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措施1.消防水池、水箱施工人员身体检查施工作业人员须进行身体检查,血压、心脏、呼吸系统不正常的人员严禁作业。
2.送排风措施施工期间要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证施工作业面的空气通畅。
通风采用送风机通过管道将地面上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施工作业面,排风机排出有毒有害气体。
3.相关检测设备及使用现场施工作业面长期配备有害气体检测仪,专人使用。
使用人员应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功能,并定期检测其灵敏度。
现场至少配备两套防毒面具,相关人员要学习正确的佩戴方法,保证防护用品真正起到防护的作用。
4.为避免或减轻人员头部受到伤害,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图3-6a)。
安全帽应在产品的有效期内使用,受到较大冲击后,无论是否发现帽壳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都应停止使用立即更换。
(a)安全帽(b)防护服(c)防护手套(d)防护眼镜(e )防护鞋个体防护用品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特点,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护服(图6b)、防护手套(图6c)、防护眼镜(图6d)、防护鞋(图6e)等个体防护用品。
例如,易燃易爆环境,应配备防静电服、防静电鞋;涉水作业环境,应配备防水服、防水胶鞋;有限空间作业时可能接触酸碱等腐蚀性化学品的,应配备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一)安全器具1.通风设备移动式风机(图1)是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的设备,通常有送风和排风2 种通风方式。
使用时应注意:移动式风机应与风管配合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风管有无破损,风机叶片是否完好,电线有无裸露,插头有无松动,风机能否正常运转。
图1移动式风机和风管2.照明设备当有限空间内照度不足时,应使用照明设备。
有限空间作业常用的照明设备有头灯(图8a)、手电(图8b)等。
使用前应检查照明设备的电池电量,保证作业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
有限空间内使用照明灯具电压应不大于 24 V,在积水、结露等潮湿环境的有限空间和金属容器中作业,照明灯具电压应不大于 12 V。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正文:一:项目背景及目的本文档旨在就有限空间作业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规范,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作业环境的安全稳定。
二: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劳动法》:规定了雇主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2.《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办法》:明确了有限空间作业活动的管理要求及技术措施。
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三:作业前准备1.作业计划编制: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周密的计划编制,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等。
2.作业人员培训:对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作业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等。
3.安全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带等。
四:进入有限空间前的准备工作1.空间检查:对有限空间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其满足安全要求,包括通风情况、有害气体浓度等。
2.环境测试:进行必要的环境测试,如有害气体浓度测试、氧气浓度测试等。
3.通风设置:在有限空间周围设置通风设备,保持空间内的空气流通。
4.安全警戒区域设置:在有限空间周围设置安全警戒区域,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五:作业期间的安全措施1.作业人员防护: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带等。
2.作业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作业工具,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3.安全监测: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测,如气体浓度监测、温度监测等。
4.应急方案准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方案,包括紧急疏散措施、救援计划等。
六:作业后的安全措施1.作业人员检查:作业结束后,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
2.设备清理: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清理、维护和消毒等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七:附件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劳动法中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2.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办法中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3.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正文:一:项目背景及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有限空间作业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和作业环境的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措施
有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1、检测1、1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空间氧气、可燃和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测量,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测试工作必须做好记录。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定期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指示准确,功能和外观正常。
检测人员熟悉仪器功能和正确使用知识。
1.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采取通风措施。
1.3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氢气小于0.4%、柴油小于0.2%。
1.4有限空间粉尘浓度小于20g/m³。
1.5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 m³。
1.6二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90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8000mg/m³。
1.7液化石油气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0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00mg/m³。
1.8一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5mg/m³。
1.9二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³。
1.10二氧化硫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³。
2、监测2.1作业前30min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入。
2.2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2.3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30min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2.4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2.5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有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5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7)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作业过程中应全程运行。
(8)气体检测报警仪每年至少标定1次。应标定零值、预报值、报警值,使用的被测气体的标准混合气体(或代用气体)应符合要求,其浓度的误差应小于被标仪器的检测误差。标定应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标定时间、标定规格和标定点等。
4、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1)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2)地下有限空间内存在积水、污物的,应采取措施,待气体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检测。
(3)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应在地下有限空间的上风口进行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监护检测应连续进行;
(4)气体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位置、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检测资料交到总包安全部留存。
4、作业单位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对所属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告知作业人员由于上部道路存有污泥现象,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未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并未正确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可能存在气体中毒隐患,必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相应安全知识,杜绝盲目施救造成二次伤害。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严禁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一、有限空间作业要求
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有限空间是指空间进出较为困难,通常较为狭小而没有足够空间让工作者安全自由运动的区域。
这类空间往往存在许多安全风险,如有毒气体、缺氧、高温、高压等,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来保障工作者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在有限空间中常用的几种安全技术。
一、有限空间识别和评估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识别和评估。
有限空间的识别包括确定面积、尺寸、进出口、通风情况等基本信息,评估则需要考虑有毒气体、缺氧、高温、高压等潜在危险,并判断是否需要特殊措施。
