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合集下载

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作者:张慧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08期

【摘要】本文拟以庞德翻译的源自中国古诗词的《神州集》英译本来说明文学翻译也具有目的性,也会因为预期功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适用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文学翻译;庞德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翻译派独树一帜,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来源于交际理论,核心是目的论(Skopostheorie)。功能翻译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说明书等非文学的翻译,但一些批评声也随之而来,其中之一便是批评功能翻译理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本文拟以庞德翻译的《神州集》为例,说明功能翻译理论对于文学翻译同样具有适用性。

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派的第一代领袖人物包括提出提出文本功能类型学(text typology)的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目的论的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提出翻译行为理论(translational action)的芬兰翻译学者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第二代核心人物包括提出功能翻译类型学(functional translation typology,即文献翻译与工具翻译理论)和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的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翻译目的论是由威密尔1978年在其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目的原则是翻译的最高法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这项原则有利于改变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之间的内部对立局面。这说明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时首先要考虑翻译目的,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方法,而不是在翻译一篇文章前就先确定采用归化还是异化。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第一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的主要理论。与传统“等值观”不同的是,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也就是,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目的法则指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应该根据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原文,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实现的功能。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一种翻译方式,以功能为中心,强调翻译策略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学者们认为,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应该处理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言的意义和效果。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在今天的翻译学界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还涉及到文化、思想、习惯等方面的翻译。这种观点与传统的翻译观念不同。按照传统的翻译观点,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单地将源语言的文字转换为目标语言的文字,因此翻译应该是尽可能忠实地转换源语言的文字。但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这样做并不能很好地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可能会出现文化差异或造成误解等问题。因此,这种翻译理论强调将翻译视为一种语际和文化间的意义转换,而不是单纯的词语转换。

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和策略。它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考虑文化因素,注意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和效果,而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翻译。在选择翻译策略时,翻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读者和受众,从而选择最适合的翻译方法和方式。例如,在翻译一篇文化性较强的文章时,翻译者需要选择最适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接受并理解翻译的意义。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告诉我们,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文化交流、学科交流和社会交流等方面。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受众所在的文化环境,以便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此外,它还强调了翻译者的角色和责任,翻译者需要对翻译作品负责,并考虑其对受众的影响。这些思想对翻译教育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对翻译教育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

作者: 胡作友[1]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学术界

页码: 249-255页

主题词: 文本类型;语言功能;翻译行为;目的论;功能;忠诚

摘要: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主要理论有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威密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其核心是翻译目的或译文功能。该理论体系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为西方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它对中国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界对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FET)的关注,它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翻译理论,其核心是语言不仅由意义组成,而且受功能语用视角的影响。功能对等理论涉及许多核心概念,如象征、表达、语用,更多的时候,我们认为语言是用来描述真实世界的,但是它们也可以被用来实现功能,这种功能性语言是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它能够满足沟通的需要,并实现翻译的目标。

功能对等理论具有双语文本研究必不可少的视角,它的出现改变了翻译理论的内涵,它关注的不仅仅是传达信息,更多的是上下文的社会语用,解决沟通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问题,功能性翻译的核心是把译本的功能与原文的类似程度保持一致,而不是传达信息的准确性。理论上,功能对等理论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但它在国内的引介与翻译研究仍在发展,更多研究仍需要进行。

在国内,功能对等理论已经在翻译理论讨论中受到关注。尽管功能对等理论以外国文献为基础,但在国内,有众多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从语言现象的角度,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深入研究翻译的文字功能,比如翻译的表达形式和语境功能,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如陈明志等学者对于汉译英文字义翻译的研究,以及毕钰等学者对祝贺语表达习惯及其翻译策略的探究。

据统计,近年来功能对等理论在国内的论文数量持续上升,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比于多种古老的翻译理

论,功能对等理论可以更有效看到以接近原文功能为宗旨的翻译实践的核心,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更多的维度。比如,翻译的表达形式,实际中英文的表达习惯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不仅要传达原文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功能性表达,这种尝试可以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提供有效沟通。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功能对等理论是当今国际语言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因其在语用学、句法学、语言教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的独特贡献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尽管功能对等理论的观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深入的探讨,但是在中国,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一些研究者开始介绍和研究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翻译主要是本着译者要求进行的,重点是把理论的各个部分翻译成切合中国文化的文本。因此,对于译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理解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灵活地表达出来,以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译者也应该尽可能保持原文意义,尽量减少译文的偏差,以便让更多中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功能对等理论。

