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衡

合集下载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企业雇佣关系的平衡性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企业雇佣关系的平衡性研究

数 。设 雇 员投入的 各项绩 效指标 为 L 雇 员 ,
鲁。 ] 邓 , [ 一 焘 鲁 [ ] n : 一
投入量为 : : , Zy 其中w I , 为各绩效指标
的权重 系数 。这些 权重 系数均可 以通过 收集 数据 应用 统 计分 析软 件得 到 。 2 2 模型的建立 . 假设 :1雇主与雇 员的投入 x是时间 t () 的 函数 。2 雇主的投 入受 到企业本 身资源 的约 () 束 。 在给 定 的 某 一 段 时 间 、某 一 地 域空 间 里, 企业固有资源( 包括 市场份额 和要素禀 主要 赋, 如技术 、原 材料 、劳动 力和资 本) 的 总 量是一 定的 , 当雇主投 入接近 于最大 限度时 , 投入变 化率将趋近 于 0 同时雇 员投入受 自身 ; 生理 条件和 能力 的约束 。在给 定的某 段时 间 和一定 的资 源条件下 , 雇员所能投入的最大能 力也 是 有限 的 , 当雇 员投 入能 力接 近 于最大 时, 其投 入变化率 将趋近于 0 () 。3雇主投入 的 自然 增长率 受企业 经济环 境和 政治环境 等的 影 响 ; 员投 入的 自然 增长率 受 个人 成长 经 雇 历 、价 值观 和 个人 需要 层 次差 异 等的 影响 。 () 主或雇 员投 入受对方 实际投入 与期 望差 4雇 异的影 响 , 当实际投入 符合或超 出期望时 , 投 入率 会增加 , 反之会降 低。5 雇主或雇 员投 () 入每增加 一个单位 , 就会对 自身的投入率产 生 1( / 投入能 力) 的 抑制 作用…。根据以 上分 析, 得到如下 企业雇 佣关系平衡 模型 :
指 导 。
关键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8 0 ( 0 9 l — 0 6 0 l 7 — 2 9 2 0 )0 0 3 — 2

管理学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衡人力修订版

管理学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衡人力修订版

管理学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衡人力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衡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06:47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企业雇佣关系中,雇主与雇员各自关注的一些因素,对其各自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影响的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对另一方满意度的影响及特点,类比“种群相互依存生长”的典型数学模型,把雇主和雇员分别看作是一个种群,通过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讨论二者之间是否可以存在一定的平衡,并探讨了如何将此模型应用到一个具体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寻求其能否达到雇佣关系平衡,以及如何寻找调整、改进的方法使其可以实现平衡。

关键词:雇佣关系;平衡;种群相互依存生长模型;微分方程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组织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在组织完成其目标、取得高绩效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不少企业虽然在人力资源获取方面加大了投入,但企业的整体绩效并不能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企业从人力资源中的收益不能构成正比。

换言之,企业中,雇主和雇员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对平衡,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这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

当前,对于此问题的讨论,最常用的方法大都源于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的心理契约理论,这一理论是他在1960年所着的《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一书中提出的,他用PC(Psychological Contract)来说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这种关系。

另一方面,用博弈论的相关方法研究企业中雇佣关系的平衡,也是现今常用的。

常微分方程在企业经济运行模型中的应用

常微分方程在企业经济运行模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 1 ] 刘玲娅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问题与思考 职成 教育 2009. 6.
[ 2 ] 俞建新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上海产学合作 教育协会 2004. 5
[ 3 ] 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尝试 [N ]. 光明日报 2003. 6. 25 [ 4 ] 构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探讨 新晨范文网
如果方程 ( 1 )中的向量场 f ( t, x ) 所确定的速度向量仅仅与质点 Q 的位置有关而与时间 t无关 , 即过平面 D 中的任意一点 x能确定惟一的
方向 f ( x) , 则方程 ( 1)的右端向量场可以写为不显含时间 t的形式 : dx dt
= f ( x) ( 2)称方程 ( 2)为自治系统或定常系统. 2. 2 奇点的类型及稳定性 若在相平面中的点 x3 ∈D 处 , 质点 Q 的速度恒为 0, 从而该质点静
【关键词 】常微分方程 ;稳定性 ;企业经济模型 中图分类号 : O17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8283 ( 2010) 02 - 0175 - 02
1 引言
1. 1 常微分方程简介 与微积分学相伴而长的微分方程 ,不仅直接从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 中汲取发展的活力 ,而且还融合不断发展的数学学科 。它所涉及的问题 和解决方法也越来越纷繁复杂 ,越来越丰富多彩. 作为微分方程的一种 基础类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数学模型特别是微分方程模型越 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化人的生产 、工作和社会活动中. 这种模式的应用 已经成为经济领域中最核心的问题 ,也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 1. 2 企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 ,使企业的发展出现一种层次 不齐的局面 。而对企业随时间变化过程的研究 ,用微分方程进行描述是 一个较好的途径. 本文就是在一些假设的条件下 ,通过把常微分方程稳 定性理论中的一些结论运用于企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模型 ,由此分析企业 的未来发展趋势.

