性有关。
可编辑课件
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程短,症状重,影像学表现为长骨干骺端骨破坏,常 有成骨,边界不清,有骨膜反应和软组织包块。病理 表现为恶性肿瘤细胞直接成骨。
诊断检查
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检查,表现为骨端的溶 骨性破坏,偏心,可有膨胀,无钙化和成骨。
CT:要做强化CT,可以看肿瘤的边界、范围, 肿瘤的血运。
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的免疫染色阳性,电镜见核 粒。
这些特征有助于本病与软骨肉瘤区别,后者免疫染色 阴性,电镜无核粒。
脊索瘤chordoma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骶尾部多见于50-60岁,颅底多见于30-60 岁
两性均可累及,发病率无差异。其生长缓慢,在出现 症状前,往往已患病5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 比为2∶1)
范围以及出现骨膜三角 疼痛持续加重,肿瘤突然生长加速 放疗后,瘤体的钙化又出现吸收
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CT表现
更清楚显示骨包壳,多不完整 骨壳内面凹凸不平,无真正的骨性间隔 肿瘤内密度不均匀,液-液平
无增生硬化
MRI表现
边界清楚,无低信号环 T1低或中等信号,T2高信号,信号不均匀 有时可见液-液平 很好显示周围组织改变
最后诊断必须结合临床、X线和病理
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 占颅脑肿瘤 的 1 % ~ 5 0 1 %… , 颅内肿瘤中仅低 在 于胶质细胞瘤 和脑 膜瘤 , 鞍 区 占位性 病 变 中所 占 比例 更 在 高, 本组垂体腺瘤 1 8例 , 6 % 。垂 体腺瘤根据直径可分 为垂 占 2 体 微腺瘤 、 大腺 瘤和巨大腺 瘤 , 体微 腺瘤 早期 临床症 状不 明 垂 显, 内分泌检查 不典 型 , 影像学发现具有 重要的诊断价值 。MR I 在 <1c m以下的肿瘤方 面较 C T敏 感 , 区周 围骨质 较多 , T 鞍 C
晰, 1 另 例平扫及增强 未见异常 。MR 表 现为 圆形或椭 圆形囊 I
良好 、 骨伪影 、 无 不需注射造影剂及 三维成像等优 点 , 断鞍 是诊
区肿瘤的理想方法 。我 们收集 2 9例经手术与病理结 果证 实的 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 , 分析 其 C T和 MR 表 现 , 1 结合 临床 资
2 1 诊断情况 :9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 , . 2 分别为垂体 腺瘤 1 , 8例 颅咽管瘤 5例 , 脑膜瘤 2例 , 移瘤 1 , 囊虫病 转 例 脑
2例 , 索瘤 1例。2例脑囊 虫患 者血清 和脑脊液 做脑囊 虫抗 脊
体试验结果亦示 阳性 。c T显示异常 2 1例 , 正常 8例 , 增强扫描
料探讨其在鞍区 占位性病变定性与鉴别诊 断的作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鞍旁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鞍旁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及准确
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鞍旁肿瘤的临床效果与准确性。
方法:纳入本院2020.1.1-2023.4.30期间收治的65例鞍旁肿瘤患者,入院病例
均行MRI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MRI诊断效果及准确性。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测,65例鞍旁肿瘤患者中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表皮
样囊肿、淋巴瘤、脊索瘤分别检出36例、14例、9例、4例、1例、1例,与
MRI检出结果一致。65例患者中51例强化显著,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以单侧
发病较多。其中36例脑膜瘤患者均为单发,鞍旁左侧19例,右侧17例;不规
则12例,类圆24例;直径2.1~4.7 cm。增强扫描,信号特征显著强化。14例
海绵状血管瘤均为单发,鞍旁左侧5例、右侧9例;不规则0例,类圆14例;
直径2.6~5.9 cm。增强扫描,有明显血管样强化。9例神经鞘瘤均为单发,鞍旁
左侧5例、右侧4例;不规则2例,类圆7例;直径1.5~6.1 cm。增强扫描,呈
现不均匀明显强化。4例表皮样囊肿均单发,鞍旁左侧2例、右侧2例;不规则
4例,类圆0例;直径2.0~3.1 cm,增强扫描无强化。1例淋巴瘤、1例脊索瘤
均单发,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中等强化。结论:MRI能够将鞍旁肿瘤不同信号改变、强化特点清晰显示出来,可提升鞍旁肿瘤检出率,对疾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
