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合集下载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

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摘要:两千多年前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就开始了各种语言的研究,只是古代的这些研究都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以未能揭示出语言的本质。

直到19世纪比较语言学产生后,语言研究才开始发掘语言发展的规律,才使语言的研究变成了科学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功能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史上是发展最快的、最活跃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理论并把语言学真正变成科学之后,现代语言学便呈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论文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贡献.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1857-—1913)。

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使语言学科走向现代的大师”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索绪尔的理论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索绪尔是把语言学研究明确为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他的理论直接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语言的本质。

他的理论可归纳如下:1。

语言符号的本质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的,即“所指”和“能指”。

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关联的是能指的线性特征。

2.语言单位的关系性质由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因此一个能指与所指之间就没有必然的属性。

所指只是一个系统里的一员,通过同一系统内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界定.3。

语言系统与语言现象的区分这是语言系统与语言的实际现象之间的区别.他认为,语言学家的认为是研究语言系统。

4。

共时与历时的区分语言学上的共时与历时之区分,就是静态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之分。

二、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伊、雅克布逊、布龙达尔等。

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1.为语言事实的共时研究方法做了理论上的开拓2。

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功能学派,系统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

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

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

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

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

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语言学家门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

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

随着影响的扩展和队伍的扩大,1982年第九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

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办第十二届年会,由于到美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所以在美国举行这样的大会具有深远意义。

到今天,功能主义已经与形式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两大思潮。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语法或系统语法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

语言作为符号的一种,在表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时,必然要在语言的各个语义功能部分进行相应的选择。

第一讲 语言学的分类和流派

第一讲   语言学的分类和流派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特点: (1)语法形式化。采用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
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规则系统演绎生成无 限的句子。力图做到像数学公式般形式化。 (2)解释性。该语法的目的不在于分类,归 纳,而在于解释生成语言的机制。 (3)演绎性。由于多采用形式化推理,所以 该理论演绎性多于归纳性。
言语,强调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内部语言学。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4)描写性。从言语、话语入手,着重发 现与描写共时语言系统的各类结构。
(5)归纳的方法多于演绎的方法。 (6)客观性。由于要细致归纳描写当代语
言,因此较少主观臆断,比较客观。 (7)重视语言表面结构,缺乏深层结构的
了解。 (8)重视静态的语言结构,忽视动态的言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5.从研究范围看,语言学可大体分为两大类: ( )语言学和( )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 的时间,语言学可以分为( )语言学和( ) 语言学。(2007,华中师大)
6.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主要分支是: ( )、( )和( )。(2007,华中师大)
7.古代语言学有三个传统:( )传统、( ) 传统和( )传统。(2008,华中师大)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4.()被认为是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2006,中国传媒大学) A.乔姆斯基和索绪尔 B.洪堡特和索绪尔 C.布龙菲尔德和洪堡特 D.布龙菲尔德和乔姆 斯基
二、填空题 1.( )被尊为现代语言学之父。(2004,南
开)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十九分。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考察语言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做出了谱系分类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的普通语言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文化。

在西方语言学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学说,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总结和概述。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语言的结构是决定其意义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则和模式。

其中,最知名的结构主义学派是索绪尔学派和布洛姆菲尔德学派。

2. 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语言是通过某种生成规则产生的。

生成语法学派认为语言的产生过程是基于一系列规则和转换的,这些规则可以用形式化的方式来描述。

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包括诺姆·乔姆斯基和查尔斯·菲尔。

生成语法的研究对后来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语用学语用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使用情境和交际目的的学科。

与其他流派不同,语用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

语用学家研究语言如何在特定情境中传达意义,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和理解。

格里姆斯学派和奥斯丁学派是语用学的重要代表,他们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和交际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语言变化研究语言变化研究是一门关注语言随时间变化的学科。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和变化。

语言变化研究关注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变迁,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代数据的分析,揭示语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威廉·拉布学派和米哈伊尔·巴哈京学派是语言变化研究的重要代表。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代表学派包括华兹沃斯学派和拉布学派。

以上只是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导读: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下面对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语言学的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的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的类别和流派一、语言学的类别的要求从哪些角度去认识?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

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

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

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

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

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一)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1.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

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

我们课程性质,就是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再细分,可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

2.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

它可以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如研究汉语,叫汉语语言学,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叫英语语言学。

语言学主要学派(MainschoolsofLinguistics)

语言学主要学派(MainschoolsofLinguistics)

语言学主要学派(Main schools of Linguistics)12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12引言-弗迪南·德·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1857 ~ 1913)是“现代语言学”和“一把现代学科硕士的父亲。

