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方案】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参考教案

【教学方案】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参考教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3.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

4.学习用微粒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5.初步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

6.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7.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引出分子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难点: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提问】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结冰,是什么变化类型?你的理由是什么?【讲述】我们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水结冰都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之间的变化只是物质状态之间的改变。

只是水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很小,小的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这么小的分子我们是如何观察到的?它又有哪些性质呢?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水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学完这节课,你的问题都能得到答案了。

【新课讲解】知识点一、水的三态变化【讲述】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为1 mL计算)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通过计算我们得知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

【组织讨论】这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点?【总结】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过渡】水变作云、雨、雪是水分子运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设想你把封闭在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变大。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提问】如果把封闭在针管中少量的水煮沸,大家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探究】为什么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讲述】老师这里有一份小资料,请同学们阅读。

初中化学:运动的水分子

初中化学: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学习目标】1、学会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3、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4、学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通过学习水的人工净化所涉及的方法,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有关水资源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

【重点】分子的三个特征。

能够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难点】分离液体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分离液态混合物的方法—蒸馏【课时】2课时第一课型自主学习【课堂目标】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能用从微观方面解释原因。

2、掌握分子的三个特征。

3、了解并学会分离混合物的几种方法。

4、通过老师批改作业收集学情为第二课型的精讲点拨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复习提问已学知识第一学段:自主学习: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3.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导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水才有了人类的灿烂文明。

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究竟有什么特性?它有什么用途?我们怎样才能合理利用它?提出问题:1、为什么江河、湖泊中会存在大量的水?2、还有哪些物质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学生活动一】水的三态变化(阅读课本P22)一、实验探究: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清楚观察到体积变大。

提出问题: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许多,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分子的。

这样的变化是变化。

所以针管实验的正确猜想是。

注意:固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都在的位置上。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排列,在较自由地运动。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本次说课我想从以下七个环节展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创意、课堂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水的三态变化,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微粒观、是让学生从微观上重新来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3、教学重、难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四年级自然课本以及初中物理中已经从宏观上接触到水的三态变化,并且已经会用蒸发、凝聚、凝固、液化等等这些的词语来描述水的三态变化,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却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三态的变化,所以教学时应当把重点放在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

三、学法指导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认为本节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制定计划,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

教学中应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创意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重难点:1、充分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生活现象时,借助课件来将抽象的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微观理解。

3、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的化学事例来对本节内容进行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五、课堂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共分为五个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走进实验、体验快乐3.探索新知、定位提升4.感悟收获、体验成功5.当堂检测、反思成长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实验探究的成功与否,是这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掌握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3. 能够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教学难点:1. 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幻灯片。

2. 实验材料:水、容器、温度计、冰块、加热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酒精灯、玻璃棒、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引起学生对水分子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水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吗?请思考一下。

探究活动:1. 实验1: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方式a. 将一杯水倒入容器中。

b. 用显微镜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情况。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2. 实验2:探究水分子的相互作用a. 将一杯水分成两份,分别加热和冷却。

b. 观察加热和冷却后水分子的状态变化。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拓展活动:1. 小组活动: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c.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归纳总结:1. 教师总结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分子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的小论文。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对水分子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观点。

教学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进行评估。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水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教案

水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教案

水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水分子的运动规律与运动速度。

2. 掌握实验方法,能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 提高详细记录和清晰表达的能力。

4.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现象。

二、教学步骤1. 导入由于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了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今天我们将要继续探究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和运动速度。

2.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1)玻璃板(2)毛玻璃片(3)显微镜(4)水(5)计时器3. 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和毛玻璃片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擦拭干燥。

(2)将玻璃板固定在桌子上,倒入适量的水,用毛玻璃片轻轻挤压水,使水分子分散均匀。

(3)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分子运动,同时开始计时。

(4)在观察过程中,记录并观察到分子的行动方式,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细节内容,反复进行多次实验,累计数据。