作用。
关键词:鞍旁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准确性
The diagnostic effect and accuracy analysi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parasellar tumors
脊索瘤
鉴别诊断 骶部脊索瘤应与骶骨软骨肉瘤,巨大垂体瘤。转移 瘤,巨细胞瘤及转移瘤鉴别 局部溶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并有钙化是脊索瘤的 重要依据。但缺乏特异性,尤其是脊索瘤不伴钙化 时,难于与其他肿瘤鉴别。 软骨肉瘤,多偏于一侧生长,偶尔可表现为中线区 肿块,钙化更多见,呈线状、球状或弓状。 垂体瘤:鞍区巨大肿块伴明显骨质破坏时要注意辨 认正常垂体组织是否存在,有助于鉴别肿瘤来源 转移瘤:骨外侵犯成分所占比例通常较小。 鼻咽癌:常侵犯颅底,但以鼻咽腔肿块为主。 少数情况需与横纹肌肉瘤、浆细胞瘤、淋巴瘤、脑 膜瘤、听神经瘤、胆脂瘤鉴别。
CT表现: 主要使用横断面及冠状高分辨率扫描,骨窗观察。 一般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其内散在斑片状钙化(钙化 率明显低于软骨肉瘤)。 极少数表现为骨硬化,蝶枕部脊索瘤常破坏斜坡, 蝶鞍,骶尾部脊索瘤可为膨胀性,多向骶前区扩展。 脊柱病变可累及2个或2个以上邻近椎体。 平扫:等或略低密度。增强:轻至重度强化。
脊索瘤
whwdwx
脊索瘤是较少见的低度恶性的骨源性肿瘤,占原发 性骨肿瘤的1-4 %,源于胚胎残留脊索组织,可出 现在斜坡~尾骨的任何部位,以颅底蝶枕交界部及 骶尾部多见(骶尾部约50-60%;蝶枕部约25-35%; 颈椎10%,胸腰椎5%)。 骶骨是骨源性及神经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骶骨原 发性肿瘤中脊索瘤发病率最高,其次是骨巨细胞瘤 和神经源性肿瘤。 脊索瘤好发生于骶尾部,形成巨大肿块时突入盆腔、 侵犯骶髂关节。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骶骨上部,可跨 越骶髂关节或椎间盘生长。骶骨神经源性肿瘤多发 生在高位骶椎,偏一侧骶神经孔扩大,膨胀性生长, 较大者突入盆腔。
脊索瘤
脊索瘤
一、脊索瘤的发病原因和症状
脊索瘤是一种先天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在胚胎期间,脊索上端分布于颅底的蝶骨和枕骨,部分达到颅内面,并与蝶鞍上方的硬脑膜相衔接,在枕骨部分可达该骨之下面(即舌咽面),一部分亦可位于颅底骨和咽壁之间。脊索的下端分布于骶尾部的中央及中央旁等部位。当胎儿发育至3个月的时候脊索开始退化和消失,仅在椎间盘内残留,即所谓的髓核。如果脊索的胚胎残留在上述部位滞留到出生后,可逐渐演变成肿瘤。因此脊索瘤好发于这些部位,尤以颅底蝶枕部和骶尾部为最多见,脊柱型者次之。也可能与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遗传等因素有关。
疼痛为最早症状,多系由肿瘤扩大侵犯或压迫邻近重要组织或器官所引起。位于骶尾部的肿瘤常引起尾部疼痛,随后局部出现肿块,并逐渐长大,从皮下隆起,也可向盆腔内发展,压迫膀胱和直肠,引起尿失禁,便秘,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位于蝶枕部的肿瘤可压迫视神经及其他脑神经,脑垂体、脑干等,在后期并可引起颅内高压。在椎管周围有脊髓受压者,可引起根性疼痛、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二、脊索瘤的生物学及病理特征
肉眼观察,肿瘤质地软,呈胶冻状,可有或无纤维包膜,早期与周围脑组织的界限尚比较清楚,晚期则界限不清,浸润破坏邻近骨质和神经组织,引起颅底骨质的破坏。肿瘤切面呈半透明,含有黏液样物质,为肿瘤变性的产物,故其含量的多寡可以提示肿瘤的良恶与否。肿瘤中间有由包膜相连而形成的白色坚韧的间隔,将肿瘤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多叶状。半数瘤内有结节状钙化。肿瘤内可有出血和囊变。典型的脊索瘤镜下可见肿瘤为上皮样细胞所组成,细胞胞体大,多边形,因胞质内含有大量空泡,可呈黏液染色,故称囊泡细胞或空泡细胞。细胞核小,分裂相少见,胞质内空泡有时合并后将细胞核推至一旁,故又称为“印戒细胞”。有些地方细胞的界限消失,形成黏液状合体。大量空泡细胞和黏液形成是本病的病理形态特点。近10%脊索瘤细胞增殖活跃,黏液显著减少,并有核分裂现象,细胞排列成条或岛状,埋于疏松的黏液组织之间,可含有软骨组织、钙化斑及小片骨组织。其周围为网状的结缔组织所围绕,将肿瘤分割成不规则小叶状。
椎管内占位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畸胎瘤
多见于儿童和青 少年男性
转移瘤
多来源于原发颅 内肿瘤和全身系 统性肿瘤的脑脊 液播散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及 主要表现为夜间平卧 位时疼痛明显,由于 病情发展迅速,患者 就诊时出现不完全或 完全性截瘫的表现
谢 谢 大 家 !
