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3.2《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2《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2《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

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

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

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

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

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

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

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3课宇宙的边疆——认识宇宙的博大和神奇一、语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拟.(nǐ)晕眩.(xuàn)徇.私(xùn)荒芜.(wú)B.血泊.(bō) 尘埃.(āi) 搁置.(zhì) 夙.愿(sù)C.纤.细(qiàn) 镶嵌.(qiàn) 广袤.(mào) 贮.存(zhù)D.战.栗(chàn) 彗.星(huì) 嫩.芽(nèn) 宝藏.(zà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微不足道奄奄一息迫不急待好大喜功B.前途无量碧波荡漾欢渡春节神秘莫测C.气势磅礴生机勃勃茫无际涯直截了当D.穿流不息人才济济无影无踪出乎意料3.下列几句话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1)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2)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

(3)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5.9万亿英里。

(4)岩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B.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C.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家都说我是“天气预报”,你看,我推测说今天会下雨,今天果然下雨了,真是出乎意料....。

B.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

C.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精品教案:第四单元《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精品教案:第四单元《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

宇宙的边疆【背景资料】一、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二、宇宙诞生之争(蒂姆·雷德福)当今世界上两位研究宇宙的大师在时间的开始与延续问题上相持不下。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阅读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在为什么宇宙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问题上各执一词。

一方是坐在轮椅上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他可能是仍然在世的最著名的科学家)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尼尔·图罗克,他们在将由《物理快报》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论点是最初万万万亿分之一秒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可能决定了宇宙永恒不灭的本质。

另一方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他是膨胀理论的泰斗之一,试图解释在最初的一刹那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他在已发表的论文中说,霍金和图罗克理解错了,因为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砰然一声就诞生的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出现,因此试图找到时间的开始或终止是毫无意义的。

这一争论的实质是个重大问题。

所有证据都表明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开始,而且这种开始包括空间和时间这两方面。

我们的宇宙150亿年来一直在膨胀。

那么,存在着早于我们的宇宙诞生时刻“之前”的宇宙吗?宇宙膨胀会终止吗?天文学家们一再提出的假设认为,我们的宇宙密度还不足以使其自身的扩张停下来。

再过数十亿年之后,所有星系都将会衰颓,但是尚有余烬的星系残骸还将永恒飘荡,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宇宙的边疆习题课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宇宙的边疆习题课
依据:分析概括文章结构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文:
1、复习,回顾理清文章整体内容与结构。
2、尝试学会运用科普文的语言。
3、尝试写简单的科普文。
二、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复习科普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构思水平。
公布答案。
2、展示优等生练习册。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作答、补充记录。
课代表协助检查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掌握情况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练习册剩余习题做完
3分钟
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7板书
设计
宇宙的边疆
说明方法:列数字
下定义
打比方
作比较
8课后反思
3分钟
1
承接导入环节
检查习题的作业情况。展示练习册习题答案,并校对。
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相应知识。
1、各组上台展示,课代表协助检查完成情况。
2、在书上记录作家作品相关简介和背景。
3、小组或同桌间检查。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加强记忆
4分钟
2
练评结合
环节
具体讨论重点难点习题。
1、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答题思路。
2、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理由: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全文结构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前
三分钟
默写《师说》第四五段
检查记忆情况,评价总结小考结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4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晕眩(yūn)颤栗(zhàn)戎装(róng)徘徊不前(hu í)B . 踝节(huái)璀璨(càn)束缚(fù)人才济济(jì)C . 广袤(mào)磅礴(bó)椭圆(tuǒ)区区可数(shù)D . 纤细(xiān)旋涡(wō)俘获(fú)好大喜功(hà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战栗典雅辽阔无垠朝气蓬勃B . 典雅冒范宏伟壮观前途无量C . 飘荡珊瑚无影无踪茫无际崖D . 漫游椭圆神密莫测人才济济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_______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________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_______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_______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A . 演化湮没虽然但是B . 演变淹没即使但是C . 演变湮没即使但是D . 演化淹没虽然但是4. 对下列各句所用说明方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

