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课件
合集下载
大脑额叶功能定位
![大脑额叶功能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99e88cf94b73f242326c5f62.png)
此外,在运动区下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可先后递次出 现中枢性面瘫、上肢瘫和下肢瘫;运动区上部病变在发展过程中,则依次出现下肢瘫、上肢瘫和中枢性面 瘫。这样不仅能了解病变侵犯的范围,而且也可了解病变发起的部位。
8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2、局限性癫痫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面、手、足或一个肢体,为时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无意 识障碍。有时癫痫由身体某部分开始后,抽动逐渐按解剖学的排列顺序向外扩延,最后引起全身性大发作, 称为杰克逊癫痫。一般在大发作后,由于大脑皮质细胞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抽动的肢体常有数小时或1~2d 的暂时性瘫痪,称为癫痫后瘫痪或称托德(Todd)瘫痪,不久瘫痪的肢体即可恢复。这种暂时性瘫痪,对 病变的定位诊断十分有价值。
口裂周围表情肌、舌 肌
11
面神经核
上半部-眼周围肌肉,两侧支配 下半部-口周围肌肉,对侧支配
两种不同的面肌瘫痪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向病 灶侧偏斜、流涎、不能作鼓腮、露齿 等动作。有额纹,闭眼正常。
核下瘫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 不能闭、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 失等
12
大脑额叶功能定位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额 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三角 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27
5、额叶的抽象功能
(1)两种思维模式—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认识 由外部的表面特征深入到内在联系,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在人的 认识活动中常占主导地位,在创新活动中,良好的抽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必 然善于分析,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点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属性一一分解出来,这将大大丰 富人的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
8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2、局限性癫痫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面、手、足或一个肢体,为时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无意 识障碍。有时癫痫由身体某部分开始后,抽动逐渐按解剖学的排列顺序向外扩延,最后引起全身性大发作, 称为杰克逊癫痫。一般在大发作后,由于大脑皮质细胞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抽动的肢体常有数小时或1~2d 的暂时性瘫痪,称为癫痫后瘫痪或称托德(Todd)瘫痪,不久瘫痪的肢体即可恢复。这种暂时性瘫痪,对 病变的定位诊断十分有价值。
口裂周围表情肌、舌 肌
11
面神经核
上半部-眼周围肌肉,两侧支配 下半部-口周围肌肉,对侧支配
两种不同的面肌瘫痪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向病 灶侧偏斜、流涎、不能作鼓腮、露齿 等动作。有额纹,闭眼正常。
核下瘫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 不能闭、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 失等
12
大脑额叶功能定位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额 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三角 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27
5、额叶的抽象功能
(1)两种思维模式—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认识 由外部的表面特征深入到内在联系,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在人的 认识活动中常占主导地位,在创新活动中,良好的抽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必 然善于分析,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点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属性一一分解出来,这将大大丰 富人的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讲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010f2414791711cc791740.png)
3、额叶损伤出现对侧肢体 瘫痪,额叶不同部位的损伤 出现肢体不同不同部位的瘫 痪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 痪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 瘫痪,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 初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 性瘫痪(硬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 一般上肢较下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 动区下部,可仅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 可表现为对侧上肢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 或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 对侧下肢单瘫。
大脑半球-额叶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同向侧视)–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44区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三)同向侧视中枢损害的症状
额叶的同向侧视(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当此中枢受刺激时,两眼向对侧同向偏斜,并有 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这种症状常在癫痫发作时出现。
发生此中枢损害后可有
(四)书写中枢损害的症状
• 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邻 近头眼转动的同向侧视中枢和中央前回的 手区,因书写过程与该两区有密切联系, 亦惟有识字者才于脑皮质内形成书写中枢。 此中枢受损时产生书写不能或称失写症。
大脑额叶 的功能定
位
一、额叶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 痪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 瘫痪,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 初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 性瘫痪(硬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 一般上肢较下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 动区下部,可仅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 可表现为对侧上肢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 或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 对侧下肢单瘫。
大脑半球-额叶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同向侧视)–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44区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三)同向侧视中枢损害的症状
额叶的同向侧视(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当此中枢受刺激时,两眼向对侧同向偏斜,并有 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这种症状常在癫痫发作时出现。
发生此中枢损害后可有
(四)书写中枢损害的症状
• 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邻 近头眼转动的同向侧视中枢和中央前回的 手区,因书写过程与该两区有密切联系, 亦惟有识字者才于脑皮质内形成书写中枢。 此中枢受损时产生书写不能或称失写症。
大脑额叶 的功能定
位
一、额叶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ppt课件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784fc67c1cfad6195fa7c4.png)
17
2、额叶的言语表达障碍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18
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神经联系
12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13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测验残疾人,并可供跨文化研究 21
(2)数学问题 患者不能理解问题的要求,不能按步骤完成计
算。 如:1)有18本书在两个书架上,一个书架上的 书是另一个书架上的书的2倍,问两个书 架上各有多少本书? 2)儿子现在5岁,15年后他的父亲的岁数是 他的2倍,父亲现在多大? 3)步行时需要30分钟到达车站,骑自行车 比走路快2倍,骑自行车到车站要多少时 间?