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稳

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稳

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稳
摘要:文章通过度析企业雇佣关系中,雇主与雇员各自关注的一些因素,对其各自中意度的阻碍及其阻碍的特点,和这些因素对另一方中意度的阻碍及特点,类比“种群彼此依存生长”的典型数学模型,把雇主和雇员别离看做是一个种群,通过他们之间彼此阻碍,彼此依存的关系,讨论二者之间是不是能够存在必然的平稳,并探讨了如何将此模型应用到一个具体企业的治理实践中,寻求其可否达到雇佣关系平稳,和如何寻觅调整、改良的方式使其能够实现平稳。

关键词:雇佣关系;平稳;种群彼此依存生长模型;微分方程
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在生产力高速进展的现代社会中,组织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在组织完成其目标、取得高绩效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有很多企业尽管在人力资源获取方面加大了投入,但企业的整体绩效并非能达到一个令人中意的水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企业从人力资源中的收益不能组成正比。

换言之,企业中,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可否在必然程度上达到相对平稳,将直接阻碍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这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

常微分方程在企业经济运行模型中的应用

常微分方程在企业经济运行模型中的应用
的运动 可以用常微分方 程 :

= ( , ( ) 描述 . 程 ( ) ,£ ) 1 来 方 I 的解 =
() 为质 点 Q的运动 方程. 即 标志 质点 口运 动位 置 的平面 月 称 作为 相
平面. 若将 £ 视作为参数 , 方程 ( ) 1 的积 分曲线 (, t ) 相平 面中 的图 t )在 ( 形 , 质点 Q运动的轨迹 称作为方程 ( ) 即 1 的轨线或相轨 线. 如果方程 ( ) 1 中的向量场 f ) ( , 所确 定 的速 度 向量仅 仅 与质 点 Q 的位置有关而 与时间 t 无关 , 即过平面 D中的任意一 点 能确定 惟一 的
现在按特 征根的不 同情形分别进行 讨论. 1 q< A1A . 0, , 2是异号实根
2常微平 面 , 线 . 向 轨
若 T R为一区间 , 为一平面. 时刻 t T 设 某一 个 质点 P C Dc 在 , 的坐标 为 =( , ) D, E 其速度 向量为 , t ) ( , ( , ) 2 ( , =( ) £ ) ∈ ( DR ) C T× , 由此 , D中定义 了一个 向量场 或速 度场. 是 , 在 于 质点 P

{ 萋
应系矩为当准的列式一 ] , 的数阵约标型下形之: , f ( ]
( , ]这形的 组于解 样可在- ) 。 种式方 易求,就以( [ 而 程 这 , , ,
Y ) 面上确定 系统 ( ) 2平 6 的轨线分 布 , 然后 , 据非奇异线性 变换 ( ) 不 根 5 , 改变 系统 ( ) 3 的奇 点 的位 置 和 轨 线的 性 态 , 结合 变 换 ( ) 可 以在 并 5 就 ( , ) 平面上确 定原系统 ( ) 3 的轨 线分布.

常微分方程在企业经济运行模型中的应用

常微分方程在企业经济运行模型中的应用

常微分方程的经济应用模型举例组员:杨鹏于晓敏战应顺张凯张兴(组长) 2014年6月13日目录1.公司资产函数2.价钱调整问题3.新产品的销售速度分析4.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5.总结与体会常微分方程的经济应用模型举例微分方程在不仅在物理学、力学上有普遍的应用,在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实际问题中也触目皆是,本次咱们将集中讨论微分方程的经济应用。

读者可从中感受到应用数学建模的理论和方式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的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进展,数学在咱们的生活中能够说无处不在,尤其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经济学必需进行定量研究.而常微分方程是对经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最重要、最大体的数学工具之一,为了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规律,常常需要成立某一经济函数及其导数所知足的关系式,并由此肯定所研究函数的形式,从而按照一些已知条件来肯定该函数的表达式.从数学上讲,就是成立微分方程并求解微分方程.用微分方程解决问题,下面就是几个例子:一、公司资产函数例。

某公司t 年净资产有)(t W (百万元), 而且资产本身以每一年5%的速度持续增加, 同时该公司每一年要以300百万元的数额持续支付职工工资.(1) 给出描述净资产)(t W 的微分方程;(2) 求解方程, 这时假设初始净资产为;0W(3) 讨论在700,600,5000=W 三种情形下, )(t W 转变特点.解 (1) 利用平衡法,即由净资产增加速度=资产本身增加速度-职工工资支付速度 取得所求微分方程.3005.0-=W dt dW (2) 分离变量,得 .05.0600dt W dW =- 两边积分,得 11(ln 05.0|600|ln C C t W +=-为正常数),于是,|600|05.01t e C W =- 或 ).(600105.0C C Ce W t±==- 将0)0(W W =代入,得方程通解:.)600(60005.00t eW W -+= 上式推导进程中,600≠W 当600=W 时,0=dtdW 知 ,)600(60005.00t e W W -+= ,6000W W ==通常称为平衡解,仍包括在通解表达式中.(3) 由通解表达式可知,当5000=W 百万元时,净资产额单调递减,公司将在第36年破产;当6000=W 百万元时,公司将收支平衡,将资产维持在600百万元不变;当7000=W 百万元时,公司净资产将按指数不断增大.二、价钱调整模型例 若是设某商品在时刻t 的售价为P , 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别离是P 的函数),(),(P S P D 则在时刻t 的价钱)(t P 对于时刻t 的转变率能够为与该商品在同时刻的逾额需求量)()(P S P D -成正比, 即有微分方程)0()]()([>-=k P S P D k dtdP 在)(P D 和)(P S 肯定情形下, 可解出价钱与t 的函数关系,这就是商品的价钱调整模型.例如: 某种商品的价钱转变主要服从市场供求关系. 一般情形下,商品供给量S 是价钱P 的单调递增函数, 商品需求量Q 是价钱P 的单调递减函数, 为简单起见, 别离设该商品的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别离为P P Q bP a P S βα-=+=)(,)(其中βα,,,b a 均为常数, 且.0,0>>βb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 由可得供求平衡时的价钱ba P e +-=βα 并称e P 为均衡价钱. 一般地说, 当某种商品供不该求, 即Q S <时, 该商品价钱要涨, 当供大于求, 即Q S >时, 该商品价钱要落. 因此, 假设t 时刻的价钱)(t P 的转变率与逾额需求量S Q -成正比, 于是有方程)]()([P S P Q k dtdP -= 其中,0>k 用来反映价钱的调整速度.将代入方程, 可得)(P P dtdP e -=λ 其中常数,0)(>+=k b βλ方程的通解为t e Ce P t P λ-+=)(假设初始价钱,)0(0P P =代入上式, 得,0e P P C -=于是上述价钱调整模型的解为t e e e P P P t P λ--+=)()(0由于0>λ知, +∞→t 时, .)(e P t P →说明随着时刻不断推延, 实际价钱)(t P 将逐渐趋近均衡价钱e P .三、新产品的销售速度分析记时刻t 时已售出的新产品数为X(t),假设该产品利用方便,这些正在利用的新产品实际上起着宣传的作用,吸引着尚未购买的顾客,设每一个新产品在单位时刻内平均吸引K 个顾客,由此可知,X(t)知足微分方程:dXdt=KX,X(0)=0.其解为: X(t)=X 0eKt .若取t=0表示新产品诞生的时刻:则X(t)=0,与事实不符,它只考虑了实物广告的作用,而忽略了厂家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宣传新产品从而打开销路的可能性,所以呢应该有个上界,设需求量的上界为K,则尚未利用新产品的户数为(K-X(t))由统计规律可知,dXdt 与X(K-X)成正比,比例系数为r,则:dXdt=rX(K-X)它的解为X(t)=K/1+ce -Krt一阶导数Xc(t)=cK 2re-Krt /1+ce -Krt二阶导数Xd(t)=cK 3r 2(ce -Krt -1)(1+ce -Krt )2当Xc(t)>0时,X(t)单调增加,由Xd(t)=0得出c e-Krt 0=1,现在 X(t 0)=K/2当t<t0时,Xd(t)>0,即Xc(t)单调增加,这表示在销售量小于最大需求量的一半时,销售速度Xc(t)不断增大;当t>t0时,Xd(t)<0,即Xc(t)单调减小,这表示在销售量达到最大需求量的一半时(t=t 0),产品最畅销,其后(即t>t0),销售速度Xc(t)开始下降。

