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程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十一章产业政策类型
(一)怎样理解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发达国家反垄断法规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主要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是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以提高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创始人贝恩曾经提出,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可以细化为六个方面:1.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市场的供给主要应由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承担,企业应有较高的开工率。
2.不应出现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的情况,从较长时间来看,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应是比较均等的。
3.较快的技术进步,主要指技术和产品开发、革新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
4.不存在过多的销售费用。
5.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以适应提高大众福利和消费水平的要求。
6.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二)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有何联系?它们的理论依据各是什么?其政策目标和手段有哪些?在整个产业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政策始终占有中心和主导地位。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考察各国的产业政策之后总结认为,“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都是产业结构政策的衍生形态,或者可以称之为服从和服务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的手段。发展中国家更加应当自觉地将产业结构政策作为最基本的产业政策,努力促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目标的实现。所谓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a)产业结构政策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又是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体现。积极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发达国家保持自身优势地位的重要法宝。b) 产业结构政策的宗旨是以技术进步来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尽管产业结构政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援助政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高级表现形式。各国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动力。无论合理化还是高度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就会失去动力和物质基础。因此,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和焦点无疑应当是推动技术创新。C) 从具体内容看,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战略产业扶植政策和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等。产业布局政策一般指政府机构根据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国情国力状况和各类地区的综合条件,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调整的意图及其相关措施。d)从本质上讲,产业布局合理化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合理的地区分工关系的过程,两者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考察同一事物(产业空间分布)的两个具体方面。从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来看,产业布局政策往往与特定的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联。也就是说,在经济不发达阶段,政府通常更强调产业布局的非均衡性。即强调优先发展某些地区,通过这些地区经济的超常规增长,带动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而当经济较为发达之后,政府则从维护经济公平和社会稳定等目标出发,偏重于强调地区经济的均衡性。因此,除了个别特殊产业(如对环境保护有较大妨碍的产业)之外,政府已不倾向于通过重点扶持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而往往对不发达地区经济给予较多的支持,甚至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或产业高度集中地区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进入政策。从产业布局政策的实施手段上看,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规划性的,同时也包括一定意义上的政府直接干预。在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上,产业布局手段主要有:制定国家产业布局战略,规定战略期内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同时设计重点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以国家直接投资方式,支持重点发展地区的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及至直接投资介入当地有关产业的发展;利用各种经济杠杆形式,对重点地区的发展进行刺激,以加强该地区经济自我积累的能力;通过差别性的地区经济政策,使重点发展地区的投资环境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进而引导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该地区的发展。在产业集中发展战略方面,可供采用的产业布局政策手段大致包括:通过政府规划的形式,确立有关具体产业的集中布局区域,以推动产业的地区分工,并在一定意义上发挥由产业集中所导致的集聚经济效益;建立有关产业开发区,将产业结构政策重点发展的产业集中于开发区内,既使其取得规模集聚效益,也方便政府扶持政策的执行。(三)中国“十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是什么?“十五”期间的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在于:要遵循新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在入世的背景下将产业结构政策和地区布局政策统筹规划,将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1.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强化市场的统一性,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2.保持东部地区优势,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发展水平。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整体推进。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四)如何看待产业技术政策的地位?日本和韩国的产业技术政策经验对我国有何启示?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它以产业技术为直接的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是并列关系。对特定产业而言,产业技术政策在产业的幼小期和衰退期便具有决定其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力。在韩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发展已经出现了两点重要转变:第一,研究开发内容上,从以量的扩大为主转向以质的提高为主;从以大批量生产技术为主转向以创造性研
产业经济学复习答案
绪论重点: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答: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学科性质:微观经济学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如何发挥作用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效率。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中经济总量的变化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和使用。
2、什么是产业?
