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稚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湖南省桃源县实验幼儿园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并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
应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
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再一次重申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09年至2012年我园开展的市级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好的效果,经过我们的调查,在全园423名幼儿中,所有的的幼儿都能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游戏,对民间游戏有浓厚的兴趣。
92%的幼儿会自发玩游戏,并且知道3种以上的民间游戏。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广民间游戏,把课题进行深化,我们开展了省级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希望在课题的引领下继续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他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他的实效性,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希望,在课题的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国内一些专家对一些幼儿园中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现状。
秦莉(2007)在四川西北部城市江油市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中的教师和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了解川西北民间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宋亚玲(2012)以个案的形式对鄂西土家族一所幼儿园运用土家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开展土家族民间游戏的环境创设、教师对土家族民间游戏理解和态度、土家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应用等现状的分析,提出自己对于土家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李素梅对内蒙古某区的十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等,这些文献对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具有一致性,即教师对儿童民间游戏的肯定态度和缺乏实际操作的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家长对儿童民间游戏的价值持肯定态度;二是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开展的频率不高;三是教师对儿童民间游戏的了解较差;四是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民间游戏的特点民间游戏是指那些源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游戏形式,通常是通过口口相传、传统习俗等方式延续至今。
这些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性。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如跳绳、踢毽子、过家家等,涵盖了体育、智力、社交等多个方面。
2. 易学易玩。
民间游戏通常规则简单,易学易玩,适合儿童参与。
3. 富有教育意义。
民间游戏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民间游戏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课程中,对幼儿的智力、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1. 促进身体发展。
民间游戏往往需要儿童进行跑跳、投掷、爬行等动作,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
2. 增进社交能力。
民间游戏通常需要多人合作,通过游戏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进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开发智力潜能。
不少民间游戏有一定的智力挑战,比如“套圈”、“抛沙包”等,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情感和品德。
在民间游戏中,有的游戏需要儿童遵守规则,有的需要合理竞争,这些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胜负、争执等情况,可以通过这些情境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三、民间游戏示例以下是几种典型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跳绳。
跳绳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可以通过跳绳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耐心。
2. 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腿部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过家家。
过家家是一种模拟生活的民间游戏,可以培养儿童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也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意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作为传统的文化形式,民间游戏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将这些游戏融入课程中,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民间游戏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和传统继承下来的各类游戏娱乐活动。
这些游戏不仅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是承载着文化和教育内涵的重要载体。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民间游戏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意义1. 丰富孩子的游戏体验民间游戏作为丰富多样的游戏方式,可以带给孩子不同于市场化游戏的体验。
这些游戏凝聚着民间文化的温暖和乡土气息,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踢毽子、跳绳、拔河等游戏,既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和乐趣。
2.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许多民间游戏都是团队合作形式的游戏,需要孩子们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游戏任务。
通过这样的游戏体验,孩子们不仅能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许多民间游戏需要孩子们根据规则进行观察和判断,还需要他们进行动手操作完成任务。
一些传统的打孔纸剪和编织手工活动,都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 游戏传统传承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传统传承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和体验民间游戏的魅力。
定期举办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和快乐。
2. 游戏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孩子们参与一些民间游戏角色扮演活动,比如穿着传统服饰进行游戏比赛,重温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游戏工艺手工活动在幼儿园开展一些游戏工艺手工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制作传统游戏工艺品,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
组织孩子们学习传统的打孔纸剪、编织手工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参与游戏工艺制作,增强对传统游戏的了解和认识。
民间游戏的结题报告

篇一: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
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游戏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游戏从它的载体到它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正濒临失传与流散的情况,幼儿园更是对这种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
本文从民间游戏传承伟大民族精神的价值、民间游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三方面阐述了幼儿园实施民间游戏的意义,旨在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社会性发展全面的人。
我们筛选、整理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对幼儿的发展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的民间游戏,作为我们实施的游戏内容,将其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起来,实现教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在民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多种教育理论,从进行一系列地挖掘“加工”(收集——分类——改编——创新)、教育教学方面的措施、方法、家长合作等方面实施民间游戏的开展,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使幼儿充分感受民间游戏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亲社会性、爱家乡的情感等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神。
一、课题的提出二、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一)概念界定1.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游戏活动。
2.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改编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乐于被儿童所接受的、富有浓厚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儿童游戏活动。
