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制作皮影教案
皮影美术教案幼儿园
皮影美术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观赏皮影戏,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通过手工制作皮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学习皮影的制作过程,了解皮影艺术家的工作流程和创作方法。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皮影制作任务。
二、教学准备1.皮影、小灯泡、白纸、剪刀、胶水、颜料、毛笔、竹签等材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料。
3.教学实习。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皮影戏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可以介绍皮影戏的历史、文化背景、表演形式、剧本类型等相关知识,通过讲解让幼儿对皮影戏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皮影制作(40分钟)1.装小灯泡:这是皮影制作的第一步,将小灯泡装入皮影的主体部分,固定好。
2.画皮影:用白纸将皮影的模样画出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课件或其他资料,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皮影,然后让幼儿画出自己想要制作的皮影形状。
3.剪皮影:将画好的皮影用剪刀剪下来,注意保持尽量完整的轮廓线。
4.涂颜色:将皮影用颜料和毛笔进行彩绘。
5.立体雕刻:将剪好的皮影用竹签进行立体雕刻,使其更加立体饱满。
6.固定灯泡:将灯泡用胶水固定在皮影中间位置上,使其亮起来。
3. 皮影表演(15分钟)老师可以邀请幼儿分小组进行皮影表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皮影表演的形式与内容做一些适当的变化。
4. 教学总结(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和制作过程,让幼儿对皮影戏和皮影制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制作皮影和表演皮影的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创造力:学生的皮影形象是否具有独创性。
2.颜色运用:使用颜色的程度、多样性及其是否恰当。
3.技巧:皮影的制作是否技艺精湛。
4.表演:学生表演皮影时的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1.皮影制作过程中,需要时间较长,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指导和鼓励学生。
2.皮影制作中需要用到刀具等锋利物品,老师要认真地进行安全提示。
幼儿园皮影戏教案
幼儿园皮影戏教案主题:幼儿园皮影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4.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制作简单的皮影戏道具。
3.学习皮影戏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材:《皮影戏教学手册》。
2.道具:黑色纸张、竹签、剪刀、胶水等。
3.教具:皮影戏道具投影灯、屏风。
四、教学步骤:1.导入:用投影灯放映皮影戏片段,引起幼儿对皮影戏的兴趣。
2.学习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幼儿了解皮影戏的传统文化价值。
3.制作简单的皮影戏道具。
使用黑色纸张剪出各种形状的人物和物品,用竹签固定在纸张上,制作出简单的皮影戏道具。
4.教授皮影戏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向幼儿展示不同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让幼儿模仿学习。
5.组织幼儿分角色进行小组表演。
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表演。
6.展示和评价。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后,其他幼儿和老师给予评价和建议,鼓励幼儿进一步提高表演水平。
五、教学延伸:1.观看正宗的皮影戏表演,了解正宗的表演技法和剧情。
2.组织观看幼儿制作的皮影戏短片,鼓励幼儿表演和创作更多的作品。
3.组织幼儿参观皮影戏工作室,感受到皮影戏的真实制作过程,并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了解到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掌握了基本的皮影戏动作和表演技巧,并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提高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七、反思与改进:本教案着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但在时间安排和评价方面可以更加合理,提高效果的达成。
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入更多的皮影戏资源,提升幼儿对皮影戏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园制作简单皮影教案
幼儿园制作简单皮影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皮影让幼儿感受手工艺的乐趣。
3.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表演皮影戏让幼儿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
2. 制作简单的皮影道具。
3. 学习简单的皮影戏表演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制作皮影道具的细节处理。
2. 表演皮影戏的技巧和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
1. 皮影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黑色卡纸或剪纸。
3. 剪刀、胶水、竹签或棍子。
4. 灯光和白色幕布。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幼儿介绍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皮影戏的印象和想法。
2. 制作皮影道具。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制作简单的皮影道具,比如动物或人物的轮廓剪纸,然后用竹签或棍子固定在卡纸上,制作成皮影。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制作难度,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3. 学习皮影戏表演技巧。
教师向幼儿介绍简单的皮影戏表演技巧,比如如何控制手指和手的位置,让皮影在灯光下产生清晰的投影。
然后让幼儿练习表演,可以配合简单的故事情节或歌曲,让幼儿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表演。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皮影戏表演,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安排不同的表演形式,比如小组表演或个人表演。
通过表演,让幼儿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总结。
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表现,鼓励幼儿继续发展自己的表演才华。