2、额叶的言语表达障碍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18
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神经联系
12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13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测验残疾人,并可供跨文化研究 21
(2)数学问题 患者不能理解问题的要求,不能按步骤完成计
算。 如:1)有18本书在两个书架上,一个书架上的 书是另一个书架上的书的2倍,问两个书 架上各有多少本书? 2)儿子现在5岁,15年后他的父亲的岁数是 他的2倍,父亲现在多大? 3)步行时需要30分钟到达车站,骑自行车 比走路快2倍,骑自行车到车站要多少时 间?
脑叶功能PPT精选课件
![脑叶功能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73da20a76e58fafab003cc.png)
(阅读中枢) 角回39区 失读症
(听话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感觉性失语症” 19
思考
大脑的三位一体 脑干-边缘系统-皮层 生存脑-情感脑-思维脑 是否可以说成:生存才有情感,情 感决定思维
20
21
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司双眼同向侧视运动
书写中枢: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
5
额叶——损伤后主要症状
中央前回(皮质运动区):刺激性病变造成对侧上、下 肢或面部抽搐或癫痫发作,破坏性病变造成对侧偏瘫
额上回病变(主要运动前区):对侧上肢强握反射,摸 索反射
额极病变(额叶前部):精神障碍,记忆力及注意力减 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易怒
感觉性语言中枢: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 听觉中枢: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嗅觉中枢:沟回和海马回前部,接受双侧嗅觉纤维的传入 颞叶前部:与记忆、联想和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相关 颞叶内侧面:海马是重要结构,与记忆、精神、行为和内脏功能相关
13
颞叶——损伤后主要症状
颞叶病变主要引起语言、听觉、记忆及精神活动障 碍
主要功能:与视觉有关 解剖位置:顶枕沟和枕前切迹连线的后方
中央旁小叶 顶枕沟
楔叶
距状沟 海马旁回
胼胝体 钩
15
枕叶——视觉
枕叶病变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视觉中枢病变:双侧视觉中枢病变产生皮质盲,全盲, 视物不见,但光反射存在,一侧视中枢病变可产生偏盲, 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对图形、面容或颜色失去辨别 能力
4
额叶——运动+语言+精神
主要功能区(6个)
皮质运动区:支配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
大脑额叶的功能幻灯片课件
![大脑额叶的功能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89d0e0240c844768eaee25.png)
大脑额叶的功能
1
一、额叶
1、额叶的机能区
(1)第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6)前额叶皮质—Brodmann 9, 10,11,12,13,24,32,45,46,47区
16
(2)工作记忆障碍 由Braddeley等于1974年提出。描述记忆活动中暂时性的储存与
加工过程,在1分钟之内。对推理、语言表达和理解计算等认知活动 有重要作用。工作记忆由三个部分组成:视觉空间模板、语音环和中 央执行系统。 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前额叶的46区和工作记忆有关。 研究发现听觉工作记忆除和前额叶皮质有关外,还和纹状体的边缘区 有关。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神经核、展神经核、
至同侧、对侧
三叉神经核、面神 经核上部、疑核、
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 肌、眼裂以上 表情肌、咽喉 肌、胸锁乳突 肌、斜方肌
桥脑、延脑分出 至对侧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口裂周围表情 肌、舌肌
8
两种不同的面肌瘫痪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 角低垂向病灶侧偏斜、流 涎、不能作鼓腮、露齿等 动作。有额纹,闭眼正常。
(1)Porteus迷津实验
给被试呈现迷津,要求被试无误地用铅笔一直走完迷津。如果进入 死道,被试就要退回再走。如果被试连续错误的次数超过某一数目, 那么他的迷津测验便终止了。从测验中能获得质和量两方面的分数。 量方面的分数反映成绩的绝对水平,即成功地通过迷津的次数,它 表示为智力年龄。例如:智龄为 7 岁意味着被试完成了 7 岁组的 迷津测题,但在 8 岁组的迷津测题上失败了。质方面的分数,在 1942 年被引证为反映了被试走迷津过程中的失败情况。比如:进 入死道、过线、把铅笔画出了迷津、画了不平的线或改变了走出的 方向。这方面的高分数是与缺乏情绪控制的能力等特征有联系的。 由于鲍德斯的迷津测验是一项操作性的非言语测验,因此它适用于 测验残疾人,并可供跨文化研究
1
一、额叶
1、额叶的机能区
(1)第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6)前额叶皮质—Brodmann 9, 10,11,12,13,24,32,45,46,47区
16
(2)工作记忆障碍 由Braddeley等于1974年提出。描述记忆活动中暂时性的储存与
加工过程,在1分钟之内。对推理、语言表达和理解计算等认知活动 有重要作用。工作记忆由三个部分组成:视觉空间模板、语音环和中 央执行系统。 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前额叶的46区和工作记忆有关。 研究发现听觉工作记忆除和前额叶皮质有关外,还和纹状体的边缘区 有关。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神经核、展神经核、
至同侧、对侧
三叉神经核、面神 经核上部、疑核、
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 肌、眼裂以上 表情肌、咽喉 肌、胸锁乳突 肌、斜方肌
桥脑、延脑分出 至对侧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口裂周围表情 肌、舌肌
8
两种不同的面肌瘫痪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 角低垂向病灶侧偏斜、流 涎、不能作鼓腮、露齿等 动作。有额纹,闭眼正常。
(1)Porteus迷津实验
