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布局步伐加快但需注意三大问题
“十四五”中国企业发展大趋势
天变局,企业将面临脱胎换骨的磨炼。有的随风而起,
大展宏图,有的将在转型的痛苦挣扎中消失。在新格局前,每个企业 都面临一场大考。
“十四五力中国企业发展大趋势
文/李锦
■ 关键词:双循环 国企重组 混改 区域发展 创新驱动 战略新兴产业 智能制造
在“十四五”开局和“两个 一百年”奋斗日标的历史交汇期.
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 力图挖掘新动能与新的增长极.科 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
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与传统战略的对接必将面临新旧战 略转换所带来的调整成本.导致一 些企业短板效应显化、局部风险增 加,企业面临新的抉择。
今后五年,我国发展处于新的 战略机遇期。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
展是可以预料的.大体上将呈现出
十个方面的趋势。趋势一
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结构调
整,国企重组继续加快,发挥战略 支撑作用
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企业
规模也越来越大。到2025年,世界
50()强的中国企业继续保持增长势
头,“万亿元俱乐部”成员继续增加〉 然而,企业组织仍然存在结构不合
理、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企 业必须面对转型的挑战。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国有企业 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
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重组将是结构调整中的重头戏。解 决过剩问题的办法是兼并重组,提 高产业集中度,不会出现多米诺骨
牌式的“倒闭潮”,更大可能是出现
“兼并潮”;对于民营企业由于高杠 杆和股权高比例质押出现的风险多 采用并购方式解决,部分国企将参
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以我国企业兼并为例
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以我
国企业兼并为例
张绮萍
【摘要】分析我国产业组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和产业重复投资等,综合考察了我国三大主要产业结构:家电、汽车、啤酒企业兼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产业组织政策的比较,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产业组织的政策导向,要反对过度竞争,又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避免业务垄断,维护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促进我国产业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1)004
【总页数】4页(P43-46)
【关键词】产业组织结构;企业兼并;产业政策
【作者】张绮萍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惠州51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69.24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因此,分析我国目前经济结构中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
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形式,科学制定其政策导向,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有产业组织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 6月份发布的《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 1000强》数据,排名最前的是大庆油田,2009年销售额为856亿元人民币(约为103亿美元);而在《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 500强公司》公司中,排名第一的沃尔玛(Wal-Mart Stores)同
期销售达到 2465.25亿美元,两者之前有 20多倍的差距,而 2003年中,美国经济总量却只有 8倍之差。若以本国的 GDP为基数,美国前 100家大公司的销售额占GDP的 39.5%,前 500家的销售额占 GDP的 65.4%;而中国的这两个数值分别只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疑难问题解析(二)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疑难问题解析(二)
27、发行国债既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国债发行越多越好
(1)发行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当前,国家适当增加国债发行,用于经济建设,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2)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3)国债发行要适量,要考虑偿还能力,使用方向要正确。否则,对经济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笼统地说发行国债越多越好是不科学的。
28、打折促销是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
对于打折促销应具体分析。
(1)合理的打折促销能刺激销售,提高商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消费者也能得到实惠。因此,合理的打折促销是符合市场交易原则的。
(2)商品服务市场上的一切交易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守一定的秩序,如果商家发布虚假的打折信息,或利用广告误导或欺诈消费者,这种促销行为就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原则,是法律所禁止的。
29、为了鼓励公民积极纳税,国家税务机关应对纳税大户予以重奖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纳税人,应把为国纳税引以为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的具体体现。(2)每个公民都要依法纳税。有的地方片面强调重奖纳税大户违背了税收的无偿性,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3)公民依法纳税天经地义,对依法纳税应给予鼓励,而不能随意给予“重奖”,更不能变相给予税收返还。
30、加入WTO,融人世贸体系,给我国带来的是新的机遇
(1)加入WTO,融人世贸体系,标志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获得世贸规则带来的许多互惠互利的好处,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的进出口贸
鼓励民营企业上市须解决三大问题
鼓励民营企业上市须解决三大问题
2010-10-06 11:36 南方日报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我有话说首提民企上市具体目标和实施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
●内容提要
孤立地看,广东民营企业上市已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可是到目前为止,广东并没有像江浙一带的城市那样形成上市企业的板块特色,而在民营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广东似乎也明显地滞后于江浙一带,这与广东正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努力不相称。《意见》首提推动民营企业上市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这首先需要解决项目源、上市专业指导、政府政策指引三大问题。
□林江
广东省委省政府近日颁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意见》,明确把“支持、引导和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作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的重要措施,提出“指导和推进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实施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的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省上市民营企业后备资源库始终保持300家以上的储备,力争其中80家企业进入辅导程序,30家企业进入发行申报程序。”这是广东在重要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推动民营企业上市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
其实,孤立地看,广东民营企业上市已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可是到目前为止,广东并没有像江浙一带的城市那样形成上市企业的板块特色。而在民营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广东似乎也明显地滞后于江浙一带,这与广东正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努力不相称。毕竟,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是广东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如此看来,要实现《意见》所订明的上市民营企业后备资源库始终保持300家以上的储备之目标,经过各方努力,还是有可能达到的;可是如果要在上市审批程序和通道一直保持通畅的前提下始终保持“80家企业进入辅导程序,30家企业进入发行申报程序”,难度不可谓不大。这里需要解决项目源、上市专业指导、政府政策指引三大问题。
油田:加快培养国际化石油人才的思路
