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分析原理(课堂PPT)

合集下载

《路径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

《路径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

《路径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路径的概念,了解路径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掌握路径的基本属性和特点,能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路径的作用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路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路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

3. 路径分析案例讨论;

4. 路径规划和优化方法;

5. 团队合作项目设计。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分析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路径的应用;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四、课程安排

第一课:路径的概念和分类

- 讲解路径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 讨论路径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第二课:路径分析案例讨论

- 分析具体案例,探讨路径的意义和作用;

-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课:路径规划和优化方法

- 介绍路径规划和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

- 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实现路径的优化。

第四课:团队合作项目设计

- 分组设计一个团队合作项目,要求考虑路径规划和优化;

- 展示项目成果,分享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评价

1. 参与度:考虑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能力表现:考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设计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10章路径分析

第10章路径分析

1 Rc2 Q , 2 1 Rt
以饱和模型作为基准模型的检验

假如非饱和模型中缺少路径pa,pc,pf,则零假设为: H0: pa=pc=pf=0
设饱和模型中包含 p个方程,它们的决定系 数分别为:
2 Rc21 , Rc22 ,...,Rcp , 那么,饱和模型能够解 释的方差为: 2 Rc2 1 1 Rc21 1 Rc22 1 Rcp ,
模型设定
x1
b1
z1
p31 p21 z2 z3 p32
y
x2 b2
多元回归模型因果关系图

路径模型因果关系图
外生变量:模型中它只影响别的变量,没有其它因素影响它;外生
变量间可以用双箭头的直线或曲线表示相关。
内生变量:模型中由其它因素影响的变量,它也可能影响别的变量;
用单箭头表示影响关系,所在结果变量的下标作为路径系数的第一下 标,原因变量下标作为路径系数的第二下标,如p32就是由z2指向z3。
路径分析的基本步骤

根据相关理论与文献,建构一个可以验证的初始 模型,并画出路径图。

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常用Enter法)估计路径
2 残差系数 1 R 系数并检验是否显著,进而估计残差系数(1减去
决定系数的平方根),即:

评估理论模型,可删除不显著的路径系数,重新 计算新模型的路径系数。

借力学习路径分析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借力学习路径分析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教研心得JIAOYAN XINDE

知识的学习有很多途径,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有着不同的学习起点、迥异的思维过程,所以他们经历了同样的学习环节之后,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也可能是千差万别的。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习内容本身,以内容和体系来决定课堂教学,而是要进行细致的学习路径分析,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作一个全面的梳理,预设好学生学习的环节,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尽量让他们的学习过程丰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习更充分

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作出预设,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对学生已有基础的把握等等。之所以要将学生的知识基础纳入备课的环节,其出发点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的教学着眼点只在知识本身,那么课堂教学必定是照本宣科,这样的学习会忽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学生的主体感受,从而失去了知识建构的过程,起不到提升学生思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教学中做好学习路径分析工作,可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更加多元。

例如,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一个大头儿子向小头爸爸介绍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图,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大头儿子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表示方法。在学生竞相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之后,大家发现这些方法五花八门,其中有些还难以理解,但是在展示学生的解释之下,大家勉强可以接受这些方法。在这个环节之后,我组织学生来比较这些不同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学生提出,一个根本的矛盾就是在表示位置的时候,有的学生是从坐在位置上的角度来描述的,有的学生是站在讲台上来确定位置的,发现这个矛盾之后,我引导大家聚焦在确定位置时的第一个矛盾:观察角度不统一怎么办?并和学生一起确定了“站在观察者位置”的前提,之后我们一起筛选出一些站在观察者位置来定位的方法,发现有的学生先确定左右,有的学生先确定前后,而且左右和前后的名称也比较乱,用行、用列、用排、用组的都有。因此,第二个工作就是统一名称。之后再引导学生统一了方法,即先列后行,这样学生对于确定位置的方法就没有什么疑问了。在化解了这些矛盾之后,我再提出进一步要求:能不能使位置的表述方法更简单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出了不同的简写方法,这些方法大同小异,在最后揭示了数对之后,学生不仅对数对表示的含义深有体会,对于为什么用数对表示位置也有了独到的认识。

