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细胞因子和它们的受体是调节免疫系统的重要分子。表一列出了一些主要的细胞因子和它们的功能、产生细胞、受体组成和表达细胞或组织。

干扰素(IFN)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包括IFNα、IFNβ和IFNγ。它们可以诱导抗病毒状态,减少细胞增殖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IFNα/β主要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产生,而IFNγ则由几乎所有细胞产生。它们的受体分别为IFNα/βR和IFNγR,分别表达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上,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等。

白细胞介素(IL)也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包括IL-1、IL-2、IL-3、IL-4、IL-5和IL-6等。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IL-1主要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可以诱导发热和急性期反应。IL-2主要由激活的T

细胞和NK细胞产生,可以促进T和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IL-3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可以促进造血和抗寄生虫反应。IL-4主要由激活的T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可以促进Th2细胞分化和B细胞增殖、

分化和同型转换。IL-5主要由Th2细胞、肥大细胞、NK细胞

和B细胞产生,可以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增殖和

活化。IL-6主要由炎症前反应细胞产生,可以促进急性期反应、发热和中性粒细胞的微生物杀伤功能。它们的受体分别为IL-

1R、IL-2R、IL-3R、IL-4R、IL-5R和IL-6R,分别表达在不同

类型的细胞上,包括T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熟细胞等。

211232375_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参与结核病免疫机制和诊断的研究进展

211232375_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参与结核病免疫机制和诊断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 年第 39 卷

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参与结核病免疫机制和诊断的研究进展①

翁嘉晨 黄子慧② 高璐珏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3)04-0890-03

[摘

要] 趋化因子(CXCL )9、CXCL10、CXCL11是目前研究较多且与结核免疫密切相关的3种趋化因子,同属于趋化

因子受体3(CXCR3)配体。CXCL9、CXCL10、CXCL11主要作用于活化的CD4细胞(CD4+T 细胞)、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D8+T 细胞)和自然杀伤(NK )细胞,参与结核病发病及免疫过程,在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5年CXCL9、CXCL10

及CXCL11在结核病免疫机制和检测中作用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结核病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趋化因子9;趋化因子10;趋化因子11;结核病;免疫机制Research progress of CXCR3 and its ligand in tuberculosis immune mechanism and diagnosis

WENG Jiachen , HUANG Zihui , GAO Luju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 Chemokines (CXCL ) 9, CXCL10, and CXCL11 are three kinds of chemokine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frequently

病理趋化作用名词解释

病理趋化作用名词解释

病理趋化作用名词解释

病理趋化作用是指一系列化学物质在病理状态下对细胞和组织

的趋化作用。这些化学物质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介质等,它们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迁移和聚集,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细胞因子是一类在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在病理状态下,细胞因子可以被分泌出来,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典型的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等。这些细胞因子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趋化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引导细胞向特定的方向运动。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吸引和激活炎症细胞、免疫细胞等,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典型的趋化因子包括趋化素、白介素-8(IL-8)、补体C5a等。这些趋化因子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的趋化和聚集。

炎症介质是一类在炎症反应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和病理改变。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白三烯、组胺等。这些炎症介质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细胞的趋化和聚集,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病理趋化作用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炎症反

应中,病理趋化作用可以吸引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在免疫反应中,病理趋化作用可以吸引和激活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T细胞致敏和Th1/Th2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精)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T细胞致敏和Th1/Th2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精)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T细胞致敏和Th1/Th2 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关键词趋化因子Th1/Th2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在胸腺中生长发育成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后,通过循环流经全身血液及次级淋巴器官,搜寻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呈递的抗原。初始型T细胞发现其特异抗原后,即增殖分化为具有新的迁移能力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1]。效应T细胞能够进入外周组织,识别抗原,产生炎性或变态反应;记忆T细胞除具有向外周组织迁移的能力外,还能迁移至淋巴结,进一步刺激产生新一批效应T细胞。因此,T细胞的功能与其迁移能力密切相关,其中必然存在特定的分子机制,使得相应的细胞能够迁移至相应的组织中去。

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是调控白细胞定位的重要成分[2]