油田:加快培养国际化石油人才的思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增长很快,尤其是油气缺口较大,中国石油企业到国际市场上寻找资源已有多年的历史,“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随着石油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得到迅速拓展,国际业务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国际化经营需要高素质的石油技术人才队伍,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都在大力拓展海外石油业务,已在20余个国家开展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国内油气勘探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多个区块与国外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开发,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因此,我国要加快建设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外军团,实施符合国际石油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
在油田开发中,油藏、工艺技术专家能够给油田开发、长远发展和提高采收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从这层意义上讲,海外项目需要更多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技术人才加入其中。当前,国际化技术人才稀缺是我国石油行业在国际合作中的短板。这种“短”体现在国际化人才的质和量都不够,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大多数人知识面相对狭窄,尤其缺乏懂专业、会语言、通文化、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造成我国石油企业普遍面临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对国外的法律环境、经营环境还不够熟悉等现象,而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石油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瓶颈。与国内老油田相比,石油企业的海外项目缺乏前期历史资料是普遍存在的难题。同时,多数海外队伍并不是固定在同一个项目作业,很多时候因为签署全新的合同,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
中国经贸导刊■热
從迕国内国际双循环面临的外部见险挑成
□金瑞庭张一婷
2020年以来,世界经济在深度衰退中缓慢复苏前 行,呈现出“三低一高”(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 务)的特征,但全球性扩张和周期拐点尚未到来,前景 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冲击下的世 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常量与变量交织、困难和挑 战叠加,增长、利率、价格、贸易、投资、产业链、多边主 义、经贸规则等八大关键变量可全面揭示出我国促进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动荡源和风险点,“十四五”时期,须
密切关注上述领域动态变化,居安思危谋长远、未雨绸 缪早当先,精准施策稳住经济社会基本盘,以自身发展 的稳定性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_、疫苗对全球经济提振作用有限,美欧等主要经 济体或出现“二次探底”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从美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应对国际数字税发展和规 则协调的建议
我国在应对国际数字税发展时,不仅仅要考虑其 他国家(地区)数字税发展趋势及背后的原因,更重要 的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应对经济数字化下国内 外税收治理挑战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
(一)
密切跟踪国际数字税发展有关动向,积极参
与O EC D “双支柱”方案制定
密切关注其他国家(地区)有关数字税发展动向, 分析征税原因、税制设计特点、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可能 对我国数字型企业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决定是 否开征数字税、如何开征数字税等形成参考和借鉴。作 为BEPS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框架成员,积极参与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士运袁怀雨
摘要:文章阐述了海外石油投资的重要战略意义、现状、特点和已取得的显著效果,分析了中国石油海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确立海外石油投资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海外石油投资保险政策;建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和进一步改革海外投资管理体制。
1、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的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石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消费量逐年递增,据统计和预测,全世界石油消费在1990一一2010年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高出全世界石油消费总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年我国原油产量是 1.5亿吨,进口5983万吨;2003年产量1.7亿吨,进口9112万吨,预计2015年我国原油需求缺口将达到2亿多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为了解决石油需求缺口逐年加大的问题,必须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加强勘探,增加国内石油储量和产量;二是进口;三是促进海外石油投资,建立海外石油基地。1993年中国步入石油净进口国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
开发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十年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在海外建立起自己的石油开采基地,每年为国家带回近千万吨份额原油,为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做出了贡献。实际上,海外石油投资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尝试,更是我国实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由于近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加,进口来源相对集中(50%来自中东),石油进口的风险越来越大。美伊战争爆发后,我国政府更加感受到这种压力,也更意识到建立海外石油生产基地的重要性。无论从产业的发展,还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海外石油投资都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中韩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韩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中韩贸易的简要回顾
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渊源流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在华的投资,从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20%以上。1992~1998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75.7亿美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在所有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也占据了第七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存在的及原因
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之策。
(一)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双边贸易在宏观层面上存在较直观的问题有:
1.贸易增长乏力直至为负
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后的四年中,双方贸易可谓是大踏步前进,每年贸易增长率均在40%以上。但到1996年,由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外经贸政策法规,加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使我国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下降。韩国作为我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对其出口必然受到影响。同时,在双方贸易中担当重要角色的韩资加工贸易型企业,在出口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进口积极性也受到波及,从而使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贸易也有所放缓,致使双边贸易增长率从1995年的44.8%下降至1996年的17.7%。1997年,局势有所好转,双边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增幅达20.3%,但已与1996年以前的增长势头不可同日而语。1998年,双边贸易受亚洲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韩国还是当事国之一,这样,中韩贸易的增长步伐戛然而止。从1998年年底的统计数字看,双边贸易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降幅达11.6%。1999年上半年,双边贸易虽有所恢复,但增长速度并不快。
