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练习题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6.3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和时代的呼唤。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和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内和平②地区和平
③维护世界和平④防止世界战争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和平问题主要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战争。
【答案】 B
2.下图为“9·11”事件,从中反映出当今国际社会威胁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是()
A.霸权主义B.强权政治
C.恐怖主义D.环境污染
【解析】“9·11”事件是一次恐怖主
义事件。
【答案】 C
3.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A.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整个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和平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国内容易产生社会动荡,也会给外部势力提供干涉的借口,所以贫困会导致冲突。B项符合题目要求。A、C两项强调战乱、冲突与和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本题的意思正相反,而本题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否对政治局势的影响。D项表述正确,但只强调了经济这一个方面,没有表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 B
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A.发展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保证
B.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C.和平与发展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D.和平与发展前后相继,因果相承
【解析】本题考查对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和平的环境,经济才能发展;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只有各国经济发展了,才能减少战争,维护和平。
新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4
一、选择题
1.美苏争霸中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
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
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
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
【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受本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答案】 A
2.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其人民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B.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
C.执政党地位的丧失
D.德国的统一
【解析】德国统一是东欧剧变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 D
3.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
A.国家的联合组织
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
D.一个主权国家
【解析】“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答案】 A
4.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原因。(1)内因: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因素;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2)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答案】 B
5.从“尼克松主义”到“里根主义”说明()
A.美国的对外政策已拖垮苏联
B.美国的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C.从放弃世界霸权到重新争霸
D.美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赶上苏联
【答案】 B
6.美国在与苏联搞“缓和”的同时,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这表明美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全册练习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基础巩固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维护民族的独立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结合题干材料,答案应为C 项。
2下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
欧洲和平的棕榈树
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97年,而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于1907年,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项。
3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这一举动招致了俄国的强烈反对。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俄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
B.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
C.奥匈帝国的行为对德意志有利
D.俄国反对奥匈帝国插足巴尔干半岛
年,奥匈帝国和俄国召开会议,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但必须建立在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的基础上。但是奥匈帝国在吞并这两地时,并没有满足俄国的要求。因此,从根本上来看,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俄国的反对。
4波黑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3《美苏争霸》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美苏争霸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美苏争霸中,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是() A.里根B.肯尼迪
C.艾森豪威尔D.尼克松
【解析】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是肯尼迪。
【答案】 B
2.美苏争霸的重点是在()
A.欧洲B.亚洲
C.中东D.南美洲
【解析】美苏争霸的重点是在欧洲。
【答案】 A
3.在美苏争霸过程中,表明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的事件是() A.美国出兵越南B.苏联修筑“柏林墙”
C.古巴导弹危机D.苏联承认联邦德国
【解析】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是苏联撤出在古巴的导弹,说明此时美国有战略优势。
【答案】 C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古巴导弹危机②苏联出兵阿富汗
③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④越南战争结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记住时间即可排列顺序。
【答案】 B
5.时人曾作诗描述古巴导弹危机:“后院洞开美梦醒,海空封锁欲断臂,前倨后恭成笑话,试看天下谁懦夫?”“前倨后恭成笑话”描述的是()
A.美国称霸全球的企图破产
B.苏联力求战略平衡的计划受挫
C.“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泡影
D.美苏争霸使双方国际形象大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失败,力求战略平衡的计划受挫。
【答案】 B
6.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 凌晨,在柏
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修建的民主德国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联邦德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主德国人逃入联邦德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5.1《朝鲜战争》 Word版含答案.pptx
B.韩国反对盟军
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
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wenku.baidu.com分析理解材料
的能力。联合国军的出现实际是美国推行霸
权主义政策的产物,军队主要由美军构成。
【答案】 A 6.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
觉到,如果听任韩国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
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 年)6 月 25 日,朝鲜北方 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 北方迫使朝鲜南方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 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 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 大 博览》 材料二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南方 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
