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外国文学课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关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关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一、现代教育视野下外国文学教学的必要性现代社会追求知识和文化的多元化,外国文学作为一种高度发展的文化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开展外国文学教学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外国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外国文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背景现代教育改革流派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例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教育等,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需要与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相结合,以实现外国文学教学的现代化和个性化。

三、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 减少语言障碍:外国文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备一定语言基础,因此改革需要关注语言教学,注重英语语言学的学习,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学的阅读和理解。

2. 注重学生体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被动听讲的状态下接受外国文学知识,改革应该注重学生体验,加强学生与文学作品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感。

3. 引入多元文化:现代外国文学教学要致力于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包括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和跨越文化的探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思想和文化视野。

4. 践行个性化教学:现代外国文学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和学习习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5. 引入实践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生的实际经历、体验和感知,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外国文学教学的案例分析1.《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教学哈利·波特小说作为英国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在全球发行量超过4亿册,其主题涉及成长、友情、爱情等多个方面。

这一系列小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对于开展英语教学来说,哈利·波特小说可以作为一种易于接受的资源,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关于改进三本院校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改进三本院校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至终回荡着人对 自我灵魂 的拷 问之声。贯 穿着深沉 而强烈的
蕴和 文化 内涵。” 0 过对 这些 绎 作 的阐释 以帮助 当 通 ,可 人生 价 值 。
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 的西方文 学也 因此显示 出深厚的人性意 '学 生领 会 名 著 的精 华 。例 如 《 弓史诗 》 中赫 克托 耳 的几 止 荷
的外 文 学 通 t 课 的教 学 中可 能 更 为严 重 。例 如在 教 学 方法 等 易 引起 争 论 学 生也 比较有 兴趣 的 艺术 形 象 时 ,提 前 布置 讨 } { f,还 没有 完 仝 摆脱 传 统 教 育模 式 ,课 堂 } 完全 是 教 师 一人 论 题 ,鼓 励 学 生通 过 阅 读 、 查 阅资 料 ,独 立 思考 提 出 见解 。 的独 角 戏 ,满 灌 ,所 有 的作 又 都 是 一 套 路进 行 分析 。 个
刊物发表外 国文学方 面的论文 的导向也与此相 若。一方面我 是 不 够 的 ,文 学教 师 的 不 可或 缺 的 责任 就 是 引 导学 生 在文 学
们 接 受八 面来 风 , 西方 各种 最 新 的批 评 观 念 几乎 可 以在 第一 文 小 的 阅读 巾做 到科 学 精神 与人 文 精神 的有 机 结合 。笔者 认
时间传播到 国内,另一方面我们又极 其缺乏最基本的文学阅 为 适 当 结合 现 实人 生 引 导 学 生进 行 讨 论会 收 到不 错 的 效果 。 读方法的教 学和 实践。”。 学者们忧心的这干t I f 情况在三本学校 例 如 在讲 授 阿 基琉 斯 、哈姆 莱 特 、简 爱 、于 连 、包 法 利夫 人
教 ≮ 文学 学 研 究
关于改进 本院校 ̄1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I , i
0 肖 丽 华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N AN F
摘要 : 在各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中,外 国文学课程发 挥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一 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 然而 在 实践教 学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 满堂灌” 的老旧 式教 学模式 , 且该课程的 内容 涉及 较广, 比较复杂 . 但 学校课时安 排较 少, 导致外 国文学教 学成效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 , 实现外 国文 学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 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
间和视野 , 接触更多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事 情, 不断丰富 自己。随着 电子计算初技 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 ,出现 了很多电子阅读文 本, 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本 , 信息分享 及流动度更高。然 而 目前很多学生在 电子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 大多以娱乐为主, 文本 阅读越来越通俗化 , 启发 陛 较少 , 对文本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只停留 在表层, 并没有深入思考 。因此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 , 教师 应重视文本阅读 , 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 、 放松的文本阅读环 境, 并不断引导学生深 ^ 体会文学作品的本质和魅力。 在学生进行 文本阅读时,教师首先应该大体梳理并介绍一下外国文学作品的 社会政治 、 文化 背景 、 文学流派、 发展线索等 , 引导学生有初结 合文 本作品作者和具体国家 , 根据 自己的 ^生体 入分析 , 锻炼 学生发现 、 分析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技 术也被逐渐应用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 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增强 教学的直观 陛. 综合文字 、 色彩 、 声音以及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抽象 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形象 、 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 ,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前, 教师可以 通过网络收集外国文学的相关视频资料 , 播放给学生 看 , 在视频 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前沿知识以及更有深度 的理论知识 ,还可以 利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各种图表、 标题来展示每一个章节中作品的 作者 、 概念 、 片段以及作业 , 使教学内容 的直观I 生更强 , 更容易把握 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在课程结束后 , 可以组织学生们自己改编拍摄 些相关的名著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眭认识和继续深入分 析 的热睛。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思路1、加强外语教学与外国文学教学的结合优化外国文学教学,就要摆脱传统的外语教学与外国文学教学模式。

