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2023年中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三篇)
中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本计划是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针对湖北工业大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专项制定的实操培训计划。
二、实训培养与基本要求(一)实训培养目标1、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培养普通车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线切割操作和常用工、卡、量具使用能力。
2、通过冷加工基本操作,使学员了解冷加工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3、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建立机械加工的最基本的理念。
根据零件的特点及加工要求,能选用合适的机床进行加工。
4、为从事机械制造和工艺设计方面的工作建立一定的实践基础,熟悉典型表面加工工艺过程,接受思想和工作作风培养。
5、培养学员基本素质,强化经济、效率、质量观,____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基本要求一)知识掌握点1.常用机床的名称、规格、性能、结构和传动系统。
2.常用工夹量具的名称、规格、用途和维护保养。
3.常用刀具的种类、牌号、规格、性能和维护保养方法。
4.数控加工原理、数控编程基础、电脑模拟操作。
5.各类机械设备加工特点与区别。
6.常用润滑剂、冷却液种类及用途。
7.数控自动编程软件应用、数据处理的能力。
8.复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工件质量和误差进行分析。
二)能力训练点1.熟练掌握常用机床的操作方法;常用刀具的安装方法;常用的加工方法,完成培训样件的加工。
2.基本掌握机床主要附件的安装和使用;根据加工部位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典型工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3.给学员一个零件图或让学员自己设计一个零件,制订出机械加工工艺。
三)素质培养点1.通过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培养学生安全操作的观念。
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
2.通过实习中的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培养学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员在工作作风方面得到锻炼。
3.通过对培训样件的加工质量和误差进行分析,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设计和制定工艺提高学员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他们的教育教学热情,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培养目标。
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科研和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
培养目标包括,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培养内容。
1. 知识学习,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拓宽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面。
2. 实践指导,通过实际教学指导和案例分析,提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研训练,通过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和教研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4. 素质提升,通过心理健康培训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培养方式。
1. 系统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班和研修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实践指导,安排骨干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指导,指导普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3. 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和教研能力。
4. 个性辅导,针对不同教师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培训。
四、培养评价。
1. 考核评价,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价,对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估。
2. 效果评估,对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计划。
五、培养保障。
1. 资金支持,学校将拨专项经费用于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2. 资源保障,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支持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3. 管理保障,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六、总结。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最新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5篇
最新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5篇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篇1)一、培训目标和要求:(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本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教大的提高,努力成为“现代型、科研型”的教师。
(二)培训要求1、提高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
2、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
3、努力培养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一)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着重体现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突出学校实际和教师要求,坚持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按主题组织,主要有4个专题组成:1、师德培训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习内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洋思教学经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1)、通识性培训。
通过在县、街道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提高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能自觉地以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模式、方法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使之不断改革创新和优化。
(2)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学校要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科学方法和手段。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各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办法范本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办法范本一、引言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其培养工作对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骨干教师培养办法十分必要。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适用于学校的骨干教师培养办法,以期对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二、目标和导向1. 培养目标本办法的培养目标是使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具备卓越的教学能力和领导才能。
2. 培养导向本办法的培养导向是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导向,注重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培养步骤1.选拔阶段(1) 确定选拔标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骨干教师选拔的具体标准,包括教学成绩、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
(2) 选拔方式多样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选拔,如教学评比、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发表等,以充分考察教师的潜力和能力。
2. 培训阶段(1) 学科素养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2) 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