路线图 精美课件PPT

路线图   精美课件PPT

西偏南30°
(2)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全程
三、巩固练习
2. “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km后向西行驶4km, 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km到达终点站。”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北
30°
40°
1km
终点站
(2)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例3 路线图
一、情境引入
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问题1. 想一想,在说台风移动路线时,都要说明什么?(方向,距离)
二、探究新知
1. 描述路线 问题1. 台风生成后,先是怎样 移动的? 2. 然后台风改变了方向, 又是怎样移动的? 3. 最后台风是怎样移动, 到达了哪里? 4. 你能照样子完整的说一 说台风移动的路线吗?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专题10 路径轨迹问题

专题10  路径轨迹问题

∴sin∠ODC=OOCD=4 6 2=2 3 2.
图1
∵DE⊥AB,∴∠DEO=90°=∠OCD.
∴点 O,C,D,E 在以 OD 为直径的圆上.
∴∠AEC=∠ODC.
∴sin∠AEC=sin∠ODC=2 3 2.
课堂精讲
如图 2,∵CD 是以 OD 为直径的圆中的弦,CE 要最大, 即 CE 是以 OD 为直径的圆的直径, ∴CE=OD=6,∠COE=90°. ∵∠OCD=∠OED=90°, ∴四边形 OCDE 是矩形.∴DF∥AB. 过点 F 作 FG⊥AB 于 G, 易知,四边形 OCFG 是矩形,
例2 如图,⊙O的直径AB的长为12,长度为4的弦 DF在半圆上滑动,DE⊥AB于点E,OC⊥Leabharlann BaiduF于点C,连接 CE,AF,则sin∠AEC的值是________,当CE的长取得 最大值时,AF的长是________.
课堂精讲
【解析】如图 1,连接 OD,∴DO=12AB=6.
∵OC⊥DF,∴∠OCD=90°,CD=CF=12DF=2. 在 Rt△O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OC= OD2-CD2=4 2,
路径长为( C )
A. 3π
第 1 题图
3 B. 2 π
23 C. 3 π
3 D. 3 π
课后精练
2.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2,AD= 3,点 E 为 AB 的中点,F 为 AD 边上从点 A 到点 D 运动的一个动点,连 接 EF,将△AEF 沿 EF 折叠,点 A 落在点 G 处,在运动的过

第8章多元回归分析第9张路径分析

第8章多元回归分析第9张路径分析

虚拟变量:转换方面,要以 “0”“1”的方式表示。
homd1 homd2
单亲家庭组1
他人照顾组2 双亲家庭组3
1
0 0
0
1 0
说明:1表示是,0表示否 是单亲家庭组,不是他人 照顾组 不是单亲家庭组,是他人 照顾组 不是单亲家庭组,也不是 他人照顾组即为双亲家庭 组
操作

虚拟变量 Stepwise Enter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的个数很多,有时 候就要以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代替原先的决定系 数,因为增加新的自变量后,均会使R2变大, 这种R2人为操控的机制在内,此时以调整后的 R2表示较佳
数学焦虑
熟悉态度
ຫໍສະໝຸດ Baidu数学成绩
数学投入动机
三个复回归分析
1,效标为数学成绩,其它都为自变量或预 测变量。 2,效标为数学态度,预测变量为数学焦虑、 数学投入动机。 3,效标为数学投入动机,预测变量为数学 焦虑。 删除那些不显著的变量重新做?系数会发 生变化,只能尝试


