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Rabi模型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玻尔模型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玻尔模型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它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现象和基本规律。
本文将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并重点讨论玻尔模型对于解释原子结构和光谱现象的贡献。
一、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是基于观察实验结果而发展起来的。
在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一些实验现象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用量子力学来解释这些现象。
以下是量子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 波粒二象性根据量子力学,光既可以表现为粒子(光子),也可以表现为波动现象。
这种粒子和波动的二重性被称为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一大突破。
2.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原则之一,由海森堡提出。
它指出,在同时测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我们无法同时得到它们的准确值。
这意味着,对于微观粒子,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其运动状态。
3. 波函数与量子态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性质的数学函数。
它包含了粒子的位置、动量和能量等信息。
波函数的平方值给出了找到粒子处于某个位置的概率。
二、玻尔模型玻尔模型是量子力学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模型,用于解释原子结构和光谱现象。
它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
1. 玻尔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是基于量子化假设的。
它假设原子的电子只能存在于特定能级上,并且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
这种能级的量子化形式为电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轨道。
2. 波尔理论的应用玻尔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解释原子的光谱现象。
根据模型,当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至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特定频率的光子,形成光谱线。
通过观察光谱线的频率和能级差值,我们可以推断出原子的能级分布。
三、结论与展望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玻尔模型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的行为奠定了重要基础。
虽然玻尔模型在解释更复杂的原子结构时存在局限性,但它为后续的量子力学研究提供了启示。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人们相信,通过对量子力学的进一步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观粒子行为,并在应用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Rabi振荡
实验数据分析
考虑双激子共振情况
总 结
1. 利用二能级系统模型导出QDs内的Rabi振荡行为。 2. QDs中Rabi振荡的实现、观测以及数据分析。 3. 在双激子共振情况下,QDs中的Rabi振荡。
(In,Ga)As量子点中的 Rabi振荡
简介
普通的半导体至少存在一个具有平移不变性的方向, 此方向载流子的波矢K便能连续取值。但在半导体量子 点中,空间三维的平移不变性都被破坏,电子和空穴只 能取分立的能级。 内容一:利用二能级系统模型来描述QDs内 光-物质相互作用 内容二:(In,Ga)As量子点中的Rabi振荡
其中,T1是布居数的衰减时间; T2是极化衰减时间,也叫退相 时间。 T2 与T1的关系如下:
所以,退相时间T2 < 2T1(b能级粒子衰减时间)
图例
用二能级系统来模拟量子点中载流子激发和跃迁的利弊
缺点:1)未解决能级分布,多能级间跃迁等问题。 2)研究的两个能级要求间距较大,不能是简并的。 3)要做旋转波近。 优点:1)明确导出有Rabi振荡行为。 2)导出了光学布洛赫方程,对研究极化,退相带来了方便。
实例:若用一线偏振单色光 时电子都处于低能态a,令
照射量子点,且认为初始
利用光学布洛赫方程,并做旋转波近似后可得:
其中
其实,上图跟实际有差异。因其把a,b能级之间粒子数变化只 看成是泵浦和受激辐射的结果,而实际上b,a能级上的粒子都存 在衰减,即条件 是不满足的。 若考虑衰减,则光学布洛赫方程将修改为:
§1、二能级系统和光学布洛赫方程
在QDs内光-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一般在许多能级之间跃迁, 现抽出其中两能级a,b用二能级系统模型来研究。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而且假定: 现引入一光场,则 带入薛定萼方程可解得:
玻尔模型原子结构的第一个量子理论模型
玻尔模型原子结构的第一个量子理论模型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原子结构的揭示一直是物理学的一大难题。
而在20世纪初,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了他的模型,被称为玻尔模型,它是原子结构的第一个量子理论模型。
玻尔模型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并且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下文将详细介绍玻尔模型的原理、特点以及对原子结构认识的贡献。
一、玻尔模型的原理玻尔模型基于经典的力学和电磁学原理,结合了行星轨道运动和电子束缚的想法,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假设:1. 电子只能在确定的能级(轨道)上运动,且相应能量是离散的。
2. 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是稳定的,不会辐射能量。
3. 电子在轨道转移时,能量的变化以量子化的形式发生。
根据这些假设,玻尔模型将原子中的电子视为围绕原子核的行星,并用量子化的能级描述了电子的运动轨道。
二、玻尔模型的特点玻尔模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能级结构:玻尔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离散的能级上运动,每一个能级对应一定的能量。
这种能级结构解释了原子光谱线的出现,即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所辐射出的能量。
