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

[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主要针对古代诗歌鉴赏: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卷分析]

[备考指导]

1.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在诗歌命题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设两道题,赋分一直是11分;从考查角度来看,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试题较多,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通常融入到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另外,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出现比较鉴赏的题型,值得关注,备考中应作相应的训练。

2.复习备考应遵循诗歌阅读的规律,注重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题型进行有效训练。第一,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若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首先须读懂字面意思,然后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的遭遇,展开想象,准确体会诗歌意境并理解情感主旨。第二,梳理近年的高考真题,有针对性地分考点逐点突破。

3.据2017《考试说明》,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由原来的两道简答题变更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2鉴赏语言专题练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2鉴赏语言专题练

考点2 鉴赏语言

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浣溪沙·新年夜坐

[清]万树

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乱书翻尽不成眠。

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可堪身滞海南天。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

B.“窥”“过”灯前,写出了老鼠无惧诗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诗人客居外乡之感。

C.“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诗人对不能回家的愤怒之情,是一种发泄行为。

D.本词表现出一种“客的意识”,即孤单、寂寞的异乡飘零之感。

E.“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身处极远之地,作者身处外乡,但仍能忍受。

答案CE

解析C.并非愤怒,而是无奈;E.“可堪”用于问句句首,即是“哪堪”“怎堪”(怎么受得了)之意。

(2)“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如何断句?用“/”给诗句断句。三个“夜”与三个“年”重叠有何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断句: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②“夜”与“年”叠词,既形象地传达出“哽咽”的味道(夜夜夜、年年年),又表达出每年(年年)每夜(夜夜)都陷入愁苦中和年华已逝的悲哀中的意思。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作者 陆游 李贺 王建 陈与义 杜荀鹤 刘禹锡 陆龟蒙 王安石 陆游 杨巨源 陆游 魏了翁 李白 王勃
主题 爱国 乐观 坚定 美育 品格 劳动教育 友情 批判性阅读 耿介正直 积极乐观 劳动教育 国泰民安 深厚友情 个人价值4
命题价值导向
近五年来,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主题基调是
昂扬明媚的,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非常注意所选诗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孤独寂寞冷之流的诗词鉴赏考察 将成为冷门。
2022年时代主题
二十大、经济复苏、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2024年可用课件
6
高考诗歌的考查方向
《寄江州白司马》
曲解 句意
《示儿子》
曲解 句意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曲解 句意
《送别》
曲解 句意
《白下驿饯唐少府》 2024年可用课件 曲解 句意
主观题 意象作用 诗句含意 内容理解 诗句含意、内容理解 抒情手法、结构安排 比较阅读、语言风格 思想情感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思想情感 内容理解 抒情手法 比较阅读、抒情8 手法
2024年可用课件
7
年份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18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全国卷Ⅱ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全国卷Ⅲ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古代文言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教师用书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古代文言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教师用书

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

[考情把脉]

[2015·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颔联首先抒写诗人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弋玩耍。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却为这残春平添了无穷意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唐衰飒的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所以在诗人笔下,虽然已是暮春,这长安的晨昏与草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卷高三语文专项练习:八《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卷高三语文专项练习:八《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

2018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语文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

语文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

一、诗歌鉴赏

1~2题。

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攲②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田。

[注]:

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

②攲:倚、依。

③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1.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E.全词八句,紧扣“梦”字,把一个闺中女子的凄凉悲愁和幽怨刻画得淋漓尽致。

2.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学课件:4.3 项羽之死 (共25张PPT)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学课件:4.3 项羽之死 (共25张PPT)
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有很多跳跃和省略,侧重写的是项羽的精神 和他的英雄豪气,较少对项羽的具体形象的刻画。而散文《项羽之 死》把项羽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更能给我们具体逼真的感 受。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细节描写,再现英雄风姿 ——司马迁《项羽之死》赏析
《项羽之死》是《项羽本纪》中的最后一个部分。全文就像一 出戏,司马迁运用细节描写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三个生死攸关的场面,对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月夜突围、阴陵迷 道、东城快战、拒渡赐马、自刎赠头等一连串的情节,进行了惟妙 惟肖、生动传神的描绘,丰富和发展了一代枭雄项羽的鲜明个性和 英雄品格,使拔山举鼎的悲剧英雄跃然纸上。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起兵至今,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难道这垓下一役,前功尽弃?他 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话语:“霸王,你可知兵败势孤,原因 在你自己。钜鹿大胜,你却活埋降卒二十万;称霸咸阳,你却火烧阿 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黔布,亚父极力反对,你却执迷不悟, 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尽民心!”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三】 赏析作品刻画人物用的艺术手法 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写一人。请 从这一角度分析《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在写法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鸿门宴》是一场写多人,如宴会上写项羽、刘邦、 范增、张良、项伯、樊哙等,主要通过项羽对刘邦、樊哙的态度表 现项羽的思想性格。而《项羽之死》是连续集中地写项羽一人,写 他在失败和死亡时的言行,刻画他的悲剧形象,表现他的英雄末路 之悲。