除理论主体翻译外,功能对等理论国内引介也需要注意一些方面。首先,应当做好框架和结构的规划,以便让中文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其次,应当进行大量的阅读,以便正确地理解理论的原文,而不是靠翻译来达到理解目的。最后,应该与国际同行建立联系,以便及时获取最新的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交流的机会。

近年来,“功能对等理论”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得

到语言学界重要研究者的鼎力支持,其理论观点在国内也得到了认可和实践应用。在理论引介和翻译方面,目前有许多学者及机构在投入大量的精力开展研究。例如,由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郑

州大学等多家单位发起的“功能对等理论国内引介和翻译研究课题组”,已经出版了多本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著作,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国内的功能对等理论研究也涉及到翻译研究。例如,有一些学者就功能对等理论与中西方翻译方式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他们认为,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可以用来指导中国翻译者正确地理解外文原意,并做出正确的译文选择,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翻译目的论述评

翻译目的论述评

翻译目的论述评

薛金凤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翻译目的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它被引进中国也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目的论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包括它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它与传统翻译理论的主要区别以及它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行为理论;局限性;传统翻译理论

f中图分类号】1"1059[文献标识码J A【文章编号J1009一s489(2008J08-0062—02

目的论是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的翻译理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的提出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目的论面世以来,赞同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目的论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它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期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文而对目的论有更全面清晰的了解。

一、目的论的研究现状

目的论的主要思想在弗米尔与他的导师赖斯合作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里有系统的阐述。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的研究是目的论形成的基础。赖斯在以“对等”(译文应该与原文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上对等)为研究的实践中发现有时译文与原文不可能达到完全等值的.有时这种等值是不应该追求的,因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对译文行不同的要求,译者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是译文的功能特征而小足对等原则。弗米尔在他导师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以“对等”为l}1心的等值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目的论。他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因为第一,翻译并不单单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翻译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应该在目的的指引下,考虑一切与翻译有关的因素,从而选出最适合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达到预期目的。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商务汉英翻译国内研究现状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商务汉英翻译国内研究现状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商务汉英翻译国内研究现状

作者:李太志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02期

【摘要】对商务汉英翻译最具指导作用且最适用的翻译理论非功能翻译理论莫属。在功能以及其他相关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商务汉英翻译蓬勃发展,已经取得了丰富多样的成果。

【关键词】商务汉英翻译功能翻译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在各种翻译理论的指导之下,我国商务汉英翻译研究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研究成果也是丰富多彩。以下本文拟对指导商务汉英翻译的功能翻译理论及其研究现状做一简略述评。

一、指导商务汉英翻译的功能翻译理论

笔者认为,在繁多的翻译理论中,功能翻译理论对于完成用户需求不同、语篇功能各异的文体类型繁杂的商务汉英翻译任务来说,其指导作用更是有针对性,其指导意义更加实际。以下仅对功能翻译理论做一简述。

1.功能翻译的主导理论:“目的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德国两位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和赖斯首先提出来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的主导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将“行为理论”引入翻译理论之中,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应采取的方法策略,即“目的决定手段”(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这就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认为,一项具体翻译任务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一个文本到底是需要直译还是意译,或者二者中和。同时,翻译目的还决定了具体的翻译策略。但是,因为翻译目的和原文写作意图可能相背,以及其他原因,诺德在弗米尔的“目的原则”基础之上,继而提出了“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这两大原则相辅相成,既要实现翻译的目的,又要尊重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简析翻译目的论述评

简析翻译目的论述评

简析翻译⽬的论述评

简析翻译⽬的论述评

在学习和⼯作的⽇常⾥,⼤家都经常接触到论⽂吧,论⽂对于所有教育⼯作者,对于⼈类整体认识的提⾼有着重要的意义。那要怎么写好论⽂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简析翻译⽬的论述评,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论⽂摘要】

翻译⽬的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西⽅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理论突破,它被引进中国也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注⼊了新鲜⾎液。本⽂在总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的论进⾏较全⾯的探讨,包括它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它与传统翻译理论的主要区别以及它在实践领域⽅⾯的应⽤。

