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运用公式x2+(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
x)2,(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初二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初二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初二年级苏教版数学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分解因式
一. 分解因式
※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 提公共因式法
※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 概念内涵: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 +ac=a(b+c)
(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彻底;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三. 运用公式法
※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2. 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
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
③二项是异号.
(2)完全平方公式:
①应是三项式;
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
※5.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基础的奠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则是较为常见并被广泛使用的一套教材。本文将对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的知识点进行综述和总结。
一、代数
代数是八年级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与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根式与分式,整式,一次函数及其应用等知识点。
1. 一元一次方程与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指一个未知数为一次的方程,可以表示为ax+b=0 (a≠0),如2x+3=7。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方程变形、用加减乘除消元、移项变号、去分母等方法来解方程。同时,还需要理解为什么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或没有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解决问题。比如有一道题目:“一堆苹果,分给a,b,c三人,分完后c 多得a,b两人分的各一半,若原来有21个苹果,则c得到多少个苹果?” 我们根据题意可以写出方程。
设a,b,c三人分别得到x,y,z个苹果,则有:
x+y+z = 21;
z = (x+y)/2;
整理得:x + y - 2z = 0;
插入第一个公式可得:x+y = 2z;
代入第一个公式得:3z = 21,解得z=7。
所以c得到的苹果数是7个。
2.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成,一般写成:
ax+by=c;
dx+ey=f;
我们需要掌握用消元法和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
和步骤。同时还需要理解解出的解集的含义,如有唯一解、无解、无穷解等情况。
新苏教版初中初二数学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初中初二数学复习知识点
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新苏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期望给您带来关心!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样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明白得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 、0和正数、不小于0
非正数:小于等于0(0) 、0和负数、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差不多性质
※1. 把握不等式的差不多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假如ab,那么a+cb+c,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假如ab,同时c0,那么acbc,.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假如ab,同时c0,那么ac
※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样地:
假如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假如a-b是正数,那么a
假如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假如a-b等于0,那么a=b;
假如a
即:
ab,则a-b0
a=b,则a-b=0
a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能够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那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能够有许多多个,一样是在某个范畴内的所有数.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例1、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和(平行)。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图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定义用“”表示平行四边形,例如:ABCD,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回顾: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
_____。矩形的对角线___2.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四条边都__,它的两条对角线__每条对角线平…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性质有:①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四条边都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对称轴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为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2)菱形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1)用定义判定(即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综上可知,判定菱形时常用的思路:
四条边都相等菱形
菱形四边形
平行
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菱形
矩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苏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二数学学问点
三角形学问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样子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独特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掩盖,叫做用多边形掩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动身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
相似、全等三角形
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5、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6、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8、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0、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1、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2、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3、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4、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等腰、直角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4、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新苏教版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新苏教版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为您整理了新苏教版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 运用公式_2 +(p+q)_+pq=(_+q)(_+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_+q)(_+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_-y=-(y-_),(_-y)2=(y-_)2, (_-y)3=-(y-_)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苏教版 八年级 数学 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1.2 全等三角形
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
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2 轴对称的性质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3 设计轴对称图形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苏教版新课标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苏教版新课标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苏教版新课标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一、小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
1.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小数的进位和退位,0的引入和化简。
2. 小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小数乘法的规律、小数除法的规律。
二、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理数的正负,有理数的比较和排序,有理数的绝对值。
2. 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有理数的乘方和开方。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点的横纵坐标,坐标轴和坐标系。
2.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点的坐标、点的位置关系、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中点坐标。
四、一次函数
1. 一次函数的引入: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示。
2. 一次函数的性质:函数的自变量和函数值、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图象特征。
3. 一次函数的运算:一次函数的加减、一次函数的乘除。
五、等式与方程
1. 等式的性质和运算:等式的性质、等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特殊方程的解、方程的解集表示。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1页/共1页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是中学数学的重要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代数、几何、函数等多个知识点。下面为你详细总结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一、代数
1.代数中的基本概念
- 代数式: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 方程:带有等号的代数式。
- 联立方程:两个或多个方程一起求解。
- 恒等式:恒等成立的方程。
-不等式:带有不等号的关系式。
2.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ax + b = c的方程。
- 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如ax + b < c或ax + b > c的不等式。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由两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4.图表法解方程与不等式
- 利用图表法解方程:将方程转化为函数图像与直线的交点求解。
- 利用图表法解不等式:将不等式转化为函数图像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求解。
5.平方根与实数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是使得平方后等于这个数的非负数。
-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6.分式与分式方程
- 分式:由多项式的比值构成的代数式。
- 分式方程:分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二、几何
1.平面图形
-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
-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 多边形:多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 圆:圆的定义、圆的性质。
2.面积与体积
- 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 圆的面积计算。
- 三棱柱、四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计算。
3.相似与全等
(完整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1.2 全等三角形
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
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2 轴对称的性质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3 设计轴对称图形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苏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详解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学习数学的基础。针对苏教版初二数学课程,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代数式
代数式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它是用数和运算符号表示出来的式子。例如,2x+5、x²+2x-3等都是代数式。
当然,代数式还有一些常见的运算,如同类项的加减、括号内的分配律等。
二、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不等于0,x是未知数,b是已知数。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通常运用移项、化简和整理等操作来求出未知数。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在解方程时不能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
三、平方根和立方根
平方根和立方根也是初中数学中需要理解的两个概念。平方根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的正平方根,例如√4=2。同理,立方根指三次方等于该数的正立方根。
在计算平方根和立方根时,学生还需要注意正确估算结果,避免出现小数位数不够或计算错误等情况。
四、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之一。它是用一个角的两个直角边之比来定义的,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学生需要注意记住基本的三角函数值表格,掌握如何在三角函数值表格中查找对应的值,以及如何应用三角
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是初中数学的另一重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
需要掌握双变量统计图、报表的制作方法等,还需要理解概率的
基本概念,例如概率基本原理、条件概率等。
另外,学生还需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利用统计和概率知识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
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
等腰梯形
设计轴对称图
案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完整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1.2 全等三角形
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
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2 轴对称的性质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3 设计轴对称图形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苏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ax=b(a≠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同学们,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新苏教版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
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以备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