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分类训练影响、意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12 影响、意义类

“影响”类试题的设问往往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在于辨析材料中的史实和影响,一般影响类语言的叙述都有“阻碍了”“有利于”“促进了”等指向性词语,把握住这一特点有利于降低解题难度。

在回答意义类设问时,并不是答语越多越好,关键是切中要害,答到点上。同时要注意,意义类设问的答题方向都是积极方面。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谕诏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纪昀、翰林侍读陆锡熊为总纂修官,领当世硕儒之士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360余人,纂修《钦定四库全书》,以“彰千古同文之盛”。历时十年,网罗万象,共采集清帝敕撰书籍、永乐大典所辑、内府藏本、地方采购及私人进献、坊间通行本等各类书籍3

503种,计79 337卷,99

000万余字。《四库全书》名义上由皇帝“御批监制”,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查缴禁书达3 000多种,150

000多部。“所取之书,凡有涉及金元之处者,大抵加以修改,作为定本”,以西方科技为“异端之尤”“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至于“离经叛道……荧惑视听者,屏斥必力”。《四库全书》采取中国传统古籍的四部分类法,分经、史、子、集四部,各书分别类目时,总结吸收前人经验,达到高度精密完善的程度,代表了传统中国社会知识分类法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 

问世于1772年的法兰西《百科全书》(原名《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大词典》)共32卷,包括正文17卷,附录4卷,图片11卷,计2

268万字,并创立了将知识分类以字母顺序排列的方法。从编撰到出版历时20年。《百科全书》的主要编纂者狄德罗、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秉持理性唯物主义思想,在书中宣扬“天赐自由”,指出政权“在本质上属于人民”,尖锐抨击专制制度与教会黑暗,被当局斥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

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除上述思想家外,参与全书编撰的人员极为广泛,其中有文学家、医师、工程师、旅行家、航海家和军事家等。他们推崇机械工艺,提倡科学进步,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摘编自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四库全书》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共同的历史价值,并分别说明其影响。

答案 

(1)特点:体现君主意志,推行文化专制;工程浩大,内容繁多;呈现总结性;注重分类;部分吸收西方科技。成因:统治者强化集权的需要;盛世奠定经济基础;厚重文化积淀;编纂者的努力;西学东渐。

(2)共同的历史价值:都代表当时图书分类的最高水平;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影响:《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古籍的禁毁,又造成一定的破坏;禁锢了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于巅峰中停滞的象征。《百科全书》宣扬了启蒙精神,抨击了旧制度;传播了科学知识;推动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到来。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为特定目的而设的一些常设机构,它们是现代国际组织的雏形。进入20世纪之后,国际组织开始获得真正的发展,国际组织也从最初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组织开始向一般性和政治性组织扩展。二战结束时建立的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49~1971年,中国很少参与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性组织;二是1972~1989年,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对国际组织的参与还是比较有限的;三是1989年至今,中国开始全面深入参与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组

织。王逸舟将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概括为“从拒绝到承认、从扮演一般性角色到争取重要位置、从比较注重国内需求到更加兼顾国际形象”的曲折过程。

——摘编自宋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各阶段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发展的期待。

答案 

(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性联系的加强;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意义:适应了国际合作和发展的需要,是当今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成为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2)因素:第一阶段:冷战;中美对抗;中国外交实行“一边倒”方针。第二阶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文化大革命。第三阶段: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期待: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3.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

者皆是也”。

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

以不孝论。

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