(3) 组织管理培训:培训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班级管理、学科组织、课程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3. 实践锻炼阶段(1) 实践教学锻炼:安排骨干教师参与重点学科、重点班级的教学工作,提高其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2) 协作交流锻炼: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学科组织和教研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四、评估和考核1. 考核标准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包括教学成效、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
2. 考核方式多样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如教评、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等,以全面评估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激励措施1. 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制度,将骨干教师的培养成果纳入绩效评价的考虑范围,用绩效奖励来激励骨干教师的成长。
2. 职称晋升:将骨干教师的培养成果纳入职称晋升的评定标准,通过职称晋升来激励骨干教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
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实施过程,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项目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培训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训模式,着力造就一大批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第三条项目包括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专业骨干教师出国进修、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以下分别简称国家级培训、出国进修、省级培训)。
具体任务:2011-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5万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从中选派200 0名优秀学员出国进修;各省(区、市)组织2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
第二章培训对象第四条国家级培训和出国进修面向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在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实施.省级培训以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为主,同时兼顾公共基础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需求。
第五条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以下简称国家级培训学员)须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所教专业与培训专业相符,师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5周岁。
曾获市(地)级以上表彰的教师可适当放宽条件。
第六条参加出国进修的教师(以下简称出国进修学员),须在出国前取得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证书、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结业证书或“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证书,培训表现突出,具有培养潜力,年龄不超过50周岁。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方案一、培养目标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中坚力量,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本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内容1.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培养骨干教师需要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掌握深入研究,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并能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
2.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培养骨干教师需要通过对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策略和方法。
3.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培养骨干教师需要了解和研究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提升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4.学科教学团队的参与:培养骨干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与学科教研组、学科带头人共同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提高,形成良好的学科教学团队。
三、培养方式1.系统培训: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系统培训课程,包括学科知识深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实践锻炼:学校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主持教研活动、参与教学项目、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通过实践锻炼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学科教学团队协作:学校建立学科教学团队,由骨干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带领其他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团队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培养评估学校将对参加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养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效果、教研成果、教学观摩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评估了解骨干教师的培养效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培养计划的有效开展。
五、培养支持学校将提供必要的培养支持,包括资金、设备、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保证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顺利进行。
同时,学校还将组织相关部门和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鼓励合作共享,共同提高。
骨干教师培养规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为适应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旳需要,建设一支观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构造合理旳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影响、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旳提高,为仁溪小学教育事业旳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旳。
加强骨干教师网络建设,构建由课堂教学优秀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构成旳骨干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旳教育思想,科学旳教育理念,道德素质崇高,业务精湛,教学成绩优秀,开拓创新,科研成果闻名旳特色名师。
到2023年,力争培养一名县市级教学骨干或名教师,二到三名学区教学骨干或名教师,五到六名学校教学骨干或名教师。
二、选拔措施。
制定和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及考核措施,建立骨干教师档案。
继续实行骨干教师认定和考核制度,给教师发明提高和发展自己旳机会。
通过单位推荐,听课、说课、评课及综合评估等几种环节,认定校级骨干教师,做到成熟一种,发展一种,培养一种。
逐渐形成我校旳骨干教师队伍,通过树立先进经典,营造良好旳气氛,带动全校教师积极进取。
三、培养措施。
1.开展“名师推进工程”。
首先,确定市、县、学区各级名师旳基本规定,放到骨干教师中广泛讨论,然后让大家制定适于自己特点旳自我实现方案。
自我实现方案包括个人业绩回忆、能力自我评价、未来发展目旳、近期发展目旳、措施措施五部分,促使骨干教师自觉向名师靠拢。
2.开办“骨干教师读书班”。
学习内容:《给教师旳一百条提议》、《走进新课程》等学习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以集体辅导。
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措施。
“请进来”—以学区牵头邀请专家讲座。
“走出去”—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
(1)学校全力支持骨干教师参与旳多种形式旳外出进修学习。
学习归来,一是要递交书面汇报材料,二是要进行组内或全校旳经验交流,三是要上一节或两节公开课、观摩课。
(2)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评比,课件比赛等。
此外,还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
教师骨干培训方案
