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中的心理战
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青年官兵心理调节方法
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青年官兵心理调节方法摘要:青年官兵执行多样化的军事任务,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通过各种心理调节方法,减少其履行使命的心理应激,稳定心理状态,高效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本文主要对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青年官兵心理调节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军人心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多样化军事任务;青年官兵;心理调节方法心理应激是指个体面对突发事件与意外刺激所处于的紧急应对状态,主要通过人的生理变化、情绪反应、行为动作、认知变化等表现出来。
军事任务具有多样性、突发性、残酷性、复杂性等特点,极易引起官兵出现急躁和抵触等心理问题,尤其是青年官兵,属于高心理应激人群,在长时间巨大心理压力的影响下,极易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
还需树立循证思维,引入前沿有效的心理调节研究成果,达到预期的军人心理稳定性训练目的。
一、加强学习军事心理应激知识,夯实理论基础认知度低是青年官兵对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认知度,使其客观看待军事任务,可提高心理适应性。
一是引导其学习军事学相关知识。
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与艰巨的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青年官兵做好随时准备打仗的意识,练就过硬的本领,了解新技术时代下的战争特点。
积极组织青年官兵学习军事科学知识,了解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高新武器装备与作战方式等内容,树立能打胜仗的决心和战斗意志。
部队执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逐渐多样化,提前了解任务区的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情况及各种危险刺激因素,更利于其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有效执行担负的主要任务。
二是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
组织青年官兵系统性的学习心理知识,将心理学习知识与未来战争的恶劣环境和艰巨的任务相结合,让心理学教育内容更加贴合实际。
三是把握心理战专业知识。
向青年官兵中普及心理战的相关知识,了解信息战条件下心理战的新规律及特点,了解心理防御和心理进攻的方法,使其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为预防心理应激和增强心理防御技能奠基。
心理战
一、心理战的定义1、我国《军事家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对心理战的定义为: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民及其军队的一种手段。
2、我军《军语》给心理战做的解释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的斗志,或清除敌方宣传所造成的影响的对抗活动。
二、心理战的重要地位心理战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一般的作战行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很大一部分讲的是心理战,《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阐述心理战的著作,也是我国心里战理论的奠基之作。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涉及到战略、战役、战术、心理战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如,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意即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胜利是不用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
那么怎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当然是运用心理战术的攻势,使敌人首先从内心开始畏惧、丧失斗志、屈服等,不动一兵一马,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四面楚歌”是心理战中的经典,海湾战争以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均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战。
目前世界各国不断进行军事演习无一不是在进行着心理战。
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心理战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心理战是军事实力的重要辅助部分。
虽然说军事实力是战争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心理战可以为军事实力推波助澜,使军事行动事半功倍。
心理战能够使敌方在不知不觉中不由自主地接受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违背自己的意志,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落入另一方的心理圈套,使心理战起到兵战起不到的作用,收到兵战收不到的效果。
最终能够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甚至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心理战虽然不能替代兵力兵器的打击,但它与战略、战役、战术行动和兵力兵器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有时心理因素甚至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第二、心理战是重要的国家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战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西方大国将其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之一,把心理战视作“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一种战略手段”。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警务心理战是一场在社会安全领域中不断开展的重要行动。
心理战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对犯罪分子、恐怖主义分子等重点对象进行精神上的影响,扰乱其思维、削弱其信心、震慑其决心,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
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在组织和指挥上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首先,警务心理战的组织必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协调性。
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指挥部、战斗团队和后勤保障三个部分。
指挥部是负责整个警务心理战的总体规划、组织和指挥的机构。
战斗团队是核心部队,主要负责直接执行警务心理战活动,比如在公共场所搜查和宣传、在社交平台上进行言论监管等。
后勤保障则是组织和维护这些部队的后勤支持系统,包括物资、技术和人员保障。