当前企业外汇资金运作中三大障碍及对策
当前企业外汇资金运作中三大障碍及对策论文报告
目录
一、前言:企业外汇资金的重要性及运作方式
二、障碍1:汇率波动导致浮亏增加
(1)波动性风险的定义及影响
(2)避免波动风险的策略
三、障碍2:外汇管制限制了资金的自由流通
(1)外汇管制的定义及影响
(2)规避外汇管制的策略
四、障碍3:跨境资金结算费用高昂
(1)跨境资金结算的困境
(2)降低跨境资金结算费用的策略
五、案例分析
(1)阿里巴巴的跨境支付战略
(2)苹果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
(3)特斯拉的外汇投资策略
(4)拉菲尼尔的跨境合规经验
(5)谷歌的外汇资金管理
六、结论
一、前言:企业外汇资金的重要性及运作方式
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外汇资金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的外汇操作不仅涉及到业务的开展,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风险防控、财务成本等方面。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的外汇资金,企业需要面对一系列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企业外汇资金运作中遇到的三大障碍:汇率波动、外汇管制以及跨境资金结算费用高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我们还将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外汇资金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
二、障碍1:汇率波动导致浮亏增加
(1)波动性风险的定义及影响
汇率问题是企业经营中最普遍出现的风险。汇率波动会导致企
业外汇资金的价值增减不一,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率和浮亏率。对于企业而言,汇率风险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动和经营成本,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又影响到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2)避免波动风险的策略
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摘要
我国执行经济体制制度整改后,进出口贸易发展一日千里,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进出口的发展迅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快速,是推进中国几十年经济改革发展,建设友好型经济市场的主力军,也是增进巩固和谐社会的根蒂。但是,尽管民营进出口企业在国有经济发展中占有关键的因素,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民营进出口企业在生产发展中却一直也着许多常见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1]。2008年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使欧洲国家的整体消费水平急剧下降,我国民营进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根源在于,进出口订单削减,资金匮乏,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只能倒闭和破产,这一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在进出口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一境况,就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中小进出口企业;进出口贸易;问题;竞争力;解决办法;
引言
自从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交往越发频繁,规模逐年增大增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已超过千百万家,数量还在增加,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出口贸易为总体的百分之六十,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
键力量,占中国进出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迅疾,其
中中小企业的功劳不言而喻,同时它们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滚滚车轮.世界经济大衰退,从而使这些中国出口企业的下降,企业无法运行,同时,[1]安崎晓,谈跨国企业发展与混合型经济模式[D];混合经营,全球化时代的成功秘钥
毕业设计(论文)-对现金流量管理问题的研究[管理资料]
对现金流量管理问题的研究
摘要
随着市场经营的不断发展,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已显得十分迫切。许多企业由于资金控制能力不足,从而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在对现金流量的有关概念、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苏宁电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与评价苏宁电器现金流量管理。针对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培养管理层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规范基础管理,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制等措施,以此真正的实现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关键词: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管理问题,现金流量表分析
目录
1 绪论 (1)
(1)
(1)
(2)
(3)
2现金流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4)
(4)
(4)
(4)
(5)
(5)
(5)
(6)
(6)
(7)
(7)
(8)
(8)
3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
(10)
,现金交易频繁 (10)
(10)
“利润导向型” (10)
(10)
(10)
(11)
(11)
4 现金流量管理的案例分析 (12)
(12)
(12)
(19)
5 对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0)
(20)
规范基础管理,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 (20)
(20)
(21)
6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1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优秀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迅速扩张,使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增强,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得复杂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某些企业在扩张的道路上,其内部暴露出不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有大量的企业在迅速扩张的时期突然倒下。从许多公司甚至大公司的倒闭来看,无一例外都有共性,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不当,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现金流断裂是导致企业突然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整车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汽集团整车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引言
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为728万辆,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可以说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汽车生产大国。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自主品牌在其中所占的量是非常小的,可以说是非主流的。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5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总量增长迅速,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伴随着国内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产能的过剩,众多企业扩大出口的压力和动力都很大。而整车出口是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我们振兴汽车产业的重要方面,扩大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特别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汽车整车出口,将成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市场突破、主动面对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中国汽车工业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然之路。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上汽集团整车出口的现状及特点,并提出问题和对策。对于上汽集团乃至我国的整车出口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才能够使我国的汽车出口企业在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正在加剧,世界汽车工业整合、兼并的趋势进一步明显,跨国集团正加紧推行全球化战略。就发达国家来讲,以本国为发展重点的时代已经告终,他们以最合理的价格、成本及产品性能在日、美、欧地区展开跨国家、地区的国际性竞争;而在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外国企业的介入及当地企业的快速成长,也使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因此当今,有效地控制和占领汽车市场,包括本土及海外市场,已成为维系汽车企业生存的关键。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中国汽车厂商必然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在对其国内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发展和创新的同时,积极地开发国际汽车市场,建立有利于汽车工业发展的一条新路[1]。长期以来,中国汽车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了艰难的、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在技术