教师骨干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教师骨干培训方案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培训将促使骨干教师获得更多专业知识、教学技巧和管理经验,以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二、培训内容1. 学科知识深化:培训将着重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学科知识的深化,骨干教师将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育教学方法更新:培训将引导骨干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合作学习、项目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3. 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将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使骨干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目标,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
4. 评价与反馈:培训将让骨干教师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给予及时的反馈。
通过评价和反馈,他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 学科教研:培训将促使骨干教师加强学科教研活动,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分享,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学科教研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改进和创新。
6. 管理技能提升:培训将培养骨干教师的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这包括班级管理、课程规划和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技能。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1. 集中培训:安排一段时间,邀请相关专家组织集中培训,通过讲座、研讨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培训。
集中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学习效果,加强交流和互动。
2. 分散培训:在一段时间内,将培训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散进行。
骨干教师在学校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更好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3. 在职培训:将培训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培训内容能够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
通过在职培训,骨干教师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
四、培训评估和反馈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需要进行培训评估和反馈。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骨干教师;2.培养具备教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3.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怀的骨干教师;4.培养具备领导与组织能力的骨干教师。
二、培养内容1.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知识;2.学科知识专业深入研究与拓展;3.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4.教育研究与实践;5.教育行政与管理。
三、培养方法1.系统学习骨干教师培养过程中,要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经验交流等。
理论学习阶段,可以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实践学习阶段,则可以让骨干教师参与实际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2.导师制度在骨干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即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骨干教师的导师,指导其学习和成长。
导师可以提供专业知识指导、教学方法指导、教学设计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帮助骨干教师更好地发展。
3.实践研究四、培养评估五、培养保障为了确保骨干教师培养的顺利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的保障措施。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障:1.资金保障:为骨干教师培养提供资金支持,用于教材购置、培训费用、实践研究项目支持等方面;2.奖励机制: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奖励机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骨干教师给予奖励;3.团队协作:骨干教师培养需要团队协作,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骨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继续培训:骨干教师培养后,要继续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通过系统学习、导师制度、实践研究等方式,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可有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一、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等。
骨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因此,制定和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既是应对教育改革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该计划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骨干教师的教学方法研究,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增强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推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科研活动;加强骨干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格局。
三、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需要采取一系列实施策略。
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同时,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培训效果。
强化实践环节:鼓励骨干教师参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校际交流等,拓宽骨干教师的视野和经验。
提供科研支持:为骨干教师提供科研平台、科研资金和科研指导等支持,鼓励其参与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科研活动。
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为骨干教师提供交流和分享经验的平台。
通过交流合作,促进骨干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进步。
四、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效果评估为了检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效果,需要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机制。
教师骨干培养方案
教师骨干培养方案一、方案背景教师是构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培养和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
为了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骨干队伍,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教师骨干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积极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的教师,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培养内容1. 学科知识的培养:教师骨干应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包括学科前沿知识和教学知识。
培养方案应设立专门的学科培训课程,加强骨干教师的学科研究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2. 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骨干应具备独立设计和组织各类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培养方案应包括教学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以及同行评课等环节。
3. 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骨干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备教育公益精神和使命感。
培养方案应重视培养骨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通过心理辅导和职业伦理等课程的开设,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四、培养方法1. 培养方式多元化:教师骨干培养方案应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教学实习、研修班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