为了打好外语的基本功,以学习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为主的训练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掌握语言形式并非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

外语教学要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扩大、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才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引入语境因素,充分考虑到语法规则和交际原则之间的协调关系,把语言形式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增强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

以语法教学为例,将语法规则融合于小说的语句中,使二语习得者能够实实在在的感觉到语法的功能和效用,在具体的小说背景和内容中让语言习得者感触外语的用法,更深层次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最终才能达到灵活准确地掌握外语的目的。

此外,在翻译教学中如果选择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作为翻译对象,可以在训练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培养和增强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2、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各种视频资料为教学服务成为可能和必要。

通过把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的工具,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外国文学教学涉及内容广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之一。

首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网络课件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和交流工具,能够有效解决教学手法单一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既有学术性,又有观赏性。

教学实践表明,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协作式学习,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运用影视等视觉资料。

影视资料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多样化、形象化和可视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外国文学教学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大量的影视资料。

关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模式 创 新 能 力
12 1 ) 3 0 3
的求 知 欲 望 。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习 惯 和 思考 方 式 , 将 教 学 内 容 针 我 作 了 以下 几 方 面 的调 整 。 是 在课 堂 上 简 化 知 识 结 构 ,重 点 理 清 外 国文 学 史 的发 展 线 索 , 助 学 生 获 得 一 个 整 体 的文 学 发 展 脉 络 , 后 在 各 个 帮 然

二 、 变 教 学 模式 改
以往 的 《 国文 学 》 学 采用 的是 “ 鸭 式 ” 外 教 填 的教 学 方 法 , 教 师们 拿 着 讲 稿 “ 堂灌 ”虽 然 介绍 了大 量 的 知识 和最 新 的学 术 满 , 信 息 ,但 是这 种 单一 的教学 模 式 常常 使学 生 失去 学 习 的热 情 和 兴 趣 。而 且 随着 教学 改 革 的深 入 ,外 国文 学 》课 程 的课 时 被 压 《 缩 。 师们 已 经无 法铺 陈 开来 讲 课 , 法 覆 盖所 有 的 知识 点 和 教 更无 相 关 内容 。题 库 建设 和 教考 分 离制 度 的推 行 也使 得 教学 任 务 变 得 更加 严峻 。所 以 , 新 的教 学模 式 已成 为迫 在眉 睫 的工作 。 推行 当代 的 大 学 生 往 往 思 维 活 跃 。具 有 敏 锐 的 观 察 力 和 强 烈

随 着 社会 的改 革 与 变 迁 。 学 生 由原 来 的“ 耳 不 闻 窗 外 大 两
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变成了终 日忙碌。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
兼 职 和找 工作 上 。 明显 出现 了世俗 化 和功 利化 的趋 势 , 且外 语 过 级 和计 算机 考 试也 成 为大 学生 毕 业必 须跨 越 的 门槛 .就业 的压 力使 得 人 心浮 躁 。在 这样 的氛 围中大 学 生 已很难 静 下 心来 阅读 外 国文 学 作 品 和理 论 书 籍 。如 何 在 新 时 代 条件 下 做 好 《 国 文 外