白细胞向组织迁移时,在两个阶段受到调控。首先,白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的滞留及牢固粘附;其次,白细胞从内皮向间质并进一步向特定微环境的迁移。趋化因子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白细胞与内皮的结合牵涉到选择素介导的滚动和整合素介导的牢固粘附。内皮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与其位于白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相互作用触发了整合素的活化,导致牢固粘附。外周各种组织细胞生成的趋化因子驱使白细胞穿过组织移行至特定微环境。因此,选择素、趋化因子受体和整合素的不同表达为白细胞移行提供了一套“地址码”(addresscode),使白细胞能够在特定位置出现,定位于特定组织。

从上述过程不难得出如下假说:白细胞通过一种多步骤导航模式(multistep navigation mode),对一系列趋化因子先后产生反应。即借助一系列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使得白细胞能够完成由内皮经间质定位于目的微环境的过程。因此,有些细胞因子在滞留阶段发挥作用,有些则在后继各阶段起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丰富多样性,对于不同的白细胞,趋化系统能够灵活准确地提供相应的迁移形式。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免疫细胞关系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免疫细胞关系研究进展

在趋化因子的刺激下, 适配蛋白 L ad 将 G 蛋白 Β亚单位连 接到 相 应 的 激酶 L ck 和 Zap 2 70, 从 而 介 导 T 淋 巴 细 胞 的 迁 移[1 ]。 na iveT 细胞和活化�记 忆 T 细胞 表达 不同 的趋 化因 子受 体 。 na iveT 细胞主要表达 CXCR 4、 CXCR 5 和DC 2 C K1R 等趋化 因子受体, 受相应 趋化因 子的吸 引, 在 血液和 次级淋巴 器官中 循环。 记忆�活化的 T 细胞则根据其活化和极化状态而表达不 同的趋化因子受体。
CTA CK � CCL 27, 粘 膜组 织中 的 M EC � CCL 28, 它 们 与其 相 应
移和正反馈 调控等密切 相关。 Th1 � Tc1 细胞 优势表达 CCR 1、
CCR 2、 CCR 5、 CXCR 3 和 CXCR 6, 而 Th 2�Tc2 细胞 优 势 表 达 CCR 4 和 CCR 3 [2]。 T h1� T h2 两者共同表达 CXCR 4, Th1 亚 群
பைடு நூலகம்
特异性表达 CXCR 3 和 CCR 5, CCR 5 和 CXCR 3 是 Th 1 细 胞的 表面标志物, 他们 分别在 不同的免 疫应答 过程中 发挥作用; 而
T h2 则主要表达 CCR 3、 CCR 4 和 CCR 8 [3 ]。 CXCR 3 主 要表 达在 T h1 型 活化 T 细胞表面, 配体包括 CXCL 9, CXCL 10, CXCL 11,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2011硕士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2011硕士

CC趋化因子在17号染色体上成基因簇形式存在
(3)C()趋化因子 目前发现的C家族趋化因子成员有XCL1/lymphotactin和 XCL2/lymphotactinβ两种,它们只有趋化因子所具有的第 二个和第四个半胱氨酸,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 杀伤细胞有明显的趋化作用。 结 构:……C…………C…… (2,4位Cys)
挥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趋化因子表达谱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多数肿瘤可分泌多种异常高水平的 趋化因子。根据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差异,决定了肿瘤浸润白 细胞的种类与浸润程度。某些肿瘤可利用与宿主的特异性趋 化因子受体结合机制得以筛选进而获得生长优势。 并与一些 表型如: 激素/生长因子不依赖性靶器官特异性(肝,肺, 骨,淋巴)转移机制有关, 如通过排泌IL-8和GCP-2等趋化 因子可募集嗜中性白细胞并上调蛋白酶活性,从而降解细胞 外基质,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等。
一、趋化因子 (一)概念: 趋化因子(chemokines, chemoattractant cytokines ,CK)是一组能使细胞发生趋化运动的小 分子细胞因子。趋化运动是指细胞向高浓度刺激物方 向的定向运动。它们多为小于100个氨基酸的小分子 多肽.
细胞因子(IL-8) C5a和细菌代谢 产物
Normal traffick HCC-1 SLC TECK ELC TARC