3.课题的界定:《民间游戏实践研究》,就是在对幼儿民间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游戏理论为指导,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改编与创新,并对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
幼儿园关于民间游戏的课题研究小结范文

幼儿园关于民间游戏的课题研究小结范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小结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传统民间游戏是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民间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本研究旨在总结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研究,明确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实践建议。
二、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作用1. 促进身体发展:民间游戏多以具体操作和动作为基础,可以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2. 培养社交能力:民间游戏通过集体游戏和合作活动,帮助幼儿建立互动和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故事情节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艺术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增强认知能力:民间游戏中的规则和策略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培养其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5. 培养情感和道德意识:民间游戏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体验和角色扮演,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道德观念。
三、幼儿园中民间游戏的应用实践1. 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设计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民间游戏活动。
例如,运动类的民间游戏有踢毽子、跳绳等;合作类的民间游戏有拔河、搭积木等。
游戏活动的设计应注重教育目标的达成。
2. 游戏环境的创设:为了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特点和要求,适时调整游戏环境的布置。
例如,角色扮演类的民间游戏可以设置相关的道具和装置,营造逼真的环境。
3. 游戏规则的引导:游戏规则是民间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幼儿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和体验游戏。
4. 游戏体验的分享:在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和感受,并与他们一起回顾和总结游戏中的学习和收获,促进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思考。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这些游戏往往包含丰富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要素,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民间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商。
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和教学方法,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对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还可以为民间游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保障,拓展民间游戏的传播渠道,推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再次活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情况,明确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为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特点、作用、实际应用案例以及教学方法探讨,我们旨在发现民间游戏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影响,总结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的认识,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12篇优秀版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一):《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的缘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
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
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
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
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
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河南省桐柏县幼儿园内容提要: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为此,我们对民间游戏进行了开发、创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高科技的电子玩具的出现,使许多民间的乡土游戏随之悄然流逝。
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逐渐退出了孩子的生活,不再为幼儿所熟悉,如“老鹰抓小鸡”、“跳竹竿”、“石头剪子布”和“金锁和银锁”等。
这些游戏,往往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贴近幼儿,非常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功能,寓教于乐。
但广大幼儿教师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的限制苦于编游戏难,而现有的游戏又大多内容单调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
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正是这一空白的填补者,并有以下的突出优点:一是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节奏明快、语言朗朗上口;三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简便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四是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十分简便,便于老师制作,甚至不花钱也能开展幼儿民间游戏。
为此,研究它就是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开发、改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的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验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游戏的习惯,锻炼幼儿体质,增强各器官功能,开发智力,增进友谊的目的,使更多完整的民间游戏可供幼儿园教师参考使用。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de)研究结题报告河南省桐柏县幼儿园内容提要:优秀(de)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de)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de)结晶,它赋予了鲜明(de)区域特点和浓郁(de)地方特色.可是,由于物质生活(de)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de)危机.为此,我们对民间游戏进行了开发、创编,挖掘它(de)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一、课题研究(de)意义优秀(de)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de)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de)结晶,它赋予了鲜明(de)区域特点和浓郁(de)地方特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高科技(de)电子玩具(de)出现,使许多民间(de)乡土游戏随之悄然流逝.许多生动有趣(de)民间游戏逐渐退出了孩子(de)生活,不再为幼儿所熟悉,如“老鹰抓小鸡”、“跳竹竿”、“石头剪子布”和“金锁和银锁”等.这些游戏,往往来源于人们(de)现实生活,贴近幼儿,非常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de)特点.可是,由于物质生活(de)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de)危机.新颁布(de)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de)要求,游戏是学前儿童(de)主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de)游戏发展幼儿(de)多种功能,寓教于乐.但广大幼儿教师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de)限制苦于编游戏难,而现有(de)游戏又大多内容单调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de)需要.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de)民间游戏正是这一空白(de)填补者,并有以下(de)突出优点:一是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de)特点;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节奏明快、语言朗朗上口;三是具有很强(de)随机性和简便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de)限制;四是民间游戏(de)玩具材料十分简便,便于老师制作,甚至不花钱也能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为此,研究它就是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开发、改编、挖掘它(de)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二、课题研究(de)目(de)通过对适合幼儿发展(de)民间游戏(de)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验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游戏(de)习惯,锻炼幼儿体质,增强各器官功能,开发智力,增进友谊(de)目(de),使更多完整(de)民间游戏可供幼儿园教师参考使用.