职位需求信息传播的微分方程模型

职位需求信息传播的微分方程模型
l — l



( 2 ・ 1 + l ・ 1 ) ・ l ・ l 2 + ( 2 ・ ( 一 丢 ) + l ・ 丁 1 ) ・ ( 一 1 ) 2 — 1 ・ ・ 4 ・ 2 2 2一了 2・ ( 一1 ) 一1 3 ・ 2 = 2 一 手 ・ ( 一 1 ) 一 了 1 ・ 2 “
第2 期
荆庆林 :K阶常系数线性 齐次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矩阵求法
・ 6 7・


1(

1 ) , I
例 2设 a 0=1 , a l=2 , 口 2=O , 求解递推关 系 口 =2 a 一 l +a 一 2 —2 a ( 凡=3 , 4 , 5 …) .
解 : 递 推 关 系 的 矩 阵 为 A l 三 。 0 j ’ 由 A E — A ・ 。 得 A 1 = 1 ’ A 2 一 1 ' A 3 2 ’
( 1 )
初 始时刻假定有一人获得该消息 , 因此 s ( o )

假设 1 : 这个职 位的人力资源市场公开报价为

1 .
公众对某一职位的平均心理预期值为 , 满足
1 . 3模型求解
收稿 日期 :2 0 1 3— 4—3 通讯 作者 :张清仕 ( 1 9 8 1 一) ,女 ,山西汾阳人 ,本科 ,助教 ,研 究方 向为数 学阅读 、课程与教 学论 .
结果表明,随着薪酬 的增加 ,信息传播 的范 围越 广 ,二者之间呈现 出 L og i s t i c 函数关系.
1 建 立微 分方 程 模型
1 . 1模 型假设
酬信息传播过程 中如果每个知道 职位报酬为 的 人, 都会以 ’ , = 一 卢的速率寻找潜在的传播对象. 同时对 于一个还未知晓该信息 的潜在求职者来说 , 只有知道 的人告诉相关招聘信息 , 他才会 知道这一 消息 , 则△ £ 的时间里新增潜 在传 播对象 数量 为: A S ( £ ) 与差价 知道该信息的人数 S ( t )以及还未 知 的人数 N— s ( t ) 成正比, 假设 比例为常数 c , 因此

劳动者与企业利益平衡的理论基础

劳动者与企业利益平衡的理论基础

劳动者与企业利益平衡的理论基础1.劳动者生存权倾斜保护的价值取向在劳动权利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经历由“身份到契约”的变化,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时期的人身依附劳动关系被资本主义社会的身份契约所替代,契约自由下看似平等的双方实则为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的对立。

强势主体借契约自由名义对弱势主体进行欺压,导致实质不公平的出现,强者与弱者的对立不过从古代明显的依附转变为契约自由外衣下的实质不公平。

19 世纪大工业发展的同时,国际社会风起云涌的工人争取劳动权的运动导致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劳动权作为生存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愈发被受到重视。

为稳定社会秩序、缓和利益冲突,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寻求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平衡点,以期实现实质性的平等自由权利。

国家干预映射在劳动关系领域,即表现为对劳动者权利的倾斜保护。

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贯穿劳动立法始终,雇佣劳动所具有的人身从属性与依附型特征是对劳动者利益进行倾斜保护的原因所在。

雇佣劳动作为劳动法所规制的劳动体现一定的从属性特征,表面上而言劳动是劳动者用自己提供的劳动力与雇主提供的工资进行交换的过程,劳动者有权自主选择并进行等价交换。

但由于劳动者是人而非一般物质,劳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使用,故劳动关系的人身性意味明显。

劳动者进入公司后就表现为雇主对劳动者人身的支配,劳动关系从开始的表面平等转化为实质性的从属。

实质从属关系可能导致雇主借助其地位侵害劳动者权益,从而产生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为了调整此种局面,劳动法就须对处于弱势主体一方的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

解雇保护之目的即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或工作安全权免受不正当解雇之侵害,体现社会正义理念及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理念。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劳动作为劳动者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对劳动者本身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被解雇时劳动者失去经济来源,面临经济和家庭生活上的双重压力,给劳动者心理带来沉重打击,而对企业影响则相对较轻,国家失业保障制度的失灵则会使劳动者处境雪上加霜。

