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总结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二、长征的路线:★★(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路线
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转折
(1)内容:
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
4、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路线图详细说明(2)

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路线图详细说明(2)

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路线图详细说明(2)红军长征路线图详细说明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

湘赣革命根据地(亦称湘赣苏区)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处境,也十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探索战略转移的道路,命令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军第3军取得联系。

1934年8月7日,红6军团突围西移,经两个多月转战,于10月下旬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

接着,两军向湘西发起攻势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

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

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

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见彩图)。

红军第24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在当地坚持斗争。

21日晚,中央红军以第1军团为左路前卫,第3军团为右路前卫,第9军团掩护左翼,第8军团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第5军团担任后卫,从江西于都县城西南的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了信丰河。

此后,中央红军继续以甬道式的队形携带大量笨重的物资器材沿山路西进,行动缓慢。

直到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

这时,蒋介石以16个师的兵力专事“追剿”,并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经过红军长征路线图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经融汇在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代代相延。

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吗?或者说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直接查证“长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组成部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找出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确是现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图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红军长征的路线: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江西瑞金——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夹金山)——四川懋功(一、四方面军会师)——毛儿盖——过草地——腊子口——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会宁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湘鄂边根据地——沅江——乌江——贵州盘县——云南宣威——云南石鼓镇——渡金沙江——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甘肃将台堡——会宁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渡嘉陵江——四川茂县——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四川松潘——甘孜——会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各路红军相继长征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至1934年夏,湘赣各革命根据地(苏区)反“围剿”失利,苏区日益缩小,红军遭受重大损失,陷入被动境地。

1934年秋~1936年10,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相继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战略转移。

由于分别处在敌军的分割、包围之中,红军各部队长征的起始时间、地点各不相同,行程亦大相径庭。

红7军团——第一支北上抗日先遣队红7军团是长征中第一支先遣队。

1934年7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将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7月6日晚,由红7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中央代表曾洪易等率领下,从江西瑞金出发,通过敌两道封锁线,进入闽浙皖赣苏区,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序幕。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比中央苏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时间提早了三个月,它为策应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的战略突围转移,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红军长征路线图ppt课件

红军长征路线图ppt课件

省西部懋功地区会师。不久,中央红军再次改称红一方面军。后因张国焘的反党分裂
活动,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
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同红十五军
团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名称,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
1936年 2月,红二六军团转战湖南,西入贵州南北盘江地区 4月,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北上,翻越玉龙雪山进入中甸。 而红四方面军南下部队经激烈战斗后减员很大。 6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电令组建红二方面军。 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 至此,长征全部结束。 随后,红四方面军本渡黄河执行“宁夏作战计划”并改称西路军。 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
7月,经调整建制后,红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
8月,历经千辛万苦走出茫茫草地(川北松藩草地),进入了四川巴西和阿坝
地区,这时张国焘拒绝继续北上北意图危害中央。
15
1935年 9月,毛泽东将随行部队改为陕甘支队继续北上,越过岷江,夺占腊子口,突破 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 而张国焘率其队伍南下,重返草地雪山。 红25军到达陕甘苏区与刘志丹领导的西北红军会师,结束长征,历时 10 个月。 随后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作为准备。 红二六军团主力人湘西出发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后,纵横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军团总指挥部由方面军总指挥部兼,下辖3、4、12、20、22军,共5个军。第三军团
总指挥彭德怀,下辖5、8、16军,共3个军。全军共计3万余人。与此同时,成立了中
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 1931年11月,红一方面军总部撤销,所属各部归

知识拓展:红军长征路线

知识拓展:红军长征路线

红军长征路线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

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

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

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主题班会 获奖课件PPT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主题班会 获奖课件PPT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突破四道 封锁线 巧渡金沙江
听歌曲,展开想象, 选择一 两句话, 补充雪山里,是如何战胜意志的。
序:千里岷山,白雪皑皑,万物了无生机,可 红军战士们异常坚定地向前移动着…… 凛冽的寒风中, ; 纷飞的大雪里, ; 手脚冻麻了……饿得不行了…… 困得受不了了……病得倒下了……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图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红军长征的路线: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江西瑞金——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夹金山)——四川懋功(一、四方面军会师)——毛儿盖——过草地——腊子口——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会宁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湘鄂边根据地——沅江——乌江——贵州盘县——云南宣威——云南石鼓镇——渡金沙江——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甘肃将台堡——会宁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渡嘉陵江——四川茂县——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四川松潘——甘孜——会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各路红军相继长征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至1934年夏,湘赣各革命根据地(苏区)反“围剿”失利,苏区日益缩小,红军遭受重大损失,陷入被动境地。