同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优秀的皮影戏表演者和作品,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七、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邀请专业的皮影戏表演者来幼儿园进行表演,让幼儿近距离观赏优秀的皮影戏作品,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皮影戏表演团体或博物馆,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皮影戏的知识和历史。
幼儿园皮影戏教案
幼儿园皮影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皮影戏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了解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 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皮影戏剧场道具:皮影戏布景、灯光装置等。
2. 皮影戏道具:皮影、背景板等。
3. 布置教室:搭建皮影戏剧场,设置观众席。
三、教学过程1. 皮影戏的介绍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向幼儿简单介绍皮影戏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皮影戏道具,让幼儿猜测并描述其特征和用途。
3. 制作皮影戏道具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准备皮影纸:将黑色剪纸剪成对称的形状,如人物、动物等。
2)制作背景板:使用画纸剪成合适的大小,并在上面绘制不同的场景,如山水、城市等。
3)把皮影纸粘在竹片上,制作好皮影道具。
4. 表演皮影戏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的皮影戏剧场,幼儿分为表演者和观众。
1)表演者:使用灯光照亮背景板,将皮影放在光源前,通过不同的动作和手法,演绎不同的故事情节。
2)观众:观看皮影戏表演,欣赏和理解故事情节,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讨论和总结结束表演后,教师与幼儿进行讨论和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幼儿对皮影戏的感受和理解。
2)幼儿对皮影道具的认识和制作过程的回顾。
3)幼儿对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方法的分享。
四、教学延伸1. 观摩皮影戏表演安排观摩活动,带领幼儿去观看专业的皮影戏表演,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欣赏能力。
2. 自主创作皮影戏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皮影戏剧本,并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同时尊重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另类创作:皮影彩绘将彩绘的皮影纸和背景板交给幼儿,鼓励他们在图案上进行涂色和装饰,创造出个性化的皮影戏道具。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制作和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并针对幼儿的表演技巧和艺术能力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大班皮影戏教案三篇科学领域活动
幼儿园大班皮影戏教案三篇科学领域活动1. 活动名称:探索光影的奥秘活动目标:通过制作和观赏皮影戏,让幼儿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探索光影的奥秘,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黑色布幕•彩笔•牛皮纸•剪刀•灯光•小棍子活动步骤:1.指导幼儿使用彩笔在牛皮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例如猫、狗、兔子等。
2.帮助幼儿将绘制好的动物形象剪下来,要求剪得整齐。
3.准备一个黑色布幕,利用小勾棒将剪下来的动物形象固定在布幕上方。
4.将灯光对准布幕,打开灯光,观察动物形象在布幕上的投影效果。
5.引导幼儿观察投影效果,并让他们思考:是什么让投影出现?为什么动物形象会出现在布幕上?6.对幼儿的思考进行引导和解释,告诉他们光线通过动物形象后,在布幕上形成了影子。
7.鼓励幼儿尝试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观察影子的变化。
8.小组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变化,并进行思考和探讨。
活动延伸:•让幼儿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皮影,通过比较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在布幕上的投影效果,探讨光线穿过不同物体的特点。
•引导幼儿思考光线的传播路径,通过观察物体遮挡光线后的影子变化,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遮挡的影响。
•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幼儿观察和判断光线在不同材质和颜色上的反射情况。
2. 活动名称:观察和研究影子的形状和变化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影子的形状和变化,让幼儿了解光线的传播原理和影响因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活动准备:•光源(如手电筒、灯光等)•白色墙壁或纸板•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块等)活动步骤:1.将白色墙壁或纸板放置在一个光线充足的地方,准备光源和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2.打开光源,将物体放置在光源与白色墙壁之间,观察物体在墙壁上的影子形状。
3.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形状物体的影子形状。
4.引导幼儿思考:物体的形状对影子的形状有什么影响?光源的位置对影子的形状有何影响?5.鼓励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调整光源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幼儿自制动物皮影制作教案
幼儿自制动物皮影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动物皮影戏,了解其历史和文化意义;2. 学习制作动物皮影,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提高幼儿对动物的认知,激发对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了解动物皮影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动物皮影的制作方法;2. 难点,掌握动物皮影的剪纸技巧和灯光表演。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动物皮影戏的图片、视频资料,介绍动物皮影的历史和文化;2. 准备剪纸工具、黑色剪纸纸张、剪刀、灯光等制作动物皮影的材料;3. 准备幼儿喜爱的动物图片,用于制作动物皮影。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幼儿展示动物皮影戏的图片和视频,介绍动物皮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发幼儿对动物皮影的兴趣。
2. 学习制作动物皮影(30分钟)。
(1)教师向幼儿介绍动物皮影的制作方法,包括剪纸和灯光表演。
(2)教师向幼儿展示动物皮影的剪纸技巧,指导幼儿根据动物图片剪纸制作动物皮影。
(3)教师指导幼儿将制作好的动物皮影放置在灯光下,观察动物皮影的效果。
3. 制作动物皮影戏道具(20分钟)。
(1)教师向幼儿介绍动物皮影戏的道具,如皮影戏布、灯光等。
(2)教师指导幼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动物皮影戏道具,如剪纸戏台和灯光装置。
4. 动物皮影戏表演(15分钟)。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物皮影戏表演,让幼儿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皮影。