答: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由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或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
3、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第,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第一次研究高潮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未。1938年,梅森教授(Mason)在哈佛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机构——梅森联谊会,并将以往对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从偏重于垄断和反垄断扩大到整个市场和厂商的分析上。1939年梅森出版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从而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J.Bain)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Structure)——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由于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该学派被称为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即所谓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他们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在实际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二十世纪70年代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寡占市场竞争者的战略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将研究领域拓宽到(1)短期价格竞争;(2)长期的价格竞争和默契合谋;(3)产品差异化;(4)进入壁垒与进入阻止;(5)声
产业经济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马增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运营的各个部门。它包括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为“产业”。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3.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二、多选
1.下列哪种奋发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ABCD)
A.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B.三次产业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
D.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2.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BCD)
A.产业组织理论
B.产业结构理论
C.资本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3.按照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可以把产业分为(BCD)
A.服务性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本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4.博弈论分析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AB)
A.假设与现实不符
B.缺乏实证数据支持
C.分析方法落后
D.分析过程复杂
5.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BCD)
A.规范分析法
B.博弈论
C.静态分析
D.比较分析
三、简答题
1.产业的含义有哪些?
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目前仍在发展之中。虽然完整学科体系的基本确立时间尚短,但现在产业经济学的各方面理论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产业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市场集中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企业并购行为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企业创新行为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市场绩效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产业关联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产业布局与集群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产业结构政策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产业分析报告写作规范与范本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1 复习笔记
考点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见表1-1)表1-1 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
考点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如果把社会经济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观层次的产业。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心地理论中,当中心地空间组织全体系的特征量为多少时,符合市场最优原则()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2.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是由()提出的。
A、赤松要
B、小岛清
C、弗农
D、大山道广
参考答案:B
3.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不包括:()
A、经济增长
B、结构合理
C、社会稳定
D、生态平衡
参考答案:B
4.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计划机制的特点为()。
A、比较稳妥
B、比较灵活
C、比较准确
D、调节成本较小
参考答案:D
5.我国出台了许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其中《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于()
A、2008年
B、2009年
C、2010年
D、2011年
参考答案:B
6.产业技术安全状况主要是指本国产业是否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能否为关系到本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如果_____主要依赖进口,则产业安全的程度就较低。()
A、关键技术
B、商品
C、资金
D、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A
7.以下哪一项可以用来产业集中度()
A、该产业总量/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
B、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该产业总量
C、该产业总量/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
D、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该产业总量
参考答案:D
8.A、B、C、D等一系列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供以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叫做()。
A、双向联系
B、环向联系
C、多向联系
D、单向联系
参考答案:B
9.指标的建立要符合产业安全的内涵,各个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产业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并且具有代表性。属于产业安全评价的_____原则?()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1章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
1.什么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企业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
答: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据统计,2009年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在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2.有哪些机制可以对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纠偏?为什么?
答: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让管理者能够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管理者适当的激励,让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往往都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都会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盈利而上下波动。
外部的市场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第二,产品市场机制。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3.纵向一体化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是什么?
答:纵向一体化在解决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会带来其他的激励问题。市场采购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但是在纵向一体化之后市场采购变成了企业内部采购。市场竞争压力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内部供应产品的质量下降,最终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往往会在完全的纵向一体化和完全的纵向分离之间选择一些相对均衡的做法。一种被称之为逐步一体化(tapped integration),即部分生产要素从市场中的独立供应商购买,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子公司内部采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其他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又让内部生产部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另一种常见的策略是特许经营(franchising),从快餐到服装设计的众多行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在特许经营的模式下,母公司来提供专用性投资,同时特许经营者又可以保留自身的大部分利益,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励其努力提高效率。最后一种常见的中间做法是构建企业集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日本企业。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大企业,没有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手段来规避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问题,而是选择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非正式关系,在长期合约的基础通过构建非正式的企业联盟和集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6.淘汰产业7.新兴产业8.生产要素分类法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
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
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
中的分布规律等。(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
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
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
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
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
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考试范围整理)
1.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有助于理解经济现象
有利于指导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竞争策略
有利于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公共政策的
制定,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微观
到中观,到宏观的完整体系
2.产业分类法(第6页)(一)生产结构分类法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生产生产资料部类(第Ⅰ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部类(第Ⅱ部类)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人们生产活动的发展阶段性为主要依据,以资本的流向为主要标准,把产业分为三个层次。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实用性
联合国分类标准(ISIC)
中国标准产业分类
(四)其他分类法
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产业地位分类法: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
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
1.马歇尔冲突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
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
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2.结构-行为-绩效含义和哈佛学派政策主张
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行为又决定绩效。为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
改善不合理的结构。
哈佛学派政策主张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产业组织政策来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关系的规律、产业本⾝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般包括以下六个⽅⾯: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的经济学体系的建⽴;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四章复习
题答案(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四章进入与退出壁垒
1.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
答:进入壁垒是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进入壁垒按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扰。
2.为什么在位企业赚取经济利润是衡量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
答: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如果一个产业不存在经济利润,那就不可能有新企业进入这一产业,讨论这一产业的进入壁垒问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3.在位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答:在位企业要成功进入阻扰,除了投资成本满足必需的条件之外,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在位企业的这种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
(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观察到。
(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在位企业的粗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通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
(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4.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
答:退出壁垒包括以下四种: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战略性退出壁垒、政府和社会壁垒。
5.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成因不同。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1.公开合谋的常见实施机制有哪些?