学科合并后师范院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学科合并后师范院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透和运 用 比较 文学 的观念 和方法 . 重要意 义 以及 其
在 当时的看 法就褒 贬不一 . 曾引起广 泛 的讨论 但 是. 不论 人们 对这 一举 措 如 何认 识 和评 价 . 该说 应 还是 体现 了教育 主 管部 门对 这 两个 本 来就 有 着 密
切关 系的专业 的一 种重视 和规 范 的愿 望 . 它对 于 中 文 专业外 国文学 史课 程 的教学 实 践 中加 强 比较 文 学观 念的渗 透 、 培养 学生 的 比较文学 视野 和意识有
着不 可忽视 的意义 和作用 同时 . 一改革举 措 在 这
客 观上也 反 映 了在外 国文 学史 的 教学 实践 中对 比
的培 养 。 因此 。 我 国从 中学 到 大 学 的学 生 中普遍 在
较文 学观念 和知识 的实 际需求 . 对师 范院校 中文专
业 外 国文学 史教 学 实践 的影 响是 十 分普 遍 的 例 如 .笔 者所 在学 校 在教 学 上就 根 据这 一 改革 和 变 化 . 中文 专业 的教学计 划做 出 了积 极响应 和适 当 对 调整 . 方 面开设 了 比较 文 学课 程 , 养学 生 的 比 一 培 较文 学基础 知识和 基本理 论 . 一方 面强调 教师在 另 外 国文学 史课 程 教学 中有 意识 地 加强 比较 文 学 观
加 以合并 . 统称为 比较文 学与世 界文 学 。 此 . 界 对 学
实践 中 ,注重 渗透 和运用 比较 文学 的观念 和思路 .
对于培 养面 向2 世 纪的合 格 中学 语文 教师 . 1 无疑具 有较大 的理论 意义 和现实 意义
在 师 范 院校 的外 国文学 史 课程 教 学 中注 重 渗
培 养合 格 的 语 文 师 资 方 面发 挥 积极 的作 用 关 键 词 学 科 合 并 外 国文 学 比较 文 学 教 学 改革 思 考 实践

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作者:史默琳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07期当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多元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密切,高校师范类教育面临空前挑战,而站在学科领域前沿的外国文学,在为学生建构立体知识体系,形成多维视角,全面了解世界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和价值,然而纵观全国大部分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相似困境,需要该课程每位教学工作者认真思考并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应对策略。

一、比较意识的引入跨文化语境下,任何一种文学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文学间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加强,这就决定了外国文学教学比较意识引入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另一方面,外国文学在地域、文化、宗教等领域都与中国文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无形中拉开了与学生的审美距离,只有将中国文学纳入参照比较的坐标系,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开拓想象空间,从而更好地汲取西方文学精粹,提升审美鉴赏力。

如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比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产生过很多美好的神话,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如果说中国神话里蕴藏的民族精神是“义务本位”的话,希腊神话民族精神的核心则可以理解成“个人本位”,前者宣扬克制、奉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性的真实,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荣誉,显得宏大活泼,当然,中国古代的抒情诗也有着西方文学在当时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如《诗经》和《楚辞》,在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上也有着高超的艺术技巧,笔者在教学中举了《诗经》中《卫风·氓》的例子,吟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表现女子在被心爱的人始乱终弃前后心理对比的诗句,学生会跟着教师一起诵读熟悉的句段,产生共鸣,最终引出欧洲与中国古代文学各自在不同方面的造诣和成就。

以“问”促思研,以“问”求效益——高校《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以“问”促思研,以“问”求效益——高校《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杂, 但高 校教 学规 律 与 教 学方 法 没 有 在 课 堂 得 到 很好 体现 是重 要 原 因 之一 。这 种 尴 尬状 况 , 不仅
反 映 出学 生 的学 习 积极 性 急 需 充 分 调 动 , 在告 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诫教 师 的 教 学 内容 与 教 学 方 法 亟 待 改 善 。从 教
学规 律 与教学 方法 来看 , 高校 课 堂 教 学 不 同 于 中 小学课 堂 教学 , 更 加 强调 学 生 学 习 的 自主性 与 它 研究 性 , 提高 学生 思 考研 究 问题 的能 力是 高 校 的
20 0 9年第 3期 总第 3 6期
海 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 u a o ia do& T Unvri o r l fHan n Ra i n V iest y
2 9 No. 00 3
G n r lS ra No 3 e e a e il . 6

4 ・ 5
研究 文学 问题 能 力 、 培养 学生 在研 讨 实践 中将 知
动 的学生 走 向 自觉 , 样 , 调 动 了 学 生 学 习 的 这 既 主 动性 与 积极 性 , 又为 “ 问题 式 ” 堂教 学铺 垫 了 课
识转化 为综 合 文 化 素 质 。“ 问题 式 ” 堂 教 学 尽 课 管主体是 在课 堂进 行 , 由于 注重 学生 课 外 阅读 但 的布置 和课外 思考 研究 的指导 , 因此在 课 堂 之外 得 到充 分 延 伸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师 加 强 启 发 教 式 、 讨式 教 学 设 计 与 引 导 , 研 以特 定 的 方 式 调 动 学生参 与课 堂教 学 的积 极性 , 培养 学 生 主动 自觉 的学 习热情 与学 习兴 趣 , 从而 达 到 良好 的课 堂 教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问题及改革举措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问题及改革举措