2. 导师制度的建立:为了有效指导教师骨干的成长,培养方案应引入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导师,与骨干教师进行定期指导和交流。
3. 研究项目的推动:培养方案应鼓励骨干教师参与教育研究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政府和学校可以设立专项经费来支持教师骨干的研究工作。
五、培养评估培养方案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教师骨干的培养成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评估内容包括学科能力、教学能力和职业操守等多方面的考核,以确保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具备优秀的素质和能力。
六、培养的机会和条件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培养机会和条件,包括经费支持、项目招募等。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芜湖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一、指导思想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科梯队合理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着力培养“双高型”教师队伍,提高“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提高“双高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力争使其中部分特别优秀的教师成为省内有影响的“双高型”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总目标到2012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达70%以上。
三、“双师型”教师具备的基本条件(一)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从业基本条件,具有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二)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或文化知识,能胜任一门以上实践课教学工作,能全面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活动。
四、“双师型”教师等级的划分及培养目标根据“双师型”教师的学历、职业资格、动手操作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双师型”教师,中级“双师型”教师,高级“双师型”教师。
(一)初级“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及本专业技能等级,能承担一门以上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能较全面全面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活动。
到2012年,初级“双师型”教师比例占各校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国家级学校达到30%以内、省示范学校达到40 %以内、合格学校达到50%以内。
(二)中级“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取得中级以上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取得本专业的中级技能以上职业等级证书,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能承担两门以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
在市级以上的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奖,一年内至少有一篇教科研论文发表或在市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过校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较明显。
到2012年,中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占各校专业课教师的比例。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办法模版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办法模版一、前言学校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中的中坚力量,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制定和完善骨干教师的培养办法,对于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高尚师德、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卓越的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2. 培养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能够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3. 培养教育教学领域的教学专家、学科负责人和学科竞赛导师。
三、培养内容1. 提高学科教学能力;2. 加强教学方法创新;3. 培养学校教研骨干;4. 增强教学管理能力。
四、培养步骤1. 制定培养计划:a. 根据学校教学目标和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b. 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2. 提高学科教学能力:a. 注重教师的学科知识更新,鼓励教师参加学科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b. 加强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c. 定期举办学科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加强教学方法创新:a.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实验,探索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b. 支持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c. 建立优秀教学案例库,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4. 培养学校教研骨干:a. 鼓励教师参与校内教研活动,培养教研能力;b. 建立教研团队,开展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c.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扩大学术影响力。
5. 增强教学管理能力:a. 培养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b. 提供相关的管理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管理能力;c. 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培养领导才能。
五、培养评估1. 设立骨干教师评选机制,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2. 鼓励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估,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3. 通过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学科竞赛等活动,对骨干教师进行评估。
2024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范本(3篇)
2024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范本一、背景介绍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而骨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我校特制定了2024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培养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
二、培养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工作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2. 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培养教师的领导能力:提升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使其能够在学科、年级或班级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培养内容1. 教学理论知识培养:开设教学理论课程,培养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熟悉各种教学场景,提升教学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创新教育培养:开展创新教育培训和论坛,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主动作用。
4. 专业发展培养:开展专业学习小组、教研活动等,提供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5. 领导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与教研组织、课题研究和学科带头人培养等活动,提高教师的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培养方式1. 研修班培养:邀请优秀校内外专家开设研修班,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实践指导:安排教师到名校或行业企业进行实践指导,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3. 自主学习指导:指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阅读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参与在线课程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
五、培养评估1. 参加培养计划的教师需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学习结束后需提交培训心得和培训成果。
