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及判定一-教师版
1 / 22【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D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 【难度】★ 【答案】C【解析】A 错,形状相同,大小也要相同;B 错,面积相等不一定全等,反例同底等高 的三角形;D 错,大小不一定相等.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例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A .形状相同B .周长相等C .面积相等D .全等【难度】★ 【答案】C【解析】等底同高,所以面积相等.【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运用.【例3】 如图所示,△ABC ≌△CDA ,且AB =C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2 B .AC =CA C .∠B =∠D D .AC =BC【难度】★ 【答案】D【解析】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及运用.【例4】 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的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两边和夹角B .已知两角和夹边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D .已知三边 【难度】★ 【答案】C【解析】C 选项是边边角,不能作为全等的判定条件. 【总结】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运用.例题解析21ABCD【例5】 练习画出下列条件的三角形:(1) 画,ABC ∆使40,45,4A B AB cm ∠=︒∠=︒=; (2) 画,ABC ∆使6,8,10AB cm BC cm AC cm ===; (3) 画,ABC ∆使4,3,45AB cm AC cm A ==∠=︒; (4) 画,ABC ∆使8,5,50AB cm AC cm B ==∠=︒. 【难度】★ 【答案】略 【解析】略.【例6】 下列说法:①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③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④在△ABC 和△DEF 中,若∠A =∠D ,∠B =∠E ,∠C =∠F ,AB =DE ,BC =EF ,AC =DF ,则两个三角形的关系,可记作△ABC ≌△DEF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难度】★★ 【答案】B【解析】(1)错,大小不一定相等;(2)面积相等不一定全等,反例同底等高;(3)对; (4)对,故选B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例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角是对应角,对顶角也是对应角B .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边也是对应边C .全等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是对应顶点D .全等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应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难度】★★ 【答案】C【解析】全等三角形的公共顶点不一定是对应顶点,两个全等三角形任意放置,使得三 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不对应的顶点重合.【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的辨析能力,以及正确的举反例.【例8】 如图所示,ABE ADC ABC ∆∆∆和是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 ) A .80°B .100°C .60°D .45°【难度】★★α321ABCDEP3 / 22【答案】A【解析】设1=28x ∠,25x ∠=,33x ∠=,则36180x =,解得:5x =. 1140∴∠=︒,225∠=︒,315∠=︒, 22ABC ACB ∴∠∂=∠+∠212280=∠+∠=︒.【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以及翻折知识的理解及运用.【例9】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E 平分∠DAB 交DC 于点E ,连接BE ,过E 作EF ⊥BE交AD 于F .(1)∠DEF 和∠CBE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请找出图中与ED 相等的线段(不另添加辅助线和字母),并说明理由. 【难度】★★【答案】(1)相等;(2)ED BC AD ==.【解析】(1)90DEF CEB ∠+∠=︒,90CBE CEB ∠+∠=︒, DEF CBE ∴∠=∠(同角的余角相等) (2)AE 平分DAB ∠, 45DAE ∴∠=︒,DE AD ∴=.AD BC =, DE AD BC ∴==.【总结】考察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迅速的根据图形发现同角的余角相等,再 利用特殊的角度45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解题.【例10】 如图所示,30255ADF BCE B F BC cm ∆≅∆∠=︒∠=︒=,,,,14CD cm DF cm ==,.求:(1)1∠的度数;(2)AC 的长. 【难度】★★【答案】(1)1=55∠°;(2)4AC cm =. 【解析】(1)ADF BCE ≅,30A B ∴∠=∠=︒,AD BC =,155A F ∴∠=∠+∠=︒; (2)ADF BCE ≅,AD BC ∴=, 514AC AD CD cm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掌握,并且学会正确运用.【例11】 如图,在△ABC 中,∠A :∠B :∠ACB =2:5:11,若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试旋转前后的△A ’B ’C ’中的顶点B ’在原三角形的边AC 的延长线上,求∠BCA ’的度数. 【难度】★★ 【答案】40︒.【解析】设2A x ∠=,5B x ∠=,11ACB x ∠=,1ABC DEFABCA’B ’则18180x =, 解得:10x =, ∴110BCA ∠=,70BCB '∠=.110A CB ''∠=, 40BCA '∴∠=.【总结】考察学生对旋转的理解,注意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题.【例12】 如图,已知△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AD 于点F ,交AE 的延长线于G ,∠ACB =1050,∠CAD =100,∠ADE =250,求∠DFB 和∠AGB 的度数. 【难度】★★【答案】∠DFB =85︒,∠AGB =45︒. 【解析】证明:ABC ADE ≅, 25ADE ABC ∴∠=∠=︒,50CAB EAD ∠=∠=︒, 10502585DFB ∴∠=︒+︒+︒=︒, 1801102545AGB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和内角和定理的综合 运用.【例13】 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2)设∠AED 的度数为x , ∠ADE 的度数为y ,那么∠1,∠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3)∠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 【难度】★★★【答案】(1)AED A ED '≅,A A '∠=∠, AED A ED '∠=∠,ADE A DE '∠=∠; (2)11802x ∠=-,21802y ∠=-; (3)()1122A ∠=∠+∠. 【解析】(3)证明:∵()180A x y ∠=-+,1+2=3602()x y ∠∠-+, ∴()1122A ∠=∠+∠. 【总结】本题一方面考查翻折的性质,另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的运用.ABC DEF G 21AB C DEA ’【例14】 如图(1)所示,把△ABC 沿直线BC 移动线段BC 那样长的距离可以变到△ECD的位置;如图(2)所示,以BC 为轴把△ABC 翻折180°,可以变到△DBC 的位置;如图(3)所示,以点A 为中心,把△ABC 旋转180°,可以变到△AED 的位置,像这样,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在全等变换中可以清楚地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以上的三种全等变换分别叫平移变换、翻折变换和旋转变换,问题:如图(4),△ABC ≌△DEF ,B 和E 、C 和F 是对应顶点,问通过怎样的全等变换可以使它们重合,并指出它们相等的边和角.ABC DE(1)ABCD(2)A BCDE(3)ABC(4)DEF【难度】★★★【答案】翻折变换,平移变换或旋转变换,平移变换. 【解析】AB ED =,BC EF =,AC DF =.【总结】考察学生对图形的运动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空间想象.【例15】 如图,已知∠B =∠D ,∠1=∠2,AC =AE ,说明△ABC ≌△ADE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12∠=∠,12DAC DAC ∴∠+∠=∠+∠,即BAC DAE ∠=∠. 在ABC 和DAE 中,B D BAC DAE AC AE ∠=∠⎧⎪∠=∠⎨⎪=⎩, ∴△ABC ≌△ADE (A.A.S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掌握.【例16】 如图,已知∠C =∠E ,BE =CD ,说明△ABE 与△ADC 全等的理由,AB 与AD相等吗?为什么?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在ABE 和ADC 中,A A C E BE CD ∠=∠⎧⎪∠=∠⎨⎪=⎩,ABE ADC ∴≅(A.A.S ), AB AD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ABCDEF21AB CDE【例17】 如图,已知AD =BC ,AE =BE .说明AC =BD ,∠C =∠D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AD BC =,AE BE =,DE CE ∴=.在ACE 和BDE 中,AE BE = AEC BED ∠=∠, CE DE =ACE BDE ∴≅(S.A.S )AC BD ∴=,C 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例18】 如图,已知AB =CD ,AD =BC ,说明∠A =∠C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连接BD 在ABD 和CDB 中,AB CD AD BC BD DB =⎧⎪=⎨⎪=⎩, (..)ABD CDB S S S ∴≅ A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例19】 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中线,B 、D 、E 、F 在一条直线上,且AE ∥CF ,说明△ADE 与△CDF 全等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AE CF , E EFC ∴∠=∠.∵BD 是△ABC 的中线, ∴AD CD =.在ADE 和CDF 中,E EFCADE FDC AD CD ∠=∠⎧⎪∠=∠⎨⎪=⎩, ADE CDF ∴≅(A.A.S ).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掌握.ABCDEABCDEFAB CD【例20】 如图,已知AC ∥BD ,AC =BD ,(1)说明△AOC 与△BOD 全等的理由;(2)说明EO =FO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1)//AC BD ,C D ∴∠=∠.在AOC 和BOD 中,C DAOC BOD AC BD ∠=∠⎧⎪∠=∠⎨⎪=⎩, AOC BOD ∴≅(A.A.S ); (2)AOC BOD ≅, CO DO ∴=.在CEO 和DFO 中,C D CO DOCOE DOF ∠=∠⎧⎪=⎨⎪∠=∠⎩, ()CEO DFO ASA ∴≅, EO FO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例21】 如图,CD ⊥AB 于D ,BE ⊥AC 于E ,OD =OE ,说明AB =AC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CD AB BE AC ⊥⊥,, 90BDC DEC ∴∠=∠=︒. 在BDO 和CEO 中,BDC BEC DO EODOB COE ∠=∠⎧⎪=⎨⎪∠=∠⎩, (..)BDO CEO A S A ∴≅. DO EO ∴=,B C ∠=∠,BO CO =, BE CD ∴=.在ABE 和ACD 中,A A BE CDBC ∠=∠⎧⎪=⎨⎪∠=∠⎩, ∴ABE ≌ACD (A.S.A ), AB 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掌握,注意利用多次全等.ABCDEFOABCDEO【例22】 如图,已知AD ∥BC ,BF ∥DE ,AE =CF .(1) △ADE 与△CBF 全等吗,为什么? (2) 说明AB =CD 的理由; (3) 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1)全等, //AD BC , DAC ACB ∴∠=∠.//BF DE ,DEF BFE ∴∠=∠, AED BFC ∴∠=∠.在AED 和BFC 中,DAC ACB AE CF AED BFC ∠=∠⎧⎪=⎨⎪∠=∠⎩, (..)ADE CBF A S A ∴≅; (2)ADE CBF ≅, AD BC ∴=.在ABC 和ADC 中AD BC DAC ACB AC AC =⎧⎪∠=∠⎨⎪=⎩,(..)ABC ADC S A S ∴≅, AB C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3)AED CFB ≅;DEC BFA ≅;ABC CDA ≅.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例23】 如图,已知AB =CD ,BM =CM ,AC =BD ,说明AM =DM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在ABC 和BCD 中,AB CDAC BD BC BC =⎧⎪=⎨⎪=⎩, (..)ABC DCB S S S ∴≅, ABC BCD ∴∠=∠, 在ABM 和DCM 中,AB CD ABC BCD BM CM =⎧⎪∠=∠⎨⎪=⎩,(..)ABM DCM S A S ∴≅, AM DM ∴=.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利用多次全等进行证明.AB CDMABCDEF【例24】 如图,∠1=∠2,AC =BD ,E 、A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CAD =∠DBC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12∠=∠, CAB DBA ∴∠=∠.在CAB 和DBA 中,AC BD CAB DBA AB AB =⎧⎪∠=∠⎨⎪=⎩, (..)CAB DBA S A S ∴≅, CBA DAB ∴∠=∠,又CAB DBA ∠=∠,CAD DBC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角的和差的综合运用.【例25】 如图所示,AB =AC ,CE =BE ,连结AE 并延长交BC 于D ,说明AD ⊥BC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在ABE 和ACE 中,AB AC BE CE AE AE =⎧⎪=⎨⎪=⎩,(..)ABE ACE S S S ∴≅, BAD CAD ∴∠=∠.在ABD 和ACD 中,AB AC BAD CAD AD AD =⎧⎪∠=∠⎨⎪=⎩, (..)ABD ACD S A S ∴≅, 90ADB ADC ∴∠=∠=, AD BC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综合运用,通过多次全等得到垂直.21ABC DEFABCDE【例26】 如图所示,BE 、CD 相交于O ,AB =AC ,AD =AE ,说明OD =OE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在ADC 和AEB 中, AD AE A A AB AC =⎧⎪∠=∠⎨⎪=⎩, ∴(..)ADC AEB S A 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 CA =,AD AE =,BD CE ∴=.在BDO 和CEO 中,DOB COE ∠=∠ B C ∠=∠ BD CE =(..)BDO CEO A A S ∴≅, OD O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综合运用,注意对全等的多次运用.【例27】 如图,已知AB ⊥BD ,DE ⊥BD ,AB =CD ,BC =DE .试说明:AC ⊥CE ,若将CD 沿CB 方向平移得到图(2)(3)(4)(5)的情形,其余的条件不变, 结论AC 1⊥C 2E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1)AB BD ⊥,DE BD ⊥, 90B D ∴∠=∠=︒在ABC 和CDE 中,AB CDB D BC DE =⎧⎪∠=∠⎨⎪=⎩, (..)ABC CDE S A S ∴≅, A ECD∴∠=∠.90A ACB ∠+∠=,90ACB ECB ∴∠+∠=, 即AC CE ⊥.ABCD EMAB C 2D EC 1AB C 1D EM AB C 2 DEM C 1MAB C 1D EC 2ABCDEO(2)12ABC C ED ≅, 2A E CD ∴∠=∠.190A AC B ∠+∠=,2190EC D AC B ∴∠+∠=, 1290C MC ∴∠=, 12AC C E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垂直的综合运用,说理时注意分析.【例28】 如图,线段BE 上有一点C ,以BC 、CE 为边分别在BE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C 、DCE ,连结AE 、BD ,分别交CD 、CA 于Q 、P .(1)找出图中的一组相等的线段(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相等除外),并说明你的理由; (2)取AE 的中点M 、BD 的中点N ,连结MN ,试判断△CMN 的形状. 【难度】★★★【答案】(1)BD AE =,(2)等边三角形. 【解析】(1)∵等边三角形ABC 和 等边三角形DCE , ∴BC AC =,CD CE =, BCA DCE ∠=∠=60°.BCA ACD DCE ACD ∴∠+∠=∠+∠,即BCD ACE ∠=∠.在BCD 和ACE 中,BC ACBCD ACE CD CE =⎧⎪∠=∠⎨⎪=⎩, BCD ACE ∴≅(S.A.S ),BD A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BCD ACE ≅, DBE EAC ∴∠=∠.M 、N 分别为BD 、AE 的中点, BN ND ∴=,AM ME =,BD AE =, BN AM ∴=.在BCN 和ACM 中,BC ACCBN CAM BN AM =⎧⎪∠=∠⎨⎪=⎩, BCN ACM ∴≅(S.A.S ),CM CN ∴=,BCN ACM ∠=∠,60NCM BCA ∴∠==︒, CM CN =, ∴△CMN 是等边三角形.【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掌握,注意在复杂的图形中准确的找出全 等三角形及其对应条件.2121A BCDEQP ABCDEMNPQ【例29】 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A =CB ,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连接AF 、BD .