1934年秋~1936年10,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相继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战略转移。

由于分别处在敌军的分割、包围之中,红军各部队长征的起始时间、地点各不相同,行程亦大相径庭。

红7军团——第一支北上抗日先遣队红7军团是长征中第一支先遣队。

1934年7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将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7月6日晚,由红7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中央代表曾洪易等率领下,从江西瑞金出发,通过敌两道封锁线,进入闽浙皖赣苏区,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序幕。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比中央苏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时间提早了三个月,它为策应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的战略突围转移,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路线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路线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路线简介
摘要:
一、长征背景及意义
二、长征路线概述
三、长征重要节点
四、长征精神的传承
正文:
一、长征背景及意义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在中共领导下进行的一次重要战略转移。

这次战略转移从1934 年开始,历时两年多,总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胜利,不仅使中国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象征。

二、长征路线概述
长征路线从中国东南的江西瑞金出发,经过贵州、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等地,最后到达陕北的延安。

期间,红军共经过了14 个省,翻越了18 座大山,跨过了24 条大河,走过了荒草地、雪山、草地等各种恶劣地形。

三、长征重要节点
长征途中有许多重要的节点,如突破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翻越高黎贡山等。

其中,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纠正了王明等人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
位,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长征精神的传承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坚定的革命信念、伟大的奋斗精神、严谨的纪律性、独立的自主意识和密切的群众路线。

长征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努力,同时也为全体中华民族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典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敌人的围、追、堵、截; 政策失误、军心动摇…… 衣食住行、装备方面的贫乏;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
面对着种种困难,红军战士有没有退缩? 他们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困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牺牲 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积极乐观 坚韧不拔 实事求是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005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巧渡金沙江
成功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930.10
1931.4 1931.7 1933.2
军队人数对比
国军
红军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30万
7万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博古 李德
战略战术
反剿结 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胜
集中优势, 各个突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失
意义: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005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9
2020/3/9
2020/3/9
2020/3/9
2020/3/9
2020/3/9
( 逶迤 )的五岭
2020/3/9
2020/3/9
2020/3/9
2020/3/9
磅礴
2020/3/9
2020/3/9















连Hale Waihona Puke 大绵险不








2020/3/9
飞夺泸定桥
红四团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 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 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 冒 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 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水 流 湍 急 的 金 沙 江

2020/3/9

水 流 湍 急 的 金 沙 江

2020/3/9


2020/3/9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江面宽阔,水急浪大。两岸陡峭的石岩把金沙江夹在中间。湍急的江面溅 起层层浪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天险。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 谷,全军覆灭。而过江的工具——两岸渔民的小船早已全被敌人抢走。后来,红军 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又巧妙地夺取了敌人的五条船,不费一枪一弹,用了7天7夜 的202时0/3间/9 ,就靠这7只小船把全部的红军主力送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 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2020/3/9
2020/3/9
2020/3/9
2020/3/9
( 千里雪 )的岷山
2020/3/9
2020/3/9
2020/3/9
红军过雪山时 御寒用的棉片
2020/3/9
红军过雪山时御 寒用的棕背心
草根树皮也成了粮食
腰带也拿来充饥
2020/3/9
2020/3/9
2020/3/9
令人心惊胆寒的大渡河

2020/3/9

2020/3/9
2020/3/9
泸定桥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 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 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 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 根,铺上木板,就是桥 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 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 掉了,只剩下铁链。向 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 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 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 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 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 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 山,西门正对着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 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 工事.
2020/3/9
25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2020三/3/9 军/过后/尽/开.颜.。
学习要求:
请大家自由 大声读读这 诗,把字音 读准,把握 好节奏。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2020/3/9
突破四道 封锁线
2020/3/9
关于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 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来, 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 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 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 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 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 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 过草地,历尽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 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 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 利结束。
喜 尽开颜
2020/3/9
2020/3/9
2020/3/9
2020/3/9
听歌曲,展开想象, 选择一 两句话, 补充雪山里,是如何战胜意志的。
序:千里岷山,白雪皑皑,万物了无生机,可 红军战士们异常坚定地向前移动着……
凛冽的寒风中,

纷飞的大雪里,

手脚冻麻了……饿得不行了……
困得受不了了……病得倒下了……
2020/3/9
2020/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