给被试呈现迷津,要求被试无误地用铅笔一直走完迷津。如果进入 死道,被试就要退回再走。如果被试连续错误的次数超过某一数目, 那么他的迷津测验便终止了。从测验中能获得质和量两方面的分数。 量方面的分数反映成绩的绝对水平,即成功地通过迷津的次数,它 表示为智力年龄。例如:智龄为 7 岁意味着被试完成了 7 岁组的 迷津测题,但在 8 岁组的迷津测题上失败了。质方面的分数,在 1942 年被引证为反映了被试走迷津过程中的失败情况。比如:进 入死道、过线、把铅笔画出了迷津、画了不平的线或改变了走出的 方向。这方面的高分数是与缺乏情绪控制的能力等特征有联系的。 由于鲍德斯的迷津测验是一项操作性的非言语测验,因此它适用于 测验残疾人,并可供跨文化研究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1d128e4877232f60ddcca191.png)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邱富华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 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 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 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 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 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 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 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痪 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瘫痪, 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初期,多 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性瘫痪(硬 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一般上肢较下 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动区下部,可仅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可表现为对侧上肢 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或大脑镰旁脑膜瘤, 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对侧下肢单瘫。
神经联系通路的
障碍即可造成失
语症或失读症。
(六)前额叶损害的症状
• (前额叶位于额叶的前部,包括9~12区,又称额 叶联合区。此区为精神和智力的功能区,与精神 状态、记忆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等有密切关系。
• 一侧前额叶损害多不产生明显的精神和智力缺欠 的症状,故有人称此区为“静区”。两侧额叶损 害则出现以下症状:①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和 理解力差,患者对事物的反应迟钝。②记忆力欠 缺,特别是近记忆能力障碍。③精神和性格变化, 如情绪不稳定,好打架、骂人、自夸、滑稽及幼 稚,对亲属和朋友不理睬的淡漠表现等。
邱富华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 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 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 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 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 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 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 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痪 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瘫痪, 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初期,多 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性瘫痪(硬 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一般上肢较下 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动区下部,可仅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可表现为对侧上肢 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或大脑镰旁脑膜瘤, 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对侧下肢单瘫。
神经联系通路的
障碍即可造成失
语症或失读症。
(六)前额叶损害的症状
• (前额叶位于额叶的前部,包括9~12区,又称额 叶联合区。此区为精神和智力的功能区,与精神 状态、记忆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等有密切关系。
• 一侧前额叶损害多不产生明显的精神和智力缺欠 的症状,故有人称此区为“静区”。两侧额叶损 害则出现以下症状:①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和 理解力差,患者对事物的反应迟钝。②记忆力欠 缺,特别是近记忆能力障碍。③精神和性格变化, 如情绪不稳定,好打架、骂人、自夸、滑稽及幼 稚,对亲属和朋友不理睬的淡漠表现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5ea212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1.png)
此外,运动区病变常同时累及运动前区、感觉区和运动语 言中枢等,故多同时伴有邻近区受累的症状。
整理版ppt
9
⒈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外 侧、桥脑基底部、延脑锥体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躯干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整理版ppt
22
(3)河内塔
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步骤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
A
B
C
A 1、将B柱的圆盘移到A或C柱,每次只能移动一个。
2、移动时只能小盘放在大盘的上面。
3、以移动的次数最少为胜。
2的n次方-1,n为河内塔的阶数
整理版ppt