(1)观察图形,猜想AF 与BD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将正方形CDEF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正方形CDEF 的一边落在△ABC 的内部,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并对照已知图形标记字母,题(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难度】★★★【答案】(1)AF BD =,AF BD ⊥;(2)成立.【解析】证明:(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CF CD ∴=,AC BC =,90DCF ACB ∠=∠=, FCA DCB ∴∠=∠.在FCA 和DCB 中,CF CD FCA DCB AC CB=⎧⎪∠=∠⎨⎪=⎩,()FCA DCB SAS ∴≅.AF DB ∴=,DBC FAC ∠=∠.90DBC ABD BAC ∠+∠+∠=, 90FAC ABD BAC ∴∠+∠+∠=,AF BD ∴⊥.(2)成立,证明过程同(1).【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掌握,注意根据旋转图形的不变性进行解 题.【习题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B .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C .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难度】★ 【答案】D【解析】A 错,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B 错,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C 错,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D 对.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的理解.随堂检测ABC D E F【习题2】 如图,△ABD ≌△CDB ,且AB 、CD 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BD 和△CDB 的面积相等 B .△ABD 和△CDB 的周长相等C .∠A +∠ABD =∠C +∠CBD D .AD ∥BC ,且AD =BC 【难度】★ 【答案】C【解析】C 错,正确答案是∠A +∠ABD =∠C +∠CDB ,A ,B ,D 均对. 【总结】主要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的理解.【习题3】 如图,折叠长方形ABCD ,使顶点D 与BC 边上的N 点重合,如果AD =7厘米,DM =5厘米,∠DAM =390,则AN =______厘米,NM =___________厘米,∠NAB =_______. 【难度】★【答案】7;5;12°.【解析】由翻折的性质,可得:ADM ANM ≅, 则7AN AD ==厘米,5MN DM ==厘米,39MAN MAD ∠=∠=, 故9023912NAB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翻折性质与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习题4】 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难度】★ 【答案】D【解析】∵AC AD =,PC PD =,OP OP =,(..)DCP ODP S S S ∴≅【总结】根据画图考察学生对画图过程中不变性的理解和掌握.A BCDA BC DM NABCDPO【习题5】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1)若AC//DB,且AC=DB,则△ACE≌△BDF,根据_________;(2)若AC//DB,且AE=BF,则△ACE≌△BDF,根据_________;(3)若AE=BF,且CE=DF,则△ACE≌△BDF,根据_________;(4)若AC=BD,AE=BF,CE=DF.则△ACE≌△BDF,根据_________.【难度】★★【答案】(1)A.A.S;(2)A.S.A;(3)S.A.S;(4)S.S.S.【解析】//AC BD,A B∴∠=∠,C D∠=∠,则(1)、(2)、(3)、(4)分别得证.【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熟练掌握.【习题6】如图,已知△ABC≌△ADE, ∠CAD=150,∠DFB=900,∠B=250.求∠E和∠DGB的度数.【难度】★★【答案】105E∠=︒,65DEG∠=︒.【解析】AD BG⊥,90AFB∴∠=︒(垂直的意义)15DAC∠=︒,75FCA∴∠=︒(互余的意义)105ACB∴∠=︒(邻补角的意义)ACB AED≅,105E ACB∴∠=∠=︒,25B D∠=∠=︒902565DGB∴∠=︒-︒=︒(互余的意义)【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并且对邻补角和互余等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并应用.【习题7】如图:A、E、F、C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E=CF,过E、F分别作BE⊥AC、DF⊥AC,且AB∥CD,AB=CD.试说明:BD平分EF.【难度】★★【答案】见解析.【解析】//AB CD,A C∴∠=∠,ABD CDB∠=∠在ABG和CDG中,ABD CDBAB CDA C∠=∠⎧⎪=⎨⎪∠=∠⎩,()ABG CGD ASA∴≅,AG CG∴=,AE CF=,EG GF∴=,BD∴平分EF.【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及运用.ABCEDFA BCDEFGABDE FG【习题8】 如图所示,△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若∠B =40°,∠C =30°,(1)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旋转后的△AB 'C '的顶点C '与原三角形的顶点B 和A 在同一直线上?(原△ABC 是指开始位置)(2)再继续旋转多少度时,点C 、A 、C '在同一直线上? 【难度】★★【答案】(1)110︒;(2)70︒.【解析】(1)1803040110CAB ∠=︒-︒-︒=︒; (2)18011070︒-︒=︒.【总结】考察学生对旋转的理解,注意旋转过程中的不变性.【习题9】 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AB 边上的点D 作DG ∥BC ,交AC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DE =DB ,连结AE 、CD . 试说明:△AGE ≌△DAC .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C ∴==,60BAC ACB B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DG BC ,60ADG B ∴∠=∠=°,60AGD ACB ∠=∠=°, ADG AGD ∴∠=∠.ED DB =,又DG AD =, DE DG DB AD ∴+=+,即AB EG =.AB AC =,AC EG ∴=.在ADG 和ADC 中,AG ADAGE DAC EG AC =⎧⎪∠=∠⎨⎪=⎩,(..)AGE DAC S A S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掌握和应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综合运用.ABCDE FG【习题10】 在∠O 的两边上分别取点A 、D 和B 、C ,连接AC 、BD 相交于P .(1)若∠A =∠B ,P A =PB ,试说明OA =OB 的理由; (2)若OA =OB ,P A =PB ,试说明PC =PD 的理由. 【难度】★★★ 【答案】见解析.【解析】(1)在ADP 和BCP 中,A BPA PBDPA CPB ∠=∠⎧⎪=⎨⎪∠=∠⎩, (..)ADP BCP A S A ∴≅,DP CP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P BP =, AC BD ∴=(等式性质). 在OAC 和ODB 中,O OA B AC BD ∠=∠⎧⎪∠=∠⎨⎪=⎩,(..)AOC BOD A A S ∴≅,AO BO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连接OP在AOP 和BOP 中,OA OBPA PB OP OP =⎧⎪=⎨⎪=⎩,(..)AOP BOP S S S ∴≅,A B ∴∠=∠,AP = BP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在ADP 和PCB 中,A BAP PB APD CPB ∠=∠⎧⎪=⎨⎪∠=∠⎩(..)ADP PCB A S A ∴≅,PC P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多次全等的综合运用.ABCDP OABCDP O【习题11】 如图,△ABC 、△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绕着顶点A 旋转后位置如下:(1) 当C 、A 、D 在同一直线上,说明CE 与BD 有何关系?为什么?(2) 当△ADE 再继续旋转到(2)、(3)、(4)的位置后,CE 与BD 又有何关系. 【难度】★★★【答案】(1)CE BD =,CE BD ⊥;(2)CE BD =,CE BD ⊥.【解析】(1)证明:△ABC 、△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AE ∴=,AC AB =,90BAD CAB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在ADB 和AEC 中,AD AEDAE CAE AB AC =⎧⎪∠=∠⎨⎪=⎩,(..)ADB AEC S A S ∴≅,CE BD ∴=,ACE AB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90ACE BCE CBE ∠+∠+∠=, 90ABD BCE CBE ∴∠+∠+∠=,CE BD ∴⊥.(2)CE BD =,CE BD ⊥,证明过程同上.【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注意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作业1】 如图,△ABC ≌△ABD ,C 和D 是对应顶点,若AB =6cm ,AC =5cm ,BC =4cm ,则AD 的长为_________cm . 【难度】★ 【答案】5【解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5AD AC ==.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课后作业A BCDE(1)(2)ABDCE(3) (4)AB CE DABCDE ABCD【作业2】 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 ===,,;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 ④AB DE AC DF B E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难度】★ 【答案】C【解析】(1)S.S.S ;(2)S.A.S ;(3)A.S.A ;(4)S.S.A 不符合,所以正确答案 是(1)、(2)、(3),故选C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掌握.【作业3】 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两边和夹角B .已知两角和夹边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D .已知三边 【难度】★ 【答案】C【解析】边边角不能作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作业4】 已知△ABC ≌△DEF ,若△ABC 的周长为32,AB =8,BC =12,DE =_______,DF =_______,EF = _______. 【难度】★★ 【答案】8;12;12. 【解析】△ABC ≌△DEF ,8DE AB ∴==,3212812DF AC ==--=,12EF BC ==.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ABCDEF【作业5】 如图△ACE ≌△DBF ,AE =DF ,CE =BF ,AD =8,BC =2.(1)求AC 的长度;(2)说明CE ∥BF 的理由. 【难度】★★【答案】(1)5;(2)见解析. 【解析】(1)△ACE ≌△DBF ,AC B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B BC CD BC ∴+=+(等式性质),即AB CD =. 8AD =,2BC =,3AB CD ∴==, 5AC ∴=;(2)△ACE ≌△DBFECA DB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E B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掌握及运用.【作业6】 如图,已知△ABC ≌△AED ,AE =AB ,AD =AC ,∠D -∠E =200,∠BAC =600,求∠C 的度数. 【难度】★★ 【答案】70︒.【解析】设E x ∠=,20D x ∠=+,△ABC ≌△AED , 60BAC EAD ∴∠=∠=︒,C D ∠=∠2060180x x ∴+++=︒,50x ∴=,70D ∴∠=︒, 70C ∴∠=︒.【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利用设未知数解题.【作业7】 如图,△DAC 和△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C 在线段AB 上,AE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 、N ,有如下结论①△ACE ≌△DCB ;②CM =CN ;③AC =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证明正确的结论. 【难度】★★ 【答案】①和②正确.【解析】①△DAC 和△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 ∴AC DC =,BC EC =,60ACD BCE ∠=∠=︒, ACE DCB ∴∠=∠.在ACE 和DCB 中,AC CD ACE DCB EC BC =⎧⎪∠=∠⎨⎪=⎩, (..)ACE DCB S A S ∴≅;ABCDA BCD EMNABCDEF(2)ACE DCB≅,CAE C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60ACD BCE∠=∠=︒,60DCE ACD∴∠=∠=︒.在ACM和DCN中,AC DCACD DCECAE BDC=⎧⎪∠=∠⎨⎪∠=∠⎩,ACM DCN∴≅(A.A.S)CM CN∴=(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运用.【作业8】如图,AD⊥AB,AC⊥AE,且AD=AB,AC=AE.试说明:DC=BE,DC⊥BE.【难度】★★【答案】见解析.【解析】AD⊥AB,AC⊥AE,90DAB EAC∴∠=∠=︒(垂直的意义)DAC BAE∴∠=∠(等式性质)在DAC和BAE中,AD ABDAC BAEAC AE=⎧⎪∠=∠⎨⎪=⎩,(..)DAC ABE S A S∴≅DC BE∴=,B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设BE与DC交于点F,DGA BGC∠=∠,90D DGA∠+∠=,90B BGC∴∠+∠=,90BFG∴∠=︒,DC BE∴⊥(垂直的意义).【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综合运用,注意归纳总结证明垂直的方法.ABCDEFGE【作业9】 如图,已知AE =CF ,∠DAF =∠BCE ,AD =CB . (1)问△ADF 与△CBE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如果将△BEC 沿CA 边方向平行移动,可有图中3幅图,如上面的条件不变, 结论仍成立吗?请选择一幅图说明理由. 【难度】★★ 【答案】(1)全等; (2)成立,全等. 【解析】(1)AE CF =,AE EF CF EF ∴-=-,即AF CE =(等式性质).在ADF 和BCE 中,AF CEA C AD BC =⎧⎪∠=∠⎨⎪=⎩, (..)ADF BCE S A S ∴≅;(2)成立,证明过如(1).【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运用.【作业10】 如图,以△ABC 的边AB 、AC 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 ,BE与CD 相交于点F .(1)请说明△ABE ≌△ADC 的理由; (2)求∠1的度数. 【难度】★★★【答案】(1)见解析;(2)1120∠=︒.【解析】(1)证明:在等边△ABD 和等边△ACE 中,AD AB =,AC AE =,60DAB CAE ∠=∠=︒,DAB BAC CAE BAC ∴∠+∠=∠+∠, DAC BAE ∠=∠即.在ABE 和DAC 中,AD ABDAC BAE AC AE =⎧⎪∠=∠⎨⎪=⎩, ∴(..)ABE ADC S A S ≅;(2)ABE ADC ≅, DCA BEA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DCE BEC ∠=∠+∠, 又DCA BEA ∠=∠ 1ACE AEB BEC ∴∠=∠+∠+∠6060120=︒+︒=︒.【总结】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注意利用外 角进行适当的转化,把未知的角度转化为和题目有关的已知角,从而进行解题.ABCD EF A BCD E FAB CDEFC (A )BD。
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一(同步)
