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知识点总结清单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1到3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1到3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1到3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整数
整数单位: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的表示与大小比较。

加法、减法的计算与应用。

二、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

应用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三、代数式
代数式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常数与变量的概念及其区别。

常数和变量可以看作代数式的各项。

同类项的概念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展开与简化代数式。

应用题:代数式的应用。

四、图形的初步认识
及简图形的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集合与角度的度量。

平面图形的认识:点、线、面、多边形、圆及简单的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简单图形的周长、面积与体积的初步认识。

五、方程式的变形与应用
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方程式的概念与表示法。

等式的意义:运算律、恒等式、方程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通解与及特殊解。

解简单的含有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

解“综合”性质题。

六、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及表示。

频数、频率的概念与计算。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简单统计图表及其分析。

一三章知识总结

一三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四则运算1、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注:不能说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注:不能说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关于“0”的运算①、“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②、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③、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④、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⑤、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⑥、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6、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大学物理 第1-3章 经典力学部分归纳总结

大学物理 第1-3章 经典力学部分归纳总结
t r r r v − v0 = ∫ a ⋅ dt t0 t r r r r − r0 = ∫ v ⋅ dt t0
运用


dv dv dx dv a= = ⋅ =v dt dx dt dx
3
知识点回顾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2、牛顿三定律? 、牛顿三定律?
r ∑Fi = ma
i →
—— 为什么动? 为什么动? 力?
功是能量交换或转换的一种度量
v v 2、变力作功 、 元功: 元功: dW = F ⋅ dr = Fds cosθ b b v v b W = ∫ F cosθ ds = ∫ F ⋅ dr = ∫ (Fxdx + Fy dy + Fz dz)
a( L) a( L) a( L)
3、功率 、
v v dW F ⋅ dr v v P= = = F ⋅ v = Fv cosθ dt dt
隔离木块a在水平方向绳子张力t和木块b施于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木块a的运动方程?同样隔离木块b分析它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列出它的运动方程为17一个质量为m的梯形物体块置于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忽略不计图中hh均为已知试求m与m分离时m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及此时m相对于m的速度
15
•解:以地面为参考系。隔离木块A,在水平方向 解 以地面为参考系。隔离木块 , 绳子张力T 和木块B施于的摩擦力 绳子张力 和木块 施于的摩擦力
v t2 v v v v v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 I = ∫ ∑ F dt = ∑ p2 − ∑ p1 = ∑ mv2 − ∑ mv1
t1
v v v v 角动量定理: 角动量定理: M ⋅ dt = dL = d ( r × mv )

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一到三单元主要包括了汉字、词语、古诗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该部分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汉字知识1. 汉字的基本笔画与结构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其笔画由横、竖、撇、捺、钩、提等基本笔画组成。

根据笔画的组合方式,汉字可以分为单字和复字,单字是由一个或多个笔画组成的字,复字是由两个或多个字构成的复合字。

2. 汉字的构词法汉字的构词法是指汉字如何组合成词。

基本构词方法有:形声、会意、指事和假借。

其中,形声是最为常见的构词方法,指通过一个部首暗示字的意义,另外一个部分表示字的音。

会意是通过两个意义相关的字构成新词,指事是通过图形表示实物,假借是通过引申含义。

3. 汉字的演变汉字演变自古至今,经历了表意字(象形、指事)、会意字、形声字、转注、会意形声的演变过程。

其演变的过程体现了汉字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4. 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虚字与形声字、多音字、偏旁部首、拼音等内容。

二、词语知识1. 词语的类型词语是语言中的基本单元,主要有实词和虚词两种类型。

实词包括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介词和感叹词。

虚词包括助词、虚词、叹词等。

2. 词语的意义词语的意义包括词义和义项两个方面。

词义是指词语所包含的基本含义,义项是指一个词语所能作为一个意义单位在语言中的多种用法。

3. 词语的构成词语的构成主要包括词素、词的构词成分、词法变化等方面。

词素是组成词语的最小语言单位,构成词的构词成分是指构词过程中的成分,词法变化是指词的屈折和派生。

4. 词语的运用词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应用,其运用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表达目的进行灵活的运用。

三、古诗词知识1. 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每首诗都是5个字为一句,每句都是5个字。

2. 七言古诗七言古诗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每首诗都是7个字为一句,每句都是7个字。