三、课题(de)界定所谓“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de)研究”就是以民间游戏调查、收集(de)游戏理论为基础,将民间游戏改变或创编成适合当今幼儿发展(de)游戏.四、研究(de)内容1.对民间游戏(de)搜集、整理、分类(de)研究;2.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de)研究;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de)研究.五、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de)难点采用“求新与求活”(de)策略,把留存在民间(de)乡土游戏引入到幼儿园(de)游戏活动中,让民间游戏(de)价值得到很好(de)拓展.补充和丰富幼儿园(de)游戏活动.本课题将在理论和专家(de)指导下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民间游戏(de)搜集、整理与分类;民间游戏(de)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de)运用.六、研究(de)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园大二班、大三班、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小二班三个年龄段共六个班级全体幼儿及家长.2.研究方法①调查法:采用访谈法等对民间游戏(de)种类进行调查.②文献法:本研究将搜集大量(de)有关民间游戏(de)书刊来丰富民间游戏(de)种类.③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研究(de)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问题(de)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反思幼儿行为(de)产生及背后原因,不断调整指导策略解决问题.④观察法: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de)表现进行记录,分析和了解幼儿(de)想法、看法和做法.3.研究步骤:课题实施周期:2008年1月——2009年6月(1)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4月)①理论学习、召开座谈会、更新教育观念,使本课题组成员明确教研意义.②本地区民间游戏开展情况(de)调查、座谈、收集分析相关资料.③收集、制作民间游戏所需(de)器械、材料等.(2)实施阶段(2008年5月——2009年4月)①把收集、筛选、整理得到(de)民间游戏,充实到课程(de)内容和一日活动中去.②对民间游戏进行设计、改编、创新和运用.(3)总结阶段(2009年5月——2009年6月)①汇编桐柏县幼儿园民间游戏集.②整理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典型游戏方案、案例,形成专集.③撰写研究报告.七、民间游戏研究(de)成果(一)民间游戏(de)搜集与运用 1.收集民间游戏.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各乡镇、村和县城,对民间游戏进行社会调查,对家长发放民间游戏家长问卷.此项工作,得到了广大社区和家长(de)支持与配合,共收回社会调查140份、问卷调查130份.我们还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不断来搜集一些优秀(de)民间游戏,不断充实和丰富我们(de)民间游戏内容.2.创编民间游戏.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和初步(de)设想,将这些收集来(de)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了初步(de)各年龄段游戏方案,并结合本园实际,不断(de)修改和完善搜集,大胆进行创编,使民间游戏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3.运用民间游戏.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收集来(de)民间游戏,一定要经过大家(de)实践操作,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幼儿,是否对幼儿(de)成长对教师(de)发展有帮助.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做好这一环节,将初步形成(de)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各年龄班推广使用,融合到了幼儿(de)一日活动中.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①各班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考虑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和季节等因素,制定本班民间游戏活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实践资料(de)收集,如:开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de)研究案例分析、谈体会和反思等等.这些材料(de)收集,既为教师研究经验总结提供了实践依据,又为形成我园开展民间游戏(de)游戏活动方案提供了第一手(de)实践资料.原有(de)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一定(de)程度上存在着不足,通过一阶段(de)实施后,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一起商讨,现正在进一步(de)实施研究中.为了更好(de)组织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我们教师亲自参加民间游戏,和幼儿一起玩、体会游戏(de)乐趣,也为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奠定了基础.②在研究内容“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民间游戏(de)研究”这方面,为了推动课题研究(de)顺利进行,充分发挥青年教师(de)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利用自然资源创设活动室,如:稻草绳、稻草、山野草造型,民间工艺,鞋垫、壁挂、鱼、旧草帽、布、麻绳等使活动室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丰富(de)文化内涵;另外,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游戏器材,各班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de)自然资源,加以改造、创新,并很好(de)运用到一日(de)游戏活动中;利用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等活动,丰富幼儿(de)游戏器材,从而使教师形成了一些自制游戏器材(de)经验.③结合研究内容,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课题组成员开展了有关课题内容(de)方案设计和研讨,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年龄班推广(de)比较成熟(de)游戏方案.(二)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当今社会高速发展,除了我们需要具有良好(de)身体素质外,还需要具有敏锐(de)观察感知能力,活泼开朗(de)性格等,更需要具有良好(de)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等素能.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de)研究在全园(de)推广和实践,对幼儿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de)促进作用.对幼儿(de)协调发展,对幼儿(de)感知觉发展,对幼儿形成积极(de)情绪情感和良好(de)性格,对幼儿形成友爱、和谐、合作(de)社会性(de)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de)现实作用.(三)教师(de)科研水平不断提强教师研究积极性得到提高.通过对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de)研究(de)实践,教师(de)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大家认为此课题操作性强.课题(de)操作思路立足于本园实际,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从幼儿园(de)实际情况和幼儿(de)健康发展出发,把课题研究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们感觉有着手,积极性得到很大(de)提高,都能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课题研究(de)水平上了一个新(de)台阶. (四)民间游戏(de)选编原则 1.科学性原则由于民间游戏产生于一定(de)历史时期,因而必然反映着该时期(de)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随着社会(de)不断发展,人们(de)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习俗都在发生着变化,使得原有(de)民间游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可能存在着时代(de)局限性,有(de)甚至夹杂着一些不健康、不安全(de)内容,因此需要对搜集来(de)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符合幼儿(de)身心发展水平和时代要求,并对幼儿具有教育意义.例如,游戏砍白菜,原游戏中(de)动作是用手掌“砍”在幼儿头颈处,这种动作不利于幼儿身体(de)健康,我们(de)“砍”(de)动作改在幼儿(de)脚跟处,这样更贴近生活实际,也比较完全.又如“捉鬼”游戏,其中(de)“鬼”不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我们就把“鬼”改为“影”,这样既科学又不会影响游戏(de)趣味性.2.娱乐性原则娱乐是游戏(de)生命,任何游戏失去了娱乐性,引不起幼儿(de)兴趣,最终将被幼儿所抛充.因此,在选编民间游戏时必须把其是否使幼儿产生愉悦(de)情绪作为重要(de)因素考虑,使游戏(de)内容、玩法、规则等都具有娱身、娱心(de)功能.具有较强娱乐功能(de)民间儿童游戏一般应是:内容生动具体,形式活动轻松,并配有朗朗上口(de)儿歌童谣.具有娱乐功能(de)游戏也必然是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其中(de)游戏,这样(de)游戏最能满足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de)心理特点.如“过家家”(de)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模仿角色(de)行动,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始终处于积极(de)愉快情绪之中.有些传统(de)民间游戏对于现代要求娱乐性较高(de)幼儿来说,玩起来并不那么有趣,需要教师在内容、形式和玩法等方面进行改编,以重新焕发起它们(de)生命活力.如“踩高跷”游戏,幼儿拽着绳子,踩着高跷走来走去,时间长了可能会觉得单调,我们进行了改编,增加走法和儿歌,使游戏(de)趣味性和活跃气氛增加.3.时代性原则有(de)教师把民间游戏误以为传统游戏,认为其内容、玩法都是“过去(de)”.