2021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分析范文3

2021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分析范文3

2021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免疫系统中的

作用分析范文

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对外来病原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而对自身及环境中无害的抗原保持免疫耐受。近来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受体CCR7(CC-chemokine receptor 7)通过参与胸腺结构和功能的构建,介导免疫细胞归巢至淋巴器官(如初始及调节性 T 细胞通过高内皮微静脉归巢至引流淋巴结、稳态及炎症状态下树突状细胞通过引流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及在淋巴器官内的准确定位,在免疫反应及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1CCR7 及其配体 CCL19、CCL21

CCR7属于趋化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与其他趋化因子受体一样,是具有 7 个富含疏水氨基酸的α螺旋跨膜区结构,通过异源三聚体 G 蛋白及其下游分子调节信号传导。CCR7 表达在半成熟和成熟 DCs、初始 B 细胞、T 细胞、Treg 细胞、特定发育阶段的胸腺细胞、中枢记忆性 T 细胞、,以及其他非免疫细胞(如各种各样的肿瘤细胞) .

CCR7的配体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sec-ondary

lymphoidchemokine,SLC) ,即 CCL21 和 EB 病毒诱导分子-1 趋化因子( Epstein-Barr virus-inducedmolecule-1ligand chemokine, ELC ) , 即 CCL19.

CCL19、CCL21均为 CC 类趋化因子,CCL21 通常组成性地高度表达在周围淋巴器官胸腺依赖区高内皮微静脉( high endothelialvenule,HEV)周围,在淋巴管内皮及 T 细胞富集区基质细胞也有不同程度表达。CCL19 主要由淋巴结副皮质区基质细胞产生,其中已迁至该区的成熟 DCs 自身也可分泌 CCL19,又成为淋巴结内 ELC 的重要来源。相比 CCL19,CCL21 对 T 细胞[1]和 DCs[2]的趋化性更强。对于同时存在

趋化因子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功能是指导细胞定向迁移,特别是针对免疫细胞的迁移。趋化作用是这种指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即细胞通过感应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梯度,沿着浓度逐渐升高的方向进行迁移。

趋化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这些受体通常位于免疫细胞如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上。当趋化因子在炎症或感染部位释放后,周围的免疫细胞会被吸引至该区域,从而达到招募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或修复受损组织的目的。

趋化因子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免疫反应,还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免疫监视:调控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结或其它免疫器官。

-发育:在胚胎发育阶段引导细胞迁移,例如神经元迁移和血管生成。

-炎症反应:诱发白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参与炎症过程。

-癌症:在肿瘤微环境中调节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浸润,以及免疫细胞的定位。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T细胞致敏和Th1/Th2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精)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T细胞致敏和Th1/Th2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精)

趋化因子及受体在T细胞致敏和Th1/Th2 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关键词趋化因子Th1/Th2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在胸腺中生长发育成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后,通过循环流经全身血液及次级淋巴器官,搜寻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呈递的抗原。初始型T细胞发现其特异抗原后,即增殖分化为具有新的迁移能力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1]。效应T细胞能够进入外周组织,识别抗原,产生炎性或变态反应;记忆T细胞除具有向外周组织迁移的能力外,还能迁移至淋巴结,进一步刺激产生新一批效应T细胞。因此,T细胞的功能与其迁移能力密切相关,其中必然存在特定的分子机制,使得相应的细胞能够迁移至相应的组织中去。

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是调控白细胞定位的重要成分[2]

白细胞向组织迁移时,在两个阶段受到调控。首先,白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的滞留及牢固粘附;其次,白细胞从内皮向间质并进一步向特定微环境的迁移。趋化因子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白细胞与内皮的结合牵涉到选择素介导的滚动和整合素介导的牢固粘附。内皮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与其位于白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相互作用触发了整合素的活化,导致牢固粘附。外周各种组织细胞生成的趋化因子驱使白细胞穿过组织移行至特定微环境。因此,选择素、趋化因子受体和整合素的不同表达为白细胞移行提供了一套“地址码”(addresscode),使白细胞能够在特定位置出现,定位于特定组织。