4. 记录数据及分析(1)完成实验后,我们将记录并整理每组数据,汇总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值。

(2)比较几组数据并分析原因,让学生发现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空气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3)提出问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是否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加热水温影响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怎么借助实验解决这个问题?5. 结束课堂(1)导师讲解并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提醒学生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复习和巩固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多思考问题,发展科学思维。

三、教学成果通过本节水分子运动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和运动速度,以及温度、气体压力等因素对水分子运动速度的影响,并学习到用实验方法探究自然现象的方法。

本实验还提高了学生详细记录和清晰表达的能力。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运动的水分子》教案1-新版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运动的水分子》教案1-新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习的生活情形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化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关系,逐渐学会剖析课标要求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本质问题。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

2.能用微粒的看法解说某些常有的现象。

本节教材以水分子为例,要点研究了分子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过对水的认识,获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内容和学动的特别视角,培育学生的抽象思想能力。

大部分学生还不认识水情剖析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可以从微观角度去剖析物质的变化。

本节课学习应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本质。

学习学习建议用微粒的看法解说生活中的某些常有的现象。

着重理论联系本质,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顶用化学。

知识和技术:1、认识分子的特点。

2、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过程和方法:学习目标1、剖析水分子的运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

2、用分子的性质解说一些现象。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成立微粒观。

2.知道水的天然循环的作用。

1、认识分子的特点。

2、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知识点学习要点:分子的基天性质学习难点:用分子的性质解说一些现象。

分子间隔演示仪、烧杯、高锰酸钾、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教课器具试液、热水、冷水、多媒体等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企图[ 情形创建 ] 多媒体投放图培育学生读片图、识图的[ 问题 1] 天上的雨和雪来能力。

自哪儿,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导入] 今日我们要经过利用学生的“水的三态变化”来解答已有经验制以上问题。

造认知冲[ 板书 ] 一、水的三态变化突,引起学[ 投影 ] 出示目标生的思虑[ 投影 ] 关闭在针筒中的水。

假想把关闭在针筒中的少提升学生学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习兴趣,导为水蒸气,体积会显然增察看图片,思虑、议论、回答,回首旧入课题。

大。

知。

[ 问题 2] 请大家猜想一下,明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有的放矢生什么变化阅读目标,明确任务激发学生学[ 问题 3] 当冰变为水或许习兴趣,培水变为冰时,水分子又有什养学生的么变化“ 微粒[ 投影 ] 展现分子间隔表示观”。

八年级《运动的水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运动的水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的设想: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教学拓展的设想: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水分子在生物、环境等领域的作用,拓宽知识视野。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科学课程中学习了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对分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水分子的学习具备了以下特点:
1.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有直观的认识,但对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和运动特点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和启发。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性质,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分子的奥秘。
2.利用模型和动画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理解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5.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了解我国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和极性特点的理解。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运动的水分子》参考化学教案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运动的水分子》参考化学教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采取学生自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述。

2、利用多媒体进行微观的演示,学生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具:多媒体,量筒,烧杯,滴管,品红,酒精,水。

教学过程:。

《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参考教案1

《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参考教案1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自己解决问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先从生活上寻找与过滤相关的原理,然后再从实验室来进行过滤操作。
反馈意见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诊断指导
师: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是纯净的水?
生:不是纯净的水。
师:这样的水人们能不能直接饮用?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课时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2、知道沉淀、过滤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得到信息。
2、通过净化水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解决
实际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师:我可以用大一点的滤纸吗
生:不可以,大的滤纸容易破损。
师:大家看这个滤纸不听话怎么办呢
生:向里面倒一点清水,让滤纸湿透。
师:大家说的很好,我们还要用玻璃棒压一压滤纸,使滤纸紧贴烧杯内壁,否者会影响过滤速率的。
师:我们装置整好了,如何把烧杯中的水给倒入漏斗中过滤呢可以直接导入吗(演示一下)
生:不可以,会溅到外面,还可能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没有起到过滤的效果。
生:不能。因为里面含有杂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那怎样把不纯净的水变成纯净的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水的净化。
师:(出示两杯颜色黑且有许多杂质的水)大家先看这两杯水,纯净不纯净?
生:不纯净。
师:用什么方法使不纯净的水变成纯净的水呢思考一下,动动脑筋想一想,你家父母都是用什么方法把一些含有杂质的水变成比较纯净的水呢?

