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园林美学作业答案
园林美学
园林美学一—形式美的要素1、绿色是中性色,温度感适中。
红橙黄明亮而清晰,似乎有膨胀感,靠我们很近。
冷色调相反,他们之间的巨大反差形成巨大的色彩空间,增加生活的情趣和深远的意境。
2、冷色背景前的物体显得较大,反之较小。
所以纪念性构筑常以绿色树群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
而需要掩饰的附属物,则以冷色暗色处理。
为加深深远的效果,背景树木宜选用深绿,深蓝色3、亮度强的重量感小,建筑部分选用暗色调,显得稳重,基础栽植也多选用色彩浓重的种类4、橙色系主观感觉面积大,青涩系相反,白色大,黑色小。
园林中水面面积感觉比草地大,草地比裸地大,受光草地面积比不受光得大,故面积较小的园林水面多。
白色成分较多产生面积扩大的错觉。
5、白色兴奋感最强,黑色最弱,灰色绿紫色居中。
6、游园的关键之处,适当点缀以纯度亮度高的暖色景观,调节游人的审美疲劳,增加游兴。
但要注意节奏感。
7、绿色—青春和平朝气兴旺;褐色—严肃浑厚温暖;灰色—平静沉稳朴素;红色—快乐热情活力;橙色—明亮华丽高贵;8、色彩三类:1山水天空2建筑道路假山石3动植物9、倒影:一正一倒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水面周围色彩布置很重要,长配置鲜艳的植物。
波光倒影的衬托,视野相对平原辽阔画面层次亦是人感到丰富多彩,且具动态。
增加空间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园林的视觉效果,丰富了空间的变化,创造静态空间的动势。
一实一虚,虚实相映,妙趣横生。
10、路径广场颜色一般温和暗淡。
假山石灰白色给人以陈静古朴稳重的感觉。
11、点—以景点的形式存在,排列与聚散组合灯构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在功能功能分区的组织上,景点其核心的作用。
景点集中,重点突出,景点分散,疏散游客。
一个核心景点可以通过联系2个不同景点而设置对景。
景点之间要相互呼应,加强整体感,如汀步由点构成,不但有了线的方向感,由于点的跳跃性,在水的环境中似乎产生了琴键般叮咚有声的韵味。
12、线—曲线悠扬柔美轻快,如飞檐翘脚,曲径通幽,小溪蜿蜒。
直线充满力度,斜线给人以活跃运动的感觉。
园林美学06形式美
园林美学06形式美园林美学是研究园艺艺术和园林设计的学科,其中形式美是其中的一部分。
形式美是指通过形式、结构、布局等要素的设计来展现园林作品的美感。
园林的形式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
首先是布局的美。
园林的布局要考虑到整体的和谐统一,通过线条的安排和路径的设计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步伐。
园林的布局可以运用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设计原则,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其次是结构的美。
园林中的各种构筑物如亭台楼阁、假山、轩榭等都是通过结构的设计来展现美感。
结构的美可以通过形状的变化、线条的运用、比例的协调来达到。
例如,在园林中设置一座精心设计的亭子,通过创造独特的形状和流畅的线条,使其成为整个园林中的亮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是植物的美。
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表现园林美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植物的美可以体现在颜色、形状、纹理等方面,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来创造诱人的园林景观。
例如,在设计一座花坛时可以运用花草的颜色和形状来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园林中的水景也可以展现形式美。
水是自然界的一大景观,通过对水的巧妙运用可以创造出动态而富有韵味的景观。
例如,设计一个小型人工湖,通过水的流动和折射可以创造出迷人的光影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园林中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也是展现形式美的重要手段。
通过艺术品和装饰品的运用,可以为园林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
例如,在园林中设置精美的雕塑、石碑或者陈设古董家具,都可以丰富园林的形式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形式美是园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布局的美、结构的美、植物的美、水景的美以及艺术品和装饰品的美来展现。
园林的形式美旨在创造出和谐、平衡、独特的园林景观,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园林美学复习思考题汇编
《园林美学》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园林美学?应用美学理论研究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或造园思想的学科。
2.艺术与技术的区别?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美学原则的12个字是什么?比例、韵律、对比、尺度、均衡、稳定。
4.韵律:指艺术表现中规律的重复,有组织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5.什么是美感?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6.园林布局美手法有几种?障景、隔景、借景、框景。
7.8.均衡:是指建筑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以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9.中西方园林特点?西方园林:人工美、形式美、必然性、明晰。
中国园林:自然美、意境美、偶然性、婉约。
10.11.韵律的种类?连续、渐变、起伏、交错。
12.对比: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是显著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差异。
13.14.中国园林的特色是什么?布局随意,不尚雕饰、别有幽趣,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
构造方式大致是遵循“采土筑山”或“深林绝涧”的原则,既可以以人工的方式模仿、创造自然,也可以因地制宜,直接利用大自然的景观。
不过,更多的是结合二者。
15.16.园林布局类型有几种?①庭院式②向心式③连续画卷式④层层递进式⑤灵活自由式⑥中轴对称式17.园林布局美庭院式特征?以一条轴线为中心,将主要建筑均设置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均对称分列于中轴线两侧,然后用廊、墙等建筑将周围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18.园林布局美连续画卷式特征?中国画长卷式的连续空间布局方式。
主要采用如江南水乡的街道布局一样,通常两边建筑,沿着一条曲折迤逦的江河,形成一种河街。
19.园林布局美层层递进式特征?多用于建在山林地带的园林,随山就势分列建筑物。
一般以一条中轴线为界,但并不完全对称。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广场上布置花坛,一般不超过广场面积的()A、1/3B、1/4C、1/5参考答案:A2.园林空间展示序列为一般序列,专类序列和()A、循环序列B、统一序列C、专项序列参考答案:A3.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地种植形式称()A、对植B、列植C、篱植D、丛植参考答案:B4.公园的间接功能是美化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和A、卫生防护B、娱乐休息C、保护生态平衡D、防护作用参考答案:C5.公园的直接功能是()A、卫生防护B、美化城市C、休息娱乐D、提高市民素参考答案:C6.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供人们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A、园林景致B、园林艺术C、园林景观D、园林景物参考答案:A7.景物的线、面、体常形成不同的形状这是()A、体量的对比B、形象的对比C、质感的对比D、方向的对比参考答案:B8.二株成丛栽植距离应为()A、两株树冠的半径之和B、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C、大于两树冠半径之和参考答案:B9.踏步与平台等距离的反复出现属于()A、起伏的韵律节奏B、渐变的韵律节奏C、交替的韵律节奏D、简单的韵律节奏参考答案:C10.江南园林主要以()为代表。
A、北京园林B、杭州园林C、苏州园林D、岭南园林参考答案:C11.通常在广场中设计高大景物时,广场直径与景物高度比为()A、1/2-1/3B、1/3-1/6C、1/2-1/6参考答案:B12.总体设计是园林艺术的A、创造过程B、构思过程C、设计过程D、规划过程参考答案:B1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是()A、元,明,清B、隋,唐,宋C、秦,汉参考答案:B14.园林中的园桥起着联系交通、组织导游同时还能()的作用。