2. 稳定性:玻尔模型假设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是稳定的,不会辐射能量。
这一假设解释了为什么原子不会坍缩到原子核内,确保了稳定的原子结构。
3. 轨道半径的量子化:玻尔模型指出,电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轨道上,每个轨道对应一个半径。
这种量子化的轨道半径解释了能级结构的出现,同时也与现代量子力学中的概念相契合。
4. 轨道之间的跃迁:玻尔模型认为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吸收或辐射能量。
这种跃迁过程解释了原子光谱线的出现,为光谱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玻尔模型对原子结构认识的贡献玻尔模型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并为后来的量子力学打下了基础。
具体而言,玻尔模型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级理论的建立:玻尔模型通过引入能级概念,解释了原子光谱线的出现,并基于能级结构预言了新的谱线的存在。
量子力学中的玻尔模型分析
量子力学中的玻尔模型分析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行为规律。
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中,玻尔模型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里程碑。
玻尔模型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20世纪早期提出的,它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线的发射规律提供了一个简单而直观的模型。
玻尔通过假设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并且只能处于某些特定的能级上,使得能量的变化量为一定值。
这种模型对于描述氢原子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提供了定量预测,并且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这一点为玻尔模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然而,虽然玻尔模型在解释氢原子光谱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玻尔模型无法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线,因为其他原子有多个电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能级结构更加复杂。
其次,玻尔模型忽略了波动性,即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被视为经典的粒子运动,而忽略了电子的波动性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量子力学的理论发展逐渐完善了玻尔模型。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电子不再被看作经典的粒子,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粒子。
根据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设,电子具有波动性质,并且其波函数描述了其可能的位置和动量状态。
量子力学引入了概率的概念,通过波函数的幅度平方来描述电子出现在某一位置的可能性。
而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被描述为一种“驻波”,即波函数的振幅在某些位置上为零,反映了电子在这些位置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特点。
这种波动性质是经典力学所无法解释的,正是量子力学的重要特征。
在量子力学中,电子的能级也被描述为量子化的能量,其中每个能级对应于一定的电子状态。
而电子的能量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对应于原子光谱线的发射和吸收。
这种量子化的能级和跃迁过程与玻尔模型中的概念是一致的,但量子力学完善了对电子行为的理解,使得其适用范围更广。
总结来说,玻尔模型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线提供了简单直观的模型,并且与实验结果吻合。
但玻尔模型也存在局限性,无法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线和电子的波动性。
rabi模型的量子相变
Rabi模型的量子相变引言量子相变是指在零温度下,由于量子涨落的影响而导致的物质性质的突变。
它与经典相变不同,后者是由于热涨落引起的。
量子相变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其中,Rabi模型是一种经典的量子相变模型,它描述了原子与光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Rabi模型的基本原理、量子相变的特征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Rabi模型的基本原理Rabi模型是由物理学家Isidor Rabi提出的,用于描述原子与光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假设原子只有两个能级,光场由一个模式的光子组成。
Rabi模型的哈密顿量可以写为:H=ℏωa2σz+ℏωc(a†a+12)+ℏg(σ+a+σ−a†)其中,ωa和ωc分别是原子的共振频率和光场的频率,σz是Pauli矩阵,a和a†分别是光场的湮灭和产生算符,g是原子和光场之间的耦合常数。
Rabi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当原子与光场的耦合足够强时,原子和光场之间会发生能量交换,从而导致量子相变的出现。
在弱耦合情况下,原子和光场的能级结构是简并的,没有相变发生。
但当耦合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原子和光场之间的跃迁会导致能级结构的改变,从而引发量子相变。
量子相变的特征量子相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与经典相变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量子相变特征:1.零温度相变:量子相变发生在绝对零度附近,由于量子涨落的影响,系统的基态性质会发生突变。
2.量子涨落:在量子相变过程中,量子涨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导致系统的基态性质在相变点附近发生剧烈变化。
3.临界点的量子相干性:在量子相变的临界点附近,系统的量子相干性会显著增强。
这是因为量子相变是由量子涨落引起的,它们导致系统的量子态在相变点附近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4.量子纠缠:量子相变过程中,系统的量子态通常会出现纠缠。
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的特有现象,它表示系统中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非局域的相互关系。
非对称Rabi模型的隐含对称性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sation of the AQRM in quantum circuit devices [3, 4, 5].