3. 古诗的优美形式古诗表现形式有唐诗规律的平仄对仗、声调押韵和意境合乎修辞要求等优美形式。

初三化学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物质的变化(通常表现的是正在进行的过程,常出现字眼有:在、已经、了等)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

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二、物质的性质(通常表现的是一个结论,常出现的字眼有:如:会,能够,易等)1、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填空】新物质、新物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化学变化、需要化学变化【例题】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的可燃性B. 铝的导电性C. 氢氧化钠的腐蚀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答案】B【解析】导电性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总结】判断性质:1、是否通过化学变化体现;2、记牢常见字眼。

【知识点2】实验室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固体。

3、剩余药品(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广口瓶1、取用块状固体用。

(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细口瓶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

(一倒二向三挨四靠)①瓶盖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②标签(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试管口,缓缓地倒(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刮一刮,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八年级物理第1-3章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第1-3章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Km; m(dm, cm); mm; μm; nm。

(各单位之间是103进制,(m与dm、cm、mm之间是10进制除外)。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零刻线磨损的应从其它刻度线量起)。

(2)测量时视线应与所测量位置相平。

4、刻度尺读数的方法:可读的数值+ 估计值= 记录的数字。

5、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秒(s),其它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 = 60 min; 1min = 60s .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7、减少误差的方法有:(1)采用精确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8、误差与测量错误的区别:测量的错误可以消除,误差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9、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0、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11、月亮在云层中穿行,参照物是云。

12、速度单位的换算:(1)1m/s = 3.6km/h ; (2) 10m/s = 36km/h ; (3) 5 m/s = 18km/h ; (4) 15m/s = 54km/h ; (5) 2 m/s = 7.2km/h ; (6) 20m/s = 72km/h ;1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初中九年级化学1-3章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化学1-3章知识点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一、常用仪器及用途 1、正确书写仪器名称量筒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集气瓶 锥形瓶 胶头滴管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漏斗 铁架台 水槽 玻璃棒 蒸发皿不能加热:其余 3、常见仪器的用途(1)量筒只能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其他。

(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托盘天平要左物右码。

(m 左=m 右+m 码)称氢氧化钠固体时,要放在玻璃仪器(如小烧杯)中进行。

二、常见的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 ○3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防污染原则):能加热 2、仪器 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1不能放回原瓶,○2不能随意丢弃,○3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节约原则:严格按量取用。

若没有指明用量,液体取1—2ml ,固体铺满试管底部即可。

(二)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 (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2、液体药品的取用(1)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瓶塞要倒放(防止污染瓶塞) , 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腐蚀标签), 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量取一定量液体(量筒、胶头滴管) A 量筒的正确使用○1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一次原则”,以减小误差。

○2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即要平视,不能仰视或俯视。

B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3)取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滴加 (三)、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正确使用(1)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八年级物理1-3章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1-3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20Hz —20000 Hz ; 超声波:高于2000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次声波:低于2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3、噪声的来源: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dB )。

声音强弱的等级:(1)小于90分贝,保护人的听力; (2)小于70分贝,保证工作和学习; (3)小于50分贝,保证休息和睡眠。

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4、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

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在捕鱼时,可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传递能量声波可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1、光源: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就是光源。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

3、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为:c=3*108m/s ,它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的2/3。

4、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5、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6、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7、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一到三章知识点总结

一到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填空: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时间的国际单位秒。

2、1km=103m=106mm=109µm=1012n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不能斜放;刻度尺的零刻度与被测物体旳一端对齐;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写出数据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a:侧多算少法 b:相互配合法 c:划曲为直法6、减小误差的方法: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c: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7、测量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8、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9、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a:先选参照物 b: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变化。

10、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见的两种方式:a:时间相同比路程 b:路程相同比时间。

在物理学中比较速度12、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3、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4、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我们把它叫声波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5、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6、音调: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每秒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7、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 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

人们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通城为声。

8、响度:声音的强弱,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1-3章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1-3章

2.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_____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 _ 米.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__ 米;1毫米=___米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6400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和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3).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后这些小物体的,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3)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1h= min= s.2.2 机械运动1.2.)叫参照物.3.4.速度不变)5.6.速度的单位是:;7.8.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和。

1.2.3.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体快。

4.,它与发声体的有关系。

(2)是指声音的,跟发声体的、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之间他们的不同5.人们用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减弱;(2)在中减弱;(3)在处减弱。