【2018年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完整版)

【2018年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完整版)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3)怀古诗的一般结构:临古地(绘景象)——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咏史怀古诗的典型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华清宫、汴河、淮水等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李白坟等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等

(5)常用的技巧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明用、暗用、反用),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联想想象、象征、衬托以及拟人、比喻、对偶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附:典故举隅

1.《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遗曲》,后人都视为亡国之音。

2.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3.《黍离》之悲:,国家沦亡的悲痛。《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表故国之思。

4.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5.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6.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 自主赏析 虞美人(共37张PPT)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 自主赏析 虞美人(共37张PPT)

阅读下词,回答问题。 导学号 65994164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国 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3.对这首词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是指作者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
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__旧____
②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_所__以_____
(2)故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__仍__然____

④故_.__遣特__将意__守_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进入课堂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散 文 欣 赏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词是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词的句子大多长短不齐,故又
称“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永遇乐”、“念奴娇”、“虞美人”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第5单元 六国论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课件:第5单元 六国论

除以上四篇外,本单元的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 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或忧愤于国破家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
理兼胜的优秀散文。阅读这些文章,从结构、意脉、文气等方面多作体会,不
仅会欣赏到古代散文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会对写作有多方面的启示。
2.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脉络,有多种途径。(1)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 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 (2) 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 “ 因声求气 ” , “ 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
内容概说 这个单元共选六篇古代散文,从时代上说,唐宋元明清都有。之所以选到 一个单元里来,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和文气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赏析示例”选的是苏洵的《六国论》。这篇议论文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
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借古讽今,给北宋统治 者提供借鉴。 “自主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是欧阳 修为自己编的《新五代史 · 伶官传》作的序,用后唐庄宗的兴亡历史,阐明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赏析指导 1.本单元所选的文章照顾到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六国论》《伶官传序》 属于议论文,在结构和行文上比较严谨规范,通过提要钩玄,逐段梳理归纳, 文章的构思和脉络即能清楚地显示出来。《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与可

专题2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高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2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高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Word版含解析.doc

【考点讲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高考高频考点,每年必考。语言的鉴赏,侧重于领会语言艺术的特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直接设置试题,2013年高考有4套试卷直接考查鉴赏语言,2012年高考有3套试卷直接考查语言鉴赏;而且诗句综合鉴赏也要涉及语言鉴赏。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更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一、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

1.清新自然。如: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一句一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色彩绚丽,境界开阔,语言清新生动。

2.质朴无华。如渊明旳诗,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3.华美绚丽。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4.简洁明快。如白居易旳诗,大多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1读懂“诗家语”课件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1读懂“诗家语”课件

[知识精讲]
山水田园诗怎样鉴赏? 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 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 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 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 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②,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③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热官:指有权势 的大官僚。③帏箔:帐幔和帘子。
(1)翻译诗歌正文:
寓教于乐
素养“天天看”
三字诀 请按要求填“三字诀”。 ① 关于《诗经》内容的“三字诀”是 “风__、__雅__、__颂__”;②关于《诗经》表现手 法的“三字诀”是“赋__、__比__、__兴__;”③宇宙 中的三家是“天__、__地__、__人__”;④三种美德是“智__、__仁__、__勇__”;⑤相 声的三种语言是“_说__、__唱__、__逗_”;
边塞征战诗标志性信息: (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 军旅有关的字; (2)诗中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①自然景观类: 黄沙、白云、冰川、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 长云、雨雪、风沙; (3)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阴 山、楼兰、蓟北、西山、受降城; (4)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刁斗、羌笛、胡笳、 琵琶、战马、戈矛剑戟、斧钺弓箭; (5)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 (6)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等。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含答案)(全国)(九)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含答案)(全国)(九)