压迫效用(suppress effect):自变量 太多引起的。 R squared change:后面方程比前面方 程所提高的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量。即 增加的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的额外贡献。
多元回归方程的原始回归方程 Y=B0+B1X1+B2X2+B3X3+BKXK 其中B0为截距、BK为原始回归系数 标准化回归方程 Y=β0+ β1X1+ β2X2+ β3X3+ βKXK βK为标准化回归系数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三章第三节 课堂分析工具 教学PPT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三章第三节 课堂分析工具 教学PPT课件
课堂分析工具
01
课堂视频 分析工具
02
课堂教学 分析工具
01
课堂视频 分析工具
课堂视频分析工具的介绍
师生交互学习行为
分类 量化处理
出现次数 状态持续时间
迁移路径
课堂视频分析工具的介绍
智慧录播系统
课堂
互联网
人脸识别 行为分析 视频资源处理 大数据技术
教育教学
深度融合
课堂视频分析工具的介绍
智能考勤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分析
新型课堂
顾小清
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 分析体系(ITIAS)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ITIAS)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分析
新型课堂
顾小清
在原有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上增加了 能够反映学生行为的内容以及能够反映信 息技术与师生交互的内容,改进型的弗兰 德斯互动分析体系适合分析信息技术与课 堂融合的教学。
发言 思考 计算
Baidu Nhomakorabea
记笔记 做实验 完成练习 沉默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S-T分析法
S-T分析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典型方法之一。这里的“S”是 “Student”,学生,“T”是“Teacher”,教师。
解说
媒体提示
示范
提问与点名

《认识简单线路图》方向与路线PPT课件

《认识简单线路图》方向与路线PPT课件

做一次模拟出行,请说出你现在的位置,将要去的地点和路线。
从体育馆去邮局,应该怎么走?
乘坐5路汽车从体育馆出发,往西南方向坐3站到达医院; 再往西坐1站到达天文馆, 再往西北方向坐3站到长途汽车站下车; 最后转乘1路汽车往北坐2站到达邮局。
课堂练习
1.下面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 的示意图。
[选自教材P5 练一练 第1题]
①乘1路车,先往北坐2站到达邮局,再往西坐2站到达火车站。 ②乘5路车,先往西坐1站到达商场,再往北坐2站到达火车站。
①要以每段的起点为观测点,来描述此段终点的位置。②每改变一次 方向,观测点都会发生变化,要根据新的观测点建立方向标,再描述 物体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在线路图上获取信息的方法: (1)根据方向标确定方向; (2)看懂图例; (3)弄清行车路线及起止点; (4)看每条路线上汽车会经过哪些站点。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
认识简单路线图
-.
情景导入
下面是某城市1路和5路公共汽车的行车线路图。 方向标
图例
探究新知
从下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蓝色的线是1 路汽车的路线
1路汽车从火 车站到文化宫
从文化宫出发, 第3站是少年宫。
红色的线是5 路汽车的路线
张大爷要从长途汽车站去火车站,请同学们告诉他怎样走。
描述路线时,方向改变了,观测点也发生改变。

第2章-网络图绘制与关键路径PPT课件

第2章-网络图绘制与关键路径PPT课件
1
甘特图优缺点
优点:
每项活动时间定位非常准确; 图形简单、清晰;
缺点:
活动之间关系不够清晰; 活动的重要度不够明确; 对大型复杂项目,甘特图显得不太适用
2
单代号网络图法
单代号网络图法(PDM, Precedence Diagramming Method、节点法、顺序图法)
大多数项目管理软件所采用,软件项目中PDM更通用
因为:若活动ai由<vj,vk>表示,其权值记为 dut(<j,k>),则有如下关系:
e(i)=ve(j) l(i)=vl(k)-dut(<j,k>)
27
求ve(j)和vl(j)需分两步进行:
(1) 从ve(1)=0开始向前递推
ve(j)=max{ve(i)+dut(<vi,vj>)} <vi,vj>属于以vj为头的弧的集合,2<=j<=n
当网络图中有多项起点节点或多项终点节点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置一项虚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st和终点节点fin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单代号网络图法特点由于工作持续时间表示在节点之中没有长度故不够形象直观
甘特图例子
即该顶点的所有入边表示的活动均已完成,出边表示的活
动可以开始。