新趋势下我国国际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趋势下我国国际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王颂尧
来源:《对外经贸》2014年第11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呈现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环境问题与国际投资关系日趋紧密,跨国公司采取多中心化经营策略等新趋势。我国国际投资额正稳步增长,积累了一定的投资经验,产生向国际产业链上游投资的需求。但也存在投资总量低,区域分布和投资结构不合理,政治风险不断加大等问题。提出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充分运用国际规则,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推动我国国际投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投资;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11-0051-02
一、国际投资新趋势
(一)国际投资保护主义抬头
2008年以前,全球国际投资总额保持不断上升趋势,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爆发,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再次抬头,主要以环境保护、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等形式进行限制,抬高了投资门槛,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免遭外来企业的冲击,但这种选择并不明智,短期也许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环境问题与国际投资关系日趋紧密
环境气候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关注的热点,各国就此提出降低碳排放量、实施碳关税等措施。碳关税交易市场,就是在环境保护前提下产生的一个新兴交易平台。现在的投资环境不单纯指道路、基础设施等经济概念的环境,自然环境与投资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将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如空气净化装置、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供借鉴
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供借鉴当前,世界经济与技术革命正处于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国际产业体系将进入更高层次的重整与再构过程。同时,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23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对国际国内产业格局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上述背景下,*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才能更好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省会经济圈、*半岛城市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
一、*市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备的优势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服务供给,引导支持广大市场主体研发、制造、经营比较普遍的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体系,具有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技术先进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的特点。当前*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备以下优势:
(一)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一是优势产业突出,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突出,“四新”经济迅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国主要城市。人工智能“双区”同建取得积极进展,数字经济占比达到*%,获批建设*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市场主体发展活跃,*等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不断增强。二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成长,中科院等国字号科研力量纷纷集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稳步推进,经济质量
优势更加明显。拥有国家超算*中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等一批创新平台,国内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首台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中国大型航运企业市场化面对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大型航运企业市场化面对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佳
来源:《物流科技》2009年第06期
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浪潮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衰退。而作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的海运业首当其冲,新船订单接连出现撤销,BDI指数连创新低,世界海运业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航运市场不断加剧的竞争,航运企业市场化的问题也已经摆到了中国航运企业的面前。文章就中国大型航运企业市场化所面对的传统问题和在金融危机出现时的应对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大型;航运企业;市场化;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1市场化的重要性
随着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逐步向深延伸和渗透,对于航运企业——我国的一个基础性行业——的影响也没有例外。这种影响表现在我国航运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外国航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而且目前我国航运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断变化。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竞争必然会愈演愈烈。因此,研究航运企业的市场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航运企业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市场化的紧迫性
航运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航运业均由国家经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1993年初,交通部先后颁发了《全民所有制交通企业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实施办法》、《关于认真执行的意见》和《1993年交通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工作要点》。1993以后,交通部探索和完善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深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
优化升级
2013年高考政治必考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本专题肯定会在2013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中出现,或大题出现,或小题出现。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至于哪个省份可能考,那就不好说了,多掌握一点知识,不会有坏处!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热点背景】