更多内容请进溜达网址导航: www.ygoutao.com
转移瘤
多见于中 老年
淋巴瘤
多见于中 老年男性
白血病 儿童常见
可表现为 贫血、出 血、感染、 背痛、局 部肿胀
脂肪瘤 男性好发
2/3病人出 现下肢无 力和背痛
髓外硬膜下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发病年龄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
CT:肿瘤密度略高于脊髓,易发生神经根鞘部位,常穿过椎间 孔向硬膜外发展,呈典型的哑铃状改变;MR:T1WI等高信 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均匀显著强化,常合并囊 变;多为神经鞘瘤,若发现多发神经源性肿瘤,应考虑是否为 神经纤维瘤病 CT:多为密度稍高的椭圆形占位,边缘可钙化,增强中度强 化;MR:T1WI、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多位于脊髓背侧,较少 超过2个脊髓节段,增强持久、均匀的强化,邻近硬脊膜“尾 巴状”线性强化。“硬膜尾征”是其相对特征
影像学
室管膜瘤
CT:脊髓外形不规则膨大,与正常脊髓分界 不清。MRI:有假包膜,范围常广,信号混 杂,增强后明显均匀性强化。可见三种囊变: 瘤内囊变,肿瘤头端及尾端的囊变,反应性 中央管的扩张 常累及多个脊髓节段,囊变率高,境界欠清 晰,信号混杂,增强后实性部分多有强化。 部分星形细胞瘤无强化,少数恶性的可脑脊 液种植 T2WI病变呈大片高信号灶,主要特点为囊 伴结节,结节显著均匀强化,有时可见血管 流空影 血行播散者脊髓局限性增粗,而蛛网膜播散 者则弥漫性脊髓增粗;增强后髓内及软脊膜 上多发结节强化灶,少数受累的软脊膜可见 薄的环形强化 好发于颈、胸段,团块状、桑葚状和爆米花 状混杂信号,周边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 的T1WI和T2WI低信号。一般无水肿,一般 为散点状强化/不强化
斜坡脊索瘤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Re s u l t s Of t h e s e 1 1 p a t i e n t s ,3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u p p e r s l o p e r e g i o n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7 c a s e s i n v o l v e d iLeabharlann Baidun t h e u p p e r a s we l l a s
医学影像学杂志 2 0 1 3年 第 2 3卷 第 2 期 J Me d I ma g i n g Vo 1 . 2 3 No . 2 2 O 1 3
斜 坡脊 索 瘤 螺旋 C T表 现及 鉴 别诊 断
刘福 尧 , 张 玮 曾
( 河 北 沧州 市南 大 港 医 院 放 射 科 河 北 沧州 0 6 1 1 0 3 )
瘤 内 见 钙 化 或 残存 骨 , 对 周 围正 常 结 构 均 产 生 不 同程 度 的侵 及 、 压迫、 包 绕 表 现 。结 论
鉴 别 诊 断 有 着 重要 的 价 值 。
螺旋 C T 对斜 坡 脊 索 瘤 的诊 断 及
【 关键词】 斜 坡 ; 脊索瘤 ; 体层摄影术 , X线 计 算 机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9 . 4 1 ; R4 4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6 — 9 O l 1 ( 2 O 1 3 ) 0 2 — 0 1 7 O — O 3
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1 2
放射性浓聚区
骨扫描可见病变部位放射性浓聚区,呈圆形或椭 圆形。
周围正常骨组织放射性分布均匀
病变周围的正常骨组织放射性分布均匀,无放射 性减低区。
3
病灶边界清晰
病灶边界清晰,无放射性弥漫性分布。
03
骨瘤的鉴别诊断
良性骨肿瘤
骨囊肿
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其影像学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病灶,边界 清晰,无骨膜反应。
骨皮质及髓腔受累
骨皮质和髓腔均可受累, 髓腔内可能出现不规则的 钙化或骨化。
MRI表现
骨质信号异常
骨髓腔浸润
MRI上骨质信号可出现异常,T1加权 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骨髓腔内可能出现浸润,信号不均。
软组织肿块
周围软组织可出现肿块,T1加权像上 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骨扫描表现
详细描述
不典型骨瘤影像表现可能与骨囊肿、骨纤维 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等相似,容易造成误 诊。鉴别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病灶的部位、形态、密度和周围组织关系等 因素。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 准。