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

(打比方)B .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列数字)C . 其中的一个星系是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

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

(下定义)D . 有些星球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含答案)

第13课宇宙的边疆——认识宇宙的博大和神奇一、语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模挞(n 1 )晕咚(xu n)徇私(x n)荒无(w @B.血M (b o )尘峰(a i)搁置(zh) i夙愿(s )C.纤细(qi n)镶眼(qi n)广冬(m ao)蚪存(zh x)D.战栗(ch n)彗星(hu)嫩芽(n n)宝藏(z n 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微不足道龟奄一息迫不急待好大喜功B.前途无量碧波荡漾欢渡春节神秘莫测C. 5磅礴生机勃勃茫无际涯直截了当D .穿流小息人才济济无影无踪出乎意料3. 下列几句话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1) 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一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2) 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

(3) 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 5.9万亿英里。

(4) 岩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 举例子B.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C.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人家都说我是“天气预报”,你看,我推测说今天会下雨,今天果然下雨了,真是出乎意料。

B. 以往几白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叫纳.。

C. 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乂低声念起来。

D. 特大山洪地质灾害造成当地高速公路全线塌方数十处,公路回猊令* ,交通中断。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十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2*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型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古有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今有“嫦娥”奔月、太空行走,人类对太空由最初的传说、幻想,延展到如今“____________”的考察研究。

而要真正飞向太空,去星际旅行,就需要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

第一代环控生保技术,就是我国载人航天过程中正在使用的“携带供给型”。

第二代属于物理化学再生,虽实现水和大气的循环利用,也无法解决食物自我供给问题。

目前国际空间站和未来的中国空间站使用的也是这一技术。

第三代属于生物再生技术,主要针对星际长期驻留,在空间站运行期间也会尝试,比如中国航天员未来在空间站很可能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

这是首次由我国主导、多国参与的“人与环境”大型国际试验,在试验规模、参试人数、持续时间和技术要求上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对志愿者来说,180天的密闭试验意味着外面的世界___________,却又远在天边。

舱内的物质闭合度非常高,氧气达到100%,水达到99%,食物达到70%,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生活所需都得依靠他们所种植的植物和设备来_________。

试验期间,志愿者在密闭舱内克服各种困难,与舱外科研人员协同配合,_________地完成各项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脚踏实地近在咫尺自给自足日复一日B.实事求是近在咫尺自力更生日复一日C.脚踏实地触手可及自力更生长年累月D.实事求是触手可及自给自足长年累月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第二代采用物理化学再生,虽实现水和大气的循环利用,也无法解决食物自我供给问题。

B.第二代属于物理化学再生技术,即使实现水和大气的循环利用,也无法解决食物自我供给问题。

《宇宙的边疆》同步训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宇宙的边疆》同步训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宇宙的边疆》同步训练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宇宙的边疆》同步训练【学习目标】1.体会并把握解说词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性文章的基本技能。

2.品味本文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3.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了解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预习感知】1.字音晕眩()颤栗()踝节()辽阔无垠( )夙望()漩涡()椭圆()璀璨()广袤( ) 高耸()气势磅礴()碧波荡漾()2.填空(1)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著名的________,饮誉全球的_________。

著有《宇宙联接》《伊甸园的飞龙》《彗星》《暗淡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等科普和科学文化读物,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2)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作出的贡献、社会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功用等进行说明。

3.探究。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2)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训练积累】一、基础锤炼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荒芜(wú)滂沱(pāng)气势磅礴(báng)亘古不变(hèng)B.广袤(mào)模子(mú)璀璨夺目(càn)相形见绌(chù)C.赧然(niǎn)颤栗(zhàn)辽阔无垠(yín)捉襟见肘(zhǒu)D.纤细(xiān)夙望(shù)茫无际涯(yá)矫揉造作(jiǎo)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剧中女主角与刘晨辉两个人在参加“挑战杯”一起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爱恋的情愫,却因各种误会,没能牵手在一起,直到毕业三年后的同学会上聚会才_________。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3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3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8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2、能自己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3、通过本课学习,能对宇宙产生兴趣,并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关于宇宙方面的各种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2、结合上几节课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习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胀的宇宙1、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很多星体,你们都查找到了哪些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学生小组查找资料,并交流资料。