”他的重要思想是语言学中的语言学收集(1916),这是由他的学生巴利和A. Sechehaye发表C.。

索绪尔认为,语言单位是一个标志。

语言符号的统一,不是一个符号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他称之为概念所指与能指的声音形象。

语言符号的特点有两个。

首先,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其次,语言符号是由能指的线性性质。

索绪尔做了一个区分语言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学家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因为它是一个连贯的、可分析的对象。

正是这种区别导致了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别。

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区别是索绪尔对普通语言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12.1布拉格学派12.1.1介绍布拉格学派有特别重要的三点:(1)它强调语言的共时研究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它可以利用完全可控的材料进行调查。

(2)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认为孤立地看待任何语言的任何元素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分析或评价。

换句话说,之间有功能性的对立。

(3)它把语言看作是使用它来为社区执行一些基本功能或任务的工具。

12.1.2音韵学和语音的对立布拉格学派最著名和最著名的是它对音位学和语音学和音位学的贡献,它对语言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它从功能的角度看语言。

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Trubetzkoy认为语音属于言语,而音位属于语言。

在此基础上,他发展了“音位”这个概念,作为声音系统的抽象单位,不同于实际产生的声音。

在分类的区别特征,他提出了三个标准”(1)对整个系统的对比关系(2)对立分子之间的关系(3)他们的辨别力这些对立可以概括为:(1)双边反对(2)多边反对(3)比例对立(4)孤立对立(5)对立(6)渐进对立(7)均等对立(8)中和对立(9)不断的反对12.1.3功能句子观(FSP)1。

语言学的学科分类

语言学的学科分类

应用语言学
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与有关学科结合起 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应用型学科。
理论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学科分类
四、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
根据西方座标,以历史语言学的出现为分 界。这之前属于传统语言学研究,这之后 进入现代语言学研究时期。
传统语言学还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往往 处于附属地位; 现代语言学是一门独立学科,随着现代科 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 义学派
[俄]特鲁贝茨科依《音位学原理》 [丹麦]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导论》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 [美]赵元任《国语入门》(《北京口语语法》)
《中国话的文法》(《汉语口语语法》) [法]特思尼耶尔《结构句法基础》
结构主义三大流派
4.转换生成学派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
传统语言学以书面语为主,而现代语言学 重视口语研究。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
传统语言学主要为经典作注和语文规范研 究,而现代语言学主要是分析语言结构 和探索语言规律。
五、语言学流派和主要语言学家
1.历史比较语言学
通过语言关系的比较研究构拟共同母语, 以探索语言的演化规律。(19世纪)
初始阶段,英国的琼斯首先提出梵语和希 腊、拉丁语具有亲属关系。丹麦的拉斯克 、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的奠基者。格里姆定律:凡语音演变的规 律皆有例外。
19世纪中期,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 尔和施密特。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新语法学派”时 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布鲁克曼、奥斯特 霍夫和维尔纳。维尔纳定律认为:凡语音 演变的例外皆有规律。
语言学常识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

我们比较倾向于前者。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diglossia)、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或socialect)、标准语和土语(vernacular)、正式语体(formal style)和非正式语体(informal style)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是: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

这又被称为"微观社会语言学"(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会语言学";2.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双语、语言接触、双方言,语言规范化问题等,这又被称为"宏观社会语言学"(macro-sociolinguistics);3.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如某一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同的性别、年龄、行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学理论及流派,最全语⾔学流派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批语⾔学家和⽂艺理论家。

⼴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学会等语⾔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学会传统的当代语⾔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是⼀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形式与超语⾔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进⾏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

美国语⾔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学团体中,影响最⼤的莫过于布拉格语⾔学会,美国语⾔学的每⼀项重要发展,都与这⼀学派的学说有关。

"这⼀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1926年10⽉,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发起,建⽴了布拉格语⾔学会。

参加学会的外族⼈中,以俄罗斯⼈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

俄罗斯翼成员⼤多专注于语⾔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与超语⾔因素的关系。

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较重视语⾔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理论的应⽤性。

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

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海克,斯卡利奇卡,柯⽇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克,鲍利尼等。

布拉格学派在第⼀届国际语⾔学会议(海⽛,1928)上,第⼀次把他们的⾳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的反响。

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叙述见于他们在第⼀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

《论纲》强调语⾔是⼀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的,所起的功能着眼。

1929年出版会刊《布拉格语⾔学会论丛》。

1935年创办期刊《词和⽂》。

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和⽀解,学会为振奋民族精神,合写了⽂集《关于语⾔和诗歌的读物》。

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以下就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二、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功能语言学简介..

