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垫江县望月小学王琼

一、调查目的: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课程,学好课程,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

我们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语文、数学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进行《应用教育技术转化学困生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途径,寻求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语文数学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归因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摸底调查、教师的科学分析,以及与学生本人、家长、任课教师的访谈,综合分析,总结出其形成学困问题的具体原因。

二、调查时间:

2014年9月

三、调查对象:

望月小学三年级73名学生。

四、调查过程:

1.概念的界定

不同学者、不同学科往往从自己的观点或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出发来定

义学困生。到目前为止,有关学困生的概念与定义的讨论与争论仍在持续。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学困生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之外,还与每一学者或每一学科从自己观点出发来看问题有关。研究者目前比较一致的认为,学困生定义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必须有形成学业不良的一些主要原因,或指出在某些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第二,必须强调智力正常,但在学业与学习任务上有困难。第三,必须指出学业成就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显著差异,即两者不一致性的存在。第四,必须有排他性,即排除一些相关联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

2.具体实施

(1)确定个案,在调查研究、前测的基础上,在学科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学困生,建立个体档案。

(2)对学困生进行“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从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家庭环境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收集数据。

(3)与学困生本人以进行谈话,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障碍,进而了解其心理、情绪等。

(4)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困生采取家访、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5)通过对本班学生及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学困生的在校的各方面表现。

(6)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等书面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和学习水平测试进行客观的分析。

3.数据整理

课题组成员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学困生的基本情况,依据所报材料及研究人员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为了使后期“学困生转化策略专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地进行,组员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五、成因分析(一、家长问卷二、课堂观察三、学习反馈)

(一) 综合调查数据表明:

望月小学三年级学困生23人,约占总数的31%左右,学困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大约为7:4。他们是:胡世杰陈泓羽杨茂喜周余汶希梁靖雯叶江渝彭琳张俊楠郭玉勤孙汶宏夏俊楠

(二)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对学困生情况分析如下:

1.性别:男生13人女生10人

2.家庭所在地环境:均住在农村

3.孩子学习负责人:父6人母3人其他14人

4.父母期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15人良好8人

5.家庭其他成员过分溺爱:大7人一般9人小7人

6.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大9人一般6人小8人

7.家庭经济条件:很好1人一般6人较差16人

8.父母职业:都无固定工作,多数是打工或在家务农

9.孩子有自己固定的安静的学习场所:有9人无14人

10.孩子的家庭劳动:多2人一般7人少14人

11.老师讲课是否听懂:听得懂9人大部分听得懂7人一点都听不

懂7人

(三)通过研究人员对“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所做出的分析可以看出:

1.通过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男生占学困生的大多数,其中大多数都是因父母在外打工,没时间监督孩子学习。

2.绝大部分没有人负责孩子的学习,父母缺乏稳定的工作,相应的知识水平也较低,不能担起辅导的职责;大部分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过重的家庭劳动;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值不高,而且比较溺爱他们。

3.班级里贪玩的学生比较多,课堂纪律不太好。这些学生自觉性比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对于老师的讲课他们还有不能完全听懂的地方;老师对他们的提问也还不够多。

4.大多数学困生还是喜欢上语数课的,且有点进步,但上课发言还不够积极。有进取心,但怕动脑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四)通过与部分学困生家长的调查了解,可以看出家长方面导致学困生的成因:

1.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虽不满意,但也不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

2.对孩子的家庭辅导很多时候感到无从下手,辅导缺乏持久性和必要的耐心。对孩子的转化与提高过重于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

3.在和教师沟通辅导孩子学习方面的方式方法、力度极差劲。

六、结论

通过有效调查、统计和分析,三年级有学困生11人。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

但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个人因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甚至违反纪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作业好拖拉,平时贪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语数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课后则不知道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再加上课外也不爱阅读,阅读量少之又少。长此下去,语数学习越发困难。

(二)外部原因(环境因素)

1.社会的因素。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这个游戏、网络盛行的时代,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便捷,同时也对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其沉迷,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2.家庭因素。父母离异或打工没时间照顾,由其爷爷奶奶进行隔代教育,长期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加之爷爷奶奶只知溺爱,不知关心其学习,造成他们学习日趋地困难。有的虽父母都在家,但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对其子女在教育管理上方法欠妥,致使这些孩子产生学习困难。

七、转化的策略及建议

在分析出的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研究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