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doc

合集下载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C.S(s)+O2(g)═SO2(g);△H=﹣296.8kJ/molD.2NO2═O2+2NO;△H=+116.2kJ/mol4.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N2(g)+O2(g)═2NO(g)△H=+180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H是()A.﹣386 kJ•mol﹣1B.+386 kJ•mol﹣1C.﹣746 kJ•mol﹣1D.+746 kJ•mol﹣15.2A(g)⇌2B(g)+C(g)△H<0,现欲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的浓度增大,可行的措施是()A.加压 B.增大C的浓度 C.减少C的浓度 D.降温6.在2L容器中发生 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A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10S后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为()A.2.8mol B.1.6mol C.3.2mol D.3.6mol2232424228.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 (g)+2Y(g)⇌3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3mol Z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3D.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9.m A(g)+n B(g)⇌p c(g),在同一压强下变化如图,叙述正确的是()A.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10.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3O2(g)⇌2O3(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H2(g)+I2(g)⇌2 H 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NH4HCO3(s)⇌NH3(g)+H2O(g)+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1.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放热反应),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A的浓度 B.扩大容器的容积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1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1.9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的转化率降低C.m+n>p D.C的体积分数减小1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类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14.下列溶液中一定酸性的是()A.含H+的溶液B.pH<7的溶液C.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15.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A.相同 B.中和HCl的多C.中和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16.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B.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二、填空题(共52分)17.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2H2(g)+O2(g)═2H2O (l);△H=﹣571.6kJ•mol﹣1,由此可知,H2燃烧热为,H2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18.现有九种物质(1)Cu(2)烧碱固体(3)氯气(4)碳酸钠粉末(5)稀硫酸(6)NH3.H2O (7)硫酸钠溶液(8)乙醇(9)熔融的硝酸钾①其中能导电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以上填序号)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H3.H2O:KNO3:.19.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溶液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比热容c=4.18J/(g•℃).利用上表数据计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kJ.(4)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出的中和热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d.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20.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21.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主要成分为H2和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kJ•mol﹣1;(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3H2(g)+3CO(g)⇌CH3OCH3(g)+CO2(g)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代号).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4)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正 v逆(5)将煤加工成水煤气可降低污染并能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已知该反应的△H>0,△S>0,该反应在常温下自发进行?(填“能”或“不能”)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解答】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以图象体题的形式呈现,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C.S(s)+O2(g)═SO2(g);△H=﹣296.8kJ/molD.2NO2═O2+2NO;△H=+116.2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物质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物质的状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物质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故A正确;B、酸碱中和均为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故B错误;C、物质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故C正确;D、由于物质的状态影响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故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物质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和原则,题目难度中等.4.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N2(g)+O2(g)═2NO(g)△H=+180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H是()A.﹣386 kJ•mol﹣1B.+386 kJ•mol﹣1C.﹣746 kJ•mol﹣1D.+746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盖斯定律内容和含义,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得到.【解答】解:①2CO(g)+O2(g)═2CO2(g)△H=﹣566kJ•mol﹣1②N2(g)+O2(g)═2NO(g)△H=+180kJ•mol﹣1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2CO(g)+2NO(g)═N2(g)+2CO2(g))△H=﹣746KJ/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5.2A(g)⇌2B(g)+C(g)△H<0,现欲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的浓度增大,可行的措施是()A.加压 B.增大C的浓度 C.减少C的浓度 D.降温【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反应2A(g)⇌2B(g)+C(g)△H<0,减小B和C的浓度反应速率下降,但C 的浓度减小,而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的浓度增大,使用负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减小,但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不变,而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加压,正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B、增大C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C、减少C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但C的浓度变小,故C错误;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的浓度变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影响因素、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理解掌握,注意掌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在2L容器中发生 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A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10S后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为()A.2.8mol B.1.6mol C.3.2mol D.3.6mo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根据c=,v=,及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10s内A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L•s)×10s=1.2mol/L,故参加反应的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B 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10s后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0.4mol/L=1.6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223242422【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有温度、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浓度越大、温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30℃>10℃,则C、D 的反应速率大于A、B中的反应速率,又D中浓度大于C中的浓度,所以D中反应速率最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8.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 (g)+2Y(g)⇌3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3mol Z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3D.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量不变、物质的量浓度不变、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则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则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平衡状态,故A错误;B.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3mol Z,方向一致,则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B 错误;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3,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C错误;D.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为高频考点,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依据,为易错题.9.m A(g)+n B(g)⇌p c(g),在同一压强下变化如图,叙述正确的是()A.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和焓变.【分析】由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可知T2>T1,结合温度的变化对A的转化率的影响可解答该题.【解答】解:由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可知T2>T1,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把握温度的大小,结合对A的转化率的影响可解答该题,答题时注意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10.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3O2(g)⇌2O3(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H2(g)+I2(g)⇌2 H 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NH4HCO3(s)⇌NH3(g)+H2O(g)+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来分析: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升高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依此分析.【解答】解:A、该反应正方向为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该反应正方向为体积缩小的吸热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正方向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知识,注意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1.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放热反应),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A的浓度 B.扩大容器的容积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分析】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使曲线a变为b曲线,加快了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平衡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使曲线b变为曲线a,加快了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平衡移动,A、增大A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B、扩大容器的容积,即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D、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图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明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1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1.9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的转化率降低C.m+n>p D.C的体积分数减小【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平衡后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解:平衡后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由上述分析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故A的转化率降低,故B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有:m+n<p,故C错误;D、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即C的体积分数降低,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用假定法判断,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根据实际C的浓度,判断平衡移动.1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类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B、一氧化碳等共价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C、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导电,是碳酸因电离而导电.【解答】解:A、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故A正确;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而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共价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和电解质的强弱无直接关系,故C 错误;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是碳酸,因电离而导电,不是二氧化碳本身导电,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注意选项D为容易错选项,本题难度不大.14.下列溶液中一定酸性的是()A.含H+的溶液B.pH<7的溶液C.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c(OH﹣)<c(H+),注意不能根据溶液的pH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解答】解:A.任何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含有氢离子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故A错误;B.