2017.07目前高校外国文学课往往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失去了文学性、人文性等根本特征。

本文根据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新型教学手段、多维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课程教学效果。

一、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问题及原因外国文学课程能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对世界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而目前市场经济主导高校教学,文学课程不断边缘化发展,学生往往对外国文学不感兴趣,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教师教学也往往走形式,缺乏人文教育的深度。

在社会转型、教育革新的背景下,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暴露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个人因素外国文学课程以读、听、写、说、看等多个方面为主,主要是为了锻炼、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并不热衷于阅读外国文学作品。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为了提高就业质量,将精力放在各类从业资格考试上,无暇阅读文学作品。

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外国文学作品阅读门槛较高,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更倾向于观看相关的影视改编作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主要分为两个流程:一是复习上堂课所学内容,如果有不理解或需要深入学习了解的问题,可在课堂上提出,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扫除障碍;二是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初步理解,记住不理解的段落或有疑问之处,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紧跟教师的授课进度。

经过预习,学生会对已经理解的知识加深印象,将不理解的内容作为听课重点,在教师的帮助下很快理解。

预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让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信息时代的学生普遍已不再进行课前预习,丰富的课外生活使其没有时间也不想花时间预习。

2.教学因素许多高校面对变化的社会大环境,持续变更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探索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新路径。

有的学校开设影视文化课程,采用放电影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看电影,再跟随教师解析作品、进行讨论。

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加 强 , 这 就 决 定 了外 国文 学 教 学 比较 意 识 引 入 的重 要 性 , 在 个 体 差 异 , 每 个 人 的授 课 方 式 迥 然 有 异 , 有 舒 缓 , 有 激
只 有 通 过 比较 ,才 能 更 好 地 理 解 本 土 文 化 和 西 方 文 化 在 各 情 , 但 不 论 哪 种 方 式 ,充 沛 感 情 的 融 入 与 否 都 会 被 学 生 敏 方 面 的 差 异 及 造 成 差 异 的 原 因 ; 另 一 方 面 , 外 国 文 学 在 地 锐 捕 捉 ,一 旦激 发 则 能 很 好 地 带 动 学 生 , 使 其 在 充 满 美 感
挑战 ,而站在 学科领 域前 沿的外 国文学 ,在为学 生建构立 矣,其黄 而陨 ”等表现 女子在被心 爱 的人 始乱终 弃前后心
体 知 识 体 系 , 形 成 多 维 视 角 ,全 面 了 解 世 界 文 化 方 面 有 着 理 对 比的诗句 ,学生会跟 着教师 一起诵读 熟悉 的句段 ,产 不 可 替 代 的 功 用 和 价 值 , 然 而 纵 观 全 国大 部 分 高校 , 外 国 生共鸣 ,最 终 引出欧洲 与中 国古代 文学各 自在不 同方面 的 文 学 教 学 面 临着 诸 多 相 似 困 境 , 需 要 该 课 程 每 位 教 学 工 作 造 诣 和 成 就 。 者 认真 思 考 并 找 到 真 正适 合 学 生 的应 对 策 略 。
则 强 调 个 人 的 尊 严 和 荣 誉 ,显 得 宏 大 活 泼 , 当 然 , 中 国 和课 下研 究成果进 行课堂 展示 ,教 师在展 示过程 中围绕学 古 代 的 抒 情 诗 也 有 着 西 方 文 学 在 当 时 难 以 企 及 的 艺 术 成 生 讨 论 加 以 引 导 , 介 绍 用 俄 国形 式 主 义 , 结 构 主 义 , 精 神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源与发展 , 能够系统 、 全面地掌握外 国文学发展的 文学作品, 教师的教学过程很可能会出现“ 走过场” 的
可以使 自己的情感得 线索与主要精髓 , 同时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 现象。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还可以体验到作品中的自 然美、 人文美。 很多 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 到激发,
能力 、 阅读技能和审美水平( 王力 2 0 1 2 ) 。 文学作品的背景大都是作者 自己生存的年代 , 文字记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 但是最近几年 ,由于外国文学热潮已经不再像 录的都是他们当时的人生感晤。 学生 的思维 和视野 能够得 到扩展 , 也 能 了解 到更 以前那样高涨 , 致使各大高校一直在减少外国文学课 品 ,
E N G L I S 0 1 6 年 第 1 8 期 英语 教 师 多 自己没有经历过 的事情 , 从 而丰富 自身 的 睛感 。 助学 生掌 握 、 学 习与 研究外 国文学 的思 路 、 方式 、 方
有 人 曾就某 高校某 年级 8 0名 学生 做过 一项 调 法 和技巧 。在课 堂 上 , 教 师应 尽可 能多 地 向学生 提 查, 旨在 了解 大学 生 阅读 外 国文学 作 品 的情 况 。调 供信息动态 , 利用各种方式 , 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2 1 世纪 ,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 我国 大部 分外 国文 学教师 在教学 中都采用 手段 比较单一 的外 国文学学科建设取得 了重大突破 , 教学工作也 的“ 满堂灌” 的方法 , 这样的教学缺乏创新 , 既不利于
取得 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 , 外国文学在课程体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主体意识的增强, 也不利于学 系、 教学内容 、 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存 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外国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作为文学类课程,它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型的课程。