机械制造行业劳动雇佣关系中的权益平衡

机械制造行业劳动雇佣关系中的权益平衡

机械制造行业劳动雇佣关系中的权益平衡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劳动雇佣关系中,权益平衡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权益平衡是维持劳动关系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劳动关系中权益平衡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机械制造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这个行业中,雇主作为资方拥有企业的所有权,雇员则作为劳方为企业提供劳动力。

在这个劳动雇佣关系中,雇主和雇员的权益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二、权益不平衡的原因1.薪酬差距:由于机械制造行业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高级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之间的薪酬差距较大,这导致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收入差异。

2.工作环境与安全问题: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雇主对员工的劳动保护和安全要求不容忽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忽视员工权益的情况。

3.福利待遇:在机械制造行业,雇主对员工的福利待遇可能不尽如人意,包括医疗保险、退休金等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

三、权益平衡的重要性权益平衡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通过实现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权益平衡,才能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生产效益。

四、实现权益平衡的途径1.建立制度保障:制定更加完善的劳动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雇员的权益,从而缩小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权益差距。

2.加强沟通与协商:雇主和雇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关切,并通过协商来解决矛盾和争议,达成权益平衡。

3.提高劳动条件:雇主应该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员工的劳动条件符合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4.合理薪酬制度:建立公平、透明的薪酬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技能水平给予合理的薪酬回报,缩小薪酬差距,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5.改善福利待遇:雇主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福利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培训机会、员工假期等方面,提高员工的福利享受。

论述威克斯的分配理论

论述威克斯的分配理论

论述威克斯的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决定关系
生产要素价格由两个供求关系决定。

一个是生产要素所在行业的供求关系,一个是生产要素本身的供求关系。

行业供求关系通过均衡价格价影响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通过均衡工资影响生产要素市场。

当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的时候,均衡价格和均衡工资的关系如下
均衡价格=均衡工资/ 边际产量。

企业角度
行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价格和工资,都是不变量。

所以思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确定最大用工人数。

最大投产数由边际产量值决定,边际产量值又由工资水平决定。

边际产量= 工资/ 均衡价格。

边际要素投入量及时当前边际产量下的投入量。

周期
不过一般情况下,企业很难入公式一样精确计算边际效用。

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土地等投入短期内是很难缩简的。

所以企业在运行是,即使行业供给关系变好,也不会快速扩张资本,土地等投入。

反之行业供求变坏,也不会快速收缩。

此外劳动力这样的生产要素,除了培养时间导致变更慢等类似资本,土地的因素,还会受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生产要素市场的租金反应往往会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其次对于市场的变化的判断,往往来
之预估。

而预估很容易过分乐观或者过分悲观。

所以也会导致生产要素市场的波动变化。

总结
理论上,均衡价格=均衡租金/边际产量。

但这都是理论值,市场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很难回归这个值,而是周期波动,所以这个值是一个想象值。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提要」本文是来自于近年来实行民营化改制实践的一个结晶。

该在中国特定的渐进改革基础上,讨论了民营化发生的原因和阻力,以及国有的利益相关者在改制过程中的利益权衡行为,并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目标行为建立了民营化的均衡模型。

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家的最优目标函数,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成功改制的关键。

模型的约束条件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保障,不会由于改制而受到损害。

因此,均衡条件的满足表明了最优化改制的实现。

通过对模型的发现,能够满足民营化最优均衡的退出条件,就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最佳时机选择。

企业净资本价值、企业家对股权的收购值与职工补偿值之间的合理比例的区间,是形成民营化均衡模型的最优解的取值范围。

模型的政策含义在于纠偏作用,尤其是政府实际的退出时机与改制均衡的最佳退出时机的不一致,对于职工利益的损害或缺乏企业家最优目标行为的改制,都是脱离了最优轨道的结果,需要进行纠正。

中国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竞争性市场,也造就了一大批竞争性企业。

在这个竞争市场上,所有企业的经营效果都必然受到市场的检验和裁决,它们的经营运行也必然由市场规则来支配。

在这个市场上,竞争这个裁判,越来越多地把所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都纳入到一个框架之中,大量的企业不得不受到竞争的驱使,不同程度的、逐步的收敛于某种最适合于市场竞争的所有权模式。

因为市场竞争通常只是把更好的回报给予那些更加努力的企业,而能够激励企业付出更多努力的剩余控制权的机制就这样应运而生地起来了。

然而,名义上的法规通常总是跟不上实际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因而必然落后于实际所有权关系的潜在变化。

在大批的国有企业中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所有权关系,实际上正是适应市场竞争的结果。

这种变化的实质就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掌握了企业的实际剩余权,国家只是企业的名义所有者,而这也正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效率提高的制度源泉。

这种名义国家所有权和实际企业所有权的分离,并不等同于一般市场经济中的两权分离。

数学建模课程论文_关于该公司同工同酬模型的探讨

数学建模课程论文_关于该公司同工同酬模型的探讨

关于该公司同工同酬模型的探讨摘要本文在“统计回归”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模型,通过对已有的90组数据测试检验,实现了对该公司的工资计算,并将计算方法应用到8组数据中去,得到了非常准确的结果。

考虑到运算量的大小,我们采用了较为科学的逐步分析法,提取了对结果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学历和工龄,再次使用BP神经网络重新建立模型四,达到了很高的识别率。

在模型检验方面,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本文采用了“ F检验法”和“相关系数检验法”进行检验,最终确定诊断值与检测结果是非线性关系。

对于“BP神经网络”,本文选取90组已知数据中的6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以此建立BP神经网络,之后,依次选取不同的30组数据重复上述过程,准确率非常高,极好的证明了模型的科学合理性。

通过比较可知,采用BP神经网络的模型识别率较高,但相应处理时间较长。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思想清晰,虽然可以通过优化得到最小二范数,但其数据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线性阶层,与含有隐层的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对事物的抽象和预测不够准确。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非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逐步分析法F检验一、问题重述:1.1 问题描述:职工工资可以说是人们最为关切、议论最多的部分,因此也常常是最受重视的部分。