【论⽂关键词】

⽬的论,⾏为理论,局限性,传统翻译理论

⽬的论是汉斯,弗⽶尔以“⾏为理论”为基础创⽴的翻译理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它的提出被认为是西⽅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理论突破。⽬的论⾯世以来,赞同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在总结和借鉴前⼈的基础上,对⽬的论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它在实践领域⽅⾯的应⽤进⾏较为全⾯的研究。期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对⽬的论有更全⾯清晰的了解。

⼀、⽬的论的研究现状

⽬的论的主要思想在弗⽶尔与他的导师赖斯合作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有系统的阐述。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阶段,赖斯的研究是⽬的论形成的基础。赖斯在以“对等”(译⽂应该与原⽂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上对等)为研究的实践中发现有时译⽂与原⽂不可能达到完全等值的,有时这种等值是不应该追求的,因为在⼀些特殊的情况下,对译⽂⾏不同的要求,译者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是译⽂的功能特征⽽⼩⾜对等原则。弗⽶尔在他导师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以“对等”为中⼼的等值论,以“⾏为”理论为基础创⽴了⽬的论。他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学,因为第⼀,翻译并不单单是甚⾄并不主要是语⾔过程,第⼆,语⾔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提出,⼈的⾏为都是有⽬的,翻译⾏为也是⼀种有⽬的的⾏为,译者应该在⽬的的指引下,考虑⼀切与翻译有关的因素,从⽽选出最适合的翻译⽅法,使译⽂达到预期⽬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近年来,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FE)在中国的翻译理论及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认知、应用和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自1980年以来,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引介和翻译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旨在深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应用,进而推进功能对等理论的深入发展。

1980年,随着功能对等理论教授及翻译研究家施特里克克莱因和英国政府文化关系委员会(Commonwealth Relations Office)翻译局负责人吉米洛普(Jimmy Robinson)把此理论介绍给中国,功能对等理论的学术思想和翻译实践确立在中国。克莱因教授和洛普先生首次把功能对等理论推广到中国,开创了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翻译理论及研究新历史,引发了中国学者争相跟进和深入研究,极大推动了中国翻译理论及研究的发展。

首先,自1980年起,在国内外学者联手共同推动下,功能对等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引介和学习。例如,198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杂志首次刊发克莱因的功能对等理论系列研究,在中国实现了全面的功能对等理论理论介绍和实践应用;1986年,东北外语大学学报首次刊登了克莱因功能对等理论文章,实现了功能对等理论在东北外语大学的实践落地;1987年,浙江大学翻译研究所成立,正式开展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实践研究项目,推动研究的完善和深化。

其次,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引介和学习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述评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述评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述评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是一本讲解翻译学基础知识和角度,以及翻译实践方法和工具的经典书籍。本书融合了特色深厚的语言学知识,重点探讨了翻译过程和翻译原则,从翻译的语言学、社会学理论出发,深入剖析翻译实践的科学性和工程性。

书中论述的翻译理论多种多样,内容非常丰富。它涵盖了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包括语言学、文学史、社会学、文化研究、心理学、翻译研究、传播学和语用学等。其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是翻译学综论,介绍了翻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脉络;第二模块专门讨论翻译理论,深入探讨翻译的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第三模块主要是翻译实践,介绍了技术性翻译实践的完整流程、方法和工具;第四模块是跨学科翻译,主要介绍了跨领域翻译面临的挑战;最后一模块则回顾翻译实践的教学研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用工具进行翻译教学。

本书是一本经典之作,旨在为翻译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份详细的翻译学知识库,深入探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概念和方法,使翻译实践更加深入、有效且质量更高。全书以理论论述为主,并通过案例分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翻译实践的真实场景,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翻译所涉及的不同层面。

本书也针对当今社会发展局势进行了积极向上的思考,不但强调了翻译的文化意义,还指出翻译业务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之,《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是一本从理论到实践的经典书籍,它能够为翻译行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翻译的整体结构,快速搞清翻译实践中的原则和工具,使我们能够更有效、更有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在德国。本文将对功能主义的基本理论作阐述,同时就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作评述。最后将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作整体评价。