但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明确目标的师范类专业开设外国文学,就让这门课程不能不思考其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如何协调实用性和文学性的问题,以及文学课程如何为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服务的问题。

一、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在传统教学中不太重视实践1.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是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三者并重,而且是以史为线,作家作品是作为文学史发展和文学思潮的案例代表讲授的,这样的教学思路目前在国内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仍被普遍采用。

但笔者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越来越难以适应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文学作品来验证文学史,这样的教学思路有时候会导致为抽象的文学观念及特殊的文学现象而寻找文本例证,其结果是把鲜活、生动、具体的文学作品变成思潮、概念的传声筒,让能够“生出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1]的美的艺术变成僵化理念的代表。

1.2地方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任务,对于外国文学课程而言,就是需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文学理论客观理性地分析文学现象、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校中文专业通常不仅会开设文学史课程,也会同时开设文学理论课程,通常文学理论基础是文学史的先修课程,但二者容易出现脱节的现象,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学生没有阅读的积累,不少文学理论教师也试图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但学生在没有阅读或了解原著的基础上,仅靠听故事介绍或片段浏览是没有办法正确理解文学经典的,所以往往感觉很陌生很茫然。

1.3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传授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方面教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也要尽可能自觉使用中外文学理论进行文学的批评与分析,尽量避免一味感性描述的弊端,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文学鉴赏思路与方法范例,以供学生学习并进一步在此思路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欣赏的探索,不断提升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能力。

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文科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外国文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

在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文化交流。

在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往往强调的是文学作品本身的解读和分析,而忽略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在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更加注重文化交流,强调将文学作品与文化、历史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第二,强调跨学科融合。

在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学教学,而是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深度融合。

例如,将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与外国文学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第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采用了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讲座等。

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探究。

在新文科视域下,外国文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多元文化的探究。

例如,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综上所述,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注重文化交流、跨学科融合、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多元文化探究。

这些改革使得外国文学
教学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外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文学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标语言及其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因此,外国比较文学教育的改革已成为当前外语教育领域内的前沿话题。

本文将探讨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比较文学教学需要跨文化的视野,因此多文化教育必不可少。

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发音等基本知识,还要了解目标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融合了大量本土文化和历史传统,只有深入了解学习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思想内涵。

其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文学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阐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审美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试着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追读式教学”,即针对一部作品让学生阅读多种不同的版本,并通过对比分析这些版本来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翻译中的语言难点。

又如通过戏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角色扮演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将文学作品呈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审美水平。

第三,文学研究加入文化与社会的视角。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它的文学价值和美学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影响。

外国文学作品是具有多样性的,它们涉及到不同文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形式,对本土文化产生不同的反响,了解不同文学作品所形成的社会实践,体认到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学发展动态,相应地发展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外国文学作品学习领域最新的动态与趋势,打造课堂和谐互动的氛围,将学生的大胆探究与挑战意识激发出来。

最后,比较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开发是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循序渐进,又不能一直处于原地踏步。

师专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师专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师专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外国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外国文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不足等。

为了推动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师范院校积极进行探索,寻求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师范院校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改革外国文学教学。