其实,民间游戏既有传统(de)又有现代(de),它要不断反映时代(de)变化,随着社会(de)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有一层含义,一是要求不断增加反映时代内容(de)新(de)游戏,如“接龙歌”游戏,就是要把社会所发生(de)巨大变化在游戏中表现出来.二是要求不断赋予传统(de)民间儿童游戏以新(de)内容和形式,使之更适合现代孩子(de)需求和实际.如玩“跳格子”(de)游戏,按常规、小石块所放(de)那一格必须空着,不能跳,现在经老师改动后,幼儿采用了新(de)玩法.(五)民间儿童游戏(de)组织策略1.游戏开展(de)随机性民间游戏(de)开展应体现其随机性(de)特点.这种随机性体现在它(de)开展一般应不受时间、空间、材料及组织等条件(de)限制而具有较大(de)随意性及灵活性.民间儿童游戏(de)开展不要求有整段(de)时间,无论何时,只要幼儿愿意都可以自由玩耍.根据我们(de)经验,下面四个时间段较有利于幼儿玩民间游戏,一是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穿插玩民间游戏,如玩“开火车”、“丢手绢”、“转圈”等以巩固动作为主要目(de)游戏.二是自由活动中玩“剪刀、石头、布”、“打弹子”、“捉老鼠”等以训练小肌肉动作或手眼协调能力(de)游戏.三是在区域活动中玩“翻图片”、“接龙皮影戏”、“东西南北”等以发展幼儿智力、语言(de)游戏.四是在过渡环节(de)零散时间玩“翻绳”、“点豆豆”、“猜拳”等简单有趣、便于收拢(de)游戏.总之,在一日生活(de)各个环节,只要时间允许,都可以玩民间游戏.民间儿童游戏(de)开展对场地(de)要求也不高,房前屋后、活动室、走廊、操场、楼梯转角,只要是安全(de)地方都可以组织幼儿玩耍.民间儿童游戏所需要(de)材料是较为容易采集(de)东西,如香烟盒、木棒、酒瓶盖等.在开展(de)时候应引导幼儿就地取材料,到日常生活中去选取.民间游戏(de)组织也具有较大(de)灵活性,有时需要教师统一(de)组织,有时则是几个孩子自由地凑在一起商量好游戏玩法,便自如地玩起来,无需成人(de)指导.2.游戏开展(de)针对性民间儿童游戏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玩法各不相同,规则难度也不一样.因此,在组织幼儿玩耍时,应考虑是否符合幼儿(de)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应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开展,一是针对不同年龄(de)儿童(de)发展特点,选择不同(de)游戏.以幼儿动作发展为例,小班幼儿(de)大肌肉动作正处在较迅速(de)发展时期,我们开展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捉迷藏”等旨在提高大肌肉动作机能(de)游戏.中班幼儿(de)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快,我们选择(de)游戏则有助于训练小肌肉动作(de)灵活性.如“抽筷子”、“抓石子”等游戏都具有这方面(de)功能.大班幼儿动作(de)力量、复杂性、灵活性发展较好,我们就开展了如“玩陀螺”这样既需要一定(de)技巧又要求幼儿手臂具有一定力量(de)游戏.二是针对同一年龄不同发展水平(de)幼儿选择不同内容(de)民间儿童游戏,提出不同(de)动作要求和不同(de)游戏规则,提供不同(de)角色和不同(de)玩具或替代物,随时调整游戏(de)难易程度,以使每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接龙”游戏,玩法是统一(de),但不同能力(de)幼儿在排列小布球(de)(de)要求上可以不同,有(de)是一个隔一个排,有(de)则是两个两个间隔排,有(de)甚至要求他们三个三个排.3.游戏开展(de)指导性在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de)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民间游戏是民间流传(de),儿童都懂,让他们自己玩”(de)错误观念,树立既要尊重儿童(de)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de)主导作用(de)理念,将教师(de)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儿童游戏(de)观察、支持和引导上.首先,通过敏锐观察,捕捉游戏中(de)各种信息,判断儿童对游戏(de)掌握情况,及时作出必要(de)调整,不断完善游戏(de)玩法.如幼儿在玩“摸瞎”游戏时,我们发现幼儿乱追乱跑,躲得很远,使眯眼者无从逮捉,而眯眼者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睁开眼偷看,这就使游戏不能达到设计(de)目(de).于是我们启发幼儿给游戏增加了辅助材料——面具或布条,让捉人者戴上面具或蒙上布条,规定没有蒙眼(de)幼儿不准跑出指定范围,同时为游戏配上儿歌,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内容而且使游戏更加有趣,更能达到设计(de)目(de).其次,采取灵活(de)指导方式,拓展游戏内容,促进儿童游戏不断深入,我们采用(de)指导方法主要有参与式指导与启发式指导二种形式,参与式指导是指教师作为儿童(de)伙伴,以平等(de)身份参与到游戏中,通过情绪、态度、语言和行为对儿童(de)游戏施加积极(de)影响.如玩“捉老鼠”游戏,幼儿对怎样把手帕折成一只老鼠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以同伴(de)身份参与游戏,拿出一条手帕和他们一起讨论折法,并一步一步折起来.这样通过平行活动,对折老鼠(de)方法给予隐性(de)示范,促使游戏得以展开.启发式指导是指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de)方式,启发儿童思考,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游戏(de)进程.如玩“扔铜币”游戏,幼儿站在起始线上,朝前方掷铜板,比比谁掷(de)铜板远,但由于高墙太近,掷出(de)铜板反弹回来,决不同胜负,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重新设计规则可否决出胜负”等,幼儿议论开来,有(de)说场地太小,被墙堵住,有(de)说我们比一比谁掷出(de)铜板反弹后离墙最远,有(de)说反弹后离墙最近也可以,同样可决出胜负,有(de)说……,一个游戏(de)困难在问题(de)启发下,在儿童(de)思考中得到解决.八、民间游戏(de)最佳绩效我们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研究课题,每一项活动,教师都亲自参与尝试,和孩子们、家长一起互动,经过一年多(de)研究取得了显着成果.收集整理民间游戏集三册(分别为游戏类、图片类、理论类),创编了桐柏县民间游戏集锦一册,组织(de)三个民间游戏活动分别获省级一、二等奖和市级二等奖,收集活动实照160余张,撰写(de)论文分别在省、市获奖.课题组长李道玲老师撰写论文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获省三等奖,论文浅谈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中(de)应用获市二等奖,论文回归生活,给孩子播下本土文化(de)种子获市一等奖;创编(de)民间游戏活动猫捉老鼠获省一等奖;该教师还被授予县教学能手称号.成员:业务园长许玉菊撰写(de)论文民间游戏与幼儿(de)发展获省二等奖,同时获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张春红老师撰写论文论民间游戏对幼儿社会发展(de)重要性获省三等奖;论文为现代幼儿提供民间游戏获市二等奖;刘彦萍老师撰写论文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获市一等奖;李艳红老师撰写论文浅谈民间游戏(de)社会性教育价值获省三等奖,创编民间游戏综合活动好玩(de)丝巾获省二等奖.靳古彦老师创编民间乡土游戏活动我是小兵获市二等奖.王明平老师撰写(de)论文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游戏(de)快乐获市一等奖.九、课题研究(de)启示(一)注重传承与创新(de)结合民间游戏是我国民间文化(de)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急待开发、利用(de)宝贵(de)教育资源,为了不让民间游戏流失,为了发挥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de)重要作用,广大教师应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筛选和整理,使这一宝贵资源得以传承下来.同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民间游戏只有通过不断(de)创新才有它(de)生命力,因此,应在传承(de)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和幼儿要求(de)现代民间儿童游戏,使民间儿童游戏这一朵传统文化之花放射出夺目(de)光彩.(二)注意勤俭与投入(de)相合民间游戏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de)游戏,对于一些经费较紧张(de)幼儿园来说,不失为一种“勤俭办园”(de)好办法,尤其是对于广大(de)郊区和农村(de)幼儿园来说,开展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缓解它们园舍、场地窄小及教玩具不足(de)矛盾,为幼儿园节约大笔经费.当然,我们在倡导勤俭节约(de)同时,也不能此为借口而减少对开展游戏所作(de)投入,毕竟游戏经费(de)投入是开展好幼儿园游戏(de)一个重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在经费许可(de)范围内应拨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游戏(de)开发、开展及教玩具(de)投入上.(三)注重民间游戏与其它游戏(de)相结合民间儿童游戏(de)民族性、娱乐性及开展(de)随机性、玩具应用(de)简便性等特点,使它们具有独特(de)开发与运用价值,是其它游戏类型所无法替代(de),要求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充分挖掘它们(de)教育潜能,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本身也存在一定(de)局限性,必须与其它游戏类型结合,优势互补,灵活使用,共同促进幼儿(de)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幼儿园工作规程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浅说孙维胜4.学前游戏论丁海车5.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上海托幼早期教育课题组成员组长:李道玲成员:许玉菊张春红靳古彦刘彦萍李艳红王明平。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走进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5篇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走进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5篇第一篇: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走进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走进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民间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游戏活动的总称,简便、有趣不受时间、地点、材料、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它多以民间留传的体育游戏等为基础,进行整理、改编以及创新应用,所具备的独特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取代的。
