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
1、研究对象:城市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2、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3、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①城市化研究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③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的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5、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
2、城镇: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3、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电灯,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寻找城乡差异。
4、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
地理学科的前沿研究与应用领域
地理学科的前沿研究与应用领域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对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进行观察、研究和理解的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地理研究与应用中的前沿地位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可以高效地获取大范围的数据,其非接触式的特点使其在地理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和城市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也使地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更加便捷和精准。
GIS可以对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对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可视化呈现,为地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
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地球系统科学是近年来地理学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地球系统科学通过综合研究地球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揭示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和规律。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领域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测,可以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三、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与城市规划的应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地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城市空间资源,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的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支撑。
四、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应用人文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地理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发展与演化等问题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城市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城市内部结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城市地理学中常用的名词的解释。
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向城市集中过程。
它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土地扩张、城市建设和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2. 都市圈:都市圈是指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有着密集经济和人口活动的城市群。
都市圈区域通常由中心城市和其周边的卫星城市、乡镇组成,形成一种城市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关系。
3. 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结构是指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的方式。
一般来说,城市内部结构包括中心区、郊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4.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管理,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规划手段。
它包括城市绿地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城市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
区位理论认为,城市的区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区位选择和区位优势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竞争能力提升。
6.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城市集合体,包括城市的数量、类型、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特征。
城市体系反映了城市在区域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城市体系的研究来了解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区域经济的地域结构。
7. 城市网络:城市网络是指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城市网络在全球化背景下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城市的全球竞争力。
城市地理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考研地理学重点领域梳理
考研地理学重点领域梳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学科,在考研中,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对考研地理学的重点领域进行梳理,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学科,重点探讨地球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在考研地理学中,以下几个领域是重点内容。
1. 地貌学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与产生的原因,是地理学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
重点内容包括地貌分类、地貌演变和地形分析等。
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地貌演变的规律和过程等知识。
2. 气候学气候学研究地球各地不同季节的气候规律和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
重点内容包括气候要素的观测与记录、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气候分类与区域差异等。
考生需要熟悉气候要素的测量方法和观测记录技术,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全球气候系统的运行机理。
3. 水文学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形成、分布、运动和利用。
重点内容包括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河流流域的特征与水文要素的观测等。
考生需要了解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水文观测与分析方法,掌握水文数据的解读与利用技巧。
4.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研究地球上生物的分布规律和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重点内容包括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破坏因素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生物地理区的特征和划分依据,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二、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及其所形成的文化、经济、社会现象与地域关系的学科。
在考研地理学中,以下几个领域是重点内容。
1.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地理环境等。
重点内容包括城市体系与层次、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城市环境问题等。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模式与规律,熟悉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城市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措施。
2.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等。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城市地理学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a.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b.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是一个“点”;c.城市本身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四个研究领域: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外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和城市问题。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的特点、城市的兴衰更新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城市问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口、自然、环境关系;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城市地理学虽然更多的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却具有很强的介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边缘学科的特点,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并在与其他学科进一步交叉渗透过程中,朝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的目标发展。
5.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与应用7.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8.“城”:最初是指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
“市”:最初是商品交易的场所,现代:一级行政建制单元。
“镇”:最初:“镇”和“市”有着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现代:镇也表示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
城市地理学概念
城市地理学概念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1.重点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和空间组织演化规律的学科。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的空间组织演化问题。
城市地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从研究视角和研究问题的空间层面上来看,有两个突出的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从区域的视角研究区域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另一方面针对城市个体本身,研究城市内部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演化。
2.主要研究内容以上述两个重点研究方向为核心,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的研究领域,即:1)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