(2)教师指导幼儿利用灯光和声音效果,进行动物皮影戏的表演,让幼儿感受到动物皮影戏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动物皮影制作的过程,鼓励幼儿表现出色的动物皮影,并对幼儿进行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
要求幼儿回家制作一组动物皮影戏,并邀请家长一起观看。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动物皮影制作方法和材料;2. 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 教师要注重动物皮影的灯光表演,让幼儿全面感受动物皮影戏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幼儿园皮影戏教案
幼儿园皮影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为《幼儿皮影戏趣味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认识皮影”和第三章“动手制作皮影”。
详细内容包括皮影戏的起源、特点、制作方法以及表演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学习制作简单的皮影,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皮影戏表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皮影的制作技巧和表演技巧。
重点: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学会制作简单的皮影,并能进行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皮影戏表演道具、投影仪、白布、音响设备。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笔、皮影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皮影戏表演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演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皮影戏。
2. 讲解皮影戏知识(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等,让幼儿对皮影戏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制作皮影(10分钟)教师分发皮影模板和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幼儿按照步骤制作皮影,教师巡回指导。
4. 皮影表演实践(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故事进行皮影表演。
教师指导表演技巧,如操作皮影的方法、语音语调等。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表演主题,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即兴表演。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
2. 皮影制作步骤。
3. 表演技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编排一个皮影戏故事,并表演给家人观看。
答案:根据幼儿家庭实际情况,编写故事并进行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制作、表演等环节,让幼儿对皮影戏有了全面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皮影戏的制作和表演中,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皮影真有趣》
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皮影真有趣》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本次美术活动旨在引导大班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皮影艺术,并通过亲身制作皮影,培养幼儿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活动准备材料
1.黑色剪纸或黑色卡纸
2.剪刀
3.透明胶带
4.筷子或竹签
5.彩色纸
6.彩色笔
三、活动流程
第一步:介绍皮影艺术
1.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皮影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向幼儿展示不同角色的皮影作品,让他们了解皮影艺术的表现形式。
第二步:制作皮影
1.将黑色剪纸对折,剪出想要的形状。
2.用透明胶带将黑色剪纸固定在筷子或竹签上,制作成皮影。
3.使用彩色纸和彩色笔装饰皮影,让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角
色。
第三步:表演皮影
1.让幼儿在灯光下演示他们制作的皮影角色,可以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或
自由发挥表演。
2.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皮影艺术的感受和体会。
四、活动总结与延伸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并体验传统文化中的皮影艺术,培养了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主题或故事,继续拓展幼儿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其综合发展。
以上是《皮影真有趣》美术活动教案,希望幼儿们在这次活动中能够收获快乐和知识,发现美术的乐趣和魅力!。
幼儿园制作皮影教案
幼儿园制作皮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手工艺术教材第四章“光影游戏”中的第二节“制作皮影”。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皮影戏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皮影的基本结构与制作材料,学习制作简单动物皮影,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光影的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合作制作皮影,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制作皮影的细节处理,如剪裁、折叠、粘贴等。
重点:掌握皮影的基本制作方法,了解皮影戏的历史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皮影戏表演视频、制作皮影的示例图、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播放皮影戏表演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皮影戏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皮影戏的历史文化,讲解皮影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材料。
3. 示例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制作一个简单动物皮影的过程,讲解制作要点。
4. 实践操作(20分钟)幼儿分组合作,根据示例和讲解,动手制作皮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展示幼儿制作的皮影,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光影游戏(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制作皮影步骤:(1)画稿(2)剪裁(3)折叠(4)粘贴(5)上色2. 皮影戏历史文化简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皮影。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发挥创意,制作一个生动形象的小动物皮影。