(2)据材料二概括布莱德雷的主张,并 简
学无止 境
述其理由。 【答案】 (1)因素:两大阵营的对峙;
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对峙的前沿;朝鲜内战的 爆发。
(2)主张:不想与中国开战。 理由:中国对美国争霸世界构不成威 胁。
【答案】 C 10.近年来,朝韩冲突不断升级,影响 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回顾历史,造 成朝鲜半岛分裂的社会背景主要是( )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 .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 .雅尔塔体系逐步瓦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5.2越南战争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5.2越南战争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五单元第2课
一、选择题
1.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越南地区实行控制,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主要意图是()
A.抢占越南的石油资源B.为了控制印度洋地区
C.建立对中苏的包围圈D.稳定资本主义大后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干涉越南问题的理解。控制越南,加上中国台湾地区和朝鲜、日本,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既可以封锁中国,又可以防止苏联势力在远东的扩张。
答案:C
2.“……会议坚信:本宣言和各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条款的实施,将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从此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在国际的和平大家庭中起它们的作用。”本段内容选自()
A.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最后宣言
B.《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C.《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D.朝鲜停战协定
解析:阅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这是关于印度支那三国独立的内容,且材料中已明确提出“本宣言……”故可排除B、C、D三项。
答案:A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了“多米诺骨牌论”,其实质是()
A.主张实行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B.反对共产主义
C.主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D.提倡共产主义
解析:艾森豪威尔的“多米诺骨牌论”是指如果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之手,整个东南亚将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为此,美国在亚洲编织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条约网。
答案:B
4.中国政府在越南战争期间发表声明:“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绝不会坐视不救。”为此,中国()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2.4 Word版含解析
2.4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
②暂时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③
【解析】《洛迦诺公约》保证了德法和德比的边界,并提出通过国际仲裁解决国际争端,改善了法德关系,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德国以平等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后来又成为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标志着德国政治地位的提高,也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
【答案】 A
2.造成鲁尔危机的两个国家是()
A.英国、法国B.法国、美国
C.法国、比利时D.比利时、英国
【解析】依据课本基本史实可知鲁尔危机是法国和比利时出兵鲁尔地区引起的。
【答案】 C
3.20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有些国家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有些国家”指()
A.美国、日本、德国B.苏联、日本、德国
C.日本、意大利、德国D.美国、意大利、德国
【解析】本题题干的时间要求是“20世纪30年代”,而30年代实施侵略扩张的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
【答案】 C
4.在洛迦诺会议上分别同德国签订《仲裁条约》的国家是()
A.法国、比利时B.法国、波兰
C.法国、英国D.英国、捷克斯洛伐克
【解析】由课本史实可知,在洛迦诺会议上,德分别同法、比签订了《仲裁条约》。
【答案】 A
5.右图为国际联盟成立时的场景,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
C.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了《非战公约》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5.2《越南战争》Word版含答案
第2课越南战争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特种战争”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越南南方人民的反美斗争
B.为对抗北越政权
C.出于称霸世界的需要,美国加紧对越南的干涉
D.美国想侵略、独占越南地区
【解析】注意关键词“直接原因”。50年代末60年代初,越南南方人民进行大规模反美斗争。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南越大力推行所谓“特种战争”。
【答案】 A
2.美国在越南推行所谓的“特种战争”是指()
A.排挤法国,插手越南事务
B.“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C.直接派“特种部队”进入越南南方
D.将战争由南方扩大到北方
【解析】“特种战争”是指由美国出钱出枪,增派军事教官和顾问,帮助南越军队制订和实施“反游击战”和“反叛乱”,
就是“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答案】 B
3.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是()
①削弱了美国的国力
②缩小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③丧失了对苏冷战的优势
④美国逐步脱离美苏争霸的轨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并未因越战而脱离美苏争霸的轨道。故排除含④的选项B、C、D。
【答案】 A
4.“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区别是()
A.战争的性质B.战争的手段
C.战争的目的D.战争的结果
【解析】“特种战争”是“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而进行的战争。
【答案】 B
5.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多米诺骨牌论”的美国总统
是()
A.杜鲁门B.艾森豪威尔
C.肯尼迪D.尼克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多米诺骨牌论”,故选B。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5.1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朝鲜战争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主要原因是()
A.是在冷战背景下发生的热战
B.在该战争中,美苏并没有直接对抗
C.美国参战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和苏联
D.朝鲜战争并不激烈,类似于冷战
【解析】朝鲜战争是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和苏联而出兵干涉朝鲜战争。
【答案】 C
2.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出兵朝鲜的目的()
A.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
B.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D.维护亚洲和平
【解析】美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遏制苏联,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答案】 D
共产主义的扩张,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思维,故D正确。
【答案】 D
7.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依据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 C
8.观察朝鲜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战斗机图片,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双方势均力敌
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
C.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
【答案】 C
9.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和装备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对地形不太熟悉
B.苏联对朝鲜的暗中支持
C.中朝两国人民的抗争
D.中国的大力援助
【解析】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非主要因素,朝鲜战争中美国的侵略性,中朝两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10.近年来,朝韩冲突不断升级,影响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回顾历史,造成朝鲜半岛分裂的社会背景主要是()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1)