一般说来,现代企业的工资具有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效益职能。

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正确运用工资的杠杆作用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对于企业中的各种不同的“特殊职务族”,是否要制定和执行专门的倾斜与优惠政策,如对管理干部、高级专家、女工等,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2 问题提出如表所示,随机抽取了某企业若干职工的相关数据。

请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研究下列问题:(1)分析平均日工资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说明与哪些因素关系密切;(2)考察女工是否受到不公正待遇,以及她们的婚姻状况是否影响其收入;(3)继续改进你的模型,并给出模型误差分析。

雇主与雇员时间与工资的平衡

雇主与雇员时间与工资的平衡

雇主与雇员时间与工资的平衡P55 2用实物交换模型中介绍的无差别曲线的概念,讨论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协议关系:(1) 以雇员一天的工作时间t和工资w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画出雇员无差别曲线族的示意图,解释曲线为什么是你画的那种形状。

(2) 如果雇主付计时工资,对不同的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工资)画出计时工资线族。

根据雇员的误差别曲线族和雇主的计时工资线族,讨论双方将在怎样的一条曲线上达成协议.(3) 雇主和雇员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工作时间和工资)。

如果雇主想使雇员的工资增加到,他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计时工资率,在协议的另一点(达成新的协议;二是实行超时工资制,即对工时仍付原计时工资,对工时付给更高的超时工资。

试用作图方法分析哪种办法对雇主更有利,指出这个结果的条件。

【关键词】:无差别曲线参考教材中实物交换模型中介绍的无差别曲线的概念,讨论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协议关系。

1)以雇员一天的工作时间t和工资w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画出雇员无差别曲线族的示意图,并解释曲线为什么是那种形状。

2)如果雇主付计时工资,对不同的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工资)作出计时工资线族。

根据雇员的无差别曲线族和雇主的计时工资线族,讨论他们将在怎样的一条曲线上达成协议。

解:(1)我们以雇员一天的工作时间t和工资w分别为横、纵坐标,画出雇员的无差别曲线族如下图3-1:图3-1对上图的解释:工作时间越长,则雇员的工资应越高,故曲线是递增的,而雇员总是希望工资的增长率大于工作时间的增长率,这样就使得曲线为下凸的。

(2)假设雇主付计时工资,对不同的工资率,可画出计时工资线如下图3-2:对上图的解释:当雇员不工作时,雇主不会愿意为其支付工资,故曲线过原点;在相同的时间内,工资率大的曲线纵坐标值也大,但达到一定程度后(称为曲线的膝点),雇主不会再增加工资(此时相当于承包工作制,图中未标示)。

将两条曲线画在一张坐标纸上(如下图3-3),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两族曲线的切点,成为曲线PQ,则双方的折中协议必为PQ 上的一点,根据等价交换准则及雇主工作要求(不同的工作率),可以确定最终协议为P1(P2)点。

数学建模之微分方程建模与平衡点理论

数学建模之微分方程建模与平衡点理论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微分方程列微分方程常用的方法: (1)根据规律列方程利用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定理或经过实验检验的规律来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2)微元分析法利用已知的定理与规律寻找微元之间的关系式,与第一种方法不同的是对微元而不是直接对函数及其导数应用规律。

(3)模拟近似法在生物、经济等学科的实际问题中,许多现象的规律性不很清楚,即使有所了解也是极其复杂的,建模时在不同的假设下去模拟实际的现象,建立能近似反映问题的微分方程,然后从数学上求解或分析所建方程及其解的性质,再去同实际情况对比,检验此模型能否刻画、模拟某些实际现象。

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1传染病模型(1)基础模型假设:t 时刻病人人数()x t 连续可微。

每天每个病人有效接触(使病人治病的接触)的人数为λ,0t =时有0x 个病人。

建模:t 到t t +∆病人人数增加()()()x t t x t x t t λ+∆-=∆ (1)0,(0)dxx x x dtλ== (2) 解得:0()t x t x e λ= (3)所以,病人人数会随着t 的增加而无限增长,结论不符合实际。

(2)SI 模型假设:1.疾病传播时期,总人数N 保持不变。

人群分为两类,健康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为s(t),病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i(t)。

2.每位病人每天平均有效接触λ人,λ为日接触率。

有效接触后健康者变为病人。

依据:患病人数的变化率=Ni(t)(原患病人数)* λs(t)(每个病人每天使健康人变为病人的人数) 建模:diNNsi dtλ= (4) 由于()()1s t i t += (5)设t=0时刻病人所占的比例为0i ,则可建立Logistic 模型0(1),(0)dii i i i dtλ=-= (6) 解得:01()111kti t e i -=⎛⎫+- ⎪⎝⎭(7)用Matlab 绘制图1()~i t t ,图2~dii dt图形如下,结论:在不考虑治愈情况下 ①当12i =时didt 达到最大值m di dt ⎛⎫ ⎪⎝⎭,这时101ln 1m t i λ-⎛⎫=- ⎪⎝⎭②t →∞时人类全被感染。

数学模型解决储蓄所服务员雇佣优化问题

数学模型解决储蓄所服务员雇佣优化问题

重庆科技学院数学模型设计(论文)题目储蓄所服务员雇佣优化问题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1 月4 日用数学模型解决储蓄所服务员雇佣优化问题【摘要】目前,众多经营机构都想取得经营的最优化,也就是是取得利益最大化,储蓄所服务员雇佣优化问题主要是如何在经营管理中科学选择全时、半时服务员的数量从而使自己的经营成本达到最低。

就第一问而言,我们对同时雇佣全时和半时两类服务员时工作时间段和服务员数量数据进行分析。

在第二问中,半时服务员数量为零,通过第一问的分析基础,计算此时储蓄所雇佣服务员的每天总费用达到最大。

我们认为如果条件允许下储蓄所应该多雇佣半时服务员。

在第三问中,半时服务员数量没有限制,我们通过计算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储蓄所雇佣服务员的每天总费用达到最低。

