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叫做( B )。
教育教学理论试题与答案
2008全员培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A.)P22
A.《课程》B.《课程建设》
C.《课程与与基本原理》D.《教育过程》
2.教育心理家(B.)认为教学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范性的.处方性的理论。P25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加涅D.史密斯
3.下列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的认知结果类型的是(B.)p109
A.领会.运用B.反应.接受
C.评价.知识D.分析.综合
4.现代发现学习的公认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B.)p127
A.杜威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席勒
5.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C.)p126
A.接受学习B.程序性知识C.发现学习D.陈述性知识6.“采纳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属于课堂强化的哪一种类型(D.)P260 A.替代强化B.延迟强化C.局部强化D.言语强化
7.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C.)P151
A.丰富性B.全面性C.灵活性D.情感性
8.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教学组织式是(A.)P154
A.个别组织形式B.小组组织形式C.个别辅导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9.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P266
A.是有关对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B.即教师的期望效应
C.课堂强化的作用
D.皮格马立翁效应
10.对于“课堂强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P259
A.惩罚是一种消极强化
B.强化对象要具体
0281《教学论》
0281《教学论》
1、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叫做( B )。
A. 接受式教学
B. 发现式教学
C. 对话式教学
D. 问题式教学
2、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 A )。A. 形成性目标 B. 表现性目标 C. 预设性目标 D. 结果性目标
3、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 B )。
A. 道尔顿制
B. 导生制
C. 导师制
D. 文纳特卡制
4、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这种评价称为( D )。
A. 形成性评价
B. 客观性评价
C. 主观性评价
D. 表现性评价
5、学生把自己有代表
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这种评价叫做( D )。
A. 封闭性评价
B. 客观性评价
C. 目标性评价
D. 档案袋评价
6、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叫做( A )。
A. 范例教学
B. 对话教学
C. 协商教学
D. 分组教学
7、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叫做( C )。
A. 主题教育
B. 合作教研
C. 教学过程
D. 探究过程
8、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这种课程叫做( C )。
认知主义教学法
认知主义教学法
认知主义教学法
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结合而成的听说法从其协调性和客观性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是由于它只重结构,不管意义而陷入困境,而且很快受到多方力量的置疑而举步维艰。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管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诱导新的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以认知主义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认知法出现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
学习语言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相提并论,否认人的智力和能动性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人意。20世纪60年代后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皮亚杰、片鲁尔等人的认知理论成为语言学界倍受注目的学派。他们把学习语言的活动看成是一种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认知法主张的“有意义学习”与听说法的“反复操练”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外语教学法对人的智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是对听说法的反动。可见,外语教学法在不断发展,追求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理论和力量的影响形成了这种“钟摆运动”特征,其实质是外语教学方法时代在追寻“科学”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种新理论所作出的选择和改进,是一种在对原来教学法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一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
一、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形成
认知这个术语来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家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得知识中的积极作用,试图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外语教学。它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出现。
教学论
《教学论》试题(一)答案:
一、判断题:(10分)
1.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对)
2.教学环境不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因素。(错)
3.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
4.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对)
5.教育目的是学校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
6.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凯洛夫(错)
7.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全员性、基本性。(错)
8.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错)
9.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错)
10.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对)
二、名词解释:(15分)
1.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了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促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叫做形成性评价。
2.复式教学
是教师在同一节课的时间里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认知结构:广义地说,是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4.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5.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
三、简答题:(25分)
1.普通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包含什么?
