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确保输血科血液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输血科相关工作人员和输血科内的所有血液管理活动。

二、血液管理的基本原则2.1 安全性优先在进行输血活动时,必须始终以患者的安全为首要考虑。

2.2 规范化操作所有的血液管理活动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严禁任意操作。

2.3 信息记录与管理所有的血液管理活动必须进行详细的信息记录,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存。

三、血液管理的具体要求3.1 血液储存和保管3.1.1 血液储存室的建设必须符合相关规范,保持洁净、干燥、通风良好和恒温恒湿。

3.1.2 血液的储存必须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

3.1.3 血液分类和储存要按照不同血液成分的要求进行,避免交叉感染和混淆。

3.2 血液的采集和配血3.2.1 血液采集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遵循无菌操作和消毒要求。

3.2.2 配血必须进行有效的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2.3 血液的输血需遵循血型相容原则,确保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输血操作和监测3.3.1 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的检测,确保适宜的输血量和速度。

3.3.2 输血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遵循无菌操作和消毒要求。

3.3.3 输血过程中必须进行密切监测,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指标的监测。

3.4 输血反应的处理和报告3.4.1 对于出现输血反应的患者,必须立即停止输血,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3.4.2 输血反应必须及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医务人员,确保及时的处理和跟踪。

3.4.3 输血反应的原因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四、血液管理的责任和监督4.1 相关人员的责任4.1.1 输血科血液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血液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4篇)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4篇)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工作,提高输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编制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院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输血科血库管理人员、输血科医生、输血科技师和输血科护士等。

第三条输血科血库的工作目标是保证输血品质的安全、提高供血效率、提供优质的输血服务。

第四条输血科血库的工作原则是安全第一、科学规范、服务至上、依法办事。

第五条输血科血库的工作职责包括:血液采集、鉴定、储存、配血、输血、质控和管理等。

第六条输血科血库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输血管理的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七条输血科血库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八条输血科血库应保证血液储存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性,及时进行维修和检查。

第九条输血科血库应建立健全血液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血液的追溯来源和使用情况的可查性。

第十条输血科血库应进行科学的血液资源管理,保证血液的合理利用,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血液资源情况。

第二章血液采集和管理第十一条所有参与血液采集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采血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应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血液品质安全。

采集时应核实献血者的身份和献血资格,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三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进行血型和常规检测,确保血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检测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第十四条血液采集后,应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进行储存,确保血液的保存质量。

采用专门的冷藏设备和储存器具,严禁使用过期或破损的设备。

第十五条对于无菌操作不当、血液品质出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的血液,应进行标记和隔离处理,绝不能投入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血液采集和管理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血液来源、数量、保存期限、使用情况等,便于追溯和管理。

第三章血液鉴定和配血第十七条输血科血库必须具备血型鉴定和配血工作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并配备有相应的技术人员。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输血科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输血科(血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血液的采购、储存、发放、质量控制、输血前检测、输血技术操作、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

第三条输血科(血库)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第四条输血科(血库)应当配备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输血业务水平。

第五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输血安全。

第二章血液采购与储存第六条输血科(血库)应当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血液采购计划,报请医院审批后实施。

第七条血液采购应当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血液制品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保障、供货时间等条款。

第八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对采购的血液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产品合格证、批号、有效期、储存条件等,确保血液质量。

第九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建立健全血液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血液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防止血液质量受损。

第十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定期对储存的血液进行质量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第三章血液发放与质量控制第十一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建立健全血液发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发放血液,确保血液发放正确、及时。

第十二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对发放的血液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保存期限等,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第十三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对发放的血液进行记录,包括血液品种、数量、发放时间、使用科室等信息,便于追溯和统计。

第四章输血前检测与技术操作第十四条输血前检测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环节,输血科(血库)应当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测制度。

第十五条输血前检测包括受血者血型、抗体筛查、传染病病原体检测等,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本(5篇)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本(5篇)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本一、工作目标和职责1. 确保输血工作安全、高效进行。

2. 准确管理和储存血液和血液制品。

3. 确保输血操作符合医疗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4. 协助医务人员共同完成输血工作。