2018届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1.“形象”的内涵: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种。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2.高考命题形式: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题,一般为主观表述题,难度稍大。

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复习任务】

1.明确诗歌形象、人物形象的意义。

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试题的答题技巧。

【备考策略】

一、知识储备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诗人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鉴赏此类诗歌只有抓住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从背景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性格,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

2.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或剪影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课件 (共24张)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课件 (共24张)

再读全诗 (手法、 典故、情 感倾向)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 本读前六句 是怎样运用对比 手法勾勒精卫形 象的?请简要分 析。 10. 诗歌后六句 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人生态度?
分析层次, 理清脉络。
古诗词的章法结构
五七言律诗:起承转合(起事、承接、转折、收 束)
词的上下片(景情、今昔、虚实) 排律或古体(依句分层,抓住诗人着眼点的变化)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回顾必修教材:熟悉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杜甫 《登高》、李商隐《锦瑟》),对词的上下片 意思关联、典故运用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要细 加揣摩(苏辛柳李词作)对长篇体制的诗歌要 学会分层次理解(杜甫《兵车行》)
作者除了2013年的宋人唐庚,基本都是名家。 2018年张籍虽不是大家较为熟悉的名家,但 那首诗与刘禹锡密切相关。依据“知人论世” 的要求,对名家的生平以及“安史之乱”、 “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王安石变 法”、“元祐党人碑”等唐宋政治事件应有 一定了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共1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共1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重点:鉴赏诗歌的主旨(思想情感)
一、读出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什么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 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 推测作者的本意。
(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 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
志,是为得之。” 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 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 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 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 感受融入欣赏的过程,理解诗意,甚至还可以 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旨趣。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2018高考大纲(语文)——古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⑶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⑷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没有“以意逆志”,而是死扣词句,以文 害辞。“酒肉”借代朱门富户的奢华生活, 不可硬拆来理解。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 含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 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课后练习(1)