ppt路径动画课件

ppt路径动画课件

轨迹和视觉效果。
交互性增强
03
PPT路径动画开始支持更多的交互功能,如触发器、超链接等,
提高课件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应用领域拓展
1 2
教育领域
PPT路径动画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 为课件制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理解能力。
商业演示
PPT路径动画在商业演示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 直观地展示产品特点和优势,提升演示效果。
调整动画参数
根据需要调整动画的速度 、延迟、声音等参数,以 到达最佳效果。
路径动画应用
测试动画效果
分享和发布
在设置好路径动画后,预览幻灯片以 确保动画效果符合预期。
完成制作后,将PPT课件分享给他人 或发布到网上,供用户下载和观看。
添加交互式元素
为了增强用户体验,可以添加一些交 互式元素,如触发器,使动画在特定 条件下触发。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1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PPT路径动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教育案例2
通过PPT路径动画来模拟实验进程,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 操作,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
教育案例3
在教育演示中,利用PPT路径动画来显现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增 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个人案例
个人案例1
在个人简历中,使用PPT路径动画来展示个人经历 和成果,提高个人品牌的曝光度和认知度。

最完整的学习路径图演示文稿

最完整的学习路径图演示文稿
第十页,共26页。
能力的稳定性:
低难度能力的稳定性低
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或下降,如行政技能、技术知识,可以在1天内从0分 提升到85分,在30天内从85分下降到最低的12分;
高难度的能力稳定性高
在短期内只能有限地提高,或者有限地下降。
第十一页,共26页。
寻找能力的稳定点
在特定条件下, 正确展现某种行 为的时效性.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课程体系
讲师体系
组织体系
培训体系成熟度
支持体系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培 训 体 系 五 级 成 熟 度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 培训部 培训部
没有明确的培训部
组织体系 课程体系 讲师体系 支持体系 Level 5 Level 4 Level 3 Level 2 Level 1
认知心理学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Schneider & Shiffrin, 1977)
第十四页,共26页。
完全稳定
趋于稳定
第十五页,共26页。
能力的稳定点,则是判断能 力稳定阶段和衰减阶段的分源自文库点
在绘制学习路径图的过程中,必 须依据能力的稳定点,确定学习路径 的里程碑。
能力培养过程的精益化
地图绘制
分析工作任务旨在描述工作的流程及典型 任务,进而找到流程或典型任务中由于知识和 技能不足而引起的瓶颈,从而为锁定学习目标 提供依据。

1《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A
别交直线l1,l2于点M,N,则 点M,N即为所求.
M
l1
A1
如图,在直线l1和直线l2上分别找到点M,N,使得
△AMN的周长最小. 解析:通过轴对称的原理,把
A2
l2
周长最小值转化为两点间距离
N A
最短的问题.△AMN周长的最小 值为AM+MN+AN=A1A2.
M
l1
A1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两线两点型
如图所示,将A,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抽象为一
条直线.
B
A
l
你能用数学语言说明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意思吗?
如图: 点A,B在直线l的同侧,点C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 点,当点C在什么位置的时候,AC+BC的值最小?
B A
l
作图问题:在直线 l 上求作一点C,使AC+BC最短.
如果点A,B在直线l的两侧,这时该如何求解?
B
A
在△AB′C′中,AB′<AC′+B′C′,
l
所以AC+BC<AC′+BC′.
C′ C
B′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如图,A,B两个小镇在河的同侧,现要在笔直的河边a上修
建一个自来水厂分别向两个镇供水,如何选择自来水厂
的位置,可使用的水管最短?
A

教育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教育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对复杂的技术路线可采用流程图表说明
8
技术路线图
定义: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 等形式描述课题研究变化的步骤或技 术及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质: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 特征: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 作用:帮助使用者(课题组成员或指
导专家)明确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实现 目标所需的关键性活动和技术;理清 成果和研究活动、研究方法和技术之 间的关系
否能佐证研究过程) 前一段研究的总结即阐述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中相关因素的调整 阶段性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设想
26
向在座的诸位老师们 学习,你们辛苦了!再见!
ST.L@163.com
27
某校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技术路线
根据深化教改,因材施教理念来实施同一 专业同一年级分快、中、慢三层次,设定 不同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
3
对课题研究“技术路线”概念的归 纳
从课题实施到完成的整个流程中,应用相应 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所构成的各个环节之间 的相互关系和达到最终研究目标的基本运作
路径。
各阶段实施中运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 整体过程中各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不同环节中相应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组织监控策略和管理措施
4
科研中技术路线的重要性
18
开题论证的目的
对课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做分析 (技术路线是否清晰、可否落实)