[关键词] 功能主义;目的论;影响

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从公元前古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对意”翻译展开辩论至今,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其中很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就是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指专注于文本和翻译的一种或者多种功能的一种理论流派(‘Functionalist’ means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 or functions of texts and translations.—Nord, 2001:1)。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赖斯、维米尔、曼塔利和诺德。下面将就这几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杰出贡献者的基本翻译思想做简要回顾。

一、功能主义理论回顾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先导人物是赖斯,她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贾文波,2004:40)。赖斯提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

准,指出翻译批评的依据应是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赖斯试图创立一种基于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她指出“理想的目标文本应该从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源文本对等”(谭载喜,2004:258)。同时,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也具有里程碑意义。她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类,把语篇体裁按语言特征分类(如划分工具书、讲演稿、讽刺作品或广告所依照的标准)。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赖斯还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她认为“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转引自芒迪,2007:107)。同时赖斯还罗列了一系列的言内标准和言外标准,用以评价译文的充分性。

基于功能主义理论的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

基于功能主义理论的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

校园英语 /

基于功能主义理论的中药说明书翻译研究陕西中医药大学/李琳 张登峰 董娜 霍美宁 柳玉玲 马伦 崔娜

【摘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对译文的功能以及接受者的重视,这对“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这一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该理论在传达功能和保持忠实两方面都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为我们探讨中药说明书这一特殊应用文体的英译提供了借鉴。本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角度探讨了中药说明书翻译中药品名及功效语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功能主义理论 中药 说明书 翻译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起始于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赖斯在 1971 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潜力与制约》(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她开启了“基于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功能联系”翻译批评的功能类别。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继她之后将其理论继续发展。弗米尔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弗米尔的目的法则认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有目的”,他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在弗米尔的“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目的理论。她用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mitters)来指各种各样的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当然,这一时期的目的论有其固有的缺陷,如以目的准则作为惟一的翻译原则有其绝对性和局限性。为了弥补目的论的这一缺陷,翻译学教授诺德(Christiane Nord)作为德国功能学派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在目的论的翻译原则中加入了“忠诚原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同时,她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功能学派的主要思想,将目的论从德国推向了全世界。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求索/2006/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周觉知

(中南⼤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引⾔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流派不是⼀个严格的流派。它是以⽬

的论(Skopostheory)为核⼼的强调⽂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种翻译流派。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出现于⼆⼗世纪六、七⼗年代,流派内部分⽀较多。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

者,德国马格德堡理⼯⼤学应⽤语⾔学和翻译学教授的克⾥

斯蒂安-诺德(Chr i stiane No rd)于1997年出版了《⽬的性⾏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书。该书将看似纷繁复杂的功能翻

译理论各流派⽤浅显的语⾔全⾯地归纳和串联起来,并对其

中最核⼼的概念如/翻译⽬的论(Skopostheory)0、/翻译⾏为

理论(t he t heory of transl a ti onal action)0进⾏了阐述。

⼆形成阶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的出现是以1971年凯瑟林娜-赖

斯(Ka t hari na R 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书的出版为标志的。在此之前,西⽅,包括德国的许多翻译理论家都

持语⾔学的翻译理论。⽽语⾔学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把翻译看

作⼀个类似密码转换的活动。这种以原语⽂本为中⼼的基于

等值或对等的语⾔学的翻译理论注重的是原语⽂本以及在译

语⽂本中保存原语⽂本的特征。然⽽,等值理论被功能翻译

理论者认为不但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且在某些情形下是

不必要的。

按照克⾥斯蒂安-诺德(Christi ane N ord)的观点,德国的

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_胡作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_胡作友

作者简介:胡作友,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 Y B 2007034)。

〔观点述评〕

《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133期,2008.6

A C A D E M I C SI NC H I N A

N o .6N o v .2008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

〔*〕

★胡作友(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主要理

论有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威密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其核心是翻译目的或译文功能。该理论体系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为西方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它对中国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文本类型;语言功能;翻译行为;目的论;功能;忠诚

翻译传统源远流长,翻译理论不断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与语言学并肩发展。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60、70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 u g e n e A .N i d a )的对等理论。70年代和80年代西方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适逢其时应运而生,它摆脱了对等翻译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 a t h a r i n a R e i s s )、汉斯·威密尔(H a n s V e r m e e r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 u s t a H o l z -M än t t är i )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 h r i s t i a n e N o r d )等提出的翻译理论。重要的理论有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w o r k o n t e x t t y p e a n dl a n g u a g e f u n c t i o n ),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 h e o r y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a c t i o n ),威密尔的目的论(s k o p o s —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近些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多元文化交流所面临的问题,其中功能对等理论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国内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并对其在中国的研究进行评述。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兴起