结合对城市发展规律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地理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
如城市所在区域及城市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及历史基础和发展条件等。
2)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或称区域城市体系研究,是将区域内相互联系的城镇群体放在区域城乡结构发展演变的整体背景下,研究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空间组织规律。
主要包括区域城镇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组织结构关系研究。
其中,城镇化研究对象是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区域城乡结构关系及其变动轨迹和趋势;区域城镇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城镇体系内城镇的职能分工、规模等级和空间组织结构三大主要内容。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又称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关系和演化规律。
通过对城市内部的地域空间(各类用地的空间格局)、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等的研究,进而研究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
4)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研究。
主要研究区域城市赖以发展和依托的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背景、资源支撑条件和为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社会联系提供基本保障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5)城市问题和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内城问题和社会分化、贫困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简述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城市社会经济问题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过程、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
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涉及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城市群发展、国际城市比较研究、城市数字化与智能化等方面。
同时,中国城市地理学也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未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将继续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
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
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
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4.城镇体系研究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 1.景观分析方法 对城市内部功能地域的配置组合状态进行研究,并进行模式化表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对于站在区域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形态、区位、功能、结构、配置等的城市地理学而言,城市地域结构及其模式研 究最为重要。 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各种要素空间投影的内部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整个城市社会的全貌。 2.城市填图方法 从分析各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组合状况出发,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 方格法和断面图法。 3.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社会区分析、生态因子分析 社会地区研究法:美国,史域奇和威廉斯,1949年,《洛杉矶的社会地区》 1955年,史域奇和贝尔,《社会地区分析》,在方法论上更加精确化。 社会地区分析与古典城市结构模式的差异:古典模式是把现实的城市事例进行一般化后的归纳法模式,而社 会 地区分析是从整个社会的社会变动中演绎推导出城市的地域分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社会地区分析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指标的选取,形成三个复合概念: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第二步, 对 这种复合概念,以国情统计区为单位,选取能用数字表示的指标。第三步,分区计算上述三指标的得分。第四步 以这三指标的组合情况决定各区的特性。 因子生态分析法:前提条件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多变量解析统计方法的开发,以及城市内 部小地区统计资料的整理。 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地区分析的不同在于,后者事先设定城市内部居住分化的主要因素,而前者则通过变数群的 统 计分析去抽出主要因子。
城 市
地
理
学
• • • •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城市地理研究方法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概
念: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和空间组织演化规律的科学。
地理与城市地理学
地理与城市地理学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而城市地理学则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通过研究城市的地理特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理与城市地理学的关系,并分析城市地理学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1.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城市的地理特征、空间分布、功能结构以及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其研究对象包括城市形态、城市人口与居住、城市经济与产业、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等。
2. 城市地理学的重要性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地理学对于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城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地理学可以揭示城市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城市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城市空间的不均衡性,从而引导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外,通过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活质量的关系,城市地理学还能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供相关建议和方法。
3. 城市地理学的应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首先,城市地理学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建议,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其次,城市地理学可以帮助城市交通规划者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道路网络设计,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道路安全性。
此外,城市地理学还可以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实例分析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对北京市的城市形态、城市人口与居住、城市经济与产业以及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进行分析。
北京市的城市形态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城区和周边多中心的特征;城市人口与居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及东部和北部近郊地区;城市经济与产业以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城市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呈现出多层次、多模式的交通网络。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城市地理思考题集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城市的本质特征:1.密集性------物质的和精神的密集2.高效性------高效率和高效益3.多元性------特征多样、类型多样4.非农性------非农人口、非农活动5.区域性------区域中心6.系统性------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二.问答题1.简述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d)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e)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a)是地理学的三级学科,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b)在我国,城市地理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则把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c)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区别:1.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2.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
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5.简述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及研究领域a)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b)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c)注重城市化研究;d)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
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现象分布、演变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其研究范围广泛而深入,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子领域和交叉学科,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阐述: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自然要素和过程,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生态等的研究。
它探讨地壳构造运动对地形形成的影响,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循环与利用,土壤的发生发展及类型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等。
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则以人类活动为核心,研究人口分布、城市与区域发展、文化景观、经济布局、交通网络、政治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它揭示不同地区的人类社会在空间上的组织形式、扩散模式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塑造和被自然环境所影响。
3.经济地理学:研究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分析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探索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
4.社会地理学:探讨社会问题的空间维度,如种族、性别、阶级的社会分异,社区结构和变迁,城乡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难民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等。