关键字:雇佣总费用最低功能函数一.问题的提出某储蓄所每天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00到下午5:00.根据经验,每天不同时间段所需要的服务员数量如下:储蓄所可以雇佣全时和半时两类服务员。

全时服务员每天报酬100元,从上午9:时间段(时)9-10 10-11 11-12 12-1 1-2 2-3 3-4 4-5服务员数量 4 3 4 6 5 6 8 800到下午5:00工作,但中午12:00到下午2:00之间必须安排一小时的午餐时间。

储蓄所每天可以雇佣不超过3名的半时服务员,每个半时服务员必须连续工作4小时,报酬40元。

(1)问该储蓄所应该如何雇佣全时和半时两类服务员?(2)如果不能雇佣半时服务员,每天至少增加多少费用?(3)如果雇佣半时服务员的数量没有限制,每天可以减少多少费用?二.问题分析第一问:因为全时工数越少,越省钱,半时工数量受限制,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因为下午最后两小时要求人数最多,所以这时要用半时工,还有中午的时候,由于全时工要休息一小时,并且12-1点要6人大于1-2点所需人数。

所以可以认为部分半时工从12点开始工作。

第二问:不用半时工时,全时工要满足中午两个小时人数够,而且下午最后一小时人数够。

数学建模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

数学建模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

企业同工同酬案例分析东南大学MPC【摘要】:现代企业的工资制度应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它具有着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以及效益职能。

工资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因素。

因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员工工资的因素,对于了解以及完善企业工资制度具有建设性意义。

我们根据附表所给出的被解释变量平均日工资,以及解释变量性别、工龄等七个因素,进行合理的模型假设,并按照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模。

首先用Matlab软件拟合出平均日工资随工龄的变化曲线,根据图形的变化趋势,选取函数xy 进行第一次建模。

通过在交互式画面中对因素的逐条检验,判定工龄和受教育状况为显着性影响因素,并且利用Matlab统计功能工具箱中的rcoplot(r,rint)命令剔除数据中的异常点,修正模型。

最终得到平均日工资随工龄和受教育状况变化的关系式。

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随着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日益提高。

在企业层面上,女性的自我价值是否得到与男性的同等评价仍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论题。

我们在分析了总体的工资模型后,又将数据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分别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建模,通过对比进行分析了解是否存在“区别待遇”。

以同样的方法再次对已婚与未婚女性进行建模分析,了解婚姻状况对平均日工资的影响,探讨差异存在是否合理。

我们在第一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修正,即通过剔除异常值,减少非相关因素,对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使得R向1趋近,使模型更加完善。

最后,我们回归实际,从实际情况中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对模型进行第三次修正,即重新分配了受教育情况对工资影响的权重,使得模型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

相信通过我们的研究分析,此次数学建模对于企业的工资制度具有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分类建模Matlab统计工具箱模型修正误差分析一.问题重述职工工资可以说是人们最为关切、议论最多的部分,因此也常常是最受重视的部分。

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分析的开题报告

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分析的开题报告

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企业的雇佣结构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议题之一。

科学合理的雇佣结构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时,企业在进行雇佣结构调整时,应当关注成本、人力配置、市场需求以及法规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如何设计合适的雇佣结构,以平衡各方利益,是传统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分析模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企业与员工等不同利益主体在雇佣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冲突与博弈,揭示在多方利益的博弈中如何设计合适的雇佣结构。

三、研究内容本文拟研究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理论:概述博弈理论应用于企业雇佣结构调整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

2. 博弈分析模型:构建企业与员工等不同利益主体在雇佣结构调整中的博弈模型,分析多个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和决策结果,从而验证博弈理论的适用性。

3. 模型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在雇佣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策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分析模型,揭示企业、员工等多方参与者在雇佣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冲突和利益博弈。

一方面,本研究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指导企业在雇佣结构调整中平衡各方利益、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本研究可为学术界提供企业管理、博弈理论和经济学等研究领域的借鉴和参考。

五、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建模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构建博弈分析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本研究也将借鉴文献综述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从而获取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

六、预期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结果如下:1. 构建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分析模型,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2. 分析雇佣结构调整中企业与员工等利益主体的冲突和博弈,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3. 提出针对企业雇佣结构的博弈调整策略和决策方法,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和谐发展。

私营企业与非私营企业同一行业工资差异建数学模型

私营企业与非私营企业同一行业工资差异建数学模型

私营企业与非私营企业同一行业工资差异建数学模型
私营企业和非私营企业在同一行业中的工资差异可以通过以下数学模型进行建模:
假设工资差异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企业类型(私营或非私营)、个体能力和经验。

记私营企业为A类,非私营企业为B类。

个体能力和经验可以用能力和经验指数来表示,分别记为xi和yi。

假设工资的总体方程为:工资= α + βA + γxi + δyi + ε
其中,α表示均值工资,β为企业类型对工资的影响系数,γ和δ分别为个体能力和经验对工资的影响系数,ε为误差项。

为了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估计系数。

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包括企业类型、个体能力和经验水平以及对应的工资水平,然后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来估计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收集和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并确保研究结果不涉及违法、不公平或歧视性的结论。

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对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以提高拟合度和预测准确性。

§10.7 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0.7 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0.6.12)
a t K (t ) K 0 L0 (e 1)