一、全等的概念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全等多边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就是全等多边形.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如下图,两个全等的五边形,记作:五边形ABCDE ≌五边形'''''A B C D E . 这里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A'B'C'D'E'EDCBA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表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能够相互重合的顶点、边、角分别叫作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全等符号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知识讲解二、全等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边角边定理(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角边角定理(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 角角边定理(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而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倍长中线、截长补短等方法。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精选练习题(分SSS、SAS、AAS、ASA、HL分专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1、如图 1, AB=AD , CB=CD ,∠ B=30 °,∠ BAD=46 °,则∠ ACD 的度数是 ()A.120 °B.125 °C.127°D.104 °2、如图 2,线段 AD 与 BC 交于点 O,且 AC=BD , AD=BC , ? 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 ABC ≌△ BADB. ∠ CAB= ∠ DBAC.OB=OCD.∠ C= ∠D3、在△ ABC 和△ A 1B 1C1中,已知 AB=A 1B 1, BC=B 1C1,则补充条件 ____________,可得到△ ABC ≌△A 1B1C1.4、如图 3,AB=CD ,BF=DE ,E、F 是 AC 上两点,且AE=CF .欲证∠ B= ∠ 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 ,再用“ SSS”证明 ______≌ 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已知AB=CD ,AC=BD ,求证:∠ A= ∠ D.6、如图, AC 与 BD 交于点 O, AD=CB ,E、F 是 BD 上两点,且AE=CF ,DE=BF. 请推导下列结论:⑴∠ D=∠B ;⑵ AE ∥CF.7、已知如图,A 、 E、F、 C 四点共线, BF=DE , 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DEC ≌△ BFA ;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 DE∥ 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1、如图1, AB ∥ CD , AB=CD, BE=DF ,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A.3B.4C.5D.62、如图2, AB=AC,AD=AE,欲证△ABD≌△ ACE ,可补充条件()A. ∠ 1= ∠23、如图 3, AD=BCA.AB ∥ CDB.∠ B= ∠ C,要得到△ ABDB.AD ∥ BCC.∠ D= ∠ ED. ∠BAE= ∠CAD 和△CDB 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C.∠A=∠ C D. ∠ABC= ∠ CDA)4、如图 4, AB 与 CD 交于点 O, OA=OC , OD=OB ,∠ AOD=________ , ? 根据 _________可得到△ AOD≌△ 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 .5、如图 5,已知△ ABC 中, AB=AC , AD 平分∠ BAC ,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 AD 平分∠ BAC ,∴∠ ________=∠ 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在△ ABD 和△ ACD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D≌△ ACD(ABD)≌△ ACD的理由.6、如图 6,已知 AB=AD , AC=AE ,∠ 1= ∠ 2,求证∠ ADE= ∠ B.7、如图,已知AB=AD ,若 AC 平分∠ BAD ,问 AC 是否平分∠ BCD ?为什么?BA CD8、如图,在△ABC 和△ DEF 中, B 、 E、 F、 C,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 4 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 3 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AB=DE ;② AC=DF ;③∠ ABC= ∠ DEF ;④ BE=CF.9、如图⑴, AB ⊥ BD , DE⊥ BD ,点 C 是 BD 上一点,且BC=DE , CD=AB .⑴试判断AC 与 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如图⑵,若把△CDE 沿直线 BD 向左平移,使△CDE 的顶点 C 与 B 重合,此时第⑴问中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AC与BE全等三角形(三) AAS和 ASA【知识要点】1.角边角定理( ASA):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角角边定理( 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例 1.如图, AB∥ CD, AE=CF,求证: AB=CDD FC O例 2.如图,已知: AD=AE,ACD ABE ,求证:BD=CE.AE BAD E例 3.如图,已知:CD . BAC ABD ,求证:OC=OD.B CD COA B例 4.如图已知: AB=CD,AD=BC,O是 BD中点,过 O点的直线分别交DA和 BC的延长线于E,F. 求证: AE=CF.FDCOAB例 5.如图,已知123 ,AB=AD.求证:BC=DE.EA2E1OB D 3C例6.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中, AB=DC,AD=BC,点 F 在 AD 上,点 E 在 BC上, AF=CE, EF 的对角线 BD 交于 O,请问 O点有何特征?A F DOB EC【经典练习】1. △ ABC和△A B C中,A A' , BC B C ,C C 则△ABC与△ A B C.2.如图,点 C,F 在 BE上,12, BC EF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FE,补充的条件是.A DB 12EC F3.在△ ABC和△A B C中,下列条件能判断△ABC和△A B C全等的个数有()① A AB B , BC B C② AA , B B , AC A C③ A AB B , AC B C④ AA , B B , AB A CA .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4.如图,已知 MB=ND,MBA NDC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是△ABM≌△CDN的是()A.M NB. AB=CD M NC. AM=CND. AM∥ CN5.如图 2 所示,∠E=∠ F=90°,∠ B=∠ 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 1=∠2② BE=CF③△ ACN≌△ ABM④ CD=DN A C B 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 。
中考数学复习之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过关与基础练习题
21.三角形全等➢知识过关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相等,________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一般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直角三角形还有___________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______相等.(2)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________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考点分类考点1探究三角形的全等条件例1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AD=DC B.∠BAD=∠CAE C.AB=AE D.∠ABC=∠AED 考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2如图,∠1=∠2,AB=AE,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AED.考点3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例3如图所示,已知△ABD≌△CFD,AD⊥BC于D.(1)求证:CE⊥AB;(2)已知BC=7,AD=5,求AF的长.➢真题演练1.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AD=DC B.∠BAD=∠CAE C.AB=AE D.∠ABC=∠AED 2.如图,△ABC≌△DEC,点E在线段AB上,∠B=75°,则∠BCE的度数为()A.30°B.35°C.40°D.45°3.如图,N,C,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N,B,M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ABC中,∠A:∠ABC:∠ACB=3:5:10,又△MNC≌△ABC,则∠BCM的度数等于()A.10°B.20°C.30°D.40°4.如图,在△ABC中,∠BCA=90°,CA=CB,AD为边BC边上的中线,CG⊥AD于G,交AB于F,过点B作BC的垂线交CG于点E.有下列结论:①△ADC≌△CEB;②DF =EF;③F为EG的中点;④∠ADC=∠BDF;⑤G为CF的中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A.4B.3C.2D.15.如图,在△ABC和△ADE中,∠BAC=∠DAE=90°,AB=AC,AD=AE,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BD≌△ACE B.∠ACE+∠DBC=45°C.BD⊥CE D.∠BAE+∠CAD=200°6.如图,△ABC,△CDE是等边三角形,C为线段AE上一点,则以下五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有()个.①△CEB≌△CDA②AD=BE③∠AOE=120°④CM=CN⑤OC平分∠BCDA.2B.3C.4D.57.如图,已知:AC=BC,DC=EC,∠ACB=∠ECD=90°,现有下列结论:①△BDC≌△AEC;②若∠EBD=38°,则∠AEB=128°;③BD=AE;④AE所在的直线⊥BD.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钝角三角形外部.()A.2个B.3个C.4个D.5个9.△ABC中,AB=AC=12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为v厘米/秒,则当△BPD与△CQP全等时,v为厘米/秒.10.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F,E分别是AB,BC上的一动点,且AF=BE,连结CF,AE交于点H,连接BH.给出下列四个结论:△△AHF=60°;△若BH=HC,则AE平分△BAC;△S四边形BEHF>S△AHC;△若BH△CF,则CH=2HA.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1.如图,已知△ABF≌△CDE.(1)若∠B=40°,∠DCF=30°,求∠EFC的度数;(2)若BD=10,EF=4,求BF的长.12.如图,线段AD、BE相交于点C,且△ABC≌△DEC,点M、N分别为线段AC、CD的中点.求证:(1)ME=BN;(2)ME∥BN.➢课后作业1.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点E不与A,B重合),给出以下五个结论中正确的有()①△PF A≌△PEB;②EF=AP;③△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S四边形AEPF=12S△ABC.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BAC=∠DAF=90°,AB=AC,AD=AF,点D,E为BC边上的两点,且∠DAE=45°,连接EF,BF,下列结论:①△AED≌△AEF;②BF=CD;③BE+DC>DE;④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30°,如图,连接AC,BD交于点M,AC与OD相交于E,BD与OA相交于F,连接OM.则下列结论中:①AC=BD;②∠AMB=30°;③△OEM≌△OFM;④MO平分∠BMC.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已知:如图,△ABC中,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DC=∠AED;③AE=AD=EC;④S四边形ABCE=BF×E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5.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EF=EC;④AE=EC;⑤若AF=2,则DE=4.其中正确的有()个.A.①②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③⑤6.如图,在△ABC中,AC=BC,∠ACB=90°,M是AB边上的中点,点D、E分别是AC、BC边上的动点,DE与CM相交于点F且∠DME=90°.则下列5个结论:(1)图中共有两对全等三角形;(2)△DEM是等腰三角形;(3)∠CDM=∠CFE;(4)AD+BE =AC;(5)四边形CDME的面积发生改变.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A.2B.3C.4D.57.如图,B、C(O),E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B=∠E=90°,AB=CE,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OEF(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8.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AD=11,DE=7,则BE的长为.9.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D是△ABC外的一点,∠AOB=110°,∠BOC=α,△BOC≌△ADC,∠OCD=60°,连接OD.(1)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0.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BC边、AB边上的点,且BE=CD,连接AD、CE交于点F,过A作AH⊥CE于H.(1)如图1,求证:∠BCE=∠CAD;(2)如图2,过点B作BG⊥AD于G.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1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AE⊥CE,BF⊥CE于点F.(1)求证:△AEC≌△CFB;(2)若AE=5,EF=7,求AB的长.12.如图,在等边△ABC的边AC,BC上各取一点D,E,使AD=CE,AE,BD相交于点O.(1)求证:△ABD≌△CAE;(2)求∠BOE的度数.13.如图:AB=AC,AD=AE,∠CAB=∠EAD,F为BD和CE的交点.(1)求证:BD=CE;(2)连接AF,求证:AF平分∠BFE.14.如图,△ABC和△CDE均为等边三角形,且A,D,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1)求证:BE=AD;(2)若∠DBE=90°,求证:AD=12 DE.15.如图,△AC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BD分别与AE、AC相交于点M、N.(1)证明:BD=AE;(2)求∠AMN的度数.➢冲击A+如图1,半径为3的⊙O中任作一个圆内接△ABC,D为劣弧AC上一动点,连接DA,DB,DC且DB,AC相交于点E.(1)求证:△ADE∽△BCE;(2)如图2,当BD过圆心O时,有DE=1,∠AEB=60°,求此时AC的长;(3)如图3,当D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过E作直线垂直于BC,垂足为F,与AD边交于点G,恰有AG=EG,若AB+CD=8,且CD<AB,求此时CD的长.。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及答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等的对应边长和对应角度的两个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全等三角形有着重要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提供一些习题及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对应边长相等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B = DE, BC = EF, AC = DF。
2. 对应角度相等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度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 = ∠D, ∠B = ∠E, ∠C = ∠F。
3. 边角相等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B = DE, ∠A = ∠D, ∠C = ∠F。
4. 斜边和一角相等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一边与一角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C≌∆DEF,则AC = DF, ∠A = ∠D。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SS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 = DE, BC = EF, AC = DF,则∆ABC≌∆DEF。
2. S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和夹角,以及另一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B = DE, ∠A = ∠D, AC = DF,则∆ABC≌∆DEF。
3. AS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夹角和一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 = ∠D, ∠B = ∠E, AC = DF,则∆ABC≌∆DEF。
4. RHS判定法: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分别相等,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即若AC = DF, ∠A = ∠D,则∆ABC≌∆DEF。
三、习题及答案1. 已知∆ABC和∆DEF,且AB = DE, ∠A = ∠D, BC = EF。
证明∠B = ∠E, AC = DF。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题asa-aas-hl
全等三角形判定练习(ASA、AAS、HL) 判定定理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在△ABC和△DFE中∠A=∠D (已知)AB=DE(已知)∠B=∠E(已知)∴△ABC≌△DEF(ASA)判定定理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在△ABC和△DFE中∠A=∠D ,∠C=∠FAB=DE∴△ABC≌△DFE(AAS)判定定理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在Rt△ABC和Rt△A′B′C′中AB=AB (直角边)BC = B′C′(斜边)∴Rt△ABC≌Rt△A′B′C′(HL)1 如图,∠E=∠B,∠1=∠2,EC=BC,求证:DE=AB。
2 已知:如图点C是AB的中点,CD∥BE,且∠D=∠E.求证:. CD=BE3 如图,DC=BC,∠B=∠D=90°,求证:AB=AD.ACB ED4 如图,AC⊥OB,BD⊥OA,AC与BD交于E点(1)如果OC=OD,求证:∠A=∠B。
(2)如果∠A=∠B ,OC=OD,求证:AC=BD。
(3)如果AO=BO,OC=OD,求证:∠A=∠B。