二、工作时间和岗位职责1. 工作时间:根据医院具体安排,包括早班、中班、晚班和夜班。

2. 血库管理员:- 负责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采购、验收、核对及储存工作。

- 负责血袋和血浆袋的登记、管理和储存。

- 负责记录和更新库存信息,保证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有效管理。

- 协助医务人员进行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血工作。

- 进行血液及相关物品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参与传染病筛查和质量控制工作。

3. 输血操作员:- 根据医嘱,准备血液和血液制品,并进行身份核对。

- 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工作。

- 进行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注,确保操作规范及安全。

- 记录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 参与传染病筛查和质量控制工作。

- 维护输血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工作流程和规范1. 血液储存:- 血袋、血浆袋和其他血液制品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储存。

- 定期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检查和清点,确保质量和有效期限。

2. 输血操作:- 操作人员应对血袋和血浆袋等血液制品进行核对,确保患者身份和配血的准确性。

- 输血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保证操作规范和安全。

- 输血时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

3. 血液库存管理:-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并与记录进行核对。

-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过期品应及时淘汰和销毁。

- 严格遵守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原则,合理分配和利用血源。

四、安全和质量控制1. 严格遵守血液操作规范和消毒操作制度,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无菌。

2.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参与传染病筛查,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4. 定期进行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规范输血流程,我院设立输血科(血库),依法进行输血管理。

本制度旨在明确输血科的管理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血液安全。

二、管理机构1. 输血科(血库)设立主体为医院,负责输血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2. 输血科(血库)设立的领导机构为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输血科科主任担任副主任委员,其余相关部门主管担任委员。

3. 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监督输血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输血的管理规章制度。

三、管理职责1. 输血科(血库)负责医院输血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

2. 输血科(血库)负责建立完善的血液储存、管理系统,并确保血液安全。

3. 输血科(血库)负责建立输血流程规范,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

4. 输血科(血库)负责组织输血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5. 输血科(血库)负责对输血设备及设施的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6. 输血科(血库)负责建立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输血信息的追溯和审核。

7. 输血科(血库)负责与相关部门及组织进行沟通,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和投诉。

8. 输血科(血库)负责定期进行血液品质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操作流程1. 输血前准备(1)患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时,医生需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输血,制定输血方案。

(2)根据医生开具的输血申请单,由护士或医技人员前往血库领取相应的血液制品。

2. 输血过程(1)护士或医技人员核对患者及血液制品信息,确保无误后,开始输血。

(2)仔细观察患者输血反应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处理。

3. 输血后处理(1)输血结束后,护士或医技人员需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病历中,并及时归档。

(2)患者需观察输血后反应,必要时继续追踪监测。

五、设备和设施管理1. 输血设备和设施应每日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进行定期检测。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一、为确保安全输血,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感、高度的质量意识及法制观念,严格执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地工作。

二、各种实验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各种试剂坚持购买使用三证齐全产品,所用试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质量。

四、接受标本和发放血液必须坚持“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无误后才可签收、签发。

五、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必须坚持复核制度。

两人上班时,每次均由另一人复查;只一人上班时,本人也需做两次,并盖上复核章、签上姓名,方可发出报告。

六、配血标本必须使用近期新鲜的,即要求无输血治疗三天内的,若在输血治疗24小时后或大量输血1000ml以上,还需配血的,要重抽标本方能体现受血者体内免疫现状,以保证配合试验的有效性。

七、工作间安装空调,保证任何季节工作温度控制在20~24℃,亦是试剂保存条件要求,避免造成微柱内试剂蒸发干枯。

八、每次收到血站发回的血制品,必须按照入库、贮存制度认真检查核对,合格者尽快放入专用冰箱分类依次存放,不得混放。

九、定期对各仪器进行检查、核对。

平时注意观察离心机转速;水浴箱、孵育箱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冰箱内应有温度记录仪,贮血冰箱每天人工观察四次,并作好记录。

若发现异常立即设法解决,并报告主任。

十、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各种记录须详细、完整、全签名,保存10年。

十一、做好各项统计工作,每月需对临床用血的成分血比例、输血反应反馈情况等做出统计汇总上报医务科和市血站。

十二、血费及配血检查费收取需及时查对,确认取血单与申请单、配血报告单上患者信息一致,不得有误。

取血单上必须有请求医生,取血者和发血者全名签字,并保证帐目月底统计与血站及财务科核对无误。

十三、根据输血科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质量考核制度,每月考核一次,每次必须达标。