The Z2 symmetry of the quantum Rabi model is associated with level crossings in the eigenspectrum. The effect of the bias term is to break these level crossings. Howe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level crossings in the eigenspectrum of the AQRM are also present
for
the
values
ǫ
∈
1Z
2
of
the
bias
parameter
ǫ
[6].
These
crossing
points
are
determined
of a bias term.
The hidden symmetry of the asymmetric quantum Rabi model
2
A challenge in understanding fundamental models of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is to
of this hidden symmetry is established by finding the operators which commute with
the AQRM hamiltonian at these special values. The construction is given explicitly
量子Rabi模型中的Berry相的解析解
动波近似下 的著名 的 J a y n e s — C u m mi n g s ( J C ) 模型来描述L 3 ] . 近年来 , 超导量子 比特与一维传输线共振器【 4 ] 或者 L C电路系统 可以在实验上实现量子 R a b i 模型 , 这类 系统称为电路量子 电动力学系统 , 特别是最近实验上制备的 L C共振器与超导磁通量子 比特 的感抗耦 合系统 1 J , 其超导量子 比特 一 振子的耦合强度达到 0 . 0 1 一1 . 原先的 .J C模型的描述已经失效 反旋 波 效 应
十分 必 须 的 . 对 很 多 问题 , 能级 比较 准确 就可 以了 , 系统 的波 函数有 时更 为 重要 .
本文利用该 系统的宇称对称性 , 给出对转动波近似下结果的修正 , 获得了包含反旋波效应 的简洁的解析
描述 . 更 多的 F o c k态几 乎可 以给出 非常严 格 的 系统 的 R a b i 模型重新需要研究 , 特别是在 g / Ⅲ 一 0 . 1 量级 的耦合区域 . 量子 R a b i 模型的完全研究分两类 , 一类是基于光子的 F o c k态研究[ 8 - 9 ] , 得 出用连带连分数表示方程 的
复杂结果[ 加I 1 ; 另一类是基于不同的极化子变换或平移算符[ I 1 , 实际上等效不 同的光子相干态 , 也就 是无穷多的光子数态. 这些复杂的结果显然不利于分析物理过程 , 那么更简洁的又能抓住物理本质的研究是
: 十
1
一 R
1
= +告 + R
其中R = ̄ / +4 g ( +1 ) . 另外 , 基波函数和对应的能量不能纳入上述普遍描述 , 其本征态为裸态 , 具体
为
f G S>= ( 1
玻尔模型与量子力学
玻尔模型与量子力学玻尔模型是描述原子结构的经典物理模型,而量子力学是用于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
虽然它们在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的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原子结构和其它量子现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玻尔模型玻尔模型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
该模型基于经典物理学和几何学原理,并用于描述氢原子的电子轨道。
根据玻尔模型,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其中每个轨道对应于一个能量级。
电子不能在轨道之间连续运动,而是跳跃到不同的能级上。
在玻尔模型中,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是离散的。
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能量会被吸收或释放,这解释了原子光谱中出现的离散光谱线。
尽管玻尔模型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原子现象,但它提供了一个简单而直观的描述。
二、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一种用于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它在20世纪初由多位物理学家,如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和薛定谔等人共同建立起来。
量子力学是一种概率性理论,通过波函数描述粒子在空间中的行为,并用哈密顿算符来描述粒子的能量。
量子力学认为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确定,而是以概率的形式存在。
波函数通过薛定谔方程描述了粒子的运动规律和能量。
在量子力学中,电子的能量和轨道不再是离散的,而是以能级的形式存在。
轨道上的电子在运动时,呈现出波粒二象性,既表现为粒子,也表现为波动。
三、玻尔模型与量子力学的对比尽管玻尔模型和量子力学都试图描述原子结构和粒子行为,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玻尔模型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假设电子具有确定的轨道和能量级。
然而,量子力学则认为粒子的行为是概率性的,无法确定其准确位置和动量。
其次,玻尔模型不能解释一些原子现象,如原子的自旋和斯塔克效应。
量子力学考虑了这些现象,并成功地解释了一系列实验结果。
此外,玻尔模型无法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和分子的性质,而量子力学则能够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计算。