第2课冷战的开始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而推行了“冷战”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杜鲁门主义”②实施“马歇尔计划”
③成立北约组织④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表明()
①美国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②遏制苏联
③以意识形态的对立掩盖其强权政治④美国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是()
①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②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
③控制西欧各国④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为了对付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措施,先后成立了情报局、经互会、华约。下列国家不是经互会成员国的有()
①南斯拉夫②民主德国③蒙古④中国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5、下列有关北约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1949年4月成立②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
③是美国组织的最大的经济同盟④是美国冷战的主要支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二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的崛起
③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条件是()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3.4 Word版含解析
3.4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940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不列颠之战②法国投降③德军突袭波兰
④敦刻尔克撤退⑤隆美尔率装甲部队支援利比亚意大利军队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③
【解析】德军突袭波兰是在1939年9月;隆美尔率军支援利比亚意军是在1941年2月,判断选A。
【答案】 A
2.作为欧洲大国的法国在二战初期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贝当的卖国投降政策B.德国的突然袭击
C.长期推行绥靖政策D.意大利对法宣战
【解析】B、D两项属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长期以来推行对德国法西斯的绥靖政策,是其速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3.下列哪一史实表明英国完全放弃了绥靖政策()
A.英国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实施经济制裁
B.德军进攻波兰后,英国对德宣战
C.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D.英美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解析】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了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1940年5月,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他拒绝了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说明英国完全放弃了绥靖政策。
【答案】 C
4.二战开始后,德国法西斯的图谋首次被粉碎的事件是()
A.敦刻尔克撤退B.莫斯科战役
C.不列颠之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
【解析】抓住关键词“首次”,结合史实可知,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受到英国军民的重创,迫使德国推迟了“海狮计划”。
【答案】 C
5.阅读下列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1.1 Word版含解析
1.1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地理位置重要。资源问题在当时还没有作为一个优势表现出来,③应排除。
【答案】 C
2.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
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
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
【解析】注意1871年的时间限定,普法战争后德国完成了统一,法国受到削弱,欧洲格局发生变化,关系逐渐紧张。
【答案】 A
3.对于一战前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欧洲列强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C.德、俄、英、法都具有沙文主义的传统
D.统治者为动员人们支持战争而纷纷煽动
【解析】本题考查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原因。“德、俄、英、法都具有沙文主义的传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斗争中,巴尔干地区逐渐成为争夺焦点,局势空前紧张,主要因为()
A.当地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复杂
B.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
C.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
D.巴尔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3.1 Word版含解析
3.1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国共十年对峙的影响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到1932年最严重,国内市场萎缩,所以为转嫁经济危机的影响向中国大量销售商品;B项从1931年开始、C项是从1927年到1937年、D项是在1946年,时间都不符合要求,选A。
【答案】 A
2.美国总统胡佛不愿意采用政府干预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是因为他认为()
①政府干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措施
②美国的繁荣是永恒的,危机是暂时的
③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改变
④市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经济问题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解析】胡佛不愿意采用政府干预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主要还是源于对市场经济万能的迷信。
【答案】 A
3.罗斯福“新政”初期,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有()
①失业严重②物价高涨③股市低迷④美元贬值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美国大批银行倒闭,股市崩溃,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本题四个选项中符合当时现状的是①③两项。
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3.2 Word版含解析
3.2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的主要目的是()
A.扶植佛朗哥法西斯政府
B.消灭西班牙共和政府
C.打击以共产国际为核心的民主力量
D.控制战略位置重要的西班牙
【解析】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企图控制西班牙和西属摩洛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切断英法与殖民地的联系,即控制西班牙这一重要战略地区。
【答案】 D
2.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
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C.都把苏联当作首要敌人
D.三国都退出国联
【解析】德、意、日三国在侵略过程中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所以三国之间也存在矛盾。三国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有着一个共同的利益就是要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答案】 B
3.20世纪30年代,各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相继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B.都没有得到国际援助
C.法西斯势力较早实现了联合
D.力量相对弱小
【解析】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帮凶。反法西斯国家基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况,力量相对薄弱,但并非没有得到国际援助,如西班牙内战期间,西班牙人民就得到了苏联及国际纵队的援助。1937年法西斯国家正式结成三国轴心同盟,极大地扩展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答案】 B
4.20世纪30年代,下列国家的国内斗争中最能反映出当时国际政治势力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是()
A.中国B.埃塞俄比亚
C.捷克斯洛伐克D.西班牙
【解析】西班牙内战中,德意法西斯势力公开武装干涉,苏联和国际进步人士给予了热情支援,西方大国纵容侵略,因而最能反映当时国际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2.战前加入同盟国集团,一战中倒戈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是
A.俄国
B.奥匈帝国
C.意大利
D.保加利亚
3.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A.德国法国
B.奥匈帝国俄国
C.意大利英国
D.德国英国
6.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
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
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
D.欧洲开始衰落
7.一战中提出“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