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名著解读为主,忽视了一些现代的文学作品和新兴领域。

因此,师范院校开始引入更多的教学内容,包括现当代文学作品、影视动漫、网络文化等。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其次,师范院校注重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而缺乏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师范院校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师范院校通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来推进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

针对外国文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师范院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图书馆的文学馆藏更新力度,引进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其次,开展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和研究工作,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此外,与国外优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术交流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最后,师范院校还通过评估和改进教学效果来推进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只有通过评估教学效果,找出问题所在,才能进行有效的改进。

师范院校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参观教学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师范院校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完善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外国文学教学的质量。

高校课程改革趋势[关于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校课程改革趋势[关于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校课程改革趋势[关于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都会开设外国文学课程,而且很多高校是将其作为新闻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追根溯源,与我国高校中的新闻专业大多是从文学院(系)中分出来的不无关系,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许多课程与文学系有很多关系。

这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由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较为开阔的思路和视野,外国文学课的开设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视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当前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教育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学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并研究,以期找到一条适合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大路。

一、解读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所院校不论大小不提高低都在省力新闻方便的学院,开设新闻相关的专业。

而这些新近成立的新闻专业大多是其实是在原有的中文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的,新闻专业的教师也是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兼任,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中文”味儿十足,大有“新瓶装旧酒”的意思,这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并不具备一名真正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想体系并不能沿袭中文的固有模式,而应在新闻学专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进行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的很大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像上文所指出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这些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没有消除,还仍是进行思想阐释的方法;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问题仍未解决,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才是最优选择并未达成共识;教学方法仍是传统、单一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初探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初探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初探
Ⅰ. 引言
外国文学是一门紧密联系历史、文化、社会等各种综合性的学科,是学习外国文学内容和外语的技能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积极调整外国文学的教学结构,以充分体现外国文学的内在价值。

Ⅱ. 什么是改革
外国文学改革意味着做出调整,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提高外国文学学科教学质量。

其中,要依据不同时代的文学风格,恰当介绍和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波澜,使学生清晰明白,对不同时代的文学有较深入的了解。

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名称和学习,只是引起学生表面上的理解,没有吸收精髓和深入。

Ⅲ.改革的基本要求
(1)重视课堂教学。

加强外国文学教学结构设计,使所有知识点内容得到解读。

课程设计上,必须解决学习内容的难度,保证学生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内容深度、广度和质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得到灵活而丰富的消化。

Ⅳ. 实施改革
(1)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

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视课堂节奏,注
重教学反馈和结构设计,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获益良多。

Ⅴ. 结论
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中,有效应用多样性的手段,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外国文学课程,使外国文学教学更有科学性、更有实效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更多的热情。

外国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

外国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

外国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外国文化在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因此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近年来进行了外国文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实践,下面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I.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的现状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外国文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著名的高校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上表现出色,为鼓励学生开拓视野、促进国际化视野和交流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却存在着外国文学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有限、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此外,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结合,在外国文学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相对比时,学生们差别较大的两个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判断。

同时,外国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可能会使得课程内容难以有机结合和融合,更何况不同的学生具有各自独特的学习背景和兴趣爱好。

II.外国文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围绕外国文学教育进行改革实践。

一些外国文学专业和外语专业的课程内容相应优化,学生得以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养。

例如,一些高校开始将外国文学融入到公共必修课中,通过对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技巧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日益复杂的世界。

此外,外国文学教育也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跨界互动,多校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全面、更丰富的学习桥梁。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学校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开设了英美文学、德语文学、法国文学、拉美文学等外国文学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III.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外国文学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之我见关键词:高校教学,英美文学,综合素质,教学改革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是通过对英美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的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种内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整体素质。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英美文学课程被不断地边缘化,课程教学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

从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需求这个角度来看,加强英美文学课程建设和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目标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也就是说要开发智力,而智力的基础是文化知识。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和典型反映。

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可以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了解各种不同时期的社会情况和问题,增加知识,丰富思想,扩大视野。

对学习外国语言的学生来说,这种了解更为重要,也更为直接,更为深刻。

除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扩大知识面和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外,文学课还可以,也应该根据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提高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尽管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千差万别,但对文学的最起码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文学鉴赏水平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文学及其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水平高低和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2.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2.1 市场经济下英美文学地位尴尬近年来,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兴起,大学英美文学课的影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再加上很多人倡导所谓的“实用型人才“观念,更直接影响到大专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很可惜,我们看到,许多高校的急功近利和全然不顾压缩教学大纲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