10.1温度物态变化1.温度:是指物体的。

测量的工具是。

2.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单位是。

1摄氏度的规定:把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等分,每一等分为。

4.常见的温度计有(1) ;(2) ;(3) 。

5.体温计:测量范围是至,每一小格是℃。

6.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7.8.熔化: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叫熔化。

2019版生物第1章-第3章知识点

2019版生物第1章-第3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1章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及其建立过程(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注意:①一切动植物≠一切生物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③科学方法:归纳法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注意:①植物没有系统的层次 ②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③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生命系统≠系统 ④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⑤种群:在一定的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的区域中,所有的种群构成了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区域中,由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注意:①② 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同向移动) 2、放大倍数相关的归纳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①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②以细胞的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③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镜用法取镜→安放→对光→放玻片标本→调焦→观察 高倍镜用法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并调节至清晰 移: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1)分类依据: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原核生物①细菌:绝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异养生物。

高一物理第一二三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第一二三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第一二三章知识点第一章: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物体受力和运动的规律。

在高一物理的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有大小和方向。

-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速度改变或产生加速度。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合力)。

- 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 可以利用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4. 力的平衡与不平衡- 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 力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

第二章:运动的描写与测量第二章主要学习了对物体运动进行描写和测量的方法及相关知识。

1. 位移与位移矢量-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

-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直线距离。

- 位移矢量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

2. 速度与速度矢量-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除以时间。

- 速度矢量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

3. 加速度与加速度矢量- 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改变与时间的比值。

- 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 加速度矢量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

4.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若物体匀速运动,则速度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 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速度和位移的方向相反。

第三章:力与运动第三章主要学习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力的性质对运动的影响。

1.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为一对力。

2.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滑动前的摩擦力。

- 动摩擦力是指物体滑动时的摩擦力。

1-3章知识要点

1-3章知识要点

1-3章知识要点
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器
2.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5.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由于某种错误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
电源两极连接,叫做短路。

4、5、
6、
7、。

第1---3章知识点总结.doc

第1---3章知识点总结.doc

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第1---3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 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 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 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1 X 105 pa 时,把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度,把0度到 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C 表 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 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 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C,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女口:金属、 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影响蒸 分度值为 0.1 Co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 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食盐、明矶、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 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 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 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咼。

七年级上册1-3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1-3章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3章)1、相反数①只有符号不同的数叫相反数。

注意:“相反”指的是“符号相反”。

②0的相反数是0③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2、绝对值①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②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是正数。

负数的绝对值的它的相反数,也是正数。

0的绝对值是0。

③|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3、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倒”数就是把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

⑴0没有倒数;②若ab=1,那a、b互为倒数;若ab=-1,那a、b互为负倒数.☆注意:①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②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③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④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⑤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⑥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0⑦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0,1,-14、有理数比较大小有理数比较大小:①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②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③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④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同号用加法)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异号用减法)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⑤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⑥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c)+b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注意:如果是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差一定是负数。

计算有理数减法的步骤:①减法变加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②去掉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

③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7、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章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米(m)是国际制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进率:100010101010001000【温馨提醒】光年也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中的行程,约为9.46×1015m。

2、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3.时间的单位:小时(h)、分(min)、秒(S);秒(S)是国际制单位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4、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或秒表5、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6、刻度尺的使用①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②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③会放: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④会看:读数时,视线要针对刻度线与尺面垂直,不得斜视;⑤会读: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⑥会记: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例题1:如图5所示,金属条的长度是_______cm。

【解析】由题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金属条左端刻度值为 2.00cm,右端刻度值为 4.80cm,故金属条的长度为 4.80cm-2.00cm=2.80cm。