5.城市地理学:聚焦于城市的起源、形态、扩张、功能分区、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6.区域地理学:根据地域特征划分出不同区域进行详细研究,包括区域发展的历史进程、现状特点、未来趋势、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竞争合作等。
7.环境地理学与生态地理学:结合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分布、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以及环境保护和治理策略等。
8.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应用:作为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它们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可视化等方面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地理信息能够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等领域。
9.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资源的分布、评价、开发利用、旅游流特征以及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空间分布的影响和塑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人类文化、经济活动、城市发展、社会关系以及人地关系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探讨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1.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通过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模式等,来理解城市的形成和变化。
它关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影响。
它关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差异、商业地理等经济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指导意义。
3.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展现和影响。
它关注文化景观、文化遗产、民族地理等方面的问题。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4.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探讨人类社会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体现和影响。
它关注社会空间的形成和变化、社会差距、社交网络等社会问题。
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社会、文化和地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5.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影响。
它关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行为和旅游管理等问题。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产业具有重要价值。
二、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多样,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人与地球的关系,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深入洞察和解释。
首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指导。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和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建议。
我的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病理学以及其它
我的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病理学以及其它章节一: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规律、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学科。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地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城市的布局、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关系等问题。
2.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的发展规律是城市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城市的演变过程等问题。
3.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等问题。
4.城市的区域差异:城市的区域差异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城市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差异和城市内部的区域差异等问题。
章节二:城市病理学城市病理学是研究城市病态现象及其成因、发展规律、治理方法等方面的学科。
城市病理学主要研究城市病态现象及其成因、发展规律、治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病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病态现象:城市病态现象是城市病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城市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如城市污染、城市拥堵、城市犯罪等问题。
2.城市病态成因:城市病态成因是城市病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城市病态现象的成因,如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管理不善等问题。
3.城市病态发展规律:城市病态发展规律是城市病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城市病态现象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过程等问题。
4.城市病态治理方法:城市病态治理方法是城市病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城市病态现象的治理方法和措施等问题。
章节三:其他除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病理学以外,还有一些与城市相关的学科和领域,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学等。
这些学科和领域主要研究城市的规划、设计、建筑、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它们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病理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研究城市的广阔领域。
城市地理学著作
城市地理学著作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著作,其中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城市发展与空间行为》、《城市规划学导论》等。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是石仲泉教授编写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城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布局。
通过对全球各大城市的案例研究,研究者深入探讨了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律,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城市发展与空间行为》是张强教授主编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对城市发展和空间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在书中,研究者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和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的形成和演变机制。
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实证研究,研究者揭示了城市空间变化的规律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城市规划学导论》是李明教授编写的一本经典教材。
该书全面介绍了城市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涵盖了城市规划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规划流程的详细解析,研究者系统介绍了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并深入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联。
该书为城市规划师和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是学习和研究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还涉及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和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总结起来,城市地理学的著作涵盖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著作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城市变化的规律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改善城市环境,也对于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首先,城市形态与结构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关注城市的空间组织、城市地貌、城市发展模式等。
研究者通过对城市历史、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的分析,探讨城市的形成过程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规模的演变。
其次,城市功能与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关注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城市竞争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产业组织、城市人口分布、城市经济特征等的研究,了解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对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比较,分析不同城市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土地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的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第四,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规划、交通流动特征、城市交通拥堵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分析,了解城市交通体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城市环境与资源利用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城市的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生态系统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社会与人口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关注城市社会结构、城市人口特征和迁移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人口和社会变化的分析,了解城市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问题,为城市社会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功能与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城市环境与资源利用以及城市社会与人口等方面。
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
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摘要: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主要探讨了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包括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城市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和全球变化等方面。