家园合力是指利用现有的幼儿园教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幼儿园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体现在幼儿园、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从而直接影响幼儿的和谐健康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旨在改变幼儿家长整体落后的教育理念,消解家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家园合力,互相作用、互为影响,联手打造民间体育游戏在我园发展的平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孩子生活、交往、竞争、合作、创新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一方面将有效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们打造一方快乐游戏的天地;也将通过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民族精神,使幼儿从小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主动发展,形成我园的教改特色。
二、研究意义:民间体育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体育活动,它以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幼儿,它既具有游戏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一般体育游戏的特点,以儿童的体能锻炼和运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对塑造幼儿游戏生活,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强健体质、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延续幼儿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有目共睹的独特价值。
目前同行业内着眼于民间体育游戏研究的课题项目也是比比皆是,但家长资源作为幼儿发展却往往徘徊在参与其中的大门之外,充当着被动角色。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1927年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优秀科研论文报告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优秀科研论文报告摘要: 民间游戏有着一定的娱乐性和教育性, 也有着简单易懂的特点, 能发展幼儿的德、智、体、美, 让幼儿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还能增强幼儿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
因此, 教师要探究民间游戏的深厚蕴意, 大胆地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民间游戏, 进而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理解、思考、吸收、想象和创造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做出了如下几点新尝试。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活动:A A :(2021)-09-311引言民间游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幼儿园游戏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师要有借鉴和创新意识, 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改编应用, 为幼儿园活动注入丰富动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教师结合幼儿兴趣, 针对活动需求, 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整合传统民间游戏素材, 展开多种形式的游戏设计, 幼儿接受度更高, 其助学效果也会更强。
传统民间游戏需要的道具大多比较简单, 教师借助生活条件便能够顺利启动,其游戏环节也比较有趣味性, 幼儿受众度更高。
一、优化环境幼儿园以年龄班为单位,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幼儿的游戏,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首先, 提供跳绳、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益于体能发展的工具, 为幼儿开展丰富的户外民间游戏提供充足保障。
其次, 开展“一日生活即教育”“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活动。
幼儿园将宽敞的走廊布置成“游戏长廊”, 放置丰富的民间游戏工具。
在幼儿的视野范围内, 粘贴幼儿游戏时的照片, 展示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经典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得到熏陶。
最后, 让民间游戏融入校园角落, 形成一处一特色。
各班设置民间游戏角, 设置适合幼儿年龄的桌面民间游戏, 如翻绳、挑小棒、抓石子等, 幼儿可自主选择游戏。
二、改编游戏玩法, 拓展活动视野传统民间游戏有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进幼儿活动, 需要加以必要的改进, 对游戏进程、游戏环节、游戏组织、游戏规则等内容进行必要创编, 能够带来全新游戏体验, 对幼儿形成心灵启发。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一、民间游戏的概念和特点民间游戏是指民间传统社会中流传的各种娱乐活动,包括童谣、儿歌、玩具、游戏等。
民间游戏以其简单、富于情趣和趣味性等特点,在百姓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其特点包括:1. 由于源自民间传统,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跳绳、陀螺、飞镖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参与;2. 民间游戏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3. 民间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 促进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
比如跳绳、毽子和破鞋等传统游戏,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增强儿童的体质,还能够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学习和享受运动的乐趣。
2.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儿童往往需要和其他伙伴一起参与游戏,这就需要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配合,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比如一些团队游戏如拔河、传球等,能够锻炼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可以学会沟通和协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民间游戏在其简单、易学、趣味性等特点下,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得到应用。
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如拼图、丢沙包等,能够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而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如唱儿歌、玩泥巴等,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用心感受、用心领悟。
4.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间游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让儿童参与可以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文化自信,让他们热爱祖国的文化。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首先探讨了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然后探讨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实际运用和意义。
在总结了民间游戏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提出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建议,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课程、应用研究、教育、重要性、应用方式、儿童发展、影响、实际运用、意义、价值、应用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传统游戏元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
传统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通过将这些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其社交交往能力和创造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方式,分析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可以为幼儿园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性的原因有很多。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之一。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会运用各种感官和能力,锻炼他们的大脑和身体,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社交互动,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游戏不仅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还能够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1. 增强亲子互动幼儿园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的地方,而家长的陪伴和关怀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引入民间游戏可以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提高家长的参与度,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促进幼儿发展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民间游戏的参与,幼儿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尊重,培养出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3. 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民间游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通过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民间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1. 课外活动在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之外,可以组织一些民间游戏活动,比如踢毽子、跳绳、玩陀螺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放松和快乐,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和意志。