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100℃时纯水中pH=6,而纯水是中性液体,故B错误;C.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10,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pH小于8,常温下,7≤pH<8时溶液不呈酸性,故C错误;D.当c(OH+)<c(H+),则溶液呈酸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明确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OH+)、c(H+)的相对大小是解本题的关键,很多同学仅仅根据pH大小判断而导致错误判断,为易错点.15.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A.相同 B.中和HCl的多C.中和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C(HCl)<C(CH3COOH),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所以哪种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多,其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就多,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C(HCl)<C(CH3COOH),等体积的两种溶液 n(HCl)<n(CH3COOH),所以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多,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pH相同的相同元数的酸中,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B.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由NH3.H2O⇌OH﹣+NH4+可知,n (OH﹣)增大,但溶液的体积增大的多,则c(OH﹣)减小,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解答】解:A、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n(OH﹣)增大,增大,故A错误;B、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n(OH﹣)增大,减小,故B正确;C、因加水稀释时,温度不变,则c(H+)和c(OH﹣)的乘积不变,故C错误;D、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OH﹣的物质的量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稀释时电离平衡的移动及离子的物质的量、离子的浓度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离子积与温度的关系来解答.二、填空题(共52分)17.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2H2(g)+O2(g)═2H2O (l);△H=﹣571.6kJ•mol﹣1,由此可知,H2燃烧热为﹣285.8kJ/mol ,H2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水为液态水;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书写H2燃烧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根据2H2(g)+O2(g)=2H2O(l)△H=﹣571.6kJ/mol,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则H2的燃烧热△H=﹣285.8kJ/mol,H2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答案为:﹣285.88kJ/mol;H2(g)+O2(g)=H2O(l)△H=﹣285.8kJ/mol.【点评】本题考查化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的含义等,题目较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18.现有九种物质(1)Cu(2)烧碱固体(3)氯气(4)碳酸钠粉末(5)稀硫酸(6)NH3.H2O (7)硫酸钠溶液(8)乙醇(9)熔融的硝酸钾①其中能导电的是(1)(5)(7)(9);属于强电解质的是(2)(4)(9);属于弱电解质的是(6);(以上填序号)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3•H2O⇌NH4++OH﹣KNO3:KNO3=K++NO3﹣.【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硝酸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解答】解:(1)Cu是单质,含有自由电子,能够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烧碱固体,不含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3)氯气不含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碳酸钠粉末,不含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5)稀硫酸,含有自由离子,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6)NH3.H2O不含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里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7)硫酸钠溶液,含有自由离子,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8)乙醇不含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9)熔融的硝酸钾,含有自由离子,能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①其中能导电的是(1)(5)(7)(9);属于强电解质的是(2)(4)(9);属于弱电解质的是(6);故答案为:(1)(5)(7)(9);(2)(4)(9);(6);②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故答案为:NH3•H2O⇌NH4++OH﹣;硝酸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KNO3=K++NO3﹣;故答案为:KNO3=K++NO3﹣.【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判断,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明确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题目难度不大.19.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溶液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C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D。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选修)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选修)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选修)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8高二下·房山期中)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太阳能⑤生物质能⑥风能⑦氢能A . ①②③④B . ②⑤⑥⑦C . ①③④⑤⑥D . 除①②外2. (2分)秦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

“秦皮素”是其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其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 . 1mol 该化合物最多能与3 mol NaOH 反应B .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8O5C .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D . 分子中有四种官能团3. (2分) (2020高二下·衢州期末) 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A . Na2CO3:小苏打B . CaSO4·2H2O:生石膏C . CH3CH2CH(CH3)CH2CH2CH3:3一甲基己烷D . HCHO:甲醛4. (2分) (2019高一上·阜阳期末)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11.2L 的 SO3 所含分子数为 0.5NAB . 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 Na+数为 0.1NAC . 氧原子总数为 0.2NA 的C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 2.24LD . 1molFe 与 1molCl2 反应,铁失去电子数为 3NA5. (2分)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 . 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7mol碳碳双键C . 该有机物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 . 该有机物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6. (2分) (2018高二上·大港期中) 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 读取滴定管读数B . 排除滴定管内气泡C . 酸碱中和滴定D . 中和热的测定7. (2分)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 . 乙烯B . 丙炔C . 异戊烷D . 对二甲苯8. (2分) (2017高二上·姜堰期末) 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乙醇、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B . 乙醇、乙酸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 . 乙醇、乙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 . 乙醇、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9.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中) 下列化学式只代表一种纯净物的是()A . CB . C4H10C . C5H12D . C2H610. (2分) (2016高三上·驻马店期末) 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B . 乙烯和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分子中所含碳碳键相同C . 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 .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二、不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11. (3分)实验室用5%的NaOH溶液洗涤硝基苯以除去其中的酸性杂质,洗涤时不要用到()A . 漏斗B . 分液漏斗C . 烧杯D . 滤纸12. (2分) (2016高二上·株洲开学考)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Na+、Fe3+、NO3﹣、Cl2都可在该物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B . 向0.1mo1/L该物质的溶液中清加0.1mo1/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逐滴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C . 检验该物质中Fe2+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D . 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摘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SO42﹣+3Ba2++2OH ﹣═2BaSO4↓+Fe(OH)2↓13. (2分)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体)()A . 12种B . 28种C . 32种D . 36种14. (2分) (2015高二下·红河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B . 医学上常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C . 工业上利用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来生产肥皂D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15. (3分) (2017高二上·宝应期中) 在有机合成中,常会将官能团消除或增加,下列相关过程中反应类型及相关产物不合理的是()A . 乙烯乙二醇:B . 溴乙烷乙醇:CH3CH2Br CH2═CH2 CH3CH2OHC . 1﹣溴丁烷1,3﹣丁二烯:D . 乙烯乙炔:三、非选择题 (共6题;共47分)16. (10分) (2018高二上·丰台月考)(1)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________ 名称是________(2)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3)戊烷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试书写它的结构简式________(4)某炔烃和氢气充分加成生成2,5-二甲基己烷,该炔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5)某芳香烃结构为。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物质属于烃的是()A . CH3CClB . CH3CH3C . 溴苯D . 硝基苯2. (2分) (2019高三上·烟台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乙烯与SO2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B . 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C . 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D .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3. (2分) (2018高二上·盐城期末) 下列有关苯和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均易溶于水B . 均含有碳碳双键C .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 . 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4. (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②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③无色透明酸性溶液中:MnO4- 、K+、Al3+、SO42-④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Cl-、SCN-A . ①②B . ①③④C . ①D . ②③5.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的是()A . CH4、C2H4B . C2H4、C4H8C . C2H6、C2H2D . C2H4、C2H26.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 乙烯使溴水褪色B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 .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黄绿色消失7. (2分) (2016高二下·河北期末) 在相同条件下,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Mg、Al分别加入盛有相同浓度相同盐酸的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不可能是()A . 甲(Na)>乙(Mg)>丙(Al)B . 甲(Na)>乙(Mg)=丙(Al)C . 甲(Na)<乙(Mg)<丙(Al)D . 甲(Na)=乙(Mg)=丙(Al)8. (2分)某有机物分子含有n个﹣CH2﹣,m个﹣CH﹣,a个﹣CH3 ,其余为﹣Cl,则﹣Cl的个数为()A . 2n+3m﹣aB . m+2﹣aC . n+m+aD . m+2n+2﹣a9. (2分) (2018高三上·东莞期末) 常温时,1mol·L-1的HClO2和1mol·L-1的HMnO4两种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 ,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中华民族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中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B . “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C . 《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含义是铁可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D .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2. (2分) (2016高二下·邵东月考)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 H2O,CH3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 . H2SO4、NaOH,NaCl均为强电解质,都属于离子化合物C . Al、Al2O3、Al(OH)3均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都属于两性化合物D . 溶液、胶体、浊液均为分散系,都属于混合物3. (2分) (2017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得到氯气B .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 .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D .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4. (2分)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 . HNO3B . CaCl2C . NH4ClD . H2SO45. (2分) (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 用装置甲在光照条件下验证甲烷与氯气的反应B . 用装置乙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得纯净甲烷C . 用装置丙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D . 用装置丁分馏石油并收集60~150℃馏分6. (2分)和Na+ 离子都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一组微粒是()A . CH4 NH4+B . CH4 H2OC . NH4+ H3O+D . OH- NH37. (2分) (2016高一下·怀仁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有能量变化B .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 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8.