最后,玻尔模型适用于简单的原子系统,而量子力学则适用于各种粒子系统和能级结构的描述。
量子力学玻尔模型的解析
量子力学玻尔模型的解析量子力学是一门探究微观世界的科学,而玻尔模型则是其中的一个经典模型。
它被用来解析氢原子等单电子系统的能级结构以及光谱辐射等现象。
本文将介绍玻尔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解析方法。
1. 玻尔模型的基本原理玻尔模型是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的量子力学模型。
它基于以下三个假设:(1) 原子中的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是圆形的。
(2) 电子在轨道中运动时不会辐射,只有在跃迁时才会发射或吸收能量。
(3) 跃迁时电子从一个轨道到另一个轨道,能量差等于发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
根据这三个假设,可以推导出玻尔模型的基本结论: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只能发生在某些特定的频率下。
2. 玻尔模型的能级结构解析玻尔模型的能级结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E_n = -\frac{me^4}{2\epsilon_0^2 h^2 n^2}其中E_n表示第n级能量,m表示电子质量,e表示元电荷,\epsilon_0表示真空介电常数,h表示普朗克常数,n表示能级数。
可以看到,当n增大时,能级间隔越来越小,电子跃迁的能量不再集中在某一频率范围内,而是变得连续。
这是因为玻尔模型只适用于单电子系统,而在实际的多电子原子系统中,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能级分裂。
此外,玻尔模型还可以解析氢原子等的光谱线性质。
对于氢原子,其发射或吸收光子的波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rac{1}{\lambda} = R_H (\frac{1}{n_f^2}-\frac{1}{n_i^2})其中R_H表示里德伯常量,n_i和n_f表示跃迁前后电子的能级。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氢原子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波长。
此外,玻尔模型还可以解析氦原子等的双电子系统的能级结构。
3. 玻尔模型的局限性和发展尽管玻尔模型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其本身仍有很多局限性。
例如,电子的轨道不一定是圆形的,电子的运动速度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描述等。
因此,玻尔模型只能用来解析单电子系统下的一些基本现象,而在实际中通常需要引入更为复杂的模型来描述多电子系统。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玻尔-索末菲模型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的玻尔-索末菲模型原子结构是物质世界的基础,理解原子结构的本质对于探索物质结构和物理现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玻尔和索末菲提出了原子的玻尔-索末菲模型,为原子结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文将从原子的结构特点、能级理论、碳原子及其化学属性等方面加深对玻尔-索末菲模型的理解。
玻尔-索末菲模型是基于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性质提出的,它认为原子大小有限,电子绕原子核做周期性运动,每个环节代表一个能级。
它说明原子有稳定的电子能级,电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时,会放出或吸收能量,这种跃迁过程被称为光谱现象。
这个模型概述了原子的最基本结构、相互作用以及放射和吸收光子中的角色。
玻尔-索末菲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能级理论。
在这个模型中,原子核被假设为定点,而电子则呈现出某些特定的轨道。
其中,电子在轨道上运动一周的能量是一定的。
这个能量被称为“量子”,它依赖于电子能级的数量和它的位置。
能级跨度越大,能量就越大。
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物质对电磁辐射具有非均匀性的响应。
玻尔-索末菲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量子理论。
电子在原子轨道中运动,而电子的轨道有一个基本的微观建模方式,这就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跟经典物理学不同,经典物理学认为任何物理量都可以是连续的,而量子力学则认为物理量取决于微观量子机制的规律性。
例如,对于一枚旋转的羽毛,根据量子力学理论,要想精确地判断它的位置和动量,我们就需要用波函数来表述。
那么,玻尔-索末菲模型能够对物质的性质产生什么样的贡献呢?在化学中,有趣的现象很多都是由原子的结构特点所造成的。
熵增原理和化学平衡原理都来源于能量的描述。
例如水分子H2O和氨分子NH3,能够正确解释原子的相对还原性。
而对于碳原子,特别是碳原子手性的描述和其中化学能量变化中的巨大差异,都是从玻尔-索末菲模型中进一步细化得到的。
换句话说,玻尔-索末菲模型就是能够通过强大的量子力学理论来描述原子在化学过程中的相对能量影响。
Rabi模型的分析与计算