功能语言学简介..
5.语法功能
语法功能是最具体的一种功能,它是纯理功能在语 言系统中的体现形式。
五种功能的关系
纯理功能产生于宏观功能,宏观 功能产生于微观功能,语法功能是纯 理功能在 词汇和语法层中的具体体现, 人们平时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构成了 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
功能语言学之所以不同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一个重 要方面在于前者视语篇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和出发点, 而后者将语言研究的单位局限于句子的范围之内。系统 功能语言学在研究句法结构时突破了句本位思想,重视 对语篇的研究。Halliday(1994)明确地将系统功能 语法称为“语篇语法”(discourse grammar)。认 为语篇指的是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头或书面 的语段。
法国学派
Martinet Kristeva
三个独创之处:语言的双重分节;语言的经济 原则;语言的现实主义原则。
Martinet认为尽管语言可以发挥表达、交际和 审美等多种功能,但交际功能才是语言的“中 心功能”,在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贯穿 功能主义。
她 于 1967 年 首 先 创 造 “ 互 文 性 ” (intertextuality)这个术语,并把它引入文本 分析和文学批评。所谓“互文”(intertext) 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之间的语篇;所谓“互 文性”指的就是不同语篇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
Halliday的功能思想
3.宏观功能 macrofunction
宏观功能是儿童放弃原型语言向成人语言过渡时出 现的语言功能。韩礼德认为宏观功能可以分为两种:一 种是理性功能(mathetic function),另一种是实用功 能(pragmatic function)。
4.纯理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得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得时代……把语言瞧作功能得流派,瞧重语言环境重要性得流派,把语言瞧作复杂结构得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得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得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得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与语音系统重要性得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得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得语言知识得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得语言学流派得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就是怎么组成得,也就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得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得,就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得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得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与理解语言产生很大得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得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得场合才有特定得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得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得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与语言系统得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与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得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分类总览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开端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伦敦语言学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的结构主义(美国描绘主义学派)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上演变为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跨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 1.区分语言与言语。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它本身不表现出来,而是潜伏在每个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 2.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主张系统的研究语言。

• 3.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史研究。

重视公式语言的研究。

• 4.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认为语言系统及其发展与外在条件密切相关。

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

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各布逊。

•哥本哈根学派(丹麦学派):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美国描写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主张实地调查,强调对语言事实做客观的共时描写,重要人物:布龙菲尔德,他的著作《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

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理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语言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

• 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 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并揭示这些规则。

• 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

• 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语言学分支及流派

语言学分支及流派

语言学分支及流派纵观语言学的发展史,从高度抽象层面来看,其间总是交织着形式与功能两种理论观点的对峙与竞争,由此产生的不同学术观点、理论流派和描述方法,成为语言学发展的原始动力,推动着整个学科不断向前。

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愈演愈烈,从理论上形成了所谓“索绪尔悖论”(Saussurean Parodox),从关注焦点和研究内容上体现为“内置语言”研究与“外置语言”研究之间的差别。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ernalized language, or I-language andexternalized language, or E-language.)有人将西方语言学史划分为八段: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及以后;现代前夕;19世纪;20世纪第一阶段;20世纪第二阶段。

西方语言学的源头在希腊。

古希腊的希罗多德谈到方言差异和外来语现象;诡辩学派的辩驳演讲引发了修辞研究;《对话录》记下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语言哲思;亚里士多德为逻辑和语法范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至斯多格学派本质论与约定论、类比论与不规则论之争尤其热烈,语音、词源、语法三个方面都有所研究。

公元前,世纪狄奥尼休斯(色拉克斯的《语法术》,确立词、句概念,提出八大词类,对希腊语的结构做了描述。

罗马人接过了希腊语言文化的所有成果。

略晚于色氏,瓦罗撰成《论拉丁语》,将语言研究三分为词源学、形态学、句法学。

他注意到派生有别于曲折,称前者为“任意变化”,后者为“自然变化”。

公元,世纪初,普利西安详尽描写了古典拉丁语,其著《语法原理》广为流传,左右了这个中世纪的语法学和语言哲学。

中世纪的学术语言是拉丁语。

经院哲学盛期,摩狄斯泰学派的语法研究也达到巅峰。

该派所主张的思辨语法实为拉丁语法范畴与经院哲概念的融合。

思辨语法首次建立清晰的句法理论,区分了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又提出存在、理解、表意三种方式,用以阐述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1)时间:1786——1916
(2)特点:独立性、历时的原子主义语言观;
(3)贡献:使语言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主要人物:琼斯、拉斯克、格里姆、葆朴、维尔纳、施莱赫尔、勃鲁格曼、莱斯金、保罗、梅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
(1)代表人物:索绪尔(开创者)
(2)主要内容: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组合而成的系统(依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转),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3)主要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三、转换生成语言学:
(1)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2)大致内容: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
(1)代表人物:韩礼德
(2)主要内容: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研究如何根据特定交际目的选择特定的语句,集中力量发现描写语言在社会中的规律;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注重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发现语句在社会中的规律。