OBACDE5 如图.已知AC∥DF,且BE=CF、(1)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你添加的条件是;..(2)添加条件后,证明△ABC≌△DEF.6 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ED成立,并给出证明.供选择的三个条件(请从其中选择一个):①AB=ED;②BC=EF;③∠ACB=∠DFE.7 如图,∠A=∠D,AB=CD,则△≌△,请证明8如图,O为AC中点,AB∥CD,证明AB=CDDOC BAAB EFC9 在ABC △中,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 FE =,AE CE =,AB 与CF 有什么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10 已知:如图∠B=∠E=90°AC=DF FB=EC ,证明:AB=DEAD BCFE11如图,已知AB=AC,AD=AE,BE与CD相交于O,证明:(1)ΔABE≌ΔACD(2)ΔDOB≌ΔEOC (3)ΔDBC≌ΔECB12 正方形ABCD 中, F 分别是AB 和AD 上的点,已知CE ⊥BF ,垂足为M ,证明BE=AFDMFEA。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常考典型例题及练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知识点复习: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在△ABC和△DEF中②: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在△ABC和△DEF中③“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④“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⑤“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 )在△ABC 和△DEF 中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边与三个角,你是否想到这样一问题了:除了上述四种识别法,还有其他的三角形全等识别法吗?比如说“SSA ”、“AAA ”能成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吗?二、常考典型例题分析第一部分:基础巩固1.下列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C.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三边对应相等2.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A.∠B=∠C B.AD=AE C.BD=CE D.BE=CD3.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4.如图,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CF,∠A=∠D,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A.AB=DE B.DF∥AC C.∠E=∠ABC D.AB∥DE5.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6.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OC,作法用得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SAS B.SSS C.ASA D.HL第二部分:考点讲解考点1:利用“SAS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1.如图,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BC ,且AE ∥BC .求证:△AEF ≌△BCD .2.如图,AB=AC ,AD=AE ,∠BAC=∠DAE .求证:△ABD ≌△ACE .考点2:利用“SAS ”的判定方法解与全等三角形性质有关的综合问题3.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 ,AB ∥DE ,且AB=DE ,求证:FEC CBF ∠=∠考点3:利用“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4.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 、B 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 、B 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接BC 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考点4:利用“ASA”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5.如图,已知AB=AD,∠B=∠D,∠1=∠2,求证:△AEC≌△ADE.6.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和BD相交于点O.求证:△AEC≌△BED;考点6:利用“ASA”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7.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考点7: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8.如图,A、D、B、E四点顺次在同一条直线上,AC=DF,BC=EF,AD=BE,求证:△ABC≌△EDF.考点8: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或角)相等9.如图,AE=DF,AC=DB,CE=BF.求证:∠A=∠D.考点9:利用“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10.如图,在△ABC中,AB=AC,BD⊥AC,CE⊥AB,求证:△ABD≌△ACE.考点10:利用“AAS”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证边相等11.(2017秋•娄星区期末)已知:如图所示,△ABC中,∠ABC=45°,高AE与高BD交于点M,BE=4,EM=3.(1)求证:BM=AC;(2)求△ABC的面积.考点11:利用“HL”证明两三角形全等1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同步练习题
2.5全等三角形第6课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1.小明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如图①②③,他想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你认为应带()A.①B.②C.③D.①和②2.如图,△ABD≌△CDB,且AB,CD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 D.A D∥BC,且AD=BC3.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EDC≌△ABC,得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 ≌△ABC最恰当的理由是()A.边角边B.角边角C.边边边D.边边角4.野营活动中,小明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的铁皮代替锅,烙一块与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把饼翻身,这块饼能正好落在“锅”中.小丽有四张三角形的铁皮(如图所示),她想选择其中的一张铁皮代替锅,烙一块与所选铁皮形状、大小相同的饼,烙好一面后,将饼切一刀,然后将两小块都翻身,饼也能正好落在“锅”中.她的选择最多有()A.1种B.2种C.3种D.4种5.(2013秋•吉首市校级期末)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能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S AS B.A SA C.S SS D.A AS1.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若∠CBA=32°,则∠FED= 度,∠EFD=度.2.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ED=FD=a,EH=b,则四边形风筝的周长是.3.如图,矩形框架两侧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DF的长相等,∠ABC=26°,那么∠DEF= 度.4.如图,在东西走向的铁路上有A、B两站(视为直线上的两点)相距36千米,在A、B的正北分别有C、D两个蔬菜基地,其中C到A站的距离为24千米,D到B站的距离为12千米,现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蔬菜加工厂E,使蔬菜基地C、D到E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千米的地方.5.如图所示,两条笔直的公路l1、l2相交于点O,村庄C的村民在公路的旁边建三个加工厂A、B、D,已知AD=AB=6km,CD=CB=5km,村庄C到公路l1的距离为4km,则村庄C到公路l2的距离是km.6.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BC和EF,滑梯BC的高度AC等于滑梯EF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DF,则∠ABC+∠DFE= 度.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与三角形、四边形的综合1.(雅安中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5 B.7 C.5或7 D.102.(广安中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9C.13 D.12或93.(罗田县期中)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 +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 B.12 C.16或12 D.244.(烟台中考)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A.9 B.10C.9或10 D.8或105.(齐齐哈尔中考)△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8x +15=0的根,则△ABC的周长是.6.(西宁中考)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2x2-16x+m=0(0<m≤32)的两根,则矩形的周长为.【方法8】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 +k2+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5,求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易错4】◆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综合8.(泸州中考)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b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kx +b 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9.(安顺中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 )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10.(葫芦岛中考)已知k 、b 是一元二次方程(2x +1)(3x -1)=0的两个根,且k >b ,则函数y =kx +b 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1.(广元中考)从3,0,-1,-2,-3这五个数中抽取一个数,作为函数y =(5-m 2)x 和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mx +1=0中m 的值.若恰好使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使方程有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m 的值是 .12.(甘孜州中考)若函数y =-kx +2k +2与y =k x(k ≠0)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类型三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根式的综合13.(达州中考)方程(m -2)x 2-3-mx +14=0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m >52B .m ≤52且m ≠2 C .m ≥3 D .m ≤3且m ≠214.(包头中考)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1.B 2.A 3.A 4.B 5.86.16 解析: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 、y ,根据题意得x +y =8,所以矩形的周长为2(x +y)=16.7.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2k -1)2-4(k 2+3)>0,即-4k -11>0,∴k<-114,令其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x 1+x 2=1-2k ,x 1·x 2=k 2+3,∵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且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x 21+x 22=52,∴(x 1+x 2)2-2x 1·x 2=25,∴(1-2k)2-2(k 2+3)=25,∴k 2-2k -15=0,∴k 1=5,k 2=-3,∵k<-114,∴k =-3, ∴把k =-3代入原方程得到x 2-7x +12=0,解得x 1=3,x 2=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8.B9.D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Δ<0,∴Δ=4-4×1×(-m)=4+4m <0,∴m <-1,∴m +1<1-1,即m +1<0,m -1<-1-1,即m -1<-2,∴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10.B 11.-2 12.k>-12且k≠013.B 14.k≥1。
2023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回顾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回顾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回顾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一旦确定,这三角形就固定了,这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大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他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高线相等,角平分线也相等;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均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边边边(SSS):三条边分别对应性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边角边(SAS):两边及其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角边角(ASA):两角及其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角角边(AAS):两角及其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直角三角形判定(HL):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其中任意一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已知:如图,∠1=∠2,∠3=∠4.求证:AB=AD.【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出∠ACB=∠ACD,利用ASA证明△ACB≌△A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解答】证明:∵∠3=∠4,∴∠ACB=∠ACD,在△ACB和△ACD中,,∴△ACB≌△ACD(ASA),∴AB=AD.2.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E分别在腰AC,AB上,且BE=CD,连接BD,CE.求证:BD=CE.【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BC=∠DCB,进而利用SAS证明△EBC与△DCB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证明:∵△ABC∴∠EBC=∠DCB,在△EBC与△DCB中,,∴△EBC≌△DCB(SAS),∴BD=CE.3.如图1是小军制作的燕子风筝,燕子风筝的骨架图如图2所示,AB=AE,AC=AD,∠BAD=∠EAC,∠C=50°,求∠D的大小.【分析】由∠BAD=∠EAC可得∠BAC=∠EAD,根据SAS可证△BAC≌△EA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BAD=∠EAC,∴∠BAD+∠CAD=∠EAC+∠CAD,即∠BAC=∠EAD,在△BAC与△EAD中,,∴△BAC≌△EAD(SAS),∴∠D=∠C=50°.4.如图,AC平分∠BAD,CB⊥AB,CD⊥AD,垂足分别为B,D.(1)求证:△ABC≌△ADC;(2)若AB=4,CD=3,求四边形的面积.【分析】(1)由AC平分∠BAD,得∠BAC=∠DAC,根据CB⊥AB,CD⊥AD,得∠B=90°=∠D,用AAS 可得△ABC≌△ADC;(2)由(1)△ABC≌△ADC,得BC=CD=3,S△ABC=S△ADC,求出S△ABC=AB•BC=6,即可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解答】(1)证明:∵AC平分∠BAD,∴∠BAC=∠DAC,∵CB⊥AB,CD⊥AD,∴∠B=90°=∠D,在△ABC和△ADC中,,∴△ABC≌△ADC(AAS);(2)解:由(1)知:△ABC≌△ADC,∴BC=CD=3,S△ABC=S△ADC,∴S△ABC=AB•BC=×4×3=6,∴S△ADC=6,∴S四边形ABCD=S△ABC+S△ADC=12,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CD=AB,DE∥AB,∠DCE=∠A.求证:DE=B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EDC=∠B,再利用ASA证明△CDE≌△ABC,可得结论.【解答】证明:∵DE∥AB,∴∠EDC=∠B,在△CDE和△ABC中,,∴△CDE≌△ABC(ASA),∴DE=BC.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M为AB边上任意一点,延长BC至点N,使CN=AM,连接MN交AC于点P,MH⊥AC于点H.(1)求证:MP=NP;(2)若AB=a,求线段PH的长(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分析】(1)过点M作MQ∥BC,交AC于点Q,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MQ=∠AQM=∠A=60°,可得△AMQ是等边三角形,易证△QMP≌△CNP(AAS),即可得证;(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H=H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QP=PC,即可表示出HP的长.