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的教学管理
中学室外课堂(体育课)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XX市第五中学室外课堂(体育课)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全体教师人人有责。
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责任,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课堂教学安全管理,以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室外课堂(体育课)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1、上课铃响前,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上课场地上等待学生的到来,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3、严禁学生上体育课衣服上别胸针、校牌等证章,不佩带金属或玻璃装饰品及穿皮鞋。
4、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对于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的学生,体育老师要给予关注,不可放任不管;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上课场地的,班主任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出现学生脱管的现象。
5、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如果学生病(伤)情较轻,任课教师要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和值周领导,其他教师要给予协助; 如果学生病(伤)情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医院。
2023年9月1日XX省XX市第五中学。
二中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二中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
制定一份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让体育活动更加安全有序地开展。
下面就是一份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供参考。
一、基本原则1.领导责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安全管理,站在学生身体健康角度,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的安全。
2.教练员管理:按照学校的安全制度,教练员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考核,掌握相关体育课安全知识,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体育教学。
3.学生责任: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参与体育课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和健康,尊重各自的身体条件和体能水平,做到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
二、安全环境要求1.美化环境:体育课场地应该保持干净、整洁,排水灵活,不得存在高低不平或垃圾等障碍物。
2.通风、采光:体育场地须通风、采光良好,夏季课程要避免在高温燥热环境下进行。
3.检查设备:体育课用具、器材、设备要检查保养,防范出现设备故障、不匹配、老化等不安全因素。
4.人员监控:学校要加强体育课场地监控,督促体育教练和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制度要求1.做好体检工作:学校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育课前的体检工作,建立健胸、定期复查等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体育课学生基本生理指标的异常情况。
2.分级管理:针对学生不同身体状况及体能水平,体育教师要制定不同的体育课计划,在体育课实施过程中进行分类管理。
3.结束后归还器材: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后,应将器材完好无损地归还到指定地点,防止器材受到损坏、丢失等不安全事件。
4.防止体育场地受到非法侵入:为防止其他学生或者陌生人闯入体育场地和设备物品,加强门卫和场地把关,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体育课安全管理流程1.课前准备工作:教练员要根据所教授的课程计划,提前预备相应的用具、场地、停车、交通等措施,确保体育课开展的环境安全。
2.学生安全教育:教练员要在安全工作中,强调学生注意安全,遵守规则,自觉维护安全,加强体育课到场地安全指导和练习(如渐进式教学、分层教学等)。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一、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准备、实施、评价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的工作内容与正确的教学行为规范。
1.体育课堂教学准备第1条熟读并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等教学指导文件,认真研究本水平教学目标、钻研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并制定具体学习评价与考核标准,要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以运动技能提高和体能锻炼为核心任务,努力实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达成。
第2条开学2周前,按照《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制订好本学期各个教学单元的计划,单元计划中应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进度安排、考核内容与方法等。
第3条上课1周前完成课时计划(教案)的设计。
教案应包括:课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内容、时间、练习次数、教学方法手段、组织与场地、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预计、器材、课后反思等)。
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教学目标要有重点,一般包括技能掌握目标、知识目标、锻炼目标和其他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要密切联系教材和教学情景,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表述尽可能要行为化。
2.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第4条课前,要做好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工作,严格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并避免相互干扰。
提倡组织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值日制度。
第5条上课铃响前,教师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在集队地点迎候学生。
教师的服装要整洁,仪表要端庄和蔼、精神要饱满。
第6条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老师;教师端庄进入讲解位置,师生问好,教师做出勤检查;迟到的学生在向教师报告明原因后经教师允许入列,排在最后一排的排尾。
整队要求快、静、齐。
对因病、伤或和女生例病不能正常上课的学生,教师应安排见习任务或适当的教学辅助工作。
见习生未经教师准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
随后,教师要向学生扼要地进行课前讲解,其中包括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任务、重要教学要求和安全行为规范等。
初中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体育工作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全体师生的体育素养,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 保障体育课程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3. 保障师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预防运动损伤。
4.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体育工作。
2. 体育教研组负责体育课程的教学、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 体育教师负责体育课程的教学、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
4. 班主任负责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四、体育课程管理1. 体育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确保课时、内容、质量。
2. 体育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水平。
3. 体育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
4. 体育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能进行测试,记录学生进步情况。
五、体育活动管理1. 定期举办全校性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节等。
2.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体育活动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师生安全。
4. 班级体育活动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六、体育场地与器材管理1. 体育场地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场地安全、舒适。
2. 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
3. 体育器材的使用应遵循安全、卫生、环保的原则。
4. 体育器材的借用、归还应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器材完好。
七、体育教师管理1. 体育教师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2. 体育教师应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体育教师应定期参加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4. 体育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工作,为学校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八、奖惩与监督1. 对在体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体育管理制度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处罚。
初中生体育课堂教学管理
初中生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一、学好重要性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对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其次,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最后,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要学习内容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纪律管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学生评价等方面。