病例三:骨瘤治疗前后影像对比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对比骨瘤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可评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其他骨病变
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种炎症性病变,其影像学 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 肿胀,常伴有发热和疼痛等症状。
骶骨脊索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谢谢
19
16
男,53岁,左侧腰腿痛半年余。
17
小结
30-60岁,男多于女。 中线部位,下位骶椎(S3-S5)多见。 溶骨性骨质破坏,稍膨胀;骶前软组织肿块。 残存骨质/钙化:呈散射状分布、不规则、模糊。 部分边缘可硬化;沿骶管向上生长。 T1WI呈中等-低信号,内可见高信号(出血)。 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纤维血管分隔)。 增强:不均匀强化(蜂窝样、颗粒样强化)。
女,23 岁,发 现骶尾 部肿物 2周。
脊索瘤是一d到付种罕见的低度恶性骨肿瘤,发生率为8/10
15
鉴别诊断转移瘤
✓ 原发肿瘤病史。 ✓ 偏心性、溶骨性、虫蚀样骨质破坏。 ✓ 软组织肿块可明显或不明显。 ✓ 多位于上位骶椎,TIWI呈低信号,T2WI呈中等偏高信号。 ✓ 椎间盘不受累(椎间盘回避现象),多椎体受累(跳跃式)。
骶骨脊索瘤的影像诊断与 鉴别诊断
概述
• 脊索瘤:恶性骨肿瘤,但生长缓慢。 • 主要发生于中轴骨:骶尾部(50%)、颅底(35%)、颈
胸腰椎(15%)。 • 占原发骨肿瘤的1%-4%,占原发骶骨肿瘤的40%。 • 发生年龄:30-60岁,男多于女。 • 手术切除为主,易局部复发(50%);转移罕见。
女,32 岁, 发 现骶尾 部肿物。
脊索瘤是一d到付种罕见的低度恶性骨肿瘤,发生率为8/10
29例脊索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 06年第 4期
大 同医 学专 科学 校 学报
9
2 9例 脊 索瘤 的临床 病 理 分 析
刘 宁① 闰 庆娜 ②
【 要 】 目的: 摘 探讨脊索瘤的病理诊 断和鉴别诊 断。方法 : 分析 2 例脊 索瘤的临床表现、 9 x 线平片及病理形态。结果 :9 2 例脊索瘤 患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 生在骶尾 部者 2 例。病史最 5
围 有硬化 骨 。
脊索瘤组织学表现十分繁杂 , 不同肿瘤或 同一
① ②
女 ,92年出生 , 17 主治医师 , 天津市宝坻医院病理科 ,0 8 0 3 10 天津 市宝坻医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 0
J u n lo tn e ia l g o r a fDao gM dc l Col e e
肿瘤 医院及 天津 市 宝坻 医院病 理 科 1 8 9 0年 1月 ~ 光 镜 检 查 见瘤 组 织 被 纤 维 组 织分 隔 呈分 叶状 ,
小叶由瘤细胞和富于黏液的间质构成。瘤细胞胞浆
内含大 小不 等 、 数量 不 一 的囊泡 。囊泡 小 而少 者 , 细
胞呈梭形或小圆形 ; 泡小而多者 , 囊 细胞呈泡 沫状 ;
圆形或多边形 , 胞浆界限不清 , 有时呈合体细胞 。胞 浆 内有大小不一的空泡 , 呈典型的液滴状细胞 ; ③小
颈椎脊索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I ma g i ng f i n di ng s a nd di f f e r e nt i a l di a g no s i s o f c e r v i c a l c ho r d o ma ZH A NG Li hu a, YU A N
g Y , t h e Th i r d Ho s p i t a l o f Pe k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1 9 0, P. R. Ch i n a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颈 椎 脊 索瘤 的特 征 性 C T和 MR I 表 现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经 病 理 确 诊 的 1 1 例 颈 椎 脊 索 瘤 的 影 像
学表 现 。结 果 : 7例 位 于 c , 2例 位 于 C , 位于 C 。和 C 各 1 例; C T显示椎体呈溶骨性( 6例 ) 或混合性( 5例 ) 骨质 破 坏 , 位 于C 。的 1 例肿瘤伴左侧横突骨破坏 ; 5例 可 见 点 状 钙 化 , 3例 可 见 残 存 骨嵴 ; 4例椎 旁 可 见软 组 织 肿 块 , 6例 肿 瘤侵 犯 至 椎 管 内; MR I 显 示 肿 瘤 T1 w1 呈低 信 号 ( 5 例) 、 等信 号 ( 4例 ) 或混杂信号( 2例 ) ; T 2 wI 呈混杂信号( 5例 ) 、 高信号( 5 例) 或 低
颅脑常见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
Neurinoma)
.2 .3 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神经源性肉瘤,
间变性神经纤维瘤,恶性雪旺氏细胞瘤)