识别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作业的风险程度,为后续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二、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在有限空间中保持空气流通的关键设备。
由于有限空间往往缺乏空气流通,通风系统可通过输送新鲜空气或排出有害气体来保持空气质量。
通风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有限空间的尺寸、危险程度和作业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三、气体检测在有限空间中,气体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气体检测仪器,可以及时检测出空间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
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确保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满足工作者的需要。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对空间进行气体检测,确保工作者的安全。
四、防护装备和工具工作者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需要佩戴适合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这些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者免受有害气体和其它危险因素的侵害。
此外,还需要使用适合的工具和设备,如爆破器械、焊接设备等,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五、应急救援措施由于有限空间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必须在作业现场设立应急救援设施。
例如,可以设置呼叫系统、救援绳索、呼吸器设备等,以便及时应对意外情况。
此外,还应当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救援效率和减少伤亡事故。
综上所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是保障工作者安全的关键。
通过识别和评估、通风系统、气体检测、防护装备和工具、应急救援措施等安全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并保障工作者的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与安全措施
加强职工劳动保护 人人学会保护自己
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一、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
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 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 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 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 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发生事故时 救援难且易扩大
受限空间:
指各种设备、设施内部如工业炉窑(高炉、转炉、 热风炉、锅炉、加热炉等)、塔、球罐、气柜、 槽车、料斗料仓(槽)、管道、烟道、下水道 (沟)、井(人工挖孔桩)、池、涵洞、污水处 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场所,以及其它通风不 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聚积和缺氧的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控制作业后清理和应急管理
5.作业后清理
01
作业完成后,作业者应 将全部作业设备和工具 带离有限空间。
02
03
监护者应清点人员及设备数 量,确保有限空间内无人员 和设备遗留后,关闭出入口
。
清理现场后接触作业区 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 。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控制作业后清理和应急管理
6.应急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控制管理与和技术措施
AA
在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必须取样分析, 取样应按照有关规定具有代表性,特别 是置换通风后的气体。对各种可能存在 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烟气以及 蒸汽、氧气的含量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 要求(如氧含量19.5%~23.5%为合格, 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 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 标),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作 业,受限空间内温度应适宜作业人员进 行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控制管理与和技术措施
02.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 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一、概述
作业安全防范是指在有限空间作业里实施安全防范措施,以期确保作
业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空间空间有限或空间结构复杂的作业,例如建
筑施工中壁洞和背夹空间的作业,发电厂、矿山等里的爆破作业等。
有限
空间作业既有较高的危险性,也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因此安全防范工作
必不可少。
二、作业安全防范主要措施
1.确保作业空间的安全。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充分确定其空
间大小、结构复杂程度等安全信息,并充分掌握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确保作业空间的安全。
2.加强安全技术设备的应用。
安全防范作业应当在技术设备的支持下
进行,使用的安全技术设备应及时维护、使用正确,以确保安全防范作业
的安全性。
3.加强施工协调。
施工过程应当有专人协调,对施工内容应当进行分
类管理,确保有限空间作业过程的有序进行。
4.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当熟悉安全操作规程,遵
守安全作业要求,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定时检查维护。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工作要求定期检查维护,
定期实施安全技术检查,及时排除危害因素,确保安全防范作业的安全性。
三、总结。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措施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小范围、有限空间内进行的作业活动,如地下矿井、各类储罐、管道、舱室、飞机机舱等。
由于空间狭窄且限制了人员和设备的运动,这类作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危害性。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作业效率,必须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一、安全管理措施:1.制定详细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规定作业人员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清楚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
3.事前鉴定和评估有限空间的特性和可能存在的危险,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确定作业区域的限制和隔离措施。
二、作业准备措施:1.进入有限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检查通风系统、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
2.检查和测试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和氧含量,确保空气质量符合作业要求,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如增加通风、呼吸器具等。
三、安全防护措施:1.限制和标记有限空间的进入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能够识别和尊重限制区域,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2.为作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安全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等,以提供必要的身体保护。
3.在有限空间内设置紧急避难设施,如逃生通道、应急救护箱等,以应对突发事故。
四、作业监控和紧急救援:1.安装监控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等,实时监测有限空间内的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情况,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2.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救援器材,应急情况下可以迅速进行救援和抢救。
五、作业结束和清理:1.完成作业后,及时清理现场、回收和处理废弃物,确保有限空间内的环境恢复到安全和清洁状态。
2.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改进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措施是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详细的作业计划、恰当的安全防护、有效的作业监控和应急救援,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前准备
1.了解并遵守学校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熟读使用说明书,掌握相关安全技术知识。
2.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分类标准》和实际作业情况,确定作业现场的危害等级,对危害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对现场的安全及温度、湿度、火光等危害进行检查,并确定危险源的范围。
4.确定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防护设备,必要的防煤气、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二、实施作业
1.严格执行入口管理制度,落实员工入口检查制度,保证所有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性。
2.采取适当的有限空间防护措施,包括防钢材熔化、防火、防爆、防毒、防粉尘、排毒等,并根据情况拓展防护控制对象。
3.严格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常识及操作规程,按照作业操作计划完成相应作业任务。
4.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在作业过程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符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三、后期处理
1.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注意严格清理,防止因污染和腐蚀造成新的危险和损失。
2.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可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进入和退出都比较困难,并且容积小、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危险物质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作业活动,如清洁、维修、安装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