一是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怎样的规格要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目标;二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人,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规定各门课程的设置,提出课程目标(即学科目标)。
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A.)P22
A.《课程》B.《课程建设》
C.《课程与与基本原理》D.《教育过程》
2.教育心理家(B.)认为教学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范性的.处方性的理论。P25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加涅D.史密斯
3.下列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的认知结果类型的是(B.)p109
A.领会.运用B.反应.接受
C.评价.知识D.分析.综合
4.现代发现学习的公认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B.)p127
A.杜威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席勒
5.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C.)p126
A.接受学习B.程序性知识C.发现学习D.陈述性知识
6.“采纳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属于课堂强化的哪一种类型(D.)P260
A.替代强化B.延迟强化C.局部强化D.言语强化
7.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C.)P151
A.丰富性B.全面性C.灵活性D.情感性
8.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教学组织式是(A.)P154
A.个别组织形式B.小组组织形式C.个别辅导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9.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P266
A.是有关对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B.即教师的期望效应
C.课堂强化的作用
D.皮格马立翁效应
10.对于“课堂强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P259
A.惩罚是一种消极强化
B.强化对象要具体
C.要避免强化手段的单一
教师学与教学论2
第七章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1、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心理过程、社会化过程的复合整体。
2、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接受式教学的基本阶段。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有准备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
(2)发现探究式教学的基本阶段。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形式。有1、设置问题情境;2、发现问题;3、提出假说4、验证假
说5运用结论解决新问题
两者之间的关系:接受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接受式教学要求的教育设施水平较低,因
而经济易行。但是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不利于培养学
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发现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学生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主动解决问
题过程中,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费时较多,效率不高,
适用范围有限。只有将接受式教学和发现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优势互
补,不仅能向学生传授科学结构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发挥最大的效能。
3、如何理解启发式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而启发的标志在于,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启发式原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深刻阐述。
发现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差异
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差异
摘要:本文在对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出发,对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以及对如何开展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二者的差异,希望本文的撰写能够对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容量迅速地膨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对于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这些对于提升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在时代的要求下,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国家再基础教育阶提出进行新课程改革。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新课改经历了理论探索、区域实验等阶段,目前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进入课堂,老师们在“洗脑”、“再洗脑”之后,终于对新课改有了全新的认识,课改新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学实施中,老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教师围着教材、教参转,学生围着教师黑板转的现象正不断改变。而且,研究性学习课程得到开发,在各类学校广泛实施,这种全新的课程及全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了空前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同时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挑战。
传统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行之有效的,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使学生虽掌握了理论知识,但获取知识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这根本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现在倡导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发现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区别。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当代教育科学
!""#年第$$期
教育广角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不同的教育思想、学与教的理论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现代学与教的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强调学习者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和达到教学目标。
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人们不是个别地从事理解活动和建构知识,而是与他人一起共同建构它们,知识的理解具有社会性,要真正理解知识,学习者不能以个体的人为基础,更不能脱离社会情境和文化,而应该通过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使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去建构知识,实现人类社会文化经验的延续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个体发展除了要培养智力因素外,还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的发展一定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估计学习个体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动机、灵感等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教学的教育性。
重视学习情境的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能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较好地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学习新知识。
教育教学常识读本要点
锡师2
教学规范,指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备课与设计”、“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批改作业与辅导”、“评价与考核”等五项内容。
德育规范达标1.依法执教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尊重家长5.廉洁从教 6.为人师表教育能力达标教育能力由德育能力与教学能力两方面有机组成,分别包含“专项能力”、“活动能力”、“指导能力”、“研究能力”。
“上课常规”只要求青年教师学会基本的教学规范,有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上课过关”则重在培养青年教师独立进行教学工作的能力,是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基本保证。
“教学业务能力达标”包括教学能力基本功和教学工作实绩两方面。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青年班主任工作能力要求1.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协调能力4.应变能力5.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6.教育科研能力7.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8.现代教学能力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1.学生为本2.师德为先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教的行为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探索。
