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上《空气的性质》单元问答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385340f10a6f524ccbf8583.png)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1压缩空气有(),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
2 空气受热时会()流动,受冷时会()流动。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要()。
4 因为地球是一个()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各地的()也就不一样,()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5空气主要是由(),()和少量的(),()等气体混合而成的。
6 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的物质,空气就被()。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打√,错误的说法打×)
1 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
3 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6 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三问答题
1 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2 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9438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a.png)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问答题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7.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2. 热空气和冷空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27ce33f242336c1eb95e4a.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3、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6、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7、(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8、热在金属中是以(传导)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对流)方式传递的。
9、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快)。
12、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1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二、判断:1、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2、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在大自然当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4、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5、用醋和小苏打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三、选择。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2、深色物体升温(快);浅色物体降温(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每课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每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77b99d58fafab068dc0259.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每课练习题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性质1、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因为。
3、把两只气球掉在小棍上,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看到现象,说明。
4、解开吹满气的气球的绳子,对着自己的脸你有感觉,说明。
5、用手压气垫有的感觉,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6、水和空气相比,相同点不同点:。
7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缩空气:、、。
二、热空气和冷空气1、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
2、空气受热会,热空气;空气受冷会,冷空气。
3举例说明热空气的用途:、。
4、在自然界,就形成了风。
三、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是由、、、等多种气体混合而称的,空气中主要是和大约占空气体积的%和%。
2、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3、怎样制取二氧化碳?4二氧化碳的性质:;。
四、空气也是命之源1人憋气时很难受、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抽掉玻璃罩里的空气,植物会枯萎、给金鱼缸装上曾氧泵等都说明生命离不开,和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
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3、当空气中增加了,空气就受到了污染。
交通工具、工业生产、生活煤灶排放的烟尘废气污染着空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4、污染的空气含有大量的。
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和。
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科学演示实验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553e92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6.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一、问题解答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答: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现象?答: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b3d5d350e2524de5187eb3.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第一、二单元班级:姓名:一、填空: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3、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6、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7、(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8、热在金属中是以(传导)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对流)方式传递的。
9、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快)。
12、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1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二、判断:1、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2、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在大自然当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4、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5、用醋和小苏打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三、选择。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6ac9dcc1c708a1284a4412.png)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有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2、空气受热时会流动,受冷时会流动。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4、热气球和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而成的,空气中包括、和少量的、等。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二氧化碳能使变浑浊;二氧化碳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所以能灭火。
8、空气总是在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
9、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了。
10、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二、判断题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8、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打得太足会爆裂,说明空气不能被压缩。
()9、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办法感觉到。
()10、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科学原理。
()11、森林有“空气净化器”、“天然氧吧”等美称。
()12、使用冷空调时,应让出风口的方向向下,这样,冷风出来后,可以让房间内迅速降温。
()三、问答题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3、请写出三种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4、森林都有哪些美誉?。
苏教四年级上册科学问题参考答案
![苏教四年级上册科学问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64c7ebb8f67c1cfad6b896.png)
1、空气的性质一、问题解答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答: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现象?答: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9、探究喷气式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他跑的距离是否有关?答:课本上的空填“远”。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1c1b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1.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复习资料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4、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②给篮球打气。
③玩空气枪。
④公共汽车的门。
⑤喷雾器。
5、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大,说明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6、往篮球里充入气体,再用手按一按篮球,你的感觉是(篮球很硬),把篮球抛出后篮球(弹起很高),这是因为(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即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会(向下)流动,即冷空气(下降)。
2、三国时,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3、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热气球)是最早的飞行器。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制冷空调和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下沉,较快降低室内温度;而取暖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方),让热空气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温度。
6、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答: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在自然界中,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即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1fb49983d049649b66582f.png)
黄花岭小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我们知道,空气的性质除了无色、无味、透明外,还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