2、观察宇宙图片、资料,说说你对宇宙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3、你知道星系间的距离是多少?能用千米单位来计算吗?学生讨论,寻找资料。

4、引出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光年。

5、我们知道银河系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还发现和它类似的星系吗?学生查资料,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等。

6、师讲述:现在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经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三、充满活力的宇宙1、出示恒星一生的图片。

说说恒星的一生。

学生边看图片,边查寻有关恒星资料。

2、师讲述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诞生许多恒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3、学生观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后图片,想象充满活力的宇宙运动过程。

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你知道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时候?学生查寻关于人类登月的新闻资料。

2、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说说我国航天事业,以及对我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猜想。

3、关于航天方面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学生继续查找资料。

4、阅读书本,人类在航天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

5、查寻为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

五、课后延伸:继续寻找关于宇宙方面和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以及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资料。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教学目标:一、认识四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高二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宇宙的边疆》而设计的一套教学活动。

全套教案包含七篇,内容涵盖了课前导入、课文分析、阅读训练、语言运用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案详细内容1. 课前导入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文主题。

活动:•展示一张描绘宇宙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宇宙的边疆的?请结合图片和自己的想象,用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

2. 课文分析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宇宙的边疆》。

•导入讨论:请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 阅读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的文化素养。

活动:•选择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提供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答案进行评判和讨论。

•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和解析。

4. 语言运用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写作技巧。

活动:•设计一篇关于宇宙的边疆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作。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和互评。

•教师进行语言运用指导和修改。

5. 学习扩展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活动:•小组展示关于宇宙探索的短视频或PPT,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宇宙的知识。

•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和分享新的发现和感悟。

6. 综合评价目标:综合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设计一份综合评价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教师进行试卷评阅和反馈。

7. 反思总结目标: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总结,进一步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以及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2宇宙的边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高洪多数的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

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是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

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

但是,人类真是“必然”地产生于宇宙的吗?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疑问。

他们认为,“大爆炸”理论模型只是等待验证的假说,他们还认为,从恒星的产生到行星(包括地球)的出现,几乎每一步演化都充满了偶然。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选择了宇宙。

所谓人择原理,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

这个原理的要义在于,宇宙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类存在,它不可能是另外的样子,因为另外的环境不会有人的出现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

所以,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选择”了这个宇宙。

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

他认为宇宙自大爆炸开始,膨胀尺度不断变大,在这进程中产生了观察者及观察仪器,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对宇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与者的宇宙”向人们提供了有关人与宇宙的统一的自然观念,说明人是宇宙的人,他以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它以人类活动的结果和对象的面貌出现。

正如科学家们所说,宇宙通过人类最终获得了自我认识。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实际上是对二者的融合。

这一理论认为,宇宙和谐是产生人类的原因,人和宇宙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

人依赖于宇宙,而宇宙也依赖于人。

人的存在是宇宙状态的结果(宇宙择人),也是宇宙有如此状态的原因(人择宇宙)。

宇宙给地球一个大环境,地球给人类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人的生存又改变着自然环境,人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2《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个生命,甚至每一个小小的细胞中,都包含着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

庄子曾道:“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亚原子世界的精度和深远宇宙的广度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学暗自相合,不得不令人___________。

探索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和研究精巧的细胞内原子运行规律是人类扩展认知的两个基本方向。

人们一方面利用空间天文卫星来观测大尺度时空维度中的奇观,另一方面也运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来探索细胞内部微观世界各式各样复杂而又精巧的结构。

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令人___________。

据估计,一个普通的动物细胞内,各类蛋白质分子机器的总数超过十的十二到十三次方数量级,其他各类功能性的小分子更是___________。

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或穿梭于各种功能迥异的细胞器之间,或锚定于某一特定的膜结构浮游其上,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