A、自成一景B、分隔水面C、连接作用D、联系交通参考答案:B15.不属于森林公园的类型是()A、日游式森林公园B、度假式森林公园C、周末式森林公园D、旅游式森林公园参考答案:D16.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九寨沟B、张家界C、峨眉山D、黄山参考答案:B17.中国最早出现的最具有园林性质的是A、.園B、圃C、囿参考答案:C18.城市道路绿化是()的绿化。
园林美学
园林美学一.名词解释1、园林:在城乡建设中,借用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来改造或改善环境的地方。
2、园林美:应用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社会审美要求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
3、比例:部分对部分、部分对全体在尺度间数据化的比照。
4、囿:划定一定的范围的植物领域,也是古代天子与诸候的狩猎场所,而后了展成为划定区域养禽兽的地方。
5、园路:连接一景点到另一景点之间的通道。
6、优美:实践主体与客体现实的和谐统一所显示出来的美。
7、跌落瀑布:水流跌落在底部硬石上,水花四溅,并发出震耳欲聋人心作用的瀑布形式。
8、对比:事物的对立双方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的关系。
9、审美享受:在审美知觉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既愉悦感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想象和联想等手段,展开思维活动,与客体产生共鸣,产生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10、均衡:造园作品中,各景物在左右、前后、上下等两方面的布局上其形态、质量、距离、价值等诸要素的总和处于对应相等的状态。
11联系是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一种关系12黄金分割率即一直线中取一点分为两段以长段与整段直线之比等于短段与长线之比等于1:1.61813韵律节奏是各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中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排列形成一定的间隔并有规律的重复二知识要点1在中国美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是孔子他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较好的说明了形式与内容的适度统一2被推崇为西方美学史上鼻主的人物是柏拉图3美学基本范畴中的根本范畴为美4世界造园系统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即西亚欧洲中国5我国最早的关于园林艺术的专著是《园冶》6车而尼雪夫斯基把唯物主义美学推到一个新阶段提出著名的思想是美是生活7连接一景点到另一景点之间的通道称为园路8韵律节奏是一种运动中的秩序具有流动性9审美活动中的最初形式是审美知觉的形成10造成园林美学和园林风格的民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园林美学的继承性12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包括美美感和美的创造13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14中国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造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15造园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天人同构16地形园路山石园水植物建筑为造园作品的六大要素17造园作品中掇山有两大内容一是截取真山二是人工造山18瀑布就其跌落的形式可分为三种跌落瀑布多叠瀑布和滑落瀑布19在中国园林风景中数量纵多而且几乎成为中国风景名胜标志的是塔20西方园林讲究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美为一种开放式园林是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21唐代诗人的辋川别墅是一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相结合的宅园22植物成行排列遮蔽两侧创造出透视空间形成夹景使人产生景观深邃的感觉23地形从形态上一般可分为凸地形凹地形和平坦地形24水是造建风景园林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静水和动水25中国古典园林自隋唐以后由模仿山水发展到山水写意的表现方法26公元前800年郑国史官史伯提出美学发展史上十分可贵的观点是和谐是美27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和28德国的古典美学是西方美学的高峰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29西亚造园是由狩猎的囿发展成为游乐园其源自古波斯30在中国传统园林风景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塔31园林美学是一门综合艺术的美学同一切文学艺术一样它具有继承性和时代性32承德避暑山庄应用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造园手法33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34造园作品的和谐统一性是其具有审美特性的基本原则35美学的基本范畴包括美崇高悲滑稽和优美36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称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37园林审美活动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审美阶段的形成审美享受审美判断38北宋宋徽宗在卞京的艮岳是非常著名的园林作品39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模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是一种独乐园40组合联系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联系与分割41具有内向性给人封闭感和隐秘不公开感觉的是凹地形42由水面上的踏步组成的园路类型的汀步43灵台出现在殷末周初44匾额楹联从点缀和装饰方面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美45故宫属于中国古典规则式园林的典型46平坦地形给人平稳安定的感觉47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转折期48 1750年鲍姆嘉写了一本叫《美学》的书标志着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9中国古典园林区别欧洲古典园林的最大特征之一是造园意境美50植物是园林中最基本的要素51园林中构成空间的三面为平面垂直面和顶面52均衡有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53叠石的运用一般有叠石成山和叠石驳岸两种54对比是突出主景的重要技法之一55隋唐以后中国美学思想出现儒道和禅三家合流的趋势56审美活动的实质是想象力的活动57园林管理要立足了解园林的美这里的美主要是指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与园林的整体风格和布局58厅台楼阁亭台榭廊鲂和塔是屋顶建筑的主要形式59喷泉可分为单射流喷泉喷雾式喷泉造型式喷泉和充气式喷泉60雕塑的主要形式有浮雕和圆雕61美是理性的感官想象是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提出的62 19世纪俄国的美学思想家车而尼雪夫斯基提出著名的美是生活的思想63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从精神世界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纳为绝对的理念或归结为人的主观意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64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特点是从事物和意识的本质他带有明显的直观性缺陷65古罗马时期的郎吉驽斯最早提出崇高这一美的概念66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67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可称为喜喜剧喜剧性68滑稽的本质特性不是通过丑对没的暂时压倒来揭示美的理想而是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69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简练的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70幽默是喜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不像讽刺那样辛辣而是把内容和形式中的丑与美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现出来71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淡泊真实的意境72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囿苑园等不同名称73囿在殷代甲骨文以及后来的石鼓文中都画成田字形方格方格总填满各种各样的草本从象形文字角度来看他是指划成一定范围的植物领域也是古代天子与诸侯的狩猎场地而后发展成为划定区域养禽兽的地方74苏州留园中华步小筑一角用砖砌地穴门洞曲折幽深造成小中见大的意境这便是中国园林的另一种特色75孔子说仁者乐水智者乐山这意味着自然与人精神相互感应的关系76凸地形的表现形式有山峰山脊丘陵土坡等是一种具有动态感和威镇感的地形建筑楼台寺塔等建筑物常常建在凸地形顶部77所谓高方欲就亭台就是利用凸地形称景又称为赏景高地场所的特性78苏州被称为东方威尼斯问答园林的功能:园林的生态功能园林的社会教育功能园林具有提供人们休息和业余活动场所的功能审美功能发展旅游事业功能和体现国家民族及社会精神面貌的功能未来造园的趋势:古代造园经验依旧具有活力神话变成现实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生态效益居头等重要地位园林美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主要指已经存在的社会历史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其中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及社会的历史演变对造园思想的影响较大。