十四、输血科的主要质量控制标准如下:①诊断检查质量标准血型定型试剂质检合格率100%血型正反定型检查率100%血型定型差错率0%交叉配血差错率0%输血前检查记录完整率100%②血液贮存血液内外包装验收合格率100%入库、出库记录完整率100%血库冰箱报警装置完好率100%血库冰箱温度记录完整率100%不同血型、品种、规格的贮存分别存放不同日期血液贮存依次存放全血保存温度2—6℃新鲜冰冻血浆贮存温度-20℃以下一年血小板贮存条件20—24℃轻振荡5天③血制品外观需无溶血、变色、气泡和凝块等;血袋标签清楚、填写完整、准确;各项质量指标达国家标准要求。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

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定相关科室负责。

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

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负责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临床输血疗效的评估,建立临床输血预警系统。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1. 引言医院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内至关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储存、检验和输血血液制品的供应。

为了确保血液供应的安全和有效,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血库存储管理制度2.1. 血液储存设备血库应配备符合质量管理规定的冰箱、冷藏柜和冷冻库等设备,以确保血液制品的冷链质量。

2.2. 血液储存条件管理血库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符合储存要求。

同时,应建立血液储存记录,包括温度记录和储存时间。

3. 血库血液采集管理制度3.1. 血液采集流程管理血库应制定血液采集的具体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包括献血者的登记信息、采集设备的消毒和血液采集的血袋选择等。

3.2. 血液采集器具管理血库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血液采集器具,并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血液采集者培训和质量控制血库应定期进行血液采集者的培训,包括血液采集技巧、安全操作和血源管理等。

同时,还应建立血液采集绩效评估和质量考核,确保血液采集的质量和安全。

4. 血库血液检验管理制度4.1. 血液检验项目和方法管理血库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确定血液检验的项目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

4.2. 血液检验设备和试剂管理血库应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血液检验设备和试剂,并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维护和试剂的储存。

4.3. 血液检验结果评估和报告血库应对血液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报告,及时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给临床科室,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

5. 血库血液制品的发放和管理制度5.1. 血液制品发放程序和要求血库应建立血液制品的发放程序和要求,包括发放血液制品的申请和审核流程、发放数量和发放时间等。

5.2. 血液制品的储存和保管血库应按照规定储存和保管血液制品,包括不同类型血液制品的分开存储和储存条件的要求。

5.3. 血液制品的追溯和回收血库应建立血液制品的追溯和回收程序,及时准确地追溯使用的血液制品信息,并对过期或损坏的血液制品进行回收。

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

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定相关科室负责。

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

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血库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血库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血库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血库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保障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血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血库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血库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

2. 质量管理委员会由血库主任、质量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临床用血管理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储存负责人、检验负责人、输血医学负责人等组成。

3. 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4. 血库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质量与安全管理。

三、血液质量控制1. 血液采集(1)采集人员必须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

(2)采集前,采集人员应向献血者详细讲解献血流程、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征得献血者同意。

(3)采集设备、容器和耗材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并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

(4)采集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

2. 血液储存(1)储存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

(2)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和环境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并实时监测和记录。

(3)血液储存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期限,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4)储存人员必须持有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

3. 血液检验(1)检验人员必须持有执业检验师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

(2)检验设备、试剂和耗材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

(3)检验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临床用血部门,并做好记录和存档。

4. 血液发放(1)发放人员必须持有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

(2)发放血液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输血申请单和检验报告,确保血液与患者相匹配。

(3)发放血液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血液质量。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血液是生命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概述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输血工作过程。

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 质量管理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决策、全员参与。

3. 质量管理职责:(1)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流程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评估质量管理工作。

(3)医护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工作。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控制文件:制定和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记录管理制度等相应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章可循。

2. 质量考核与改进:建立科室质量考核机制,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流程。

3.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输血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控制。

4. 培训与培养: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技术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5.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汇报和处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资料的保存和使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操作规范:(1)员工要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要保持个人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2)血液制品的采集、输注、贮存等工作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操作规范,防止污染。

(3)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血型鉴定、配血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物资管理:(1)建立血液制品和相关试剂的管理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此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输血科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订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输血科血库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储存、管理和供应血液及血液制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为了确保血库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输血科血库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二、血库接收与储存工作1. 根据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类别,进行接收和验收。