23
(4)空间结构作业 需要额叶的意向、程序、反馈和调正等机能,用拼图作业检查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邱富华
整理版ppt
1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 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 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 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 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 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 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 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整理版ppt
9
⒈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外 侧、桥脑基底部、延脑锥体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躯干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整理版ppt
22
(3)河内塔
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步骤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
A
B
C
A 1、将B柱的圆盘移到A或C柱,每次只能移动一个。
2、移动时只能小盘放在大盘的上面。
3、以移动的次数最少为胜。
2的n次方-1,n为河内塔的阶数
整理版ppt
23
(4)空间结构作业 需要额叶的意向、程序、反馈和调正等机能,用拼图作业检查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邱富华
整理版ppt
1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 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 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 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 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 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 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 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8b4e52662e3f5727a5e962a7.png)
(3)两个思维障碍测验 a. 抽象共同特征--颜色、大小、形状 根据某一特征,将混有不同颜色、大小 或形状的物品区分出来。
第四例外 第四例外属于分类测验的一种,分类测验是用来研究思维的传 统方法,需要对四个对象分析出各自特点,将三个概括成一类,另一 个为另一类,形成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概念,不仅要求选择正确率, 而且还要求概念清楚。 该测验分甲、乙两式,每式10个条目。可以个别施测(适用于低 文化者,或因某些原因不能书面回答者)、或团体施测。
(2)工作记忆障碍 由Braddeley等于1974年提出。描述记忆活动中暂时性的储存 与加工过程,在1分钟之内。对推理、语言表达和理解计算等认知活 动有重要作用。工作记忆由三个部分组成:视觉空间模板、语音环和 中央执行系统。 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前额叶的46区和工作记忆有关。 研究发现听觉工作记忆除和前额叶皮质有关外,还和纹状体的边 缘区有关。
2、额叶的言语表达障碍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神经联系
(六)前额叶损害的症状
• (前额叶位于额叶的前部,包括9~12区,又称额 叶联合区。此区为精神和智力的功能区,与精神 状态、记忆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等有密切关系。 • 一侧前额叶损害多不产生明显的精神和智力缺欠 的症状,故有人称此区为“静区”。两侧额叶损 害则出现以下症状:①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和 理解力差,患者对事物的反应迟钝。②记忆力欠 缺,特别是近记忆能力障碍。③精神和性格变化, 如情绪不稳定,好打架、骂人、自夸、滑稽及幼 稚,对亲属和朋友不理睬的淡漠表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额叶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 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 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 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 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 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 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 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6)前额叶皮质—Brodmann 9, 10,11,12,13,24,32,45,46,47区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3
2/21/2021
2、额叶的纤维联系
(1)传入联系— 皮质: 视觉、听觉、体感皮层
皮质下结构:尾状核、丘脑背内 侧核、杏仁核、下丘等
(2)传出联系— 皮层:视觉、听觉、体感皮层
皮层下结构:尾状核、丘脑背
内侧核、杏仁核、海
马、下丘脑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4
2/21/2021
3、额叶的机能
1)躯体运动 2)言语表达 3)工作记忆 4)计划、监控 5)注意、情绪 6)抽象、意志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5
2/21/2021
(1)额叶的躯体运动障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
2/21/2021
大脑半球-额叶
2/21/2021
图2-1 左侧大脑大半脑球额叶外的侧功面能定结位构及功能区
2
1、额叶的机能区