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常温时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 Al3+ NH4+ Br﹣ SO42﹣B . Na+ Fe2+ Cl﹣ NO3﹣C . K+ Ba2+ Cl﹣ NO3﹣D . K+ Na+ SO42﹣ SO32﹣9. (2分)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 纯碱、烧碱、熟石灰、碱式碳酸铜都是碱B . 牛奶、豆浆、鸡蛋清溶液、食醋均为胶体C . H2SO4、NaOH、NaNO3、Na2O都是电解质D . 风化、钝化、皂化、焰色反应都是化学变化10. (2分) (2016高一下·武城期中) 有以下四种微粒14N、15N、N2、N4(结构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4N2与15N2互为同位素,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B .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 . 14N与15N化学性质不相同D . 1mol N4气体完全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11. (2分) (2018高一上·三明期中)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 . MgSO4=Mg2++SO42-B . Na2SO4=Na2++SO42-C . Al2(SO4)3=2Al3++3SO42-D . BaCl2=Ba2++2Cl-12. (2分)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A . Na和O2B . NaOH和CO2C . Fe和Cl2D . 木炭(C)和O213. (2分) (2019高一上·上海期末) 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是因为()A . 只发生水合放热过程B . 只发生扩散吸热过程C . 水合过程放热大于扩散过程吸热D . 扩散过程吸热大于水合过程放热14. (2分) (2016高二下·黄陵期中) 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 C2H4+3O2 2CO2+2H2OB . H2+Cl2 2HClC . CH2=CH2+Br2→D . CH3﹣CH3+2Cl2 CH2Cl﹣CH2Cl+2HCl15. (2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L(标准状况),溶于m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w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 ,密度为ρg•cm﹣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相对分子质量M=B . 物质的量浓度c=C . 质量分数w=D . 溶液密度ρ=16. (2分) (2019高二上·通榆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 .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 . 原电池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17. (2分) (2017高二下·唐山期中)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 . 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变血红色B . 淀粉溶液遇碘酸钾变蓝色C . 植物油遇溴水变黄色D . 氧化铜遇热的乙醇变红色18. (2分)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B . 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C . 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D . 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19. (2分) (2019高三上·青铜峡月考) 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Na+、Clˉ、CO32﹣、SO42﹣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混合物一定是K2CO3和NaClB . 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C . 该混合物可能是Na2SO4和Na2CO3D . 该混合物一定是Na2CO3和NaCl20. (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 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B . 碳酸钙溶于乙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C . 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D .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21. (2分)(2018·吴忠模拟) 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已知N2+3H2⇌2NH3△H<O,反应速率为V1;2HI⇌H2+I2△H>O,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两个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2.燃烧 1g 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9.7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5OH+3O2=2CO2+3H2O△H=﹣29.7 kJ/molB.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C.C2H5OH(l)+3O2(g)=2CO2(g)+3H2O(g)△H=+29.7 kJ/molD.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3.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g碳在6.4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A.﹣Y kJ/mol B.﹣(5X﹣0.5Y) kJ/molC.﹣(10X﹣Y) kJ/mol D.+(10X﹣Y) kJ/mol4.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H++CH3COO﹣,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能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NaCl B.CH3COONa C.Na2CO3D.NaOH5.体积一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Y,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继续充入X,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B.若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C.若移走部分W,平衡正向移动D.平衡后移走X,上述反应的△H减小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7.已知:(1)H2(g)+O2(g)═H2O(g);△H=a kJ/mol2H2(g)+O2(g)═2H2O(g);△H=b kJ/mol(3)H2(g)+O2(g)═H2O(l);△H=c kJ/mol(4)2H2(g)+O2(g)═2H2O(l);△H=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9.在一定的条件下,将10mol H2和1mol N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则H2的转化率可能是()A.35% B.30% C.25% D.75%10.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0.6 mol B.0.4 mol C.0.8 mol D.1.2 mol11.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1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14.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 Na+ NO3﹣ Cl﹣B.K+ Na+ Cl﹣ NO3﹣C.K+ Na+ Cl﹣ AlO2﹣D.K+ NH4+ SO42﹣ NO3﹣15.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A.1:9 B.1:1 C.1:2 D.1:416.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Z(g)+M(g)+N(s)△H<0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7.反应aA(g)+bB(g)⇌cC(g)+d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 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1)平衡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若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始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必须满足的关系是a+b c+d(填入“>”或“<”或“=”)(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假使起始时甲、乙、丙、丁四个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C、D的量均为O.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B所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容器代号).三、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8.t℃时,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人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xC(气),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O.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1)x= .比较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α(A)α(B)(填>、=或<)(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人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序号)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发生同等程度的改变(4)在t℃时,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人amolC,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人(填A或B)mol(用a表示).19.在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SO3(g)和1mol氧气,在某温度下使其反应,反应至4min时,氧气的浓度为0.06mol/L,反应至8min时达平衡状态.(1)在0~4min内生成O2的平均速率v(O2)= mol/(L•min).整个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3)若起始时按下表数据投料,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0.05mol/L的是,此时的平衡常数与中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选项 A B C DSO3 1mol 3mol 3mol 0molSO2 2mol 1.5mol 0mol 6molO2 2mol 1mol 0mol 5mol20.在3个温度、容积相同的1L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一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3(g)△H=﹣92.4kJ•mol ﹣1]: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 1molN2、3molH2 2molNH3 4molNH3NH3的浓度(mol•L﹣1) c1 c2 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体系压强(Pa) p1 p2 p3反应物转化率 a1=25% α2α3(1)由以上数据,甲、乙、丙达平衡时,N2的浓度大小关系为,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甲中以H2表示的反应速率是.该温度下,丙中反应2NH3⇌N2+3H2的平衡常数是.(3)a+b 92.4(填“<”、“>”或“=”,下同);α1+α31.(4)若要使甲重新达平衡后比值变小,其他条件可采用.A.使用催化剂 B.增大氮气浓度C.升高温度 D.缩小容器体积.21.有pH=1的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则其大小关系为.同体积的三种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则其大小关系为.(3)完全中和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NaOH溶液时,需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b、c,则其大小关系为.22.25℃时,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为1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mL;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应加mL;(3)如果加0.01mol/L HCl,应加mL.(精确到0.1)23.“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① ② ③ ④ ⑤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c(S2O82﹣)/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t/s 88.0 44.0 22.0 44.0 t2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显色时间t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已知N2+3H2⇌2NH3△H<O,反应速率为V1;2HI⇌H2+I2△H>O,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两个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无论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只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就一定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无论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只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就一定增大,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无论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只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就一定增大.2.燃烧 1g 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9.7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5OH+3O2=2CO2+3H2O△H=﹣29.7 kJ/molB.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C.C2H5OH(l)+3O2(g)=2CO2(g)+3H2O(g)△H=+29.7 kJ/molD.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kJ,计算求出46g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9.7KJ×46=1366.2KJ,然后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kJ,则1mol乙醇,质量为46g,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46×29.7kJ=1366.2kJ,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kJ•mol ﹣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同时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3.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g碳在6.4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A.﹣Y kJ/mol B.﹣(5X﹣0.5Y) kJ/molC.﹣(10X﹣Y) kJ/mol D.+(10X﹣Y) 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CO2.3.6g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与氧元素守恒列方程计算x、y的值,计算生成ymol二氧化碳方程的热量,放出的总热量减去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生成xmolCO放出的热量,据此计算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解答】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CO2.3.6g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0.3,根据氧元素守恒有x+2y=0.2×2,联立方程,解得x=0.2,y=0.1.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所以生成0.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0.1mol×YkJ/mol=0.1YkJ,所以生成0.2molCO放出的热量为XkJ﹣0.1YkJ.由于碳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H的符号为“﹣”,故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5X﹣0.5Y)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判断碳与氧气反应产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关键,注意反应热△H的单位与符号,容易忽略.4.