功能对等理论由英国学者劳伦斯伊文斯(Lawrence Venis)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它将功能翻译分析(FTAs)和翻译文本研究(TTs)有机结合起来,提出更完整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主张,文本翻译是一种目标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关联,译者在翻译中应当保持原文与目标文之间的功能对等关系,以保持文本的确定性和准确性。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引介

伴随着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中国的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理论,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2012年,孙晓霞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首次将此理论报道给中国学者,并提出了关于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的研究设想。

2014年,《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又刊登了张文江的《试论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他认为,功能对等理论能够更好地调整和修改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关系,其在中国翻译教学中有着很好的前景。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2015年,孙晓霞发表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实证研究》,她将功能

对等理论用于翻译教学,并研究了翻译学习者的翻译效果。

此外,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功能对等理论用于实践,例如,余俊华在《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6期)发表了《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企业文本翻译研究》,他尝试将功能对等理论用于企业文本的翻译研究,结果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对企业文本翻译有较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功能翻译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的雏形始见于赖斯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度》。该书中,赖斯把目标语文本分为注重内容的文本、注重形式的文本、注重诉请的文本、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建议将这种分类方法运用于翻译批评。译文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特殊的读者全体,因此应根据译文的功能和读者群体的类别对翻译批评进行分类。在针对一目标为导向的疑问,在翻译时应考虑译文的特殊功能和译文接受者,采用与功能类别相关的标准。之后,她借用德国心理学家艾Karl Bühler对语言功能的三种分类,将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移植于翻译,把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方法联系了起来。根据文本功能的不同将其为三类: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与操作型文本,不同文本应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也方法,以产生相应目的的译本。

玛丽•斯奈尔-杭贝认为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划分太过绝对,显得过分清晰,实际情况,文本并不仅仅具有单一的功能,而是交叠、重合、混杂、交织的混合体。因此她提出翻译研究的综合法,以格式塔整体理论和原型学为基础,将翻译体裁分为六个层次三大类。但斯奈尔-杭贝还是认同赖斯的文本功能分类,她只不过是在赖斯的基础上将文本类型分得更加细致。

1978年,费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创立了功能派的核心理论: 目的论( Skopos theory)。Skopos 是希腊词,指“目的”、“动机”,目的论认为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是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翻译行为发生的环境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不同的文化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所以翻译并非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但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翻译亦有目的,且翻译的目的在翻译开始之前就要确定。

后来诺德在费米尔目的原则(skopos rule)的基础上提出了忠诚原则(roya lty rule),所谓“忠诚”是指目标语文本的意图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致。这里的忠诚与对等中的“忠实”意思不同,后者指的是原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关系,而目的论中的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目标语读者和翻译活动发起者之间的人

际关系。目的原则与忠诚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两大基本原则。目的论学者提出翻译过程必须遵照三大法则。

1.目的原则

译文由译文的目的决定。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译文的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通常,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2.连贯性原则

译文必须语内连贯,换言之,译文必须对于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

3.忠诚原则

译文与原文之间是一致的,即忠实于原文。

如果目的原则要求原文与译文具有不同的功能,那么忠实原则就不适用。如果目的原则需要译文不通顺,及不符合语内连贯,则连贯原则就不适用。因此,语际连贯次要与语内连贯,这两种连贯性原则又从属与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规则,而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是特殊规则。

1984年,曼塔莉提出“翻译行为”。她区分了“翻译”(translation)与“翻译行为”(t ranslation action)两个概念,她把目标语文本称为“信息传送者”。“翻译行为”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关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和目标语读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和媒介)三个方面。此外,她还认为译者不仅是翻译“专家”,还是翻译过程中协调各种关系的“协调者”。

诺德的《翻译的语篇分析》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跨越字词的层面,从语篇的角度来解释翻译。她首先区分比较了两种类型的翻译:文献性翻译和工具性翻译。

文献型翻译旨在用目标语创作出一个(某些) 交际活动的文件,记录源语文化的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在源语文化条件下通过原文进行交际。工具型翻译模仿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