三、学习注意事项1.尊重教师和同学,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注意运动安全,避免运动损伤,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四、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课堂纪律管理:a.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准备好运动器材。
b.听从教师指挥,遵守课堂纪律,不做违反规定的行为。
c.与同学保持良好沟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教学内容安排:a.了解课程内容,提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
b.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疑问。
c.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3.教学方法选择:a.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注重实践,多参加课外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c.虚心向同学和教师请教,汲取他人的优点,改进自身不足。
五、中考备考技巧1.掌握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要求。
2.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系统复习。
3.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
六、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同学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技巧的运用,相信初中生在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方面一定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篇范文:以具体例题为示范教学方法一、例题简介例题:初中生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掌握篮球基本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体育教学活动管理制度
体育教学活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体育教学活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
2. 体育教研组负责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3.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并遵守相关规定。
三、教学计划与内容1. 体育教学活动应根据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2. 体育教学内容应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身体素质和体育竞赛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体育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体育教学活动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 体育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和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体育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管理1. 体育教学活动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2. 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3. 体育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体育教学活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2. 体育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学活动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活动。
七、教学保障与支持1. 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支持,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学校应注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交流机会,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制度(5篇)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制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让全体教师都来关心体育,提高体育锻炼活动的质量,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学校领导职责1.学校领导要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要把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工作计划,排入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
2.学校领导积极支持课外体育活动工作的具体实施,对体育教师选择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要给予支持,对锻炼活动中需要的器材应及时加以添置。
3.每天值日领导要到操场,检查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出勤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指导教师职责1.指导教师提前到岗,组织、指导、督促课外体育活动。
2.指导教师负责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负责安排班级活动场所、班级进退场顺序,负责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全过程。
3.提前布置器材、场地,同时要检查场地,器材、设施安全情况,防止伤害事故意外发生。
4.指导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突发运动伤害事件,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置伤员,并向有关学校领导报告。
5.指导教师与体育委员、班主任要经常保持联系,反馈信息,不断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7.器材保管员要严格执行借还制度,与指导教师积极配合,在课外体育活动期间,体育器材可以对学生开放,由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填写好借用登记表,再发放器材。
三、班主任职责1.班主任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课外体育活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2.班主任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到操场,认真负责,关心、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学生参与锻炼情况。
例如:检查学生出勤情况等。
3.班主任对锻炼不认真、违纪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激励。
4.班主任积极协助指导教师协调各班级之间的关系,与指导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应对意外突发事件。
四、其他职责1.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无特殊原因(例如:医院病历证明等)不能请假。
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我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障学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 保障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防止运动伤害事故发生。
3. 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管理体制1.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体育处负责具体实施,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共同参与。
3. 体育教师为班级体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协助管理。
四、体育课程管理1. 体育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执行,保证课时和质量。
2. 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
3. 体育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体育教师应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五、课外体育活动管理1.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 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如晨跑、课间操、兴趣小组等。
3. 体育教师负责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六、体育场地器材管理1. 体育场地器材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置,保证质量和数量。
2. 体育教师负责场地器材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保养。
3. 学生使用场地器材时,应爱护公物,不得损坏。
七、体育安全事故处理1. 发生体育安全事故,体育教师应立即组织救治,并及时上报学校。
2. 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3. 学校加强对体育安全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八、体育教师队伍建设1. 加强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定期开展体育教师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提升自身素质。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
背景
中学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中学体育的管理,制定本《中学体育管理制度》。
目标
本制度的目标是促进中学体育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水平,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管理机构
中学体育的管理机构包括校体育委员会、体育教研组和各体育项目的负责人。
校体育委员会负责制定中学体育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体育教研组负责具体教学工作,各体育项目的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和推广。
体育设施和装备管理
为了保障中学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学校应提供适当的体育