即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致的调控,从物质代谢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无不___________,其中的奥妙令人神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啧啧称奇叹为观止不计其数井井有条B.交口称誉叹为观止不胜枚举顺理成章C.啧啧称奇望洋兴叹不计其数顺理成章D.交口称誉望洋兴叹不胜枚举井井有条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奇景瀚如星海,会令你慨叹它的壮阔B.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一定会令你慨叹C.你一定会慨叹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D.你一定会慨叹这瀚如星海的奇景,如此壮阔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结构尽管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致的调控B.虽然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致的限制C.物质结构虽然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D.尽管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二、选择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发展运河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杭州,了解运河对杭州的重要性,使这座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的旅游路径更为宽敞通达。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题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题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题«宇宙的内地»是一部电视记载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

接上去我们大家一同练习高二语文宇宙的内地同步练习题。

2021高二语文宇宙的内地同步练习题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眩晕(xuàn) 脚趾(zhǐ)夙望(sù) 人才辈出(jì)B.广袤(mào) 踝节(huái)档案(dǎnɡ) 危如累卵(yǎn)C.旋涡(xuàn) 窥视(kuī)羞赧(nǎn) 绚烂耀眼(càn)D.甲烷(wán) 氦气(hài)战栗(zhàn) 天涯天涯(zhǐ)【答案】 D(A项,济济jǐ;B项,档dànɡ案;C项,旋xuán涡。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貌和神离自暴自弃好高骛远知人论事B.泾渭清楚计日程功两全齐美曲指可数C.故步自封轻歌曼舞黔驴技穷针砭时弊D.开源节流迫不急待淋漓尽至人才辈出【答案】 C(A和—合,事—世;B齐—其,曲—屈;D急—及,至—致。

)3.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你千万别通知我你要煮面给我吃,我会受宠假定惊,而且也担当不起,更是敬谢不敏,谁知道你煮出的东西能比我煮的好到哪里去!B.楚国就是这样在强国如林的环境中由弱变强的;楚人筚路蓝缕的肉体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也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肉体财富。

C.王君的作文水平相当高,但是就是经常遗忘了标点符号,经教员的重复教诲和他自己的仔细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缺点。

D.贺岁大片«命运呼叫转移»首映式完毕后,观众对该片议论纷繁,觉得影片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都不可理喻,很难找到生活原型。

【答案】 B(A项,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才干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托做某事的婉辞。

高中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训练含解析1

高中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训练含解析1

高中语文第13课宇宙的边疆同步训练含解析1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夙望/星宿晕车/月晕而风开垦/辽阔无垠B.忖度/度量羞赧/赫赫有名济世/济济一堂C.漩涡/斡旋踝节/不落窠臼数落/区区可数D.纤细/歼灭磅秤/气势磅礴耄耋/广袤无边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骤,这个过程仿佛就是在太空中穿针引线。

B.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C.这几年我去过不少旅游胜地,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D.《时间简史》讲述了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其中有些理论十分深奥,令很多读者感到不知所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发表文章称,对恒星内部声波的测量可以用于推测强磁场是否存在。

B.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这是长期以来人民的夙愿。

为此,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C.经济学家预测,2017年股票市场将是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的发展也将在这一年迎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D.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探索半人马座α星目前是科幻,②不排除人类科技进一步发展后,未来可以实现这种设想,③那也只是将来时。

从眼下的现实来看,霍金能提出这种想法完全依赖于现有科技的发展和现实水平。

具体而言,④霍金要表达各种思想和学说,包括人类探索半人马座α星,⑤必须要依赖他不可须臾离开的轮椅。

轮椅⑥霍金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有了它,霍金才能与他人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目前探索半人马座α星的科幻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教学参考
0521 1450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点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晕眩(yūn)颤栗(zhàn)戎装(róng)徘徊不前(huí)
B、踝节(huái)璀璨(càn)束缚(fù)人才济济(jǐ)
C、广袤(mào)磅礴(pó)椭圆(tuǒ)区区可数(shù)
D、纤细(xiān)旋涡(wō)俘获(fú)好大喜功(h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覆盖神密奄奄一息与世隔绝
B、附着荒芜辽阔无垠尘埃落定
C、边缘篷勃穿流不息作伴相随
D、闪铄想像茫无际崖面目全非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己,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颤栗。