2. 课堂教学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民间游戏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利用一些简单的故事和角色扮演游戏来帮助幼儿们学习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或者利用一些手工制作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节日庆典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活动中,可以组织一些民间游戏比赛,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活动性,增强班级和集体的凝聚力。
比如在春节期间可以举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游戏比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 增强亲子关系通过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可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提高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民间游戏既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又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增强了幼儿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3. 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通过民间游戏的参与,可以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幼儿的文化素养,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将民间游戏纳入到幼儿园的课程中。
这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还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游戏的定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游戏的定义幼儿游戏是指幼儿在自主选择的情境下,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的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幼儿游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想象力,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1. 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民间游戏通常需要幼儿进行跑跳、爬行、投掷等活动,这能够锻炼幼儿的肌肉和骨骼,增强其身体素质。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民间游戏通常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多个幼儿共同参与。
通过游戏交流和合作,幼儿能够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民间游戏通常涉及规则和策略的制定,需要幼儿进行思考和决策。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升幼儿的情感体验。
民间游戏通常以快乐、放松和愉悦为主要特点,能够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其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能力。
三、研究成果许多研究表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参与民间游戏,幼儿的身体素质、社交能力和认知发展都得到了提升。
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满足也有助于提升其情感发展和自尊心。
也有研究指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幼儿园过于强调游戏的目的性,导致游戏变成了一种教育工具,剥夺了幼儿选择游戏和发展的权利。
一些幼儿园在游戏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合理有效地应用民间游戏将对幼儿的综合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需要注意游戏的方式和引导方法,确保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真正体验到快乐和成长。
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1)

成果主件:《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立项编号:2012—ZJKYB—X14—030课题组所在单位:中牟县青年路幼儿园课题组负责人:王静茹课题组成员:毛艳、张慧敏、杨萍、汪宪敏实验起止时间:2012.7—2013.4《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研究》【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在幼儿园进行民间艺术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民间绘画艺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扩大孩子们的眼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
【关键词】:民间艺术游戏生活教育价值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目的地将民间艺术融入到幼儿的游戏及生活之中,可以秉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防止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对幼儿的腐蚀和侵袭,同时对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着良好的实践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实施措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在幼儿园进行民间艺术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民间绘画艺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扩大孩子们的眼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1、创设环境渲染民间艺术气氛,从欣赏民间艺术入手,培养幼儿兴趣。
幼儿园民间艺术游戏子课题活动总结

2018年下半年课题活动总结—民间艺术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民间歌谣是民间流行的、富有名族色彩的歌曲,它简单易学、易懂,同时又内涵丰富的哲理,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为此,我们朝阳幼儿园特举办了“让民间歌谣走进幼儿园”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家长的帮助共同搜集了如:小老鼠上灯台、拉大锯、马兰花、盘脚莲、真稀奇等数十首幼儿喜闻乐见的歌谣。
然后通过老师的编排及幼儿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玩玩闹闹中学习民间歌谣、了解民间歌谣、走进民间歌谣。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及创造能力同时提升了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情怀。
活动式:活动式是指以幼儿活动为载体,以民间童谣节奏控制活动进行的教学形式。
幼儿园在开办端午节主题活动时,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教给幼儿这首关于端午节的民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便于孩子们潜移默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与习惯,便于民间习俗的继承发扬。
2.渗透式:渗透式主要是指将民间童谣渗透于幼儿园环境活动或除专门的教学活动之外的环境活动中使幼儿了解更多民间文化。
渗透式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渗透于物质环境中。
例如,在教室之外的活动区、走廊墙面上展示幼儿自主创编的的童谣或童谣绘画作品,为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体验等多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
因此将民间童谣渗透进各项游戏活动中是十分必要的。
游戏对于儿童不仅仅是“好玩”或娱乐,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四是在节日活动中实现民间童谣与其他歌舞活动之间自然实质的融合。
例如:《新年到》“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包饺子,蒸甜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爷爷乐得胡子翘。
”可以同时加入背景音乐《新年好》,童谣与音乐融合在一起使节日活动显得协调生动、自然流畅,相得益彰。
幼儿园民间益智游戏子课题小结

2018年下半年课题研究小结--民间益智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形式。
《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游戏,民族儿童游戏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和继承,并且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
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园在民间益智游戏时特别注意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一、民间益智游戏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关系首先,民间益智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主体性意识。
比如在民间益智游戏中,教师只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材料。
当他们发现材料不能满足游戏时,就对游戏中的材料有了新的需求,引发幼儿自己制作材料的意愿。
虽然幼儿自发制作的材料不够精致,但他们却能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成功感和自豪感。