(0653)《园林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53)《园林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2010-12:2010-23:2010-34:2010-45:2010-56:2010-61:[多选题]关于园林中的自然美的描述正确的是(A:A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美统称为自然美。
B:B园林植物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自然美往往以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
D:大自然的风云雨雪,虫鱼鸟兽,晦明阴晴,晨昏昼夜等都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ABCD2:[论述题]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它的主要内容有那几方面?参考答案:答:(1)山水地形美;(2)借用天象美;(3)再现生境美;(4)建筑艺术美;(5)工程设施美;(6)文化景观美;(7)色彩音响美;(8)造型艺术美;(9)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3:[论述题]园林的布局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答:(1)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
主要表现在a、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
b、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
c、起开结合,多样统一。
(2)因地制宜,巧与因借。
即a、地形、地貌和水体应结合地形特点,就地取材。
b植物与气候条件应相适宜。
(3)应主题鲜明,主景突出。
(4)应适合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4:[论述题]色彩在园林绿地中有哪些作用?参考答案:答:色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主要有四大方面:(1)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
可利用朝霞、晚霞作为园林中的借景;也可以用高大的主景背景效果;如青铜雕塑、建筑物等,利用建筑物、植物的色彩及在水中得倒影产生奇特效果。
(2)园林建筑、道路和广场的色彩。
(3)园林的植物色彩配置合理可以创造出秀丽的园林景观效果。
(4)观赏植物的配色可以丰富园林的色彩。
5:[论述题]形式美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参考答案:答:形式美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主与从;(2)对称与均衡;(3)对比与协调;(4)比例与尺度;(5)节奏与韵律;(6)多样统一。
园林美学06形式美
复色
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红与绿、 黄与紫、蓝与橙)相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
复色中包含了 所有的原色成分, 只是各原色间的比 例不等,从而形成 了不同的红灰、黄 灰、绿灰等灰调色。
补色是指在色谱中一原 色和与其相对应的间色间所 形成的互为补色关系。如红 加黄为橙色,黄加蓝为绿色, 蓝加红为紫色,则红与绿、 橙与蓝、黄与紫就是互为补 色的关系。由于补色有强烈 的分离性,故在色彩的表现 中,在适当的位置恰当地运 用补色,不仅能加强色彩的 对比,拉开距离感,而且能 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 衡效果。
不相同。
明度
明度即色彩的明暗差别,也即深浅差别。色彩的明度 差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某一色相的深浅变化,如粉红、 大红、深红,都是红,但一种比一种深。二是指不同色相 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如六标准色中黄最浅,紫最深,橙和 绿、红和蓝处于相近的明度之间。
三原色
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布鲁斯特发现,利 用红、黄、青三种颜料,可以混合出橙、绿、蓝、 紫四种颜料,还可以混合出其它更多的颜料,布鲁 斯特指出红、黄、青是颜料三原色,即是别的颜料 混合不出来的颜料。
颜料三原色从理论上来讲可以 调配出其他任何色彩,但常用颜料 中除了色素外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 所以两种以上的颜料相调和,纯度 就受影响,调和的色种越多就越不 纯,也越不鲜明,因此颜料三原色 相加只能得到一种黑浊色,而不是 纯黑色。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 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
中间色
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间色也只有三种:色光三间 为品红、黄、青(湖蓝),颜料三原色即橙、绿、紫,也 称第二次色。必须指出的是色光三间色恰好是颜料的三原 色。这种交错关系构成了色光、颜料与色彩视觉的复杂联 系,也构成了色彩原理与规律的丰富内容。
园林概论试题及答案
园林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学B. 建筑学C. 环境艺术D.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园林的基本要素?A. 植物B. 水体C. 建筑D. 雕塑答案:D3. 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通常用于引导视线?A. 乔木B. 灌木C. 草本D. 藤本答案:A4. 园林中的“借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内景物B. 利用园外景物C. 创造新景物D. 复制旧景物答案:B5. 园林中,哪种水体形式可以增加空气湿度?A. 静水B. 流水C. 喷泉D. 瀑布答案:D6. 园林中,哪种铺装材料可以增加地面的透水性?A. 混凝土B. 沥青C. 透水砖D. 石材答案:C7. 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可以用于隔音?A. 乔木B. 灌木C. 草本D. 藤本答案:A8. 园林中的“对景”是指什么?A. 同一景物的两个视角B. 两个相对的景物C. 两个相邻的景物D. 两个相似的景物答案:B9. 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可以用于净化空气?A. 乔木B. 灌木C. 草本D. 藤本答案:A10. 园林中的“障景”是指什么?A. 遮挡视线B. 引导视线C. 创造新景物D. 复制旧景物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园林设计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湿度答案:ABCD2. 园林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增加空间的层次感?A. 植物B. 水体C. 地形D. 建筑答案:ABCD3. 园林设计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引导人流?A. 路径B. 植物C. 水体D. 建筑答案:ABCD4. 园林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创造私密空间?A. 植物B. 地形C. 建筑D. 围墙答案:ABCD5. 园林设计中,哪些元素可以用于增加空间的趣味性?A. 雕塑B. 喷泉C. 座椅D. 装饰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应该考虑其季节变化。
