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法律效力
1、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 之间不具有基于婚姻的效力而发生的 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后的子女抚 养问题 3、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互 不享有继承权
第二节 亲系与亲等 一、亲系 指亲属之间的联系 1、男系亲和女系亲
2、父系亲和母系亲 3、直系亲和旁系亲
4、长辈亲、晚辈亲、平辈亲
二、亲等
指计算亲属相互关系亲与疏、远与 近的单位和方法 (一)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二)寺院法亲等计算法 (三)我国古代的丧服制 (四)我国现行婚姻法采用世代计算 法
思考题
其他应当归夫妻共有的财产 1、夫妻一方婚前财产所生的孳息
2、夫妻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 3、受雇单位分发的福利 4、偶然中奖所得的奖品和奖金
5、股票、债券买卖所得的收益
2、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 指专属于配偶一方个人所有并排斥夫 妻共有的财产 (1)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 (2)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得到 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中或赠与合同中确定为夫 妻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 (4)夫妻一方专用的生活
2、社会性是人类婚姻家庭从低级向 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因 3、婚姻家庭是一定物质社会关系和 思想社会关系的统一
三、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前婚姻时期 (二)群婚制 1、血缘群婚 2、亚血缘群婚 (三)对偶婚制 (四)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确立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财产的私有化为 个体家庭脱离氏族成为独立的经济单位奠 定了物质基础 2、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转变,摧毁了母 系氏族,确立了男权统治,个体婚姻家庭 形式与父系氏族同时产生
(2)分别财产制,指夫妻双方婚前 和婚后所得的财产仍归各自所有,并 且单独行使管理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3)剩余共同财产制,指夫妻对于 自己婚前财产以及婚后所得的财产, 自保留其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收益 以及有限制的处分权,夫妻财产制终 止时,以夫妻双方增值财产的差额为 剩余财产,归夫妻双方分享
(4)统一财产制,指婚后除特有财 产外,交妻的婚前财产估定价值,转 归丈夫所有,妻则保留在婚姻关系终 止时,对此项财产原物或者价金的返 还请求权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婚姻家庭 的社会属性? 2、试述婚姻家庭制度产生演变的进 程和规律? 3、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4、一夫一妻制有哪些要求和合理性?
第二章
亲属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亲属的概念以及特征 现代法上亲属的分类 拟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亲属身份行为
罗马法亲等制
第一节 亲属制度概述 一、亲属的概念
婚姻的含义 (1)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 (2)男女结合须符合法定条件
(3)婚姻是男女双方以终身共同生 活为目的的两性结合 (4)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法定的权利 义务为内容的结合
2、婚姻的性质 (1)契约说 (2)婚姻伦理说 (3)制度说 (4)信托关系说 (5)身份关系说
(二)家庭 1、概念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共同经济为 纽带而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其成 员间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 的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组成的社会 生活单位
亲属指基于婚姻、血缘、收养或抚养而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亲属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 2、亲属关系只能基于血缘、婚姻和法律 拟制而产生 3、法律确定的亲属之间具有特定的权利 义务关系 4、亲属具有特定组织形式或共同体结构
二、亲属的种类 (一)我国古代对亲属的分类 1、宗亲 2、外亲 3、妻亲
1、亲属身份有哪些特点?
2、亲属有哪些类型?
第三章 结婚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婚约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夫妻财产权 配偶身份权
第一节 结婚制度概述 一、结婚制度的概念 (一)概念 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 序缔结夫妻关系的行为所形成的法律 事实 狭义,仅指结婚 广义,包括订婚和结婚两个方面
限定共同制
分别财产制
第三节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一、无效婚姻
指因不具备法定结婚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的 男女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效力的制度 1、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 病,婚后尚未治愈 4、未达法定婚龄
二、可撤销婚姻 指男女双方或者一方缺乏结婚的合意, 因受他方或者第三者的胁迫而结合的 违法婚姻 1、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只能 是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 2、受胁迫一方当事人提出撤销该婚姻 的,应当自婚姻登记日或自恢复人身 自由起一年内提出
(二)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和
(三)婚姻家庭法的特征
1、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广泛性 2、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身份多重性 3、婚姻家庭法具有鲜明的伦理性
4、婚姻家庭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二、婚姻家庭法的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度的有 关规章 4、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有关规定 5、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以及援 用、认可的有关判例 6、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
三、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一)概述 1、实质要件 (1)必备要件
(2)禁止条件 2、形式要件
(二)结婚的条件 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3、符合一夫一妻制
4、禁止结婚的血亲关系
5、禁婚疾病
(三)结婚程序 1、结婚程序的历史沿革
2、我国的婚姻登记制度 (1)结婚登记机关 (2)程序 审查 申请 3、结婚证 登记
婚姻家庭 与继承法
主讲人
黄洁
婚姻家庭篇
第一章 婚姻家庭法学导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婚姻家庭的属性
一夫一妻制产生的必然性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家庭法的特点、调整对象
第一节 婚姻家庭概述
一、婚姻家庭的概念
(一)婚姻 1、概念 现阶段我国关于婚姻的定义为: 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依 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自愿建立 夫妻关系的结合
第二节 婚姻的效力
一、概念 婚姻的效力是指因婚姻成立所导致 的法律后果和约束力
夫妻在家庭中的法律地位
1、关于夫妻地位立法主义的变迁
2、不同社会制度下夫妻的法律地位