Malignant periphera nerve sheath tumor(MPNST)(Neurogenic sarcoma, Anaplastic neurofibroma, “Malignant schwannoma”)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1
恶性淋巴瘤 Malignant lymphomas 浆细胞瘤 Plasmacytoma 粒细胞瘤 Granulocytic sarcoma 其它肿瘤 Others
颅神经和脊髓神经肿瘤
.2
脑(脊)膜肿瘤
Pituicytoma)
.8 .9 .10 下丘脑神经错构瘤 Hypothalamic 鼻神经胶质异位 Nasal glial 浆细胞肉芽肿 Plasma cell neuronal hamartoma heterotopia granuloma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病 理 分 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颅内脊索瘤
颅内脊索瘤
一概述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原发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残余的脊索组织,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范围可以从1岁半到80多岁,但主要好发于40~60岁左右。脊索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1%~4%,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即:每年每百万人口中有1人发病。其生长缓慢,在出现症状前,往往已患病5年以上。脊索瘤主要发生在中轴骨,
也就是颅底骨和脊椎骨,其中50%在骶尾部,35%位于蝶枕部,其他依
次为颈、胸、腰椎部,共占14%。颅底脊索瘤少见,仅占颅内肿瘤的0. 1%~0.2%,可以发生在颅底斜坡、鞍区,呈缓慢的侵袭性生长。
二病因
正常情况下,当胎儿发育至3个月的时候脊索开始退化并渐次消失,仅
在椎间盘内残留,形成髓核。但如果胚胎的脊索组织迷离、残留在中
轴骨如颅底、脊椎骨等部位且滞留到出生后,即可逐渐演变成肿瘤-脊
索瘤。
目前,关于脊索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在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人类D NA序列图谱的构建,我们可以通过DNA分子的分析来识别特定基因组区
域的丢失或变异,目前报道的脊索瘤的染色体缺失与变异主要在lq36
及7q33。
三临床表现
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但亦有规律可循:
多系因肿瘤扩大侵犯或压迫邻近重要组织结构或器官所致。疼痛为最
早症状。位于颅底部的肿瘤可引起持续的钝性头痛,这与肿瘤长时间
浸润破坏颅底骨质有关。随着脊索瘤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不同,几乎可累及所有的Ⅰ-Ⅻ对颅神经而导致相应的症状:前颅底者可出现嗅觉障碍(Ⅰ);中颅底者可出现视野缺损和视力减退(Ⅱ)、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Ⅲ)、复试(Ⅳ、Ⅵ)面部麻木(Ⅴ),部分病人有垂体功能低下,个别尚有丘脑下部受累症状;后颅底可出现:面瘫(Ⅶ)、耳聋(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Ⅸ)、构音不良、言语不清(Ⅹ、Ⅻ)、耸肩无力(Ⅺ),后期可引起颅内高压、偏瘫、行走不稳。位于骶尾部的肿瘤常引起尾部疼痛,随后局部出现肿块,并逐渐长大,从皮下隆起到向盆腔内发展,压迫膀胱和直肠,引起尿失禁、便秘、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在颈、胸、腰部椎管周围者可压迫脊髓,引起剧烈疼痛、感觉障碍、肢体无力、截瘫、大小便失禁等。四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7月第49卷第20期·医学影像·
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吴海声1 程 佑2
(1.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西赣州341000;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 528329)
[摘要]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29例脊索瘤中,发生于骶尾部15例(51.7%),发生于颅底13例(44.8%),发生于外周1例(3.5%)。平片可见颅底及骶尾椎融骨性骨质破坏;CT可特征性显示斜坡及骶尾椎膨胀性软组织肿块及广泛融骨性骨质破坏;MRI对病变范围的显示优于CT。结论CT对显示脊索瘤的骨质破坏、残存方面优于MRI,但MRI对脊索瘤的范围、内部结构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确定外科手术方案及对术后的评估。
[关键词] 肿瘤;脊索瘤;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