1.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前者保证价格基准的同一性,后者可以给不同型号的产品定价
2交货定价:指支付的价格等于指定位置的价格加上该位置到客户位置的运费
3零售价格维持:是指销售商给零售商规定的销售产品价格的下线。
4最惠国待遇条款:销售商不会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其他人
5.竞争一致条款:厂商承诺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一致。
6分割市场与固定市场份额:分配给每一个厂商一定的购买者或地区。
2.形成及维持合谋的因素有哪些?
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合谋,企业成本:企业成本之间的差异增大了合谋的难度。多市场接触:多市场竞争容易维持合谋。信息的非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是达成合谋困难。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小有利于合谋。产品同质:产品同质时达成合谋容易。行业协会:提供了信息交换平台。订单性质:大额订单有很强的背叛激励。
5.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结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集中度:
1.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扩大加速企业扩张,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
2.经济全球化降低了市场集中度。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分工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市场集中度降低。
二:1.提高了进入壁垒,市场规模与企业规模扩张,必然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2.降低了进入壁垒。专业化分工深化,柔性生产方式,技术革新,金融市场全球化降低了进入壁垒。三。提高了产品差异化。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加剧,提高了产品差异化。
1.简述价格歧视的条件和类型。
条件: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2.企业必须了解或者能够推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3.企业必须能够阻止或限制转卖行为。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共24张PPT)
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和 销售成本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2可.限以使制顾性客对定该价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
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因
为市场上只有一个提供产品的企业。(2)没有替代产品。完 全垄断企业出售的产品没有直接替代产品,所以它的产品的 需求交叉弹性为零。(3)进入壁垒非常高。
第四章 市场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 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 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 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高。 (2)产品基本同质或 差别较大。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第四章 市场
(一)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
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从 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改变。我们将主要讨论前三项因素。
产业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
(六)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一)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课后答案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课后答案【篇一: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三章复习题答案】
>1. 简述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答: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
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
义不同。
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
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
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
买者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需要指出
的事,一般集中度并不必然与市场集中度相关,也就是说较高的一
般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性的缺失。
2. 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的集
中程度。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
市场集中度。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具有使用相同原
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
度不同于市场集中度。不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
的企业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3. 使用多种集中度指标,试计算某产业集中度。答:略举几例如下:
4. 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
答: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学期,不同学者对划分高集中度产业、中集
中度产业、低集中度产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1章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
1、什么就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企业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
答:企业就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与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据统计,2009年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在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就是企业,49个就是国家。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与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2、有哪些机制可以对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纠偏?为什么?
答: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让管理者能够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管理者适当的激励,让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往往都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都会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盈利而上下波动。
外部的市场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第二,产品市场机制。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3、纵向一体化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就是什么?