最短路径课件

最短路径课件
最短路径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Dijkstra算法 • Bellman-Ford算法 • Floyd-Warshall算法 • 实际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最短路径问题背景
实际生活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在交通网络、通信网络、供应链网络等实际场景中,最短路径问题广泛存在。
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价值
04
Floyd-Warshall算法
Floyd-Warshall算法原理
动态规划思想
Floyd-Warshall算法基于动态规划思想,通过不断迭代更新节点间的最短路径估计值,最终得到任意两点间的最 短路径。
中间点k
在算法迭代过程中,引入中间点k,通过比较节点i到j的路径与节点i到k再到j的路径长度,更新节点i到j的最短路 径估计值。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最短路径算法应用场景
01
02
03
交通网络
用于规划最短路径、最快 路径,提高出行效率和降 低交通拥堵。
通信网络
用于优化数据传输路径, 提高通信效率和降低网络 拥塞。
供应链网络
用于寻找最短、最快、成 本最低的物流路径,优化 供应链管理。
网络拥塞控制
通过计算最短路径,合理 分配网络资源,避免网络 拥塞,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

回归与路径分析ppt课件

回归与路径分析ppt课件
➢ 使用Statistic子对话框中的残差诊断指标,如果残差非常大,则相应数据离回归直线 较远,可能为强影响点。
➢ 使用Save子对话框中的距离指标和专门的影响力统计量。相应的指标和标准参见 Linear过程的界面说明。
➢ 采用稳健回归方法。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诊断时,如果存在多个异常点,使用以上 方法容易发生掩盖现象,即未能识别真正的异常点。此时,我们应该考虑采用基于 稳健估计的诊断方法。稳健回归方法本身是为了减少异常值对估计值的干扰,属于 诊断后的治疗措施。但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识别异常点的工具。
6 结果输出及解释
F t B(未标准化系数) Beta(标准化系数) R VIF(方差膨胀因素) 回归方程的建立:y=c+Beta1X1+Beta2X2+…
强影响点的诊断方法有:
➢ 做出散点图,观察有无离群值,它们往往就是强影响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观察值 在各个变量单独描述时处在正常范围内,但几个变量联合描述则为异常,例如,年 龄10岁和体重70公斤单独存在时都不奇怪,但如果同一个人年龄10岁并且体重70公 斤显然就不正常了。
多重共线性的确认
➢ 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由Marquardt于1960年提出,实 际上就是容忍度的倒数,VIF越大,说明共线性问题可能越严重。
➢ 特征根(Eigenvalue):该方法实际上就是对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如果相当多 维度的特征根等于0,则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共线性。