园林美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园林美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美术中,下列哪个元素不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A. 植物B. 建筑C. 雕塑D. 道路答案:C2. 园林设计中,以下哪种植物配置方式不属于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A. 孤植B. 丛植C. 群植D. 直线种植答案:D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色彩搭配最能给人以宁静的感觉?A. 暖色调B. 冷色调C. 中性色调D. 对比色调答案:B4. 园林美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园林构图的基本形式?A. 对称B. 均衡C. 重复D. 随机答案:D5. 园林设计中,哪种水体设计可以增加空间的流动性?A. 静态水B. 动态水C. 喷泉D. 池塘答案:B6. 园林美术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制作园林雕塑?A. 木材B. 石材C. 金属D. 塑料答案:B7. 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作为背景植物?A. 低矮灌木B. 高大乔木C. 地被植物D. 攀缘植物答案:B8.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照明方式最能突出植物的轮廓?A. 泛光照明B. 聚光照明C. 轮廓照明D. 地面照明答案:C9. 园林美术中,哪种构图方式最能体现空间的深度感?A. 线性透视B. 空气透视C. 色彩透视D. 光影透视答案:A10. 园林设计中,哪种铺装材料最能体现自然风格?A. 混凝土B. 石材C. 木材D. 金属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园林设计中,以下哪些元素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A. 不同高度的植物B. 不同大小的构筑物C. 不同材质的铺装D. 不同颜色的照明答案:A、B、C2. 园林美术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观赏效果?A. 植物的形态B. 植物的颜色C. 植物的香气D. 植物的触感答案:A、B、C、D3. 在园林设计中,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以确保游客的舒适性?A. 座椅的布局B. 遮阳设施的设计C. 风向和风速D. 噪音控制答案:A、B、C、D4. 园林美术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增加园林的趣味性?A. 创造视觉焦点B. 利用地形变化C. 引入水体元素D. 增加互动设施答案:A、B、C、D5. 园林设计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园林的生态价值?A. 选择本土植物B.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C. 使用可回收材料D. 创造生物多样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园林美术中,对称是园林构图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园林艺术概论版本四尔雅满分标准答案
园林相关概念1CD)被誉为“美国近代园林之父”。
A、佐佐木英失B、贝聿铭C、勒口柯布西耶D、奥姆斯特德2下列哪一项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CC)A、云冈石窟B、新疆天山C、泰山D、青城山3CC)是中国第一位园林工程院院士。
A、孙筏祥B、吴良铺C、汪菊渊D、陈俊愉4CB)是北京最大的亭子。
A、醉翁亭B、廓如亭C、爱晚亭D、陶然亭5在园林设计中,地形与水体是园林创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 6“清漪园”这一名称出自《楚辞》。
(X)7园林的规划形式有两种,分别为自然山水园林和规则式园林。
(✓)园林五大要素地形1规则式的中轴对称的园林的代表是CC)。
A、拙政园B、诚笃园C、法国凡尔赛宫D、美第奇别墅2全中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位于CD)。
A、西藏林芝B、新疆天山C、甘肃陇西D、新疆吐鲁番盆地3对园林建造设计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CB)。
A、植被B、地形C、降水量D、海拔4世界园林三大流派不包括以下哪项?CC)A、东方自然山水园林B、规则式的中轴对称式园林C、印度佛教园林D、西亚园林5西安的芙蓉园属于邑郊园林。
(✓)6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代思想家是墨子。
(X)7法国的园林被称为“风致园”。
(X)园林五大要素——植物、道路、建筑、装饰艺术1颐和园前门牌楼牌匾上的"涵虚器秀”几字,是由以下哪位皇帝所题的CD)A、顺治B、雍正C、康熙D、乾隆2颐和园的前身是(A)。
A、清漪园B、畅春园C、静宜园D、煦园3以下植物中,不在春季开花的是(C)。
A、丁香B、连翘C、木芙蓉D、榆叶梅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描写的名胜是济南大明湖。
(X) 5雪松是一种耐水植物。
(X)6植物是园林的灵魂。
(X)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1拙政园中的远香堂的名称出自(C)。
A、《孔雀东南飞》B、《桃花源记》C、《爱莲说》D、《九歌》2"巳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中的“花”指的是(B)。
A、兰花B、梅花C、忍冬花D、菊花3颐和园内慈禧的寝宫为(B)。
园林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
园林绘画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绘画中,以下哪个元素不属于园林的四大要素?A. 山石B. 水体C. 植物D. 建筑答案:D2. 在园林绘画中,透视法的运用主要解决的是以下哪个问题?A. 色彩搭配B. 光影效果C. 空间感D. 纹理表现答案:C3. 以下哪种画笔不适合用于园林绘画?A. 毛笔B. 铅笔C. 油画笔D. 圆珠笔答案:D4. 园林绘画中,常用的色彩理论是?A. 蒙赛尔色彩理论B. 牛顿色彩理论C. 潘通色彩理论D. 色轮理论答案:D5. 在园林绘画中,以下哪个元素最能体现季节变化?A. 建筑B. 山石C. 植物D. 水体答案:C6. 园林绘画中,光影的运用主要用来表现什么?A. 材质质感B. 空间深度C. 色彩对比D. 形状轮廓答案:B7. 园林绘画中,以下哪个元素是构图中最重要的?A. 主体B. 背景C. 辅助元素D. 空白区域答案:A8. 在园林绘画中,以下哪种技法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A. 点彩B. 线描C. 渲染D. 拼贴答案:C9. 园林绘画中,以下哪种颜色最能代表春天?A. 绿色B. 蓝色C. 黄色D. 红色答案:A10. 在园林绘画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能体现园林的开阔感?A. 黄金分割B. 三角形构图C. 对称构图D. 框架构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绘画中,______是表现园林空间的重要元素。
答案:植物2. 透视法中,一点透视也被称为______透视。
答案:平行3. 园林绘画中,______是表现光影效果的重要技法。
答案:渲染4. 色彩理论中的色轮,由______种基本颜色组成。
答案:三5. 园林绘画中,______是构图中用来平衡画面的元素。
答案:辅助元素6. 园林绘画中,______是表现空间深度的重要技法。
答案:透视7. 园林绘画中,______是表现材质质感的重要技法。
答案:点彩8. 园林绘画中,______是表现季节变化的重要元素。
2012园林美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2年(0653)《园林美学》作业与答案单选:1、到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号称(A)A:师法自然B:功能至上C:极简主义D:唯心主义2、最早吸收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到造园中,对欧洲造成很大影响的国家是(A)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多选:1、关于园林中的自然美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美统称为自然美。
B:园林植物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自然美往往以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
D:大自然的风云雨雪,虫鱼鸟兽,晦明阴晴,晨昏昼夜等都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
论述:1、论述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与其历史文化背景。
答:中国园林从萌芽期、形成期、发展转折期、成熟期、高潮期、新兴期共经历了6个历史阶段。
其历史文化背景各有所异。
(1)萌芽期:中国园林的是从殷商时期开始的,中国园林萌芽与殷周时期,最初的“囿”是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们狩猎和游乐。
春秋时期神话内容较丰富,对园林的影响较大。
模拟东海仙境成为后世帝王园囿的主要内容。