2.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参加培养计划的教师进行评估,根据教师的培养效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案范文
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案范文1. 背景优秀的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具有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效果显著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团队协作、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才能。
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之一。
本文旨在分享一份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的范本,帮助学校制定有效的骨干教师培训方案,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培训目标本次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为:1.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评价反思等方面具备更佳的专业素养;2.加强骨干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3. 培训内容和安排3.1 教学方面1.课程设计(1天)–课程目标与标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教学评价和反思;2.课堂教学(2天)–教师个性化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师发问和答疑技巧;–情境教学和反馈教学的实践研究;3.教育评价(2天)–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知识、教育以及职业能力的统合性评价;–使用课堂效应分析数据进行评价;3.2 团队培训1.教育领导与骨干教师沟通(1天)–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合作;–各个层面的管理和沟通;–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2.团队合作与教学资源共享(2天)–学校级别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资源在团队之间的传递;–在团队中利用特长和优势的方法;3.团队建设(2天)–团队建设和领导力的探讨;–团队角色和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冲突的解决;4. 培训方法本次骨干教师培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理论课堂讲解;2.教学案例分析和交流;3.互动工作坊互动某个活动或者分享;4.现场教学反馈研讨;5. 培训评估和追踪在培训完毕后,应组织教育评估和追踪工作,以检验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的成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查。
同时,还可以根据骨干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提高和跟踪计划,持续推动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6. 结论此份骨干教师培训方案范本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旨在帮助学校开展有效的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范本
2024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范本一、培养目标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带头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和带动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内容和方式1.专业知识培养通过参加专业学习和研修,扩大教师的学科知识面和深度,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研究,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和支持,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教学方法培养通过开展教学能力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能力。
鼓励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
3.课程建设培养组织骨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和教材的编写,培养其在课程建设和教材改革方面的能力。
引导骨干教师参与课程评估和教学设计,提高其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改进能力。
4.师德师风培养组织师德师风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强骨干教师对教育教学伦理的理解和遵守,培养其优秀的师德师风。
5.教师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帮助骨干教师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6.国内外交流与学习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教育交流和学术研讨会,扩大他们的学术视野和交流平台,培养其国际化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能力。
三、培养计划的实施步骤1.确定骨干教师的选拔标准和条件,对全校教师进行自荐和推荐,进行初步筛选。
2.通过笔试、面试和教学演示等方式进行终审,选出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候选人。
3.组织选定的骨干教师候选人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
4.组织骨干教师候选人参与教学实践和现场观摩,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其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5.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6.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提供相关支持和资助。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方案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方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方案一一\培养目标通过本培养计划,我们的目标是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教研能力,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选拔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在学科教学中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教研能力;3.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成为学科带头人;4.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制定培养计划1.确定培养期限:培养期限一般为三年;2.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等;3.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目标、年度任务和年度计划等。
四、实施培养措施1.组织专题培训: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参加各类专题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4.开展教学观摩: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5.实施课题研究:鼓励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提供资源支持: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科研经费支持。
五、考核评价标准1.教育教学水平: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教研能力: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课题研究能力和论文发表情况;3.示范引领作用: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学校和学科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4.团队协作精神:考核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六、持续发展机制1.跟踪评估:定期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跟踪评估,了解其发展情况并及时调整培养计划;2.学术交流:鼓励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3.资源共享:建立学科带头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秀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共享。
七、激励与保障机制1.荣誉激励:对表现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给予荣誉激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2.物质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奖金、津贴等;3.资源保障: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科研经费支持,保障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骨干教师培训方案范文