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H++CH3COO﹣,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能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NaCl B.CH3COONa C.Na2CO3D.NaO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能使平衡向左移动说明加入下列物质后能抑制醋酸的电离,如果含有相同的离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如果固体和氢离子或醋酸根离子反应则促进醋酸电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氯化钠和醋酸不反应也没有相同的离子,所以不能使平衡向左移动,故A错误;B、醋酸钠和醋酸有相同的阴离子醋酸根离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所以能使平衡向左移动,故B正确;C、碳酸钠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使平衡向右移动,故C 错误;D、NaOH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使平衡向右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只要是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物质就抑制醋酸的电离,加入和醋酸根离子或氢离子反应的物质就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据此分析解答即可.5.体积一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Y,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继续充入X,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B.若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C.若移走部分W,平衡正向移动D.平衡后移走X,上述反应的△H减小【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通入X,X的浓度增大,使平衡向X浓度降低的方向移动;B、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增大;C、W是固体,移走部分W,不影响平衡;D、反应热△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解答】解:A、通入X,X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B、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增大,故B错误;C、W是固体,移走部分W,平衡不一定,故C错误;D、反应热△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不变,反应热△H不变,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等,比较基础,注意D选项中反应热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A、υ(A)=0.5 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2υ(A)=1mol/(L•s),B、υ(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4υ(B)=1.2mol/(L•s),C、υ(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υ(C)=×0.8mol/(L•s)=1.1mol/(L•s),D、υ(D)=1 mol/(L•s),故速率B>C>A=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7.已知:(1)H2(g)+O2(g)═H2O(g);△H=a kJ/mol2H2(g)+O2(g)═2H2O(g);△H=b kJ/mol(3)H2(g)+O2(g)═H2O(l);△H=c kJ/mol(4)2H2(g)+O2(g)═2H2O(l);△H=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 d=2c<0;b=2a<0;d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b<0,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a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a<0;【解答】解:A、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a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a<0,故A错误;B、d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b<0,故B错误;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 d=2c<0;b=2a<0,故C正确;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 d=2c<0;b=2a<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大小的比较,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a、b、c、d含有+/﹣的比较的时候要带入比较.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 0.2 0.4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v 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2 0.4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难度不大.9.在一定的条件下,将10mol H2和1mol N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则H2的转化率可能是()A.35% B.30% C.25% D.75%【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假定氮气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计算氢气转化率的极大值,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氮气不能完全反应,故氢气的实际转化率小于该极大值.【解答】解:假定1mol氮气完全反应,由方程式N2+3H2⇌2NH3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3=3mol,故氢气转化率的极大值为:×100%=30%,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氮气不能完全反应,故氢气的实际转化率小于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可逆反应的特征等,难度不大,注意利用极值法解答.10.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0.6 mol B.0.4 mol C.0.8 mol D.1.2 mo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平衡后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4,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缩小体积达到新的平衡时,O2 、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和1.4mol,产生SO3、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8=1.75:1>4:3,说明缩小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设改变体积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方程式用x表示出SO3、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进而表示与原平衡时SO3、O2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平衡时SO3、O2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4:3列方程计算x值,进而计算原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加上改变体积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新平衡SO3的物质的量.【解答】解:改变体积达到新的平衡时,SO3、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4mol和0.8mol,说明缩小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设改变体积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2SO2(g)+O2(g)⇌2SO3(g)xmol 0.5xmol xmol故(1.4mol﹣xmol):(0.8mol+0.5xmol)=4:3,解得x=0.2,故原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1.4mol﹣0.2mol=1.2mol,则原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1.2mol×=0.6mol,故到达新平衡SO2的物质的量=0.6mol﹣0.2mol=0.4mol,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根据SO2、O2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是解题的关键.11.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密度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②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③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不再变化,所以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如果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且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浓度、催化剂、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侧重反应速率图象的分析,明确速率变化程度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氢气是反应物,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判断;B、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据此判断;C、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D、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及题中表达式判断;【解答】解:A、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氢气是反应物,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氢气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C、升高温度,无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C错误;D、平衡常数等于生成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浓度系数次幂之积,根据题中的K的表达式可知,CO和H2O是生成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常数的定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平衡常数表达式的理解.14.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 Na+ NO3﹣ Cl﹣B.K+ Na+ Cl﹣ NO3﹣C.K+ Na+ Cl﹣ AlO2﹣D.K+ NH4+ SO42﹣ 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为酸或碱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为酸或碱溶液,A.碱溶液中Al3+、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A不选;B.无论酸或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选;C.酸溶液中H+、AlO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C不选;D.碱溶液中NH4+、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复分解反应的考查,明确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题目难度不大.15.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A.1:9 B.1:1 C.1:2 D.1:4【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pH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钡离子恰好沉淀,需要Ba(OH)2和NaHSO4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结合溶液的pH和溶液体积换算物质的量列式计算.【解答】解: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反应的硫酸氢钠物质的量为0.5x×10﹣2mol;设硫酸氢钠溶液体积为y,依据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混合后溶液pH=11,计算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所以得到:=10﹣3;得到x:y=1: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的综合计算,溶液pH的计算应用,注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和溶质浓度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6.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Z(g)+M(g)+N(s)△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湖南省衡阳县四中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总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每小题3分,共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逃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质在自然界自然存在,其中属于盐的是A. H2OB. CaCO3C. Al2O3D. SiO2【答案】B【解析】H2O、Al2O3、SiO2都属于氧化物;CaCO3属于盐;答案选B。

2. 利用现代科技将置涂于飞机表面,用以吸收和屏藏雷达和红外线辐射,起到一定的隐身作用,该Po(钋)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是A. 209B. 125C. 84D. 41【答案】D【解析】该Po原子质子数为84,质量数为209,中子数为209-84=125,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为125-84=41,答案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原子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对原子而言,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Z,质量数=A,中子数=A-Z。

3. 下列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是A. 试管B. 蒸发皿C. 坩埚D. 烧杯【答案】D【解析】试管、蒸发皿、坩埚能直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答案选D。

点睛:熟记各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 Na2SO4溶液B. Fe(OH)3胶体C. 稀硝酸D. 澄清石灰水【答案】B【解析】Na2SO4溶液、稀硝酸、澄清石灰水都属于溶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选B。

点睛: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常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 CH4一一易燃液体B. NaOH一腐蚀C. K一一遇湿易燃物品D. KMnO4一氧化剂【答案】A【解析】A项,CH4是易燃气体,不是易燃液体,不对应;B项,NaOH具有腐蚀性,对应;C 项,K遇水剧烈反应生成KOH和H2,并放出大量的热使之燃烧,K属于遇湿易燃物品,对应;D项,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对应;答案选A。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6-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6-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衡阳县四中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量:8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太阳能 B.核能 C.氢能 D.煤炭2.已知:H2(g)+F2(g)═2HF(g)△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能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C.S(s)+O2(g)===SO2(g) ΔH=-296.8 kJ/mol(反应热)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B.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Fe与稀盐酸的反应 D.Ba(OH)2·8H2O和NH4 Cl(固体)反应5.已知:2H2(g)+O2(g)=2H2O(l)△H=﹣480 kJ/mol其中H﹣H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和462 kJ/mol,则O=O键的键能为()A.496 kJ/mol B.248 kJ/mol C.428 kJ/mol D.284 kJ/mol6.已知:2SO2(g)+O2(g)═2SO3(g)△H=﹣196.6 kJ/mol2NO(g)+O2(g)═2NO2(g)△H=﹣113.0 kJ/mol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 kJ/mol.()A.+41.8 kJ/mol B.—41.8 kJ/molC.+83.6 kJ/mol D.—83.6 kJ/mol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③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反应C(s)+H 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把 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 (g)nZ(g)+2W(g),5min末已生成 0.2molW,若测知以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 mol/(L·min),则 n是()A.2 B.4 C.1 D.310.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45 mol/(L·min) B.v(B)=0.75 mol/(L·min)C.v(B)=0.90 mol/(L·min) D.v(C)=0.60 mol/(L·min)11.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中不是..可逆反应2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2amol A,同时消耗3amol B;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A.⑤⑥ B.②⑤ C.①③④ D.④⑦12.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答案】B【详解】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错误;答案选B。