(2)形成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建的宫室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有宫室建筑。
苑中养百兽,供帝王狩猎取乐。
有“一池三山”形式。
(3)发展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发展转折期。
是历史的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的重大变化时期。
形成了自然山水园或写意山水园。
开始兴建佛寺。
(4)成熟期:中国园林在隋唐达到了成熟,主要有唐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园,唐代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
(5)高潮期:元、明、清时期园林建设达到了高潮,北方是以为中心的皇家园林,南方出现了私家园林。
(6)新兴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园林的到了政府重视,是园林的新兴期,建成了“园林城市”,“园林城区”当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园林也受到了挫折和损失。
2、论述外国园林发展概况与其造园特点。
园林美学复习
园林美学选择题1、以下哪一种特性不属于形式美中的秩序性 DA规律性 B共同性 C 对称性 D有机变化性2、下面哪个园林不属于变化型形式美 CA中央公园 B拙政园 C凡尔赛宫 D肖蒙山丘公园3、景观大师哈普林擅长对自然景象进行加工与提炼,形成一种形神兼备的“城市山林”,这种与现实若即若离的状态,在美学理解上是什么美的体现 BA形式美 B意境美 C意蕴美4、以下不属于园林美学审美表现系统性的是 DA温度湿度 B气候 C声音 D景区结构5、澳大利亚花园属于园林美学意蕴美中的哪一个 CA情感型 B秩序型 C意念型 D变化型6、以下哪种屋顶不能用于私家园林的建造 DA歇山顶 B悬山顶 C四角攒尖顶 D 盝顶7、以下哪一个舫结合了东西方传统园林美学A颐和园清晏舫 B拙政园香洲 C狮子林石舫 D江南花园画舫8、以下哪一个建筑属于园林美学中的时分气象之美A见山楼 B观云楼 C烟雨楼 D倒影楼填空题1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方面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2园林建筑的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3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功能名词解释园林园林美学形式美中层审美结构/意境美意蕴美论述题(分点答题从案例的各个角度分析)变化美和形式美案例的对比从园林建筑的结构形式对山西晋祠圣母殿和网师园濯缨水阁进行对比分析简述拙政园香洲建筑之美分析拙政园的水廊世贸双子塔的案例(表层中层深层)一、园林1、园林的概念:一定地区内通过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如改造地形、种植花木、建造房屋及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意义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地。
2、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填空题)一、园林美学1园林美学的概念:园林美学是应用美学理论研究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学科。
2园林美学的审美结构:形式美——表层审美结构意境美——中层审美结构意蕴美——深层审美结构三个层次形式美是意境美与意蕴美的基础,意境美是形式美的延伸,意蕴美是另外两者的升华。
园林美术试题及答案
园林美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元素?A. 水体B. 雕塑C. 建筑D. 交通答案:D2. 园林美术中,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对比B. 协调C. 单调D. 统一答案:C3. 在园林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A. 多样性B. 季节性C. 单一性D. 层次性答案:C4. 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小品不包括以下哪项?A. 亭子C. 雕塑D. 围墙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造景手法?A. 对称B. 借景C. 透视D. 重复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园林设计中的“三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远山、远水、远景2. 园林美术中,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互补色搭配、类似色搭配、单色调搭配3. 在园林设计中,________是指通过植物的高低、大小、疏密等不同配置,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答案:层次性4. 园林设计中,________是指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等元素,创造出具有自然美感的景观。
答案:借景5. 园林中,________是指通过设计手法,使园林空间在视觉上产生延答案:透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园林设计中水体的作用。
答案:水体在园林设计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增加景观的动态美、调节小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以及作为园林空间的分隔和连接元素。
2. 描述园林美术中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答案:色彩搭配在园林美术中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园林的视觉效果,还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恰当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园林的美感,提升园林的功能性和舒适度。
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有哪些?答案: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包括多样性、季节性、层次性和协调性。
多样性指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季节性指植物配置应考虑四季变化;层次性指植物配置应有高低、大小、疏密之分;协调性指植物配置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园林美学
一、简述园路系统布局形式及其美学意义。
园路的布局形式西方园林多为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形。
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自然式布局,园路讲究含蓄;但在庭园、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园路的布局形式取决于园林的规划形式。
一般所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式有棋盘式、套环式、条带式、树枝式。
1.棋盘式园路系统棋盘式园路也叫网格式。
这种园路系统的特征是:有明显的轴线控制整个道路的布局,一般主路为整个布局的轴线,次路和其它道路沿轴线对称,组成闭合的“棋盘”。
这种道路系统适合规则式园林,道路规整、规律性强,由道路所划分的地块可大可小,都形成规则的地块。
但这种道路较为单调,有时会受到山地的限制,出现对地形进行改造等问题,较为适合平地使用。
2.套环式园路系统套环式园路系统的特点是:主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大型环路或一个“8”字形的双环路,再由很多的次路和游步道从主路上分出,并且相互穿插、连接与闭合,构成另一些较小的环路。
主路、次路和小路构成的环路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套、互通互连的关系,其中少有尽端式道路。
因此,这样的道路系统可以满足游人在游览中不走回头路的愿望。
套环式园路是最适应公共园林环境,并且在实践中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园路系统。
3.条带式园路系统在地形狭长的园林中,采用条带式园路系统较为合适。
这种园路布局形式的特点是:主路呈条带状,始端和尽端各在一方,并不闭合成环。
在主路的一侧或两侧,可以穿插一些次路和游步道,次路和小路相互之间可以局部闭合成环路。
4.树枝式园路系统在山谷、河谷地形为主的园林或风景区,主路一般只能布置在谷地,沿着河沟从下往上延伸。
两侧的山坡上的多数景点都是从主路分出一些支路相连,甚至再分一些小路继续加以连接。
支路和小路可以是尽端式,也可以成环路,但多数为尽端式。
游人到达景点后,从原路返回到主路再向上行。
这种道路系统的平面形状就像许多分支的树枝一样,因此叫“树枝式”。
《园林美学》练习题