从表面上看,这些安排似乎是合理的,符合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并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这似乎是聪明、务实的措施,但恰恰与大学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是想违背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外国文学课改革的思考摘要:近年,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外国文学篇目呈增加趋势,师范类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应尽力适应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

但目前师范类高校外国文学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接轨,主要表现是:忽视现当代文学教学,作品分析方法单一,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不够,诗歌教学欠缺或者空白,过分重视经典而忽视“非经典”的学习等。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强化师范类高校外国文学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接轨的意识,加大现当代文学教学力度,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分析作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化诗歌的教学,打破经典和非经典的界限,专门开设针对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外国文学内容方面的选修课等。

标签:师范类高校;接轨;主体;经典;非经典;选修课一、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外国文学篇目的基本情况最近,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课本所选取的主要外国文学篇目进行了大致统计,结果是:小学课本47篇,初中课本26篇,高中课本25篇。

从上述统计结果看,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小学课本中占的比例最大。

与以往相比,目前中小学课本选取的外国文学篇目呈现出下列显著特点:从地域看,不但有传统课本偏重的欧美作家,如美、英、法、俄(包括苏联)、德、丹麦等国家作家的作品,还出现了奥地利、捷克、波兰、意大利、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匈牙利等国家作家的作品,以前课本不常出现的亚洲作家的作品也进入了中小学课本,如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椋鸠十的《金色的脚印》、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等。

从这点上说,中小学课本中涉及的外国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

从时间跨度看,课本选取了从古代到现当代众多作家的作品。

拿欧美文学来说,各个阶段的作品都得到了重视。

古希腊文学是欧美文学的源头,小学课本中就选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文艺复兴是欧美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莎士比亚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初中课本和高中课本分别选取了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美文学向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的重视,于是大量18、19世纪的名家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为中小学课本所忽略的欧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这些现当代作家中,我们既可以看到20世纪现实主义大师的名字,如罗曼·罗兰,也可以看到现代主义文学鼻祖卡夫卡的名字。

从流派看,国内长期受到重视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品被保留了下来,这使我们依然能看到雨果、裴多菲、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大师的名字。

新的现象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诸流派的作品也开始走进中小学课本。

专业研究者均知道,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本身包括了很多流派。

如现代主义包括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等小说流派。

而后期现代主义则包括了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等流派。

中小学课本中选取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包括意识流、表现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等多个流派的文学作品。

如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杰作《变形记》,英国意识流女作家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法国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从作家构成看,既有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大家,也有一般文学史上很难提及的大量“小”作家。

从文体看,小说、戏剧、散文等文体无所不包,就连以往很少入选的诗歌也出现在高中课本中。

这些诗歌不仅有大家熟悉的浪漫主义流派的诗歌,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诗歌等;也有一些现代主义诗歌,如意象派是欧美现代主义流派之一,美国意象派诗歌先驱狄金森的诗歌《篱笆那边》就被选人了高中课本。

通过上面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不仅分量占得大,内容也远比传统教材丰富。

中小学语文教师如不能在大学期间就掌握与此有关的外国文学知识,积累一些资料,是不太容易处理好这些教学内容的。

二、师范类高校外国文学课与中小学课本不能接轨面对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这些特征,承担着为中小学输送教师任务的师范类高校是不能忽视外国文学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接轨工作的。

但目前师范类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存在重视古代和近代文学、轻视现当代文学,重视欧美文学、忽视亚非文学的倾向大多数师范类高校的外国文学课有重视古代和近代文学、轻视现当代文学,重视欧美文学、忽视亚非文学的倾向。

这种状况不能适应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外国文学篇目选取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现实。

造成这种状况的有课程安排方面的原因,也有这门课师资相对缺乏的原因。

据调查,几乎所有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的课时量都很少,且呈压缩趋势。

教师在众多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课时之间总感到难以应对。

因为欧美文学既包括欧洲各国的文学,也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各国的文学,长达从古希腊、古罗马到现当代文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要教师去决定哪是重点哪是非重点很困难。

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的外国文学课侧重近代部分,在近代部分中,又对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两个流派有所偏爱。

至于欧美现当代部分(特别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和亚非部分则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

很多教师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我国一向重视西方近代文学的翻译工作,很多名著都被翻译了过来,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很方便,容易配合教学。

师资缺乏也是欧美现当代文学和亚非文学被忽视的原因。

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欧美现当代部分因为涉及的流派多、语种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难点,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相对缺乏,很多高校中文系就因缺少这方面的师资而尽量减少这部分内容。