结构调整始终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主题,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从十二五规划到党的十八大,到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放在突出位置。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摘自十八大报告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摘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知识链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海外布局步伐加快但需注意三大问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在海外投资布局的力度不断加大。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企业海外拓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专家认为,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的过程中,既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也需要金融机构在融资等方面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增强实力。
一、十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较快发展
加入WTO十年来,我国经济规模增长迅速,已经从2000年的全球排名第六位,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第二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丰富,同时“走出去”主体更加多元化,行业不断拓宽。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以对外投资为例,2001年至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7%,展示了中国企业日益壮大的实力。
根据中国贸促会的数据,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180个,投资设立了17000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速达到49.9%,2010年达到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5位,排名发展中国家第一。
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大国。
二是形式日益丰富。并购、参股、交叉换股以及投资基金等方式快速发展。以并购为例,在2010年的限额以上境外投资项目中,并购类的项目超过50%;2011年前10个月,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达156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33.7%。
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重组机遇开展跨国并购,仅2004年至2010年跨国并购金额合计达到877.5亿美元,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初步实现了向国际化的转变。2010年,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签署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全部股权和相关资产,成为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最大海外汽车厂并购案。
三是“走出去”主体更加多元化,行业不断拓宽。在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增势强劲,已成长起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大型企业集团。此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领域已经覆盖了大部分行业,既有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的投资,也有金融业、矿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薛荣久表示,中国企业
在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而且企业“走出去”还可以化解中国在对外经济贸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人民币升值、资源安全、贸易摩擦等,因此,应当加大企业“走出去”步伐。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仍面临三大问题
尽管中国对外投资增速较快,企业海外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对而言由于起步较晚,中国企业海外拓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投资主体“国强民弱”、金融支持与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一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首份“201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显示,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总额为32504亿元,占总资产的21.10%;实现海外收入3101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4.82%;海外员工32.9万人,占员工总数量的4.17%。但是,平均跨国指数仅为13.37%,不仅远低于2011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60.78%,也低于2011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的40.13%。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大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作中心主任冯鹏程认为,对外投资做得好不好,要看“走出去”企业的管理水平、品牌、金融手段运用等方面有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中国企业
“走出去”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语言、文化差异大,制度和法律环境不同的情况下,控制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以及与当地社会沟通融合的能力也比较薄弱。
二是投资主体“国强民弱”,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民企比重较低。冯鹏程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标志是中国民营企业有没有“走出去”。而目前的情况是,尽管中国对外投资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民营企业占比太低。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今年9月公布的《中国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量所占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仍高达66.2%。
国企占主导地位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投资的行业比较单一。有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中78%为制造业投资,在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中71%为制造业投资,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行业等较少。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虽然数量和规模上跟国有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民营企业将来肯定是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而且在产业结构上会有一定的调整。国企多数是投资并购资源、能源类领域,只有民企才能在新兴产业领域闯出一条路。
三是金融支持与配套服务体系亟须完善。中国进出口银
行副行长刘连舸认为,由于国内企业在境外缺乏信用基础,企业向境外银行贷款时面临着门槛高、利率高、额度少、期限短等困难。而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时间不长,海外运作能力和经验不足,海外分支机构还比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因此对企业的支持难以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难以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
三、企业加快海外布局尚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并练好“内功”
我国企业加快在海外布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方式,是学国外先进技术、减少国内资源能源消耗的必然选择。有关专家建议,对“走出去”的企业要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尤其是要解决融资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企业也要苦练“内功”,熟悉东道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等,努力规避投资风险。
一是要在公共服务方面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在企业积极推进国际化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帮助企业进行海外拓展,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要强化企业海外投资的公共服务,为企业海外拓展搭建平台。国际市场复杂多变,企业势单力薄,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海外投资服务,如信息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及市场拓展服务。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帮助海外企业化解国际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