2.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雷雨时空气中的 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 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答案】B【详解】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由单质氮气转化为氨气,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选项B正确;C.用NaOH吸收NO2和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C错误;D.用氨气转化为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

3.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 2SO 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 A .红、红、红 B .白、黑、白 C .红、黑、红 D .红、黑、白【答案】B 【详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 、O ,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 答案选B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B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 4+C .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 3+D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2- 【答案】C 【详解】A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 4,也有可能是AgCl ,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 42-,也可能含Cl -;检验SO 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 ,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 42-,A 错误;B 、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 错误;C 、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 和Fe 2O 3,加入盐酸后,Fe 可以和Fe 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 3+,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C 正确;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 2,也可能是SO 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 2、SO 2的离子有CO 32-、HCO 3-或SO 32-、HSO 3-,D 错误; 故选C 。

湖南省衡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已知N2+3H2⇌2NH3△H<O,反应速率为V1;2HI⇌H2+I2△H>O,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两个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2.燃烧1g 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9.7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5OH+3O2=2CO2+3H2O△H=﹣29.7 kJ/molB.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C.C2H5OH(l)+3O2(g)=2CO2(g)+3H2O(g)△H=+29.7 kJ/molD.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3.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g碳在6.4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A.﹣Y kJ/mol B.﹣(5X﹣0.5Y)kJ/molC.﹣(10X﹣Y)kJ/mol D.+(10X﹣Y)kJ/mol4.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H++CH3COO﹣,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能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NaCl B.CH3COONa C.Na2CO3D.NaOH5.体积一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Y,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继续充入X,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B.若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C.若移走部分W,平衡正向移动D.平衡后移走X,上述反应的△H减小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7.已知:(1)H2(g)+O2(g)═H2O(g);△H=a kJ/mol2H2(g)+O2(g)═2H2O(g);△H=b kJ/mol(3)H2(g)+O2(g)═H2O(l);△H=c kJ/mol(4)2H2(g)+O2(g)═2H2O(l);△H=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9.在一定的条件下,将10mol H2和1mol N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则H2的转化率可能是()A.35% B.30% C.25% D.75%10.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0.6 mol B.0.4 mol C.0.8 mol D.1.2 mol11.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1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14.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 NO3﹣Cl﹣B.K+ Na+Cl﹣NO3﹣C.K+Na+Cl﹣AlO2﹣D.K+NH4+SO42﹣NO3﹣15.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A.1:9 B.1:1 C.1:2 D.1:416.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7.反应aA(g)+bB(g)⇌cC(g)+d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1)平衡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若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始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必须满足的关系是a+b c+d(填入“>”或“<”或“=”)(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假使起始时甲、乙、丙、丁四个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C、D的量均为O.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B所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容器代号).三、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8.t℃时,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人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xC(气),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O.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1)x=.比较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α(A)α(B)(填>、=或<)(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人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序号)A.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D.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发生同等程度的改变(4)在t℃时,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人amolC,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人(填A或B)mol (用a表示).19.在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SO3(g)和1mol氧气,在某温度下使其反应,反应至4min时,氧气的浓度为0.06mol/L,反应至8min时达平衡状态.(1)在0~4min内生成O2的平均速率v(O2)=mol/(L•min).整个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3)若起始时按下表数据投料,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0.05mol/L的是,此时的平衡常数与中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选项A B C DSO3 1mol 3mol 3mol 0molSO2 2mol 1.5mol 0mol 6molO2 2mol 1mol 0mol 5mol20.在3个温度、容积相同的1L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一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1molN2、3molH2 2molNH3 4molNH3NH3的浓度(mol•L﹣1)c1 c2 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体系压强(Pa)p1 p2 p3反应物转化率a1=25% α2α3(1)由以上数据,甲、乙、丙达平衡时,N2的浓度大小关系为,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甲中以H2表示的反应速率是.该温度下,丙中反应2NH3⇌N2+3H2的平衡常数是.(3)a+b92.4(填“<”、“>”或“=”,下同);α1+α31.(4)若要使甲重新达平衡后比值变小,其他条件可采用.A.使用催化剂B.增大氮气浓度C.升高温度D.缩小容器体积.21.有pH=1的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则其大小关系为.同体积的三种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则其大小关系为.(3)完全中和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NaOH溶液时,需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b、c,则其大小关系为.22.25℃时,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为1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mL;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应加mL;(3)如果加0.01mol/L HCl,应加mL.(精确到0.1)23.“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c(S2O82﹣)/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t/s 88.0 44.0 22.0 44.0 t2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显色时间t2=.(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已知N2+3H2⇌2NH3△H<O,反应速率为V1;2HI⇌H2+I2△H>O,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两个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无论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只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就一定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无论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只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就一定增大,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无论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只要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就一定增大.2.燃烧1g 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9.7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5OH+3O2=2CO2+3H2O△H=﹣29.7 kJ/molB.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C.C2H5OH(l)+3O2(g)=2CO2(g)+3H2O(g)△H=+29.7 kJ/molD.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kJ,计算求出46g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9.7KJ×46=1366.2KJ,然后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kJ,则1mol乙醇,质量为46g,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46×29.7kJ=1366.2kJ,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2kJ•mol ﹣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同时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3.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g碳在6.4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A.﹣Y kJ/mol B.﹣(5X﹣0.5Y)kJ/molC.﹣(10X﹣Y)kJ/mol D.+(10X﹣Y)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CO2.3.6g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与氧元素守恒列方程计算x、y的值,计算生成ymol二氧化碳方程的热量,放出的总热量减去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生成xmolCO放出的热量,据此计算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解答】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CO2.3.6g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令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0.3,根据氧元素守恒有x+2y=0.2×2,联立方程,解得x=0.2,y=0.1.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所以生成0.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0.1mol×YkJ/mol=0.1YkJ,所以生成0.2molCO放出的热量为XkJ﹣0.1YkJ.由于碳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H的符号为“﹣”,故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5X﹣0.5Y)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判断碳与氧气反应产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关键,注意反应热△H的单位与符号,容易忽略.4.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H++CH3COO﹣,加入少量下列固体物质能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NaCl B.CH3COONa C.Na2CO3D.NaO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化学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能使平衡向左移动说明加入下列物质后能抑制醋酸的电离,如果含有相同的离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如果固体和氢离子或醋酸根离子反应则促进醋酸电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氯化钠和醋酸不反应也没有相同的离子,所以不能使平衡向左移动,故A 错误;B、醋酸钠和醋酸有相同的阴离子醋酸根离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所以能使平衡向左移动,故B正确;C、碳酸钠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使平衡向右移动,故C错误;D、NaOH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能促进醋酸的电离使平衡向右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只要是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物质就抑制醋酸的电离,加入和醋酸根离子或氢离子反应的物质就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据此分析解答即可.5.体积一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X、Y,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继续充入X,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B.若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C.若移走部分W,平衡正向移动D.平衡后移走X,上述反应的△H减小【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通入X,X的浓度增大,使平衡向X浓度降低的方向移动;B、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增大;C、W是固体,移走部分W,不影响平衡;D、反应热△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解答】解:A、通入X,X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故A 正确;B、继续充入Z,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增大,故B错误;C、W是固体,移走部分W,平衡不一定,故C错误;D、反应热△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不变,反应热△H不变,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等,比较基础,注意D选项中反应热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无关.