机动
(10.6.13)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Q( t ) , 有 用Z(t) 表示 t 时刻的劳动生产率, Z ( t ) L( t ) Z Q L K L (1 )( ) ZQL ZQL ZQL KL KL
三. 提高劳动生产率模型
发展经济、增加生产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增加投资, 二 是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恰当调节投资增长和劳动力增长的关 系, 使增加的产量不致被劳动力的增长抵消, 这样劳动力生 产率才能不断提高.下面建立描述生产量、劳动力和投资之 间变化规律的模型. 用Q(t), L(t) 和 K(t) 分别表示时刻 t 的产量、劳动力和资 金. 假设劳动力每年的相对增长率是常数 , 即
r ( x ) r0 (1 x ) xm
(10.6.5)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这样, Malthus模型(10.6.4)变为
x dx r0 x (1 ) xm dt x (0) x 0
(10.6.6)
它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 分离变量得,
xm dx r0dt x ( xm x )
下面我们分三种情况考虑: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 当 0 时, 有两个不同的特征根
1,2
1 m ( ) 2 n
于是, 方程(10.6.16)的通解为
P ( t ) C1e
1t
C 2e
2 t

(2) 当 0 时, 有两个相同的特征根
上式两端积分, 得

单位用工合同比例的数学模型

单位用工合同比例的数学模型

单位用工合同比例的数学模型【摘要】考虑到信息更新对员工提出更高要求及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本文给出四个用工合同比例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单位的情况,按照可利用资源的情况,确定各参数的值,容易地求出最优的用工合同比例。

【关键词】比例数学模型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各单位逐步打破终身聘用制,开始制定灵活的不同聘用期的用工合同,将聘用合同分为不同档,档与档之间的待遇也拉开差距。

这样将有利于人才交流、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单位对员工的考核和管理。

目前通常有三种聘用合同期限,分别是短期、中期、长期。

以往合同的比例确定,缺少科学依据,因此,有必要建立数学模型,达到员工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优化员工队伍结构。

一般说来,不同聘用期限的合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i)短期合同:主要是为了提高人员的流动性,及时进行知识、技术的更新;(ii)中期合同: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合作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iii)长期合同:主要是为了保持用工单位工作稳定性,使用工单位能持续稳定发展。

一个理想的用工合同比例是同时达到上面的要求.而实际上,这3个要求很难同时满足。

一个优化的用工合同比例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这3个要求。

为此,引入符号含义如下:x= (x1,x2,x3):一个确定的用工比例;x1:短期合同的百分比;x2:中期合同的百分比;x3:长期合同的百分比;f1(x1):短期合同工的百分比为x1时,能够满足人员的流动性、知识更新的程度;f2(x2):中期合同工的百分比为x2时,能够满足发挥创造力的程度;f3(x3):长期合同工的百分比为x3时,能够满足持续稳定性的程度。

其中, ,表示相应指标的满意程度越高,显然是单调不减函数。

一、基于最大满意程度的数学模型理想的用工合同比例,满足,即所有指标的满意程度都达到100%。

如果不能达到理想情况,可以寻找一个用工合同比例,使上面的3个指标之和尽量大,以此作为最优聘用比例[1],这样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模型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fi(xi),i=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说明的是, 满足上述性质的满意
度函数的形式还有很多, 不过类比已有的
“种群生长”模型, 在这里, 选择了这样的形
式, 以便于类比地进行讨论。介于时间和人
力、物力、财力地限制, 暂 时 没 办 法 针 对 上
面函数的充分性咨询专家, 或者根据专家
意见, 搜集、调查相关的数 据 , 来 做 函 数 拟

( 1+λ1) N1 , 1-

由于
λ1,
λ2的 不 同
取值范围, 可得出对平衡解稳定性的不同
分析。
其它情况可以如上一样讨论, 可得最
后的平衡结果如下: 当
①λ1>1, λ2<1, λ1λ2<1, ②λ1<1, λ2>1, λ1λ2<1, ③λ1<1, λ2<1 时 可 得 P4 为 全 局 稳 定 的 平 衡 解 , 其 余情况下, 模型均无法达到稳定。
值, 代入:
E1 =c11x11 +c12x12 +c13x13 +c14x14 +c15x15 +
c16x16+c17x17
E2 =c21x21 +c22x22 +c23x23 +c24x24 +c25x25 +
c26x26+c27x27
( 式 4—1—1)
其 中 c11 到 c27 是 通 过 专 家 群 决 策 所
对雇员满意度有: 第一层: 雇员满意
度 A1; 第 二 层 : 客 观 环 境 B1; 精 神 需 要 B2; 第 三 层 : 工 资 x21, 津 贴 x22, 工 作 环 境 x23, 工 作 安 全 性 x24( 客 观 环 境 B1) , 地 位 x25, 晋 升 x26, 工作多样性 x27( 下属于精神需要 B2) 。
u2) =r2e2(
1-
e2 N2