其次,警务心理战的指挥必须拥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指挥官必须对犯罪心理学、策略和传媒等领域有较深的了解和掌握。
需要进行规划和判断,能够分析犯罪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制定应对策略,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们展开对话。
与此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指挥调度能力,能够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警务心理战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警务心理战中的执行者必须具有专业技能和灵活应对能力。
他们必须熟知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能够在不同场合下掌握各种技巧和技能。
例如在网上言论监管中,执行者需要掌握专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在公共场所中,执行者需要了解民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熟悉场所内的设施和环境,以便尽可能地减少干扰和误操作。
综上所述,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是十分关键的。
只有在严密计划和有力指挥下,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安全形势。
心理战教案课件
心理战教案课件【篇一:《孙子兵法》中的心理战思想浅析】《孙子兵法》中的心理战思想浅析14队6班任鹏彪《孙子兵法》认为战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精神力量,孙子明确提出了攻心夺气的谋略思路并对心理战的一些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直到今天研究其心战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情基础思想首先,孙子重视己方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
孙子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思想、心理因素对于战争胜负的巨大影响。
他主张修明政治,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研究敌我双方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孙子特别强调军队的指挥者应有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情绪,特别是在临战状态时,更应如此。
所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这也是要求己方官兵注重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不能因一时之气而被蒙蔽了心灵之眼。
其次,孙子重视对敌我双方心理状况的研究。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在进行任何形态的战争时,要把情报的获取都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力争先知。
孙子认为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同时,孙子也重视士卒思想状况的研究,主张对士卒给予一定的精神刺激,使之勇敢作战,士卒非恶货,因之可以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命,用满足他们财货欲望的办法,引发作战的积极性。
第三重视坏境地形的研究把握。
孙子认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致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只有既知敌情,又知地利才能取得胜利。
二、示形造势的谋略战法样式心理战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作用,摧毁敌方的信念、意志和士气,使对方产生疑虑和恐惧,战斗力弱化。
为了造势、任势,孙子强调要示形、动敌。
他认为这是达到出奇制胜的重要手段。
孙子在计篇中指出:兵者,诡道也。
他强调战争决策一旦定下,将帅就要根据情况,因利而制权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利用示形造势、用诡道诱骗和调动敌人;同时,注意不为敌人所调动,即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使作战的主动权和自由权掌握在己方手中,迫敌处处陷入被动,以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心理战教案课件
心理战教案课件【篇一:《孙子兵法》中的心理战思想浅析】《孙子兵法》中的心理战思想浅析14队6班任鹏彪《孙子兵法》认为战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精神力量,孙子明确提出了攻心夺气的谋略思路并对心理战的一些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直到今天研究其心战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情基础思想首先,孙子重视己方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
孙子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思想、心理因素对于战争胜负的巨大影响。
他主张修明政治,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研究敌我双方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孙子特别强调军队的指挥者应有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情绪,特别是在临战状态时,更应如此。
所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这也是要求己方官兵注重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不能因一时之气而被蒙蔽了心灵之眼。
其次,孙子重视对敌我双方心理状况的研究。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在进行任何形态的战争时,要把情报的获取都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力争先知。
孙子认为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同时,孙子也重视士卒思想状况的研究,主张对士卒给予一定的精神刺激,使之勇敢作战,士卒非恶货,因之可以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命,用满足他们财货欲望的办法,引发作战的积极性。
第三重视坏境地形的研究把握。
孙子认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致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只有既知敌情,又知地利才能取得胜利。
二、示形造势的谋略战法样式心理战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作用,摧毁敌方的信念、意志和士气,使对方产生疑虑和恐惧,战斗力弱化。
为了造势、任势,孙子强调要示形、动敌。
他认为这是达到出奇制胜的重要手段。
孙子在计篇中指出:兵者,诡道也。
他强调战争决策一旦定下,将帅就要根据情况,因利而制权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利用示形造势、用诡道诱骗和调动敌人;同时,注意不为敌人所调动,即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使作战的主动权和自由权掌握在己方手中,迫敌处处陷入被动,以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从原始社会部落间的争斗到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作为战争的主题,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喜悦、恐惧、厌恶、反感、兴奋、愤怒等等心理活动。