【解答】(1)证明:过点M作MQ∥BC,交AC于点Q,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A=∠B=∠ACB=60°,∵MQ∥BC,∴∠AMQ=∠B=60°,∠AQM=∠ACB=60°,∠QMP=∠N,∴△AMQ是等边三角形,∴AM=QM,∵AM=CN,∴QM=CN,在△QMP和△CNP中,,∴△QMP≌△CNP(AAS),∴MP=NP;(2)解:∵△AMQ是等边三角形,且MH⊥AC,∴AH=HQ,∵△QMP≌△CNP,∴QP=CP,∴PH=HQ+QP=AC,∵AB=a,AB=AC,∴PH=a.7.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C=DF,②∠ABC =∠DEF,③∠ACB=∠DFE.(1)请在上述三个条件中选取一个条件,使得△ABC≌△DEF.你选取的条件为(填写序号)(只需选一个条件,多选不得分),你判定△ABC≌△DEF的依据是(填“SSS”或“SAS”或“ASA”或“AAS”);(2)利用(1)的结论△ABC≌△DEF.求证:AB∥DE.【分析】(1)根据SSS ABC≌△DEF,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DF,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解:在△ABC和△DEF中,,∴△ABC≌△DEF(SSS),∴在上述三个条件中选取一个条件,使得△ABC≌△DEF,选取的条件为①,判定△ABC≌△DEF的依据是SSS.故答案为:①,SSS;(答案不唯一).(2)证明:∵△ABC≌△DEF.∴∠A=∠EDF,∴AB∥DE.8.在△ABC中,∠ACB=90°,D为△ABC内一点,连接BD,DC,延长DC到点E,使得CE=DC.(1)如图1,延长BC到点F,使得CF=BC,连接AF,EF.若AF⊥EF,求证:BD⊥AF;(2)连接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CH,依题意补全图2.若AB2=AE2+BD2,用等式表示线段CD与CH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证明△BCD≌△FCE(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BC=∠EFC,证出BD∥EF,则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画出图形,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EF,由(1)可知BD∥EF,BD=EF,证出∠AEF=90°,得出∠DHE=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在△BCD和△FCE中,,∴△BCD≌△FCE(SAS),∴∠DBC=∠EFC,∴BD∥EF,∵AF⊥EF,∴BD⊥AF;(2)解:由题意补全图形如下:CD=CH.证明: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EF,∵AC⊥BF,BC=CF,∴AB=AF,由(1)可知BD∥EF,BD=EF,∵AB2=AE2+BD2,∴AF2=AE2+EF2,∴∠AEF=90°,∴AE⊥EF,∴BD⊥AE,∴∠DHE=90°,又∵CD=CE,∴CH=CD=CE.9.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且点D在线段BC上,连CE.(1)求证:△ABD≌△ACE;(2)若∠EAC=60°,求∠CED的度数.【分析】(1)可利用SAS证明结论;(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E=∠ABD,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CE=∠ABD=∠AED =45°,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AEC的度数,进而可求可求解【解答】(1)证明:∵∠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解:∵△ABD≌△ACE,∴∠ACE=∠ABD,∵△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E=∠ABD=∠AED=45°,∵∠EAC=60°,∴∠AEC=180°﹣∠ACE﹣∠EAC=180°﹣45°﹣60°=75°,∴∠CED=∠AEC﹣∠AED=75°﹣45°=30°.10.如图,在△ABC中(AB<BC),过点C作CD∥AB,在CD上截取CD=CB,CB上截取CE=AB,连接DE、DB.(1)求证:△ABC≌△ECD;(2)若∠A=90°,AB=3,BD=2,求△BCD的面积.【分析】(1)由CD∥AB得∠ABC=∠ECD,而CD=CB,CE=AB,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明△ABC≌△ECD;(2))由∠A=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证明∠BED=∠CED=∠A=90°,设BE=x,由BD2﹣BE2=CD2﹣EC2=DE2,列方程(2)2﹣x2=(3+x)2﹣32,解方程求得符合题意的x的值为2,则BC =5,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求出△BCD的面积.【解答】(1)证明:∵CD∥AB,CD=CB,CE=AB,∴∠ABC=∠ECD,在△ABC和△ECD中,,∴△ABC≌△ECD(SAS).(2)解:∵∠A=90°,∴∠CED=∠A=90°,∴∠BED=180°﹣∠CED=90°,设BE=x,∵EC=AB=3,BD=2,∴CD=BC=3+x,∵BD2﹣BE2=CD2﹣EC2=DE2,∴(2)2﹣x2=(3+x)2﹣32,整理得x2+3x﹣10=0,解得x1=2,x2=﹣5(不符合题意,舍去),∴BE=2,BC=3+2=5,∴DE===4,∴S△BCD=BC•DE=×5×4=10,∴△BCD的面积为10.11.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1,D是BC边上的一点,以AD为直角边作等腰Rt △ADE,其中∠DAE=90°,连接CE.(1)求证:△ABD≌△ACE;(2)若∠BAD=22.5°时,求BD的长.【分析】(1)由“SAS”可证△ACE;(2)由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的长,由角度关系可求∠ADC=67.5°=∠CAD,可得AC=CD =1,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BAC=90°=∠DAE,∴∠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解:∵∠BAC=90°,AB=AC=1,∴BC=,∠B=∠ACB=45°,∵∠BAD=22.5°,∴∠ADC=67.5°=∠CAD,∴AC=CD=1,∴BD=﹣1.12.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8,BC=x(0<x<8),将△ACB沿AC对折到△ACE的位置,AE和CD交于点F.(1)求证:△CEF≌△ADF;(2)求tan∠DAF的值(用含x的式子表示).【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D=90°,BC=A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C=CE,∠E=∠B =90°,等量代换得到∠E=∠D=90°,AD=CE,根据AA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2)设DF=a,则CF=8﹣a,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证明AF=CF=8﹣a,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DF的长,根据正切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B=∠D=90°,BC=A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C=CE,∠E=∠B=90°,∴∠E=∠D=90°,AD=CE,在△CEF与△ADF中,,∴△CEF≌△ADF(AAS);(2)解:设DF=a,则CF=8﹣a,∵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BC=x,∴∠DCA=∠BAC,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AC=∠BAC,∴∠DCA=∠EAC,∴AF=CF=8﹣a,在Rt△ADF中,∵AD2+DF2=AF2,∴x2+a2=(8﹣a)2,∴a=,∴tan∠DAF==.13.如图,△ABC和△DEF,点E,F在直线BC上,AB=DF,∠A=∠D,∠B=∠F.如图①,易证:BC+BE =BF.请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②,如图③,请猜想BC,BE,B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猜想结论;(2)请选择(1)中任意一种结论进行证明;(3)若AB=6,CE=2,∠F=60°,S△ABC=123,则BC=,BF=.【分析】(1)根据图形分别得出答案;(2)利用AAS证明△ABC≌△DFE,得BC=EF,再根据图形可得结论;(3)首先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H和AH的长,从而得出BC,再对点E的位置进行分类即可.【解答】解:(1)图②:BC+BE=BF,图③:BE﹣BC=BF;(2)图②:∵AB=DF,∠A=∠D,∠B=∠F,∴△ABC≌△DFE(ASA),∴BC=EF,∵BE=BC+CE,∴BC+BE=EF+BC+CE=BF;图③:∵AB=DF,∠A=∠D,∠B=∠F,∴△ABC≌△DFE(ASA),∴BC=EF,∵BE=BF+EF,∴BE﹣BC=BF+EF﹣BC=BF+BC﹣BC=BF;(3)当点E在BC上时,如图,作AH⊥BC于H,∵∠B=∠F=60°,∴∠BAH=30°,∴BH=3,∴AH=3,∵S△ABC=12,∴=12,∴BC=8,∵CE=2,∴BF=BE+EF=8﹣2+8=14;同理,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如图②,BF=BC+BE=8+10=18,故答案为:8,14或18.14.△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①的位置时,连接BD,CE并延长相交于点P(点P与点A重合),有P A+PB =PC(或P A+PC=PB)成立(不需证明);(2)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②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 A,猜想线段P A、PB、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 A,猜想线段P A、PB、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分析】(2)证明△ABD≌△ACE(SAS)和△BAF≌△CAP(SAS),得AF=AP,∠BAF=∠CAP,再证明△AFP是等边三角形,最后由线段的和可得结论;(3)如图③,在PC上截取CM=PB,连接AM,同理可得结论.【解答】解:(2)PB=P A+PC,理由如下:如图②,在BP上截取BF=PC,连接AF,∵△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C+∠CAD=∠CAD+∠DAE,即∠DAB=∠EAC,∴△ABD≌△ACE(SAS),∴∠ABD=∠ACE,∵AB=AC,BF=CP,∴△BAF≌△CAP(SAS),∴AF=AP,∠BAF=∠CAP,∴∠BAC=∠P AF=60°,∴△AFP是等边三角形,∴PF=P A,∴PB=BF+PF=PC+P A;(3)PC=P A+PB,理由如下:如图③,在PC上截取CM=PB,连接AM,同理得:△ABD≌△ACE(SAS),∴∠ABD=∠ACE,∵AB=AC,PB=CM,∴△AMC≌△APB(SAS),∴AM=AP,∠BAP=∠CAM,∴∠BAC=∠P AM=60°,∴△AMP是等边三角形,∴PM=P A,∴PC=PM+CM=P A+PB.15.【情境再现】甲、乙两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如图①放置,甲的直角顶点放在乙斜边上的高的垂足O处.将甲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到图②位置.按图②作出示意图,并连接AG,BH,如图③所示,AB交HO于E,AC 交OG于F,通过证明△OBE≌△OAF,可得OE=OF.请你证明:AG=BH.【迁移应用】延长GA分别交HO,HB所在直线于点P,D,如图④,猜想并证明DG与BH的位置关系.【拓展延伸】小亮将图②中的甲、乙换成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如图⑤,按图⑤作出示意图,并连接HB,AG,如图⑥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猜想并证明AG与BH的数量关系.【分析】【情境再现】由△OBE≌△OAF,得BE=AF,OE=OF,∠BEO=∠AFO,可证明△BHE≌△AGF (SAS),得BH=AG;【迁移应用】由△BHE≌△AGF,得∠BHE=∠AGF,可得∠AGF+∠GPO=90°,从而∠BHE+∠HPD=90°,∠HDP=90°,故DG⊥BH;【拓展延伸】设AB交OH于T,OG交AC于K,根据△ABC,△HOG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AO⊥BC,可得OB=AO,∠OBA=∠OAC=30°,∠BOT=90°﹣∠AOT=∠AOK,即得△BOT∽△AOK,有===,∠BTO=∠AKO,又OH=GO,可得==,故△BTH∽△AKG,即得==,BH=AG.【解答】【情境再现】证明:由阅读材料知△OBE≌△OAF,∴BE=AF,OE=OF,∠BEO=∠AFO,∴∠BEH=∠AFG,∵OH=OG,∴OH﹣OE=OG﹣OF,即EH=GF,在△BHE和△AGF中,,∴△BHE≌△AGF(SAS),∴BH=AG;【迁移应用】解:猜想:DG⊥BH;证明如下:由【情境再现】知:△BHE≌△AGF,∴∠BHE=∠AGF,∵∠HOG=90°,∴∠AGF+∠GPO=90°,∴∠BHE+∠GPO=90°,∵∠GPO=∠HPD,∴∠BHE+∠HPD=90°,∴∠HDP=90°,∴DG⊥BH;【拓展延伸】解:猜想:BH=AG,证明如下:设AB交OH于T,OG交AC于K,如图:由已知得:△ABC,△HOG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AO⊥BC,∴∠AOB=90°,∴OB=AO,∠OBA=∠OAC=30°,∠BOT=90°﹣∠AOT=∠AOK,∴△BOT∽△AOK,∴===,∠BTO=∠AKO,∴OT=OK,BT=AK,∠BTH=∠AKG,∵OH=GO,∴HT=OH﹣OT=GO﹣OK=(GO﹣OK)=KG,∴==,∴△BTH∽△AKG,∴==,∴BH=AG19。
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其判定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一.选择题:1. 在△ABC 和△A ’B ’C ’中, AB=A ’B ’, ∠B=∠B ’,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ABC ≌△A ’B ’C ’,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A .BC=B ’C ’ B .∠A=∠A ’ C .AC=A ’C ’D .∠C=∠C ’ 2.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角平分线所交成的角的度数是( ) A .45° B .135° C .45°或135° D .都不对3. 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40cm 和50cm ,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A .10cm 的木棒B .40cm 的木棒C .90cm 的木棒D .100cm 的木棒 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惟一画出三角形ABC 的是( ) A . A B =3,BC =4,AC =8; B.AB =4,BC =3,∠A =30;C.∠A =60,∠B =45,AB =4;D.∠C =90,AB =65.如图3,D ,E 分别是△ABC 的边BC ,AC 上的点,若∠B =∠C , ∠ADE =∠AED ,则( )A . 当∠B 为定值时,∠CDE 为定值 B . 当∠α为定值时,∠CDE 为定值C . 当∠β为定值时,∠CDE 为定值 D.当∠γ为定值时,∠CDE 为定值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2.如图,已知AB=CD ,AD=BC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 3. 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中,不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 三边对应相等(C)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D )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3.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 )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B ) 一锐角对应相等(C ) 两锐角对应相等 (D ) 斜边相等 4.已知△ABC ≌△DEF ,∠A=70°,∠E=30°,则∠F 的度数为 ( )(A ) 80° (B ) 70° (C ) 30° (D ) 100°5.对于下列各组条件,不能判定△ABC ≌△C B A '''的一组是 ( )A.∠A=∠A ′,∠B=∠B ′,AB=A ′B ′B.∠A=∠A ′,AB=A ′B ′,AC=A ′C ′C.∠A=∠A ′,AB=A ′B ′,BC=B ′C ′D.AB=A ′B ′,AC=A ′C ′,BC=B ′C ′ 6.如图,△ABC ≌△CDA ,并且AB=CD ,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DAC=∠BCA (B )AC=CA D (C )∠D=∠B (D )AC=BC 7.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C ,则在下列条件中,无法判定△ABE ≌△ACD 的是( ) (A )AD=AE (B )AB=AC (C )BE=CD (D )∠AEB=∠ADC二、填空题:6.三角形ABC 中,∠A 是∠B 的2倍,∠C 比∠A +∠B 还大12度,则这个三角形是__三角形. 7.以三条线段3、4、x -5为这组成三角形,则x 的取值为____.8.杜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门框变形常常需钉两根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数学原理是____.9.△ABC 中,∠A +∠B =∠C ,∠A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若CD =8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____cm . 10.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AB =12,AC =8,则边BC 的取值范围是____;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 三、解答题:B 图13-3 AB CD E11. 已知:如图13-4,AE=AC , AD=AB ,∠EAC=∠DAB ,求证:△EAD ≌△CAB .12. 如图13-5,△ACD 中,已知AB ⊥CD ,且BD>CB, △BCE 和△AB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王刚同学说有下列全等三角形:①△ABC ≌△DBE ;②△ACB ≌△ABD ;③△CBE ≌△BED ;④△ACE ≌△ADE .这些三角形真的全等吗?简要说明理由.13. 已知,如图13-6,D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 DF 交AC 于点E, DE=FE, FC ∥AB, 求证:AD=CF .14. 如图5-7,△ABC 的边BC 的中垂线DF 交△BAC 的外角平分线AD 于D, F 为垂足, DE ⊥AB 于E ,且AB>AC , 求证:BE -AC=AE .16.如图9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 =∠BDE .1、如图,已知AE =CE , BD ⊥AC .