描写语言学派 名词解释

描写语言学派 名词解释

描写语言学派名词解释
语言学派是指在语言学领域中形成的不同理论和方法流派。

不同的语言学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于语言的认识和分析也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一些主要的语言学派包括:
1.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的结构和系统性,关注语言的内部规则和形式,并通过对语法、音系和语义等要素的分析来揭示语言的本质。

2. 生成语法学派: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强调语言的创造性和生成规则,通过建立语法模型来解释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3. 语用学派:注重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和效果,研究语言的言外之意、语境依赖性和语言行为规则等。

4. 西方语言学派:一种以欧洲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派,包括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词汇学等分支。

5. 功能语言学派:注重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目的,强调语言用于人类交际的功能和效果,并通过研究社会和文化背景来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

6. 语料库语言学派:基于语料库数据进行研究的语言学派,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库分析来研究语言的规律和变化。

不同的语言学派有不同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但也有相互借鉴和交叉研究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功能学派,系统
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

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

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

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

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

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语言学家门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

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

随着影响的扩展和队伍的扩大,1982年第九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

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办第十二届年会,由于到美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所以在美国举行这样的大会具有深远意义。

到今天,功能主义已经与形式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两大思潮。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语法或系统语法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

语言作为符号的一种,在表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时,必然要在语言的各个语义功能部分进行相应的选择。

功能语法重点需要说明的是:语言是社会交
往的工具,语言系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语义功能而逐渐形成起来的;人们在交往中需要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时,也是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而进行有动因的活动。

系统功能语法的六个核心思想是:
1.纯理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

这种功能千变万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其中有着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称"元功能"。

它包括三个方面:
语言是对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 功能;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其功能之一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这样的语法单位,而是"语篇",它表达相对地说来是比较完整的思想,这样的由说话人将上述两种功能组织起来成为语篇的功能称"语篇功能"。

2.系统的思想。

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此对语言的解释应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

韩礼德认为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得用聚合关系来表达,因此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是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就可以产生结构。

3.层次的思想。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

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实现"(realize)关系,即对"意义"(语义层)的选择实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实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

由于有这样的观念,整个语言系统又可看作是一个多重代码系统,即由一个系统代入另一个系统,然后又代入另一个系统。

采用层次的概念还可以使人们对语言本质的了解扩展到语言的外部,语义层实际上是语言系统对语境
即行为层或社会符号层的体现。

因此,甚至可以将语义层看作是一个连接词汇语法层和更高层面的符号学。

4.功能的思想。

这里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是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词汇语法的成分或结构只是它的表达格式。

如:
The little girl broke her glasses at school
概念功能:动作者过程目标环境及物性
---
词汇语法:名词词组动词名词词组介词短语
这就将表达式和它所表达的语义清楚地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后对这里所涉及的每一个部分再进行具体的研究。

5.语境的思想。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如果人们把语言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就必须从外部来确定区别语义系统的标准,也就是要依靠语境来确定同一语义类型的语言材料是否真的是同一意义的标志。

语言之外的社会语境或情景与语言一样也是语义的一部分。

情景分析法和情景意义与其他层次的分析法和意义的区别在于:(1)前者涉及有关世界的非语言特征;(2)说话者和听话者都要掌握有关文化的非语言部分。

韩礼德
也认为,"社会语境"、"环境"、"相互交往"等概念与"知识"、"思维"在理论是同类型的。

6.近似的或盖然的思想。

韩礼德从信息理论中汲取了"近似的"(approximative)或"盖然的"(probabilistic)思想。

语言固有的特征之一是盖然的,这种规律性特征在人们选择词汇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从英语中选择"人行道"的词汇时,有人好用"sidewalk",有人好用"pavement"等。

人们只能从相对概率来掌握其使用范围。

把这样的原则推进到对语法系统的描写上,那么在各种句型的使用上也就有一个盖然率的问题。

因此,这样的思想表明,要掌握不同形式项目的使用,便要更精确地区别语义与特定情景语境的关系。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也在于说明不同语域之间的差别可能就是它们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盖然率不同,而这又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不同语义的确切程度。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出版内部刊物《网络》(Network),借以交流学术信息和成员活动的情况,由福塞特任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