如果没有人的心理因素充斥其中,那么所有战争的胜利将成为物质换算相加的简单结果;正因为有了人在战争环境下的心理微妙变化,战争才称为一门充满偶然性并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奇迹的“艺术”。
心理战,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人类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主动性影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和利益的战场行为。
确切地说,心理战是一场精神战役,它的武器就是敌方的“视”与“听”。
本文先从心理战的历史和现代战争中的运用形式这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一无形“利器”。
历史源远流长心理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武器”之一。
在战争的历史长河中,心理战在许多战争中都曾起到过巨大的作用。
历史上不乏英明的统帅运用心理战在作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典范。
原始心理战在古代战争中初见端倪在古代社会,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各国无不例外地信奉君主,军队就是君主维护和扩张其家族统治的工具,除去人民起义和大范围的民族战争等特殊情况,人民很少积极主动参与战争之中。
因此,古代战争中的心理战也往往只是针对作战部队和统帅展开实施的。
据记载,在历史上最早运用心理战的人当数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在他统治下,马其顿王国几乎征服了世界大部分已知的疆域。
亚历山大每征服一块土地,就会留下一些士兵控制这块土地。
这样一来,他的军队就被分得七零八落。
在意识到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危险后,亚历山大决定撤退并重新部署其军队,但是这又有可能会促使敌人追堵并打败他手中较弱的军队。
为威慑敌人,他命令工匠们连夜赶制超大号的盔甲,这种盔甲只有身高2.1~2.4m高的“巨人”才能穿,夜里偷偷撤退时,亚历山大故意让人将盔甲丢在驻扎过的军营里。
于是这些超大号的盔甲和道听途说的关于亚历山大野人军队的消息,使得敌人担心将与恐怖的巨人作战而放弃追击亚历山大的军队。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警务心理战是指警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利用心理战术和技巧来影响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达到阻止犯罪、保护社会安全的目的。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非常重要,下面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是指在执行任务前,根据具体情况和任务要求,对心理战的目标、策略、手段等进行全面规划和准备的过程。
组织警务心理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明确目标。
在组织警务心理战时,需要明确心理战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追捕犯罪分子、解救人质、保护重要目标等。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和采取相应措施。
制定策略。
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和心理分析,制定合适的策略,包括心理战的宣传策略、干扰策略、哄骗策略等。
策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选择手段。
心理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警员的口头和非口头交流、利用物质环境、利用犯罪分子的心理弱点等。
选择合适的手段是提高心理战效果的重要一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进行准备。
在组织警务心理战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训练,提高其心理战术和技巧的水平。
还需要对相关装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能够顺利进行心理战行动。
警务心理战的指挥是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指挥员对警员进行指挥和协调,确保心理战的顺利进行。
在警务心理战的指挥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指挥关系。
在指挥心理战行动时,需要明确指挥关系,确保指挥层级清晰,责任明确,避免因为指挥混乱导致行动不利。
分配任务。
指挥员需要根据战场情况和战术要求,合理分配任务给各个警员,确保每个警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提高整体协同作战效果。
掌握战场动态。
指挥员需要不断掌握战场动态,包括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行动范围、可能的变化等。
只有掌握了战场动态,才能及时作出调整和部署,保证心理战行动的顺利进行。
提供支持和保障。
指挥员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包括情报信息的及时传递、物资装备的供应、后勤保障的安排等。
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心理战
海湾危机刚刚爆发,美国总统布什就连续签署了三项心理战秘密授权令,指示全国舆论工具、情报机构、科研单位、心理战专家和东方学者拟订"特殊计划"。同时,美国军事统帅部迅速成立了负责心理战的专门机构"副手委员会",作为海湾战争心理战的最高领导者。美军意在先声夺人,从心理上首先占据优势地位,为其一举击败伊军创造有利条件。
在这些欺骗措施的影响下,伊拉克错误地认为美军不会轻易动武,即使动武也可能是从科威特海岸发动登陆作战,因而从战争准备到兵力部署严重失误,给了美军以可乘之机。当1月17日美军发起第一次大规模空袭时,伊拉克方面只有零星的地面炮火进行反击,直到几小时后的第二次空袭,才遇到了伊军防空炮火的较强回击。战后,人们普遍认为,正是美国的上述心理欺骗,才使战争一开始便带上了强烈的突然性。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
警务心理战的组织与指挥警务心理战是指警察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开展的一种心理战斗行动,以达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保障人民安全稳定的目的。
要开展有效的警务心理战,需要进行组织与指挥工作,下面来介绍一下该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组织工作1、建立专门组织:警务心理战需要有专门承担心理战斗任务的组织,以便更好地协同统筹,发挥人员和资源的最大化价值。
因此,需要在警察部门内部建立心理战斗组织,配备专门的人员及必要的物资设施。
2、明确工作职责:心理战斗组织需要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各种特殊情况做好应对措施。
3、建设心理战队伍:为了使心理战斗工作更加有效,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战队伍。
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需要通过培训、交流和实战锻炼等形式来不断提高心理战队员的素质。
4、做好后勤保障:在心理战斗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心理战队员的休息和饮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和精神状态进行心理战斗。
还需要提供必要的装备和工具,以便他们能够迅速行动和取得胜利。
二、指挥工作1、确定指挥机制:在组织心理战斗过程中,需要明确指挥机制,确定指挥人员。
指挥人员需要对心理战斗的过程和形势有充分的了解,能进行科学的指挥,制定行动计划和方案,有效地协调各项工作。
同时,各部门需要加强协同,确保指挥和执行的高效统一。
