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合集下载

政经思考题(期末终极版)

政经思考题(期末终极版)

政经思考题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2)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答: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其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因为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包含了鲜明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2)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3)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马政经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

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所以人们处理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时: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

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依其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普遍经济规律;第二,共有经济规律;第三,特有经济规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答:①历史背景。

A.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方式。

(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对象:首先,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更不同于当时以分配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

政治经济学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

显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方面,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方面。

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地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最后,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3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其各自内容及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答:(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只有物质资料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有一部分人从物质资料生产中脱离出来,从事非物质资料生产,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2、如何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相适应。

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于规律的把握: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以生产力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把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作为评价生产关系好坏的唯一标准。

3、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有何异同?答: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都具有客观性异:(1)自然规律是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

而经济规律是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3)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具有阶级性的。

4、经济规律的含义、类型及客观性答:经济规律的含义: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类型:(1 )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几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

( 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

客观性:(1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下产生和起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5.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答:(1 )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由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

政治经济学教材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教材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导论-第八章)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堂在线)(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生产关系受生产力决定,同时又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决定,同时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一章商品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

商品的交换本质上是等量抽象劳动相交换。

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内,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才能得到独立的体现。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由于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生产者所有,商品所有者都是独立的进行生产并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生产商品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私人的行为。

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具体表现是:(1)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政经思考题(期末终极版)

政经思考题(期末终极版)

政经思考题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2)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答: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其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因为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包含了鲜明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2)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3)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马政经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

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所以人们处理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时: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

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依其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普遍经济规律;第二,共有经济规律;第三,特有经济规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答:①历史背景。

A.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③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这里讲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市场条件等等。

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无论人们对它认识或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1、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2、人们可以研究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现存的经济条件,选择和利用经济规律对自己有利的实现形式。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导论1.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能力,包括人与物两个方面的实体要素。

2.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中发生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3.经济范畴:也叫范围经济。

是指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4.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5.科学抽象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

讨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讨论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时代和实践而不断发展的科学?解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理论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发展。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已被实践所证实,是普遍适用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讨论3:怎样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解答: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学科,在经济学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经济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学科,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学习政治经济学对于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篇商品经济第一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自然分工:即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

2.社会分工:即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3.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主要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4.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是一种以直接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的经济形式,即生产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P5)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它的运动规律。

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获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展,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之中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P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2)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4、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P8)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5、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P9)(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第一篇问题一:物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区别答:①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便是物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

有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决定。

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

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的本质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

问题二: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答: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②具体劳动也叫有用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方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③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半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问题三: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是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还要提高各自的生产率。

答:①商品的价值量不是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体现为更多的社会价值。

在市场竞争中就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

问题四:用等价形式交换具有哪些优势答:①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形式。

问题五:怎样解释“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答:1.金银天然非货币。

①在人类产生前,金银就是自然界中存在两种金属,并不是货币。

(无人类当然无货币);②人类产生后,也并不是所有金银都是货币,只有那些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金银首饰不是了);③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产品经济时期(共产主义),按需分配,货币消失,但金银作为客观实在仍然存在。

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答:(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总的来说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总的来说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重在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规律性;主义制度所取代的规律性;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重在说明如何巩固、重在说明如何巩固、重在说明如何巩固、发展和完善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学习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答:概括为以下几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阐明两个从而阐明两个阶级对立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和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科学的阐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运动,展现出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实现的远景。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抓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还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措施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准则。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课后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第一章本章主要名词概念生产力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再生产交换分配生产消费个人消费消费资料分工生产要素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物质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什么含义?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5、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6、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7、扩大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8、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9、工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10、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本章主要概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债券股票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商品具有哪两重属性?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是何关系?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为什么商品的价值是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6、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并由此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7、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8、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9、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各自具有哪些特点?10、价值规律具有哪些作用?价值规律是如何发挥这些作用的?11、信用具有哪些特性?信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哪些作用?12、为什么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能取代商业信用而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第三章本章主要名词概念供给需求市场市场体系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供求规律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 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有哪些?2. 资源配置有哪几种方式?其各有何利弊?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 怎样理解市场体系?各类市场有什么特点?5. 市场机制是怎样运行的?第四章本章主要名词概念经济制度资本原始积累劳动力商品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工资成本价格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市场价值生产价格职能资本借贷利息企业利润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在现实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加速这些条件的形成?2.试述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3.怎样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4.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6.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理解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7.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资本集团和大土地所有者是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8.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有什么区别?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什么?10.什么是资本积累?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必然性?11.试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阶级就业的影响。