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3.读下列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话,完成文后试题。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为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自能得之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试以上述之“境界"说,分析下列柳永抒写对京都故人怀念之情的《诉衷肠近》一词,是否有境界?是何种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阕写景抒情,下阕则是直接言志。上阕以辽阔意境之所见所感,景物由 远及近,从“遥岑”之目及,到“断鸿”之哀鸣,直至“拍栏”之无奈,景 随情移,借物兴发,直抒一腔报国之志无用武之地的郁结悲苦胸臆;下阕以 三处用典之所思所想,即“思鲈”的张翰、“求田问舍”的许汜和“人何 以堪”的桓温,层层递进,借古喻今,表达一片爱国之心无以伸张的惆怅愤 懑情怀。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歌
姑苏①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②, 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③柳, 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姑苏:苏州西南有姑 苏山,因而苏州也别称姑苏。 ②柁牙:船柁。柁,同“舵”。 牙,牙樯。杜甫《秋兴八首》 诗:“锦缆牙樯起白鸥。”仇 注引《埤苍》:“樯尾锐如牙 也。”樯即桅杆。③苏台:姑 苏台,即吴宫。故址在苏州西 南灵岩山。
(2)(2015·全国Ⅱ卷) 《残春旅舍》
(3)(2015·江苏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答案:(1)题材、事件。(2)时间、地点。(3)时间、对象。
2.抓诗歌主要意象,领悟诗歌意境 诗歌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因素,诗歌意象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 调、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对于读懂诗歌非常重要, 关注诗歌意象一般情况下需要关注以下几种类型:①白云、青山、苍天、 空山等意象表现悠远和清净平淡的意境;②“山林”和“宫阙”,表现诗 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③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意象隐喻、 传达、透射出情思、理想、节操等;④意象的并列和叠加,体现诗歌的画 面感,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3.诗家语之倒装 文言文有几种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古诗与 文言文的倒装情况不一样,往往没有固定的规律,诗家语颠倒词序,有时 是满足平仄需要,有时是为了押韵,有时要照顾对仗。解读诗歌的过程中, 如果按正常顺序解读有障碍时,就需要还原已被颠倒的词序。诗歌语言 词序颠倒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类: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 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 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即“香雾 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 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 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 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3)主、宾换位。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显 然是“黄花报霜信”。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 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4)定语倒装。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 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 挪前挪后。 ①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在动词“遥 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②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 月。”意即“一月夜飞度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 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 中心部分,但作者“飞度”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如: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 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 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 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 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
层次及内容
前两句为第 一个层次
刻画了夜云缭绕,星光明 灿,江水清澄,白鹭自适的 幽静之境,以夜景之永恒 暗寓人事变迁之沧桑。
后两句为第 二个层次
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 日吴宫落花。借不变的姑 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 抒兴亡盛衰之感慨,并借 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 朝廷以冷嘲。
二、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家语之变形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 “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蒋捷“流光 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正 像文言文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这 些词类活用现象一样,诗歌也会这样,并且一旦词性活用,就会“着一字而 境界全出”,使诗句更加灵动,意境更加深远。以上各句中的“暗”“饮” “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使动用法,这 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 表现力、感染力。 解读诗歌时,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即为 “使……变绿”之意,它把“春风吹拂,给江南带来生机,到处春意盎然” 的美景展现了出来。
(2)意象组合。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的特点,词语 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 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 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 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 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 因果关系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 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 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更是如此,这里无须赘言了。
标出本诗诗人运用的主要意象,并分析其特点。 答案:北斗、明河、风林、露草、虫鸣。寂静、凄清。
3.由体裁特点把握行文思路及内容、情感 (1)前人将诗歌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相对绝句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 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 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①“起” 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在绝句中为第一句,在律诗中为首联。 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点明题 旨,统领全诗,奠定感情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②“承” 在古诗词中,“承”句在绝句中为第二句,在律诗中为颔联。或写景,或 叙事,或抒情,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 “承”的形式有总接、分承、明顺、暗接等。其主要作用有:承上启下; 铺垫下文。
(2)诗词不但需要“言之有物”,还要经过认真取材、慎重选材,使各部分 内容能在不同侧面相对独立地反映、加强同一主题思想。同时,要脉络连 贯、条理清晰。也就是,经过系统地组材,使各部分内容层次之间,以相互 内在联系的方式突出、烘托主题思想。无论具体内容的本质特征,还是内 容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都要体现出确切、吻合、紧密的特点。如:
【应用体验】 (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 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2.诗家语之跳跃 “诗家语”是跳跃的,跨越时空的,好比中国的水墨画,存在大量的“空 白”, 在诗词鉴赏中,需要读者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 造想象和补充。如李白《送友人》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其 中“浮云”同“游子意”,“落日”同“故人情”,它们的关系都是比喻 关系,理解时,需要在它们之间加上省略的喻词,这样可以解读为“天空 飘浮的白云,恰似友人飘零无依;远处夕阳缓缓而落,好像对大地依依不 舍,就如同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再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山 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以补充为“山河破碎如风飘絮, 身世浮沉如雨打萍”,意思是“国家支离破碎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 急,诗人命运就像无根的浮萍漂泊在风雨中的水上”。句中的比喻关系 也是省略掉的。
4.诗家语之省略 由于古诗词受句数、字数的限制,有的字词便省略浓缩了。省略的字词, 不仅有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还有充当句子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实 词。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前后两 句分别省略“含”字和“作”字,这是省略动词的现象。 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答话包孕问话。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 者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 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 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阅读示范
一、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1.读标题,把握有效信息 诗歌标题是诗歌内容的有效载体,标题含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的标题 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诗歌主题,有的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 调,有的表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准确理解诗歌标题是 做诗歌鉴赏题的有效方法。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诗歌标题,写出各个标题含有的有Leabharlann Baidu信息。 (1)(2015·全国Ⅰ卷)《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 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中的上下阕两个部分以不同侧重点,抒发、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空为嗟 叹的同一主题。
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 掌握阅读技巧
一、古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诗近体诗律句 诗抒 :情 前(四 第句 四写 句景 最(重 次要 ), )后四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句抒情(主)
首句渲染气氛
词上片阕主 尾句 句写 过景 渡
写景次
下片阕:抒情主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 如乐景衬哀情等。 了解了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读诗歌时,我们的思路才可能与作者吻 合,这对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诗歌大意以及诗歌主旨有着重要作用。如:
③“转” 在古诗词中,“转”句在绝句里是第三句,在律诗中指颈联,在词曲中多指 “过片”。“转”句十分关键,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思路 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抓住“转”句特点对解读诗意也很关键。 ④“合” 在古诗词中,“合”是结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在律诗中为尾联。全诗不 论写景、抒情、叙事、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 感情的凝聚之处。“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 尾;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古诗 词“合”的方式很多,但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情、言 志、阐理;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折表达作者的感 情、寄托诗歌的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