2. 拓展作业:与家人一起观看皮影戏,了解不同地方的皮影艺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制作皮影,让幼儿了解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皮影戏表演,深入了解皮影艺术,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鼓励幼儿将皮影制作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新皮影戏的表现形式。
幼儿园好玩的皮影教案
幼儿园好玩的皮影教案一、前言皮影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与中国春节、中秋节等民间节日紧密相连。
现代皮影已经成为一项普及的文化艺术活动,并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
在幼儿园里,皮影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皮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具。
本文将介绍一套幼儿园好玩的皮影教案,帮助幼儿园老师设计有趣的教育活动。
二、教具准备1.皮影戏剧场2.皮影3.电筒或者灯具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制作皮影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皮影,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可以使用彩纸或者白纸,将需要的形状剪下来,用透明胶带粘在竹签上即可。
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皮影,比如动物、植物、人物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第二步:讲解皮影的历史和分类向孩子们简单介绍皮影的历史和分类,让孩子们了解皮影的由来和发展。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第三步:引导孩子们进行皮影戏剧表演在教室里搭建皮影戏剧场,让孩子们带上自己制作的皮影,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创作。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分成小组,一组扮演主角,一组扮演配角,通过角色互动,来表演一个皮影戏剧。
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孩子们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观看皮影戏剧表演安排一些专业的皮影戏剧表演,让孩子们观看,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丽。
在观看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孩子们讲解皮影戏剧的知识,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和欣赏皮影艺术。
第五步:总结感悟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孩子们认识到皮影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四、教育目标1.培养孩子们创造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2.增强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3.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4.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并加以尊重。
五、教育效果通过皮影教育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绘本故事皮影手工制作教案
绘本故事皮影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和发展。
2.学习制作皮影戏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掌握皮影戏的基本制作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皮影戏的历史和发展。
2.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皮影戏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皮影戏的制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皮影戏的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皮影戏故事绘本。
2.准备皮影戏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剪刀、剪纸、灯光等。
3.准备教学课件,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和发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和发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讲解。
教师通过课件和故事绘本,讲解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以及制作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等形式,了解皮影戏的实际表演过程。
3.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皮影戏。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绘本中的角色形象,进行剪纸制作。
然后利用灯光投影,进行实际的皮影戏表演。
4.展示。
学生完成皮影戏制作后,进行班级展示。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进行自己的创作表演。
5.总结。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制作皮影戏的过程,让学生对皮影戏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皮影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同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简单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
幼儿园大型皮影教案
幼儿园大型皮影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塑造: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交流,让幼儿养成观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艺术素养培养:通过皮影表演,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锤炼幼儿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3.模拟情景模拟:通过教学情境模拟,帮助幼儿理解皮影故事的情景,并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完成各种角色表演。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皮影的历史和文化:向幼儿介绍皮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幼儿理解皮影戏的由来和发展,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
2.皮影的制作方法:通过幼师的手工示范,向幼儿介绍皮影的制作方法,让幼儿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皮影人物,锻炼幼儿的手工能力。