(1)有限空间作业会导致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积聚,导致中毒、窒息等危险。
(2)有限空间作业会导致空间内的物品倒塌、坍塌等,导致人员被困、受伤等危险。
三、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
(1)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人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2)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空间内的检查和准备,确保空间内的安全性。
(3)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帽等,并确保防护装备符合国家标准。
(4)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及时报告情况和求助。
(5)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空间内的安全性。
(6)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进行空气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措施
(1)在发生意外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并采取应急措施。
(2)在发生意外时,必须立即报警,并进行急救处理。
(3)在发生意外时,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有限空间作业的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1)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工具和设备的质量和使用状况。
(2)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性。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措施一、有限空间定义指仅有1 ~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建筑物和地上建筑物三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针对有限空间,项目部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芳;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三、有限空间作业范围密封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
四、安全技术要求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项目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在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采用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doc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doc范本一:【公司名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在有限空间内的安全与健康。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公司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
2. 定义2.1 有限空间指进入出口较窄、通风不良、自由空间有限的地方,如储罐、管线、下水道等。
2.2 有限空间作业指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工作活动。
3. 前期准备3.1 工作计划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详细工作计划,包括作业目的、工作范围、作业步骤、工作时间等。
3.2 人员培训安排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应急措施。
4. 安全措施4.1 通风确保有限空间内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4.2 氧气检测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使用专业气体检测仪器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确保安全。
4.3 防护设备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根据具体作业情况,补充使用腰带、安全绳索等。
4.4 照明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有充足的照明设备,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视觉清晰度。
4.5 事故应急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救援流程和相关人员职责,提前进行演练。
5. 监控与评估5.1 监控措施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有限空间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状态。
5.2 安全评估定期进行有限空间的安全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附件】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2. 紧急救援预案3. 氧气检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办法: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规章制度。
【结束】范本二:【公司名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在有限空间内的安全与健康。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公司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
2. 定义2.1 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指进入出口较窄、通风不良、自由空间有限的地方,如储罐、管线、下水道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中毒、窒息、爆炸、火灾等危险,因此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对有限空间进行评估、制定安全作业方案、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培训作业人员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制定安全作业方案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作业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应急预案等。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安全作业方案的具体内容,并遵守相关规定。
三、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需要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空气呼吸器、氧气袋、消防器材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在选择安全防护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问题。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培训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应急救援方法、设备使用方法等。
通过培训,可以使作业人员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掌握应对措施和安全操作方法,降低作业风险,保护自身安全。
五、加强风险管理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需要对有限空间进行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然后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使用安全防护设备、控制作业时间等。
同时需要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六、建立应急预案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需要建立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流程、救援设备和物资的准备、应急联系方法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2、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并经检测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审批,方可继续作业。
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4、检测指标应当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
检测工作应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5、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可由施工单位自行检测,检测时应认真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相关人员签字;临时作业或施工单位缺乏必备检测条件时,也可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并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6、根据检测结果,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对作业环境危害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依据为《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和《有毒作业分级》(GB 12331)。
7、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8、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9、当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或爆炸性粉尘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测”和“通风”,并制定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
同时所用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器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 人员应具备相 应的安全知识 和技能,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 现场应设置明 显的安全警示 标志,并配备
专人监护
有限空间作业防护措施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常见问题:缺乏安全意识、防护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 解决方案:加强安全培训、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业的防护设备等 总结: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意识,加强防护措施的落实,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防护措施创新方向探讨
智能化技术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先进技术, 提高有限空间作业 的安全性和效率。