【政治】13级政治经济学重点课后思考题by陈子豪

【政治】13级政治经济学重点课后思考题by陈子豪

【关键字】政治政治经济学课后重点思考题提醒:①在答每道题前,先解释题目中出现的名词。

②代词还原为原有名词。

③每点根据理解拓展,尽量多写。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休息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休息时间决定。

(2)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休息生产率成反比。

②部门休息生产率越高,一定休息时间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单位商品价值量就越小。

③个别休息生产率提高,每一单位产品的价值量降低,但社会必要休息时间没有减少,因此商品可按原价值量出售,处于有利地位。

2、为什么说私人休息和社会休息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1)原因:①它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②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③它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职能?(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2)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3)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什么是纸币的流通规律?(1)①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同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次数)③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全部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同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次数)流通中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为什么⼜可以被⼈们所认识和利⽤?P11经济规律是在⼀定的经济条件,即在⼀定的⽣产关系的基础上产⽣和发⽣作⽤的。

具有客观必然性,它不以⼈们的意志为转移,⽽且反⽽决定⼈们的意志。

不管⼈们是否喜欢它,是否认识它,只要某种经济条件存在,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作⽤。

这就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们在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前并不是⽆能为⼒的。

⼈们经过反复实践⽽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提⾼认识能⼒,是能够发现未曾被认识的经济规律的,是能够加深认识前⼈已经发现的经济规律的必然性的。

这就是说经济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的。

2.如何理解商品的⼆因素?商品的⼆因素与⽣产商品的劳动⼆重性的关系如何?第⼀(⼀)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因素1.使⽤价值:能满⾜⼈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特点:①商品的⾃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②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般⼈类劳动特点: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产者相互⽐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个历史范畴。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使⽤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使⽤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斥、相互对⽴(⽭盾)(2)使⽤价值与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作⽤(统⼀)第⼆.(⼀)具体劳动:是在⼀定具体形式下进⾏的劳动特点:创造商品的使⽤价值,反映⼈和⾃然的关系,具有永恒性(⼆)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差别的⼀般⼈类劳动特点:形成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1.统⼀性:是⽣产商品的同⼀劳动过程的两个⽅⾯2.对⽴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3.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劳动⽣产率如何影响商品的价值量?P36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材P10-11)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一方面应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每个环节中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包括各个环节中人与人关系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所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与消费关系一系列关系的总和。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教材P13、28)答:所谓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一般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两部分。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经济制度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生产关系具体运行的层次。

第二,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济体制则具有相对的易变性和多样性。

两者又是有联系的。

第一,二者都要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二,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会影响经济制度作用的发挥。

3.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教材P15-16)答: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

但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

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1.商品的价值就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错)(教材P35)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劳动,前者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后者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错)(教材P36-37)有一定目的,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特定的实用价值的不同质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被称为抽象劳动。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导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首先,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现在服务领域因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而进入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

这里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不只研究生产关系,还要研究生产力,研究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到底偏重生产关系还是偏重生产力,要看研究任务。

其次,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运用的哲学方法,也就是唯物辩证法和抽象法。

政治经济学发展到现代阶段,方法论应该与时俱进,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研究方法都应该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关于数学方法,可以肯定,能够得到数学证明的理论是科学地理论。

但不能反过来说,得不到数学证明的理论就不是科学的。

2、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在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主线应该是如何通过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以增进国民财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目标和归宿。

第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回答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这样的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应围绕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理念。