3.皮影的表演:向幼儿演示皮影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并逐步引导幼儿在趣味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皮影表演技巧,沉浸到皮影故事的世界中。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要点导入:一幅悬挂着皮影人物形象的海报作为课堂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皮影文化和皮影故事。
2.制作皮影人物:引导幼儿使用剪刀和纸将已印刷好皮影人物模板剪下来,并进行粘贴和拼接的操作。
3.形象植入:让幼儿在皮影故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把自己制作的皮影人物形象植入荧幕。
4.角色扮演:幼师在课堂中表演皮影故事,在过程中逐步引导幼儿充分感知情境,让幼儿在场景搭建过程中体验和演绎不同的角色。
5.故事回顾:通过问答形式,对幼儿对皮影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回顾汇总,帮助幼儿加深记忆和理解。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结合上述教学过程,对每个幼儿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绘画评价:教师可以邀请每个幼儿在回家后做一幅皮影人物的彩绘画,以评估幼儿对皮影故事和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皮影教学,幼儿不仅学习皮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锻炼了自己的手工和表演能力。
希望这次教学不仅让幼儿们认识了皮影文化,更让幼儿们产生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思考,培养出更多文化自信。
幼儿园皮影戏制作与表演教案 幼儿园戏剧教案
幼儿园皮影戏制作与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培养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皮影戏制作的材料和工具3. 皮影戏的表演技巧和动作要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掌握制作皮影和表演的基本要领。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皮影进行表演。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制作皮影戏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剪刀、黑色剪纸、竹签、灯光等。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准备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辅助讲解。
3. 提前选定皮影戏表演的剧本和角色,安排演员分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等资料展示皮影戏的精彩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了解皮影戏的魅力。
2. 讲解:向幼儿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制作皮影的材料和工具,教授皮影戏的表演技巧和动作要领。
3. 制作:指导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动手制作自己的皮影道具,让他们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4. 探究:组织幼儿观看传统皮影戏表演,让他们欣赏精彩的剧情和表演,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5. 表演:安排幼儿进行皮影戏的角色扮演和表演,让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己的表演才华。
6. 总结:让幼儿自由发言,交流彼此的表演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对皮影戏的理解和情感,引导他们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和经验。
六、教学示范1. 课前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皮影并表演,让幼儿观摩并借鉴教师的表演技巧。
2. 课堂中教师指导幼儿合作制作皮影道具,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3. 课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皮影戏的表演,让幼儿欣赏和学习高水平的皮影戏表演。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皮影道具和表演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皮影戏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皮影戏教学活动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民间文化内涵,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2.学习、理解皮影戏的音乐响应、动作表演和语言对白。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引导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适用对象本教学活动适用于幼儿园小班、中班儿童。
三、教学内容1.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民间文化内涵讲解。
2.皮影戏的制作材料和步骤介绍。
3.皮影戏的音乐响应和动作表演。
4.小组编排皮影戏剧本和表演。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根据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民间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先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渊源、特点和表演形式,并大致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制作皮影小人制作小人是皮影戏教学的重要环节,小老师可为孩子们介绍用纸板、黑纸等材料制作皮影小人的步骤和具体方法。
成品可供后续的表演使用。
3.学习皮影戏的音乐响应和动作表演小老师可先给孩子们播放几段优秀的皮影戏视频,并让孩子们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然后引导他们边唱皮影戏的曲子,边模仿音乐响应和动作表演灵活的舞步,让孩子们了解皮影戏的表演特点和戏剧技巧。
4.编排皮影戏剧本让孩子们根据他们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分组编排皮影戏剧本,同时设置好剧中角色和剧情发展线索,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小老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辅助。
5.皮影戏表演最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编排的皮影戏剧本,在小组内进行表演,体验身临其境的快乐和分享成功的成就感。
五、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的评估,可由小老师和教师共同完成。
教师可根据孩子们的表演情况和互动交流,针对课堂总结评价孩子们的学习水平和合作精神。
小老师则需要及时进行口头反馈和书面总结,对每位学生的优点和发挥不足进行评价和建议。
六、教学准备1.皮影小人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本教案所需的音乐设备、视频设备。