从上述过程不难得出如下假说:白细胞通过一种多步骤导航模式(multistep navigation mode),对一系列趋化因子先后产生反应。即借助一系列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使得白细胞能够完成由内皮经间质定位于目的微环境的过程。因此,有些细胞因子在滞留阶段发挥作用,有些则在后继各阶段起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丰富多样性,对于不同的白细胞,趋化系统能够灵活准确地提供相应的迁移形式。

趋化因子的分子机制与致炎疾病的研究

趋化因子的分子机制与致炎疾病的研究

趋化因子的分子机制与致炎疾病的研究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组能够介导细胞迁移的小分子信号蛋白,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炎症、肿瘤、免疫反应及其它疾病。由于趋化因子的调节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细胞病理学改变,趋化因子的研究和其相应的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的探究,成为了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一、趋化因子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趋化因子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中的膜结构蛋白因子类似,具有信号肽序列和氨基酸残基的负电性N-末端以及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位点用于二硫键的形成。在趋化活性方面,趋化因子有着多样性,主要为其肽链序列间的差异,共同作用于趋化受体。

趋化因子的结构特别具有层次性,即由两个互相平行的α-螺旋(VIII螺旋)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两个四边形汇合为一个八面体。趋化因子结构的这种四边形特性是其表现出非常丰富的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础,也因此使得趋化因子和其他细胞因子分子在结构上存在鲜明差异。

趋化因子的功能主要与免疫反应及炎症相关,包括吸引和激活白细胞、介导细胞黏附、促进新的毛细血管形成、增殖等等。如IL-8属于CXC趋化因子,在炎症过程中,能作用于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1和CXCR2,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与白细胞的趋化。

二、趋化因子的信号通路与调节作用

趋化因子与其相应的趋化受体形成配对后,将启动一系列的下游信号转导,从而引导细胞的迁移。目前已知的趋化受体皆为七个跨膜受体,受体内含有高度保守的跨膜区,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维持着普遍的相同,及七段跨膜α螺旋与三段位于胞浆侧的乙基酰化区,其中胞内的第二和第三段区域被认为是信号转导的主要区域。

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

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

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是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

两类分子。免疫学受体是免疫细胞上的膜蛋白,可在感知外来抗原的过程

中起到关键作用。信号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则是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并引导免疫细胞进行相应的反应。

免疫学受体主要有两类,即T细胞受体(TCR)和B细胞受体(BCR)。TCR是T淋巴细胞上的受体,BCR则是B淋巴细胞上的受体。它们都是膜

结合型的受体,由一对重链和一对轻链组成。这些受体的可变区域决定了

它们对特定抗原的识别能力。当受体与抗原结合时,会激活相应免疫细胞,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信号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起到调节作用的分子。它们主要由免疫细

胞分泌,并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号。信号细胞因子包

括许多不同的分子,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凋亡因子等。它们通过

激活或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来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趋化因子是一类分子,能够引导免疫细胞向特定位置移动。在免疫反