[中图分类号] R81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0-103-03 Imaging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ordomas
WU Haisheng1 CHENG You2
1.Deparment of Radiology,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2.Deparment of Radiology,Foshan Jun’an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3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differential dignosis of chordoma. Methods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ordoma in 29 case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this series of 29 chordoms,the lesions located at the region of sacrococcygeal region 15 cases(51.7%),at the skull base in 13 cases (44.8%) and 1 case(3.5%) outside the axial skeleton as an extra-axial chordoma or parachordom. Bone destruction in the areas near skull base and sacrococcygeal region could be found on radiography;On CT,chordom typically appeared as a expansile soft-tissue mass that arises from the clivus and sacrococcygeal region with associated extensive lytic bone destruction;MR imaging was considerably superior to CT in the delineation of lesion extent. Conclusion CT shows bone invasion easier than MRI,but MRI can well display the extent,interior structure of tumors,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adjacent nerves andvessel,and therefore benefits the decision of surgical project and the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Key words] Tumor;Chordom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omputerized tomography
脊索瘤(chordoma)来源于残存或异位的胚胎性脊索组织,是一种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骶尾部及颅底蝶枕软骨结合处[1]。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3月~2010年9月经本院神经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患者,其中骶尾部脊索瘤15例,颅底脊索瘤13例,外周软组织脊索瘤1例。
1.2 检查方法
29例病例均行MRI检查及增强扫描,20例同时行CT检查,16例摄头颅或腰骶椎正侧位片。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检查仪器为 MRI:德国西门子1.5T超导8通道MRI;CT:日本东芝超高速螺旋CT;X线:美国GE的DR和德国AGFA 的CR。 2 结果
骶尾部脊索瘤:15例骶尾部脊索瘤中,平片及CT均见以骶骨为中心膨胀性生长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楚;MRI则为表现为T
1
WI低信号T
2
WI高信号的较均匀软组织信号影;其中11例向前突入盆腔的软组织肿块影,2例局限于骶椎,2例向后波及骶管。颅底脊索瘤:13例颅底脊索瘤中,病变局限于斜坡者4例,CT表现为斜坡的骨质破坏,常伴圆形或不规则的肿块及点状钙化影,病灶边界清楚。向上突入鞍区及蝶窦侵润性生长者9例,CT表现为鞍区的不均匀软组织影,蝶骨见骨质破坏,MRI显示垂体及视交叉受压或包绕,MRI见蝶窦区肿块向前生长,充填鼻腔和副鼻窦。外周软组织脊索瘤:臀大肌内脊索瘤
1例,MRI显示为长T
1
长T
2
的软组织信号影。
在脊索瘤的影像学检查中,均显示病变边缘清楚的软组织
肿块影,MRI显示T
1
WI等信号,T
2
WI高信号;若肿瘤内有出
血则T
1
WI及T
2
WI均为高信号[1]。29例脊索瘤均行MRI增强扫描,10例呈较均匀轻中度增强,其余19例强化不均匀。
CHINA MODERN DOCTOR 中国现代医生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