3.教室空间的布置和物品的安排。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皮影戏教学活动,幼儿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皮影真有趣》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皮影真有趣》一、活动目标:1. 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知道皮影戏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2. 学习用彩泥制作皮影,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体验皮影戏表演的乐趣,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彩泥、剪刀、牙签、黑色卡纸等制作材料。
2. 皮影戏视频或图片。
3. 音乐、灯光等表演所需物品。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展示皮影戏视频或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2. 制作皮影:教师指导幼儿用彩泥制作皮影,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自己喜欢的角色。
3. 皮影表演:幼儿将自己的皮影作品放在黑色卡纸上,用灯光照射,进行皮影戏表演。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皮影戏表演,增进亲子关系,弘扬传统文化。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皮影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环境中,让更多幼儿欣赏和学习。
3. 课程拓展:开展皮影戏主题活动,如皮影戏故事会、皮影戏知识竞赛等,丰富幼儿的文化生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 幼儿在制作皮影和表演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相关技能?3. 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幼儿对皮影戏的兴趣是否得到了提升?4. 如何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教案编写: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审核:幼儿园教学园长六、活动材料:1. 彩泥、剪刀、牙签、黑色卡纸等制作材料。
2. 皮影戏视频或图片。
3. 音乐、灯光等表演所需物品。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展示皮影戏视频或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2. 制作皮影:教师指导幼儿用彩泥制作皮影,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自己喜欢的角色。
3. 皮影表演:幼儿将自己的皮影作品放在黑色卡纸上,用灯光照射,进行皮影戏表演。
八、活动注意事项:1. 在制作皮影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幼儿使用剪刀、牙签等工具,确保安全。
2. 在皮影表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幼儿园制作皮影教案
幼儿园制作皮影教案【篇一:《皮影戏》教学设计】《走进皮影画皮影》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
但相对我们这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2.实践目标: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特征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教师准备】1、录像:皮影戏《指鹿为马》2、课件:皮影的制作3、皮影实物及有关皮影的图片【学生准备】:1、了解和收集皮影的相关资料 2.分组合作便于交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欣赏:播放《指鹿为马》片段的皮影戏片段,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就是这部动画片,一下激起了我们对于皮影的研究兴趣,下面就请同学来共同探究一下吧。
我们在这节课上,将分成了六个小组:一、皮影的起源和历史二、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三、皮影的地区风格四、皮影的制作五、皮影的玩法六、皮影艺术的明天请在我们各组同学准备的资料中中国对皮影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现在就请你跟随我们走进光影间跳动的精灵——皮影的探究过程吧!引出课题:《走进皮影画皮影》二、探究学习:1.一组分享探究皮影的传说与历史:“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
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皮影艺术教案幼儿园
皮影艺术教案幼儿园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基本的皮影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3.增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导入
1.教师先向孩子们介绍皮影艺术,让孩子们了解皮影艺术的定义和产生背景。
2.教师放映皮影戏片段或现场展示皮影戏,并引导孩子们观察,了解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二、制作皮影
1.老师在讲解皮影制作前,根据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进行简单易懂的词汇介绍,如:“雕刻材料、模板、刀、刻、钻等”。
2.老师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皮影制作的具体过程。
3.孩子们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皮影,老师在旁边指导,给予适当帮助。
三、学习表演技巧
1.老师通过模仿皮影戏的形式,让孩子们练习皮影的表演技巧。
2.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演水平,进行不同难度的表演技巧练习,如:手法、心法等。
3.通过扮演皮影人物,让孩子们体验皮影艺术带来的乐趣。
四、小结
1.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课堂内容,询问孩子们对皮影艺术的感受和收获;
2.导出课程中未掌握的知识点,为下一次课堂内容做铺垫。
教学重点
1.皮影制作方法;
2.皮影表演技巧。
教学难点
1.孩子们较小,制作难度较高;
2.技巧熟练度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教学评估
1.传统文化教育的二次教育,采用模拟与重复的方式进行,及时辨认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通过对模拟的同类文化的反复展示,不断转化到自己生活的入口。
2.通过表演的形式检验孩子们对皮影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皮影戏手工制作幼儿园教案
皮影戏手工制作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戏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2.能够自制简单的皮影人物并表演皮影戏。
3.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和讲解
1.引入: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幼儿初步了
解皮影戏的背景知识,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皮影戏的演出形式和表演技巧,并讲