设施和装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
体育设施和装备的使用应遵
守安全规范,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体育课程设置
中学体育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合理设置。
体育教
师应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
趣和惯。
体育竞赛和活动
中学体育竞赛和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组织定期的体育竞赛和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体育管理制度的执行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的执行应由相关机构和人员负责,包括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
相关责任和权益应在制度中明确说明,以推动制度的有效实施。
反馈和改进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以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结论
本《中学体育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中学体育的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相关方应共同努力,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推动中学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
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一、引言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对于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中学学校体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如何制定管理办法。
二、体育课程设置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应首先明确体育课程的设置。
体育课程应包括基础锻炼、体育技能的训练以及体育活动等内容,旨在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兴趣。
三、教师队伍建设为了保障体育教学的质量,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需规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拥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并鼓励他们参加持续的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四、设施与装备建设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还应明确设施与装备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确保安全性。
五、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需进一步规定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类体育俱乐部和社团,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他们运动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体育成绩的评价标准体育成绩的评价标准也是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的重要部分。
除了考核学生的体育项目成绩外,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
七、体育竞赛与锻炼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应涵盖体育竞赛与锻炼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应设立体育竞赛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技能力,并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八、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还应包括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学校应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体育理念的培养,倡导阳光健康的体育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九、体育安全与急救措施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还要规定体育安全与急救措施。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设施,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十、体育经费的支持与管理中学学校体育管理办法也需要明确体育经费的支持与管理。
学校应合理安排体育经费,优先保障体育设施与器材的更新,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条件。
初中体育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初中体育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初中体育管理工作,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初中阶段的体育管理工作。
第三条体育管理工作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体育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安排体育教学和锻炼内容,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二)规范性原则:按照国家和地方教育、体育部门的有关规定,规范体育管理工作。
(三)全面性原则:注重学生体育技能、体质健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激励性原则:通过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学校应设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体育教研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体育教研组负责具体实施体育教学工作,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组织体育教师培训和业务交流,检查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
第七条体育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体育专业水平,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八条体育教学应遵循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效果。
第九条体育教学内容应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技能训练、体育比赛等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十条体育课应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调整课程。
第十一条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上课,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章锻炼与竞赛第十二条学生应按时参加体育锻炼,遵守锻炼纪律,服从教师管理。
第十三条体育锻炼应注重学生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提高,组织丰富多样的锻炼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第十五条体育比赛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比赛质量。
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分配与管理(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分配与管理第一篇范文: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分配与管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等任务。
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并加强教学管理。
本文从任务分配与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二、任务分配1.教学目标的确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等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既要涵盖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
2.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实际需求,筛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注重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任务的分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任务合理分配给学生。
任务分配应考虑学生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自信心。
4.教学评价的制定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
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性、多元性和激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管理1.课堂纪律管理教师要注重课堂纪律管理,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体育学习环境。
教师应明确课堂纪律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场地、器材、教材等。
教学资源管理应注重共享、节约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3.教学时间管理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教学时间管理应注重灵活性、均衡性和高效性。
4.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行为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教师应注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分配与管理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并加强教学管理。
中学体育工作制度范文(二篇)
中学体育工作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体育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学体育工作,完善中学体育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制定目的中学体育工作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学校中学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明确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运动项目的安排学校将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制定不同的运动项目安排。