2、编制作战计划:心理战斗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一份详细、周密、完整的作战计划并合理实施。
作战计划要有重点,依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目标和措施,注重策略和战术的有效配合。
3、策略选定:针对不同的犯罪行为和作案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心理策略和技巧。
基于对犯罪心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分析,确定施策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
4、执行方案:在作战计划和方案制定后,需要对执行人员进行培训和训练,确保大家熟悉和了解方案,把握正确的执行时机和方式。
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是研究军人在不同军事环境下的心理状态、行为和应对策略的一门学科。
军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战时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和表现。
军事心理学所关注的范围涵盖了许多方面,主要包括战场压力、军人应激、心理战术等内容。
军事心理学的重要性军事心理学在现代军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战争环境下,军人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来应对挑战。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军人保持冷静、集中精力,更好地执行任务。
同时,军事心理学也可以帮助军队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战场压力战场是一个充满压力和危险的环境,军人在这种环境下经常面临生命危险、巨大压力和无法预测的局面。
战场压力不仅来源于对抗敌人的压力,还包括对任务执行的压力、孤立感、恐惧等。
军事心理学研究如何帮助军人应对战场压力,保持理智和冷静。
军人应激军事行动往往需要军人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做出迅速的决策和应对。
军事心理学研究军人在应激情况下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探讨如何提高军人的心理韧性和适应性。
心理战术心理战是一种在心理层面对敌人进行斗争的战术。
军事心理学通过研究心理战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如何利用心理战术来削弱敌人的士气、挫败其意志,从而取得胜利。
军事心理学的应用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军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军队通过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同时,军事心理学也可以在指挥决策、战术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军队更有效地执行作战任务。
结语军事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对于现代军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军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战场上的心理挑战,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和士气。
军事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将为军事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心理战基本常识
心理战基本常识人类战争自有记载以来(心理战就存在了。
心理战在战争中的价值(历来被中外军事家所重视、推崇。
在我国古代(军事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心理战思想(如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论述、诸葛亮“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指导思想等(自问世后便在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战由西方国家提出。
“心理战”(1920年(英国历史学家富勒最先使用了“这一术语(1935年(美国学者拉斯威尔、卡塞、史密斯三人合著了《宣传与心理动员》一书(使心理战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心理战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心理战的广泛应用(使之成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心理战概述(一)心理战涵义《心理战纲要》明确(心理战是根据中央军委战略意图和作战任务(运用特定信息和媒介(通过理性宣传、意志威慑和情感引导(对目标对象的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1/18页促进政治、军事斗争目标实现的作战行动。
心理战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战行动(具有三大特征,1;以人的心理为目标。
武力作战的目标在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和摧毁敌方武器装备及军事设施。
而心理的目标则是对敌方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控制和征服敌精神意志(并使其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心理战需要与武力打击相配合(但它的终极目标不是摧毁敌方的肉体和武器装备(而是对敌方进行心理杀伤(造成敌方精神和心理上的失败。
2;以特定信息和媒介为武器。
在武力作战中(不论是冷兵器时代使用的刀枪剑(还是现代战争中使用的坦克、飞机(乃至导弹、原子弹(都是有形的实体(看得见、摸得着。
而心理战使用的武器则是特制的信息。
这种信息是由心理战实施者经过精心制造(旨在对心理战对象的心理发生作用的攻击性信息。
它通过各种载体以声音、文字、图像等传播到敌方(使敌心理状态产生心理战实施者希望的变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3.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目的。
以较小的成本和代价夺取战争胜利(历来是古今中外兵家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最高境界。
战争中的心理战策略
战争中的心理战策略在战争中,除了军事实力的对抗外,心理战策略的运用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影响对方的心理,心理战策略可以改变战场的态势,制衡敌方的士气以及战斗力。
本文将讨论战争中常见的心理战策略,以及它们的实施方法和影响。
一、宣传和宣战宣传是心理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战争之前,各方会通过宣传手段扭曲事实、渲染氛围,以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感和对敌方的敌意。
这种心理战策略旨在动员和统一人民力量,鼓舞士气,为战争做好准备。
二、伪装和欺骗伪装和欺骗是心理战策略中的重要手段。
通过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和行动,敌方可能被引导到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上。
例如,在战场上,一个部队通过采取虚假行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再利用其他部队实施突然袭击,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三、挑衅和煽动挑衅和煽动是心理战策略中的一种被动手段,旨在刺激敌方的矛盾和不满情绪,进一步削弱其士气和团结力。
通过恶意散布谣言、制造冲突和暗杀等手段,心理战可以成功地分化敌方内部,瓦解其抵抗能力。