个性化防护装备研 发:根据不同行业 和工种的需求,研 发具有针对性的防 护装备,提高作业 人员的安全保障。
应急救援技术升级 :加强有限空间作 业应急救援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提高 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
准备防护装备:根据安全技术方案,准备相应的防护装备, 如空气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带等。
实施作业前检查: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对防护装备进 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实施作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安全技术方案的要 求进行作业。
实时监测:在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 分、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 矿山行业:在矿山行业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可以应用于矿井、巷道、采掘工作面等场所的施工作业。
•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室、隧道、桥梁等结构的施工和维护。 我正在写 一份主题为“千里江山图诗歌鉴赏”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千里江山图诗歌鉴赏”,请帮我生成“诗歌鉴赏方法”为 标题的内容 诗歌鉴赏方法
作业
传感器技术应 用:通过传感 器实时监测有 限空间内的环 境参数,确保
做好深基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深基坑和有限空间作业通常是建筑和施工行业中常见的作业形式,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这些作业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做好深基坑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深基坑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1. 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深基坑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作业时间;(2)对作业场地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了解地质情况、环境条件和风险因素;(3)确定作业人员的配备和技能要求,确保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都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4)准备必要的作业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2. 安全防护措施的设施及使用在深基坑和有限空间作业中,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和使用至关重要。
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围挡,将危险区域划分清晰,并提醒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注意安全;(2)安装通风设备和照明设备,保障作业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3)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4)设置紧急救援设施,如救生绳、安全网等,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3. 作业管理和监督在深基坑和有限空间作业中,作业管理和监督是确保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具体的作业管理和监督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制定明确的作业程序和规范,严格执行作业流程,防止违规操作和违规作业;(2)设置专门的作业监督岗位,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指导,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要求;(3)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技术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4)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提前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准备。
4. 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对于深基坑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至关重要。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培训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和义务;(2)教育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保障自身安全;(3)指导作业人员学习应对意外事件的处理方法和自救逃生技能;(4)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方案措施
一、工程概况
西三旗建材城危改项目市政道路及雨污水工程,位于昌平区和海淀区交界处西三旗地区v。
本工程西起建材城中路、东至城市铁路;南起规划西三旗路、北至西三旗北路。
此工程包括东小口村西路排水及道路、硅谷先锋北路排水及道路、建二路排水及道路、西三旗北路排水的规划与污水管线的修建。
二、本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内容
根据工程投标文件,现场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内容为:顶管施工、管道清掏施工。
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主要负责人职责:各作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①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②组织制定细化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③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④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⑤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作业审批: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
各作业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
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危害告知:作业单位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对所属作业人员
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告知作业人员由于上部道路存在原来旧污水管道渗漏现象,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未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并未正确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可能存在气体中毒隐患,必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相应安全知识,杜绝盲目施救造成二次伤害。
作业单位必须在进入点附近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
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①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②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③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
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5、承包管理: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作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等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有害气体浓度前,严禁进入现场管道等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作业。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
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分包单位所属作业人员,每次进入管道内作业前,必须经所属单位相关人员对有害气体、可燃气体,使用检测仪表等设备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正确佩戴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人员所属单位必须加强监管,严禁在未检测前,私自进入管道作业,否则,造成伤亡事故由其本人和所属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在进入过程中如发现检测仪器报警,应立即撤离;
7、所有进入管道内作业的人员必须在地面上有人监护,且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绳,以便于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将作业人员拉出,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8、在有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9、进入管道内作业前,必须先打开防护盖,进行强制通风20分钟以上,方可进入,并要保持持续通风。
10、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并登记。
12、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
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4、当现场发生管道内气体中毒后,严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坚决杜绝盲目进入管道施救,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可使用安全绳或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管道进行营救。
五、应急救援
1、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经理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安全主管任副组长,项目管理人员任组员等气体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负责本工程有限空间气体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处置。
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气体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应急响应
1) 紧急判断,如预判断为气体中毒,应使用预先准备的救援绳,将其拉出。
2)如果未设置安全绳,应立即拨打“119”请求专业救援;
3)同时,应及时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与事故应急小组联系,启动应急预案,展开前期救援,
3) 如果人员救援到地面,如发生呼吸停止,必须进行紧急施救,让中毒人员保持平躺,进行人工呼吸,并紧急送往就近医院。
4)项目经理部立即上报公司主管部门,进一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6)逐级上报当地主管部门,配合事故调查。