法国的园林,到17世纪下半叶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国王路易十四在位,君主集权制达到巅峰。整个封建制度等级森严,国王在最高处,他的意志就是法律。国王消灭了贵族的拥地割据,统一了全国,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绝对君权制是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双方暂时妥协的产物。
而且古典主义起初发源在意大利,本来纯粹就是唯理主义的,到了法国,才转化为宫廷文化。法国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在17世纪受到了非常强有力的推动,这就是欧洲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伽利略、开普勒、帕斯卡、牛顿、胡克、莱布尼茨、波义耳等等大批灿烂的明星,升起在天空。在大量科学成就的基础之上,笛卡儿把唯理主义哲学发展到顶峰。文学、艺术、建筑、造园等各个文化领域里,唯理主义的影响空前强烈。所以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凡尔塞园林的主轴线不仅仅是对称线而且成为了艺术中心。
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风景园林20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园林美学【0653】 A卷
大作业满分:1、论述为什么凡尔塞园林的主轴线不仅仅是对称线而且成为艺术中心。
答:凡尔塞园林的主轴线不仅仅是对称线而且成为艺术中心。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这一方面是因为园林大了,需要完善的视觉流程和游览流程。没有艺术中心就显得散漫,不符合古典主义者追求构图的统一性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是,反映着绝对君权的政治理想,构图也要分清主从,像众星拱月一样。
建筑和造园艺术当然也是这样,主要为宫廷服务,反映着绝对君权制的意识形态。
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说,美和经验、情感、习惯都没有关系,它是先验的。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样清晰明确。不应该有想像力,也不能把自然当作艺术创作的题材。同这样的唯理主义美学相应,法兰西建筑学院里的理论权威大勃隆台(Francois Blondel,1617-1686)认为,建筑艺术的永恒规则就是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
《园林景观》试题及答案
《园林景观》试题及答案准备开始考试吧~一、单选题1. 树木的质感主要由树叶和树皮来体现,质地粗犷的可形成野趣、自然的气氛。
树皮表现为粗犷的是( C) [单选题] *A、B、D、C、(正确答案)2. 西方园林的构图中心和高潮主要是采用主轴和透景线来强调,使主景一开始就露出来;而中国园林的主要构图和高潮并不是一进园就展开眼前,而是采用()的手法,来提高主景的艺术效果。
[单选题] *A、开门见山B、欲抑先扬C、欲扬先抑(正确答案)D、曲径通幽3. 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中,造园不仅要做到景美如画,同时还要达到情从景生,触景生情。
()上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体现了这一意境。
" [单选题] *A、月到风来亭B、倚虹亭C、沧浪亭(正确答案)D、爱晚亭4. 园路的功能有() [单选题] *A、划分空间、组织空间、构成园景和组织排水(正确答案)B、造景作用、通风C、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D、安全防护5. 假山和置石的区别是() [单选题] *A、假山体量小而集中,可观可游;置石体量大,观赏为主B、假山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置石体量小,观赏为主(正确答案)C、假山体量大较为分散,置石体量小布置死板D、没有区别6. 景就距离远近、空间层次而言,有前景、中景、背景之分。
运用植物的色彩对比进行造景时,叶色深绿的往往被用作() [单选题] *B、中景(正确答案)C、背景D、主景7. 根据气候特点,不宜在北方种植的树种是()。
[单选题] *C、A、B、(正确答案)8. 乔木在造景中的作用()。
[单选题] *A、是次要的B、是设计和造景中的基础和主体(正确答案)C、是主景、背景材料D、是无用的9. ()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方式。
[单选题] *AC(正确答案)B10. 藤本植物在园林中的用途很广泛,但不用作() [单选题] *B、树林(正确答案)C、屋顶花园D、花架11. 日本传统园林的造园方式为() [单选题] *A、自然式(正确答案)B、对称式C、田园式D、台地式12. 请问图中的地砖设计属于园林景观中的() [单选题] *A、小品B、环境设施C、硬质铺装(正确答案)D、地被植物13. 某居住小区内设置的下列景观设施中,属于硬质景观的是 [单选题] *A B C(正确答案)14. 下列关于景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正确答案)B、景观应包括客观形象信息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C、景观的好坏判别,与审视者的心理、生理、知识层次的高低有关D、毗邻好景观的房屋,其价值通常较高15. 用来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总称为() [单选题] *A、环境B、景观(正确答案)C、形象D、生态16. 下面哪一种植物是观叶植物? [单选题] *B CA(正确答案)17. 下面哪一种是常绿植物? () [单选题] *A、枫树B、银杏C、木棉D、广玉兰(正确答案)18. 下列中,属于软景观的是() [单选题] *A、修剪整齐的草坪(正确答案)B、雕塑C、凉亭D、座椅19. 植物的配置是指植物在园林中栽植时的()方式。
高中园林美术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园林美术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植物通常不用于园林设计中?A. 松树B. 竹子C. 仙人掌D. 荷花答案:C2. 园林设计中,以下哪个元素不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A. 地形B. 植物C. 建筑D. 雕塑答案:D3. 园林设计中,水体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加湿度B. 调节气候C. 降低噪音D. 提供照明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色彩搭配原则?A. 互补色搭配B. 类似色搭配C. 对比色搭配D. 单色搭配答案:C5. 园林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植物修剪方法?A. 疏剪B. 短截C. 整形D. 浇水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园林设计中的“三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远山、远水、远树2. 在园林设计中,使用______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答案:透视3. 园林设计中,______是指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布局,创造出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
答案:季相变化4. 园林设计中,______是指利用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特定主题和风格的园林空间。
答案:主题性设计5. 园林设计中,______是指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布局,创造出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景观效果。
答案:节奏与韵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答案: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包括生态适应性原则、美学原则、功能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适应性原则要求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美学原则强调植物的色彩、形态和质感的和谐搭配;功能性原则要求植物配置应满足园林的使用功能,如遮荫、隔音等;经济性原则则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成本和维护的便利性。
2. 描述园林设计中水体设计的要点。
答案:园林设计中水体设计的要点包括水体形状的设计、水体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水体的深度和流动性、以及水体的安全性。
水体形状应与园林的风格和主题相协调,同时考虑水体与周围建筑、植物和地形的关系;水体的深度和流动性应根据园林的功能和美学需求来设计,以确保水体的生态健康和景观效果;水体的安全性则要求考虑防止溺水等安全措施。
园林美学 全部
园林美学1、单项选择题1.“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