近年来,教育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骨干教师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本文将从培训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来探讨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一、培训的目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并非只为学校和社会发展创造人才,更是为让学生得到一种更好的教育体验和更广泛的能力培养。
骨干教师培训的目的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1、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帮助骨干教师更好地负责和管理教育。
这些可以通过不断加强优化教育教学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法来实现。
2、提升骨干教师自身素养,将人文情怀和职业道德创设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智慧思维和良好品德。
二、培训的内容骨干教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学生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技能提升:主要是通过研究课程中的案例,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让教学更针对性和质量。
3、素养提升:骨干教师应该成为教育行的楷模和领袖,需要对人文情怀、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以提高自身素养。
三、培训的方式骨干教师培训的方式一般来说分为两种:传统的面授课和全球性在线教育。
虽然传统面授课会有比较好的互动性,但是学习效果不如全球性在线教育,而全球性在线教育则基于互联网技术,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时间、地点、空间等方面都有更大的灵活性。
四、培训的效果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应该是能够真正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受益。
同时,良好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境界也可影响社会和现实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和社会的发展。
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来确保培训的效果。
总的来看,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骨干教师是中职学校的中坚力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理论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2.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场景和问题;3.提升教师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带动和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4.塑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培养内容和方法1.提升学科素养和教育理论素养(1)参加各类学科研修培训班,学习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2)参与学科竞赛和项目研究,提升教研水平和影响力;(3)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和学术论文,拓宽教师的教育思维和视野。
2.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亲身体验和掌握教学过程和方法;(2)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3)参与教师跨行业实训和企业实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需求。
3.提升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决策和实施;(2)参加领导力培训和团队管理培训,提高管理和协调能力;(3)组织和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和团队建设,加强学科交流和合作。
4.塑造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2)开展教师交流活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成长;(3)定期组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和疏导,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1.培养评价(1)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考核标准,对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领导力等进行综合评价;(2)定期开展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考试,考核骨干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peer review,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一年制)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基础强化培训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要求,适应职业教育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需要,着力提高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
自治区教育厅研究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基础强化培训工作(新教职成办〔2011〕17号)。
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县(市)成职教中心、农广校及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课教师,通过为期一年的培训,使受训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企业生产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加快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通过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使学员了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前沿和改革实践进展,贯彻“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针,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建立并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开发并实施以行动为导向专业核心课,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使学员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返回教学岗位后,能快速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一到两门基础课程和一到两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骨干教师。
三、培养对象和学制(一)培养对象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县(市)成职教中心、农广校及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课教师。
培训教师要求具有初级以上教师职称,专业对口或相近;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工作责任心强;原则上从事职业教育教学时间不少于1年,年龄不超过40周岁;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测试等级(HSK)需达到6级以上(含6级)。
(二)学制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培训时间为十个月(1200学时)。
四、培训要求及内容介绍针对职业教育教学特点,采取专题讲座、模拟教学、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突出示范性,注意发挥学员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实行小班教学、分组训练,每个教学班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
培训内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具体分三个部分:“教学理论与方法”(占总学时的10%左右,共计140学时):学习职业教育现行政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进行专业教学法和课程开发的训练。
“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占总学时的80%左右,共计960学时):学习专业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企业实践活动”(占总学时的10%左右,共计120学时):学习并熟悉相关企业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进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技能训练等。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系统化构建以下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
(一)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相关课程简介1.国外职业教育概论 12学时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等的最新理论及模式,使学员了解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
2.中国职业教育概论 12学时通过介绍我国近几年来示范院校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最新实践成果,使学员对我国职业教育取得的最新成果有一个了解。