若 AD=5cm ,BC=3cm ,则CD+AB=2、如图,DO 垂直AC ,且AO=OC 交AB 于点D ,若AB=7cm ,BC=5cm , 则△BDC 的周长是7.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两边和夹角B .已知两角和夹边C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D .已知三边 9.三角形内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A BD CE图13-5 AF C DE 图13-6A B D FC A C B ED图13-4A B C D EF图9(第1题)A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C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1.如图的△BDC′是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得到的,图中(包括实线,虚线在内)共有全等三角形( )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12.如图,△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AD 、BE 、CF 交于点G ,则与∠EGC 互余的角是( ) A. ∠CGDB .∠FAGC. ∠ECGD. ∠FBG13.如图,已知点D 在AC 上,点B 在AE 上,△ABC≌△DBE,且∠BDA=∠A,若∠A∶∠C=5∶3,则∠DBC 等于( ) A .3O°B .25°C .20°D .15°14.△ABC 中,AB 大于AC ,P 是角平分线AD 上任意一点,设AB-AC=m,PB-PC=n,则m,n 的大小关系是( ) A . m 大于n B. m 小于n C. m 等于n D.无法确定23、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上,BP=AC ,点Q 在CE 上,CQ=AB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断(习题)例题示范例 1:已知:如图, C 为 AB 中点, CD=BE,CD∥BE.求证:△ ACD≌△ CBE.A【思路剖析】① 读题标明:DA CB EDCB E② 梳理思路:要证全等,需要三组条件,此中一定有一组边相等.由已知得, CD=BE;依据条件 C 为 AB 中点,得 AC=CB;这样已经有两组条件都是边,接下来看第三边或已知两边的夹角.由条件 CD∥BE,得∠ ACD=∠B.发现两边及其夹角相等,所以由SAS可证两三角形全等.【过程书写】先准备不可以直接用的两组条件,再书写全等模块.过程书写中需要注意字母对应.证明:如图∵C为 AB中点∴ AC=CB∵CD∥BE∴∠ ACD=∠B在△ ACD和△ CBE中AC= CB(已证)ACD= B (已证)CD = BE(已知)∴△ ACD≌△ CBE(SAS)稳固练习1.如图,△ ABC≌△ AED,有以下结论:①AC=AE;②∠ DAB=∠EAB;③ED=BC;④∠ EAB=∠DAC.此中正确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EA A1F EB C2BD C D第1 题图第2 题图2.如图, B, C, F,E 在同向来线上,∠ 1=∠2,BF=EC,要使△ABC≌△ DEF,还需要增添一组条件,这个条件能够是,原因是;这个条件也能够是,原因是;这个条件还能够是,原因是.3.如图, D 是线段 AB 的中点,∠ C=∠E,∠ B=∠A,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原因是.A C AGD FE CHB E B D第3 题图第4 题图4.如图, AB=AD,∠ BAE=∠DAC,要使△ ABC≌△ ADE,还需要增添一组条件,这个条件能够是,原因是;这个条件也能够是,原因是;这个条件还能够是,原因是.5.如图,将两根钢条 AA' ,BB' 的中点连在一同,使 AA' ,BB' 能够绕着中点O 自由旋转,这样就做成了一个丈量工具,A'B'的长等于内槽宽 AB.此中判断△ OAB≌△OA'B' 的原因是()A. SAS B.ASA C.SSS D.AASAAOB'B A'BC DFE第5 题图第6题图6.要丈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上取两点 C,D,使 CD=BC,再定出 BF 的垂线 DE,使 A,C,E 在一条直线上(如下图),能够说明△ EDC≌△ ABC,得ED=AB,所以测得 ED的长就是 AB 的长.判断△ EDC≌△ABC最适合的原因是()A. SAS B.ASA C.SSS D.AAA7.已知:如图, M 是AB 的中点,∠ 1=∠2,∠ C=∠D.求证:△ AMC≌△ BMD.C D【思路剖析】① 读题标明:② 梳理思路:要证全等,需要由已知得:依据条件所以,由【过程书写】证明:如图12A M B组条件,此中一定有一组相等.=,=.,得=.可证两三角形全等.8. 已知:如图,点 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BC=EF,AB∥DE,AB=DE.A求证:△ ABC≌△ DEF.【思路剖析】B F① 读题标明:② 梳理思路:要证全等,需要组条件,此中一定有一组由已知得:=,=依据条件,得=所以,由可证两三角形全等.【过程书写】证明:如图CED相等...思虑小结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有,, _,,此中 AAA,SSA不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请举反例进行说明.2.如图, A,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头,小明想用绳索丈量A,B 间的距离,但绳索不够长,一个叔叔帮他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先在地上取一个能够直接抵达 A 点和 B 点的点 C,连结 AC 并延伸到 D,使 CD=CA;连结 BC并延伸到 E,使CE=CB,连结 DE 并丈量出它的长度, DE 的长度就是 A,B 间的距离.你能说明此中的道理吗A ECB D【参照答案】稳固练习1. B2.AC=DF,SAS;∠ B=∠ E, ASA;∠ A=∠D,AAS3.△BCD≌△ AED,AAS4.AC=AE,SAS;∠ B=∠ D,ASA;∠ C=∠E,AAS5. A6. B7.①略②3,边∠1,∠ 2;∠ C,∠ DM 是 AB的中点, AM,BMAAS【过程书写】证明:如图,∵M 是 AB的中点∴AM=BM在△ AMC 和△ BMD中 C= D (已知)1 = 2(已知)AM = BM (已证)∴△ AMC≌△ BMD(AAS)8.①略②3,边BC,EF, AB,DEAB∥DE,∠ B,∠E SAS【过程书写】证明:如图,∵AB∥ DE∴∠ B=∠E在△ ABC和△ DEF中AB = DE (已知)B = E(已证)BC= EF(已知)∴△ ABC≌△ DEF(SAS)思虑小结1.SAS,SSS,ASA,AASAAA 反例:大小三角板SSA反例:作图略2.证明:如图,在△ ABC和△ DEC中AC = DC (已知)ACB= DCE(对顶角相等)BC= EC(已知)∴△ ABC≌△ DEC( SAS)∴AB=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DE的长度就是 A,B 间的距离。
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与判定难题50道(含详细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与判定难题50道1.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记为第1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1个正六边形,取这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边中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记为第2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2个正六边形(如图),⋯,按此方式依次操作,则第6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A .511()32a ⨯B .511()23a ⨯C .611()32a ⨯D .611()23a ⨯2.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DE AB ,过点E 作EF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 ∠的度数;(2)若3CD =,求DF 的长.3.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 EC =,如图,试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 为AB 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DB (填“>”,“ <”或“=” ). (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 与DB 的大小关系是:AE DB (填“>”,“ <”或“=”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 作//EF BC ,交AC 于点F .(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 (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直线BC 上,且ED EC =.若ABC ∆的边长为1,2AE =,求C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4.如图,过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 E A 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PA CQ =,连PQ 交AC 边于D . (1)求证:PD DQ =;(2)若ABC ∆的边长为1,求DE 的长.5.如图所示,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a ,P 是ABC ∆内一点,//PD AB ,//PE BC ,//PF AC ,点D 、E 、F 分别在BC 、AC 、AB 上,猜想:PD PE PF ++= ,并证明你的猜想.6.如图,已知ABC ∆和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且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AD 、BE ,交CE 和AC 分别于G 、H 点,连接GH .(1)请说出AD BE =的理由; (2)试说出BCH ACG ∆≅∆的理由;(3)试猜想:CGH ∆是什么特殊的三角形,并加以说明.7.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1/cm s ,点Q 运动的速度是2/cm s ,当点Q 运动到点C 时,P ,Q 都停止运动.(1)出发后运动2s 时,试判断BPQ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那么此时PQ 和AC 的位置关系呢?请说明理由;(2)设运动时间为t ,BPQ ∆的面积为S ,请用t 的表达式表示S .8.已知:在等边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边AB 、BC 、AC 的中点,点G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当点G 在CB 延长线上时,有结论“在直线EF 上存在一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成立(如图①),且当点G 与点B 、E 、C 重合时,该结论也一定成立. 问题:当点G 在直线BC 的其它位置时,该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在下面的备用图②③④中,画出相应图形并证明相关结论.9.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同侧作ACD ∆和BCE ∆,且CA CD =,CB CE =,ACD BCE ∠=∠,直线AE 与BD 交于点F ,(1)如图1,若60ACD ∠=︒,则AFB ∠= ;如图2,若90ACD ∠=︒,则AFB ∠= ;如图3,若120ACD ∠=︒,则AFB ∠= ;(2)如图4,若ACD α∠=,则AFB ∠= (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将图4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交点F 至少在BD 、AE 中的一条线段上),变成如图5所示的情形,若ACD α∠=,则AFB ∠与α的有何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10.如图1,ABC ∆为等边三角形,面积为S .1D 、1E 、1F 分别是ABC ∆三边上的点,且11112AD BE CF AB ===,连接11D E 、11E F 、11F D ,可得△111D E F 是等边三角形,此时△11AD F 的面积114S S =,△111D E F 的面积114S S =. (1)当2D 、2E 、2F 分别是等边ABC ∆三边上的点,且22213AD BE CF AB ===时如图2,①求证:△222D E F 是等边三角形;②若用S 表示△22AD F 的面积2S ,则2S = ;若用S 表示△222D E F 的面积2S ',则2S '= .(2)按照上述思路探索下去,并填空:当n D 、n E 、n F 分别是等边ABC ∆三边上的点,11n n n AD BE CF AB n ===+时,(n 为正整数)△n n n D E F 是 三角形;若用S 表示△n n AD F 的面积n S ,则n S = ;若用S 表示△n n n D E F 的面积n S ',则n S '= .11.如图,在等边ABC ∆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 、E 、F ,使AD BE CF ==. (1)试说明DEF ∆是等边三角形;(2)连接AE 、BF 、CD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PQR ∆为何种三角形?试说明理由.12.如图所示,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其中连续四边的长依次是1、9、9、5.求这个六边形的周长.13.如图,已知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1)若60B ∠=︒,求C ∠的值; (2)求证:AD 是EAC ∠的平分线.14.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DE BC 交AB 于点E . (1)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2)求证:12AE AB =.15.如图.在等边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且//OD AB ,//OE AC . (1)试判定ODE ∆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2)线段BD 、DE 、EC 三者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16.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F AB ⊥,DE CB ⊥,EF AC ⊥,求证:DEF ∆是等边三角形.17.用三根火柴棒可以搭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9根火柴搭出5个等边三角形吗? 18.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D 是高,并且AB 恰好是DE 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19.如图,60AOB ∠=︒,OC 平分AOB ∠,C 为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C 作CD OC ⊥,垂足为C ,交OB 于点D ,//CE OA 交OB 于点E . (1)判断CE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3OC=,求CD的长.20.如图,在ABC∆中,AB AC=,120BAC∠=︒,D、F分别为AB、AC的中点,且DE AB⊥,FG AC⊥,点E、G在BC上,18BC cm=,求线段EG的长.(提示:需要添加辅助线)21.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 BE CF==.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22.如图所示,DEF∆是等边三角形,且123∠=∠=∠,试问: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3.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DE BC.(1)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2)求证:12AE AB=.2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①,//∆是等边三角形;DE 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2)如图②,ADE∆仍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ED的延长线上,连接CE,判断BEC∠的度数及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如图,E是AOB⊥,C、D是垂足,连接CD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ED OA交OE于点F,若60∠=︒.AOB(1)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2)若5EF=,求线段OE的长.26.如图,ABCBCD CBE∠=∠=︒,BAC∆中,60∠=︒,点D、E分别在AB、AC上,30 BE、CD相交于点O,OG BC+=.OE OD OG⊥于点G,求证:227.如图,在ABC∠=∠=︒,EBC E∠,60∆中,AB 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若30=,则BC=cm.DE cmBE cm=,228.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平分ACD∠,CE BD 求证:ADE∆为等边三角形.29.如图,ABC∆∠=︒,DE与ABC ∆为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一点,以AD为边作60ADE的外角平分线CE交于点E,连接AE,且CE BD∆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DE30.如图,在ABC+=.求ABD∠=︒,BD DC AB ∆中,AB AC=,D是三角形外一点,且60证:60∠=︒.ACD31.如图,在等边ABCOD AB,//OE A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中,ABC(1)求证:ODE∆是等边三角形.(2)线段BD、DE、EC三者有什么数量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3)数学学习不但要能解决问题,还要善于提出问题.结合本题,在现有的图形上,请提出两个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只要提出问题,不需要解答)32.已知:如图,在ABC∠=︒,BD是中线,延长BC至点E,使C E C D=.A=,60∆中,AB AC求证:DB DE=.33.如图,ABD∆和BCD∆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E、F分别是AD、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2+=.AE CF(1)求证:BDE BCF∆≅∆;(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 BC CD DA a∠=︒,M为BC上====,120BAD的点(M不与B、C重合),若AMN∆有一角等于60︒.