四、威慑和恐吓威慑和恐吓是心理战策略中的一种强硬手段。
通过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意志坚定,心理战可以迫使敌方退缩,并降低其对抗的意愿。
例如,通过公开展示先进武器,或是发表高调的军事宣言,心理战可以制造威慑效果,使敌方产生畏惧和胆怯。
五、切割和孤立切割和孤立是心理战策略中的一种分化手段。
通过破坏敌方与其盟友之间的联系,心理战可以削弱其团结力和合作能力。
例如,通过外交手段,策反敌方的盟友,或是挑起敌方之间的纷争,心理战可以使其陷入孤立和分散的境地。
六、鼓舞和激励鼓舞和激励是心理战策略中的一种积极手段。
通过及时反馈战场上的胜利消息,心理战可以提高我方士兵的士气,并激发其战斗力。
此外,通过给予奖励、展示英雄和利用宣传手段,心理战也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动员战斗力。
总结:心理战策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恰当地应用宣传、伪装、挑衅、威慑、切割和鼓舞等手段,心理战可以改变战场的态势,影响敌我双方的士气和决策。
实施“处突”心理战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警部 队在处置 突发 事件 中 , 要严格 区分两类不 同性质 的矛盾 , 把 广大人 民群众 与个别组织策 划者 严格 区别开来 , 把善待群众作 为
一
因此 , 在实施攻心战术时 , 既要注意政策性 , 使政策攻心符合 处 置突发事件 的要求 , 同时又要根据攻心 对象的不 同情况 、 同 不 特点 灵活实施攻 心战术。 比如 , 对一般案犯 , 既要有理 有据地分 析其行为 的法律 责任 , 又要根据不 同的人以不 同的方式启发诱导
根本利益与保护部分群众现实利益之 间的关 系 , 对部分群众为 了 自身的现实利益而实施危害大局 的过激行 为要教育 疏导 、 果断制
止 、 时平 息 , 及 在控制局势 的前提下 , 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疏导工 作 , 党的政 策教育引导群众 , 用 以实 际行动感化群众 , 力求化解矛 盾 。 毛泽东 同志在 《 于正 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 》 文 中指 出 : 关 一 “ 敌我 矛盾 , 须采取专 政 的方法加 以解 决 , 对 必 而对人 民内部矛 盾, 则要采取 民主的 、 说服教育 的方法 , 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 决 方 法去解决人 民内部矛盾 。 ” 在处置 突发事件 中 , 正确 区分两类 不同性质 的矛 盾 , 要根 需 据 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 内容和方式实施攻心战术 。比如 , 在处置 群众性 治安事件时 , 由于参 与人数 多 、 情况复杂 , 矛盾性 质往往掩 盖于种种假象之中 , 好人坏人混 杂在 一起 , 使阵线一 时难 以分清 ,
正确实施攻心突发事件因其目的不同性质也不同既有以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推翻共产党领导为目的的社会动乱也有以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为目的的骚乱暴乱事件既有带黑社会性质对社会危害极大的恐怖活动团伙暴力犯罪案件又有因利益纠纷而发生的械斗事件还有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
心理战与心理战武器浅谈
心理战与心理战武器浅谈心理战和心理战武器古已有之,历史上“蒿人得箭,死士砍营”、“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等故事都是古人用旗鼓、蒿人、鬼神等作为心理战武器而出奇制胜的范例。
近代战争中,心理战和心理战武器得到了大发展。
如在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的战斗中,苏军元帅朱可夫在深夜利用140架组合探照灯和坦克、汽军灯光一齐开放射向敌军阵地,把毫无心理准备的德军吓得呆若木鸡,毫无还手之力,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柏林。
再如苏军有一种称之为“空中坦克”的低空攻击机,在机翼上装有一种气流哨,当其在德军阵地上超低空飞行攻击时,就会发出阵阵尖厉刺耳的呼啸声,令德军胆战心惊,难以组织有效的对空射击,高炮手、高射机枪手由于恐惧而无法正常操作武器,从而达到威慑敌人、挫败其斗志的目的。
现代战争中,心理战和心理战武器更是异彩纷呈、形式多样。
如1989年12月20日,美军大举入侵巴拿马,巴国防军司令诺列加被迫躲进梵帝冈使馆,美军得到消息后,立即调来心理战部队对诺列加展开“攻心战”,他们在使馆外架起高音喇叭,反复播送刺耳的摇滚音乐和各阶层人士抨击诺列加的新闻,再加上空中直升机盘旋、地上坦克轰鸣,诺列加整目惶惶不安,最后终于抵挡不住,自愿走出大使馆沦为囚徒。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更是广泛利用心理战来瓦解对方的民心、士气。
据战后伊军一位师长说:“心理战对部队的士兵威胁极大,其威力仅次于联军的轰炸。
”实践证明,部队在执行战斗任务时,由于光、电、音响等产生的“意外”作用,士兵的感觉器中的感觉细胞会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
恐惧就是神经冲动的一种表现。
恐惧感在战争中对部队的危害极大,轻则使人失去正常的心理自制力,贻误战机;重则因受惊而出现周身无力、体力衰竭等生理现象,甚至昏迷不醒或突然死亡。
如果能将硬杀伤武器与心理战武器巧妙结合,更是如虎添翼,作用效果倍增。
概观战史,几乎在每一场战争中,心理战和心理战武器都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
特种作战七大作战样式
特种作战一般是指由特殊编组、训练及装备的特种部队以特殊的方式实施的作战行动。
近期几场 局部战争中,特种作战以其特殊的方式和功能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 军事技术 和武器装备 的发展,特种部队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特种作战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其作战样式主要有以下七种:一、特种侦察即特种部队深入敌后,运用目视观察或其他方法对敌进行直接的监视,以获取、证实有关敌军战斗实力、作战意图和行动等情报而进行的侦察活动。
主要方法是预先潜入,从空中、地面或海上秘密渗透,进入敌后进行窃听、照相、捕俘或混迹当地群众探听消息。
高技术 条件下,尽管空地一体化侦察系统能够近实时地进行侦察监视,但敌后侦察具有技术侦察所不可比拟的特点,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情报来源。
如马岛战争中,英海军14名“特别舟艇中队”侦察队员潜入南 乔治亚岛,查明了阿军布防情况,并为登陆部队选择了机降地点;美军在入侵 巴拿马 前,以“特别行动小组”跟踪诺列加长达一年多时间,并通过各种侦察手段为决策机构提供了大量情报信息;海湾战争中,美军绿色贝雷帽部队派遣阿拉伯后裔,秘密潜入 伊拉克 境内,化整为零,每组3~5人,携带性能先进的武器和侦察器材,昼伏夜出,搜集情报,并引导己方飞机实施精确打击。
二、特种破袭即将特种作战部队经过特殊编组,携带特种武器装备,利用夜暗、复杂气象和地形等有利条件,秘密潜入敌后,以爆破袭击或破坏为主要手段,袭击敌人的作战行动。
它主要破袭敌交通枢纽、后方补给系统、技术兵器系统、指挥 通信系统 、基地和工程设施等重要目标,迟滞、牵制敌人,瘫痪敌作战体系。
如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军特种突击队空降敌后,袭击以军 指挥所 、交通枢纽等,有效地配合了正面作战行动。
马岛战争中,英军特种作战队员秘密潜入阿空军基地,炸毁了机场内“超 军旗”飞机,严重削弱了阿军 空战 能力。
这些都是敌后特种破袭的典型战例。
三、特工行动主要是以特种作战部队通过秘密绑架、捕获或暗杀敌国政府要员或高级指挥人员,以及破坏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设施来制造混乱,使其国家和军队失控,造成社会动荡,从而不战自乱或加速其失败。
战争论中战争艺术有哪些
战争论中战争艺术有哪些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关于战争艺术的讨论从未间断。
战争作为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而战争艺术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那么,究竟在战争论中,哪些方面构成了战争艺术的要素呢?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战争艺术中,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全局观的战略规划是关键。