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任务,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它是批判的武器;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是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目标。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4)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③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2.经济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的区别之一在于(4)①自然界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不具有客观性②自然界规律能够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不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③自然界规律大多数是经常变动的,经济规律大多数是长久不变的④自然界规律大多数是长期不变的,经济规律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3.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2)①劳动、劳动对象、原料②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③厂房、原料、机器设备④厂房、机器设备、劳动4.在纺纱厂中劳动对象是(3)①厂房②纺织机③棉花④运输机具5.从劳动过程来看,在修配厂正在检修的汽车是(4)①劳动工具②劳动资料③劳动产品④劳动对象6.下列生产资料属于劳动资料的是(4)①原料②辅助材料③燃料④机器设备7.生产资料是指(2)①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③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和④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之和8.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2)①劳动者②生产工具③劳动资料④科学技术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2)①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10.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4)①价值构成的②货币构成的③资金构成的④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11.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是(2)①商品的自然属性②商品的社会属性③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12.不同商品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取决于(2)①它们有相同的使用价值②它们有相同的价值③它们有不同的属性④它们能够满足交换双方的共同需要13.相等重量的黄金和生铁。

黄金的价值大于生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2)①黄金的使用价值比生铁的使用价值大②生产黄金的劳动耗费比生产生铁的劳动耗费大③黄金的体积小于生铁④黄金可以充当货币,而生铁则不能14.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1)①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②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④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一15.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2)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4)①必要劳动③剩余劳动③具体劳动④抽象劳动17.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3)①脑力劳动②体力劳动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④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18.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1)①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②生产商品的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③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④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19.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4)①创造生产资料的价值②创造新价值③创造剩余价值④创造使用价值20.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3)①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②生产商品耗费的物质资料量决定的③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④商品的用途决定的21.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羊=2把石斧中(3)①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②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③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④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22.在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通过贵全属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是(4)①简单价值形式②扩大价值形式③一般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23.价值尺度是(1)①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大小②货币退出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③货币在商品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④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24.金属货币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2)①金银天然是货币②它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具有价值③金银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④它是价值符号25.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是(3)P31①价值尺度②价值标准③价格标准④价格26.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3)①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②价格和价值完全不一致③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④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27.商品价格的变化同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是(2)①成正比例的②成反比例的③在方向上一致的④无关的28.就货币的起源来说,货币是(4)①在商品没有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的②由贵金属的自然属性决定的③由少数经常交换商品的人发明的④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29.就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来说(2)①凡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②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③使用价值与价值完全对立④使用价值与价值互不相干30.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1)①偶然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②偶然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③扩大价值形式、偶然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④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偶然价值形式31.商品价格的变化(1)①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②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③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无关④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无关32.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2)①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③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④个别劳动时间略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4)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3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3)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②生产资料可以买卖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4)①直接由生产它的劳动时间决定的②由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的多少决定的③由它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④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36.价值形成过程是(2)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特有的②一切商品生产过程所共有的③一切剥削制度下生产过程所共有的④一切社会生产过程所共有的3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4)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③只会创造新的等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④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3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4)①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②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③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④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9.当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2)①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也会增加②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会减少③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也会减少④单位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但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会增加4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3)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4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4)①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②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③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④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42.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2)①降低劳动力的价值②追逐超额剩余价值③获取绝对剩余价值④获取相对剩余价值4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4)①劳动者全部劳动的报酬②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③劳动的价值或价格④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44.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所以具有隐蔽性,是因为(2)①劳动者的劳动全部表现为无酬劳动②劳动者的劳动全部表现为有酬劳动③无酬劳动和有酬劳动在空间上是分开的④无酬劳动和有酬劳动在时间上是分开的45、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2)①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②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③前者转移价值慢,后者转移价值快④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46. 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3)①直接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②直接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③直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④直接表现为必要劳动的价值或价格47.资本积累是(3)①对小生产者进行剥夺而实现的积累②由于资本家节欲而实现的积累③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④社会财富在所有人手中的积累48.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3)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②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③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④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49.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1)①不变资本和可资本的比例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③购买原料的价值和购买劳动力的价值的比例④劳动者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的比例50.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1)①c的比重不断增大②v的比重不断增大③c与v按相同比例上升④c与v按相同比例下降51.资本集中(1)①可以增大个别资本,但社会资本总量并未增加②可以增大个别资本, 但社会资本总量也同时增加③可以增加社会总资本,但不能增大个别资本④可以增加社会总资本,但增加的速度比较慢52.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4)①人口繁殖过多过快的结果②工业吸收的人口绝对减少的结果③资本有机构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④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的结果5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1)①剥夺者被剥夺②两极分化(一般规律)③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54.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挥生产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2)①货币资本②生产资本③商品资本④借贷资本55.产业资本的循环(3)①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②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③是购买、生产、销售(售卖)三个阶段的统一④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56.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1)①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②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③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④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57.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准备剩余价值生产条件职能的资本是(1)①货币资本②生产资本③商品资本④借贷资本58.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2)①货币资本②生产资本③商品资本④可变资本59.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之所以是商品资本,主要是因为它的价值中包含有(4)①不变资本的价值②固定资本的价值③可变资本的价值④剩余价值60.