(1)当M 为BC 中点时,则ABM ∆的面积为 (结果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求证:AMN ∆为等边三角形;(3)设AMN ∆的面积为S ,求出S 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含a 的式子表示).35.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110AOB ∠=︒,BOC α∠=,将B O 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连接OD . (1)COD ∆是什么三角形?说明理由;(2)若21AO n =+,21AD n =-,2(OD n n =为大于1的整数),求α的度数; (3)当α为多少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36.已知:如图,ABC ∆、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D 、BE 相交于点O ,点M 、N 分别是线段AD 、BE 的中点. (1)求证:AD BE =; (2)求DOE ∠的度数;(3)求证:MNC ∆是等边三角形.37.已知:在AOB ∆和COD ∆中,OA OB =,OC OD =.(1)如图①,若60AOB COD ∠=∠=︒,求证:①AC BD =②60APB ∠=︒.(2)如图②,若A O B C O D α∠=∠=,则AC 与BD 间的等量关系式为 ,APB ∠的大小为 (直接写出结果,不证明)38.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上一点,BD CE =,12∠=∠,试判断ADE ∆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9.等边ABC ∆边长为6,P 为BC 上一点,含30︒、60︒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落在点P 上,使三角板绕P 点旋转.(1)如图1,当P 为BC 的三等分点,且PE AB ⊥时,判断EPF ∆的形状;(2)在(1)问的条件下,FE 、PB 的延长线交于点G ,如图2,求EGB ∆的面积; (3)在三角板旋转过程中,若2CF AE ==,()CF BP ≠,如图3,求PE 的长.40.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解答本题,我们提供了思路点拨,你可以依照这个思路填空,并完成本题解答的全过程,当然你也可以不填空,只需按照解答的一般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如图,已知AB AD =,60BAD ∠=︒,120BCD ∠=︒,延长BC ,使C E C D =,连接DE ,求证:BC DC AC +=. 思路点拨:(1)由已知条件AB AD=,60BAD∠=︒,可知:ABD∆是三角形;(2)同理由已知条件120BCD∠=︒得到DCE∠=,且CE CD=,可知;(3)要证BC DC AC+=,可将问题转化为两条线段相等,即=;(4)要证(3)中所填写的两条线段相等,可以先证明⋯.请你完成证明过程:4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AC上一点,PE BC⊥于点E,交AB于点F,在CB 的延长线上截取BD PA=,PD交AB于点I,PA nPC=.(1)如图1,若1n=,则EBBD=,FIED=;(2)如图2,若60EPD∠=︒,试求n和FIED的值;(3)如图3,若点P在AC边的延长线上,且3n=,其他条件不变,则EBBD=.(只写答案不写过程)4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直线//a AB,D为直线BC上任一动点,将一60︒角的顶点置于点D处,它的一边始终经过点A,另一边与直线a交于点E.(1)若D恰好在BC的中点上(如图1)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2)若D为直线BC上任一点(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上述(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43.如图,在等边ABC=,点P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点以2/cm s的速AB cm∆中,9度移动,点Q点从B点出发沿BA边向A点以5/cm s速度移动.P、Q两点同时出发,它们移动的时间为t秒钟.(1)你能用t表示BP和BQ的长度吗?请你表示出来.(2)请问几秒钟后,PBQ∆为等边三角形?(3)若P、Q两点分别从C、B两点同时出发,并且都按顺时针方向沿ABC∆三边运动,请问经过几秒钟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44.如图:在ABC⊥于Q.==,AE CD∆中,AB BC AC=,AD与BE相交于点P,BQ AD求证:①ADC BEA∆≅∆;②2=.BP PQ45.如图1,点B是线段AD上一点,ABC∆分别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E和CD.∆和BDE(1)求证:AE CD=;(2)如图2,点P、Q分别是AE、CD的中点,试判断PBQ∆的形状,并证明.46.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AB、AC、BC边的中点,M是直线BC上的任意一点,在射线EF上截取EN,使EN FM=,连接DM、MN、DN.(1)如图①,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按已知要求补全图形,并判断DMN∆是怎样的特殊三角形(不要求证明);(2)请借助图②解答:当点M在线段BF上(与点B、F不重合),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请借助图③解答:当点M在射线FC上(与点F不重合),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4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1)若AD BE C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问DEF(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 BE 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48.如图,已知ABC=,连∆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并且使AE BD 接CE,DE.求证:EC ED=.49.如图,已知ABC ∆与ACD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如图有一个60︒角的三角板绕着点A 旋转分别交BC 、CD 于点P 、Q 两点(不与端点重合). (1)试说明:PAQ ∆是等边三角形; (2)求四边形APCQ 的面积;(3)填空:当BP = 时,APQ S ∆最小.50.如图,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M ∆和BCN ∆是正三角形,P 是AN 中点,Q 是CM 中点.求证:BPQ ∆是正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与判定难题50道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小题)1.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记为第1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1个正六边形,取这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边中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记为第2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2个正六边形(如图),⋯,按此方式依次操作,则第6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A .511()32a ⨯B .511()23a ⨯C .611()32a ⨯D .611()23a ⨯【解答】解:连接AD 、DF 、DB .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ABC BAF AFE ∴∠=∠=∠,AB AF =,120E C ∠=∠=︒,EF DE BC CD ===, 30EFD EDF CBD BDC ∴∠=∠=∠=∠=︒, 120AFE ABC ∠=∠=︒, 90AFD ABD ∴∠=∠=︒,在Rt ABD ∆和RtAFD 中 AF ABAD AD =⎧⎨=⎩Rt ABD Rt AFD(HL)∴∆≅∆, 1120602BAD FAD ∴∠=∠=⨯︒=︒,60120180FAD AFE ∴∠+∠=︒+︒=︒, //AD EF ∴,G 、I 分别为AF 、DE 中点,////GI EF AD ∴,60FGI FAD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QKM ∆是等边三角形, 60EDM M ∴∠=︒=∠,ED EM ∴=,同理AF QF =, 即AF QF EF EM ===, 等边三角形QKM 的边长是a ,∴第一个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是13a ,即等边三角形QKM 的边长的13,过F 作FZ GI ⊥于Z ,过E 作EN GI ⊥于N , 则//FZ EN , //EF GI ,∴四边形FZNE 是平行四边形,13EF ZN a ∴==,11112236GF AF a a ==⨯=,60FGI ∠=︒(已证), 30GFZ ∴∠=︒,11212GZ GF a ∴==,同理112IN a =, 1111123122GI a a a a ∴=++=,即第二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2a ,与上面求出的第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的方法类似,可求出第二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32a ⨯;同理第第三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22a ⨯,与上面求出的第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的方法类似,可求出第三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322a ⨯⨯;同理第四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1222a ⨯⨯,第四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13222a ⨯⨯⨯;第五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112222a ⨯⨯⨯,第五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1132222a ⨯⨯⨯⨯;第六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111122222a ⨯⨯⨯⨯,第六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11111322222a ⨯⨯⨯⨯⨯, 即第六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511()32a ⨯,故选:A .二.解答题(共49小题)2.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DE AB ,过点E 作EF 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F ∠的度数;(2)若3CD =,求DF 的长.【解答】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60B ∴∠=︒, //DE AB ,60EDC B ∴∠=∠=︒,EF DE ⊥,90DEF ∴∠=︒,9030F EDC ∴∠=︒-∠=︒;(2)60ACB ∠=︒,60EDC ∠=︒,EDC∴∆是等边三角形.∴==,ED DC3∠=︒,F90∠=︒,30DEF∴==.DF DE263.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 EC=,如图,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 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F 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 EC∆的边=.若ABC 长为1,2AE=,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解答】解:(1)故答案为:=.(2)过E作//EF BC交AC于F,等边三角形ABC,∴∠=∠=∠=︒,AB AC BC==,ABC ACB A60AFE ACB∴∠=∠=︒,60∠=∠=︒,AEF ABC60即60∠=∠=∠=︒,AEF AFE A∴∆是等边三角形,AEFAE EF AF ∴==,60ABC ACB AFE ∠=∠=∠=︒,120DBE EFC ∴∠=∠=︒,60D BED FCE ECD ∠+∠=∠+∠=︒,DE EC =,D ECD ∴∠=∠,BED ECF ∴∠=∠,在DEB ∆和ECF ∆中DEB ECF DBE EFC DE CE ∠=∠⎧⎪∠=∠⎨⎪=⎩,DEB ECF ∴∆≅∆,BD EF AE ∴==,即AE BD =,故答案为:=.(3)解:1CD =或3,理由是:分为两种情况:①如图1过A 作AM BC ⊥于M ,过E 作EN BC ⊥于N ,则//AM EN ,ABC ∆是等边三角形,1AB BC AC ∴===,AM BC ⊥, 1122BM CM BC ∴===, DE CE =,EN BC ⊥,2CD CN ∴=,//AM EN ,AMB ENB ∴∆∆∽, ∴AB BM BE BN=, ∴11221BN=-, 12BN ∴=, 13122CN ∴=+=, 23CD CN ∴==;②如图2,作AM BC ⊥于M ,过E 作EN BC ⊥于N ,则//AM EN ,ABC ∆是等边三角形,1AB BC AC ∴===,AM BC ⊥,1122BM CM BC ∴===, DE CE =,EN BC ⊥,2CD CN ∴=,//AM EN , ∴AB BM AE MN=, ∴1122MN=, 1MN ∴=,11122CN ∴=-=,21CD CN ∴==,即3CD =或1.4.如图,过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 E A 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PA CQ =,连PQ 交AC 边于D .(1)求证:PD DQ =;(2)若ABC ∆的边长为1,求DE 的长.【解答】(1)证明:如图,过P 做//PF BC 交AC 于点F ,AFP ACB ∴∠=∠,FPD Q ∠=∠,PFD QCD ∠=∠ABC ∆为等边三角形,60A ACB ∴∠=∠=︒,60A AFP ∴∠=∠=︒,APF ∴∆是等边三角形;AP PF =,AP CQ =,PF CQ ∴=PFD QCD ∴∆≅∆,PD DQ ∴=.(2)APF ∆是等边三角形,PE AC ⊥,AE EF ∴=,PFD QCD ∆≅∆,CD DF ∴=,12DE EF DF AC =+=, 1AC =,12DE =. 5.如图所示,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a ,P 是ABC ∆内一点,//PD AB ,//PE BC ,//PF AC ,点D 、E 、F 分别在BC 、AC 、AB 上,猜想:PD PE PF ++= a ,并证明你的猜想.【解答】解:PD PE PF a ++=.理由如下:如图,延长EP 交AB 于G ,延长FP 交BC 于H ,//PE BC ,//PF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PGF B ∴∠=∠=︒,60PFG A ∠=∠=︒,PFG ∴∆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PDH ∆是等边三角形,PF PG ∴=,PD DH =,又//PD AB ,//PE BC ,∴四边形BDPG是平行四边形,∴=,PG BD∴++=++==.PD PE PF DH CH BD BC a故答案为a.6.如图,已知ABC∆均为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AD、∆和CDEBE,交CE和AC分别于G、H点,连接GH.(1)请说出AD BE=的理由;(2)试说出BCH ACG∆≅∆的理由;(3)试猜想:CGH∆是什么特殊的三角形,并加以说明.【解答】解:(1)ABC∆均为等边三角形∆和CDE=∴=,EC DCAC BC∠=∠=︒ACB ECD60∴∠=∠ACD ECBACD BCE∴∆≅∆∴=;AD BE(2)ACD BCE∆≅∆∴∠=∠CBH CAGACB ECD∠=∠=︒,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60∴∠=∠=∠=︒ACB ECD ACG60又AC BC=ACG BCH∴∆≅∆;(3)CGH∆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CG BCH∆≅∆∴=(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CG CH又60∠=︒ACG∴∆是等边三角形(有一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CGH7.如图,已知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1/cm s,cm s,点Q运动的速度是2/当点Q运动到点C时,P,Q都停止运动.(1)出发后运动2s时,试判断B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那么此时PQ和AC的位置关系呢?请说明理由;(2)设运动时间为t,BPQ∆的面积为S,请用t的表达式表示S.【解答】解:(1)BPQ∆是等边三角形,//PQ AC,(2分)运动至2s时,2AP=,4BQ=,BP AB AP BQ∴=-==(4分)4又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B60∴∆是等边三角形(6分)BPQ∴∠=∠=︒60BPQ A∴.//PQ AC(2)过Q作QH AB⊥于H,=,30∠=︒,BQHBQ t2∴=,QH=.(10分)BH t=-BP t6213(6)3(6)2S t t t t ∴=-=-=+. (12分)8.已知:在等边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边AB 、BC 、AC 的中点,点G 为直线BC上一动点,当点G 在CB 延长线上时,有结论“在直线EF 上存在一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成立(如图①),且当点G 与点B 、E、C 重合时,该结论也一定成立. 问题:当点G 在直线BC 的其它位置时,该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在下面的备用图②③④中,画出相应图形并证明相关结论.【解答】证明:连接DE 、EF 、DF .(1)当点G 在线段BE 上时,如图①,在EF 上截取EH 使EH BG =.D 、E 、F 是等边ABC ∆三边中点,DEF ∴∆、DBE ∆也是等边三角形且12DE AB BD ==. 在DBG ∆和DEH ∆中,60DB DE DBG DEH BG EH =⎧⎪∠=∠=︒⎨⎪=⎩,()DBG DEH SAS ∴∆≅∆,DG DH ∴=.BDG EDH ∴∠=∠.60BDE GDE BDG ∠=∠+∠=︒,60GDH GDE EDH ∴∠=∠+∠=︒∴在直线EF 上存在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2)当点G 在射线EC 上时,如图②,在EF 上截取EH 使EH BG =.由(1)可证DBG DEH ∆≅∆.DG DH ∴=,BDG EDH ∠=∠.60BDE BDG EDG ∠=∠-∠=︒,60GDH EDH EDG ∴∠=∠-∠=︒.∴在直线EF 上存在点H 使得DGH ∆是等边三角形.(3)当点G 在BC 延长线上时,如图③,与(2)同理可证,结论成立.综上所述,点G 在直线BC 上的任意位置时,该结论成立.9.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同侧作ACD ∆和BCE ∆,且CA CD =,CB CE =,ACD BCE ∠=∠,直线AE 与BD 交于点F ,(1)如图1,若60ACD ∠=︒,则AFB ∠= 120︒ ;如图2,若90ACD ∠=︒,则AFB ∠= ;如图3,若120ACD ∠=︒,则AFB ∠= ;(2)如图4,若ACDα∠=(用含α的式子表示);∠=,则AFB(3)将图4中的A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交点F至少在BD、AE中的一条线段上),变成如图5所示的情形,若ACDα∠与α的有何数量关系?并给予∠=,则AFB证明.【解答】解:(1)如图1,CA CD∠=︒,ACD=,60所以ACD∆是等边三角形.∠=∠=︒,ACD BCE=,60CB CE所以ECB∆是等边三角形.AC DC∠=∠+∠,BCD BCE DCE∠=∠+∠,=,ACE ACD DCE又ACD BCE∠=∠,∴∠=∠.ACE BCDAC DC=,=,CE BC∴∆≅∆.ACE DCB∴∠=∠.EAC BDC∠是ADFAFB∆的外角.∴∠=∠+∠=∠+∠+∠=∠+∠+∠=∠+∠=︒AFB ADF FAD ADC CDB FAD ADC EAC FAD ADC DAC120.如图2,AC CD=,∠=∠=︒,EC CBACE DCB=,90∴∆≅∆.ACE DCB∴∠=∠,AEC DBC又FDE CDB∠=︒,DCB∠=∠,9090EFD ∴∠=︒.90AFB ∴∠=︒.如图3,ACD BCE ∠=∠,ACD DCE BCE DCE ∴∠-∠=∠-∠.ACE DCB ∴∠=∠.又CA CD =,CE CB =,ACE DCB ∴∆≅∆.EAC BDC ∴∠=∠.180180(180)120BDC FBA DCB ACD ∠+∠=︒-∠=︒--∠=︒, 120FAB FBA ∴∠+∠=︒.60AFB ∴∠=︒.故填120︒,90︒,60︒.(2)ACD BCE ∠=∠,ACD DCE BCE DCE ∴∠+∠=∠+∠.ACE DCB ∴∠=∠.CAE CDB ∴∠=∠.DFA ACD ∴∠=∠.180180180AFB DFA ACD α∴∠=︒-∠=︒-∠=︒-.(3)180AFB α∠=︒-;证明:ACD BCE α∠=∠=,则ACD DCE BCE DCE ∠+∠=∠+∠, 即ACE DCB ∠=∠.在ACE ∆和DCB ∆中AC DC ACE DCB CE CB =⎧⎪∠=∠⎨⎪=⎩,则()ACE DCB SAS ∆≅∆.则CBD CEA ∠=∠,由三角形内角和知EFB ECB α∠=∠=. 180180AFB EFB α∠=︒-∠=︒-.10.如图1,ABC ∆为等边三角形,面积为S .1D 、1E 、1F 分别是ABC ∆三边上的点,且。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 asa sas习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 、AAS 、SAS一、预习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三条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或。