其次,民间益智游戏促进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
鼓励幼儿在于同伴的合作中,孩子们会进行形与形的转化连接、间隔排列的连接、立体围合连接等。
随着幼儿建构能力的提高,他们自己互相学习,在基本立体图形上变化出不同的造型,如皇冠、汽车、摇船等。
幼儿的游戏活动变成了以幼儿为主角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得到了充分表现。
二、如何通过民间益智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
同时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大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
民间益智游戏中激发兴趣应贯穿游戏的始终。
在开始阶段应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如在幼儿想动手做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操作建构材料的机会。
幼儿搭一搭,插一插,左看看,右瞧瞧,发现自己无意中搭的东西像一辆汽车,加上两块积木又好像房子,兴奋之中建构的兴趣更浓。
当幼儿对建构活动产生了兴趣后,他们已经不满足停留在随便地拼拼、搭搭、折折这种简单的水平上,而是想办法建构得更稳固、更完美,建构技巧随之提高。
民间游戏结题报告

民间游戏结题报告篇一: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结题报告作者单位:诸暨市浣东街道太南完小作者姓名:黄燕君联系电话:让民间游戏走进校园一、研究背景:关键词:民间游戏学校孩子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民间游戏无处不在。
造房子、踢毽子、打弹子、跳牛皮筋、拣五子、撑花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儿时的闲暇时光,有些游戏渗透着孩子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孩子们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远离孩子的生活。
孩子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欢乐的游戏,他们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的时代。
面对民间游戏在孩子生活中这种微乎其微的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近年来,民间游戏成为国内讨论和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
我国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消逝于人们的视野中,呼吁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学校和是孩子的生活中来并在孩子中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许多小学里,我们的孩子王——低段教师并不熟悉这些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民间游戏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含,但是,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的具体应用,大多数小学教师还没有作好开展这一有趣味的游戏形式的准备。
我们太南完小,以民间游戏作为突破口,把它引入学校课间活动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把优秀的适宜孩子发展的民间游戏引进到学校游戏中来,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实践,让民间游戏在学校里盛行,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游戏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孩子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游戏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运用中期报告(2)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民间游戏就是在各地流传着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跳房子、捡棋子、扔沙包的游戏。
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值得我们去传承。
我园正开展《太湖人文资源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研究》课题活动,民间游戏也是本课题之中的一项内容,为此,我们尝试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之中,将民间游戏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使民间游戏区域化,让民间游戏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
一、民间游戏区域化有利于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游戏材料是区域活动的基础,民间游戏区域化使游戏材料更易于收集。
这些材料在制作上都比较简单,不要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去制作,教师很快就能和幼儿共同收集到许多有关民间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一分钱的,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收集来的材料经过老师的设置,有目的地投放到区域活动中,供幼儿玩耍。
如在运动区中投放了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球筐、报纸球、纸棍、呼拉圈、毽子等材料。
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如我们用易拉罐捆起来拴上线,做成高跷,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和纸棍,让幼儿在制作中接受环保教育,在快乐中增强体质。
二、民间游戏区域化有利于设置多个区域活动民间游戏内容多、题材广,所以在设置区域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动作、性质进行分区活动。
如可以按照不同动作进行分区,将活动区划分为跳跃区、投掷区,像《跳皮筋》、《夹包跳》、《斗鸡》等游戏都属于这个区域;也可以把游戏划分为动态的、静止的,如《抬轿子》、《编花蓝》、《抓七子》、《翻世界》,让幼儿轮流分组活动,并且动静交替。
在平时设置区域时,民间游戏的设置应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的性质的合理搭配,既要有活动量较大的区域,也要有活动量较小的区域,既要有发展幼儿上肢动作的区域,也要有发展幼儿下肢运动的区域;既要有练习基本动作的区域,也要有发展综合素质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河南省桐柏县幼儿园内容提要: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为此,我们对民间游戏进行了开发、创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高科技的电子玩具的出现,使许多民间的乡土游戏随之悄然流逝。
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逐渐退出了孩子的生活,不再为幼儿所熟悉,如“老鹰抓小鸡”、“跳竹竿”、“石头剪子布”和“金锁和银锁”等。
这些游戏,往往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贴近幼儿,非常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可是,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游戏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了民间游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功能,寓教于乐。
但广大幼儿教师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的限制苦于编游戏难,而现有的游戏又大多内容单调不能适应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
而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正是这一空白的填补者,并有以下的突出优点:一是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活泼、节奏明快、语言朗朗上口;三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简便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限制;四是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十分简便,便于老师制作,甚至不花钱也能开展幼儿民间游戏。
为此,研究它就是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开发、改编、挖掘它的教育娱乐潜能,让它继续为幼儿教育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的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验研究,从而达到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游戏的习惯,锻炼幼儿体质,增强各器官功能,开发智力,增进友谊的目的,使更多完整的民间游戏可供幼儿园教师参考使用。
三、课题的界定所谓“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就是以民间游戏调查、收集的游戏理论为基础,将民间游戏改变或创编成适合当今幼儿发展的游戏。
四、研究的内容1.对民间游戏的搜集、整理、分类的研究;2.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的研究;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五、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采用“求新与求活”的策略,把留存在民间的乡土游戏引入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让民间游戏的价值得到很好的拓展。
补充和丰富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本课题将在理论和专家的指导下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民间游戏的搜集、整理与分类;民间游戏的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的运用。
六、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园大二班、大三班、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小二班三个年龄段共六个班级全体幼儿及家长。
2.研究方法①调查法:采用访谈法等对民间游戏的种类进行调查。
②文献法:本研究将搜集大量的有关民间游戏的书刊来丰富民间游戏的种类。
③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反思幼儿行为的产生及背后原因,不断调整指导策略解决问题。
④观察法: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分析和了解幼儿的想法、看法和做法。