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中的第一法则。
为什么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中的第一法则?对话教学需要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之所以有传统“师道”是因为有特权的存在,是因为还存在着尊卑关系。所以,代替传统“师道”的并不是一种新的师道,而是“人道”本身。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也需要尊重;学生需要爱,教师也需要爱。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才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对话教学要求的。
基于探究的教学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基于探究的教学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1.引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基于探究的教学法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这种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建构知识。
2.探究的定义和特点
基于探究的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做实验、观察现象和分析数据等方式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在探究型教学中扮演者主导角色,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与交流:探究型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共同分享想法、讨论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
-培养创新思维:基于探究的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要实施探究教学法,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一些引人入胜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好奇心。
步骤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以帮助他们开始思考和探索。
步骤三:设计实验或观察活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或者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而获得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规律和原则
在知识掌握中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实践、教师与学生间关系的协调、处理
如何在知识的掌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关键是让知识变“活”
(四)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 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称;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教的活动中,教师主体性(主导地位)的发挥: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创造性;反对“教师中心论”
63%
42%
培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建构过程双向;建构多元化) 要求:教师观念上的认识-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学动力的源泉;有效教学的内在依据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原则
1
|
教学规律
教学过程是由多个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展开的 动态运行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
手段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过程纷繁复杂,
存在多种关系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关系反映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相统一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以本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的关系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规划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培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
考试说明:
考试名称: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时长:120分钟
课堂: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显示成绩:是
试卷: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期间:2011-01-11 至2011-01-15
预约时间:2011-01-09 00:00 至2011-01-15 23:55
考试说明:一、考试题型
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多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判断题(20题,每题分,共10分)
二、答题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大家分配好答题时间,满120分钟系统将强制收卷)
一、单选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校本研究”立足学校,因此应该()
A、以学生为本
B、以老师为本
C、以学校为本
D、以教材为本
2、就社会发展而言,真正的第一资源是()
A、人才
B、金属
C、资本
D、土地
3、教师以为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这就是()
A、罗森塔尔效应
B、高原效应
C、马太效应
D、蝴蝶效应
4、教给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是一种()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静态知识
5、利用教师之章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这就是一种()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少数有准
6、现实中教育教学法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7、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
教师有效教学读书活动考核试卷
教师《有效教学》读书活动考核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3种基本方式。这种方法是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2、夸美纽斯对现代教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倡导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他的著名的教育理论专著是。
3、编制《课程纲要》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四个课程元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4、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奥苏泊尔。
5、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是有差异的。大脑最敏捷、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是,运动能力最佳的时间是。
6、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效的学习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最可靠的起点,从中可以发现按师生的和两方面来阐明教学的一般原理。
7、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转换和评价。因此,他极力提倡使用发现法。布鲁纳的发现法有以下特征:强调,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强调信息提取。
8、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师、或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的一门学科。
9、教师叙写学习目标时,要使确定的学习目标具体、明确、清晰,便于观察和测量,就要明确行为主体、、和表现程度。
10、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确定课题、、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11、作为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的四个元素有:引起意向、明释内容、、关注结果。
12、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直观原理、活动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纲要
2013年教育硕士《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纲要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核心概念:
教学、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原则、校本课程、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人物布鲁纳、布鲁姆。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原理:(1间接性——学习间接经验;2有领导——教师主导;3有教育性)。主要的教学原则。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课程的三个载体: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程序教学、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的三个功能(编制教科书、指导教学、评价的依据)
编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本质是接受。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什么是教学评价、哪些功能?什么是甄别功能?