( 式 3—1—1)
其 中 , N1, N2 分 别 为 雇 主 和 雇 员 满 意
度趋于的最大值。同样地, 可证明 N2 为雇
员满意度趋于的最大值。具体地 N1, N2 的
值还需进一步确定, 可通过咨询专家, 或
者通过对具体某一企业相关历史数据的
搜 集 、调 查 等 进 一 步 的 深 入 研 究 得 知 。
为进一步确定满意度函数, 建立起如 下层次分析模型, 用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7 88 2007
人力资源管理
对雇主满意度有: 第一层: 雇主满意
度 A1; 第 二 层 : 客 观 因 素 B1; 主 观 因 素 B2; 第 三 层 : 技 能 x11, 智 能 x12, 经 验 x13, 灵 活 性 x14( 下 属 于 客 观 因 素 B1) , 努 力 x15, 积 极 态 度 x16, 合作精神 x17( 下属于主观因素 B2) 。
绩效指标
激励指标
平衡
把 技 能 x11, 智 能 x12, 经 验 x13, 灵 活 性 x14, 努 力 x15, 积 极 态 度 x16, 合 作 精 神 x17 作 为 绩 效 指 标 , 并 以 u1=( c11x11+c12x12+c13x13+ c14x14+c15x15+c16x16+c17x17) 作 为 雇 主 满 意 度 函 数 的 自 变 量 , 其 中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为指标在组合成自变量时的权重系数。
法达到平衡,
合以求得事实上更加符合数据规律的函
数, 所以此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 二) 基于已有的满意度函数, 考虑雇
主 、雇 员 满 意 度 之 间 的 相 互 影 响 , 进 一 步
确定模型
类比“种群相互依存 生 长 ”模 型 , 假 设
存在一个函数 Q=q( u1, u2)
( Q 是 u1, u2 的函数) , 使得
关键词: 雇佣关系; 平衡; 种群相互依 存生长模型; 微分方程
一 、问 题 的 提 出 及 背 景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组 织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在组织完成其目标、 取得高绩效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不少企业虽然在人力资源获取方面加 大了投入, 但企业的整体绩效并不能达到 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 投入和企业从人力资源中的收益不能构 成正比。换言之, 企业中, 雇主和雇员的关 系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对平衡, 将直 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这一直以 来, 都是理论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 当前, 对于此问题的讨论, 最常用的 方 法 大 都 源 于 组 织 心 理 学 家 Argyris 的 心 理契约理论, 这 一 理 论 是 他 在 1960 年 所 著的《理解组织行为》( Understanding orga- nizational behavior) 一 书 中 提 出 的 , 他 用 PC( Psychological Contract) 来 说 明 员 工 与 组织之间的这种关系。 另一方面, 用博弈论的相关方法研究 企业中雇佣关系的平衡, 也是现今常用 的。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发 现, 对本问题的解决其实并不一定局限于 现有的理论方法, 结合所掌握的相关经济
四 、结 果 分 析 及 应 用
由以上讨论可知, 要寻求在企业关系
中是否可以存在平衡,
关键在于讨论
λ1,
λ 2
的取值, 在本模型中设定
λ1=f1( E1, E2, N1, N2) λ2=f2( E1, E2, N1, N2) , 即 λ1, λ2分 别 为 E1, E2, N1, N2 的 函 数 , 同样, 这两个函数的确定也有待于进一步
得出的系数。
由此可得 λ1, λ2的 值 , 根 据 以 上 模 型 的分析, 就可判别一家具体的企业是否可
以达到雇主满意度和雇员满意度之间的
平衡。
五 、模 型 结 论
通过以上模型的建立、分析及求解,
可以判断一家具体企业是否可以达到雇
佣关系的平衡, 并且据此给出相应的建议
和意见。
例如, 如果一家企业在现有情况下无
管理理论,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对此问 题的探讨方向, 即: 应用“种 群 相 互 依 存 生 长 ”的 典 型 微 分 方 程 数 学 模 型 , 根 据 雇 主 与雇员分别测评的结果, 设计相关研究方 法和技术探讨雇主与雇员间是否存在平 衡关系。
二 、问 题 分 析 及 解 决 思 路 ( 一) 问题分析 本文试图在一个企业中, 寻求雇员满 意度( 即对雇主的满意度评价) 与雇主满 意度( 即对雇员的工作绩效评价) 之间的 一 种 平 衡 。结 合 相 关 的 经 济 管 理 理 论 进 行 思 考 、分 析 , 容 易 得 出 以 下 一 些 定 性 分 析 结论: 1、对雇主而言, 如 果 他 所 关 注 的 影 响 绩效的一些因素( 即对雇员工作绩效评价 的指标, 这里一致称为绩效指标) 提高的 话, 会带动他的满意度提升, 且提升的速 度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提高逐渐降低, 即是 说: 雇主满意度随着绩效指标的增长而增 长, 并最终趋于一个定值。这一点, 可以用 消费边际效益递减的理论来解释, 把雇主 雇佣雇员的行为看作是一种消费, 雇主所 得的满意度看作是消费的效益。 2、同样, 也可以得 出 雇 员 所 看 重 的 一 些 诸 如 工 资 、地 位 、工 作 环 境 等 影 响 其 满 意度的因素 ( 这里一致称为激励指标) 的 提高, 会促使其满意度的升高, 且升高的 速度的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提高逐渐降低, 即是说, 雇员满意度随着激励指标的增长 而增长, 并最终趋于一个定值。这一点, 我 们可以借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思想 来说明, 人的一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 这方面的激励作用就会不再明显。 3、雇主与雇员的满 意 度 之 间 , 应 该 存 在一定的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的关系, 即 雇主满意度的提升可以促使他更乐意于 满足雇员的条件, 同样, 雇员满意度的提 高也可以使他更加投入的工作, 从而更加
&$e1&( Q)
=r1e1(
1-
e1 N1
+λ1 Ne22

# %$e2&( Q)
=r2e2(
1-
e2 N2
+λ2 Ne11



3—2—1)
成立, 其中各系数保持与( 式 4—1—
1) 中一致。
这里需要再次说明的是, 本文是针对
此问题提出了一个探讨的思路和方向, 而
具体诸如函数 Q 等的确定还有待利用相
关的技术、方法, 结合相应 的 调 查 研 究 , 再
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确定。
( 三) 根据( 式 3—2—1) 进行此微分方
程模型平衡解及稳定性的分析
求解( 式 3—2—1) 的微分方程组, 可
得其有四个平衡解:
P1=( 0, 0) , P2=( 0, N2) , P3=( N1, 0) , P4=
采用问询专家, 群决策集结专家的方
法分别得出对应于主目标: 雇主满意度和
雇员满意度, 各绩效指标和激励指标的权
重 值 , 即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c21, c22, c23, c24, c25, c26, c27。
考虑到雇主、雇员满意度函数的性
质, 要求其为一阶导数大于 0, 二阶导数小
把 工 资 x21, 津 贴 x22, 工 作 环 境 x23, 工 作 安 全 性 x24, 地 位 x25, 晋 升 x26, 工 作 多 样 性 x27 作 为 激 励 指 标 , 并 以 u2 =( c21x21 + c22x22+c23x23+c24x24+c25x25+c26x26+c27x27) 作 为 雇 员 满 意 度 函 数 的 自 变 量 , 其 中 c21, c22, c23, c24, c25, c26, c27 为 指 标 在 组 合 成 自 变 量 时 的 权重系数。
中国集体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
用微分方程模型探讨企业雇佣关系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