Rabi模型的分析与计算张盼;胡洁【期刊名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7)006【摘要】Rabi模型是量子光学的基础模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二能级原子系统与腔内光场的相互作用.但尽管Rabi模型在物理学中有重要地位,它并不能被精确解析求解.通常的办法是将Rabi模型在旋波近似下转化为JC模型,则可以解析求解,然而JC模型只能描述量子光腔的强耦合作用,不能描述超强耦合作用.在这个工作中,为了求解Rabi模型,我们采用Phy.Rev.A,2012,86(1):2271一文中的方法对其哈密顿量进行U=exp[λσx(a++a)]的幺正变换,忽略a+和a的高阶项,将其投影在σr的本征态上,其中σx|±z>=±|±z>,得到一个类JC模型,再对所得哈密顿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能量谱和波函数.在MATLAB中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解析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低能级区物理图像吻合良好.【总页数】4页(P41-43,40)【作者】张盼;胡洁【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69【相关文献】1.明挖地铁车站空间计算模型与平面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 [J], 代坤2.基于不同参数模型的安全计算机共因失效分数计算及比较分析 [J], 高莺;王巨汉;张琦;唐涛;曹源3.深层盾构隧道结构合理计算模型与计算分析研究 [J], 张石钰;官林星;蔡永昌4.房屋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分析 [J], 肖佳5.天津钢管公司离线数学模型计算及数据分析计算机系统分析 [J], 单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量子力学玻尔原子模型
量子力学玻尔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是量子力学的先驱试图解释物质和光的基本相互作用。
这个模型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其基本假设是:原子中的电子在某些特定轨道中旋转,而这些轨道是确定的,轨道与轨道之间的能量差是固定的。
这意味着,所有的能量都由离散的量子组成,电子只能在不同的能级之间转移。
这个模型解释了当时人们观察到的一些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原子的结构与性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玻尔原子模型的基本概念、假设和应用。
一、基本假设玻尔模型假设原子是由一个中央的正电荷核和一些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能量。
当电子从一个轨道向另一个轨道跃迁时,它吸收或放出一定量的能量,这个能量是量子化的,即具有离散的量。
这个量子的能量大小等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
玻尔模型还假设: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是稳定的、不发射辐射的,这意味着它们在某些轨道上可以永远保持不变;当电子跃迁到低能级轨道时,会放出能量,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传播出去。
二、应用玻尔模型已经被证明只适用于具有一个电子的原子或离子。
对于多电子原子或离子,它的适用性受到限制,因为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轨道的变形。
但是,这个模型在化学中仍然被广泛应用,因为它为基本化学现象提供了解释。
例如,玻尔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原子中电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它揭示了电子的量子性质,电子能量的量子化和跃迁的量子性质,这些都是在化学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
此外,这个模型还被用来解释原子和分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这些光谱是化学分析和物质检测的重要工具。
三、总结玻尔模型为我们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现象提供了一个便于理解的框架。
它引入了概念,如定态、轨道、能级和跃迁,这些概念构成了我们理解化学基本现象的基础。
虽然玻尔模型在某些方面被量子力学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创造性的思想,对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量子力学中的玻尔模型和波尔半径
量子力学中的玻尔模型和波尔半径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领域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的科学理论。
其中,玻尔模型和波尔半径是量子力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本文将介绍玻尔模型和波尔半径的概念、原理,并探讨它们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一、玻尔模型的概念和原理玻尔模型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一个描述氢原子结构的模型。
该模型是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下建立的,其目的是解释氢原子光谱线的发射和吸收现象。
根据玻尔模型的假设,氢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围绕运动,并且只能存在特定的能级上。
电子围绕核运动的轨道被称为能级壳层,不同能级对应不同的电子能量。
当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系统会释放出能量,产生光子;而当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系统会吸收能量,导致光谱线的吸收现象。
二、波尔半径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波尔半径是指电子在氢原子内最稳定轨道的半径。