既占有剩余价值又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是(1)①产业资本②商业资本③借贷资本④银行资本61.资本周转时间是(4)①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劳动时间、停工时间的总和②采购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③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④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62.能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3)①产业资本②货币资本③生产资本④商品资本6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2)①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区分的②资本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区分的③资本循环过程中的职能不同区分的④资本的实物形式能否移动区分的65.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1)①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辅助材料66.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所以属于流动资本是因为(1)①它与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价值周转方式相同②这部分资本能带来剩余价值③这部分资本是由工人劳动再生产出来的④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断由工人的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67.资本家垫支在机器设备上的资本所以属于固定资本,是因为这部分资本的(4)①物质形态是始终不变的②价值是固定不变的③物质形态有特殊的使用价值④价值是逐渐转移的68.可变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内容上的区别是(1)①可变资本只包括工资,不包括原材料②流动资本只包括工资,不包括原材料③可变资本既包括工资,也包括原材料④流动资本只包括原材料,不包括工资69.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是由(3)W=c+v+m①所费不变资本价值加上新创造的价值构成的②所费不变资本价值加上剩余价值构成的③预付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的④所费不变资本加上可变资本构成的70.资本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1)K=c+v①预付的不变资本和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总和②预付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③耗费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④耗费的可变资本和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总和71.生产成本是商品价值中的(3)--成本价格①c+m部分②v+m部分③c+v部分④c+v十m部分72.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3)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①生产成本加利润②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③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④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73.在资本主义的市场上,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2)①商品的价值②商品的生产成本③商品生产价格④商品的市场价格7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4)①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②工人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③可变资本的产物④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75.利润率是剩余价值量同(3)①可变资本的比率②已消耗资本的比率③预付总资本的比率④不变资本的比率76.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1)①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②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③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④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77.利润率所反映的是(2)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③不变资本的增值程度④固定资本的增值程度78.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90万元,可变资本1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10万元,其利润率为(2)①100%②10%③12.5%④11.l%79.当资本家把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视为成本价格时,商品价值就表现为(4)①c+v+m ②c+v ③c+m ④k+m80.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3)→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①商品的个别价值②商品的社会价值(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③商品的生产价格④商品的垄断价格8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2)①同一部门各个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②不同部门之间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③所有企业都要求得到同样利润引起的④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引起的82.平均利润是按(4)①全部资本家人数平均分得的利润②产业资本家人数平均分得的利润③不同生产部门平均分得的利润④平均利润率分得的利润83.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4)①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②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③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④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84.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3)①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②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③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④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8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是围绕着(1)①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②价值上下波动③个别价值上下波动④成本价格上下波动86.平均利润率是(3)①社会总资本与剩余价值总量的比率②剩余价值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③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④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可变资本总额的比率87.利润率所反映的是(2)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③不变资本的增值程度④固定资本的增值程度88.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后(4)①只有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②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③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中等的部门,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④一切部门技术最先进的企业都能暂时获得超额利润89.商业资本执行和完成的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3)①货币资本职能②生产资本职能③商品资本职能④流通资本职能9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3)①土地有优劣的差别②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极差地租产生) ③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④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9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①生产资料私有制②生产资料公有制③生产资料的多种所有制④生产资料的混合所有制92.我国现阶段所以要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从根本上说是()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②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的要求③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④价值规律的要求93.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在这种形式下()①国家必须对所有全民所有制企业直接进行经营管理②所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都只能由国家来统负盈亏③所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由国家计划来调节④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当分离94.我国现阶段农业集体经济中实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形式是()①工分制②工资制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集体承包制95.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所以仍存在商品关系是因为()①它们有不同的组织形式②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③它们的劳动还属于私人劳动④它们的生产规模大小不一96.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是()①实行市场调节,就不需要宏观调控②宏观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③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就必须削弱宏观调控④在宏观调控的条件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97.市场经济是()①最早出现的商品经济②由国家直接调控的商品经济③价值规律作用受到限制的商品经济④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98.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原有的经营机制必须转换,其中的动力机制应从()①主动型向被动型转换②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③分散型向集中型转换④内部激励型向外力推动型转换99.我国目前农村实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指()①粮食生产统一经营和经济作物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体制②农业生产统一经营和非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体制③集体统一经营和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体制④国家集中统一经营和各集体单位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体制10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就进入了()①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②新民主主义阶段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10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①加强无产阶级专政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2.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经济是()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资本主义经济④合作经济103.要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必须()①增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产品②增加活劳动耗费,减少物化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产品③减少活劳动耗费,增加物化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产品④减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104.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商品关系()①只存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②只存在于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③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内部都不存在④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内部和它们之间都存在10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①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②完全由国家直接调控的经济③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④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106.所谓市场机制,从根本上说就是()①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机制②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规律的作用机制③节约劳动时间规律的作用机制④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107.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按最终用途分为()①生产基金和非生产基金②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③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④物质生产部门劳动报酬基金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报酬基金108.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①实行自力更生,不发展对外经济关系②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③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不必强调自力更生④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适当强调自力更生109.在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起基础作用的形式是()①对外贸易②对外资金交流③对外技术交流④劳务输出110.我国经济特区是()①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特区②独立的政治特区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区④只发展私有制经济的特区111.构成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是()①工业②农业③商业④服务业112.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规定,到本世纪中叶要()①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达到中等国家的发展水平④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113.在我国现阶段,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①实行政企分开②实行政企结合③政府放弃计划管理④政府放弃宏观调控1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③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矛盾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115.我国现阶段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集体经济④全民与集体联合的经济116.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①完全是直接为个人的劳动②完全是为社会的劳动③仍然要区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在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中实现的。