解制作皮影人物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3.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制作皮影人物的过程,让幼儿对皮影戏的制作流
程有更直观的了解。
2. 干预和引导
1.选择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皮影人物,如彩纸、毛绒布、竹签、剪刀、胶水等。
2.制作过程: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示范,自行制作皮影人物,需要注意
选择不同的颜色和材料,用胶水粘好,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形状。
3.探究创新:幼儿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探究更加丰富多彩的皮影人物
制作方式,比较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艺术表演和欣赏
1.排练表演:幼儿可以将制作好的皮影人物排练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
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幼儿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表演能力。
2.欣赏表演:教师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来观看皮影戏表演,让幼儿
在欣赏他人表演的同时,感受艺术的美和魅力。
三、教学总结
皮影戏手工制作课程既能通过实践加深幼儿的认识,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艺术之美,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和艺术表现能力,为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制作皮影教案【篇一:《皮影戏》教学设计】《走进皮影画皮影》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
但相对我们这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2.实践目标: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特征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教师准备】1、录像:皮影戏《指鹿为马》2、课件:皮影的制作3、皮影实物及有关皮影的图片【学生准备】:1、了解和收集皮影的相关资料 2.分组合作便于交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欣赏:播放《指鹿为马》片段的皮影戏片段,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就是这部动画片,一下激起了我们对于皮影的研究兴趣,下面就请同学来共同探究一下吧。
我们在这节课上,将分成了六个小组:一、皮影的起源和历史二、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三、皮影的地区风格四、皮影的制作五、皮影的玩法六、皮影艺术的明天请在我们各组同学准备的资料中中国对皮影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现在就请你跟随我们走进光影间跳动的精灵——皮影的探究过程吧!引出课题:《走进皮影画皮影》二、探究学习:1.一组分享探究皮影的传说与历史:“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
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请同学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传说。
放幻灯片《皮影的美丽传说》《皮影戏的概念》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曾是人们对皮影戏的记忆,一幅白白的纱,2一盏昏黄的灯,光影间演绎者人间百态。
下面请跟随我们第二组同学一同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2、二组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征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戏剧化。
1) 为什么皮影人物都用侧面像?便于戏曲人物之间的语言动作交流等。
2) 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观察、交流回答:有牡丹、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 3、三组探究皮影的地区分布特点欣赏各地皮影人物,了解其特点: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四川皮影:简约纯朴4、四组探究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制皮描样镂刻着色熨平上油订缀 5、五组探究皮影的玩法请学生给皮影人物摆造型提问:通过你的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
告诉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关节活动的。
表演皮影情景剧《猪八戒背媳妇》 6、六组探究皮影的延伸与拓展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
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
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
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
(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
)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通过各组同学对皮影的研究及资料准备我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皮影呢?三、艺术实践:用线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空洞,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四、展示评价设计多个奖项:最美造型奖,最美线条奖,最美色彩奖,最美构思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表演奖,引导学生从技能、情感等方面对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对作品发表看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看过了大家的展示,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搜集到这么多资料,宣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希望同学们能将研究深入下去,发现更多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民族艺术瑰宝。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应该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
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继续挖掘、创新,让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3六、教学板书看听走进皮影说玩【篇二: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兔乖乖(皮影戏)】设计意图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戏剧,通过光与影生动地表现出各种人物动画形象,深受男女老幼欢迎。
小朋友喜欢小动物,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各种动作。
设计此活动,便是采用了古老皮影戏的最简单的表演方法,生动有趣。