(1)第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同向侧视)–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44区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桥脑、延脑分出
至对侧
2/21/2021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口裂周围表情 肌、舌肌
10
两种不同的面肌瘫痪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 角低垂向病灶侧偏斜、流 涎、不能作鼓腮、露齿等 动作。有额纹,闭眼正常。
面神经核 上半部-眼周围肌肉,两侧支配 下半部-口周围肌肉,对侧支配
核下瘫
1、通过皮质脊髓束和皮质 核束对侧倒置支配 躯干和 肢体肌肉的随意运动
2、通过上、下两级神经元 支配躯体四肢肌肉
3、额叶损伤出现对侧肢体 瘫痪,额叶不同部位的损伤 出现肢体不同不同部位的瘫 痪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6
2/21/2021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 痪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 瘫痪,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 初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 性瘫痪(硬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 一般上肢较下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 动区下部,可仅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 可表现为对侧上肢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 或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 对侧下肢单瘫。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3
2/21/2021
(三)同向侧视中枢损害的症状
额叶的同向侧视(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当此中枢受刺激时,两眼向对侧同向偏斜,并有 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这种症状常在癫痫发作时出现。
此外,运动区病变常同时累及运动前区、感觉区和运动语 言中枢等,故多同时伴有邻近区受累的症状。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8
2/21/2021
⒈脚底中3/5外 侧、桥脑基底部、延脑锥体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躯干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内逐节交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9
2/21/2021
脊髓前角细胞
⒉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经内囊膝
中央前回下1/3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动眼神经核、滑车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神经核、展神经核、
至同侧、对侧
三叉神经核、面神 经核上部、疑核、
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 肌、眼裂以上 表情肌、咽喉 肌、胸锁乳突 肌、斜方肌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 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 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失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1
2/21/2021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2
2/21/2021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 此外,在运动区下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可先后递次出
现中枢性面瘫、上肢瘫和下肢瘫;运动区上部病变在发展过 程中,则依次出现下肢瘫、上肢瘫和中枢性面瘫。这样不 仅2/能21/2了021 解病变侵犯的范围大脑,额叶而的功且能也定位可了解病变发起的部位。7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2、局限性癫痫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面、手、足或一个肢体, 为时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有时癫 痫由身体某部分开始后,抽动逐渐按解剖学的排列顺序向外 扩延,最后引起全身性大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一般在大 发作后,由于大脑皮质细胞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抽动的肢体 常有数小时或1~2d的暂时性瘫痪,称为癫痫后瘫痪或称托德 (Todd)瘫痪,不久瘫痪的肢体即可恢复。这种暂时性瘫痪, 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十分有价值。
额叶约占大脑表面的前1/3。中央沟以前有中央 前沟与之并行,中央前沟前面自上而下有额上沟、 额下沟,将该部位额叶分为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 回,额下回又由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支分为眶部、 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底面有直回和眶回。
额叶主要包括: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 区)、同向侧视中枢(8区)、前额叶(9~12区), 在优势半球中,还包括运动语言中枢(44区)和书 写中枢等。额叶前部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 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6)前额叶皮质—Brodmann 9, 10,11,12,13,24,32,45,46,47区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3
2/21/2021
2、额叶的纤维联系
(1)传入联系— 皮质: 视觉、听觉、体感皮层
皮质下结构:尾状核、丘脑背内 侧核、杏仁核、下丘等