”此论述对美的理解主要强调()A..美在理念B.美在关系C.美在功利D.没在物质2.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艺术范畴,可以看作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滥殇的是()A.台、榭B.园、圃C.宫、殿D.菀、囿3.下列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生态美学意向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的诗人是()A.陶渊明B.白居易C.李白D.王子敬4.山水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成为一代文化风尚的时期是在()A.秦汉B.魏晋C.明清D.唐宋5.渗透和充盈着诗意和文意的“文人写意园”繁盛起来的时期是在()A.唐B.宋C.明D.清6.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园林学专著,被日本称为《夺天工》的是()A.《群芳谱》B.《长物志》C.《素园石谱》D.《园冶》7.中国古典园林系统的“真”主要体现在()A.艺术与科学的审美联系上B.艺术与数比、人工的关系上C.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D.艺术对天国仙境的理想追寻关系上8.“就山为杰阁,引水作神池”的诗句体现了北方大型园林在创造上更加强调()A.自然原型的因凭B.名胜名园的拟仿C.胸有丘壑的意构D.随意洒脱的创建9.中国古典园林的“善”在伦理的功利关系上表现为A.天国仙境的追寻B.城市山林的实现C.感性实践的要求D.物质经济的创造10.从中西园林比较来看,中国园林所显示的是A.人工之美B.技能之美C.数比之美D.气韵之美11.北方宫苑从总体上来看所呈现色调风格为( )A.小巧玲珑B.清水芙蓉C.浓丽绚烂D.自然淡雅12.在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起着领奏作用,且为园林美的起始与中心的是()A.建筑之美B.山水之C.花木之美D.天时之美13.北方宫苑建筑的翼角美学风格为()A.高扬巧秀B.稳实沉厚C.简洁轻盈D.轻灵飞举14.下列能给审美者以严正气氛,产生崇高感的建筑类型是 ( )A.宫殿B.馆轩C.楼阁D.塔榭15.园林建筑序列中,具有地处高敞、空间、气息流通的审美性格的是()A.宫 B.馆 C.轩 D.榭16.杭州西湖游南高峰、北高峰,构成西湖十景之一“双峰插云”,对观赏者来说这是一种 ( )A.深邃幽暗之美B.平旷舒展之美C.低落曲幽之美D.高耸竣立之美17.颐和园的“昆明湖”能使该园具有的空间性格是( )A.境界开阔B.幽邃清C.平静清幽D.灵巧可亲18.下列能给人以亲切之感切能表现出幽邃清静的性格美的园林水体类型是()A.湖海B.池沼C.瀑布D.溪涧19.竹类植物的主要审美特征是()A.色泽美与姿态美 B.音韵美与意境美C.生机美与活力美 D.崇高美与品格美2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苏轼审美概括为“淡妆”与“浓抹”的时分或天气是( )A.晨曦与夕照 B.白昼与月夜C.晴日与阴雨D.阴雨与雪雾21.中国古典园林是()A.动态综合艺术B.静态综合艺术C.集萃式的以动态为主的综合艺术D.集萃式以静态为主的综合艺术22.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有郑板桥书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此联体现了与园林审美相联系的社会意识是A.宗教意识B.重农意识C.崇文意识D.伦理意识23.下列能诉诸与观念、想象且最具有使园林由物质领域、自然领域进一步上升精神文化领域的功能的是A.文学语言B.书法C.绘画D.雕刻24.下列与中国古典园林最具有异质同韵的艺术形式是A.戏曲B.音乐C.相声D.雕刻25.“园中之园”符合原来你意境整体创构中的没学规律是()A.亏蔽景深律B.奥旷交替律C.空间分割率D.气脉连贯率26.“山之妙在拥楼,楼之妙在纳山”,这句诗可以理解为()A.没在关系B.美在本质C.美在想象D.美在功利27.下列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境界空间观的意境创构规律是()A.主体控制B.气脉连贯C.唯道集虚D.标胜引景28.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意境创构规律有相遇的艺术趣味的是()A.主题控制B.奥旷交替C. 气脉连贯D.亏蔽景深29.园林意境创构规律“亏蔽景深”中的“不隔之蔽”指的是()A.花木亏蔽B.屋宇亏蔽C.水体亏蔽D.山石亏蔽30.“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乎?”暗喻亭台等园林建筑在意境生成中的作用()A. 主题控制B.标胜引景C.气脉联贯D.互妙相声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表述与中国古典园林生态学未来学价值有内在一致性的是 ( )A.“天人合一”B.“与天地相依C.“天地人不可无一”D.“无以人灭天”E.”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32.台榭的功能主要有()A.宗教功能B.军事功能C.观察功能D.赏乐功能E.审美功能33.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推崇()A.有若自然B.超越自然C.征服自然D.宛自天开E.法天贵真34.南方园林建筑的翼角美学风格为 ( )A.平直B.收缩C.秀逸D.高扬E.端重35.园林意境整体创构中需要遵循“主体控制”的美学制律,那么“主体”的作用有()A.凝聚B.统驭C.辐射D.标胜E.互妙三、名词解释题36.文人写意园37.季相美38.园林花木审美价值之“古”39.意境创构的“意凝神聚”律四、简答题40.简述园林中山的类型序列及其空间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2012年(0653)《园林美学》作业及答案单选:1、到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号称(A)A:师法自然B:功能至上C:极简主义D:唯心主义2、最早吸收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到造园中,对欧洲造成很大影响的国家是(A)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多选:1、关于园林中的自然美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美统称为自然美。
B:园林植物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自然美往往以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
D:大自然的风云雨雪,虫鱼鸟兽,晦明阴晴,晨昏昼夜等都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
论述:1、论述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答:中国园林从萌芽期、形成期、发展转折期、成熟期、高潮期、新兴期共经历了6个历史阶段。
其历史文化背景各有所异。
(1)萌芽期:中国园林的是从殷商时期开始的,中国园林萌芽与殷周时期,最初的“囿”是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们狩猎和游乐。
春秋时期神话内容较丰富,对园林的影响较大。
模拟东海仙境成为后世帝王园囿的主要内容。
(2)形成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建的宫室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有宫室建筑。
苑中养百兽,供帝王狩猎取乐。
有“一池三山”形式。
(3)发展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发展转折期。
是历史的大动乱时期,是思想、文化、艺术的重大变化时期。
形成了自然山水园或写意山水园。
开始兴建佛寺。
(4)成熟期:中国园林在隋唐达到了成熟,主要有唐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园,唐代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
(5)高潮期:元、明、清时期园林建设达到了高潮,北方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家园林,南方出现了私家园林。
(6)新兴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园林的到了政府重视,是园林的新兴期,建成了“园林城市”,“园林城区”当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园林也受到了挫折和损失。
2、论述外国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点。
答:(1)外国的古代园林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庭园,古埃及与西亚园林,欧洲古代园林。
①、日本造园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日本喜欢自然式,受中国造园影响。
早期有掘池筑岛,饮明天皇时纷纷营造宅园多以池岛为主题的“水石庭”。
平安时代后期多按中国蓬莱海岛(一池三山)为模式,武士时代出现枯山水式庭园,桃山时期以桂离宫等为代表。
明治后园林开放,种类有林泉式、筑山庭、平庭、茶亭和枯山水。
②、古埃及与西亚园林:埃及最浩大、宏伟的是金字塔,成为墓园;而奴隶主的私园以树木和水池为主要内容。
西亚地区奴隶主的私园则是引水筑园,花园修置整齐,最著名的有“天国乐园”。
③、欧洲园林公元前3世纪为有秩序的整形园。
古罗马出现了山庄园。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勒诺特尔风格。
18世纪自然风景园得到发展;私园也开放。
(2)外国近现代园林规划布局以自然式为主,只有在中央林荫道呈规则式,以纽约的中央公园为典范。