根据玻尔模型的假设,氢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与电子的动量、质量和静电力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根据经典物理学的原理,波尔半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 = 0.529 \times n^2 / Z其中,r表示波尔半径,n为主量子数,Z为氢原子的原子序数。
波尔半径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主量子数的增加,波尔半径也随之增加。
这意味着,电子绕核的轨道越远离核心,能级也越高。
三、玻尔模型和波尔半径的应用玻尔模型和波尔半径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1. 光谱分析玻尔模型可以解释氢原子光谱中的谱线现象。
通过计算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可以得到谱线的波长和频率,进而得出电磁辐射能量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2. 原子能级图借助波尔模型,可以构建原子的能级图,以便研究和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跃迁过程。
能级图能够提供电子能级的布局和能量差,有助于理解原子的结构和更复杂的原子系统。
3. 原子尺寸计算根据波尔半径的计算方法,可以推算不同能级电子轨道的半径大小。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原子的尺寸和电子在原子中的空间分布情况。
用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研究量子拉比模型的基态问题
用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研究量子拉比模型的基态问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用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研究量子拉比模型的基态问题1. 引言在量子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中,量子计算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范式吸引了广泛关注。
两量子比特系统量子态的求解及演化
两量子比特系统量子态的求解及演化Rabi模型是用来描述光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它是70年前提出的现代物理学上最简单且最通用的模型。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通过旋波近似法将Rabi模型转化成J-C模型来描述单模量子化光场和单个两能级原子相互作用。
这是因为在Rabi模型中体系哈密顿在Hilbert空间中是一个无限维的非对角矩阵。
最近,由于量子比特与光子超强耦合的电路QED实验的实现,此种情况下旋波近似失效,系统动力学必须由Rabi模型来描述。
本论文基于两量子比特系统,对Rabi模型做了推广和扩展,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反旋波近似法(TRWA),发现当两量子比特频率和光场频率满足共振条件时,两量子比特体系哈密顿矩阵在Fock态空间中可转化为解耦的矩阵,此时可求解出两量子比特Rabi模型的本征值和本征态。
2.写出处于热库中的两量子比特Rabi模型并研究此哈密顿的代数结构,此量子系统中包含了两量子比特与光场,光场与热库以及热库与两量子比特间的耦合。
对量子系统作Non-Markovian下的赝模处理以及反旋波近似处理,在单Lorentzian模型中,研究有效哈密顿矩阵,得到体系准精确解的封闭本征态空间,而准精确解可以很清楚地从哈密顿的代数结构中得到,将所得的本征态称作“暗态”。
3.建立了热库中两量子比特通过传输线腔耦合的模型,在非马尔科夫环境中,利用赝模理论的方法求解特定模型的主方程,研究了初始处于不同纠缠态的两二能级原子在环境模型中的纠缠演化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原子初始纠缠对模型以及初始纠缠度的依赖关系。
对于不同耗散系统进行讨论。
根据得出模型的纠缠演化特性,最终得到将原子俘获在较大纠缠态上时所需的条件。
4.利用弱测量与量子反转测量对系统量子态的保护作用,我们分别研究了不同初始态的两纠缠比特在处于热库中的两比特-传输线腔模型,并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方法使得两比特发生纠缠俘获时的纠缠量相应提升。
即在两比特进入退相干信道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它们选择合适的测量反馈控制操作。
《高三物理玻尔模型》课件
欢迎来到《高三物理玻尔模型》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玻尔模型 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假设、应用,以及它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让我们开始 探索这个精彩的主题吧!
玻尔模型的介绍
玻尔模型是描述原子结构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通过描绘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 轨道运动,解释了原子能级、光谱和化学性质等现象。
玻尔模型的应用
1
原子能级
玻尔模型为解释原子能级和光谱提供了重要参考。
2
化学性质
通过能级跃迁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可以解释化学反应的性质。
3
原子核结构
玻尔模型对于研究原子核结构和放优点
玻尔模型简化了原子结构的描述,使我们能够快速理解许多现象。
2 缺点
玻尔模型忽略了量子力学的复杂性,无法解释更精确的实验结果。
玻尔模型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激发学生兴趣