主要包括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
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确保他们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学的要求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并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
每位体育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五、考核标准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考核主要包括体育课出勤率、体育成绩、体育竞赛成绩等方面。
六、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体育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意识的培养。
通过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
七、教师培训和评估为了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评估。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体育知识更新等方面。
八、设备和场地的建设为了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条件,学校将加强体育设备和场地的建设。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
九、学生参与体育竞赛为了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竞赛。
每年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体育比赛。
十、家长的参与与支持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工作,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
学校将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十一、反馈和改进学校将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不断改进体育工作制度。
保证体育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结语:中学体育工作制度的完善对于学校和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规范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安排,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中学体育部规章制度
中学体育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体育运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中学生,包括全校师生员工。
第三条体育部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之一,负责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管理。
第四条体育部负责组织和指导学校体育课程、体育训练、校园体育活动和学校代表队训练等工作。
第五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体育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第六条学校将对体育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工作成绩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纠正。
第七条学生对体育部门工作有意见和建议可以进行反馈,体育部门将认真吸纳并及时整改。
第八条体育部门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章学生体育训练第九条学生体育训练应遵循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
第十条学生体育训练应科学、有序,避免过度透支身体,引发运动伤害。
第十一条学生体育训练要求师生共同努力,互相协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十二条学生体育训练应注重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
第三章学生体育活动第十三条学生体育活动包括校园运动会、比赛活动、团体训练等。
第十四条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应合理安排时间、场地和活动内容,确保学生参与热情。
第十五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要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员和对手,遵守公平竞争原则。
第十六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要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团结协作,相互鼓励。
第十七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如有违纪行为,将受到体育部门的惩戒。
第四章学校代表队训练第十八条学校代表队是学校体育水平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学校的荣誉。
第十九条学校代表队训练是学校体育部门的重点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
第二十条学校代表队训练应科学有序,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既要提高技术水平,又要注重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第二十一条学校代表队成员要服从教练的管理和指导,服从训练安排,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优异成绩。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要点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要点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毅力和自律。
以下是关于如何学好初中体育的详细指南。
学好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体育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跑步、跳高、跳远、投掷、游泳、球类、田径等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学习注意事项1.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积极参与各项运动。
2.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指导,不擅自离队。
3.注意运动安全,佩戴适当的运动装备,避免运动损伤。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分阶段训练法:根据个人基础,将训练分为不同阶段,逐步提高运动难度和强度。
2.动作要领掌握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每个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保证动作规范。
3.团队合作学习法:积极参与团队比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中考备考技巧1.了解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和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保证训练时间和效果。
3.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氛围,增强应试信心。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自我监督法:记录自己的训练情况,定期评估进步,调整训练计划。
2.家校合作法: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在家也能进行适当的体育训练。
3.心理调适法: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寻求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技巧的详细指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范文:以具体例题为示范教学方法本篇范文将以初中体育课堂中的一项具体内容为例,详细讲解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来解决具体例题。
例题简介例题:设计一场篮球比赛,要求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团队合作和战术知识。
教学方法简介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在例题教学中的应用1.问题提出:老师首先提出比赛设计的任务,让学生思考如何组织和安排比赛。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依据教育教学规律、体育发展现状,为了保障和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质量,规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中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过程,落实中学体育课程目标,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2.评选优秀教师学校要建立评选优秀体育教师的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评比和教学水平考核,对优秀的体育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教师们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1.定期制定教学计划学校要按照国家、地方教育局的要求和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体育教学的年度计划和周计划,确保各个学段、各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分配。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育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要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充分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展定期考试学校要每学期开展一次统一的体育考试,对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评估,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五、教学设备与场地管理1.提供良好教学设备学校要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设备,包括体育器材、运动器械、运动场地等,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能够有充分的锻炼和练习条件。
2.建立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体育教学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六、体育教学安全管理1.加强安全教育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安全和比赛场地的安全。