应中,趋化因子主要由受感染组织或炎症组织分泌,并通过与免疫细胞表

面的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来引导免疫细胞向感染部位或炎症部位迁移。这一

过程称作趋化。趋化因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趋化性细胞因子,如趋化因

子(CXC和CC趋化因子),另一类是趋化蛋白。

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密切的相互

作用。当免疫细胞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时,受体与其相应的抗原结合,引

发信号传导的级联反应。这些信号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进一步调节免疫

趋化因子CXCL9、10、11及CXCR3在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演示稿件

趋化因子CXCL9、10、11及CXCR3在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演示稿件

CXCL9、10、11及CXCR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的关 系
CXCL9、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及CXCR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 的生存率呈正相关。在晚期NSCLC患者中, CXCL9、10、11及CXCR3的表达水平越高, 患者的生存率也越高。这进一步证实了这些 趋化因子在免疫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也提示 我们可以通过监测这些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在CXCL9、10、11及CXCR3表达方面的差异;分析趋化 因子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04
结果分析
CXCL9、10、11及CXCR3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的关系
CXCL9、10、11及CXCR3的表达水 平与免疫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在 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 ,CXCL9、10、11及CXCR3的表达 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好,患者的 生存期也越长。这可能是因为这些 趋化因子能够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 到肿瘤组织中,增强免疫反应,从 而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
标。
03
研究方法
样本收集和处理
样本来源
收集晚期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 ,同时收集相应患者的血清样本。
样本处理
将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石蜡包埋,制备 成组织芯片;血清样本进行离心分离 ,提取血清。
实验设计和实施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

控制着细胞的运动和定向迁移。趋化因子通过结合与其相互作用的受体,

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引导细胞朝特定方向移动。趋化因子和受体

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细胞运动的机制、生物发育、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具有重要意义。

趋化因子主要可以分为几类,包括细胞外基质趋化因子、细胞因子趋

化因子以及补体活化产物等。细胞外基质趋化因子主要包括纤维连接蛋白、胶原蛋白、血小板聚集素等,它们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互作用,引导

细胞移动向特定的方向。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则包括趋化细胞催化蛋白、生

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它们通过作用于特定细胞表面受体,调控细胞的迁

移和定向移动。补体活化产物是机体内免疫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趋化因子,

在感染和组织损伤的情况下,补体系统会被激活产生许多趋化因子,引导

免疫细胞聚集并参与免疫炎症反应。

酪氨酸激酶受体是另一类重要的趋化因子受体,它们是由单个或多个

酪氨酸激酶蛋白亚基组成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对于趋化因子的信号转

导主要通过磷酸化和激酶级联反应来实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是受

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它们的功能类似于酪氨酸激酶受体,

但信号转导途径有所不同。

除了上述两个受体家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趋化因子受体。例如,趋化因子蛋白激酶受体(PAR)可以通过激酶级联反应调控细胞的运

动和定向迁移。核受体趋化因子,如核内受体CXCR4,可以激活转录因子

并介导细胞迁移。

趋化因子和受体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的运动机制、发育和免疫系统的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由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 纤维细胞等)和免疫细胞产生; 小分子蛋白,分子量约8~80kD; 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 血功能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广泛生物学活性; 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趋化因子(chemokine):趋化性细胞因子
17q11.2 17q11.2 17q11.2 17q11.2 17q11.2 17q11.2 17q11.2 17q11.2 17q11.2 17q11.2
M/T M/nT/Ba M/nT M/nT M/nT/E/Ba M/nT/E M/nT/E E/Ba M/T/E M
受体
CCR8 CCR2/11 CCR1/51 CCR5 CCR1/3/5 CCR1/2/3 CCR2/3/11 CCR3 CCR2//311 CCR1
趋化因子的分类
家族
统一命名
CC家族
HCC-1
CCL14
HCC-2/Leukotactin-1 CCL15

免疫学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免疫学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Type III IFNs are structurally and genetically distinct from type I IFNs and act through a distinct receptor system.
However, they are identical in terms of mechanism of induc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如:EGF, VEGF, HGF等。
三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一)免疫调节;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二)刺激造血; (三)启动凋亡; (四)促进创伤修复。
(一)免疫调节
1、固有免疫: (1)DC:定向迁移(CCL3,4,5,7;CCL19,21 );促
成熟(IL-1β、TNF-α);促抗原提呈 (IFN-γ) 。 (2)Mo/Mø:定向迁移(CCL1-8,12-15)、活化(IFN-γ,
Lopušná K, et al. Acta Virol. 2013;57(2):171-9.
Type I interferon receptor and type III interferon receptor
Lopušná K, et al. Acta Virol. 2013;57(2):171-9.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价值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价值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目前常用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活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胞因子参与了众多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可以作为疾病重要的生物标志物,还能够用于不同自身免疫病的鉴别诊断,是疾病临床过程监测及预后的重要靶点。此外,针对细胞因子的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也为自身免疫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论述了不同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相应受体发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血细胞生成、细胞生长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细胞因子种类繁多,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其生物学活性也复杂多样。众多细胞因子在体内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等方式发挥作用,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等多种生理特性,形成了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