玻尔模型是引入量子力学的重要 桥梁,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 兴趣与好奇心。
探究实验现象
通过玻尔模型,学生可以更深入 地探究实验现象,理解物质的微 观结构。
打下物理学基础
玻尔模型是学习更高级物理概念 和理论的基础,为学生建立坚实 的物理学基础。
结论和总结
通过学习《高三物理玻尔模型》PPT课件,我们对玻尔模型的原理、应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这门 课程能够激发您对物理学的热情,并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坚实基础。
玻尔模型中的基本概念
能级
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特定能量层级。
量子跃迁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释放或吸收 能量的现象。
轨道
电子绕核运动的路径,每个轨道对应一个能级。
稳定性
根据玻尔模型,稳定的轨道对应着电子的能量最 低。
Rabi振荡
其中,T1是布居数的衰减时间; T2是极化衰减时间,也叫退相 时间。 T2 与T1的关系如下:
所以,退相时间T2 < 2T1(b能级粒子衰减时间)
图例
用二能级系统来模拟量子点中载流子激发和跃迁的利弊
缺点:1)未解决能级分布,多能级间跃迁等问题。 2)研究的两个能级要求间距较大,不能是简并的。 3)要做旋转波近似。 优点:1)明确导出有Rabi振荡行为。 2)导出了光学布洛赫方程,对研究极化,退相带来了方便。
§2、 (In,Ga)As量子点中的Rabi振荡
一、出现明显Rabi振荡的重要前提: T1 >> t,其中 t 是激光脉冲时间。此时衰减可忽略。 二、观测Rabi振荡的前提: Rabi 仪器时间分辨阈值足够小,小于Rabi频率 三、自生长的InGaAs量子点是观测Rabi振荡的良好载体: 1、低温下激子基态长达~1ns的退相时间 2、可选择的宽禁带范围 3、可加载几十德拜的电偶极矩
实例:若用一线偏振单色光 时电子都处于低能态a,令
照射量子点,且认为初始
利用光学布洛赫方程,并做旋转波近似后可得:
其中
其实,上图跟实际有差异。因其把a,b能级之间粒子数变化只 看成是泵浦和受激辐射的结果,而实际上b,a能级上的粒子都存 在衰减,即条件 是不满足的。 若考虑衰减,则光学布洛赫方程将修改为:
实验数据分析
考虑双激子共振情况
总 结
1. 利用二能级系统模型导出QDs内的Rabi振荡行为。 2. QDs中Rabi振荡的实现、观测以及数据分析。 3. 在双激子共振情况下,QDs中的Rabi振荡。
§1、二能级系统和光学布洛赫方程
在QDs内光-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一般在许多能级之间跃迁, 现抽出其中两能级a,b用二能级系统模型来研究。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而且假定: 现引入一光场,则 带入薛定萼方程组并不好解,下面转化其形式: 令
两类量子模型相变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
两类量子模型相变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多体关联问题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兴趣和难点所在。
粒子之间的纠缠使得平均场等方法在研究这类问题时失去效果,而牢不可破的指数墙,使得这类问题的精确解变得遥不可及。
虽然先进的数值方法如量子蒙特卡洛、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些许曙光,不过对于这类问题却是杯水车薪,强关联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量子计算机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强关联问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如果通用量子计算机能够实现,那么量子多体关联将不再困难,跨越指数墙也不再是梦想。
然而现阶段的技术难以达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需求。
我们退而求其次,通过对特定的系统构造特定的量子模拟实验,以达到模拟研究的目的。
目前的量子模拟实验基于冷原子技术或者超导量子线路技术,而Jaynes-Cummings模型与Rabi模型是描述这些冷原子系统或者超导量子线路系统基本元件的模型,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理论分析,可以了解现阶段量子模拟技术的应用范围。
我们基于Jaynes-Cummings模型与Rabi模型,构建出相应的凝聚态模型,即multiconnected-Jaynes-Cummings(MCJC)模型与anisotropic-Rabi-Hubbard (ARH)模型。
本文主要讨论了这两个模型的相变与相关物理性质。
由Jaynes-Cummings模型构造的凝聚态模型,由于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到两类主要模型,通过谐振腔之间耦合得到的Jaynes-Cummings-Hubbard(JCH)模型与通过不同格点之间腔与二能级系统耦合得到的MCJC模型。
JCH模型可以通过平均场方法分析其相变性质。
MCJC模型更为复杂,更大的量子涨落使得平均场方法失效。
我们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理论对MCJC进行数值模拟。
我们通过极化子表相方法,理论上分析了MCJC模型的物理性质,发现MCJC 模型中相同格点上的Jaynes-Cummings耦合会提供一个有效的格点内排斥相互作用,格点间的Jaynes-Cummings耦合会提供一个有效的格点间跳跃系数。
量子Rabi模型中的Berry相的解析解
量子Rabi模型中的Berry相的解析解
陈庆虎;贺树
【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36)6
【摘要】利用光子Fock态,给出量子Rabi模型的数值严格解,其结果比推广的转动波近似有很大改进.截取两个Fock态,可以给出简单明了的解析结果,在很大的耦合区间里,非常接近严格解,包含了主要的非旋波效应.我们获得Berr相的简明解析结果,与数值严格解在很大区间内吻合.