3.研究步骤:课题实施周期:2008年1月——2009年6月(1)准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4月)①理论学习、召开座谈会、更新教育观念,使本课题组成员明确教研意义。
②本地区民间游戏开展情况的调查、座谈、收集分析相关资料。
③收集、制作民间游戏所需的器械、材料等。
(2)实施阶段(2008年5月——2009年4月)①把收集、筛选、整理得到的民间游戏,充实到课程的内容和一日活动中去。
②对民间游戏进行设计、改编、创新和运用。
(3)总结阶段(2009年5月——2009年6月)①汇编《桐柏县幼儿园民间游戏集》。
②整理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典型游戏方案、案例,形成专集。
③撰写研究报告。
七、民间游戏研究的成果(一)民间游戏的搜集与运用 1.收集民间游戏。
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各乡镇、村和县城,对民间游戏进行社会调查,对家长发放民间游戏家长问卷。
此项工作,得到了广大社区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收回社会调查140份、问卷调查130份。
我们还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不断来搜集一些优秀的民间游戏,不断充实和丰富我们的民间游戏内容。
2.创编民间游戏。
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和初步的设想,将这些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形成了初步的各年龄段游戏方案,并结合本园实际,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搜集,大胆进行创编,使民间游戏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
3.运用民间游戏。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收集来的民间游戏,一定要经过大家的实践操作,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幼儿,是否对幼儿的成长对教师的发展有帮助。
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做好这一环节,将初步形成的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各年龄班推广使用,融合到了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①各班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考虑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和季节等因素,制定本班民间游戏活动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实践资料的收集,如:开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案例分析、谈体会和反思等等。
这些材料的收集,既为教师研究经验总结提供了实践依据,又为形成我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游戏活动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实践资料。
原有的各年龄班民间游戏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不足,通过一阶段的实施后,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一起商讨,现正在进一步的实施研究中。
为了更好的组织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我们教师亲自参加民间游戏,和幼儿一起玩、体会游戏的乐趣,也为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奠定了基础。
②在研究内容“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研究”这方面,为了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
我们利用自然资源创设活动室,如:稻草绳、稻草、山野草造型,民间工艺,鞋垫、壁挂、鱼、旧草帽、布、麻绳等使活动室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游戏器材,各班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加以改造、创新,并很好的运用到一日的游戏活动中;利用集体游戏和分组游戏等活动,丰富幼儿的游戏器材,从而使教师形成了一些自制游戏器材的经验。
③结合研究内容,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课题组成员开展了有关课题内容的方案设计和研讨,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年龄班推广的比较成熟的游戏方案。
(二)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当今社会高速发展,除了我们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感知能力,活泼开朗的性格等,更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等素能。
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在全园的推广和实践,对幼儿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幼儿的协调发展,对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对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良好的性格,对幼儿形成友爱、和谐、合作的社会性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现实作用。
(三)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强教师研究积极性得到提高。
通过对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的实践,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大家认为此课题操作性强。
课题的操作思路立足于本园实际,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健康发展出发,把课题研究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们感觉有着手,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都能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课题研究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民间游戏的选编原则 1.科学性原则由于民间游戏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因而必然反映着该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习俗都在发生着变化,使得原有的民间游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可能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有的甚至夹杂着一些不健康、不安全的内容,因此需要对搜集来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时代要求,并对幼儿具有教育意义。
例如,游戏《砍白菜》,原游戏中的动作是用手掌“砍”在幼儿头颈处,这种动作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我们的“砍”的动作改在幼儿的脚跟处,这样更贴近生活实际,也比较完全。
又如“捉鬼”游戏,其中的“鬼”不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我们就把“鬼”改为“影”,这样既科学又不会影响游戏的趣味性。
2.娱乐性原则娱乐是游戏的生命,任何游戏失去了娱乐性,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最终将被幼儿所抛充。
因此,在选编民间游戏时必须把其是否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作为重要的因素考虑,使游戏的内容、玩法、规则等都具有娱身、娱心的功能。
具有较强娱乐功能的民间儿童游戏一般应是:内容生动具体,形式活动轻松,并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
具有娱乐功能的游戏也必然是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其中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最能满足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心理特点。
如“过家家”的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模仿角色的行动,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始终处于积极的愉快情绪之中。
有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对于现代要求娱乐性较高的幼儿来说,玩起来并不那么有趣,需要教师在内容、形式和玩法等方面进行改编,以重新焕发起它们的生命活力。
如“踩高跷”游戏,幼儿拽着绳子,踩着高跷走来走去,时间长了可能会觉得单调,我们进行了改编,增加走法和儿歌,使游戏的趣味性和活跃气氛增加。
3.时代性原则有的教师把民间游戏误以为传统游戏,认为其内容、玩法都是“过去的”。
其实,民间游戏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它要不断反映时代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有一层含义,一是要求不断增加反映时代内容的新的游戏,如“接龙歌”游戏,就是要把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二是要求不断赋予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适合现代孩子的需求和实际。
如玩“跳格子”的游戏,按常规、小石块所放的那一格必须空着,不能跳,现在经老师改动后,幼儿采用了新的玩法。
(五)民间儿童游戏的组织策略1.游戏开展的随机性民间游戏的开展应体现其随机性的特点。
这种随机性体现在它的开展一般应不受时间、空间、材料及组织等条件的限制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及灵活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开展不要求有整段的时间,无论何时,只要幼儿愿意都可以自由玩耍。
根据我们的经验,下面四个时间段较有利于幼儿玩民间游戏,一是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穿插玩民间游戏,如玩“开火车”、“丢手绢”、“转圈”等以巩固动作为主要目的游戏。
二是自由活动中玩“剪刀、石头、布”、“打弹子”、“捉老鼠”等以训练小肌肉动作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
三是在区域活动中玩“翻图片”、“接龙皮影戏”、“东西南北”等以发展幼儿智力、语言的游戏。
四是在过渡环节的零散时间玩“翻绳”、“点豆豆”、“猜拳”等简单有趣、便于收拢的游戏。
总之,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时间允许,都可以玩民间游戏。
民间儿童游戏的开展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房前屋后、活动室、走廊、操场、楼梯转角,只要是安全的地方都可以组织幼儿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