常模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
布鲁姆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班级授课制
成长记录袋
参考《教学论稿》(王策三著)和吴晗清《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教学(描述性定义):教学是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所构成的共同活动;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
统一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且教学是多样个性与一般共性的统一。P87
✧课程:(P194)课程是教学内容和其进程的总和。广义上说,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
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上说,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ppt5
✧课程计划:(又称为“学校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
总体规划。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列出各种学科;规定各门学科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生产劳动、体育活动、其他活动及自学活动,以及他们的时间安排;学期、学年、假期的时间和划分。P201
西南大学远程教育15春第二学期[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0281]《教学论》
第一次作业
1.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5、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6.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
7、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8、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10、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1、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发现学习
本文档内容,参见视频13
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
布鲁纳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所谓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与接受学习相对。
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利用基本教材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发现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发现学习既是教的方法,又是学习方法。
新时期随着信息资源的丰富与便捷,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也随之增强,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高校学生,其智力、能力和思想都较成熟,高校教师应通过发现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敢于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和渊源,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根据高校课程的专业性特点,高校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步骤逐层对学生开展发现学习:第一,高校教师应明确课程的知识脉络和历史发展,发现学习的难易程度和自主学习的逻辑层次;第二,高校教师把发现学习的过程简化成小板块,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自主学习;第三,高校教师要把高校课堂作为为学生服务的平台,而不是一味的讲授课程内容,应让学生有信心自发的学习课程。
学习过程不单是了解了知识是什么,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及心理满足感的发展变化,高校教师应尊重学生,让学生释放自身的压力,勇于提出问题,积极投入到发现学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
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叫做( B )。
A. 接受式教学
B. 发现式教学
C. 对话式教学
D. 问题式教学
2、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 A )。
A. 形成性目标
B. 表现性目标
C. 预设性目标
D. 结果性目标
3、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 B )。A. 道尔顿制 B. 导生制 C. 导师制D. 文纳特卡制
4、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这种评价称为( D )。
A. 形成性评价
B. 客观性评价
C. 主观性评价
D. 表现性评价
5、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这种评价叫做( D )。
A. 封闭性评价
B. 客观性评价
C. 目标性评价
D. 档案袋评价
6、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叫做( A )。
A. 范例教学
B. 对话教学
C. 协商教学
D. 分组教学
7、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叫做( C )。
A. 主题教育
B. 合作教研
C. 教学过程
D. 探究过程8、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这种课程叫做( C )。
A. 外围课程
B. 校本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地方课程
9、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能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是( C )。A. 生成性目标 B. 表现性目标 C. 行为目标 D. 创生性目标
10、没有明确计划的、广泛存在的、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课程叫做( A )。
A. 隐性课程
B. 显性课程
C. 必修课程
D. 选修课程
11、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这叫( A )。
A. 教学模式
B. 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方式
D. 班级授课制
12、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叫做( C )。
A. 国本课程
B. 生本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国定课程
13、根据年龄或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 B )。
A. 分组教学
B. 班级教学
C. 个别教学
D. 课后辅导
14、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叫做( B )。
A. 课外活动
B. 教学
C. 社会实践
D. 课后辅导
15、以一定的方式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或者注重传统分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叫做( C )。
A. 分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潜在课程
16、以下要点可以说明( D )。
在知识方面,有助于融合学科领域,恢复人类知识经验的完整性;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处理知识激增的问题。
在教育方面,有助于完成学校教育的整体目的;它由于比较注意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考虑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由于综合课程不仅包含学术性的知识,还包含着情感的、道德的以至于社会的经验,故有助于学生的智能和个性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的内容;有助于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A. 学科课程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B. 活动课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C. 综合课程具有单方面的作用
D. 综合课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叫做( A )。
A. 自学辅导模式
B. 合作探究模式
C. 范例教学模式
D. 情境教学模式
18、把“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从根本上让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这是一种质性评价的方法,叫做( D )。
A. 道尔顿制
B. 表现性评价法
C. 对话教学评价法
D.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
19、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 A )。
A. 个别化教学
B. 团体化教学
C. 集体教学
D. 小组教学
20、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 B )。
A. 发现式教学方法
B. 讲授式教学方法
C. 研讨式教学方法
D. 协商式教学方法
21、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这叫做( B )。
A. 课程评价
B. 教学评价
C. 学习评价
D. 作业评价
22、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的知识内容的过程,这叫( B )。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合作学习
D. 小组学习
23、一旦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就会大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以上这些是( D )。
A. 发现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B. 接受教学的主要优点
C. 对话式教学的主要功能
D. 发现式教学的主要优点
24、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叫做( B )。
A. 教学准备
B. 教学设计
C. 教学组织
D. 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