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条例》,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包括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比赛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育人,健康成长”。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品质。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条学校体育工作要加强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配合的局面。
第七条学校要通过体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担当精神,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八条学校应设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学校体育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体育教师代表参加。
第九条学校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领导小组工作,制定并落实具体的体育工作计划,确保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条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体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体育工作的的高效开展。
第十一条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质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管理。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三条学校体育教学要符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四条学校要建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第十五条学校要加强课堂管理,做好教学内容的布置和展示,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十六条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辅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
体育课程安排
体育课程的安排应遵循科学性与合理性原则。
每周至少安排两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课程内容应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球类运动,也涵盖田径、游泳等项目,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设施与器材管理
学校应保证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完善与安全。
定期对体育馆、运动场等场所进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器材使用应有明确的借用与归还制度,防止损坏与丢失,保障每位学生都能有序地使用到体育器材。
教师职责与培训
体育教师是体育管理制度的核心执行者。
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定期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分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得到有效的锻炼。
学生参与与评价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体育活动成功的关键。
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校队等组织,通过比赛和集体训练提高运动技能。
同时,体育成绩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技能水平,更应考量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进步幅度。
健康与安全
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活动中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制定详细的安全规范,确保每项体育活动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学校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便于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学校应通过家长会、通讯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同时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和体育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应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为目标。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四条体育教师应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第五条体育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和秩序。
第六条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章课外体育锻炼第七条学校应保障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包括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
第八条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团队精神。
第九条学校应定期组织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第四章体育设施管理第十条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体育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第十一条体育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第十二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设施使用管理制度,规范设施的借用、归还和损坏赔偿流程。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体育教研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的修改权归学校所有,修改后的制度须经学校审批后生效。
第十五条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相冲突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其他规章制度为准。
中学体育管理制度编制单位(盖章)编制日期: [填写日期]备注:本制度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体育中考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
体育中考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体育中考是学生在中学时期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中考前的体育课堂教学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充分准备中考,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在体育中考前的体育课堂教学和管理中的技巧和经验。
一、掌握学生的体育基本功,精准指导在中考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育基本功,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技能。
只有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为中考做准备。
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比赛来帮助学生提高基本功,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训练、个人指导等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精准指导。
体育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在各项运动项目上的成绩。
二、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中考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体育教育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
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兴趣。
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比赛、组织体育俱乐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中考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中考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一次重要考试,对学生的身心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克服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整心态,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有效管理赵军飞(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体育教研员、中学高级)一、体育教学管理的意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其它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工作来安排和进行的。
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做到以体育教学为主,体育教师如何优化体育教学,这都涉及教学管理的问题。
因此,教学管理是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是学校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的,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是防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有效手段,目的是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体育教学管理所涉及的不只是体育教学的某些局部问题,而且是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最优化问题。
我们必须要树立体育教学的整体观念,全面地探讨体育教学工作领域中的各个方面(人、财、物、信息、时间等) 的关系和联系,综合地处理体育教学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促进体育教学工作整体最优化和高效率。
什么是教学管理呢?在教育管理学中对教学管理已有明确的说明:“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
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体育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体育教学管理是维护正常体育教学秩序的保证。