随着对细胞因子研究的增多,出现了许多新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生物活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

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生物活性检测法的原理基于细胞因子能够以相对低的浓度结合特定的细胞膜受体并对细胞起生物活性作用。根据细胞因子发挥的生物活性作用的不同,生物活性检测法又可分为细胞增殖和增殖抑制测定法、靶细胞杀伤法、抗病毒活性测定法、趋化活性测定法和细胞因子诱导产物分析法。由于生物活性检测法的特异性较低,免疫学检测法逐渐被开发出来用于量化特定的细胞因子。免疫学检测法的原理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再联合酶、同位素、荧光标记等技术,实现对细胞因子定性或定量的测定。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放射免疫分析及免疫放射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目前检测细胞因子的重要方法,其被测物并不是细胞因子本身,而是特定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通常是信使核糖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有Northern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及核糖核酸酶保护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研究概述

趋化因子是目前成员最多的细胞因子家族,在人和小鼠中大概有50个内源性趋化因子。这些因子大约结合20多个跨膜受体。趋化因子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免疫细胞的迁移模式,对细胞运动至关重要。趋化因子系统在初始T细胞产生,决定细胞的分化(如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调节免疫细胞迁移和定位,已达到体内平衡。趋化因子在急性炎症和淋巴系统中对免疫反应的产生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趋化因子在炎性疾病及癌症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新的药物靶点。

趋化因子可以控制骨髓、血液及外周组织中的免疫细胞运输。CXCL12由CAR细胞产生,可以使发育中的中性粒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保留在骨髓中。DC前体、肥大细胞前体和发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通过未知机制保留在骨髓中。在没有CXCR4信号传导或CXCR2信号传导的情况下,嗜中性粒细胞离开骨髓并进入血液。B细胞通过CB2信号进入骨髓,并通过S1P1信号传导进入血液。B细胞可以使用CCR7、CXCR4和CXCR5信号进入淋巴结构。单核细胞响应CCR2信号进入血液以及CXCR4信号传导减少。单核细胞分化为促炎症(CCR2+)和抗炎(CX3CR1+)单核细胞。抗炎单核细胞可以通过CX3CL1进入外周组织。DC前体通过未知机制进入血液,并可以通过CCL20离开外周组织。在人类中,CXCL14也可能在抗炎单核细胞和DC前体迁移到外周组织中起作用。肥大细胞前体通过未知机制离开骨髓,并在CXCR2介导的信号后迁移至肠道。CCR3信号通过CCL11和CCL24(人和小鼠)以及CCL26(人)后,嗜酸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并离开外周组织。

趋化因子精细控制免疫细胞前体的发育及分化,发生在原发性淋巴器官-骨髓和胸腺。在胸腺中,T细胞祖细胞产生的CCL21、CCL25和CXCL12与CCR7、CCR9和CXCR4相互作用决定胸腺中T细胞的发育。在骨髓中,免疫细胞的稳态保留和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CXCL12/CXCR4相互作用。研究发现CXCL12/CXCR4相互作用对于多种免疫细胞系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比如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天然杀伤(NK)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因此,使用拮抗剂阻断CXCR4信号导致嗜中性粒细胞异常增加并进入外周血。随着嗜中性粒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XCR4的表达逐渐降低,允许嗜中性粒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并在血液和外周组织中定位。CXCR4和CCR2信号传导控制来自骨髓的单核细胞释放。CXCL12与CXCR4相互作用以将单核细胞保留在骨髓中,CXCR4的阻断引起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的小幅增加。CCR2介导的信号的丢失阻止单核细胞从骨髓中的排出。B细胞祖细胞发育依赖于CXCR4,CXCR4缺乏可以导致未成熟B细胞从骨髓中退出,进而减少原始B细胞数量,造成B细胞功能缺陷。