(2)传出联系— 皮层:视觉、听觉、体感皮层
皮层下结构:尾状核、丘脑背
内侧核、杏仁核、海
马、下丘脑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4
2/21/2021
3、额叶的机能
1)躯体运动 2)言语表达 3)工作记忆 4)计划、监控 5)注意、情绪 6)抽象、意志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5
2/21/2021
(1)额叶的躯体运动障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
2/21/2021
大脑半球-额叶
2/21/2021
图2-1 左侧大脑大半脑球额叶外的侧功面能定结位构及功能区
2
1、额叶的机能区
(1)第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同向侧视)–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44区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桥脑、延脑分出
至对侧
2/21/2021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口裂周围表情 肌、舌肌
10
两种不同的面肌瘫痪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 角低垂向病灶侧偏斜、流 涎、不能作鼓腮、露齿等 动作。有额纹,闭眼正常。
面神经核 上半部-眼周围肌肉,两侧支配 下半部-口周围肌肉,对侧支配
核下瘫
1、通过皮质脊髓束和皮质 核束对侧倒置支配 躯干和 肢体肌肉的随意运动
2、通过上、下两级神经元 支配躯体四肢肌肉
3、额叶损伤出现对侧肢体 瘫痪,额叶不同部位的损伤 出现肢体不同不同部位的瘫 痪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6
2/21/2021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1、运动障碍 ---中央前回病变:多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以偏 瘫多见,但也可见单瘫。根据损害部位或范围的不同,瘫 痪程度亦有所不同。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 瘫痪,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 初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可转变为痉挛 性瘫痪(硬瘫)。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 一般上肢较下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②累及运 动区下部,可仅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③累及运动区中部 可表现为对侧上肢单瘫。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 或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及运动区上部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 对侧下肢单瘫。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3
2/21/2021
(三)同向侧视中枢损害的症状
额叶的同向侧视(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当此中枢受刺激时,两眼向对侧同向偏斜,并有 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这种症状常在癫痫发作时出现。
此外,运动区病变常同时累及运动前区、感觉区和运动语 言中枢等,故多同时伴有邻近区受累的症状。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8
2/21/2021
⒈脚底中3/5外 侧、桥脑基底部、延脑锥体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躯干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内逐节交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9
2/21/2021
脊髓前角细胞
⒉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经内囊膝
中央前回下1/3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动眼神经核、滑车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神经核、展神经核、
至同侧、对侧
三叉神经核、面神 经核上部、疑核、
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 肌、眼裂以上 表情肌、咽喉 肌、胸锁乳突 肌、斜方肌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 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 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失等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1
2/21/2021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
12
2/21/2021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 此外,在运动区下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可先后递次出
现中枢性面瘫、上肢瘫和下肢瘫;运动区上部病变在发展过 程中,则依次出现下肢瘫、上肢瘫和中枢性面瘫。这样不 仅2/能21/2了021 解病变侵犯的范围大脑,额叶而的功且能也定位可了解病变发起的部位。7
(一)运动区损害的症状
2、局限性癫痫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面、手、足或一个肢体, 为时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有时癫 痫由身体某部分开始后,抽动逐渐按解剖学的排列顺序向外 扩延,最后引起全身性大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一般在大 发作后,由于大脑皮质细胞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抽动的肢体 常有数小时或1~2d的暂时性瘫痪,称为癫痫后瘫痪或称托德 (Todd)瘫痪,不久瘫痪的肢体即可恢复。这种暂时性瘫痪, 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十分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