第一章一、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二者的关系如何?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说,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二、为什么说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

但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是自然物质和劳动两种要素的结合,因此,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四、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是指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怎样进行生产,由他们自己决定,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属于私人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考题.
6、“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具有完 全相同的物资内容,因而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 本。”这种说法对吗?请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此加以分析。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 因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是什么?
8、联系股份制的特点和作用说明发展股份制对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
9、实践证明,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必 须把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 此,请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说明,并结合我国的 实际,论述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 观调控体系。
10、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考题
1、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 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为什么企业还要千方百计提高劳动 生产率?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加以说明。 2、恩格斯说:“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 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实现。”这段话说明了 什么道理? 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工人的劳动时间缩短了, 劳动强度减轻了,收入提高了,人们由此看到的现象是 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减轻了。请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原理对此现象加生产价格理论不仅 解决了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报酬在形式上的矛 盾,而且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对 立性质? 5、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房地产价格 上涨的现象,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上涨幅度较大;与 此相反,一些偏远地区房地产价格不仅不涨,反而有所 下降。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此现象加以分 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思考题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物质资料生产经济规律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古典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学研究主要理论贡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理论贡献?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方法?
第一章思考题
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产权制度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第二章思考题
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劳动生产率
价值规律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1.如何认识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关系?
第三章思考题
货币价格价值尺度外汇汇率纸币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四章思考题
资本生产成本利润利润率资本积聚资本集中风险投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折旧
1.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2.资本积累与资本集聚的联系与区别?
3.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4.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第五章思考题
单个资本社会资本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卖方市场买方市场1.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对象及理论前提条件是什么?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及其研究的意义?第六章思考题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泡沫经济
股份有限公司虚拟资本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1、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3、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第七章思考题
垄断卡特尔自然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有效竞争
1、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2、论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和形式?
3、为什么说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出现不违背价值规律要求?
第八章
资本原始积累雇佣劳动制度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3、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生产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第九章
资本主义工资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润率商业利润
资本有机构成借贷利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1.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意义?
2.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及其主要形式?
3.试述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有哪些途径?
第十章
企业企业制度虚拟企业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结构
1.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2.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说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
1.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和主要形式?
3.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国际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
1.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
2.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第十三章
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有机构成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表现?
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