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A、υ(A)=0.5 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2υ(A)=1mol/(L•s),B、υ(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4υ(B)=1.2mol/(L•s),C、υ(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υ(C)=×0.8mol/(L•s)=1.1mol/(L•s),D、υ(D)=1 mol/(L•s),故速率B>C>A=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7.已知:(1)H2(g)+O2(g)═H2O(g);△H=a kJ/mol2H2(g)+O2(g)═2H2O(g);△H=b kJ/mol(3)H2(g)+O2(g)═H2O(l);△H=c kJ/mol(4)2H2(g)+O2(g)═2H2O(l);△H=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d=2c<0;b=2a<0;d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b<0,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a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a <0;【解答】解:A、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a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a<0,故A错误;B、d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b<0,故B错误;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d=2c<0;b=2a<0,故C正确;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d=2c<0;b=2a<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大小的比较,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a、b、c、d含有+/﹣的比较的时候要带入比较.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 0.2 0.4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v 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2 0.4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难度不大.9.在一定的条件下,将10mol H2和1mol N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则H2的转化率可能是()A.35% B.30% C.25% D.75%【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假定氮气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计算氢气转化率的极大值,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氮气不能完全反应,故氢气的实际转化率小于该极大值.【解答】解:假定1mol氮气完全反应,由方程式N2+3H2⇌2NH3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3=3mol,故氢气转化率的极大值为:×100%=30%,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氮气不能完全反应,故氢气的实际转化率小于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可逆反应的特征等,难度不大,注意利用极值法解答.10.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0.6 mol B.0.4 mol C.0.8 mol D.1.2 mo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平衡后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4,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缩小体积达到新的平衡时,O2 、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和1.4mol,产生SO3、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8=1.75:1>4:3,说明缩小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设改变体积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方程式用x表示出SO3、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进而表示与原平衡时SO3、O2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平衡时SO3、O2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4:3列方程计算x值,进而计算原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加上改变体积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新平衡SO3的物质的量.【解答】解:改变体积达到新的平衡时,SO3、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4mol和0.8mol,说明缩小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设改变体积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2SO2(g)+O2(g)⇌2SO3(g)xmol 0.5xmol xmol故(1.4mol﹣xmol):(0.8mol+0.5xmol)=4:3,解得x=0.2,故原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1.4mol﹣0.2mol=1.2mol,则原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1.2mol×=0.6mol,故到达新平衡SO2的物质的量=0.6mol﹣0.2mol=0.4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根据SO2、O2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是解题的关键.11.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密度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②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③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不再变化,所以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如果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且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浓度、催化剂、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侧重反应速率图象的分析,明确速率变化程度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氢气是反应物,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判断;B、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据此判断;C、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D、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及题中表达式判断;【解答】解:A、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氢气是反应物,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氢气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C、升高温度,无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C错误;D、平衡常数等于生成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浓度系数次幂之积,根据题中的K的表达式可知,CO和H2O是生成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常数的定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平衡常数表达式的理解.14.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 NO3﹣Cl﹣B.K+ Na+Cl﹣NO3﹣C.K+Na+Cl﹣AlO2﹣D.K+NH4+SO42﹣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为酸或碱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为酸或碱溶液,A.碱溶液中Al3+、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A不选;B.无论酸或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选;C.酸溶液中H+、AlO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C不选;D.碱溶液中NH4+、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复分解反应的考查,明确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题目难度不大.15.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A.1:9 B.1:1 C.1:2 D.1:4【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pH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钡离子恰好沉淀,需要Ba(OH)2和NaHSO4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结合溶液的pH和溶液体积换算物质的量列式计算.【解答】解: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反应的硫酸氢钠物质的量为0.5x×10﹣2mol;设硫酸氢钠溶液体积为y,依据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混合后溶液pH=11,计算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所以得到:=10﹣3;得到x:y=1: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的综合计算,溶液pH的计算应用,注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和溶质浓度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6.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由曲线a到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据此结合选项判断.【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由曲线a到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时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加大X的投入量,X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x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故C正确;D、增大体积,压强减小,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降低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与影响因素,难度中等,根据曲线变化分析条件改变对速率、X转化率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7.反应aA(g)+bB(g)⇌cC(g)+d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1)平衡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1:1.若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始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必须满足的关系是a+b>c+d(填入“>”或“<”或“=”)(3)设定a=2,b=1,c=3,d=2,在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假使起始时甲、乙、丙、丁四个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mol、1mol、2mol、1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mol、1mol、2mol、2mol,C、D的量均为O.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衡阳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题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衡阳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题

衡阳县2015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二化学考生注意:1、本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次、姓名、考号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3、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交卷只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1.下列关于电解质分类的组合中,完全正确的是2.下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 .熔融时不导电B .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C .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D .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4.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g nB g mA +⇋)()(g qD g pC +的平衡常数为K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K 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 .K 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 .K 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D .K 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c .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也能发生 D .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6.准确量取25.00ml 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 .50ml 量筒B .50mL 酸式滴定管C .10mL 量筒D .50mL 碱式滴定管7.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1H ∆和2H ∆表示,则①)()(21)(222g O H g O g H =+ mol KJ Q H /11-=∆: ②)()(2)1(2222g O g H O H += mol KJ Q H /22+=∆A .21Q Q >B .21Q Q = C. 212Q Q < D. 12Q Q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 和Mg 与0.1 mol ·L 1-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B .0.1 mol ·1-L 的盐酸与42SO H 分别与大小、形状相同的大理石反应,反应速率相同C .催化剂能降低分予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D .100Ml 2mol ·L 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景的NaCl 溶液,反应速率不变9.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B(g)⇋2C(g),当下列 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 物质的量浓度A .①②④B .②③ c .②③④ D .全部1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 ⇋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 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 不是气态B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 是气态C .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C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大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11.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OO CH 3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不放出气体,可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A .NaOHB .3NaHCOC .COOK CH 3D .Mg12.己知:1241610100.2)(,105.1)(,108,1)(---⨯=⨯=⨯=AgCrO K AgI K AgCl K sp sp sp 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 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42CrO Ag AgI AgCl >>B .AgI CrO Ag AgCl >>42C .AgI AgCl CrO Ag >>42D .AgCl AgI CrO Ag >>4213.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 、Y 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 外电路Y →B .若两电极分别为Zn 和碳棒,则X 为碳棒,Y 为ZnC .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为Y X >D .X 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1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11CuSO L mol -•溶液,当)(2+Cu c 为15.0-•L mol 时,停止电解,向剩余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原来状况A .4CuSOB .CuOC .2)(OH CuD .O H CuSO 245•15.5015.0-•L mol ml 盐酸与50NaOH L mol ml 155.0-•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实验装置上看,除了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外没有其他问题B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大C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大D .实验中改用6015.0-•L mol ml 盐酸跟50NaOH L mol ml 155.0-•溶液进行反应,与上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但是所求中和热相等16.已知乙酸)(HA 的酸性比甲酸)(HB 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1,0-molL 的NaA 和NaB 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H c HB c HA c OH c B .)()()()(+--->>>H c B c A c OH cC .)()()()(+--->>>H c A c B c OH cD .)()()()(+->>>H c HA c HB c OH 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8分)(1)4200.100.1SO LH mol L •溶液与NaOH L mol L 100.100.2-•溶液完全反应,放出kJ 6.114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H ∆为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C ︒25、101kPa 时,)1(00.166H gC 燃烧生成)(2g CO 和)1(2o H ,放出41.8kJ 的热量,66H C 的燃烧热为________mol kJ /(3)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2015-2016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二12月学科联赛化学试卷