第12讲 路径分析法

第12讲 路径分析法

独立路径测试
• 从前面学过的覆盖测试一节中可知,对于一个 较为复杂的程序要做到完全的路径覆盖测试是 不可能实现的。既然路径覆盖测试无法达到, 那么可以对某个程序的所有独立路径进行测试, 也就是说检验了程序的每一条语句,从而达到 语句覆盖,这种测试方法就是独立路径测试方 法。 • 从控制流图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 一条在其它独立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路径可以用控制流图中的节点序列来表示。
• (1) V(G)=E-N+2,其中E是控制流图G中边的数量,N是控制流 图中节点的数目。 • (2) V(G)=P+1,其中P是控制流图G中判断节点的数目。 • (3) V(G)=A,其中A是控制流图G中区域的数目。由边和结点 围成的区域叫做区域,当在控制流图中计算区域的数目时, 控制流图外的区域也应记为一个区域。
• 节点由带标号的圆圈表示,可代表一个或多个语句、一个处 理框序列和一个条件判定框(假设不包含复合条件)。 • 控制流线由带箭头的弧或线表示,可称为边。它代表程序中 的控制流。
• 对于复合条件,则可将其分解为多个单个条件,并映 射成控制流图。
图:常见的控制流图
环路复杂性
• 程序的环路复杂性是一种描述程序逻辑复杂度的标准, 该标准运用基本路径方法,给出了程序基本路径集中 的独立路径条数,这是确保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 少执行一次所必需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界。 • 给定一个控制流图G,设其环形复杂度为V(G),在这里 介绍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来求解V(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径分析原理
马争艳 余芳 王志新
1
一、什么是路径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是验证性因子模型和(潜变量)因
果模型的结合。
什么是因子模型和 因果模型?
路径分析:分析因果模型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2
二、为什么要使用路径分析模型?
通常的回归分析有很多不足,例如:
1
只能包含一个因变量
2
不能分析间接效应
路径分析模型:不仅可以处理有多个因变量和中 介变量的问题,而且可以处理一些变量互为因果 的问题,即所谓的非递归模型。
系; ➢ 保持内生变量、外源变量和它们之间的路径联系不变,只
变动残差的相关模式。
应根据学科理论和实际背景进行
13
说明
理论假设产生因果模型,而路径分析则是分析和 验证因果模型的技术,不能指望用路径分析来寻 找或发现因果关系。
14
15
非递归(non-recursive)模型路径图
x1
β31
x3
e1
β43 β34
x2
β42
x4
e2
图2 非递归模型路径图
路径图中有直接或间接的循环直线箭头,或误差之间存在弧线箭头
7
路径系数
路径系数(标准化的回归系数)
自变量和因变量 (就具体的方程而言) 外源变量x和内生变量y(就整个模型而言)
路径系数的种类
4
路径图
两类因果模型
递归模型
单向的因果联系
没有直接或间接 的反馈
所有的误差不相 关
非递归模型
相互的因果联系 有反馈
误差之间有联系
5
路径图
递归(recursive)模型
Z1
β31 β41
Z1
e1
β32
β43
Z1
β42
Z1
e2
图1 递归模型路径图
只有单向的直线箭头,且误差之间没有弧线箭头联系
6
路径图
10
五、参数估计
对于递归模型,可以像通常的回归模型一样,使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也可以使用统 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于一般的因果模型,需要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 进行分析,方法与验证性因子分析一样。
➢ 极大似然估计 ➢ 未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 广义最小二乘估计
11
六、模型的评价和修正
评价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1)检验参数的显著性 (2)用拟合指数对模型作做整体的评价 (3)计算测定系数,评价方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
方程的测定系数:检验该方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 因果模型的测定系数:评价整个因果模型的总测定系数
12
源自文库
模型修正
因果模型的修正可以分为四类:
➢ 增加或减少内生变量,相当于增加或减少方程; ➢ 保持内生变量不变,只增加或减少外源变量; ➢ 保持内生变量和外源变量不变,但变动它们之间的路径联
9
四、模型的识别问题
如果所有的未知参数有唯一解,模型是可识别的。 一些因果模型的识别准则
➢ T-法则 ➢ 递归模型都是可识别的 ➢ 零B因果模型都是可识别的(没有内生变量是自变量) ➢ 非递归模型可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
阶条件:方程可识别的必要条件是至少有p-1个变量不在方程中。 秩条件:模型可识别的充分必要条件。
➢ 由外源变量影响内生变量的路径系数( r ) ➢ 由内生变量到内生变量的路径系数(β)
下标规则:第一个下标表示结果变量,第二个下标则表示 原因变量
8
效应分解
效应分解:也称相关系数分解,是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
数分解为不同的效应部分。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路 径图
虚假效应和未分解效应
虚假效应:只在内生变量的相关系数的分解中出现,是 两 个内生变量的相关系数中由于共同的起因产生的部分。 未分解效应:是指一个外源变量与一个内生变量的相关系 数中,除去直接或间接的因果效应以后剩下的部分,是由 于相关的外源变量对该内生变量的影响引起的。
3
三、路径分析的基础知识
路径分析包括三个部分:
➢ 路径图 ➢ 依据路径图写出联系相关系数与模型参数的方程 ➢ 效应分解
路径图
矩形框表示可观测变量;直线箭头表示假定变量间有因果 关系;弧形的双向箭头表示假定两个变量相关,但没有因 果关系。如果变量间没有连线,则表示假定变量间没有直 接联系。依据路径图可以区分两类因果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