【注意事项】估读数字为0时,记录数据时不可省略。

例题2: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32.56cm,则他的数据中准确数字是______,估测数字是______;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解析】刻度尺的读数,准确到最小刻度值,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读数据,倒数第二位数字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由32.56cm可知,该读数的准确数字是32.5cm,0.06cm是估读数字,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故答案为:32.5cm;0.06cm;1mm.例题3:右图停表读数为小盘: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章知识点总结
期中考试复习知识体系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球体:篮球、足球等……
立体图形圆锥
(按名称分) 锥体棱锥:三棱锥、四棱锥……
圆台
台体:棱台:三棱台、四棱台……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柱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本书只重点研究直棱柱.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直棱柱的性质:所有侧棱长都相等,上下底面形状相同,侧面都是长方形.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将正方体沿着棱剪开,至少剪开7条棱,才能将其展开成连接在一起的平面图形,共11种平面展开图,根据形状分为“141型”(共6种)、“132型”(共3种)、“222型”
(只有1种)、“33型”(只有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总结:若一个几何体共有n个面,则用一个平面截这个几何体,截出的平面图形最多为n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从正面看(主视图)、从左面看(左视图)、从上面看(俯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备注:在画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时,尺寸统一,画图标准,文字命名只能是写: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或正整数
整数零
有理数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备注:所有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因此归为分数,也即分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它们属于后面要学习的无理数,比如 . 3、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比如:收入100元记作+100元,支出50元记作-50元.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5、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

6、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7、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0和正数(统称为非负数).
8、有理数比较大小: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9、有理数的运算: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有时还有绝对值).
(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有小、中、大括号的,按照从小到大,先内后外的原则计算.
(3)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a b b a +=+
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乘法交换律: ba ab =
乘法结合律: )()(bc a c ab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c ab c b a +=+)(
(4)运算法则:
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积都为0.
若干个因数连续相乘,若负因数有偶数个,结果为正,若负因数有奇数个,
结果为负,并把每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若因数中有0,则结果直接为0.
除法: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结果叫做幂.
记法:a a a a ⋅∙∙∙⋅⋅⋅(共n 个a )=n a ,其中a 叫底数,n 叫指数。

n a 读作
“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

乘方运算一般改写成乘法形式加以计算,比如:81333334=⨯⨯⨯=.
进行乘方运算时,必须准确确定底数和指数,记住:n a a n ⋅≠!
10、科学记数法:
任何一个大于10的数都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表示形式是:n
a 10⨯,其中
101<≤a ,n 是正整数.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1、关于字母: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2、代数式:
用各种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目前见到的各种式子均可视为代数式。

备注:
1、凡是带“=”、“>”、“<”等符号的式子都不叫代数式,也即代数式都不带这些符号!
2、在填空题、解答题中列出式子的,若结果有单位,式子要带括号。

3、代数式包括整式、分式和根式,其中凡是在式子的分母中含有字母的都属于分式.
3、几位数的表示方法:
例如,一个三位数,百位、十位、各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 、b 、c ,那么这个三位数应该表示为:100a+10b+c.
4、关于整式的有关概念:
(1)单项式:数字和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式子字母前的数字部分(连同负号)为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
(4)多项式:若干个单项式的和(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不止一项的)叫多项式.
(5)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作和的单项式(连同前面的负号或减号)叫多项
式的项.
(6)项数:在多项式中,每个作和的单项式(连同前面的负号或减号)的个数叫多项式的项数.
(7) 多项式的项的系数:确定方法同单项式.
(8) 多项式的项的次数:确定方法同单项式.
(9)多项式的次数:在多项式的每一项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10)多项式的最高次项:是指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
(1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也即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两大类.
备注:
1、圆周率 不是字母,而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考察系数时要归为数字部分.
2、列代数式或整式时,数字写前面,字母按照顺序书写,相同字母的乘积要写成乘方
形式.
5、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
项也都是同类项。

备注:若题中条件为“两个单项式的和为单项式”,实际上是告诉“它们是同类项关系”.
6、合并同类项:把多个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没有同类项的项,在加减运算中照写.
8、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概括法则(16字):“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
或者“加加为加,减减为加,加减为减,减加为减”.
9、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运算程序或步骤:(1)分配系数;(2)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
备注:1、整式的运算中,分配系数要平等,去括号法则用正确,合并同类项要彻底.
2、整式运算列式子时,带负号的单项式,一切多项式要带括号.
3、整式的化简求值,必须先化简,再代值计算.要按照标准的解题格式书写过程.
10、探索规律:
1、主要分为数字的规律探索、配图形数数量的规律探索.
2、认真观察数字或图形的规律,用统一结构的式子表示或者改写,从而总结出一
般规律,用带有x或n等字母的式子呈现规律.
11、关于整体代入法:
(1)在整式的有关计算解题中,常常需要将所给条件或者所求式子进行恰当变形,进行整体的值的代入计算,这种方法叫整体代入法.
(2)有时要用到等式的同加同减,等号对齐,左加(减)左等于右加(减)右,达到恰当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