2. 进行清点和库存管理,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的数量和品质。

3. 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分类和储存,采取先进的储存设备和技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期。

三、血液采集和制备工作1. 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和输血指征,确定输血方式和血型匹配。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血液采集的无菌和安全。

3. 进行血液分离和制备,确保血液制品的纯度和安全。

四、血液分发工作1. 根据临床输血需求,进行血液制品的申请和分配。

2. 进行血液制品的分类和记录,确保分发准确和追溯能力。

3. 严格执行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血规则,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感染控制和事故处理1.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对血库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 严格执行血液传染病的筛查和检测,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和无菌。

3. 建立健全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记录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六、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血库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 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3. 定期组织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七、工作流程优化1. 进行工作流程分析和改进,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和延误。

2.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任务。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实行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八、工作量统计和报告1. 对血库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定期生成报告。

2. 根据报告结果,进行工作负荷的合理分配和人力资源的优化。

3. 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和工作风险,寻求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

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

1. 总则1.1 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目的、依据1.2 开展临床输血工作的医疗机构合用本规范。

合用范围1.3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及输血相关医疗行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用途1.4 医疗机构应加强输血科 (血库) 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输血科 (血库) 执业行为,保证输血科 (血库) 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临床输血工作。

对医院的总要求1.5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输血科(血库)具备与其临床输血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对医院的总要求2. 组织与人员2.1 医疗机构根据其临床输血业务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

输血科设置分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 AA 级输血科、 A 级输血科。

血库设置分 BB 级血库、 B 级血库。

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区域内AA 级输血科基础上设置。

完成本单位 AA 级输血科职能,并在区域内承担以下职责:(一) 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临床输血质量安全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承担其监督检查工作;(三)承担临床输血会诊与指导、疑难病历讨论及个案评估;(四)承担临床输血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五)负责输血相关协作研究、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六)负责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七)负责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任务。

?(八)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2.1.2 输血科是提供医疗用血服务的科室。

负责血液接收、贮存、发放、输血相关检测;参预输血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导临床输血;开展输血质量管理、临床治疗、教学工作。

年用血需求量较大的三级综合 医院、三级专科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AA级输血科: 完成血液相关检测工作量年, 且能够开展输血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

输血科(血库)输血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输血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关键环节及其控制点本制度规定科室输血质量管理流程中关键控制点。

全体科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科室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违者未产生不良后果的按医院和科室规定进行处罚,如造成严重后果,触犯法律法规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血液标本接收关键控制点1、标本当面接收的信息核对:(1)输血申请单患者信息与血标本条形码信息核对;(2)输血前检测项目与条形码项目信息核对;2、血液标本合格性检查;3、交叉血样与检测血样分开4、不合格血标本处理:相关原始质量记录;联系临床处理标本;5、及时交接或检测输血前检测项目;二、输血前检测关键控制点1、检测标本编号:(1)按检测项目分类(2)核对输血申请单信息与血标本信息的一致性;2、血样本检测:(1)血标本检测前处理(2)试剂质量检查(3)室内质量控制(4)按标准化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控制抗原抗体反应比例;离心力;温度;红细胞浓度,正反定型同时检测等(5)检测结果判定与原始记录(输血申请单下方指定表格内)(6)检测结果的电脑录入与核对:注意检测样本、检测结果原始记录与电脑结果必须核对一致;(7)检测结果核对后处理:1)结果初、复检相符,原始记录与电脑录入相符:检测者在输血申请单原始记录中签全名;2)结果初、复检不符:联系临床科室、检验科进行复查,并最终确认检测结果,及时做好相关质量与技术记录;3、标本检测与交叉配血除一人值班外,一律不得同一人检测,亦不得与交叉配血试验同时进行;4、检测标本的交接班三、血液预约、接收与入库关键控制点1、预约:1)保证一定库存量2)及时预约3)做好预约记录2、接收1)检查血液制品外观与质量2)检查血液制品效期3)双签确认3、入库1)及时电脑入库2)入库血液信息核对:复检前要认真核对是否有错误录入信息;3)入库血液台帐核对:核对入库量与血液中心出库量是否一致;4)入库错误信息的处理:保证入库量和库存量与实际相符;5)入库质量记录四、交叉配血试验关键控制点1、输血申请单使用:(1)原始血型确认与签名记录的输血申请单:第一次发血用,注意申请品种与剂量;(2)临床用血申请单:多次发血者用2、交叉配血前核对:(1)供、受者交叉血样核对(2)申请品种与剂量与血液制品品种与剂量的核对(3)输血前检测核对:是否检测血型,未检测血型者不得进行交叉配血试验;(4)室内质量控制(5)标准化操作(6)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判断与处理:1)相合: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原始记录与发血交接核对2)不相合:立即重新核对,重新试验,必要时重抽标本3)及时填写交叉配血结果记录,严禁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未出先行填写配血记录;(7)配血者签全名3、交发血者进行下一操作(一人发血时自行操作)4、应急发血时应尽快完成交叉配血试验并及时通知临床做相应处理;五、发血关键控制点1、发血前必须核对,签署核对意见,核对无误方可发血,严禁未行核对签署核对意见:1)供、受者ABO、Rh血型2)交叉配血试验结果3)血液制品信息,特别血液效期2、打印输血配血记录单,签发血者全名3、提示领血人员三查十对无误后登记办理出库手续;4、发血者与领血者在出库登记表上双签确认血液发放出库,时间至分钟;5、应急用血时其手续必须齐全方可应急发血;6、监督临床血液运输情况。