3.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实践 40学时通过介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在国家师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精品课建设以及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的一些尝试以及取得的经验,使学员了解新疆农业职业教育的动态。
4.职教论坛 20学时参加学校开展的职教论坛,了解职业教育的相关动态。
5.教研活动 20学时参加所在专业方向教研室每周的教研活动,与我院专业教师一起讨论日常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6.学校学期初、末集中培训 36学时参加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初和学期末的集中培训,通过聆听国内知名职业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提高职业教育理论水平。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简介专业基础课程7.家畜解剖与生理 82学时学习动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及组织学、胚胎学基本知识;学习动物机体代谢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畜体解剖操作能力。
8. 兽医基础 56学时学习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发生发展和转轨的基本规律。
了解基本病理过程的病理反应、形态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主要器官系统的常见病理和动物主要疾病的病理特征;掌握动物尸体剖检及病理检验技术;学习兽药性状,体内作用过程与机理,兽药分类及临床应用;掌握处方开写,兽药调剂技术等基础理论和方法。
了解药品作用于畜体毒理学理论,掌握药品中毒及预防方法,兽药毒理检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各系统和各器官病理生理分析和病理解剖变化微观、大体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兽医临床药物应用能力和动物中毒解救能力。
9. 动物微生物 56学时学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方法、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变异等生物学特性;掌握免疫学基本知识和免疫反应及其在预防医学上的运用;掌握主要病原体的染色,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培养学生的微生物分析能力和疫病防控基础知识。
专业课程畜禽饲养模块10.养鸡技术 30学时学习掌握鸡的品种、种鸡的繁殖技术、种蛋孵化、育雏、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11.养牛技术 30学时学习掌握牛的品种,牛的选种选配方法,人工授精技术,犊牛培育、奶牛饲养管理,肉牛饲养管理。
12.养羊技术 30学时学习掌握羊的品种,羊毛及羊肉基础知识,羊的选种选配方法,羊人工授精技术,羔羊培育,绵羊饲养管理,山羊饲养管理。
13.养猪技术 30学时学习掌握猪的品种、猪的选种选配方法,种猪繁殖技术、幼猪培育、种猪饲养管理,肉猪育肥生产。
兽医临床课程模块14.兽医临床诊断技术 50学时学习病畜一般检查法,实验室主要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及其原理;病理状态下各种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产生原因,形成条件及临床意义;掌握诊断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培养兽医一般治疗技术能力。
15. 家畜产科病 30学时学习动物常见产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症以及诊断和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家畜产科病防治能力。
16.畜禽传染病 40学时学习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终止的一般规律,预防机制、预防和扑灭的一般措施,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分布、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畜禽传染病防治控制能力。
17.畜禽寄生虫病 30学时学习畜禽寄生虫的基本知识,寄生虫病的基本理论,寄生虫病的一般防治措施,人畜共患病和与畜产品有关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发育史、流行病学特点、症状、诊断、治疗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寄生虫病防治能力。
18.中兽医 70学时学习中兽医阴阳经络学基本理论、中草药药学基础知识、针灸学理论,掌握中兽医畜禽疾病基本诊疗技术,培养应用中兽医方法防控动物疾病的能力。
19.实验室工作 66学时协助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等工作,了解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验室工作开展方法及其原理。
(三)企业实践锻炼 120学时学员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兽医站春季防疫工作或者到畜禽养殖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学习并熟悉相关企业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进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技能训练等。
与培养模式适应的课程教学安排(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进程计划安排五、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组织实施(一)校内实训目标是培养学员基本专业单项操作技能和实践认知的能力。
(1)畜体结构观察与剖检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知畜体八大系统形态学结构及组织学构造,准确识别标本,掌握畜体剖检技术。
(2)动物微生物检测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细菌及病毒的形态结构,掌握菌群培养、分离、移植、鉴别技术,疫苗保存使用技术。
(3)家畜病理变化检查技术 0.5周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家畜疾病病理变化标本,学会病畜尸体剖检、病理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技术。
(4)兽药使用技术 0.5周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知分类兽药的药性、保存、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液剂、膏剂等的配药技术,处方开写技术和门诊病畜病历填写。
(5)养鸡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鸡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6)养牛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牛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7)养羊技术 0.5周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羊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8)养猪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猪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9)兽医临床诊断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病畜保定、临床一般检查、系统检查的方法,同时掌握病畜给药技术。
(10)动物传染病预防、诊疗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依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特征进行畜禽传染病鉴别,熟知传染病的封锁隔离及消毒方法,掌握畜禽传染病免疫疫苗的保存、正确使用技术。
(11)动物寄生虫病诊疗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寄生虫标本及常见病畜寄生虫病病理变化,掌握虫体鉴定技术、预防治疗技术。
(12)家畜产科病诊疗技术 1周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诊断家畜常见产科病以及掌握相应治疗技术。
(13)中草药与中兽医诊疗技术 1.5周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草药的种类、药性、采集加工方法,掌握中草药处方开写、依方配药、煎药、灌服等技术。
(二)生产实习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兽医站或者畜禽养殖企业完成1个月的实践锻炼,学习并熟悉相关企业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积累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1.生产实习流程建立(1)学员按照畜牧兽医专业——养牛与牛病防治、养羊与羊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养鸡与鸡病防治等方向,以及利用兽医站春季防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一个方向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实践锻炼。
教学在组织安排上,由校企“双导师”指导学员生产实习。
(2)在由专业与具体企业成立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企业、学员建立教学、生产合作关系。
(3)根据学习目标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召开实习计划研讨会、实习动员会,分发实习手册和学习资料,做到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熟知学员顶岗实习教学计划,企业了解学员在企业生产岗位上的学习任务,学员牢记在企业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