这包括对敌情友况、资源分配、战术选择等方面的细致分析和计划。
只有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才能在战场上把握主动权。
作战执行战争艺术中的作战执行是指如何有效地实施战略规划。
这包括指挥部指挥、部队行动、兵力调配等方面的具体操作。
作战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需要统筹全局、灵活应变,随时应对敌人的反应。
情报战情报在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战争艺术中,情报战是一项独立的战略行动,通过获取、分析和利用情报来获取优势。
情报战的胜利往往直接影响战场的局势和最终结果。
同盟对抗在战争艺术中,同盟对抗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建立并维护与盟友的关系,可扩大自己的实力,形成合力。
合理的同盟对抗策略可以在战争中事半功倍,增加胜利的机会。
心理战心理战在战争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宣传、激励、恐吓等手段,来影响敌人和友军的士气、信心和行动。
在战争艺术中,心理战是一种高度技术性的手段,能够具有极大的战争推动力。
权衡取舍在战争中,权衡取舍是战争艺术的基本原则之一。
需要充分考虑利弊得失,做出最有利于全局的决策。
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权衡自身资源和敌人实力,做出明智的选择。
以上是战争论中战争艺术的几个重要方面,每个方面都对战争的结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的战争场景中,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战争艺术的要素,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人民战争战术战略的基本方法
人民战争战术战略的基本方法人民战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战争形式,它以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广泛的动员、组织和持久的斗争方式来实现最终胜利。
为了有效地执行人民战争,并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的力量,人民战争战术和战略采用了一系列基本方法和原则。
第一,政治动员和宣传。
人民战争的成功依赖于人民的支持和参与,而政治动员和宣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政治动员的工作包括向人民群众传达革命目标、争取他们的支持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宣传则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如传单、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向人民传达革命的理念和目标,鼓舞他们的斗志和决心。
第二,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
在人民战争中,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游击战是人民战争的主要战术之一,通过灵活机动、突然袭击和避敌锋芒,有效地削弱敌人的力量。
根据地建设则是为游击战提供基地和后勤支持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根据地,人民可以组织起来,培养和训练游击队员,并为人民提供必要的粮食、医疗和其他生活保障设施。
第三,群众基础和群众战争。
人民战争的核心在于人民的力量和支持。
建立和加强与人民的联系,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在战场上,群众可以提供有关敌人行踪的信息、为游击队提供庇护和援助,并积极参与战斗。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与人民紧密合作,才能确保人民战争的胜利。
第四,心理战和宣传战。
在人民战争中,心理战和宣传战是与实际战斗同等重要的战术手段。
心理战旨在瓦解敌人的意志,使其感到孤立和无力。
宣传战则通过宣传和传达革命的理念和目标,鼓舞人民的斗志和决心。
这两个手段的结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影响敌人和人民的心理,为人民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的支持。
人民战争战术和战略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和宣传,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与人民的紧密合作,以及心理战和宣传战来实现最终胜利。
这些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确保了人民的力量得以最大化,敌人的力量得以削弱,从而实现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法院干警办理执行案件经验材料范文
法院干警办理执行案件经验材料范文我是一名在法院执行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好些年的干警,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我办理执行案件的那些经验,希望能给同行们一点启发,也让普通群众对执行工作多些了解。
一、执行案件的前期准备:知己知彼。
1. 吃透卷宗。
拿到执行案件的卷宗,就像得到了一张寻宝图,虽然这宝可能不太好寻。
我会仔仔细细地阅读卷宗里的每一份材料,从判决书到当事人提交的各种证据,先把案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比如说,这是一个民间借贷纠纷的执行案件,那我得知道借了多少钱、利息怎么算的、还款期限是啥时候,还有被执行人有没有提出过什么特殊情况。
这就好比打仗前先研究地图,熟悉地形一样重要。
2. 查找财产线索。
这可是执行工作中的重头戏。
很多被执行人就像狡猾的狐狸,把财产藏得严严实实的。
但咱也不能被他们轻易糊弄过去。
我通常会从几个方面入手,先查银行账户,这就像大海捞针,但只要捞到了,那就是关键的一针。
我会向各个银行发出查询通知,有时候运气好,能一下子发现被执行人有足额的存款,那就可以直接划扣了,这个时候就感觉像是中奖了一样兴奋。
除了银行账户,房产、车辆这些固定资产也不能放过。
我会去房管局、车管所查询,要是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房产或者豪车,嘿那就有了执行的有力筹码。
还有一些比较隐蔽的财产线索,像被执行人在公司里的股权啊,到期的债权啊,这些都需要我们像侦探一样去挖掘。
二、与当事人打交道:软硬兼施。
1. 对待申请执行人。
申请执行人往往是心急如焚的,他们就盼着我们能尽快把钱执行回来。
我会保持耐心,好好跟他们沟通。
告诉他们执行工作的流程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比如说,有个申请执行人觉得我们只要一出手,钱肯定马上就能到账,我就跟他打比方说:“这执行就像钓鱼,鱼上钩了还得慢慢拉上来,要是太急了,鱼线断了,就前功尽弃了。
”有时候,申请执行人会提供一些很有用的财产线索,这时候就得及时鼓励他们,就像给他们颁发个“民间侦探奖”一样,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执行工作中来。
战争中的军事技巧
战争中的军事技巧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和复杂的活动之一,而军事技巧作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战争中,各国军队需要运用各种军事技巧来实施有效的战略和战术,以取得优势并确保胜利。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战争中常用的军事技巧,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战争中的第一个重要军事技巧是合理的军事布阵。
在任何一场战役前,军队都需要根据敌方的实力和地理环境来制定合理的防御或进攻计划。