2024年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一、血源由市中心血站统一提供,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到血站取血时要写清楚取血联系单,以免取错血。

库血不够急诊取血时,电话通知血站时要详细说明血型及血量,送血的出租车费先由当班人员垫付,并在发票上签名(须有第二人核对签字)后交科主任到医院报回。

二、建立血液进出库核对登记及血库冰箱温度、室内卫生、消毒登记记录并做好统计工作。

合理储血(最佳库存量为周用血量的____%),科学管理,杜绝浪费、滥用。

三、输血申请单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连同病人血标本、会诊谈话记录、用血审核单提前一天送血库备血,急救用血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标本试管上贴上标签,写上病人姓名、病区床号。

血库人员在收到标本后,仔细核对,核查申请单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明确,联号是否一致,然后填上收到日期时间并签名,在标本接收记录本上登记。

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退回重新留取,必须保证标本准确可靠。

四、第一次输注血浆的,需送定型血标本,以后输注血浆的免送标本。

特殊成分输注(如血小板、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需至少早一天通知血库,以便同血站预约。

五、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血型、聚凝胺交叉。

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

发血前需核对付款登记手续,手续不完备的,不予发血(急诊抢救病人要优先处理、优先供给,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六、发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七对,血液质量如有任何异常,一律不得出库,待查明原因。

血液出库原则上不退还。

交叉配血后的病人与献血者标本保存____天,做好记录,以便查对。

七、积极推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率应≥____%。

提倡、指导临床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

配合医院血液管理小组每年至少二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培训。

八、用血原则:早先用、迟后用,以免造成浪费。

九、院外出诊需用血的,血库工作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要快速按要求的血型、血量准备好出诊箱(箱内放冰袋),填写出诊领血单,由出诊医生签字后随血液带走。

三甲医院输血科的管理制度

三甲医院输血科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临床输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协调解决临床输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申报、采购、储存、发放、输血前检查、输血反应处理等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输血申请、受血者评估、输血反应观察和处理等工作。

三、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1. 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本制度。

2. 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3.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4. 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5. 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6. 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血库)申请备血。

7.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8. 输血科(血库)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括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9. 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10. 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四、临床科室管理制度1. 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输血指征,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2. 临床医师应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3. 临床科室应做好输血反应的观察和处理,及时报告输血科(血库)。

4. 临床科室应按照输血科(血库)要求,及时提供受血者血样,并配合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五、输血反应处理1. 输血科(血库)接到输血反应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处理。

2. 输血科(血库)应做好输血反应的记录和报告工作。

3. 临床科室应配合输血科(血库)做好输血反应的处理工作。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五篇)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五篇)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1、全血或血液成分入库前应进行认真的核对和验收。

内容应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内容填写的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制备的具体时间;有效期的具体时间,血袋编号,贮存条件)等。