3、我国婚姻法对夫妻法律地位的规定
二、配偶身份权 配偶身份权是夫妻之间在配偶身份权 状态下相互享有和承担的权利、义务 的统称
(一)我国现行婚姻法上的配偶身份权 1、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2、夫妻人身自由权 3、夫妻有同居的权利和义务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3)划清婚姻关系中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二)一夫一妻
1、含义 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 妻的婚姻制度
2、禁止重婚和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 的行为 (1)禁止重婚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重婚的形式 关于ຫໍສະໝຸດ 婚的法律后果 重婚者应承担刑事责任
(2)禁止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出自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 出自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的 配偶 在室女-同一祖先未嫁的女 性
(二)现代亲属分类 自然血亲 血亲 我国 姻亲 配偶 拟制血亲 血亲的配偶 配偶的血亲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三、亲属的范围 1、总体概括性限定法 指法律对亲属范围从总体上做概括性 规定,然后根据亲属的种类和亲等的 远近,再规定其法律效力 2、分别实用性限定法 指法律对亲属的范围不做总体限定, 而是根据不同法律关系的需要,对亲 属的法律效力做出具体规定
3、夫妻约定财产制 指夫妻以契约方式商定婚前财产和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归属、管 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清偿, 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与清算等事 项,并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
(1)夫妻约定财产制的主体资格 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夫妻财产制约定的时间和方式
(3)夫妻财产制约定的内容 一般共同制
(5)联合财产制,指除了特有财产 外,夫妻对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各享 有其个人财产所有权,但将双方财产 联合起来,由夫行使管理权
(二)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
1、法定财产制-婚后所得共同制 (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报酬 (2)用劳动报酬添臵的财产 (3)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 (4)知识产权收益 (5)因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但 指明归一方所有的除外
3、父权制下的私有财产继承制度构成了 导致一夫一妻制产生的直接诱因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一)婚姻家庭法的名称和形式 1、婚姻家庭法的名称 婚姻法、家庭法、婚姻家庭法、 亲属法
我国婚姻法学界对婚姻法名称 的几种观点 (1)回归民法 (2)保持独立地位 (3)基本维持现状
2、婚姻家庭法的形式
4、夫妻有忠实的义务
5、夫妻双方享有婚姻住所决定权 6、夫妻有日常家事代理权 7、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8、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9、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权利和义务 (二)外国法的相关规定
三、夫妻财产权 夫妻财产制是指规范夫妻婚前财产 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 用、收益和处分,婚姻对外财产责 任,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与清算, 以及夫妻财产制的设立、变更与废 止的法律制度
家庭的特征 (1)家庭是一个生活单位,具有同 财共居的特点 (2)家庭是由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所 构成的共同生活单位
(3)家庭成员之间互享法定权利、 互负法定义务
2、家庭的职能
(1)生育职能
(2)经济职能
(3)教育职能
(4)抚养职能
二、婚姻家庭的属性 (一)自然属性 (二)社会属性
1、社会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
四、事实婚姻问题 指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的男女,未办 理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 生活的两性结合 (一)各国的态度 1、不承认主义
2、承认主义 3、相对承认主义
(二)我国的态度 1、第一阶段,建国初到1989年11月 21日以前 2、第二阶段,1989年11月21日至 1994年2月1日
3、第三阶段,1994年2月1日以后
5、婚姻家庭法与刑法
四、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一)婚姻自由
1、概念 婚姻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 内,有权按照本人意愿自主地决定 自己的婚姻,任何人不得加以限制 或干涉
2、内容
(1)结婚自由 (2)离婚自由 (3)二者的关系
3、对破坏婚姻自由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1)禁止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和其他干 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二)沿革 1、掠夺婚 买卖婚 2、有偿婚 互易婚 劳役婚 3、聘娶婚 4、宗教婚 5、合意婚
二、婚约 (一)婚约的概念 指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 的预先约定
1、婚约必须由将来结婚当事人亲自订立 并且意思表示真实
2、婚约当事人双方不得有法定的婚姻障碍 3、婚约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4、婚约为非要式行为
(二)婚约的历史沿革
1、早期型婚约 2、晚期型婚约
(三)我国对婚约的态度 1、婚约并非结婚的必经程序 2、订婚决定权在当事人本人,他人 不得强迫与干涉 3、婚约没有法律效力
(四)解除婚约时彩礼的处理 1、原则上,自愿赠与的财物,不得 要求返还 2、可以要求返还的情况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 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三、婚姻家庭法的地位 (一)婚姻家庭法在立法体例上的发展 1、诸法合体时期的古代婚姻家庭法 2、附属于民法的近代婚姻家庭法 3、形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社会主义 婚姻家庭法
(二)婚姻家庭法同其他法律的关系 1、婚姻家庭法与宪法 2、婚姻家庭法与民法 3、婚姻家庭法与行政法 4、婚姻家庭法与民事诉讼法
通奸 指男女一方或双配偶,而又与他人秘 密地、自愿地发生两性关系不当行为 姘居 指男女一方或双方有配偶而又与他人 同居的行为 联系和区别
处理方法
(三)男女平等 (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 权益 1、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2、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3、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五)反对家庭暴力 指用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 身自由或其他方法,对家庭成员的身 体、精神等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六)计划生育
(一)夫妻财产制的分类
1、法定制和约定制 (1)法定制,指在双方婚前和婚后 均未对夫妻财产关系作出约定,或是 作出约定无效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 定当然适用的财产制 (2)约定制,指夫妻以合法约定的形 式决定婚姻财产关系的制度
2、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剩余共 同财产制、联合财产制、统一财产制 (1)共同财产制,指婚后除特有财 产外,夫妻的全部财产或部分财产归 双方共同所有 一般共同制 动产及所得共同制 所得共同制 劳动所得共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