在这个阶段,指挥官需要对军队的编制、兵力、装备和地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只有在了解敌人的实力、战术和战略意图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布阵方案。
其次,有效的情报收集和利用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在战场上,了解敌方的情报对于决策制定和战术执行至关重要。
军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收集情报,如侦察、间谍、卫星监视等。
同时,军方还需利用情报数据来分析敌人的意图和行动,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便迅速做出反应。
战争中的第三个军事技巧是合理的兵力运用和指挥。
无论是防守战还是进攻战,军事指挥的效力直接影响到战局的发展和最终胜利的归属。
军方需要根据敌方行动和自身实际情况来灵活调度兵力,以达到最佳的作战效果。
此外,合理的指挥和协调也是确保兵力协同作战、战术执行无误的必要条件。
在战争中,运用兵器的军事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
各种类型的武器和装备在作战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军事指挥官需要了解不同武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威力。
例如,坦克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可以用于突破防线,而炮兵的射程和杀伤力则可用于火力支援。
军队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兵器来对敌对势力造成最大的伤害。
在战争中,战略和战术的正确运用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战略布局是为了实现战争的战术目标,而战术是指在小范围内实施的具体行动。
一个成功的战争战略需要同时考虑战场范围内的多个要素,如兵力、资源、环境等。
战术的成功依赖于对战场的准确判断和灵活行动,以迅速取得优势和实施目标。
最后,战争中的军事技巧也包括心理战的应用。
战斗状态警察战术心理战在实施巡逻盘查行动中的作用_胡建伟
巡逻盘查行动是警察在一定区域以巡回、观察、盘问、检查等方式发现、纠正、处理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发现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勤务活动。
警察战术心理战,则是指导和进行警察执法活动中运用有效的攻心方法和指挥艺术,以达到积极影响执法对象产生心理效应的活动过程。
而战斗状态战术心理战,是指已发生武力冲突或可能发生武力冲突并为防止发生武力冲突已进行战斗准备条件下,为达到战术目的而进行的心理战。
一、巡逻盘查作战对象的心理分析公安机关作战状态下实施巡逻盘查行动,其针对的作战对象情况十分复杂,既有犯罪嫌疑人,也有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人,还有因误会和错觉而造成违犯行政法规的普通公民。
巡逻所经过的地点、场所、区域,都可能遇到需盘查的行为人,其盘查对象的心理状态不尽相同,盘查的方式方法和盘查对象的行为反应也有较大差异。
提前进行针对盘查对象的心理准备,是为了有效处置巡逻、盘查行动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以便通过实施心理战更好地辅助、配合巡逻、盘查任务。
1.抛赃毁证心理。
违法犯罪行为人已知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也知道证据是定案的依据,没有证据公安机关奈何不了其违法犯罪行为,从而抛赃毁证企图蒙混过关,逃避罪责。
违法犯罪嫌疑人偶遇巡逻盘查人员时,在应激状况下常常没有足够时间思考所携带赃物如何处置,因而抛毁证据。
自认为迅速抛赃毁证,死不认账,盘查人员实施盘问、检查时,只要自己身上没有赃物,公安机关也就无法处置。
违法犯罪嫌疑人抛赃毁物的主要方法有:“塞”即把携带赃物或作案工具迅速塞入就近的树丛、沟洞、油箱、垃圾箱等不易被人觉察的地方;“扔”即将携带赃物和作案工具乘人不备快速仍入水渠(沟)、居民院落、附近黑暗角落或围墙里;“丢”当巡逻盘查人员突然出现时,违法犯罪嫌疑人来不及藏匿,便只好将携带赃物或作案工具随手丢在附近。
因此,其外在行为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鬼祟、慌张、忙乱等反常现象,仔细观察其神态应易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行中的心理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商品交易日益频繁,往来也不断增加。
但由于社会原因和多种历史原因,我国在商品交易中的所因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贯彻的很不好,表现在法院执行工作中,就是法院执行难问题,在这里面,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债务的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长期在执行条线工作,通过对被执行人心理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法院执行难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执行心理法院
作者简介:包征雄,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审判员,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2-170-02
在我国,全国各级法院的案件受理量在近十年中成大幅上升趋势,那么同样,法院执行案件的受理量也是成倍增长。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针对执行难的这一问题,在执行的时候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建议,并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由于种种原因,执行难的这个问题一直也没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笔者拟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被执行人的心理状态以及执行人员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这对于在执行案件的时候摸清被执行人的心理状态,消除被执行人的思想障碍以及对于案件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被执行人的心理
1.对抗心理。
一部分被执行人认为法院裁判不公或对申请人有怨气,但是又不想通过正常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权益或是认为通过正常的维权途径太过漫长(有的案件要通过二审或审判监督程序),因此在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形成刁难对方的心理,对待法院的执行,产生激烈的对抗。
他们认为法院在审理中对被告有偏袒或者没有支持他们的观点,导致判决的结果不是他们本身意愿的表现,是被法院“强制”的,所以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往往对法院的执行人员态度生硬,有时甚至公开斥责谩骂,以此来发泄对判决的不满情绪。
2.躲避心理。
在案件审理完毕之后,被执行人不想履行义务,妄图通过躲、藏的方法来对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往往采取人藏、物匿,多处开账户等方法(在笔者执行的案件中,有的被执行公司开设的账户有100多个,为法院查封公司财产制造障碍),来躲避法院的执行,使得法院的执行长时间没有结果,严重的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类情况通常表现为这些被执行人一般没有固定的可执行财产,或者提前将财产进行隐藏、转移。
如被执行人是企业的,他就使用金蝉脱壳、改头换面之办法,使自己从表面上变得一无所有。
如被执行人是个人的,他就居无定所,或者居住在外过着舒适的生活,执行人员很难找到他和他的财产。
这种类型的被执行人在执行合同类案件中居多。
分析这类被执行人的心理,他们认为
只要人民法院找不到他,什么执行措施也奈何他不得。
3.反悔心理。