审核者对上述内容审核后,逐项认真填写入库登记并签署个人全名,以示负责。

其中所填入库日记应精确到分钟。

2、审核入库登记后,血型鉴定、交叉配合实验及输血前检测的记录连同库存血液的领、发登记等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填写入库登记后,已签收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应及时按A、B、O、AB血型分别贮于输血科专用冰箱内。

冰箱内各贮血区应有明确的标识。

血袋的放臵应以采集时间的先后或有效期的短长依次摆放。

4、对储存冰箱的温度每天应定时观察,记录。

当贮血冰箱发出报警信号时,应立即通知器械维修中心检查处理并记录。

5、贮血冰箱内规定的贮血品种不允许断档。

任何贮血品种快用完时、值班人员应立即与中心血站联系,必须及时补充并将联系情况及时、如实记录(内容应包括:电话联系的月日、时、分;对方的姓名;答复的内容等)以备查对和责任的划分。

贮血品种断档的责任界定以发现断档的班次为主。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任何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

合格标准为: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____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二)血液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输血科的血液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血液质量的可靠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血液管理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的安全、可靠和合法使用。

第四条血液管理工作应注重团队合作,加强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过科室主任或上级医务部门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制度
一、输血科(血库)是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直接实施医院输血管理、监督、检测的临床科室,全面负责血液质量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输血科(血库)各项工作制度:(1)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2)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和报告制度;(3)样品登记、各种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4)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5)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职业暴露应急制度;(6)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7)污物处理制度;(8)血液报废制度;(9)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保养制度;(10)检验报告结果保密制度;(11)血液及血液成分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12)工作环节查对、交接班制度;(13)消毒制度;(14)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及备案制度等。

三、输血科(血库)建立完整的实验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1)血液入库、贮存、发放规程;(2)血样采集和送检规程;(3)临床输血检测操作规程;(4)仪器使用操作规程;(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6)应急预案;等。

四、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树立高度的血液质量管理和输血安全意识,加强业务技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医院制定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和《输血科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工作,保证用血安全。

五、输血科(血库)有职责和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输血和对输血反应的处理。

六、医院统一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供应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对血站供应的血液做好核查工作;核查内容如下:(1)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2)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3)血液品种;(4)采血日期及时间;(5)有效期及时间;(6)血袋编号(或条形码);(7)储存条件;(8)血袋是否破损、血液是否存在凝块、溶血、气泡等。

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

七、对入库血液应及时做好登记,登记时必须核对血型、血量、采血时间及血液质量检查,并按血型、种类、时间有序存放在血液专用冰箱内,所备各型血液及血液制品,应有明显标志;定期检查储存血液的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八、发放血液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同时检查血液质量包括外观及内在的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血液一律不得出库;各科室应由医护人员取血,并配备专用血液运输箱贮存、运输血液,严格遵守《xx市医疗机构血液冷链管理技术规范》要求;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得退回。

九、在接收标本时要认真核查、签字。

核查申请单上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号码是否一致。

必须保证标本准确可
靠,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通知病房重新留取,留样标本应在2-6℃冰箱保存7天以上备查。

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血时,必须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和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除盐水法外应加做酶法、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或抗人球法等其中一种,对可疑结果应重复检查,并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汇报,与临床相关科室保持密切联系。

十一、每日检查冰箱温度,同时观察血液质量,严格按照血液有效期限保存血液,发现质量可疑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避免血液过期。

十二、加强消毒管理,并按照要求进行生物监测:(1)血迹、体液及时消毒;(2)物表、地面、空气每日消毒;(3)贮血冰箱内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4)消毒剂应进行有效浓度监测,消毒容器定期消毒;(5)消毒工作完整记录。

十三、患者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相关疾病情况,并作详细记录,发现输血后感染相关疾病及较严重的输血反应要追踪查因,及时与供血机构联系,做好协调处理事项。

十四、交接班工作有记录;每天下班前,检查室内用电情况,冰箱、冰柜等是否正常;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十五、加强输血科(血库)仪器管理,熟悉各种仪器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天检查科内各种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正常,并做好登记使用记录;定期检查及校正各种仪器,做好维护和计量工作。

十六、每批新购进的试剂必须进行质量鉴定,符合要求才能用于试验;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作为科室常规化、制度化的质量保证体制。

十七、主动深入临床科室,分析临床各科的用血情况,对临床用血进行动态观察,加强输血质量的管理,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