答:纵向一体化在解决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会带来其她的激励问题。市场采购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但就是在纵向一体化之后市场采购变成了企业内部采购。市场竞争压力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内部供应产品的质量下降,最终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往往会在完全的纵向一体化与完全的纵向分离之间选择一些相对均衡的做法。一种被称之为逐步一体化(tapped integration),即部分生产要素从市场中的独立供应商购买,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子公司内部采购。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既可以避免其她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又让内部生产部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另一种常见的策略就是特许经营(franchising),从快餐到服装设计的众多行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在特许经营的模式下,母公司来提供专用性投资,同时特许经营者又可以保留自身的大部分利益,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励其努力提高效率。最后一种常见的中间做法就是构建企业集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就是日本企业。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大企业,没有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手段来规避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问题,而就是选择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非正式关系,在长期合约的基础通过构建非正式的企业联盟与集团,使
得企业之间维持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从而使得独立供应商也有足够的激励去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以便实现与客户的长期合作。
4、U型、H型、M型企业组织各有什么特点?
答:U型组织结构就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结构,建立在企业内部职能分工的基础之上,每个部门只有很小的独立性,权利集中在总经理人员手中,实现对企业的内部有效控制,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规模经济。
H型组织结构较多地出现于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显著特征就是高度分权,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
M型结构各个分部负责日常经营决策,企业总部最高领导层负责战略决策,形成决策的专业化与分工。各部门就是独立利润单位,有利于最高决策层确定利润增长点,并更有效地安排企业资金配置。
5、为什么存在国有企业?中国与西方理由相同不?
答:第一个理由就是自然垄断。第二个理由就是资本市场失败。第三个理由就是外部性。
不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比重的变化,以及其它转型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经验可知,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而计划经济则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与之相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经济成分以国有经济为主向民营经济为主的转变。
6、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什么具体的功能与作用?
答:除了提供异质性的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还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配置社会资源。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增加社会危机应对能力。
第2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分析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垄断: 我们知道,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有产量越大投入要素的增加量递减的性质,故单位产出的成本递减。这样的产业,大多就是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从产业技术条件上来瞧必然地形成垄断,故而我们将规模收益递增的企业,也就就是长期平均成本递减的企业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2、边际收益: 总收益曲线TR的斜率表示生产增加1单位时增加的收益,被称为“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记为MR 。
3、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测量一种商品的需求对于其影响因素变化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q q e p p
∆=∆ 其中,e 为需求弹性;q 为需求数量,△q 就是需求数量的变化量;p 就是价格, △p 就是价格的变化量。
4、伯川德模型:
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川德(Joseph Bertrand)认为,在市场竞争中,寡头往往使用价格竞争而非产量竞争,即厂商选择价格,而让市场来决定销售量。基于此,她于1883年提出伯川德模型并试图对古诺模型加以修正。
在伯川德模型中,假定各厂商在制定自己价格时,必须对市场中其她厂商制定的价格做出预测,并认为对手将这个价格水平保持不变。古诺模型中的其她假设在伯川德模型中依然保留。伯川德模型研究的就是多人决策问题,决策变量就是价格,双方只进行一次决策,决策结果的均衡点就是双方的定价都等于边际成本, 即双方都只赚取正常利润。伯川德模型有以下四个前提条件:
( 1)市场中只有两家寡头企业,产品就是同质的;
( 2)生产的单位边际成本相同,无固定成本,并且企业可以无限生产;
( 3)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 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
( 4)没有其她企业进入市场。
二、计算题
1、一厂商有两个工厂,各自的成本由下列两式给出。工厂1:211110)(Q Q C =;工厂
2:222220)(Q Q C =;厂商面临如下需求曲线:Q P 5700-=,式中Q 为总产量,即21Q Q Q +=。
(1)计算利润最大化的1Q 、2Q 、Q 与P 。
(2)假设工厂1的劳动成本增加而工厂2没有提高,厂商该如何调整工厂1与工厂2的产量?如何调整总产量与价格?
解:(1)一个能在两个空间上分开的工厂生产产品,其利润就是两个工厂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 []2
22121212010)()(5700Q Q Q Q Q Q --++-=π 2
2212221212120105105700700Q Q Q Q Q Q Q Q -----+=
分别对1Q 与2Q 求偏导并令其等于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