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遥感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地理学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些新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包括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环境数据、交通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发现新的规律和趋势,为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地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得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体、土壤等。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还可以用于灾害预警和评估等方面。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成本。
四、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五、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地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
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
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
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4.城镇体系研究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
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
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主要开展了城市市场空间研究,城市形态研究,城市边缘区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群研究和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研究这几方面研究工作。
7.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1)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自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顾朝林首先从研究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①城市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②大都市持续发展研究;③中小城市持续发展研究;④小城镇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城市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分析。
(2)生态城市研究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生态—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建设生态城市是寻求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生态规划方法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的规划思维方法。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1.定量方法与模型模拟国外地理学界研究实践表明,正是数量方法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城市地理学在数十年形成为有自己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学科。
在中心地理论的研究中,城市地理学者建立了大量的模型来对城市分布、城市形态等作模拟分析。
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职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2.遥感技术应用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开始得到逐步推广。
采用遥感技术获得的遥感图象是一种综合的地理信息源,它包括各种地理要素,,同时又是一种空间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数据。
3.GIS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地理学的畴,它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工具。
GIS技术必须和RS、GPS 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各自最大的技术潜力。
三、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目前中国城市和城市地理学发展看其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意义,而且丰富了城市规划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城市现代化研究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生态等的现代化,它是指城市的多功能与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达到并保持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
(3)城市管治研究发展一个既公平、公开,又具世界竞争力的管治和协调系统,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综合包融在的地域整体管治概念。
(4)数字城市研究 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特点。
未来的信息社会,城市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注重三维表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数字城市将成为城市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现象市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就我国而言,当前正处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快速城市化建设向我国城市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五、目前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1.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机制与体制创新研究,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研究历来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点,容涉及全国及区域城市化的特征、地域类型、发展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乡镇企业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开始对城市化研究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总结,并对城市化研究中的难点,即城市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90年代末,我国政府对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问题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实施城市化战略被确定为我国“十五”时期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人口城乡转移渠道不畅、城市经济结构趋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衔接和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缺乏联合行动、统一规划缺乏实施和监督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
因此,对城镇规划、人口管理、经济组织、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和对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2.城市体系与城市群(都市区、都市连绵区)的研究。
城市体系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是“三结构一网络”,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联系网络。
“三结构一网络”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区域、不同地域类型的因地制宜的应用研究、二是用新的方法技术对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三是对联系城市的航空、信息等网络系统结构的研究。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城镇体系研究在“三结构一网络”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研究推进,即对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等城市体系的特殊形态进行理论与实践(规划)两方面的研究。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与调控研究”成果(2000),代表着国研究的前沿;在应用研究方面,周一星主持的“---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2001)、“都市圈规划”(2000)代表着国研究的前沿。
对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连绵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是今后城镇体系研究的前沿领域。
3.大城市空间扩展与社会空间、感应空间的研究。
大城市部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CBD、边缘区、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市场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5个方面。
其中,最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领域,包括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和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扩展规模、特征、动力和模式进行探讨;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主要对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表现形式、动力机制和现象结果进行中西方、不同城市的比较研究。
周一星的“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研究”(2000)代表了这方面的前沿。
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研究是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当有限,代表性成果有王兴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2000)和柴彦威的“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
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国外开展较多,并且对城镇规划和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是我国城市地理学应开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4.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研究。
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研究面还较窄,成果数量还很少,代表性成果是阎小培的“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1999)。
基于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对中国传统的城市等级体系、经济活动区位决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对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影响、信息网络与城市体系的互动关系,信息网络与大城市地域结构的互动关系是城市地理今后应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
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相比之下城市地理学对这方面研究较少,仅有一些理论综述、评价指标和土地利用的文章。
随着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化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的日益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也会逐步深化。
城市人居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将侧重城市人工环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