2.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压缩空气有(弹性),弹性的大小与(空气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通过称气球的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4.把手放在烛火的四周、上方、下方,可以感觉到:烛火上方的空气是(热的)。
可以判断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运动。
5.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
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热的地区空气要(上升)冷的地区的空气(下降),这样就引起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7.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 二、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1.石头、铁块等有质量的物体放到我们的身体上,我们就感觉比较重,与空气接触我们感觉不到重,所以说明空气没有质量。
( × )2.物体在空气中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 )3.人们在制造自己需要的物品时,常会造成空气污染。
( √ )4.空气就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 )5. 空气燃烧后,剩下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 )6. 空气看不见,所以没有污染,不需要保护空气。
( × ) 7 .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
( √ )8. 我们应将空调放到地面上,因为这样吹空调更方便些。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模拟喷气气球实验时,发现充气量不同 ,气球跑的距离也不同,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0a4c804a1b0717ed5dd36.png)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整理一、填空题: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9、(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12、(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7、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8、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苏教版科学四上《空气的性质》单元问答试题
![苏教版科学四上《空气的性质》单元问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b36f89a98271fe900ef99e.png)
空气的性质1、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用注射器抽气后注入水中,水中会冒泡;用塑料袋兜空气,塑料袋变得鼓鼓的;用充气后的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松开气球,会觉得有气体冲到自己的脸上。
这些现象都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2、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实验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
因为杯子里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湿不了。
实验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不会吹大。
说明空气占据着瓶里的空间.松开套在瓶口的气球或者将瓶底扎个孔,瓶内的气体被握从缝隙或小孔中挤出来,气球就能吹大了.3、怎么证明饼干、砖头、羽绒被里是否有空气?答:我们可以把饼干、砖头和羽绒被放入水中,会看到水中有气泡冒出,这时饼干、砖头、羽绒被被浸湿了。
这说明,占据角斗士、砖头、羽绒被内的空间的空气被水挤出来了。
同时证明它们里面有空气.4、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会看到被刺破的气球慢慢变小,木棍发生了倾斜。
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
温馨提示:1、在两只气球上各贴上一小块胶带,以保证刺破前重量相等,也是为了避免用针刺气球时气球爆裂。
2、使木棍中间的强套可以左右移动调节平衡。
3、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有风吹的感觉.证明空气会流动。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么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气垫”会感觉吃力。
再用力压一压,觉得密闭在塑料袋里的空气被压缩。
松开手后,塑料袋恢复原来的样子。
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手压塑料袋感知到空气的存在;2、空气占据着袋内的空间;3、在密闭的空间里空气可以被压缩;4、压缩空气有弹性。
7、空气有哪些性质?答: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会流动、能被压缩的性质。
8、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相同点:水和空气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be7e7116fc700abb68fcfd.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第一单元:一、填空题: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相同点是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8、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9、(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12、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7、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8、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20、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问答题
![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944a7eb8f67c1cfbd6b813.png)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问答题1、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阳光加热地面,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2、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
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5、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
6、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
7、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
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8、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
请举出三个实例: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给添置隔音设施。
4。
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9、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包括这五大类,吃的最多的应该是(粮食类),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类)。
10、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的性质
1、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答:用注射器抽气后注入水中,水中会冒泡;用塑料袋兜空气,塑料袋变得鼓鼓的;用充气后的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松开气球,会觉得有气体冲到自己的脸上。
这些现象都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2、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实验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
因为杯子里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湿不了。
实验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不会吹大。
说明空气占据着瓶里的空间。
松开套在瓶口的气球或者将瓶底扎个孔,瓶内的气体被握从缝隙或小孔中挤出来,气球就能吹大了。
3、怎么证明饼干、砖头、羽绒被里是否有空气?
答:我们可以把饼干、砖头和羽绒被放入水中,会看到水中有气泡冒出,这时饼干、砖头、羽绒被被浸湿了。
这说明,占据角斗士、砖头、羽绒被内的空间的空气被水挤出来了。
同时证明它们里面有空气。
4、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我们会看到被刺破的气球慢慢变小,木棍发生了倾斜。
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
温馨提示:
1、在两只气球上各贴上一小块胶带,以保证刺破前重量相等,也是为了避免用针刺气球时气球爆裂。
2、使木棍中间的强套可以左右移动调节平衡。
3、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
有风吹的感觉。
证明空气会流动。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么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答:用手压“气垫”会感觉吃力。
再用力压一压,觉得密闭在塑料袋里的空气被压缩。
松开手后,塑料袋恢复原来的样子。
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手压塑料袋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2、空气占据着袋内的空间;
3、在密闭的空间里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空气有哪些性质?
答: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会流动、能被压缩的性质。
8、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水和空气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容易被压缩;水是液体,难以被压缩,比空气重。
9、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人们利用压缩空气可以做很多事情。
A、装在轮胎里,使自行车、汽车跑得又快又稳;B、装在球里面,球就会跳得很高;C、装在气垫船里,使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飞行”;D、可以推动公共汽车的门;
E、可以放在空气玩具里,例:压缩空气枪;
F、可以做成气垫床等。
10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系?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
器材:绳子、吸管、胶带、长形气球、气筒
操作步骤:
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
2、用气筒给气球打气,旋转喷口,捏紧;
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长气球固定在吸管上。
现象:打了20下气的气球比打了10下的跑得远。
结论:充气量不同,气球跑的距离不同。
充气里多,气球跑得远。
11、做一只压缩空气枪,想一想怎样能将纸团射得更远?
1、准备器材:两个湿纸团,一根管子,一根细棒。
2、制作方法:把两个湿纸团塞进管子两端,用细棒从一端向另一端推挤,将纸团“发射”出去。
3、要让纸团射得远,湿纸团就要把“枪筒”密封好,不能漏气,而且两端的湿纸团相隔的距离要远,这样空气占据“枪膛”的空间大,被压缩的程度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子弹”就射得远。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空气就在我们的(),占据一定的()。
2、一只空的玻璃杯里其实并不是空的,它里在有()占据着空间。
3、洁净的空气是()、()、()、()的气体。
4、空气有(),具有(),可以被()。
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压缩空气,空气的量(),但体积将()。
6、压缩空气有(),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二、判断
1、把杯中的水倒年,杯子里什么也没有了。
(√)
2、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没没有质量。
(×)
3、吹足的气球会鼓起来。
(√)
4、排球打足气后拍一下,跳得很高,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
5、粉笔头放入水槽中,看见有空气从粉笔头里跑出来。
(√)
6、玻璃瓶里装有一瓶空气,从瓶中抽出半瓶空气,还剩半瓶空气。
(×)
7、我们周围的空间并不真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三、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会流几滴)。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