主要任务是:1 .积极协调协调师生关系及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明确教学任务,突出体育课的本质特征;3 .制定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确保贯彻实施,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4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5 .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6 .科学地利用和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以及场地器材,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管理”主要着眼于组织、协调和控制,使教学活动有个良好的状态、条件和秩序;“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管理是间接的工作,具体地讲就是为教学工作准备基本条件。
体育教学管理和其它教育、教学管理一样,本身也含有教育意义。
二、体育教学管理的特点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自己本身的特点与目标,因而,其管理也呈现出某些特点:(一)管理内容的综合性。
体育教学管理的内容有人(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物( 主要是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教具等) 、财( 主要是体育教学经费) 、资料( 主要是教材、教学文件、各种资料等) 、时间( 指教学工作进度、课程时间表等) 等。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场地、器材、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因此,体育教学管理不只是对某一因素的管理,而是对多种因素或资源的综合管理。
(二)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管理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不能脱节,对一些常规不能随便改动(教学常规、课堂常规、各项管理规定等)。
从时间上看,虽然分为不同的环节和阶段,教学管理要持之以恒。
如果放松教学管理,就不能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学活动也就不能有计划地、顺利地进行。
就教学活动来说,一些乱班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上缺乏连续性所致。
(三)管理反馈的及时性。
体育教学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动态系统,在其运转过程中,要求根据反馈原理不断获取各个方面的瞬时信息,及时调节各个方面的关系( 其中包括教师对教学班的管理) ,使整个系统正常地运转,以提高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场地、器材等等的利用率和效能。
(四)管理措施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调动师生及有关人员(行政人员、场地职工等) 的积极性是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职能。
这就客观地要求在采取一切管理措施( 包括规章制度) 时都要具有教育性,并且要在管理过程中,使有关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或学习的目的性与责任感,提高其自觉性。
三、体育教学管理的领域和原则(一)体育教学管理的领域体育教学管理的范围是很广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人的管理。
体育教学中的人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体育教师及其授课的学生的管理。
(1 )体育教师。
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主要是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安排、指导和检查、监督,使其尽职尽责。
同时,要帮助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素养和能力,其中包括德( 高尚的思想品德、强烈的事业心、埋头苦干的作风、虚心好学的上进心等) 、智( 具有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般知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才( 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制订教学计划、语言表达、动作示范、纠正错误动作与品行、组织、交际、评价等能力) 和体( 健壮的体魄、朝气蓬勃的气质、开朗热情的性格等) 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和称职的体育教师。
( 2 )学生。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师对所承担的体育课及有关的活动来进行的。
其中包括对学生的组织、遵守教学常规、出席情况、身体情况、学习情况( 成绩) 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等等的管理。
课堂常规:(对教师的要求)课前常规:a. 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b. 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和教具,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
c. 学生因伤、病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课前应主动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随堂见习、安排适当的活动或休息,同时教师随时做好记录。
d. 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规定上课集合地点等待学生上课。
e. 因其它原因教师不能上体育课,必须提前通知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课中常规:a. 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b.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c. 随时注意课堂的情况,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课后常规:a. 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
b. 应及时总结本课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和特殊情况记录。
c. 教师检查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的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d. 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e. 教师要随时征求班主任、同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常规:(对学生的要求)课前常规a. 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协助教师领取体育器材,并布置好场地。
b. 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的学生,应在课前向教师说明,根据教师的安排参加适当活动或见习。
c. 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d. 对教师要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请假必须履行手续。
e. 听到分组轮换练习的信号后,各小组长应整队交换练习场地,并做到迅速整齐。
f. 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细致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
同时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以防出现事故。
g.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h. 坚持课内外结合,自觉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课中常规a. 预备铃响后,学生要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合做到快、齐、静,严格执行课堂礼节。
b. 上课时,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迟到的学生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许可后方能入列。
c. 上课时学生应穿着轻便服装和胶鞋,冬天不穿大衣、不围围巾;夏天女生不穿裙子、男生不赤背。
衣袋内不准装有碍活动安全的物品。
d. 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课后常规a. 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成四路纵队或四列横队集合,教师讲评,学生认真听讲。
b. 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内容,要一丝不苟的完成并且要确保质量。
c. 下课时,师生互道“ 再见” ,课后体育小助手要按教师的要求,协助教师将器械归还到体育室,并按原处摆换好。
执行得当的体育课堂常规整队集合:集合迅速、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师生问好: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问好声调,教态自然、端庄又富有感情。
宣布课的任务内容:用启发和鼓动的语言简要报告教学任务与教材内容,并讲明学习教材的意义,使学生心知肚明。
点名或清点人数:学生能意识到老师用点名与自己相识和相知,具有亲近感和期待意义;或用比较简便的方法了解缺勤情况(与课代表沟通,了解出缺勤情况)。
安排见习生:从见习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活动内容和辅助教学任务(事先有计划、有预案)。
检查服装与佩带物:学生理解检查的安全意义,感受老师的关爱,主动配合,严肃认真(可由课代表或小组长事先提醒同学,逐渐养成习惯)。
安全检查安全教育:检查认真(器材教具要随时检查,有时课前检查没问题,在练习中就有可能损坏),提示简明、针对性强,使学生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集中注意与激发情绪:方法得当,能吸引学生注意,语言富有鼓动性,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准备活动:根据基本教材的性质、气候与学生等情况,创造性地做好准备活动不得当的体育课堂常规整队集合:动作迟缓、队伍不齐、精神不振,课代表没精神、不规范;师生问好:师生问好缺乏感情,声音平淡,面无表情,应付了事。
宣布课的任务内容:声嘶力竭地喊出本课的任务(“本课内容,投掷、跳高,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教学内容与学习要求表达不清,或过于简单。
学生不清楚具体要学什么、为什么学、要完成什么学习目标。
点名或清点人数:应付差事和拖延点名时间;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对不上号;清查人数马虎,查而不清。
安排见习生:随意地安排一下、放任不管;没有计划,临时安排。
检查服装与佩带物:或马虎从事,或过于挑剔,学生厌烦,故意隐瞒不安全携带物。
教师不以身作则(手机、饰物、不穿运动服,或只穿其一,负面影响)。
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检查马虎,提示罗嗦、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学生不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集中注意与激发情绪:缺乏有效的方法,光用生硬的、命令式的语言提出一般号召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