如图,PA=PB ,PC 是∆PAB 的中线,∠A=55°,求∠B 的度数。
二、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判定(ASA 和AAS):角边角判定全等:两角和它们的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 或者“”角角边判定全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应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典型题目1:已知:如图PM =PN ,∠M =∠N .求证:PAN PBM ∆≅∆证明:在△______与△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已知:如图,AC=BD 且AC//BD 求证:OA =OB 。
证明:∵ AC ∥BD∴ ∠C =______.()在△______与△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AOC ∴______≌______ ( ).∴ OA =OB ( ).挑战练习:1、已知:如图∠CAD =∠DBC .AC =BD .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BDA ACB ∆≅∆,并说明理由。
2、已知BE=CF ,AB//DE,∠ACB=∠DFE ,∠A 和∠D 相等吗?说明理由。
知识点二:两边及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
已知:如图,AB 、CD 相交于O 点,AO =B O ,OD =OC .求证:∠D =∠C .证明:在△AOD 与△COB 中,⎪⎩⎪⎨⎧=∠=∠=),______(),______(______),(OD BO AO∴ △AOC ≌△______ ( ).∴ ∠D =∠C (____).挑战练习1、已知:如图,AB =AC ,BE =CD .求证:∠B =∠C .2、已知:如图,AB =AD ,AC =AE ,∠1=∠2.求证:BC =DE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精选练习题(分SSS、SAS、AAS、ASA、HL分专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1、如图1,AB=AD,CB=CD,∠B=30°,∠BAD=46°,则∠ACD的度数是( )A.120°B.125°C.127°D.104°2、如图2,线段AD与BC交于点O,且AC=BD,AD=BC,•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C≌△BADB.∠CAB=∠DBAC.OB=OCD.∠C=∠D3、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B=A1B1,BC=B1C1,则补充条件____________,可得到△ABC≌△A1B1C1.4、如图3,AB=CD,BF=DE,E、F是AC上两点,且AE=CF.欲证∠B=∠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再用“SSS”证明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A=∠D.6、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⑴∠D=∠B;⑵AE∥CF.7、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DE∥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1、如图1,AB∥CD,AB=CD,BE=DF,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 )A.3B.4C.5D.62、如图2,AB=AC,AD=AE,欲证△ABD≌△ACE,可补充条件( )D CBA A.∠1=∠2 B.∠B=∠C C.∠D=∠E D.∠BAE=∠CAD3、如图3,AD=BC ,要得到△ABD 和△CDB 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A.AB ∥CD B.AD ∥BC C.∠A=∠C D.∠ABC=∠CDA4、如图4,AB 与CD 交于点O ,OA=OC ,OD=OB ,∠AOD=________,•根据_________可得到△AOD ≌△COB ,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5、如图5,已知△ABC 中,AB=AC ,AD 平分∠BAC ,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ABD ≌△ACD 的理由. ∵AD 平分∠BAC , ∴∠________=∠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 在△ABD 和△ACD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 ≌△ACD ( ) 6、如图6,已知AB=AD ,AC=AE ,∠1=∠2,求证∠ADE=∠B.7、如图,已知AB=AD ,若AC 平分∠BAD ,问AC 是否平分∠BCD ?为什么?8、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4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3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①AB=DE ; ②AC=DF ; ③∠ABC=∠DEF ; ④BE=CF.9、如图⑴,AB ⊥BD ,DE ⊥BD ,点C 是BD 上一点,且BC=DE ,CD=AB .⑴试判断AC 与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如图⑵,若把△CDE 沿直线BD 向左平移,使△CDE 的顶点C 与B 重合,此时第⑴问中AC 与BE 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全等三角形(三)AAS 和ASA【知识要点】1.角边角定理(ASA ):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角边定理(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例1.如图,AB ∥CD ,AE=CF ,求证:AB=CD例2.如图,已知:AD=AE ,ABE ACD ∠=∠,求证:BD=CE.例3.如图,已知:ABD BAC D C ∠=∠∠=∠.,求证:OC=OD. 例4.如图已知:AB=CD ,AD=BC ,O 是BD 中点,过O 点的直线分别交DA 和BC 的延长线于E ,F.求证:AE=CF.例5.如图,已知321∠=∠=∠,AB=AD.求证:BC=DE.例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DC ,AD=BC ,点F 在AD 上,点E 在BC 上,AF=CE ,EF 的对角线BD 交于O ,请问O 点有何特征?AABD C O12 3AFDOBEC【经典练习】1.△ABC 和△C B A '''中,C B C B A A ''='∠=∠,',C C '∠=∠则△ABC 与△C B A ''' .2.如图,点C ,F 在BE 上,,,21EF BC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 ≌DFE,补充的条件是 .3.在△ABC 和△C B A '''中,下列条件能判断△ABC 和△C B A '''全等的个数有( ) ①A A '∠=∠ B B '∠=∠,C B BC ''= ②A A '∠=∠,B B '∠=∠,C A C A ''=' ③A A '∠=∠ B B '∠=∠,C B AC ''= ④A A '∠=∠,B B '∠=∠,C A B A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如图,已知MB=ND ,NDC MBA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是△ABM ≌△CDN 的是( )A . N M ∠=∠ B. AB=CD C . AM=CN D. AM ∥CN 5.如图2所示, ∠E =∠F =90°,∠B =∠C ,AE =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 ②BE=CF ③△ACN ≌△ABM 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人教版)(含答案)
A.SSS B.SAS
C.AAS D.HL
答案:D
解题思路:
1.思路点拨:
三角板说明∠PMO=∠PNO=90°,结合OM=ON,OP=OP,故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HL”.
C.(4)(6)(1) D.(2)(3)(4)
答案:D
解题思路:
1.思路点拨: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必须依据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判定方法;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必有一条边相等.
2.解题过程: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照图形和选项,注意验证:
选项A:符合判定方法SAS;
选项B:符合判定方法SSS
选项C:符合判定方法AAS;
A.AAS B.SAS
C.ASA D.SSS
答案:B
解题思路:
1.思路点拨:
等边三角形存在边相等,可以证全等.
2.解题过程:
∵△ABD和△ACE均为等边三角形,且∠DAB=∠CAE=60°
∴DA=BA,AC=AE,∠DAB+∠BAC=∠CAE+∠BAC
在△ADC和△AEB中
∴△ADC≌△ABE(SAS)
A.50° B.60°
C.62° D.64°
答案:B
解题思路:
1.思路点拨:
①把∠BDC看成△ACD的外角,只需求∠ACD;
②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 ;求出 即可.
2.解题过程:
∵∠ACB=90°,∠A=20°
∴∠CBA=70°
∵
∴ , ,
∴
∵
∴
∴∠BDC=∠A+∠ACD=20°+40°=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
➢ 例题示范
例1:已知:如图,C 为AB 中点,CD =BE ,CD ∥BE .
求证:△ACD ≌△CBE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
A
B
C D
E
② 梳理思路:
要证全等,需要三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边相等. 由已知得,CD =BE ;
根据条件C 为AB 中点,得AC =CB ;
这样已经有两组条件都是边,接下来看第三边或已知两边的 夹角.
由条件CD ∥BE ,得∠ACD =∠B .
发现两边及其夹角相等,因此由SAS 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
先准备不能直接用的两组条件,再书写全等模块.过程书写中需要注意字母对应. 证明:如图 ∵C 为AB 中点 ∴AC =CB ∵CD ∥BE ∴∠ACD =∠B 在△ACD 和△CBE 中
AC CB ACD B CD BE =⎧⎪
∠=∠⎨⎪=⎩
(已证)(已证)
(已知) ∴△ACD ≌△CBE (SAS )
➢ 巩固练习
1. 如图,△ABC ≌△AED ,有以下结论:
①AC =AE ;②∠DAB =∠EAB ;③ED =BC ;④∠EAB =∠DAC .
E
D
C B
A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D
B
A
2
1
F E
D
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如图,B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1=∠2,BF =EC ,要使△ABC ≌△DEF ,
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 如图,D 是线段AB 的中点,∠C =∠E ,∠B =∠A ,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
形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H G F
E
D
C
B
A
E
C
B
A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如图,AB =AD ,∠BAE =∠DAC ,要使△ABC ≌△ADE ,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5. 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中点O
自由旋转,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 .其中判定△OAB ≌△OA'B'的理由是( ) A .SAS
B .ASA
C .SSS
D .AAS
B'
A'
O
B
A
F
E
D C B A
第5题图 第6题图
6. 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
使CD =BC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使A ,C ,E 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EDC ≌△ABC ,得ED =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EDC ≌
△ABC 最恰当的理由是( ) A .SAS
B .ASA
C .SSS
D .AAA
7. 已知:如图,M 是AB 的中点,∠1=∠2,∠C =∠D .
求证:△AMC ≌△BMD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 ② 梳理思路:
要证全等,需要______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_____相等. 由已知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条件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 因此,由________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
8. 已知: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BC =EF ,AB ∥DE ,AB =DE .
求证:△ABC ≌△DEF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 ② 梳理思路:
2
1M
D
C
B
A F
E
D
C
B
A
要证全等,需要_____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____相等.
由已知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条件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
因此,由__________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
➢思考小结
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AA,SSA
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请举反例进行说明.
2.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
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个叔叔帮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 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度就是A,B 间的距离.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 B
2.AC=DF,SAS;∠B=∠E,ASA;∠A=∠D,AAS
3.△BCD≌△AED,AAS
4.AC=AE,SAS;∠B=∠D,ASA;∠C=∠E,AAS
5. A
6. B
7.①略
②3,边
∠1,∠2;∠C,∠D
M是AB的中点,AM,BM
AAS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 ∵M 是AB 的中点 ∴AM =BM
在△AMC 和△BMD 中 1 2 C D AM BM ∠=∠⎧⎪
∠=∠⎨⎪=⎩
(已知)(已知)(已证) ∴△AMC ≌△BMD (AAS ) 8. ①略
②3,边
BC ,EF , AB ,DE AB ∥DE ,∠B ,∠E SAS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 ∵AB ∥DE ∴∠B =∠E
在△ABC 和△DEF 中 AB DE B E BC EF =⎧⎪
∠=∠⎨⎪=⎩
(已知)(已证)
(已知) ∴△ABC ≌△DEF (SAS )
➢ 思考小结
1. SAS ,SSS ,ASA ,AAS AAA 反例:大小三角板 SSA 反例:作图略
2. 证明:如图,
在△ABC 和△DEC 中 AC DC ACB DCE BC EC =⎧⎪
∠=∠⎨⎪=⎩
(已知)(对顶角相等)
(已知) ∴△ABC ≌△DEC (SAS )
∴AB =D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即DE 的长度就是A ,B 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