2015-2016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二12月学科联赛化学试卷

2015-2016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二12月学科联赛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B.2L0.2mol/LK2SO4溶液SO2-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4C.1molNa作还原剂可提供电子数为2N AD.同温、同压下N A个CO2分子和N A个O2分子的体积相同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O2通入水溶液中:3NO2+H2O=2NO3-+NO+2H+B.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C.过量NaOH滴入NH4HCO3稀溶液中:NH4++OH-=NH3·H2O D.铜片加入稀HNO3中:Cu+2NO3-+4H+=Cu2++2NO2↑+2H2O 3.3、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SiO32-、Cl-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D.Ba2+、HCO3-、ClO-、K+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A.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B.吸收NH3 C.制取氨气D.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食物的腐败B.铝与稀盐酸反应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6.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H为“一”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C(s)+1/2O2(g)=CO(g)的反应热为l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C.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所具有总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反应热不但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且与反应的途径也有关7.7.下图是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可逆反应:A(s)+2B(g)2C(g) ΔH<0,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的是①v正(B)=v逆(C)②n(B)∶n(C)=1∶1③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④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⑤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D.全部2、以下气体中因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A.CO B.NO2C.H2O D.SO23、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消耗2n mol Y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B.在1L水中溶解5.85gNaCl,即可配制得0.1mol/L的NaCl溶液C.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D.17g NH3中含有分子数为N 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物因氧化而腐败是放热反应B.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C.生物质能源是解决农村能源主要途径D.使用沼气作能源可以保护森林6、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2H2O+O2+4 e-=4OH-B.Fe2++2e-=FeC.2H++2e-=H2↑D.Fe3++e-=Fe2+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Word版含解析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①CO2的比例模型:②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③HClO的电子式:④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⑤聚乙烯的结构简式:⑥Na+的结构示意图A.④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⑥D.③⑤⑥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7 g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为N AB.2.8 g N2和2.8 g NO2所含电子数均为1.4N AC.1 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的分子数N A3.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0的无色溶液中:Cl﹣、Na+、SO42﹣、Fe2+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SCN﹣、Br﹣、Na+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NO3﹣、Cl﹣D.在=1012的溶液中:NH4+、NO3﹣、K+、Cl﹣4.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A.SO2B.NO3﹣C.Fe3+D.Fe2+5.下列对有关微粒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Pt、PtA.A B.B C.C D.D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B.Cl2与石灰水反应:Cl2+2OH﹣═Cl﹣+ClO﹣+H2OC.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7.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B.纯碱除去油污 C.食醋清洗水垢 D.臭氧消毒餐具8.如表中评价合理的是()+2H═BaSOA.A B.B C.C D.D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不相同的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氯气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BaCl2溶液具有酸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C.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D.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11.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CO:2CO(g)+O2(g)═2CO2(g);△H=﹣566.0kJ/mol.丙烷: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正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78.0kJ/mol.异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69.6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0kJ/mol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少产生的热量也多C.常温下,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①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②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③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④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⑤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A.③④ B.①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1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完全溶解,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Al B.Al(OH)3C.AlCl3D.Al2O31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 N2有6mol电子转移15.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Na2S4O6、H2O、Na2S2O3、Au2O、NaOHB.Na2S2O3、H2O、Na2S4O6、Au2O、NaOHC.Na2S2O3、NaOH、Na2S4O6、Au2O、H2OD.当1mol 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16.如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a()A.Na2SO4与NaAlO2组成的混合物B.KAl(SO4)2C.Al2(SO4)3D.NH4Al(SO4)2二、非选择题17.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2)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分子式表示).(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1)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若大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是:②打开b,关闭a.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是:.③BaCl2溶液中无沉淀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A中的试剂是.②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19.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SiO32﹣、NH4+、Fe2+、Fe3+、CO32﹣、SO4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能实现如下转化: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F的电子式为:,沉淀K的化学式为:,沉淀G的化学式为:,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2)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是:;不能肯定的是:.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选择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加入X溶液中,根据现象就可判断,则该试剂是:.(选填:①NaOH溶液,②酚酞试剂,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SCN溶液,⑥KMnO4溶液)(3)要使步骤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则D、H2O、O2物质的量之比是:.(4)写出步骤①所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①CO2的比例模型:②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③HClO的电子式:④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⑤聚乙烯的结构简式:⑥Na+的结构示意图A.④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⑥D.③⑤⑥【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①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②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③次氯酸中O原子成2个共价键,H原子、Cl原子成1个共价键,O原子分别与H、Cl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④实验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元素的种类和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的式子,结合葡萄糖的分子式书写判断;⑤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⑥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解答】解:①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相对体积大于氧原子,其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①错误;②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CH3COOH是乙酸的结构简式,故②错误;③次氯酸中O原子成2个共价键,H原子、Cl原子成1个共价键,O原子分别与H、Cl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次氯酸的电子式为,故③错误;④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其实验式为CH2O,故④正确;⑤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结构简式为,故⑤正确;⑥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离子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结构示意图为,故⑥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比例模型、结构简式、实验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比例模型与球棍模型、结构式与结构简式、实验式的区别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7 g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为N AB.2.8 g N2和2.8 g NO2所含电子数均为1.4N AC.1 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的分子数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铝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mol电子来分析;B、分别求出两者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氮气中含14mol电子,而1mol二氧化氮中含23mol 电子来分析;C、乙酸是弱酸;D、分子数N=.【解答】解:A、27g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mol电子即3N A个,故A错误;B、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氮气中含14mol电子,故0.1mol氮气中含1.4mol电子即1.4N A个;而2.8g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n==0.06mol,而1mol二氧化氮中含23mol电子,故0.06mol二氧化氮中含1.39mol电子即1.39N A个,故B错误;C、乙酸是弱酸,故不能完全电离,则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0.1N A个,故C错误;D、分子数N===N 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3.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0的无色溶液中:Cl﹣、Na+、SO42﹣、Fe2+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SCN﹣、Br﹣、Na+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NO3﹣、Cl﹣D.在=1012的溶液中:NH4+、NO3﹣、K+、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pH=0,溶液显酸性,Fe2+为浅绿色;B.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D. =1012的溶液,显酸性.【解答】解:A.pH=0,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但Fe2+为浅绿色,与无色不符,故A错误;B.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Mg2+、NH4+,酸溶液中H+、NO3﹣、A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C错误;D. =1012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A.SO2B.NO3﹣C.Fe3+D.Fe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Fe3+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硫酸,自身被还原为Fe2+,故溶液变为浅绿色;随着溶液中H+浓度的增大,NO3﹣逐渐显现出其强氧化性,再将Fe2+氧化为Fe3+,而NO3﹣中氮元素从+5价变为+2价,故最终氮元素被还原.