通过投影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动物外形特征,鼓励幼儿用动作等来模仿动物的明显外形特征,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1.知道常见动物的显著特征。
2.愿意通过多种方式模仿小动物的明显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准备贴有白布的大箱、电筒、动物图形卡以及故事“小兔乖乖”中所有角色的图卡。
过程建议1.说一说:小朋友喜欢的动物。
说出名称,并且要用动作表现其明显的外形特征。
2.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较暗的房间。
教师在白布箱内出示不同动物图形卡,并用电筒在箱内照射,请小朋友猜猜动物的名称;教师也可用手在箱内模仿动物的形状,让小朋友猜。
3.请小朋友用手在箱内模仿动物的形状,让其他人猜。
如:小兔的长耳朵,小鸡尖尖嘴,小鸭扁扁嘴、小猫长长的胡须等。
4.观看皮影动物故事:小兔乖乖。
5.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表演故事“小兔乖乖”。
【篇三:利用皮影戏开发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利用皮影戏开发大班幼儿表演能力的策略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时代背景:21世纪是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快速进步需要人的全面发展。
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教育在人们的全面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培养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现实状况:在传统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只是简单的根据学校提供的素材和教具进行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新意,没有太大的作用。
3.教育方式误区:传统语言教育活动认为采用讲故事、谈话、看图说话三种方式就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单一画面和连环画为主,表现形式都是静止的,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
幼儿园传统的表演则主要以舞蹈,手指操,以卡说话等为主,这些方式表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发散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经过笔者在大班教育实践总结的经验,笔者认为以皮影戏为载体对幼儿的教育有以下几点意义:1.能够丰富大班幼儿的课外知识,增加历史文化教育。
2.有助于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能动意识。
3.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幼儿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理解,进而增强幼儿的表演能力。
4.基于上述认识,我提出了《利用皮影戏开发大班幼儿语言和表演能力》,以皮影戏为载体,在大班开展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提高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课题研究设计(一)课题界定1.基本概念:皮影戏起源于两千多年前,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形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2.起源: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3表演形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不仅手上功夫要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
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爱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
4大班幼儿语言培养利用皮影戏:现代医学表明,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大班幼儿大脑处于右脑发育关键期,右脑的发育注重具象表现而非抽象,发散思维而非逻辑思维,所以,要以皮影这一具象的载体,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研究目标1.引导幼儿多方位体验表演的乐趣,主动参与表演,提高表演能力2.促进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幼儿课堂表现,探索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4.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有机结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三)相关课题研究综述1.借助搜索引擎,以“幼儿皮影戏教育”为关键词,能搜索到几篇皮影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它们大多主要注重对幼儿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没没有系统地对幼儿提高语言和表演能力进行多方位的研究。
2.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前人在利用皮影作为幼儿教育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并不多,对如何通过皮影进行传统文化的介绍也非常少。
鉴于以上两点,本人开展《利用皮影戏开发大班幼儿语言和表演能力》是有一定价值,也是相对可行的。
(四)设计理念(详细点,不要那么简化)大班幼儿处于语言和表演能力学习的黄金时间,在对这些能力培养过程中,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十分重要,笔记通过对皮影戏的理解和研究,认为皮影戏作为一种载体,即能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又能以皮影戏集表演与说唱相结合这种独特方式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使全面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实施策略利用皮影戏提升大班幼儿表演能力策略(重点写表演能力、需要图框,图文并茂,不要教案的模式。
按照下面的点展开。
)1. 激发兴趣,感受皮影魅力(1)欣赏表演,感受传统文化感受皮影形式皮影表演形式它的道具主要有影人(也叫皮娃娃)、亮子(影幕)、灯盏(光源),除此之外,演出的主要乐器有四胡、三弦、唢呐、长杆喇叭、小战鼓、大铜锣、棒子、盏儿等。
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作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把式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文场面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武场面紧锣密鼓,影人抢来剑往,上下翻腾,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故事以皮影形式呈现表演前尝试故事创编,感受表演的过程,能在语言表达和创造力有所提高。
由于孩子们没有表演的经验,在生活中也没有提供那么多的机会,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快投入到表演中来呢?我们考虑到孩子们每天都会有个别孩子与大家分享故事的环节,那么我们就利用这个契机,让孩子们由简入难,由一个人表演到两三个人表演,最后到多人分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