【总页数】5页(P511-515)
【作者】陈庆虎;贺树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物理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物理系,浙江杭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69
【相关文献】
1.隧穿量子点分子Jaynes-cummings模型的Berry相位 [J], 周青春;周昱
2.谐振子系统的量子-经典轨道、Berry相及Hannay 角∗ [J], 辛俊丽;沈俊霞
3.Jaynes-Cummings晶格模型和Rabi晶格模型的量子相变 [J], 尤冰凌;刘雪莹;成书杰;王晨;高先龙
4.有偏置的Rabi模型的能谱与Berry相 [J], 于婷;任学藻
5.两个自旋为1/2粒子在纠缠量子系统中的Berry几何相位(英文) [J], 易学华;钟庆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ptional solutions in two-mode quantum Rabi models
S. A. Chilingaryan1 and B. M. Rodr´ıguez-Lara2, ∗ 1Departamento de F´ısica,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Minas Gerais,
and integrability of the quantum Rabi model has been recently discussed for any given
parameter set [3–8]. An equivalent approach has been used to explore the integrability and
single qubit coupled to just two boson fields. Our motivation is twofold. First, the use of
Bargmann approach may render the system integrable for exceptional parameter sets in a
way equivalent to that found in the two-qubit single-field case. Second, circuit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circuit-QED) may provide a direct testing ground for such a model from
Abstract
We study two models describing the interaction of a two-level system with two quantum field modes. The first one is equivalent to a dissipative two-state system with just two boson fields in the absence of tunneling. The second describes two orthogonal fields interact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orthogonal dipoles of a two-level system. We show that both models present a partial two-mode SU (2) symmetry and that they can be solved in the exceptional case of resonant fields. We study their ground state configurations, that is, we find the quantum precursors of the corresponding semi-classical phase transitions, as well as their whole spectra to infer their integrability. We show that the first model in the exceptional case is isomorphic with the quantum Rabi model and allows just two ground state configurations, vacuum and non-vacuum. The second model allows four ground state configurations, one vacuum, two non-vacuum single mode and one non-vacuum dual mode, and give analytic and numerical pointers that may suggest its integrability. We also show that in the single excitation subspace these models can serve as a fast SU (2) beam splitter even in the ultra-strong coupling regime.
exceptional solutions of the two-qubit quantum Rabi model [9–13].
Here, we ar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exceptional solutions of models describing a
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ω0 2
σˆz
+
2
ωjaˆ†jaˆj + g1
aˆ†1 + aˆ1
σˆx + ig2
aˆ†2 − aˆ2
σˆy .
(4)
j=1
Note that both models conserve parity, Πˆ = e−iπNˆ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excitation Nˆ = σˆz/2 + aˆ†1aˆ1 + aˆ†2aˆ2 + 1/2.
weak to ultrastrong couplings [14],
Hˆ 1
=
ω0 2
σˆz
+
2
ωjaˆ†jaˆj +
2
gj
aˆ†j + aˆj
σˆx
(3)
j=1
j=1
and cavity-QED may provide an equivalent model by Raman adiabatic driving of a four-level atom coupled to two cavity electromagnetic field modes [15],
Hˆ L
=
ω0 2
σˆz
−
∆ 2 σˆx
+
ωjaˆ†jaˆj +
gj aˆ†j + aˆj σˆx.
(2)
j
j
The dissipative two-state model is characterized by a spectral function, J(ω) = π j gj2δ(ωj− ω) and is solvable, for example, for sub-Ohmic, Ohmic and super-Ohmic spectral functions, J(ω) ∝ ωs with s < 1, s = 1 and s > 1, in that order [2].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lvability
2
This manuscript is structured as follows. First, we will study possible candidates for symmetries on these models and regimes where they are equivalent to well known models. Here, we will introduce the exceptional case provided by resonant fields, where Hamiltonian Hˆ1 reduces to the standard quantum Rabi model and Hamiltonian Hˆ2 is invariant to a SU (2)⊗SU (2) transformation for identical couplings. Then, we will focus on this exceptional case of resonant fields to study the ground state structure of both models. While Hamiltonian Hˆ1 shows a simple ground state configuration that includes just a vacuum and a nonvacuum ground states, Hamiltonian Hˆ2 shows a more interesting ground state configuration landscape with four possible configurations, one vacuum, two non-vacuum single mode, and one non-vacuum dual mode. Next, we will discuss the integrability of Hamiltonian Hˆ1 due to the isomorphism with the quantum Rabi model and give analytic and numeric arguments that point in the same direction for Hamiltonian Hˆ2. Finally, we will demonstrate that the partial SU (2) symmetry, shown by both models in the exceptional case of resonant fields, allows us to construct closed form evolution operators in the weak coupling regime. We will use these evolution operators to show that these models may be used as SU (2) beam splitters in the single excitation subspace and, finally, we will present a couple of exact numeric time evolution that show this beam splitter effect survives even in the ultra-strong coupling regime for short evolution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