【解答】解:由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知SO2通入Fe(NO3)3溶液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为SO2→SO42﹣,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S、Fe元素得化合价在变化中升高,则可知还原反应为H++NO3﹣→NO↑+H2O,即最终被还原的为NO3﹣,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实质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积累.5.下列对有关微粒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Pt、PtA.A B.B C.C D.D【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解答】解:A.C60、C70、C540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是同一种物质,故B错误;C. Pt、Pt是Pt元素的不同原子,属于同位素,故C错误;D.甲酸、硬脂酸都是饱和一元酸,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B.Cl2与石灰水反应:Cl2+2OH﹣═Cl﹣+ClO﹣+H2OC.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足量氯气,亚铁离子、溴离子均被氧化;B.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解答】解: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故A错误;B.Cl2与石灰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B正确;C.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Fe3O4+28H++NO3‑=9Fe3++NO↑+14H2O,故C错误;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的离子反应为Ca2++2ClO﹣+SO2+H2O═CaSO4↓+HCl O+H++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选项D为忽略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题目难度中等.7.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B.纯碱除去油污 C.食醋清洗水垢 D.臭氧消毒餐具【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生活中常常利用物质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且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明矾中铝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利用了物质易水解的特性,故A 错误;B.纯碱是强碱弱酸盐易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其水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利用了物质易水解的特性,故B错误;C.食醋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杀菌消毒,该过程是利用了物质的强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侧重于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8.如表中评价合理的是()+2H═BaSOA.A B.B C.C D.D【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硝酸与四氧化三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B.碳酸镁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C.漏掉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D.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氯气先氧化二价铁离子.【解答】解:A.Fe3O4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氮,不会产生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3Fe3O4 +28H++NO3﹣=9Fe3++NO↑+14H2O,故A错误;B.向碳酸镁中加稀盐酸,离子方程式:MgCO3+2H+═Mg2++CO2↑+H2O,故B正确;C.铵根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或者是一水合氨,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为:2NH4++Ba2++SO42﹣+2OH﹣═BaSO4↓+2NH3•H2O,故C错误;D.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为,亚铁离子被完全氧化,溴离子被部分氧化:2Fe2++2Br﹣+2Cl2=2Fe3++4Cl﹣+Br2,若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则氯气需要过量,溴化亚铁全部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选项D为易错选项.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不相同的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氯气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BaCl2溶液具有酸性【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氯气为单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明矾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D.Na2CO3水解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加入足量BaCl2后,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水解平衡逆向进行溶液褪色.【解答】解:A.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本身不能电离,故A错误;B.漂白粉净水是利用其氧化性,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二者的作用原理是不相同的,故B正确;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作用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左移,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故红色变浅或褪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氯气的性质、电解质、盐类的水解等问题,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C.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D.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分析;C、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均为金属元素;D、微粒可能为原子或离子.【解答】解;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如:Sn、Pb、Po、Bi等都是金属元素,故A正确;B、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描述了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而不是减弱,故B错误;C、从ⅢB到ⅡB包括七个副族,一个点三个纵行的VⅢ都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D、如Na+和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1.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CO:2CO(g)+O2(g)═2CO2(g);△H=﹣566.0kJ/mol.丙烷: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正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78.0kJ/mol.异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69.6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0kJ/mol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少产生的热量也多C.常温下,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考点】有关燃烧热的计算.【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A.在文字叙述燃烧热的时候不带“﹣”号;B.相同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需要的氧气越多,1g丙烷完全燃烧放热=50.5kJ,1g正丁烷完全燃烧放热=49.6kJ;C.由2CO(g)+O2(g)═2CO2(g);△H=﹣566.0kJ/mol可知CO的燃烧热为566.0kJ/mol=283.0 kJ/mol;D.人类利用的能源中有些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解答】解:A.由正丁烷:C4H10(g)+6.5O2(g)═4CO2(g)+5H2O(l);△H=﹣2878.0kJ/mol 可知,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0kJ/mol,故A错误;B.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正丁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丙烷需要的氧气多,1g丙烷完全燃烧放热=50.5kJ,1g正丁烷完全燃烧放热=49.6kJ,故B错误;C.由2CO(g)+O2(g)═2CO2(g);△H=﹣566.0kJ/mol可知CO的燃烧热为566.0kJ/mol=283.0 kJ/mol,故C正确;D.人类利用的能源中有些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如化石燃料,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燃烧热的计算,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概念、能量转化形式分析,难度不大注意燃烧热的表示方法.1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①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②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③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④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⑤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A.③④ B.①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①浓硝酸易分解;②钠与冷水反应;③钾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④二氧化硅能和碱性溶液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溶液;⑤氢氧化钠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解答】解:①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①正确;②钠与冷水反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故②错误;③钾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故③正确;④二氧化硅能和碱性溶液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溶液,容易把磨口玻璃塞和玻璃瓶粘结在一起而不易打开,故碳酸钠固体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故④错误;⑤不氢氧化钠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打不开,应用橡胶塞,故⑤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学试剂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保存方法.1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完全溶解,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Al B.Al(OH)3C.AlCl3D.Al2O3【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H)3+NaOH═NaAlO2+2H2O,AlCl3+3NaOH(少量)═Al(OH)3↓+3NaCl,Al(OH)3+NaOH(过量)═NaAlO2+2H2O,总反应式:AlCl3+4NaOH(过量)═NaAlO2+3NaCl+2H2O,Al2O3+2NaOH═2NaAlO2+H2O,在各物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计算消耗的碱量.【解答】解:假设各种物质的质量均为1g,则铝单质的物质的量为mol,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mol,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为mol,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mol,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2O+2NaOH═2Na↓+3H2↑;Al(OH)3+NaOH═NaAlO2+2H2O;AlCl3+3NaOH(少量)═Al(OH)3↓+3NaCl,Al(OH)3+NaOH (过量)═NaAlO2+2H2O,总反应式:AlCl3+4NaOH(过量)═NaAlO2+3NaCl+2H2O;Al2O3+2NaOH═2NaAlO2+H2O,则Al~NaOH,消耗碱mol,Al(OH)3~NaOH,消耗碱mol,AlCl3~4NaOH,消耗碱4×mol,Al2O3,~2NaOH,消耗碱2×mol,所以消耗碱量最多的是铝.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铝及其化合物和强碱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难度较大.1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 N2有6mol电子转移【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如果管道漏气,则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生成HCl气体继续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反应中氯气表现出氧化性,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解答】解:A、如果管道漏气,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反应生成HCl,HCl与NH3反应生成NH4Cl,现象为有白烟生成,故A正确;B、在3Cl2+2NH3=N2+6HCl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氯气表现出氧化性,故B正确;C、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在3Cl2+2NH3=N2+6HCl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1molN2有6mol 电子转移,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氯气化学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应的概念的理解.15.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Na2S4O6、H2O、Na2S2O3、Au2O、NaOHB.Na2S2O3、H2O、Na2S4O6、Au2O、NaOHC.Na2S2O3、NaOH、Na2S4O6、Au2O、H2OD.当1mol 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u2O3为反应物,则反应中Au2O3→Au2O,Au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1价,化合价总共降低2×2=4价,Na2S4O6中硫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5,Na2S2O3中硫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所以Na2S2O3为反应物,Na2S4O6为生成物,由于2Na2S2O3→1Na2S4O6,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aOH是生成物,由氢元素守恒可知水是反应物,Na2S2O3→Na2S4O6中,S硫元素平均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2.5价,化合价总共升高4×(2.5﹣2)=2,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可知Au2O3系数为1,Na2S4O6系数为2,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u2O3为反应物,则反应中Au2O3→Au2O,Au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1价,化合价总共降低2×2=4价,Na2S4O6中硫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5,Na2S2O3中硫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所以Na2S2O3为反应物,Na2S4O6为生成物,由于2Na2S2O3→1Na2S4O6,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NaOH是生成物,由氢元素守恒可知水是反应物,Na2S2O3→Na2S4O6中,S硫元素平均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2.5价,化合价总共升高4×(2.5﹣2)=2,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可知Au2O3系数为1,Na2S4O6系数为2,根据Au守恒可知Au2O系数为1,根据硫元素守恒可知Na2S2O3系数为4,根据元素Na元素守恒可知NaOH的系数为4,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H2O系数为2,反应方程式为Au2O3+4Na2S2O3+2H2O=Au2O+2Na2S4O6+4NaOH,当1mol 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配平等,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根据化合价、元素守恒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6.如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