初中运动的水分子教案设计

初中运动的水分子教案设计

初中运动的水分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学会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锻炼团结合作、独立思考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演示,初步练习实验观察、问题分析的方法和能力。

3. 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化学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提升化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 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多媒体播放: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湍急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

2. 教师提问:同学们,无论是小溪、江河还是大海,它们都在不停的流动,并且都主要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大家知道这种物质是什么吗?3. 学生回答:水。

4. 教师提问:水是由什么构成的?5. 学生回答:水分子。

6. 教师总结: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水分子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所了解到的分子基本特征。

3. 学生回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三、小组讨论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吗?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感受到气体的存在。

分子的运动也解释了为什么液体可以流动,固体可以变形等现象。

四、实验演示1.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一:将适量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实验二:将适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盐,搅拌,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2.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进行解释。

3. 教师总结:实验一说明了分子在受热时运动加快,实验二说明了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水分子》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和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与水的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水分子的运动理论,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的基础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能解释水的蒸发、凝结、溶解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及其与水的物理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将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与宏观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科学解释。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但对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但可能在抽象思维和科学解释方面存在困难。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动画、模型等方式展示水分子的运动状态。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分子的运动。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逐步深入到分子层面的理解。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展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然后提问:“为什么热水会比冷水更早冷却?”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水分子运动的话题。

2. 回顾旧知:回顾分子的基本概念,如分子的定义、性质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知讲解1. 引入概念:介绍“分子运动论”,解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说明热水的分子运动比冷水更剧烈。

2. 实例分析:通过动画或模型展示,形象地描绘水分子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 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如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水分子的运动。

活动课堂:亲身体验水分子运动的教案

活动课堂:亲身体验水分子运动的教案

本次活动课堂中,我们将通过亲身体验水分子运动,以一种实践中的方式加深对水分子运动的认知。

这是一种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知识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们对水分子的特性和运动过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水分子的组成和基本结构;(2)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过程;(3)能够自主设计和实现与水分子运动相关的实验;(4)增强学生对生物学、化学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分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过程;(3)自主设计和实现与水分子运动相关的实验。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如下教学方法:(1)讲授理论知识:教师通过PPT、黑板等工具向学生详细讲解水分子的结构及其运动过程;(2)示范实验:教师将实验制作过程讲解给学生,并演示如何操作;(3)自主实验: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步骤和结果来掌握相关知识;(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实验,从而加深对水分子运动的认知。

二、教学设计1. 预习环节在教学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预习本课程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质的学习材料,比如电子书籍、视频课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2. 知识讲授(1)水分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水分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水分子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而且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2)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过程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过程,包括分子振动、转动和扩散等。

学生需要掌握水分子不断在热力学作用下运动的过程。

3. 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和设备制作一个小型水分子模型,实验所需的材料:有弹性的小水球、食盐、厨房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数码相机。

(2)实验步骤1.将水球几乎填满盆,加入少量食盐,小心地将水球捏成球状。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教案标题:水分子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 了解水分子的运动规律3. 掌握水分子的凝固、融化和汽化过程教学重点:1. 水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 水分子的运动规律3. 水分子的凝固、融化和汽化过程教学难点:1. 水分子的微观结构2. 水分子的运动规律的抽象概念3. 水分子的凝固、融化和汽化过程的理解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水、烧杯、温度计、冰块、加热器等2.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水的凝固、融化和汽化的实际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分子的运动。

二、讲解水分子的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展示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并讲解其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特点。