3、论述俯景、仰景和平视景观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分别适合于什么场所的造景方法?答:(1)平视风景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就可以观赏到的风景。
这种风景给人一种广阔宁静的感觉,在空间的感染力强。
一般用于安静休息处,如休息亭廊、休疗场所等。
(2)仰视风景是指游人观赏景物时,其仰角大于45°时所看到的景观。
它给人一种雄伟、高大、威严的感觉。
常在皇家园林、纪念性园林中使用。
(3)俯视风景是指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所看到的风景。
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一般布置于园林的最高点位置。
4、园林的布局原则有哪些?答:(1)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
主要表现在:a、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
b、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
c、起开结合,多样统一。
(2)因地制宜,巧与因借。
即a、地形、地貌和水体应结合地形特点,就地取材。
b、植物与气候条件应相适宜。
(3)主题鲜明,主景突出。
(4)适合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5、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它的主要内容有那几方面?答:(1)山水地形美;(2)借用天象美;(3)再现生境美;(4)建筑艺术美;(5)工程设施美;(6)文化景观美;(7)色彩音响美;(8)造型艺术美;(9)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6、色彩在园林绿地中有哪些作用?答:(1)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
可利用朝霞、晚霞作为园林中的借景;也可以用高大的主景背景效果;如青铜雕塑、建筑物等,利用建筑物、植物的色彩及在水中得倒影产生奇特效果。
(2)园林建筑、道路和广场的色彩。
(3)园林的植物色彩配置合理可以创造出秀丽的园林景观效果。
(4)观赏植物的配色可以丰富园林的色彩。
7、形式美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答:形式美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主与从;(2)对称与均衡;(3)对比与协调;(4)比例与尺度;(5)节奏与韵律;(6)多样统一。
8、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
答: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彻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君主专制制度,把绝对君权推到了最高峰。
在国外,法国的扩张也很得手,成了霸权大国,经济也跟着繁荣起来。
在这个法国历史上的“伟大时代”,文化上形成了古典主义。
伏尔泰后来说,古典主义文化的基本特色是“伟大风格”。
“伟大风格”是路易十四头上的光环。
一切古典主义的文学艺术都歌颂路易十四,古典主义的造园艺术也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它的代表作都是宫廷园林或者王族的园林。
9、在18世纪之前,欧洲的园林,以意大利的和法国的为代表的欧洲造园师们是如何看待自然美的。
答:早在古希腊,圣地大都建在风景优美的山林水泽之间。
只要看一看希腊人给庙宇选择了什么样的位置,安排了什么样的角度,修筑了什么样的道路,就再也不能怀疑,古希腊人对自然景色的美有多么敏锐的感受和多么沉没的感情。
文艺复兴时期时,人文主义者对自然美的热爱真是如醉如痴,连教皇庇护二世都雅好游山玩水,瘫痪了还要叫人抬上峰巅。
15世纪意大利造园艺术的主要理论家是阿尔伯,这也是一位出奇地热爱自然的人。
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说:他看到参天大树和波浪起伏的麦田就为之感动得落泪。
当他有病时,不止一次,因为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而霍然痊愈。
欧洲人当时并不欣赏园林里的自然,而是要从园林欣赏四外的广阔的大自然。
10、试试比较法国园林方正和中国园林曲折的基本原因。
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主要还是当时中国士大夫跟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政治理想、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的不同。
中国城市的方正,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反映着无所不在的君权和礼教的统治。
一部分性灵未泯的士大夫们,要想逃出这张罗网,自在地喘一口气,就向往“帝力”所不及的自然中的生活。
花园是这种生活的象征,所以模仿自然,造得曲曲折折。
法国城市的曲折,是封建分裂状态的产物,是长期内战和混乱的见证。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一部分贵族,为了发展经济,渴望结束分裂和内战,争取国家统一,建立集中的秩序严谨的君主专制政体。
反映着他们的这种理想,花园就造得方方正正。
11、说说17世纪,意大利园林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意大利的别墅园林大都造在贵族的乡村庄园里,选的是风景最好的地方。
阿尔伯建议:“那儿不可没有赏心悦目的景致,鲜花盛开的草地,开阔的田野,浓密的丛林,不可没有澄澈的溪或者清亮的河……”,即使造起围墙,也要能在别墅的廊子里和阳台上越过墙头欣赏“晴朗的、明媚的天气,森林密布的小山那边美丽的远景和阳光灿烂的平野;倾听涌泉和流过萋萋草地的溪水的低声细语”。
花园不大,紧挨着别墅建筑物,从花园里或者别墅里,放眼四望,都是天然美景。
表现出一种对大自然步步逼近的感觉。
罗马城的东北角有一座小小的品巧山,山上造过好几座园林。
现在山脚下已经大部分城市化了,但在山腰的美迪奇别墅里,仍然可以望到城外郁郁苍苍的树林。
意大利人并不需要欣赏园林里的自然,而是要从园林欣赏四外的广阔的大自然。
12、论述凡尔塞园林的主轴线的作用。
答:凡尔塞园林的主轴线不仅仅是对称线而且成为艺术中心。
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这一方面是因为园林大了,需要完善的视觉流程和游览流程。
没有艺术中心就显得散漫,不符合古典主义者追求构图的统一性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是,反映着绝对君权的政治理想,构图也要分清主从,像众星拱月一样。
而且古典主义起初发源在意大利,本来纯粹就是唯理主义的,到了法国,才转化为宫廷文化。
法国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在17世纪受到了非常强有力的推动,这就是欧洲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伽利略、开普勒、帕斯卡、牛顿、胡克、莱布尼茨、波义耳等等大批灿烂的明星,升起在天空。
在大量科学成就的基础之上,笛卡儿把唯理主义哲学发展到顶峰。
文学、艺术、建筑、造园等各个文化领域里,唯理主义的影响空前强烈。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凡尔塞园林的主轴线不仅仅是对称线而且成为了艺术中心。
13、19世纪中国园林为什么对英国园林的影响巨大?答: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快,实证科学发展起来了,所以,16世纪之末,哲学里就出现了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同唯理主义者相反,把感性认识当作知识的基础。
在美学上,他怀疑先验的几何比例的决定性作用。
他认为,诗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它的特征在于“放纵自由”。
培根承认未经雕琢的自然可以是美的。
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实在太密切。
法国的思想文化在欧洲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它那儿刮一点风,都会引起全欧洲的反响。
到18世纪初年,法国的绝对君权已经衰落,古典主义的权威就不免动摇。
同时,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欧洲有许多商人和耶稣会传教土来到中国。
带回去的大量商品和书面报告,在欧洲人眼前展现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水平相当高的文化,十分新奇。
于是在欧洲形成了“中国热”,带头的是法国人。
中国造园艺术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实际的影响。
18世纪上中叶,英国资产阶级牢固地掌握了政权之后,抛弃了法国古典主义式园林,兴起了一种新的园林,叫做自然风致园。
18世纪下半叶,随着先浪漫主义潮流的发展,这种园林又进一步发展成图画式园。
这两种园林的形成,都受到过中国经验的推动。
它们以庄园府邸的园林为代表。
14、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
答:(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
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