A.俄国
高中历史选修三《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期末练习试题
高中历史选修三《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期末练习试题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历史考试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期末练习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期末练习试题选择题
促使一战迅速结束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C.协约国阵营扩大,加强了对德国的打击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局面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②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失误③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④同盟国资源的短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哪一个国家在“一战”爆发后的立场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观点( )
A.法国
B.奥匈帝国
C.德国
D.意大利
战前加入同盟国集团,一战中倒戈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是
A.俄国
B.奥匈帝国
C.意大利
D.保加利亚
一战中为协调军事行动,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西线联军总司令是
A.霞飞
B.蒙哥马利
C.艾森豪威尔
D.福煦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
A.沙皇专制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D.沙皇素丹政府
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布对同盟国作战是在
A.1914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美国的参战
A.大大增强了同盟国一方的实力
B.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
C.影响到中国等许多国家退出战争
D.使战局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
下列有关一战后期美国参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援助协约国,防止其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
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13世纪30年代以后,宗教裁判所在欧洲逐步推广,这从本质上说明()
A、天主教地位更加巩固
B、当牧师成为人们理想职业
C、天主教会更加残暴
D、天主教会走向衰弱
3、1555年,德意志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这说明()
A新教与旧教矛盾解除B、路德教获得了合法地位
C、路德教派取代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基督教在德意志的地位下降
4、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常用宣传“异端”宗教思想的手段,主
要目的是
A、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B、否定天主教和神学的作用
C、反对教会的盘剥和腐败
D、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5、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
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的影响主要是()
①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②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③废除包税制,
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A.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推行县制D.连坐制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9、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汉族先进制度 B.减少变法阻力
C.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1、下列关于三次开罗起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开罗首次起义遭到法国殖民者的镇压
B、第二次起义加速了法军的失败,
最终取得了胜利。 C、首次起义掀起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 D、
第三次胜利的原因是阿里站到了起义者一边
12、.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13、马克思说: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的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埃及遏制了西文殖民主义的入侵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③埃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④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号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战争的影响和结果有()
①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②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
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④
15、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有专制全力
16.《五条誓文》是()
A、改革派的誓言
B、废除身份制度的法令
C、明治政府改革的施政纲领
D、规定必须效忠天皇的法令
17、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18、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这表明
A、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B、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和失败都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失败则带有偶然性
D、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失败则是历史的必然
19、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20、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B、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C、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
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21、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
响是()
A、清政府增加了税收,减轻了还债压力
B、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C、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
D、为无产阶级壮大并成为革命领导阶级奠定基础
22、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23、梭伦以财产为依据划分公民等级,克里斯提尼以区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其共同点是()
A、剥夺贵族的政治权利
B、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造成的不平等
C、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D、打击氏族贵族,维护平民利益
24、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25、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说:“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他们所执掌的权威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托付的权威”。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
A、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B、雅典公民享有人民主权
C、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
26、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
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
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
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选举法
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
27、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
B、“履亩而税”
C、“尽地力之教”
D、“平籴法”
28、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
B、是否涉及到赋税制度
C、是否涉及军事制度
D、是否触及上层建筑
29、商鞅变法中推行统一度量衡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统一局面
D、为灭六国做好准备
30、商鞅变法,实行严弄峻法和专制政策,主要表现在()
①“仕伍连坐法”②轻罪重弄清③焚烧读书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对于秦国而言,商鞅变法所起的决定性历史作用是()
A、废除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国力增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