在次级淋巴器官(SLO)中,趋化因子在介导细胞募集和细胞类型的结构分离中起着下游作用。SLO包括淋巴结构(LNs)、脾脏和Peyer’s斑块。SLO在淋巴管的特定位置发展,通过CXCL13聚集。在成熟的SLO中,趋化因子的稳态生成可以维持SLO的结构。CXCL13和CXCR5相互作用促进B细胞的体内平衡定位。在脾脏中,边缘区域B细胞依赖于CXCR7表达用于其稳态定位。用CXCR7拮抗剂治疗小鼠,导致脾边缘区B细胞数量减少。同时,成纤维细胞网状细胞(FRCs)产生CCL19、CCL21和CXCL12,通过受体CCR7和CXCR4,促进T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s)进入和定位。因此,即使在没有免疫应答的情况下,初始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APC)也主动迁移并保留在SLO中。

在三级淋巴器官(TLOs)中,趋化因子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炎性细胞因子诱导淋巴细胞吸收趋化因子CXCL13和CCL19的表达,一起作用促进淋巴细胞进入TLO。在通过淋巴毒素、CXCL13、CCL19或CCL21的异位表达研究TLO发展实验中,强调了无细胞因子阳性反馈环的存在。鉴于TLO在感染和病理性自身免疫应答中的局部免疫激活中的作用,该趋化因子反馈环可以呈现出有效的靶向和减弱自身免疫应答的区域。

在天然T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CXCR4得以表达。CCR7结合由HEV产生并呈现在腔内皮上的CCL21,以及由FRC网络产生的CCL19,并跨越HEV穿过腔内皮细胞。天然T细胞上的CXCR4还通过结合CXCL12促进LN进入,CXCL12由FRC产生并转染,呈递在HEV 腔上。一旦进入LN,T细胞将CCL19和CCL21跟踪到T细胞区域,这使得它们能够作用于DC。

在天然B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CXCR4和CXCR5得以表达。天然B细胞还表达CXCR5,其结合由FDC产生的CXCL13,并且可以通过HEV转胞吞素后呈递。CXCR5缺陷型B 细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Peyer’s斑块的限制,但是似乎几乎不发挥作用。一旦进入LN,B细胞迁移到卵泡以响应CXCL13。

Foxp3 +调节性T细胞(Tregs)是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在没有感染或炎症的情况下,Treg广泛分布在大多数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中。在小鼠中,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破坏可以改变这种广泛的分布并导致致病性炎症反应。例如,Treg中CCR4的缺失可防止其在皮肤和肺中的稳态积累,并导致这些特定器官发炎。在人类中,趋化因子受体在Treg细胞中表达随发育生长而变化。在新生儿脐带血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CXCR4和L-选择蛋白以及去神经受体CCR9得以表达。在三周岁以前,人类血清中的Treg大多数似乎具有记忆表型,使得肠道CCR9表达下调,而皮肤、肺部及炎症归巢的趋化因子受体获得表达,如CXCR3、CCR2、CCR4、CCR5、CCR6和CCR8。

趋化因子控制炎症中骨髓、血液和外周组织之间的先天免疫细胞运输。在炎症期间,G-CSF导致骨髓中CXCL12的产生减少,并通过嗜中性粒细胞增殖降低CXCR4的表达。CXCR4介导减少,CXCR2介导的出血信号的丧失,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到血液中。人类中的BLT1、CCR1(或CXCR1)和嗜中性粒细胞上的CXCR2受体与其配体结合,促进嗜中性粒细胞进入外周组织。在组织中,嗜中性粒细胞可能受到CCR1(小鼠)、CXCR1(人)、CXCR2和BLT1信号传导影响,而产生到感染或损伤。单核细胞通过全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如TLR配体)产生的CCL2迁移出骨髓,通过CXCR2信号粘附于发炎的内皮,并通过CCR2信号转移到外周。肥大细胞前体能够通过CXCR2、BLT1或CYSLT1信号转导到外周。嗜酸性粒细胞离开骨髓并通过CCR3信号迁移到外周组织。最后,成熟的组织DCs上调CCR7并通过CCL21迁移到淋巴管中以排出外周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