2. 介绍水分子的极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三、水分子的运动规律(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理解水分子的热运动规律。

2. 讲解水的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速度差异。

四、水分子的凝固、融化和汽化过程(20分钟)1. 展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凝固、融化和汽化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分子的状态变化。

2. 讲解水的凝固、融化和汽化过程背后的分子运动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过程的微观机制。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水分子运动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水分子的运动规律,以及水的凝固、融化和汽化过程。

同时,通过实验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教学目标:1. 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2. 掌握水分子的特性和性质。

3. 理解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4. 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实验材料:水、冰块、加热器、温度计、容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玻璃杯、塑料勺、温度计等。

4. 实验记录表格。

5. 学生参考资料:关于水分子结构、性质和状态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演示文稿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它的特性和性质有哪些?探究:1. 分组进行实验:a. 实验1: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将一杯水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其状态。

- 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观察其状态。

- 将一杯水加热至沸腾,观察其状态。

b. 实验2:探究水的分子运动-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食盐,观察其溶解过程。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糖,观察其溶解过程。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油,观察其溶解情况。

2.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知识讲解:1. 使用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2. 解释水分子的特性和性质,如极性、溶解性等。

3. 解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态和气态。

巩固与拓展:1. 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不同的状态?为什么某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某些物质不行?3.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水分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应用等。

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小论文。

2. 提供相关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

2. 评估学生的小论文,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如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测定等。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合同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承接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明确甲乙双方在“运动的水分子”教学项目中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甲乙双方根据平等自愿原则签订本合同。

一、项目内容1.1 甲方委托乙方编写、设计并实施“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1.1 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机制的基础知识;1.1.2 水分子在固态、液态、气态中的运动表现;1.1.3 温度对水分子运动的影响分析;1.1.4 水分子运动的实验设计与实践操作;1.1.5 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演示和相关实验的指导。

二、项目要求2.1 乙方应确保教案内容科学、系统,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2.2 教案应包括详细的教学步骤、课堂活动设计、学生实验操作指南以及评估标准。

2.3 乙方应在______年___月___日前完成教案的编写并提交甲方审核。

三、项目期限3.1 本项目实施期限为______个月,自______年___月___日起至______年___月___日止。

3.2 乙方应在项目期限内按时完成教学设计和相关教学任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3、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
[活动天地]认识水的天然循环流变化的条件
三、水的人工净化
[活动探究]净化黄泥水(附:探究活动
内容)
实验探究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探究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消毒、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学习过滤操作技能。

提出问题:1、给你一瓶浑浊的黄泥水,你怎样把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
2、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吗
收集资料:小东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
用 .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肥皂水来检验,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蒸馏或煮沸的方法。

做出假设: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分别把约100ml的两份黄泥水注入烧
杯1和烧杯2中,把烧杯1放在实验桌上
静置;在烧杯2中加入明矾粉,用玻璃棒
充分搅拌后静置。

烧杯1:
烧杯2:
2、做好一个过滤器,完成对烧杯1中上
层液体的过滤。

用滴管吸一滴滤液滴在载
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3、(1)向滤液中滴几滴氯水,用玻璃棒
搅拌,然后把滴有该溶液的载玻片放在显
微镜下观察;
(2)将上面的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慢慢
加热,待水分消失。

(1)
(2)
4、将上步获得的灭菌水加热煮沸、冷
凝,将冷凝后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再用
酒精灯加热蒸干,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分析归纳:结合净化黄泥水的活动经验和自来水厂加工自来水的原理,分析下列杂质的去除方法。

杂质种类除去杂质的方法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微生物
可溶性杂质
交流与反思:(1)以上处理黄泥水的步骤有哪些
(2)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
(3)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滤纸边缘要(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紧贴,
不留气泡。

②漏斗末端应。

③液体应沿注入漏斗中,液面要(填高于或低于)滤纸
边缘。

知识应用:
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2、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3、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些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非常复杂,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

问:
(1)采用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与泥沙
(2)用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