这种心理大都出现在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中,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原告和被告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并签署了调解书,案件审理完毕。
但是,在实际履行的时候(一般是被告),发现如果按调解书来履行,对自己不利或者自己觉得后悔了。
4.类比心理。
在一些案件中,会出现一方多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
按法律规定,执行人员可以执行承担连带责任的任何一个义务人。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认为多人,在这些人中间就会出现扯皮、观望等现象,他们的理论就是“他也要承担责任的,法院为什么不向他要?”而且,在某些案件中,明显存在“民间理论”上的履行先后顺序,如笔者在执行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被执行人明显是为他人提供的一般连带责任,由于在法院证据中,没有写一般,根据法律规定应当为连带责任,也就是共同连带责任。
导致被执行人在心理上极端想不通。
5.推托心理。
被执行人对于自己要承担的义务通过多种理由推脱,对于下达的通知迟迟不办。
这种类似的现象主要是表现在人员比较频繁变动的企业,还有就是一些倒闭的企业,县乡的一些政府机关。
现任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是说债务是上一届领导欠下的,所以不履行应该承担的义务。
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存在被执行人是村民委员会以及乡镇政府的案件当中。
另有一种,明知应当履行,希望
通过拖延履行的方法,使对方让步,达到少履行的目的。
这是在执行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执行人员应当依法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除申请人自愿让步的以外,对于逾期履行的,应当将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一并执行给申请人,不要让被执行人拖延履行的行为得到任何好处。
要严格禁止执行人员强迫或者变相强迫申请人让步,助长被执行人拖延履行的心理。
6.观望心理。
这类被执行人是有一定的履行能力的。
但是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不主动履行的,主要是看法院的执行力度来定。
如果说法院的执行力度不大的话,这部分人就会拖欠着,有钱也不会给;如果说法院执行的决心大,这部分人就马上转为主动了,会把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都会履行完毕。
分析这部分人的心理就会发现,他们主要是看法院的执行力度来决定要不要履行。
只要法院不催,就先搁着,如果法院催了,就会履行完毕自己的义务。
二、执行中的对策:
1.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礼貌,文明的行事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
执行人员在案件执行的时候要做到文明执法,要正确的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消除被执行人的抵触心理,防止矛盾的激化,这样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笔者在执行一次民间借贷案件的过程中,了解到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原来是亲戚关系,且申请人因患病致贫,而被执行人不知情。
笔者没有直接执行被执行人,而是通过邀请被执行人一起赴申请人家中探望
的形式,让被执行人自觉履行。
2.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在执行案件的时候,因为当事人的自身素质,文化程度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且在现阶段,案件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特别是诉讼风险意识较为落后。
因此,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于我们国家法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强制执行的这一块,很多的人都是不知道或者是只知道一点,所以说我们执法人员在执行的时候就要对当事人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要把国家的相关法律讲清楚,让当事人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履行应该承担的义务。
3.迫之以威,以法慑人。
我们执行人员在执行的时候要对不同的执行人采取不一样的办法,首先是要用法律宣传或者是思想疏导等方法来化解矛盾。
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屡教不改的,坚持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想尽一切办法来对付法院,这个时候,我们执行人员如果再坚持以说服、教育的方式来促使被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不仅不利于执行,反而让被执行人存有侥幸心理,同时也有损申请人的权益,使他们对法院产生了怀疑,使得在社会上也有很不好的影响。
在这个时候,执行人员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依法查封,冻结,扣押;对于那些蔑视法律的要采取强制措施,以此来显示法律的威严,震慑那些心存侥幸的被执行人,使他们产生破胆攻心的效力,达到执结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这样做势必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使“执行难”问题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4.诉之以利,以利动人。
从人性心理的分析来看,利己心理是每个人所共有的,被执行人也不例外,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那么,作为执行人员,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对被执行人的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从不自觉履行的法律后果谈起,告知其违法的成本(包括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以及个人的人身自由等多方面)。
这样,在精确计算后,促使被执行人在分析利弊后自觉自愿地履行法定义务。
特别是在现阶段,法院正在逐步建立的执行威慑机制。
执行威慑机制是指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通过联合有关机关和政府部门,并借助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和互联网平台,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依法对其融资、经营、置产、出境、高消费、注册公司、接受荣誉、提拔使用及减刑假释等相关权利和自由加以限制,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和舆论压力,促使其自动履行法定义务。
执行威慑机制如运用得当,就犹如一张撒开的网笼罩在被执行人的心中,触动他们主动履行的神经。
尤其对被执行人,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拒不履行的代价要比自动履行高得多。
笔者认为,法院的执行工作,一方面来说是为了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当事人合法利益尽可能的及早、全额的实现;但是,就全社会而言,执行工作更是为了维护法院的权威、维护司法的权威,保证在全社会能够形成一种诚实信用的、良好的社会信用新秩序。
作为法院的执行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针对现阶段、本地区
的实际情况,深入细致的分析被执行人的心理特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并灵活巧妙的运用各种心理战术,最大限度的实现法院执行效率、执行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