B、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

)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一光年。

C、大概许多恒星郡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D、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二、文段阅读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第4~6题:
①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

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

每当恒星经过的时候都对它们产生一定的引力作用,最后迫使它们当中的一个雪球倾倒到内太阳系。

由于太阳热的作用,冰块被蒸发,于是就出现了美丽的彗尾。

②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

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

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作近似圆周运动。

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

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它惟一的伙伴是它的巨大卫星卡戎。

冥王星是被太阳照亮的,因为太阳离它很远,从漆黑的天空中看上去,太阳只不过是一个明亮的光点。

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部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这些行星近年均被发现有更多的卫星甚至卫星群相伴随。

──编者)。

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
温暖的内太阳系。

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

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还有一些初级形态的生物。

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恒星,它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氢气和氦气的热核反应炉,它的强光照耀着整个太阳系。

4、分别概括上述选文①②段文字解说的主要内容。

答:
⑴。

(25字以内)
⑵。

(15字以内)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彗核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

B、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都是巨大的气体星球,它们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相伴随。

C、在火星上有火山、裂谷、大沙暴和一些初级生态的生物。

D、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它们的热量全都来自太阳。

6、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7题:
彗星主要是由冰构成的──水(H2O)冰,还有少量的甲烷(CH4)冰和一些氨(NH3)冰。

在撞击地球的大气层时,一个中等大小的彗星碎片会产生一个白炽的火球和一种巨大的冲击波。

火球会烧毁树木,冲击波会扫平森林,它的声音还会波及全球。

但是这样的彗星不太可能在地上撞出一个环形山。

彗星上的冰块在进人大气层的时候全部融化了,因此不会幽灵般地出现,这种现象令人不安地向人们关于宇宙是万古不变、井然有序这一观念进行挑战。

如果那条天天随着星星起落的壮丽的乳白色光带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那里,与人间世事毫无关系,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出现了这样的观点:彗星是灾难的预兆,是神谴的预兆──它们预示了帝王的终日,王国的崩溃。

对于彗星,巴比伦人认为是天髯,希腊人认为是垂发,阿拉伯人认为是燃烧的剑。

在托勒密时代,人们根据彗星的形状把它们为“梁”、“喇叭”。

“坛子”等。

托勒密认为彗星给人类带来战争、炎热的气候和“动乱”。

中世纪的一些彗星图看上去像未探明的飞行的十字架。

一个名叫安德烈亚斯·西利奇厄斯的马格迪堡路德教主管人(即主教),在15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彗星的科学启示”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

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说彗星是“人类罪恶的浓烟,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升腾,它在上帝面前丑态百出、胆战心惊,逐渐地由浓烟形成长着卷发梳着辫子的彗星,最后被天国最高法官的怒火烧着了”。

但是另一些人反驳说,如果彗星是罪恶的浓烟的话,天空势必乌烟滚滚。

──选自《宇宙的边疆》(第四章)
7、这段解说词主要解说了什么?文中列述历史上种种关于彗星是灾难预
兆的说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选D(A、颤(chàn)徊(huái)B、济(jì)C、数(shǔ))
2、C(A、密—秘B、篷—蓬穿—川作—做D、铄—烁崖—涯)
3、A(B、括号内的句号应删去;C、“行星系”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D、“米”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二、文段阅读
4、①包围着太阳的彗核的的组成成分及其彗尾的成因。

②太阳系主要大行星的特点。

5、A
6、打比方,化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通俗易懂。

7、主要解说了彗星的构成成分及其彗星撞击大气层所产生的火球与冲击波。

列述历史上种种关于彗星是灾难预兆的说法,作用是增强解说词的趣味性。

同时也表明人们对彗星的成因、特点的认识有一个由愚昧到科学的认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