同样,亚非文学部分大多时候也因为缺少师资而被放弃。

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受到课堂教学忽视的部分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多数学生学习期间习惯于阅读欧美近代文学中的作品,对欧美现当代文学和亚非文学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连卡夫卡、马尔克斯、贝克特、伍尔芙、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是谁都弄不清楚。

这样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是适应不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外国现当代文学篇目增加的趋势的。

(二)师范类高校作品分析方法陈旧,不利于学生多角度分析作品目前,师范类高校外国文学课普遍存在着作品分析方法单一、陈旧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教材的编写没能及时跟上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步伐。

据笔者对现有外国文学教材的了解,大部分教材在分析作品时还仅仅使用单一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如很多外国文学教材分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时,无论是对司汤达的作品、巴尔扎克的作品,还是对莫泊桑等--作家的作品,都少不了这样两句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好像这些作家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都是相同的。

事实上,不同作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象和关注方式是不同的。

即便是同一个流派的作家,关注对象和关注方式也不尽相同。

就连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也不会相同。

否则,就不存在作家的创作个性,不会出现那么多杰作了。

显然,这种单一的作品分析方法是不适应教学要求的。

(三)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尽管高校一再呼吁教学改革,但很多外国文学教师在课堂上还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很少去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

本来,外国文学课在中文系所有专业课里就是最难学的一门课。

别的不说,单是外国作家作品和作品中人物的名字的记忆就是一大难点。

如俄国人的名字结构就很复杂,本名,父名,再加上姓,长长的一大串,光记这些名字就要花好长时间。

如果教师只顾自说自话,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就会像听天书一样。

这样的教学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外国文学分析方法与中国文学的分析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

学生如果不实际操作,是掌握不了这些分析方法的。

有的外国文学课教师不注重对学生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致使有的学生上了一年的外国文学课,却不会用适当的方法分析一部外国文学作品。

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识不够,把学生当成了被动的接受者。

当这些学生以后成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时,很难想象他们会分析好课本中涉及的外国文学作品。

(四)诗歌教学欠缺或空白历来,诗歌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薄弱环节。

原因在于诗歌本身的一些特征导致诗歌比其他文体更难以翻译,不少外国文学教师就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译本而放弃了诗歌的教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困难。

在教学中,笔者总是努力做到各种文体并重,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讲小说、戏剧、散文等文体外,还会有意识选取欧美诗歌中几个代表流派的代表作品来分析,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或者里尔克、意象派诗人庞德等人的诗歌。

但事实反复证明这是件出力不讨好的工作。

笔者曾将名家翻译的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中的精彩片段读给学生听,结果给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最好的外国诗歌连中国三流诗人的艺术水平也达不到。

实际上这些诗歌都是很好的,只是经过翻译后诗歌的一些韵味丧失了。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诗歌翻译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没有合适的译文,很难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五)过分看重经典教学,对非经典文学的重视不够高校外国文学课向来重视经典文学的教学,这是大家的共识。

虽然大家对经典没有明确定义,但思想性和艺术性基本上是判断经典的重要标准。

在这样的标准下,很多我们非常熟知的作品可能会被视为“非经典”而排除在外国文学的教材之外,在外国文学教学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如我们在高校外国文学教材中就看不到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动物小说、冒险小说等文学的影子。

但在中小学课本里,这些类别的作品是频繁出现的。

比如动物小说因为非常契合儿童心理就受到了教材编写专家们的重视。

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可以看到《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蜜蜂》、《狮子和鹿》、《小狮子爱尔莎》、《蟋蟀的住宅》、《金色的脚印》等作品,在初中课本中也可以看到《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辛劳的蚂蚁》、《猫的天堂》等作品。

这些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我们大学里的经典的概念,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经典的真正含意,这应该引起师范类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的关注。

三、改进意见为了改变师范类高校的外国文学课不能与中小学语文课本接轨的现状,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外国文学课现当代部分的教学工作这个工作并不难做,只要任课教师强化这方面的意识,再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多分一些课时给外国文学的现当代部分就能达到相应的目的。

(二)提高理论意识,教会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作品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丰富多彩,很多理论都有方法论的价值。

师范类高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多学习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增强文艺批评的敏感性,从而避免单一的分析方法。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20世纪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批评方法如精神分析、原型批评、解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文化研究、新批评、形式主义等运用于教学,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分析文学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